A. 不到500平米敬老院需要安裝噴淋嗎
一般不需要的。這個如果是獨立建築的不超過500平米的不需要考慮噴淋,如果是採用整體建築的一部分需要結合整體來看。
B. 小區公共服務設施包括那些
公共服務設施包括基礎設施和附屬設施。
1、基礎設施
基礎設施包括交通、郵電、供水供電、商業服務、科研與技術服務、園林綠化、環境保護、文化教育、衛生事業等市政公用工程設施和公共生活服務設施等。它們是國民經濟各項事業發展的基礎。在現代社會中,經濟越發展,對基礎設施的要求越高;
完善的基礎設施對加速社會經濟活動,促進其空間分布形態演變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建立完善的基礎設施往往需較長時間和巨額投資。
對新建、擴建項目,特別是遠離城市的重大項目和基地建設,更需優先發展基礎設施,以便項目建成後盡快發揮效益。
2、附屬設施
附屬設施是配套設施,使得基礎設施得到更好服務、發揮更大作用、實現保值和增值功能的設施。
《住宅建築規范》(GB50368-2005)規定,住宅應具有與其居住人口規模相適應的公共服務設施、道路和公共綠地。配套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公建)應包括:
教育、醫療衛生、文化、體育、商業服務、金融郵電、社區服務、市政公用和行政管理等9類設施。配套公建的項目與規模,必須與居住人口規模相對應,並應與住宅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期交付。
設施需求:
(1)教育設施的配套質量需求逐步提高。隨著經濟條件的改善和教育意識的不斷增強,居民對教育設施的質量提出更高的要求。
由於少年兒童比例的持續下降,住區內教育設施的配套面臨資源整合,提升質量、提高配套標准等潛在要求。因此,優化教育設施的資源配置,提高配套標准.提升配套質量是教育設施配套的發展趨勢。
(2}老年設施的配套需求面臨數量與質量的同步提高。老齡化程度的加重.使得社會對老年設施的需求激增。這就意味著住區將承擔更多的社會養老服務功能。因此,一方面住區內養老設施的數量需求持續增加,另一方面.居民經濟條件的改善。對養老設施的配套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社區服務設施的配套需求不斷增強。社區服務性設施包括基本的醫療衛生、文化體育.各種活動站、服務站、社區管理等,是居民R常生活必須的基本生活設施,隨著住區老齡人口的增多和全民健身、保健意識的增強,居民對上述設施的數量和服務質量的需求日益提升。
C. 如何養老才是真正的盡孝
養老,是尊重親人的意願,提供其享有適合養老服務形式的建議,並能有效緩解贍養壓力與利其身心相結合而選擇的一種供給服務。所以,先學會如何選擇養老服務形式!以下資料可供參考!
如何選擇養老
養老,不僅僅是將自己的親人委託養老機構照護!
養老,也不是自己(顧人)親力親為才是「盡孝」!
養老,是尊重親人的意願,提供其享有適合養老服務形式的建議,並能有效緩解贍養壓力與利其身心相結合而選擇的一種供給服務。
而今,養老服務業發展迅速,養老機構如雨後春筍般建設壯大;有關政府部門頒布了相關法規政策、標准規范。應關注於「養老」,可助自己為親人更好地選擇適合的養老服務,替自己有效緩解贍養義務。如何選擇「養老」,將從以下四部分闡述:
第一部分 養老服務形式:
按照我國養老服務體系的構成(暨「9073」養老格局)、 醫療服務與養老服務相結合的養老服務模式,養老服務形式分為居家養老、社區養老和機構養老三類。
居家養老(以此為基礎提供養老服務於90﹪的老年人):
是指居住在家,所需要如清潔、維修、家庭(住院)照護、旅遊陪伴等等一系列服務,可由為老服務組織、機構等提供服務。通常情況下可以撥打「12349(組織機構)」服務熱線。
社區養老(以此為依託提供養老服務於7﹪的老年人):
主要是由政府投資建設於社區(村)內專供老年人白天休閑娛樂、精神文化、午間休息、就餐等服務的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農村互助幸福院)。可選擇日托服務(夜間不留宿)。
機構養老(以此為補充提供養老服務於3﹪的老年人):
主要是指老年人集中居住其機構內,提供出入院、生活照料、膳食、清潔衛生、洗滌、醫療護理、文化娛樂、安寧等服務。如敬老院、養老院、醫院+養老院等機構。
以上三種養老服務形式,具體提供的服務內容以當地為准。
第二部分 合法的專業化、規范化、標准化養老機構通常具備以下條件:
1,證件類:
(1)機構資質類:《養老機構設立許可證》、《食品經營許可證》(提供餐飲服務)、《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內設醫療機構);
(2)從業人員職業資格、技術培訓證書類:養老護理員(現已取消職業資格認證)、社會工作者及其它有關職業資格證書;
(3)從業人員健康證。
2,評估測評類:
(1)《老年人能力評估》(暨老年人入院評估);
(2)《服務滿意度測評》(每年應開展不少於1次)。
宜邀請(委託)相關專家或第三方專業機構評估或測評。老年人能力評估應依據老年人能力變化而適時開展評估,以提供相對應等級照護服務(評定結果通常為能力完好、輕度失能、中度失能和重度失能四個等級)。
3,服務管理類:
(1)膳食管理類:食譜內容以周為單位調整並存檔;食品留樣記錄及儲存不少於48小時;
(2)服務記錄類:生活照料、醫療護理等服務記錄;
(3)信息公示:包括但不限於服務資質、部門設置、專業人員資質、主要服務項目及收費標准、投訴受理等;
(4)養老護理員配置:養老機構護理員與入住老年人的配備比例為重度照護比約為1:2.5;中度照護比約為1:6.6;輕度照護比約為1:12(上海市地方標准《養老機構設施與服務要求》(DB31/T685-2013))。
(5)安全管理類:應符合MZ/T 032-2012 養老機構安全管理。如設備設施安全、食品安全、消防安全、醫療護理安全、人身安全、財產安全、信息安全等要求。
(6)檔案管理類:服務過程記錄保管應不少於3年;老年人健康檔案不少於其出院後5年。
4,機構環境及設備設施類:
(1)建築面積類:老年養護院建築密度不應大於30﹪,容積率不宜大於0.8﹪。房屋綜合建築使用面積不應少於27㎡/床,日間照料中心房屋綜合建築面積不應少於15㎡/床。
(2)卧室使用面積:應不少於6㎡/床,且單人間應不少於10㎡,雙人間應不少於16㎡。每個養護單元的床位數以50張為宜(失智老年人宜獨立設置,且規模以10張為宜)。
(3)基本裝備類:含生活護理、醫療、康復、安防設備等。
以老年養護院100床為例:生活護理設備含護理床、氣墊床、專用沐浴床(椅);醫療設備含搶救床、氧氣瓶、無菌櫃、吸痰器、紫外線燈;康復設備含物理治療設備和作業治療設備;安防設備含監控、定位、呼叫、計算機及網路、攝錄像機。
(4)無障礙設施類:包括但不限於無障礙出入口、安全扶手、無障礙衛生間、防滑地面。
(5)安全的設備設施類:按照消防安全、電氣安全、燃氣安全、特種設備安全、健身器材安全、建築安全、安全標志、監控設備和其他安全要求設置。
第三部分 享受社區養老、機構養老應提交的資料
(一)機構養老:
不屬於患有精神病、甲類或乙類傳染性疾病等不符合入住養老機構疾病的老年人,應填寫和提交下列資料並簽暑服務合同:
1,老年人、監護人、丙方身份證及戶口本復印件;
丙方(單位)加蓋公章的丙方合法注冊登記文件復印件及聯系人信息。
2,《體檢報告》;
協議簽署前一個月內在擬入住機構所在地二級甲等以上醫院進行體檢的《體檢報告》(體檢項目包括:精神健康狀況、傳染性疾病及養老機構要求的其他體檢項目等)。
依據《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中關於老年人較全面的健康體檢包括一般體格檢查與輔助檢查(65歲及以上老年人每年免費享受1次)。
一般體格檢查:測量體溫、脈搏、血壓、身高、體重以及皮膚、淺表淋巴結與心臟、肺部、腹部等常規檢查,並對口腔、視力、聽力和運動功能等進行粗測判斷。
輔助檢查:血常規、尿常規、空腹血糖、血脂、肝功能(血清穀草轉氨酶、谷丙轉氨酶和總膽紅素)、腎功能(血清肌酐和血尿素氮)、心電圖以及腹部黑白B超。
3,填寫《健康狀況自我陳述書》;
4,病史記錄;
5,《老年人能力評估報告》;
6,備用金;
7,每年應為老年人進行健康體檢不少於1次;
8,應為老年人購買有老年人意外傷害保險;
9,應定期探訪和與老年人保持聯系。
需要說明的事項:
(1),服務合同的乙方是老年人。
(2),乙方監護人:屬於限制行為能力或者無民事行為能力的入住老年人必須具備。
(3),丙方:是作為入住老人的付款義務人、連帶責任保證人、聯系人、代理人或者其他。
上述乙方監護人(丙方)應是老年人所授權或者是其全部子女共同委託者或者是其他法定義務贍養人。通常情況下要求出具書面說明或授權委託書。
(二)社區養老
老年人進入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應提交下列資料:
首次進入時,應提交老年人身份證及戶口薄復印件、緊急聯系人身份證復印件和填寫《老年人基本信息登記表》、《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服務申請表》。
每次進入均應於《老年人出入登記表》和《老年人當日狀況記錄表》上簽字。
第四部分 老年人居住建築設計規范(摘要)
此標准為老年人居住建築設計規范,並已於2017年7月1日起施行(可供家庭養老改建參考)。
6.4 廚 房
6.4.1 廚房的使用面積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由卧室、起居室(廳)、廚房和衛生間等組成的老年人住宅套型的廚房使用面積不應小於4.5㎡;
2 由兼起居的卧室、廚房和衛生間等組成的老年人住宅套型的廚房使用面積不應小於4.0㎡。
6.4.2 適合坐姿操作的廚房操作檯面高度不宜大於0.75m,台下空間凈高不宜小於0.65m,且凈深不宜小於0.30m。
6.4.3 配置燃氣灶具時,應採用帶有自動熄火保護裝置的燃氣灶。
6.4.4 廚房操作案台長度不應小於2.1m,電炊操作台長度不應小於1.2m,操作台前通行凈寬不應小於0.90m。
6.4.5 電炊操作台應設置洗滌池、案台、排油煙機、儲物櫃等設施或為其預留位置。
6.5 衛生間
6.5.1 供老年人使用的衛生間與老年人卧室應鄰近布置。
6.5.2 供老年人使用的衛生間應至少配置坐便器、洗浴器、洗面器三件衛生潔具。三件衛生潔具集中配置的衛生間使用面積不應小於3.0㎡,並應滿足輪椅使用。
6.5.3 坐便器高度不應低於0.40m。浴盆外緣高度不宜高於0.45m,其一端宜設可坐平台。
6.5.4 浴盆和坐便器旁應安裝扶手,淋浴位置應至少在一側牆面安裝扶手,並設置坐姿淋浴的裝置。
6.5.5 宜設置適合坐姿使用的洗面台,台下空間凈高不宜小於0.65m,且凈深不宜小於0.30m
7光環境
7.2.8 公共空間和套內的照明設施應合理選擇照明方式、光源和燈具,避免造成眩光。
表7.2.7 套內空間照明標准值
房 間
參 考 平 面
照度標准(lx)
起居室(廳)
一般活動
0.75m水平面
150
書寫、閱讀
300
卧 室
一般活動
0.75m水平面
100
床頭、閱讀
200
過道、門廳
0.75m水平面
75
餐 廳
0.75m餐桌面
200
廚 房
一般活動
0.75m水平面
150
操作台
台 面
200
衛生間
一般活動
0.75m水平面
150
洗面台
台 面
200
8 建築設備
8.1 給水排水
8.1.3 供老年人居住和公共活動場所的給水排水器具配置應符合下列要求:
1 居住空間的水龍頭和淋浴器應採用杠桿式單把龍頭,宜採用恆溫閥,公共活動場所宜採用感應式水嘴;
2 應採用坐便器,宜採用坐便沖洗器;
3 宜採用軟管淋浴器,與噴淋頭相連的金屬軟管長度不宜小於1.5m。
8.1.4 老年人居住建築的熱水供應系統應有防燙傷措施,冷熱水管道應有明顯標識。
8.1.5 衛生間的衛生器具排水管宜採用同層排水設計。排水立管應採取降低雜訊的措施。
8.1.6 老年人居住建築內應設置消防軟管卷盤。
8.6 電 氣
8.6.1 入戶過渡空間內應設置照明總開關。
8.6.2 起居室、長過道及卧室床頭宜安裝多點控制的照明開關,衛生間宜採用延時開關。
8.6.3 照明開關應選用帶夜間指示燈的寬板開關,開關高度宜距地1.10m。
8.6.4 卧室至衛生間的過道應設置腳燈,腳燈距地宜為0.40m。衛生間洗面台、廚房操作台、洗滌池應設置局部照明。
8.6.5 套內各部位強、弱電插座應結合室內裝修進行詳細的綜合設計。卧室床頭、廚房操作台、衛生間洗面台、洗衣機及坐便器旁應設置電源插座。
8.6.6 各部位電源插座均應採用安全型插座。常用插座高度宜為0.60m~0.80m。套內電源插座應滿足主要家用電器和安全報警裝置的使用需求。
8.6.7 各樓棟或單元應設訪客對講系統,並符合下列規定:
1 主機宜安裝在單元入口處防護門上或牆體內,室內分機宜安裝在起居室(廳)內,主機和室內分機底邊距地宜為1.10m~1.50m;
2 訪客對講系統應與小區內監控中心主機聯網。
8.6.8 老年人主要活動空間應設緊急求助報警裝置,並符合下列規定:
1 出入口附近宜設安全監控設備終端和呼叫按鈕,戶門門頭外側宜設燈光報警燈,呼叫信號直接送至管理室;
2 套內卧室、衛生間以及公共衛生間應設緊急報警求助按鈕,緊急報警求助按鈕距地宜為0.80m~1.10m,緊急報警求助按鈕宜有明顯標注且宜採用按鈕和拉繩結合的方式,拉繩末端距地不宜高於0.30m;
3 套內宜設生活節奏異常感應裝置,並將信號送至管理室;
4 廚房宜設煙感報警裝置;以燃氣為燃料的廚房,應設燃氣濃度檢測報警器、自動切斷閥和機械通風設施;宜採用戶外報警式,將蜂鳴器安裝在戶門外或管理室等部位。
8.6.9 套內應設緊急入侵報警裝置,並符合下列規定:
1 可在住戶門內、陽台及外窗等處,選擇性地安裝入侵報警探測裝置;
2 入侵報警系統應預留與小區安全管理系統的聯網介面。
【參考文獻】
〖1〗GB 50867-2013 養老設施建築設計規范
〖2〗GB 50340-2016 老年人居住建築設計規范
〖3〗GB/T 33168-2016 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服務基本要求
〖4〗GB/T 35796-2017 養老機構服務質量基本規范
〖5〗建標143-2010 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建設標准
〖6〗建標144-2010 老年養護院建設標准
〖7〗MZ/T 032-2012 養老機構安全管理
〖8〗MZ/T 039-2013 老年人能力評估
〖9〗GF-2016-2001《養老機構服務合同》(示範文本)
〖10〗《四川省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宣傳手冊》
D. 民政部要求敬老院消防噴淋規范要求
這個養老院面積超過500平米及以上的就需要設置自動噴淋系統,1000平米以內的可以設置簡易噴淋,超過的需要設置消防水泵,消防水池的。
E. 養老院辦理消防需要注意什麼
1、養老院、敬老院要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加強日常消防安全管理,開展防火巡查,定期組織員工疏散逃生的本領,應該定期的進行疏散演練,掌握必要的逃生自救知識。
2、尤其是夏天的時候,正是炎炎夏日,氣溫高,用電量大。養老院、敬老院要注意對線路的檢查和維修,防治線路老化或超負荷用電,避免造成電器線路或者火災事故。
3、要向老年人告知正確的用火用電安全方法,教育不要卧床吸煙等。
4、養老院、敬老院一旦發生火災事故,在撥打119報警電話的同時,應該組織員工迅速對老年人進行疏散,特別是年老體弱的、卧病在床的老人要重點進行救援,並且及時清點人數。
5、疏散過程中要注意,盡量的疏散人群,避免人員過多導致出口擁堵,造成人員踩踏事件。
6、通道被煙霧風封阻時,疏散人員要及時給被困老人傳遞毛巾、濕布條等物品,供給捂口、捂鼻子使用,養老院應該為行動不便的人設計專門用的疏散逃生路線,制定專門的逃生預案。
(5)敬老院平房噴淋設施擴展閱讀:
在發生火災時,應冷靜對待,立即撥打119報警電話,消防隊救火不收費;火災來襲時要迅速遵照敲逃生,不要貪財物;必須穿過濃煙逃生時,應盡量用浸濕的衣物披裹身體,捂住口鼻,貼近地面。
身上著火,可就地打滾,或用厚重衣物覆蓋壓滅火苗;大火封住門窗無法逃生時,可用浸濕的被褥、衣物等堵塞門縫、潑水冷卻,呼救等待救援。
發現火情早報警。發現火情後要迅速撥打報警電話,講明詳細地址、起火部位、著火物質、火勢大小、留下姓名及聯系電話,並派人到路口迎候消防車。
參考資料來源:神木市人民政府-養老院、敬老院消防安全注意事項
F. 什麼是消防設施配套費
為了適應經濟發展和消防工作的需要,改善消防設施和裝備,對部分新建、改建、擴建、新裝飾的工程項目,收取的消防設施配套費,具體收費標准各地區是不同的。
以廣州為例:收取消防設施配套費具體標准:新建、改建、擴建工程向建設單位按建築面積每平方米2元徵收。
工程未驗收之前進行的裝修工程,不再收費,工程交付使用後進行的二次裝修和搭建臨時工棚向施工單位按工程裝修建築面積每平方米1元徵收。
黨政機關、人民團體、社會福利事業、醫療、教育等部門及七層(含七層)以下的民用住宅,一律免收消防設施配套費;消防設施配套費由你局統一委託一間指定的銀行實行代收和結算,實行收支兩條線。
並辦理《廣東省行政事業性收費許可證》,使用財政部門規定的收費票據。
(6)敬老院平房噴淋設施擴展閱讀:
工程是科學和數學的某種應用,通過這一應用,使自然界的物質和能源的特性能夠通過各種結構、機器、產品、系統和過程,是以最短的時間和最少的人力、物力做出高效、可靠且對人類有用的東西,將自然科學的理論應用到具體工農業生產部門中形成的各學科的總稱。
工程的主要依據是數學、物理學、化學,以及由此產生的材料科學、固體力學、流體力學、熱力學、輸運過程和系統分析等,依照工程對科學的關系。
工程的所有各分支領域都有如下主要職能:研究:應用數學和自然科學概念、原理、實驗技術等,探求新的工作原理和方法;開發:解決把研究成果應用於實際過程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
設計:選擇不同的方法、特定的材料並確定符合技術要求和性能規格的設計方案,以滿足結構或產品的要求;施工:包括准備場地、材料存放、選定既經濟又安全並能達到質量要求的工作步驟,以及人員的組織和設備利用。
生產:在考慮人和經濟因素的情況下,選擇工廠布局、生產設備、工具、材料、元件和工藝流程,進行產品的試驗和檢查;操作:管理機器、設備以及動力供應、運輸和通信,使各類設備經濟可靠地運行;管理及其他職能 。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工程
G. 2500平方米的單層敬老院要裝噴淋嗎
按照國家現行的要求,建築面積500平米及以上的養老院、幼兒園必須設置消火栓、應急照明及疏散指示系統、滅火器和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根據情況如果有內走廊無自然排煙的需要設置機械排煙設施,還需要設置自動噴淋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