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贊美紅十字會的詩歌
兩篇
十年禮贊
———集體詩朗誦
我們走過了十年,
我們站在扶貧救助的最前沿,
我們匯聚在紅十字的大旗下,
迎接著扶貧助學的第十個春天。
我們走過了十年,
生活里充滿了苦辣酸甜,
我們緊緊的團結在紅十字會的周圍,
為扶貧救助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我們怎能忘啊!
敬老院孤獨的老人,
那一張張渴求親情的笑臉。
我們怎能忘啊!
孤兒院的孩子們尋求母愛的雙眼。
不管是盛夏、不論是嚴寒,
我們為老人送去食品。
為孩子們送去衣衫。
我們怎能忘記啊!
白城通榆縣的那場大旱,
顆粒無收,
村民吃飯都成了困難。
白城的老人是我們的父母,
白城的兄弟姐妹和我們的心緊緊相連。
北國的嚴冬地凍天寒,
呼嘯的北風彷彿在給我們考驗,
天寒怎能擋住我們扶貧的腳步,
地凍怎能阻止我們助困的心願。
九輛貨車拉走了送往災區的衣服和白面,
一顆顆火熱的心明白什麼是博愛、什麼是奉獻。
看啊!
呼啦啦的紅十字大旗迎風飄舞;
聽啊,
災區群眾的肺腑之言:
「謝謝你們,謝謝吉林市紅十字會」,
八十四歲的老奶奶激動的拉著我們的手淚流滿面。
我們怎能忘啊!
那些即將綴學的少年,
貧困過早的侵蝕了他們鮮花般的笑臉。
九歲的關鶴林已經沒有了母親,
智障的父親沒有工作,只好去揀破爛,
十九歲的哥哥又患了腦癱,
怎能讓小女孩過早的垂下飛翔的翅膀,
怎能讓品學兼優的孩子受盡熬煎。
我們是紅十字會的志願者,
哪裡有困難,
哪裡就有我們紅十字會愛心救助家園。
秘書長和我們為受助者送去溫暖,
紅十字會領導又和我們共同走進校園。
讓每一隻小鳥都張開飛翔的翅膀,
讓世界上每一縷陽光都為他們燦爛。
還記得河北的大學生嗎?
傳銷被騙嚴重致殘,
高額的醫葯費無力支付,
最後花光了家裡買牛的錢。
就在這生命的關鍵時刻,
走來了我們愛心救助家園。
我們帶來了江城人給予的溫暖,
我們帶來了志願者捐助的一千元錢,
大學生李福強終於露出了笑臉,
家園給了他人生堅強的信念。
一雙雙溫暖的手扶起了多少貧困學生翅膀,
一份份真誠的援助匯集成愛的海洋。
讓愛和希望手拉手吧,
讓我們一起沐浴愛的陽光!
感謝你,每一位關心和支持家園的朋友,
是你們關鍵時刻給予我們信心和力量,
雖然時光荏苒,
然而真情無限,
讓每一個貧困家庭都綻開笑臉,
讓每一隻小鳥都能展翅高高的飛向藍天!
我們用博愛播灑著溫暖,
我們用奉獻編織著家園,
請在高高的紅十字旗下舉起右手,
許下莊重誓言:
「讓人道博愛的陽光照亮世界,
讓紅十字愛的火種點燃生命的希望,
為弱勢群體撐起一片藍天」。
紅十字,永恆的愛
你的皮膚是紅色血液凝結的;
你的軀體是堅定信仰定格的;
你的靈魂是億萬愛心升華的;
你的國籍是地球公民共有的;
你的職業是救死扶傷幻化的;
你的足跡是走過天南海北的,
這就是你,紅十字,
讓我們從戰亂中看到和平的曙光;
讓我們從病魔下看到健康的臂膀;
讓我們從困難里感到生活的希望。
啊,紅十字,你用行動實踐著愛的永恆,
凝聚著愛的力量。
紅色的皮膚是愛的結晶;
堅強的軀體是愛的支撐;
高尚的靈魂是愛的再生;
公共的國籍是愛的公正;
潔白的職業是愛的保證;
堅實的足跡是愛的見證。
這就是你,紅十字,
讓我們從黑暗中看到耀眼的陽光;
讓我們從悲觀中看到進取的方向;
讓我們從友愛中感到生命的力量。
啊,紅十字,你用行動履行著愛的永恆,
掌握著愛的航向。
Ⅱ 長春哪裡有敬老院
吉林長春市同心敬老抄院 吉林省長春市二道區嶺東路24號 130000 0431-4911907
長春二道區東站十委益壽院 吉林省長春市二道東站十委益壽院 130031
長春市雙豐老年公寓 吉林省長春綠園區西新鄉 130112 0431-5900008
白城市福利院 吉林省洮南市榮福路1號 137100 0436-6222382
興業老年公寓 吉林省長春市寬城區長新街副2號 130052 0431-2915697
Ⅲ 查資料,了解一位農民的致富事跡,寫一段話(100字)宣傳推廣他的致富經驗
農民個人致富先進事跡:老劉的沼氣生態農業園
安徽省歙縣是養殖大縣,在歙縣鄭村鎮有這么個說法:到此地玩耍有兩個地方絕對值得去看一看,一個是有著400多年歷史的著名棠樾牌坊群;另一個就是連大生態農業公司已經運行3年的大型沼氣發電工程。
2014年農歷正月十五後的一天,筆者走進歙縣連大生態農業公司的養殖基地,放眼望去,一排排造型別致的徽派養豬大棚整齊林立,一頭頭膘肥體壯的商品豬長勢喜人。在養殖場里,沒有豬尿豬糞味道。山坡下是一片規劃有序的獼猴桃有機果品基地。
筆者看到,豬場雖然面積大,但所有尿糞全部注入暗道直接排入沼氣池內,且清水和污水分離,水和沼氣也是分離的。糞污處理系統距離坡上的豬舍落差有10多米,糞污經過管道流入處理系統節省了大筆運費。一台發電機正歡快轟鳴著,牆上的值班表上清晰記錄著當日發電量。
連大飼料加工廠工人小陳告訴筆者,飼料加工機功率61個千瓦,閘刀一合上整個設備立馬運轉起來,沼氣電用起來和高壓電一樣平穩,一天加工20多噸飼料需要700多度電都是由沼氣發電機內網輸送的。連大生態農業公司老闆劉秋星向筆者介紹道:「這些糞污每天流迸發酵大罐子有80噸,但出來的還不到10噸,大部分都化作沼氣啦,然後沼氣用來發電,整個鏈條循環起來。」
筆者在處理終端看到,黑色濃稠的沼液經管道注入水泥槽後,匯集到獼猴桃園里一條條小溝中。「這個肥料是最好的,它通過發酵了,還可以當農葯來打,水稻什麼的打了它都不生蟲子。我現在的260畝獼猴桃園,雖然產量高、售價高,但種植業這塊依然是虧本運作。
可即便花再多錢,我也要把這個果園經營好,好讓鄉親們都看到,只有走環境良好之路才能給大家帶來更安全更健康更美味的有機食品。」劉秋星介紹說。
愛折騰的劉秋星盡管已快60歲了,可他的心裡還有一個雄偉的綠色夢想,「我還准備擴建沼氣發電項目,建設一座以沼氣能源為紐帶的超級農業生態園,爭取到2014年年底,建成一個集科普教育、科學研究、休閑觀光為一體的多功能生態循環農業科普示範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