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敬老養老 > 中華老年人

中華老年人

發布時間:2025-03-04 00:47:21

A. 我國法律上所稱老人指多少歲以上

我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第2條規定老年人的年齡起點標準是60周歲。即凡年滿60周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都屬於老年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於2012年12月28日修訂通過,現將修訂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公布,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
修訂過程
是為了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發展老齡事業,弘揚中華民族敬老、養老、助老的美德,根據憲法而制定的。
內容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發展老齡事業,弘揚中華民族敬老、養老、助老的美德,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老年人是指六十周歲以上的公民。
第三條 國家保障老年人依法享有的權益。
老年人有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有享受社會服務和社會優待的權利,有參與社會發展和共享發展成果的權利。
禁止歧視、侮辱、虐待或者遺棄老年人。
第四條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是國家的一項長期戰略任務。
國家和社會應當採取措施,健全保障老年人權益的各項制度,逐步改善保障老年人生活、健康、安全以及參與社會發展的條件,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
第五條 國家建立多層次的社會保障體系,逐步提高對老年人的保障水平。
國家建立和完善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支撐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
倡導全社會優待老年人。
第六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老齡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將老齡事業經費列入財政預算,建立穩定的經費保障機制,並鼓勵社會各方面投入,使老齡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國務院制定國家老齡事業發展規劃。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據國家老齡事業發展規劃,制定本行政區域的老齡事業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負責老齡工作的機構,負責組織、協調、指導、督促有關部門做好老年人權益保障工作。
最新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全文包括總則、家庭贍養與扶養、社會保障、社會服務、社會優待、宜居環境、參與社會發展、法律責任、附則共九章八十五條。

閱讀全文

與中華老年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長壽區酒吧 瀏覽:835
當上練習生有什麼想對父母說的話 瀏覽:614
怎麼去除養生壺里的水鹼 瀏覽:276
長壽的秘籍是什麼嗎 瀏覽:682
老年人丹田痛怎麼辦用什麼葯 瀏覽:497
怎麼樣讓長壽花爆滿盆 瀏覽:595
長沙縣社會養老保險查詢 瀏覽:337
父母不照顧子孫養老問題如何解決 瀏覽:577
如何好聽的叫父母拿錢 瀏覽:410
長壽花有根嗎 瀏覽:956
子女宮父母宮怎麼看 瀏覽:239
塘沽老年大學招生2016 瀏覽:919
父母不黑孩子黑的原因是什麼原因是什麼原因 瀏覽:978
2018年退休社保15年 瀏覽:920
各地重陽節酒俗 瀏覽:741
女生體檢時隱私怎麼檢查 瀏覽:926
交大老年大學2019 瀏覽:728
張家口到哪個醫院做體檢 瀏覽:663
行動不便老年人怎麼上樓 瀏覽:29
新鄉大民養老金怎麼樣 瀏覽: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