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天氣變冷關節疼痛老寒腿怎麼治療
老寒腿的學名叫做膝骨性關節炎,它是一種以退行性病理為基礎的疾病,該病是由於關節退行性病變(關節老化)、外傷、過度勞累等因素引起的,多發於中老年人,其症狀多表現為膝蓋紅腫痛、上下樓梯痛、坐起立行時膝部酸痛不適等。
中醫把「老寒腿」歸類為「痹症」,病因多與外感風、寒、濕、熱之邪及人體正氣不足有關,此外,膝關節的受涼受寒、體重太胖、走路姿勢錯誤、下蹲過久也會導致膝關節炎發生。患者症狀往往隨著天氣轉涼,雨、雪、潮濕天氣時加重,嚴重影響學習和生活,遷延日久嚴重患者會引起關節畸形、殘廢的可能。
治療方法主要有兩種:
軟骨保護劑:硫酸氨基葡萄糖等葯物,此類葯物能夠緩解疼痛症狀,改善關節功能,長期服用還能夠遲滯關節結構的破壞。
關節鏡治療(屬手術):修復關節軟骨,清理關節腔。
擴展知識
預防老寒腿的方法
1、注意要保暖
不論老人還是年輕人,都要做好腿部的保暖工作。適當的增加衣褲、用熱水泡腳、夏季空調屋不貪涼、佩戴護膝都是保暖的好方法。
2、 要學會勞逸結合
適當運動,勞逸結合。打太極拳、慢跑、散步、做體操等運動方式均有益於本病的康復,但要以感覺身體舒服、微有出汗為度,不要用力過猛,劇烈運動,做到持之以恆。另外,大家要注意生活規律,切勿過度勞累,減少上下台階,避免膝關節屈曲負重,保證睡眠和營養、節制飲食、防止過度肥胖。
Ⅱ 老年人冬天膝蓋疼怎麼辦
老年人冬天膝蓋疼怎麼辦?
關節炎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最常見的是骨關節炎和類風濕關節炎兩種,我國目前關節炎患者估計有1億以上,且人數還在不斷增加。
另據統計,我國50歲以上人群中半數患骨關節炎;65歲以上人群中90%的女性和80%的男性患骨關節炎。
……
4)秘方、偏方
「是葯三分毒」,以下我來給你介紹幾則成功治療「關節炎(包括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秘方、偏方:
1. 取黃酒350毫升。土元(上憋子)7個。將土元(上憋子)7個焙成灰。入酒瓶內浸泡7天7夜。每晚7時喝黃酒35毫升(7錢)。並用拳頭用力捶打患處七七四十九下,病重者多服幾療程可痊癒。
2. 用食用粗鹽500克,艾葉25克。粗鹽於鐵鍋內炒熱,加艾葉,用布袋包裹局部熱敷(粗鹽可反復使用),可達到解除或緩解疼痛的目的。
……
6)注意事項
關節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1. 對於肥胖的患者應控制飲食,進行合理的減肥,以減輕關節所承受的負重。
2. 飲食方面應注意適量減少蛋白質的攝取,因為過量的蛋白質會導致身體里鈣的流失。同時大家要增加果蔬的攝取,果蔬含有各種維生素,如維生素A、B、D、B12等,都是滿足患者的營養需求的。
3. 增加高鈣食物的補充,如牛奶、豆製品等,以保證人體骨質正常代謝的需要。
4. 季節交替,要避免關節受到寒冷、潮濕的侵襲,可帶護套對關節進行保護。
愛心提示:以上介紹用(方)葯,請務必咨詢當地正規(中醫)醫院,結合自身生理特點和不同的病理變化,辨證選擇使用。
Ⅲ 膝蓋疼痛怎麼辦教你5個妙招,緩解疼痛
到了初秋因為早晚溫差比較大,一部分人群早晨上班時會出現膝蓋疼痛,尤其是對於上了年紀的中老年人來說疼痛會非常嚴重,甚至影響了正常行走。
1、艾灸
找到足三里穴血海穴、膝眼穴以及湧泉穴以及陽陵泉穴進行艾灸。盡量要採取溫和灸,把艾條點燃之後,點燃的一頭要對准穴位里皮膚三厘米左右,一直灸到皮膚潮紅為止,每個穴位灸15分鍾,每天一次。先艾灸上面在艾灸下面,不能把順序弄反。從中醫的角度上來說,膝蓋疼痛的病變位置是在膝蓋部位的筋筋和筋脈上,當受到風寒入侵時就會引起氣血瘀滯,通過艾灸能達到調和氣血、祛風散寒和溫經通絡的效果。
2、做好膝蓋部位的保暖
老年人容易患上風濕性關節炎,這屬於常見的骨科疾病,患者膝蓋害怕冷而且疼痛越來越嚴重,此類人群必須要做好膝蓋的保暖。早晨上班的路上盡量是穿上保暖褲或者護膝來保護膝蓋,防止讓寒氣入侵,減輕其疼痛感。
3、對膝蓋部位進行熱敷
熱敷膝蓋的時候能夠擴張局部的血管,改善了局部血液循環問題,促進了膝關節的代謝,同時也能夠緩解肌肉的痙攣及鬆弛,改善了筋腱的柔韌性,減輕了膝蓋疼痛感。具體的方法是把毛巾放在熱水裡泡5分鍾,然後擰干敷在膝蓋上,盡量是在上面放一個棉墊,這樣能夠防止熱氣的流失,每次敷20分鍾,每天敷三次左右。
4、電磁理療儀來緩解
合理的使用電磁理療儀能夠有效的刺激神經,促進膝關節的氣血運行,能夠對僵硬部位帶來良性刺激,從而改善了其僵硬和疼痛感,但是使用的時間不能過長,控制在30分鍾左右即可,時間過長的話會導致水分的流失。
5、合理的補充鈣
當身體裡面鈣流失時也會引起膝蓋疼痛,所以應該多吃一些含鈣比較豐富的食物,比如牛奶蛋類海帶骨頭湯或者蝦皮等。要減少不合理的運動,不然會增加膝蓋的勞損度以及疼痛,不能長時間的跳繩跑及蹲著,盡量減少爬樓梯的次數。
溫馨提示
對於身體肥胖的人群來說,膝關節需要承受者很大的重量,增加了對膝關節的壓迫,此類人群應該積極的控制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