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午時出生女人是絕戶命,午時出生的女人大富
望城村距秦嶺約10公里,距渭河約8公里,離西寶公路約1公里,南有高塬。南與廣濟鎮團結村、東歡樂村相畔,東鄰侯家村鎮中旺村,北與新聯村、上三屯接壤,西和蘇村相連。7個村民小組,1270人,佔地約1800畝(包括居住面積)。
望城村
望城原為「齊李毛家莊」。元朝前,一族李戶源於甘肅隴西,後部分遷至武功街(今普集鎮)東,部分分支於望城。一族李戶源於長安縣,後遷望城。18—20年(1929—1931)蝗蟲、旱災、霍亂病致毛家絕戶,齊、李成為兩大戶。
村名,一說,望城村城牆寬5米、高5米。東有東大門,正對面有兩間「刑事」,一為護門,二為糾紛處理處。因城上有李天明、李孝堂、李廢庚為首領者常教武術,外侵者望城牆不敢入侵,名曰望城;二說,唐貞觀年間,天氣晴朗時,立足南塬眺望,咸陽都市清晰可見。
新中國成立前國民在南塬上建立救濟院,新中國成立後原「救濟院」人口分得土地及窯洞,現為5組;「」前有5個生產隊,一個農場。公社化時一平二調,將農場部分地畝由東陽化村耕種達五六年之久。因農場耕種不便,後搬遷20多戶組建第七組。
主導產業為獼猴桃,其中組建冷庫達5座。其餘為小麥、玉米、雜糧、種植苗木,村北一家苗木修建了周至南大門,中國之一水街由齊凌風承建。
專家田地培訓
以來,扶持,村民集資,整治村容村貌,現規劃成以戲樓為中心大型幹道。戲樓前為約1000米廣場,設置籃球場、各種健身器械,供廣大村民健身、休閑、娛樂,成為多種慶典活動之地,有專人護理。各條街道皆有路燈,各戶均飲用自來水。村中樓房不下100戶,電腦進戶不下30戶。
公社化前期全村僅有一輛自行車,現在私家汽車達幾百輛,各家均有數輛摩托車、電瓶車、自行車。
四人在外辦大型企業,村北有一肉聯廠和大型養殖廠。村東南有建材廠,使用幾十台運輸車輛,解決了大量閑散勞動力。村南200米處由至上海天然氣管道由西至東橫貫,並有人維護。村民購置大型裝載機、挖掘機三台為建房、開挖等提供方便。
村中心戲樓年久失危樓,1997年黨支部村委會重建戲樓並建村辦公室,設置圖書館。2000年村民自發辦起秧歌隊、自樂班,2012年又成立廣場舞隊。曾被周至縣評為「雙文明村」,受到時任西安市副焦安發好評。
新中國成立初,在外工作的不下60人,其中赴朝作戰爭曾多次立功;李安成在任襄樊市局長。後來相繼在外工作的不下數百人。「」後何繩武為長武縣縣長、咸陽市勞動局局長。
望城區域大,古跡多。如新中國成立初有東岳、屈娘、馬王、三官各鎮一方。與上三屯、下三屯、上四屯、上文屯、下四屯、新正、下天屯八社合夥在青山有所,南有救濟院。2011年9月25日文物家監測村南建材廠周圍有一古墓群,發現有銅蟾、瓦罐、銅劍等。
四屯鎮望城村正會
四屯鎮望城村正會
東岳,明萬曆年間,望城、中旺、蘇村三家往西差,回來途經戶縣甘河,天降大雨,無法回家,幸有東岳擺放供品解飢腸。天放晴後,感恩於銅像,將其捎回至上三屯、中旺、望城三角地畔,好幾匹馬拉不動,車不行。拉差人猜想可能在此落居,後來由幾家富戶出銀兩,其他出糧出人力修蓋三間,佔地六畝,門前古櫟參天,南邊蓋一戲樓。農歷三月二十八為會,屬縣以西唯一古會,由蘇村、望城、中旺三年一輪。在戲樓中曾辦過小學達三年,「」間破四舊將拆除,古會延續。
救濟院,佔地50多畝,有窯洞20多眼。國民在此建立救濟院,由張壽軒、龐宏遠負責,當時達100多人,吃飯無需交錢,勞動無報酬。土改時有回原籍地,剩餘人分地、分窯,現被編為5組。1984年至1990年由縣和四屯鄉設立四屯鄉養老院,20多名老弱病殘老人。現窯洞仍保留。
屈娘,位於村西南,歷史悠久。1975年由李仲春先生,村民出資重茸。有一女子孝敬父母,洗衣時偶見鳳凰午時降游。唐王李世民聞之,帶宮廷人等前來觀賞,為時尚早,未見鳳凰,屈斬女子,言曰欺君。爾後鳳凰飛至,唐王即封其為「屈女」,撥銀組建此,堂前一池塘水流不盡,塘旁柳樹成蔭,成為一大景觀。又一說此事發生在竹峪鳳凰嶺一處。因地貌特徵相似,建此。斬女日為農歷七月十九日,故七月十九日為古會。
以上就是與午時出生女人是絕戶命相關內容,是關於歷史的分享。看完午時出生的女富後,希望這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