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承德縣發布疫情防控最新提醒承德縣疫情防控最新通知
承德縣最新通知:
承德縣廣大居民朋友們: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仍處於大流行期,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十分嚴峻。近期福建省莆田市發生本土新冠肺炎疫情,且已外溢至其他地區
為科學精準做好我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降低疫情輸入風險,縣疾控中心向廣大居民朋友發布緊急健康提醒:
一、以下人員請立即報告
2021年8月26日以來自福建省莆田市或國內其他高、中風險地區旅居史,與各地公布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行動軌跡有交集的來承人員,須第一時間主動向所在地社區、賓館、工作單位進行健康申報,按要求落實隔離觀察、健康監測、核酸檢測等防控措施
二、密切關注疫情信息,非必要不出行
非必要不出境,非必要不出行,不去中高風險地區及所在縣。確需前往的,請務必提前向所在社區和工作單位報備,旅途全程務必做好個人防護。行前密切關注目的地和途徑地疫情形勢和防控要求,謹慎、合理安排出行
近期擬從福建省莆田市及其他中高風險地區來承人員,須提前24小時主動向目的地所在社區和賓館、單位報備相關情況,配合落實各項防控措施
三、倡導就地過節
中秋、國慶假期臨近,倡導就地過節,確需出行的,請居民朋友提前做好行程規劃,關注目的地疫情實時變化及防控措施;無論外出還是居家,不提倡聚集和聚會,特別是避免大規模的聚集
四、密切關注自身健康碼、行程卡變化
積極配合健康監測管理工作,出入醫療機構、養老院、車站、商場、賓館、電影院、超市、景區等公共場所時,積極配合體溫測量和「二碼」查驗。發現紅碼或黃碼等情況,應第一時間主動向所在地社區和工作單位報告,配合落實相關防控措施
五、個人防護別大意
請大家繼續保持科學佩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一米線、用公筷、遵守咳嗽禮儀等良好衛生習慣;一旦出現發熱、乾咳、乏力、咽痛、嗅覺減退、腹瀉等症狀,應自覺佩戴口罩及時到就近的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就診,就診過程中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如實報告近14天的旅居史和接觸史
六、積極主動接種疫苗
接種新冠疫苗是防控新冠肺炎的有效手段,也是每個公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請符合接種條件的居民,盡早主動、就近完成新冠病毒疫苗全程接種,保障自己和家人健康,共築全民免疫屏障
時近深秋,承德縣疾控中心同時提醒廣大居民朋友們,秋冬季是流感等呼吸道疾病的流行季和高峰期,為避免新冠與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的重疊感染,在積極接種新冠肺炎疫苗的同時,可間隔2周後在當地醫院的接種門診接種流感疫苗。
❷ 老年公寓是養老院嘛
老年公寓不是養老院。
老年公寓是專供老年人集中居住,符合老年體能心態特徵的公寓式老年住宅,具備餐飲、清潔衛生、文化娛樂、醫療保健服務體系,是綜合管理的住宅類型。老年公寓既能體現老年人居家養老,又能享受社會提供的各種服務的老年住宅,屬於設施養老范疇,但不是養老院。
養老院主要為老年人提供集體居住,擁有比較完善的輔助服務設施,養老院作為社會養老方式之一,以其專業化、人類文化滿足老年人對生活的照料、護理康復、精神關懷等方面的需要。
老神罩年公寓的歷史發展
美國在1935年《社會保障法》通過以前,各州政府已有老年公寓的設置;1935年後,開始大規模興建,主要為有經濟基礎的老年人設立。英國於1948年實施國民救助法時,規定每一都市政府要為貧困無家的老年人設置老年公寓,都市政府如財力不足,可與慈善團體合力興建。
中國從70年代末、80年代初開始,在上海、北京、天津、大連、煙台等地興建老年公寓。此後,各種形式的由國家、社會或企業建立的老年公寓在各地相繼出現。
中國老齡科研中心政策室曾對北京1600餘名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大調查,派敬希望入住老年公寓的人數達1000餘人,一些老年公寓還出現人滿為患的局面,老年公寓正日益獲得老年人的歡迎。
該市最早的老年公寓是1996年社會福利院開辦的,有自理、半護、全護服務,且收費不一。近幾年各個縣的福利院也正積極擴建為綜合福利服務性的老年居住場所,像條件塵瞎慎比較好的隆化、寬城、承德縣、營子的老年公寓已經有一些老年人入住,但數量並不多。
2009年之後,很多老年公寓,已經不再是獨立的慈善或者福利機構,反而變成了一種需求,甚至有人在未有退休之前就開始預訂老年公寓。
❸ 關於新聞男子投資五百萬辦免費養老院的新聞評論
新華網石家莊10月16日電(記者 馬天雲) 在河北省承德縣郝季溝村,有一個聞名鄉里的好人丁玉龍。2009年,他投資500餘萬元在村裡辦起免費養老院,開始義務照顧全村65歲以上的老人。目前,全村50名老人正在這個養老院里安度晚年。
白天做做運動,看會兒電視,晚上扭扭秧歌……說起目前的生活,76歲的劉素琴老人很是滿意。她說:「在這兒吃得好住得好,不用花一分錢,能過上這樣的好日子,多虧了玉龍這個大好人。」
50年前,7歲的丁玉龍隨家人離鄉「闖關東」,最終在黑龍江落腳。多年來,他挖過煤,開過小賣店,後來靠經營煤礦,賺得千萬元家資。
自己吃穿不愁,生活安逸,為什麼要帶著所有身家回鄉創辦養老院?丁玉龍說,一切都源於2009年的一次回鄉偶遇。那次回老家,他剛到山樑上,便聽到有一家兒媳和婆婆在吵架。一進村,又聽見另一戶人家也在吵。心裡頓時感到很不舒服。後來,他走訪發現,鄉親們家庭不和的根源還是因為窮。特別是年輕人外出打工後,村裡的老人大多獨自居住,很是孤單。
「當時就想盡自己一份力,讓老人們都能安度晚年。」丁玉龍說,2009年10月份,養老院開始建設。第二年,他處理完自己的生意後,就回村當起了專職「院長」。
老年公寓佔地7畝,衛生所、圖書室、娛樂室、健身室、餐廳、浴室等一應俱全。2010年11月,村裡第一批43位70歲以上的老人入住養老院。為更好地照顧老人生活,丁玉龍還雇了幾個村民到養老院幫忙,人手不夠時,他本人更是隨叫隨到。有老人生病,他還經常親自照顧。
2012年重陽節,丁玉龍進一步放寬了入住條件,夫妻雙方只要有一人達到65歲以上,就可一同入住。
考慮到老人們上了年紀,丁玉龍還叮囑廚房頓頓飯要熬粥,菜品每頓要有肉。老人們說,丁玉龍對每個人都好,「就像親兒子一樣對待每一個人。」
免費養老院,一年要花多少錢?丁玉龍說,目前養老院一年需要50萬元左右的費用。他把自己多年積累的大部分資金拿回老家,靠每年100多萬元的銀行利息保障養老院的正常運轉。
「丁玉龍的義舉不僅解決了全村老人養老的問題,還起到了模範帶頭作用。」郝季溝村黨支部書記原洪軍說,現在村裡不少婦女、小孩,一有空閑,就會主動到養老院幫忙,和老人溝通感情,敬老愛老的氛圍更濃了。
「村裡老人們辛苦一輩子,他們的養老問題是最需要解決的。」丁玉龍說,能把老人們聚到一起,看他們每天開開心心地生活,自己就感到很知足
不需要評論
❹ 世界上有免費養老院嗎
有,河北承德就有。
承德千萬富翁回鄉辦免費養老院
擁有3000萬元身家的「煤老闆」丁玉龍關閉煤礦,攜家人回到家鄉承德縣六溝鎮郝季溝村,投資建起一家免費養老院。如今,50位65歲以上的老人在這里安享晚年,另有4位七八十歲的老人在這里幸福地走完人生的最後一站。
□本報記者 冬子
花560萬在村裡建免費養老院
采訪中,根本看不出57歲的丁玉龍是個千萬富翁,沒有名牌衣服、名牌手錶,沒有盛氣凌人的姿態,無論是說話時的表情還是聲音都透著慈善與祥和。
50年前,當時年僅7歲的丁玉龍跟著父親走出貧窮的郝季溝村去闖關東,其間,他下過煤窯、當過國有煤礦技術工人、開過雜食店,後來又承包了小煤礦,經過艱苦打拚,最後成為一名有著3000萬元身家的「煤老闆」。
「我們村是省級貧困村,一次我回家鄉,看到村裡一些70多歲、腿腳不利索的老人自己燒火做飯,特別心酸,我就想要辦個養老院,把村裡的老人都照顧起來。」丁玉龍說。2009年,丁玉龍關閉了自己開辦的煤礦,帶著3000萬元並攜妻子、父親回到家鄉。
為了不佔耕地,丁玉龍把養老院的地址選在村裡的一個荒山坡上。經過近2年的緊張施工,2010年10月,總投資560萬元,建築面積1970平方米的「玉龍山莊幸福家園」終於建成了。「養老院的規模根據村裡的人口數量和老人的佔比而定,共設床位74張,衛生所、娛樂室都有,每個房間兩張床,有液晶電視、獨立衛生間。」丁玉龍說。
老人們都說養老院比家舒服
剛從家裡忙完秋收回到養老院的一位老人告訴記者,這幾天在家裡睡炕,炕太熱睡得很不習慣,真不如養老院的床睡著舒服。「這里有人嘮嗑,有人給做好了飯菜,比家裡強多了。」老人們高興地說。
丁玉龍說,2010年底,養老院建成後入住了第一批43位老人,2012年重陽節,又新進了第二批12位老人,「只要是村裡夫妻中有一位是65歲以上的老人,夫妻倆可以一起入住養老院,現在養老院的老人中有20對夫妻。去年底到今年初,陸續有4位老人離世,還有一位老人因患重病自願回家,現在就剩50位老人了,其中80歲以上的有8位。」
這些老人入住養老院的原因各有不同,有的是因為孩子打工沒時間照顧,有的是和子女相處不來,還有的是因為家庭困難,等等。無論是什麼情況,只要是來了,就免費吃住,不用花一分錢,家裡有農活兒了還可以請假回家幹活兒。「平時老人們在一起嘮嘮嗑、做做健身操、扭扭秧歌,可樂呵呢。」
呼籲更多人為農村養老出份力
「天兒冷了,再過些天就該燒暖氣了,冬天屋裡能保證在20℃。」丁玉龍說,現在養老院雇著5名村民,做飯、打掃衛生,「養老院每年的運營費用在50多萬元,我在銀行還有2000多萬元的存款,靠利息還能維持,我跟孩子們說,誰也不許動這筆錢。我和妻子老了,也在這里養老。」
丁玉龍自費建養老院的義舉得到社會和人們的稱贊,他先後被評為「最美承德人」、「河北省道德模範」等。今年4月,丁玉龍又光榮地當選為承德市人大代表,肩上又多了一份使命。丁玉龍說,現在我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而在老年人口中,農村老人又佔了大部分,目前,農村老人有了新農合,有的老人還有了低保金,情況一點點改善,但是,孤單、缺乏獨立經濟來源等問題依然突出,「呼籲政府部門以及有能力的個人、企業,為農村養老問題多出份力,建一些免費或者低收費的養老院,讓農村老人不再有養老之憂,幸福老人、快樂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