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興寧水口鎮敬老院環境怎麼樣
不好。根據查詢廣東省梅州市興寧市水口鎮敬老院官網得知。
1、水口鎮敬老院提供五保供養及老年人等特殊群體的康復護理服務,屬於公立福利性質的養老院,資源配置有限,所以環境不好。
2、水口鎮敬老院每月自理、床位、餐費900元,屬於當地收費較低的敬老院,敬老院沒有單人間,餐食也沒有私立豐富多樣,所以環境不算好。
『貳』 孝親敬老的感人故事大全
尊敬老人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小,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就把我們當作掌上明珠,在他們無微不至的關愛和照顧下我們一天天長大,但他們卻一天天變老了。我也應該像他們愛護我一樣愛護他們。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孝親敬老的感人 故事 ,供大家參考。
孝親敬老的感人故事1
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我們身邊難免多了些老人,他們是弱勢群體,需要社會的關心和幫助!因為老年人,是對我們這個社會作出過貢獻的人,在他們有能力的時候,他們把自己的青春年華奉獻給了我們的國家,共和國的大廈是用他們辛勤的勞動甚至生命建造起來的。今天,他們年紀大了,沒有勞動能力了,全社會就應該關心他們,有能力的人就應該照顧他們,讓他們幸福地度過晚年。我們要學會關心身邊的老人。尊敬老人;我們能做的事很多:早晨起床、放學歸來,都主動向長輩問好;尊敬長輩,聽他們的話;有好吃的,先給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幫爺爺、奶奶做事。乘坐公共汽車時,主動給老年人讓座位等等。
在我身邊,也一樣住著一群老人,他們很慈祥,每次都與家家戶戶禮尚往來,有時,他們經常來我家竄門,幫我媽媽做家務,和我媽媽聊天,他們總是很孤獨,因為兒子在外工作,所以我小時候常常去老人們的家裡陪他們玩,老人們總是無微不至的照顧我們。
有一次,我看見一個比我大一兩歲的姐姐跟我一起來到老奶奶家,看著她彬彬有禮像老奶奶問好,幫老奶奶擦桌子,和老奶奶一起 說說 笑笑,我也在一旁幫大姐姐幹活。當夕陽的光輝只剩下一點了,老奶奶很高興的送走我們,告訴明天再來。我沒見過老奶奶這么高興,現在想起原來那叫敬老,他可帶給我不少收獲。
在電視新聞里無意間聽到這樣一則消息;現56歲的閆景雲,1973年與丈夫結婚。當時公公已因車禍造成左胯骨軸粉碎性骨折,生活不能自理,婆婆又體弱多病。閆景雲的丈夫在基層單位上班,離家四五十里地,工作繁忙,半月回不來一次,根本沒有時間料理家裡的事。剛過門的她,就義不容辭地擔起了家庭的重任,開始了既要下地幹活、照顧孩子,又要照顧公公和婆婆的辛勞生活。而她,無一句怨言。
敬老的事就發生在身邊,如今社會上也有很多尊老敬老的 事跡 ,每逢節假日慰問老人,生活中關心照顧老人,居委會組織老人健康活動,這些都是給老人們的精神享受,然而子女的關心終究是最重要的。隨著時代的發展,尊老、敬老的主題也在進一步升華,讓我們伸出雙手,送出真心,讓敬老愛老成為一種風尚。
孝親敬老的感人故事2
老人,這個詞大家都很熟悉,現在每天都在宣揚要尊老愛老,但真正的有誰做到,也只是那一小部分的人,比如十個人當中只有二三個能做到,當今的社會是多麼的不平等,在社會上只能用金錢來衡量,誰能注意到那些無法走出大山的人,在外打工的人,有曾想過自己身在家中的父母嗎?他們是多麼的孤獨,也有一些,因為生活的步步緊逼,流落街頭,當街乞討的老人嗎?但並非全部人如此,但出現的頻率也越來越少,在我身上就發生了一則這樣的故事:
那是一個寒冬,學校組織我們去敬老院看望爺爺奶奶們。幸運的是,我也納如其中,對於「敬老院」我並不是很了解,今天正好可以大開眼界好好了解。
來到了敬老院,四周都披上了白衣裳,空氣也很好。我們首先分成了幾個小組,一小組去幫爺爺奶奶們打掃他們的房間,安置好一切,另外一組,就負責帶老人們去散步,散散心,緩緩神。剩下的一個小組就相遇文娛的了,大家表演了許多有趣的表演,例如:小品、歌唱、舞蹈、相聲、雙簧……把老人們逗得很開心。似乎這個寒冬都被我們這一顆顆熾熱的心和那股人來瘋的勁兒給融化了。
接著,是與爺爺奶奶們聊天的時候了。我找到了一位孤獨坐在長椅上的老太太,她白發蒼蒼,有許多的皺紋,那臉上刻滿了風霜的刀痕,把這位老太太的青春給削去了。我坐在老太太的旁邊說:「奶奶,您在想什麼啊?」老太太說「我在想我兒子啊,他把我送到這敬老院來,以為是為我好,可他不知道我有多孤獨,呆在家啦,我才是快樂的,唉……」「奶奶別傷心,我們會經常來看你,來陪你的。」老太太聽了,會心的笑了……
老人其實什麼也不需要,需要的是每天餐桌上能有家人一起,是每天散步的時候,有家人的歡聲笑語,他們真的很容易滿足。敬老愛老,是中華傳統的美德,就例如古人說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一定要敬老愛老,讓老人能夠在溫暖的家庭中安享天年
孝親敬老的感人故事3
小時候,我生活在奶奶家,隨著年齡的長大,我也經常幫奶奶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記得有一次,奶奶的手受傷了,幫奶奶貼創口貼,過了幾天,創口貼又莫名其妙地消失了。我覺得很奇怪,奶奶的傷還沒好,為什麼不貼了呢?經過觀察後,才發現,原來是因為奶奶每次洗碗時必須把創口貼撕下,久而久之,黏性消失,就沒法貼了。
一天,我剛重新幫奶奶貼完創口貼,可中午一桌的碗還沒洗,我自告奮勇地說:「奶奶,今天的碗由我來洗,您去休息吧。」奶奶聽了,一個勁兒地說:「呵呵,我孫子好孝順!」 我先把碗一個個摞起來,小心翼翼地捧著來到廚房,輕輕地把碗放在水池裡,又堵上水口,擰開水龍頭。「嘩」地一下,水流了出來。當快要接近半水池的時候,我快速關上水龍頭,隨手拿了一個碗。噢,是我中午吃飯的碗。由於擱置時間太久。殘余的粒米緊緊地和碗粘在一起,我用抹布擦呀擦呀,可這些米粒像頑固分子一樣,怎麼擦都擦不下來。我生氣了,把吃奶的力氣都使了出來。終於,這些「頑固分子」投降了,捧著亮晶晶的碗,我好不得意!
過了一會兒,我瞅見了一個比較難對付的傢伙----中午盛肉的盤子,上面布滿了油斑,剛才的米粒相比,真是小巫見大巫。我用抹布使勁地擦呀擦呀,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可這些油斑還是不肯乖乖就範,急的我滿頭大汗。突然,我眼睛一亮,計上心來,對,雙管齊下,讓洗潔精當我的「先鋒官」,鐵絲球當「副官」,它倆精誠合作,果然有「大俠「風范,只輕輕一擦,剛才還在我前面耀武揚威的「勁敵」,一下消失的無影無蹤了。我舉起盤子左照右照,准備好好展示一下自己的勞動成果,一不小心手中一滑,盤子像張了對翅膀,一下子「飛」到了池子里,我濺的到處都是:我身上、地上、煤氣爐上......我趕緊掩飾自己的過失,生怕被奶奶發現。「唉,古人雲:驕兵必敗,此話不假也!」我喃喃自語。
有了前兩次的 經驗 與教訓,後面的碗我只用幾分鍾就大功告成了。洗完以後,我開始顯擺起來了:「哎喲,洗碗太簡單了,奶奶,以後這活,我包了。」奶奶聽了,連連說:「你真是個懂事的孩子......」我聽了,心裡比吃了蜜還甜。
我嘴上雖那麼說,心裡卻有點慚愧:洗那麼幾個碗就鬥智斗勇,脖子都僵硬了,何況做別的家務呢?奶奶天天那麼辛苦地做家務,都沒說什麼,以後,我也不能一味索取,也該想到「奉獻」了。
孝親敬老的感人故事4
每個人都會變老,但是,尊老敬老卻是每個人的本分。中華民族有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從古至今,孝敬長輩是我們的傳統美德。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何況我們人類呢?
回想一下,當我們第一次叫爸爸媽媽時、第一次邁開步子時……是誰在細心地教導我們?是誰在耐心地引導我們?是父母。當我們遇到困難時、受到委屈時……是誰在給予我們鼓勵?是誰在給予我們安慰?是父母。當我們取得成績時、當我們取得成功時……是誰在給予我們喝彩?是誰為我們慶祝?是父母。因此,不管父母對我們怎麼樣,我們都應該孝敬父母。
我也許沒有董永那樣賣身葬父,沒有像許多孝子那樣為父母獻出寶貴生命,但生活中的許多小事也能使父母的心靈得到慰籍。冬天的下午,媽媽下班後拖著疲乏的雙腿走進屋裡,倦累的身體一下軟倒在沙發上。我看到後急忙倒一杯熱水,送到她嘴邊。她接過茶杯,杯里騰起的熱氣,襯托著她那張泛紅的臉,此刻的媽媽眼中掠過一絲欣喜,享受著這片刻的盡孝之情。
是啊,父母並非要求兒女給予多少,只奢求兒女的一點點孝心。記得一天傍晚,媽媽下班做完晚飯沒吃就敲敲到房間去了,我發現後覺得媽媽不對勁,跑到媽媽房間一看,只見媽媽滿臉通紅,「媽媽,您怎麼了?」媽媽怕我擔心就說沒事,只是有點頭暈,你去吃飯,吃完飯抓緊做作業。我放心不下,摸了摸媽媽的頭,哇,好燙!於是忙找來體溫計讓媽媽量體溫,一測40度,媽媽發高燒了,怎麼辦?此刻我想起媽媽在我發燒時給我泡退燒葯、用濕毛巾敷,我忙下樓找來一包退燒葯和濕毛巾幫媽媽退熱,我把葯吹涼,讓媽媽喝下,再讓媽媽躺下,把濕毛巾敷在媽媽的額頭上,一會兒摸摸體溫,一會兒給媽媽換濕毛巾,不知過了多久,媽媽的體溫有所下降,在媽媽的再三催促下我草草吃了飯,趕忙去做作業。當我做完作業時,忽然想起媽媽還沒吃飯,我盛了一碗稀飯,一口一口吹涼,往媽媽口中送,此刻的媽媽眼中濕潤了,笑著對我說「你真是媽媽貼心的小棉襖」看著媽媽會心的笑容,我也開心地笑了。
是啊「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更何況我們是有血有肉的人呢?即使別人給予你一點一滴的恩情,也要湧泉相報,而父母則是養育之恩啊,雖然此刻我們還不能有太多的能力和精力去敬孝您們,但我們可以是一個小小的舉動,可以是一句貼心的話語,可以是一個理解的微笑……,我們要以真情敬老,以真愛敬老,以實際行動助老。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
讓孝心永存!
孝親敬老的感人故事5
中國有句古語: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說:孝敬父母是各種美德備中排第一位的。從古至今我們中華民族一直以孝敬父母為先,歷史上也涌現出一批有孝心的官人。
你還記得「卧冰求鯉」嗎?王祥是古代的官員,從小就生母早喪,繼母朱氏因看不順眼,就多次在他父親面前說他的不是,使他失去唯一的父愛。可惡有惡報,那一年災禍降落在繼母上得下了疾病,但他以德報怨夜以繼日衣不解帶的侍候,就在那時繼母開出了一個異想天開的要求——想吃鯉魚,可適值天寒地凍,於是他解開衣裳用自己的體溫卧在冰面上,忽然冰自行融化,從那冰涼的水中躍出兩條肥大的鯉魚,繼母食後,果然病癒了。難道這樣的「孝心」不值得我們去學習嗎?
古人還說過:老吾老,以及從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還應該尊敬老人,愛護年幼的孩子,在社會造成尊老愛幼的淳厚民風,這是我們新時代學生的責任。就如那夏日嬌陽。
一天,我從嘉樂福超市裡出來。看見一個老奶奶顫顫地拄著拐杖,提著一籃雞蛋在過馬路。老奶奶有著一頭銀發,一張老臉布滿了皺紋,手上爬了蚯蚓,牙齒也掉了一些,看樣子大概八十多歲了。老奶奶每走一步腳就顫一下,一個個雞蛋彷彿在推擠就要掉下來了,一位小學生模樣的小妹妹,見了急忙跑過去對老奶奶說:「奶奶,我扶您過馬路吧!」她笑了笑,點點頭。於是小妹妹一手提著裝雞蛋的籃子,一手攙扶著老奶奶的腰,看準了紅綠燈,慢慢地把奶奶一步步扶到了馬路那邊。奶奶眯著眼睛誇道:「小朋友,真是個好孩了了!」那時你是不是覺得這位小妹妹真懂事呢?
烏鴉長大了,反哺自己的母親,也啟示我們要孝敬長輩,報答哺育之恩。還有,蜜蜂整天為大家釀造蜂蜜,自己卻留下一丁點兒維持生命,何況我們呢?
所以我們要學會孝敬父母,真誠地體會父母的一片愛心,盡力為父母做一些事。當父母勞累時,我們要主動幫助他們,當父母外時時,我們要提醒他們注意安全。當父母生病時,我們要細心照顧,當父母來校看望的時候,我們要對父母說:「你們辛苦了」雖然都是小事、但表現我們的孝心,我們對父母的愛。
讓我們懷著一顆感恩的心,更加努力學習,來報答家和社會。
孝親敬老的感人 故事大全 相關 文章 :
★ 尊老敬老愛老的感人故事5篇
★ 2021現代敬老經典故事事例
★ 關於孝親敬老的事跡材料
★ 關於孝心簡短的故事最新
★ 高一敬老的故事範文
★ 小學生孝親敬老的事跡及相關作文
★ 感恩父母的感人故事
★ 初中生孝敬父母的故事最新
★ 小學生孝親敬老事跡兩則
★ 關於孝親敬老的話題作文4篇
『叄』 三下鄉個人總結
慰問敬老院活動總結
經過社會實踐部全體人員對未來工作計劃的不斷完善,新學期到來之際,首次社會實踐活動終於應期展開,並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對此次活動總結如下:
一、活動准備工作
開學初,首先由社會實踐部06級委員調查青年志願者的服務意向,並針對青年志願者的服務意向聯系有關社區及活動單位。考慮交通因素,本次活動的地點定在學校附近的「永關愛時代老人之家」。然後由社會實踐部06級委員和活動單位的工作人員一同確定本次活動的時間、地點及主要內容,包括:閑話家常、慰問演出、進行娛樂等。針對這些活動,我們分別進行了幾方面准備,一是聯系文藝部的有關人員(索彤、張文浩),策劃了一個小時的慰問演出活動;二是對青年志願者進行活動宗旨、活動內容、注意事項等三大方面的教育工作。最後,向團委老師上交活動計劃,並邀請老師參與本次活動。
二、活動現場的記錄
3月18日8:30第一梯隊青年志願者在活動地點集合,由社會實踐部人員帶領進入敬老院,青年志願者們分成一個個小組,由工作人員帶領進入老人們的生活居所,青年志願者們都主動和老人們閑話家常,聽老人們講述他們的生活經歷,有的青年志願者為卧床的老人獻歌一曲,有的青年志願者拿起老人們娛樂用的電子琴一展才藝,還有的青年志願者和老人們比起棋藝、練起書法。短短的幾十分鍾老人們就在青年志願者熱情的慰問中露出了久違的笑臉。9:20慰問演出正式開始,小小的房間內坐滿了觀看演出的老人和青年志願者。一些老人因行動不便無法上樓觀看演出,青年志願者們就留在他們身邊聽老人們講述他們年輕時的故事。一些青年志願者還陪老人們玩兒撲克、打麻將,在特定的場合中和老人們一起放鬆,帶給老人們無限的快樂。10:30活動進入尾聲,在劉院長真情的講話中本次活動落下帷幕,一張樸素的合影永久的記憶了這次難忘的慰問活動。
三、活動整理工作
活動之後,青年志願者們認真的填寫了活動登記表,他們在上面說:「活動中,我感受了一種『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惋惜,我更從老人眼中讀到了一種對子女關懷的渴望。老吾老及人之老,希望我們在關懷自己的老人的基礎上,也將愛心傳遞到世界的每個角落,關注社會上更多的孤寡老人,予人溫暖與關懷。」青年志願者們都流露出自己的心聲,從活動之中學習到了知識。他們也說出了下一次的服務意向,給了我們工作方向的指引,為今後的社會實踐活動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四、存在的問題及改進
在活動中仍然有一小部分青年志願者沒能融入活動當中,也存在著一部分服務意識淡薄,可見青年志願者們還尚未達到理想中的樣子,我們今後的教育工作要更細致到位,同時也要好好鼓勵表現優秀的青年志願者,讓他們的良好品質在校園中不斷傳播,感召更多的同學向他們學習。
我們也要吸取本次活動准備時間過長的教訓,在下一次活動中不斷完善社會實踐活動。
『肆』 讀毛年譜(202):久有朝聖志,今上井岡山!
來到井岡山,先參觀了毛澤東茨坪舊居和井岡山革命博物館。
井岡山博物館對此做了考察:
1927年5月份「馬日事變」後,他提出「在山的上山,靠湖的下湖,拿起槍桿子保衛革命」。
1927年7月4日,毛澤東在常委擴大會議上提出「上山可造成軍事勢力的基礎」:
8月9日,他再次提出要上山斗爭:
1927年9月26日下午,毛澤東帶領秋收起義後的隊伍來到蓮花縣城,在這里召開蓮花縣黨組織負責人會議,聽取朱亦岳等匯報蓮花縣黨組織、農民武裝以及永新、寧岡農民武裝斗爭等情況,證實井岡山確有兩支地方武裝。
秋收起義隊伍使用的武器:
9月29日,毛澤東和余灑度率領工農革命軍進駐永新縣三灣村,當晚便主持召開中共前敵委員會擴大會議,決定對部隊進行改編。會後,毛澤東從建立落腳點出發,給袁文才及中共寧岡縣委負責人龍超清寫信聯系,派三灣村一農民送到井岡山北麓寧岡茅坪。
10月初,毛澤東在三灣接待前來接頭的龍超清及袁文才的代表陳慕平(在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聽過毛澤東講課),說明工農革命軍的政治主張和來意,希望同袁文才部合作,一道開展革命斗爭。龍超清表示歡迎工農革命軍進駐寧岡,可以先到離此地三十里的古城。
10月3日,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第一團離開三灣向寧岡古城前進。
10月6日,毛澤東帶少數隨員到大倉村會見袁文才。他鼓勵袁文才擴大和鞏固部隊,堅持革命斗爭,做好王佐的工作,並決定送他一百支槍。經與毛澤東面談,袁文才消除了疑慮,當即拿出幾百塊銀元贈送工農革命軍,並表示要積極幫助籌備軍糧和安置傷病員,並答應上山做王佐的工作。
王佐的遺物:
此件質地為鐵、木,顏色呈灰黑色的青龍劍,原為王佐所用。1928年春,井岡山羅浮鄉成立工農暴動隊時,王佐將此劍贈給該暴動隊副隊長兼軍事教官李嗣鳳。它是王佐戌馬生涯的歷史見證,同時也說明王佐與井岡山地方革命武裝領導人的深厚友誼。
1930年以後,拿山保衛團團總尹豪民得知李嗣鳳當過暴動隊長並藏有武器,曾多次帶兵捉拿他。李嗣鳳將此劍藏在自家房屋的屋檐板里,逃往他鄉。
1958年李嗣鳳病重期間,告訴他兒子李井生說屋檐板里藏有王佐當年送的一把劍,並囑他要好好保存,留著給子孫們看看。1983年李井生修繕房子時,將此劍取出。此後,李井生的兒子李雲仔經常用此劍練功玩弄。
1984年7月,羅浮下茅坪村的尹傳家對井岡山市委黨史徵集辦公室的李春祥說,羅浮坑尾村李昆俚家還保存有王佐用過的一把青龍指揮刀。同年10月,李春祥到坑尾村找到李嗣鳳的兒子李井生,李井生將此劍捐贈給井岡山革命博物館收藏。
1990年4月,江西省博物館研究員李科友、彭丁秀鑒定此劍為一級藏品;1994年5月,國家文物局文物鑒定專家組阮家新、萬岡等5人再次確認此劍為國家一級革命文物。
王佐早年是個裁縫:
10月7日,毛澤東率工農革命軍進駐井岡山腳下茅坪一帶。在袁文才部幫助下,設立留守處和後方醫院。部隊的輜重和多餘槍支有了安放的地方,傷病員得到妥善安排。
毛澤東送給袁文才的皮裹腿和馬鐙:
10月8日—10日,毛澤東和團部決定,留下傷病員和留守機關,部隊沿湘贛邊界開展游擊活動,擴大政治影響,調查井岡山周圍情況。工農革命軍第一團主力先到湖南省酃縣進行革命活動,打擊反動勢力,發動群眾,聯絡農軍,解決經濟給養問題。
10月15日,毛澤東在酃縣水口葉家祠主持新黨員歐陽健、賴毅、李恆、鄢輝等六人人黨宣誓儀式,各連黨代表參加。帶領新黨員宣讀入黨誓詞:「犧牲個人,階級斗爭,服從組織,嚴守秘密,永不叛黨……」。他要求各連黨代表回去後就組織連隊黨支部,抓緊發展新黨員的工作。
毛澤東在水口村使用過的硯台:
賴毅用過的黨費證:
1927年10月27日,毛澤東率領工農革命軍到達井岡山茨坪,到1929年1月,他經常和賀子珍居住在茨坪舊居。此處舊居早已被國民黨焚毀,系建國後重建。
毛澤東舊居同時也是井岡山前敵委員會舊址:
卧室
餐廳
朱德舊居,同時也是紅四軍軍部舊址:
井岡山革命博物館是地方性革命史類博物館。位於江西省井岡山市茨坪鎮紅軍南路5號。佔地面積1.782公頃,總建築面積20030平方米,其中展覽面積10000平方米。
井岡山革命博物館館藏文物3萬余件,文獻資料7000多件,圖書7000多件,歷史圖片10000餘張;珍藏黨和國家領導人、著名書畫家及社會各界知名人士的墨寶珍跡千餘幅;保存毛澤東、朱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重上井岡山時的影視資料數百件;館藏一級文物86件,二級文物147件,三級文物262件。同時井岡山革命博物館還管理黃洋界保衛戰遺址、毛澤東舊居等22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6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和34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下面是部分館藏革命文物。
1928年5、6月間,毛澤東到永新西鄉的塘邊村進行農村調查,住在周香姬家。
毛澤東剛到塘邊村的第二天早晨,見到周香姬正手提一籃子莧菜、肩挑一擔水桶,便急忙接過她肩上的扁擔和水桶,替她挑了滿滿一擔水。
原來,周香姬唯一的兒子當兵上了前線,家裡只留下兒媳和小孫女三個人,媳婦每天要忙於田間生產勞動,一大堆鎖碎的家務落在了周香姬身上。
從此毛澤東每天都堅持為周香姬挑水,並且幫著幹些農活。周香姬很過意不去,有一次還偷偷把水桶藏起來,可是第二天一早毛澤東又把水桶找出來挑走了。
1929年1月,井岡山失守,土豪劣紳帶著國民黨反動派到塘邊村為非作歹,殺害共產黨員和紅軍幹部,周香姬的家也遭到洗劫。敵人將他的糧食和雞、鴨統統搶走,還將毛澤東挑過的這只水桶用槍托砸碎。
周香姬將破碎的水桶木片一塊塊收攏起來,請了一位木匠替她修理,又請了一位鐵匠在水桶上加了道鐵箍,把水桶修理得扎扎實實。
故事太有名,就不再贅述。
朱德在龍潭口戰斗中使用的花機關槍
劉仁堪是江西蓮花人,中共黨員。大革命時期以行醫為掩護,秘密進行革命活動,曾任蓮花縣農協委員、黨小組組長。
大革命失敗後,與朱亦岳等在蓮花上西山區堅持斗爭。1927年9月隨秋收起義部隊上井岡山,在軍官教導隊學習。1928年1月任中共蓮花特支宣傳委員。4月任農工部長。5月任工農革命軍第四軍軍委委員。6月底在蓮花縣工農兵第一次代表大會上當選為蘇維埃政府主席。11月任中共蓮花縣委書記。
1929年5月,因叛徒告密,在南村垇背被捕。就義時痛斥敵人,被敵人割去舌頭。他用腳趾蘸著自己流下的鮮血在地下寫下「革命成功萬歲」六個大字,壯烈犧牲。
這枚銀質帽徽呈五角形,正面中間為中國共產黨鐮刀、斧頭的黨徽;背面靠下上角有一掛針,角內有「鍾步全」三字;靠左上、下角處有「1927」字樣;靠右上、下角的鄰邊相交處有「黨」字。
1927年,吉安東固地區的鍾步全為參加由萬安曾天宇組建的工農革命軍並參加武裝起義。他按上級要求,請銀匠打制了這枚帽徽。它是我黨早期組織工農革命軍而流傳至今的一件極其罕見的文物。
鍾步全後來在戰場犧牲了,這枚帽徽是他的親屬於解放後在辦理烈士撫恤證時,將這枚保存了幾十年的帽徽交給吉安縣民政局的。
1959年,井岡山革命博物館文物工作者到吉安縣徵集文物時,縣民政局將這枚黨徽移交給博物館陳列、收藏。
這個鼓腹、曲頸、圓口、棕色、橫條紋的陶罐,裝滿了接近頸部的食鹽,食鹽已結成表面為灰黑色、晶體狀態的一整罐。早在井岡山斗爭時期,由於敵人對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實行嚴密的經濟封鎖,造成根據地內軍民們各種生活物資奇缺,食鹽斷絕。1928年冬,紅軍將外出打土豪繳獲來的一些食鹽分發給根據地內的民眾度過艱難歲月。當時曾擔任過遂川縣新遂邊陲特別區工農兵政府主席的李尚發,捨不得吃掉而保存下來。
1929年2月,井岡山失守後,李尚發將這罐食鹽藏在自家茨坪屋後的一棵老杉樹的樹洞里,一直保存到全國解放。這罐食鹽是井岡山斗爭艱難歲月的歷史見證,也是井岡山根據地軍民為了革命的勝利同甘苦共命運的生動體現。
1959年,已擔任井岡山敬老院院長的李尚發,把珍藏30年的這罐食鹽獻給井岡山革命博物館收藏。
井岡山精神永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