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敬老養老 > 地中海養老院

地中海養老院

發布時間:2024-12-02 23:00:57

㈠ 馬爾他,一個很有「安全感」的國家,馬爾他的社會福利政策究竟有多好

【馬爾他全員福弊游利】

馬爾他最吸引人的二項全民福利,便是其將近16年完全免費公立教育及其終身的完全免費公辦健康服務了。馬爾他的公立教育,從幼兒園起就是免費的,所說「完全免費」,不僅僅是學費減免,連校巴專車接送、教材內容及課後託管班都不用父母出一分錢。溫馨提示:得到馬爾他永居身份的外籍投資者,其子女也可享受馬爾他完全免費且高質量的公立教育哦!


在育兒褔利層面,除完全免費公立教育外,馬爾他政府部門更為16歲以下少年兒童,給予一年450歐元的補貼。針對年薪小於24742歐元的家庭,領補貼的年紀擴大到21歲以下,離異家庭更容易領到每星期60多歐元的家庭補貼。

【馬爾他弱勢人群福利】

馬爾他政府對弱勢人群也挺照料,馬爾他16歲以下的遺孤,其贍養父母可委託領到孤兒補助或是生還者補貼。挑選再次受教育的16-21歲遺孤,還可領取附加助學金補貼。對於馬爾他的殘疾人士,馬爾他政府部門也帶來了對應的殘廢補貼,已經結婚殘疾人士每星期可領近50歐元,單身男女殘疾人士每星期可領40多歐元。

馬爾他是世界七大養老服務聖地之一,在世界衛生組織全球國家醫療體系的排名中,馬*他排行第五。歐洲各國65歲以上老年生活品質排名第四。老年人長期護理臘源是由國家、授予及其私人機構來所提供的;最大的一個敬老院為公立養老院,與此同時小區也在為老人提供幫助,保證他們能在家待最長的時間。

㈡ 二戰因貓而失利的戰役

二戰傳奇貓經歷:待過的三艘軍艦全部被擊沒

德國《世界報》網站8月29日發表題為《在「俾斯麥」號和「皇家方舟」號上都安然無恙的只有一隻貓》的文章,作者為烏利·庫爾克,編譯如下:

在二戰中,三次經歷軍艦被擊沉、自己卻毫發無損的水兵估計沒幾個。而在敵對雙方軍艦上都有這種經歷的水兵就更寥寥無幾了。但奧斯卡偏偏做到了。人們也叫它薩姆。奧斯卡是只貓。在二戰結束後的第10年,它才在貝爾法斯特一家海員養老院中以高齡去世。

1941年5月27日,德國戰列艦「俾斯麥」號在海戰中被擊沉,艦上的2104名德軍官兵只有116人被兩艘英國軍艦和當晚駛來的兩艘德國軍艦救起。

當英國「哥薩克」號驅逐艦於次日航行到這片海域時,海面上已經看不到倖存者了。只有一隻小貓在軍艦殘片上隨波逐流。它可能是被「俾斯麥」號
的一名水兵放到上面的。當然,沒人知道小貓的名字。救起它的英國水兵叫它「奧斯卡」。報道此事的英國《航海雜志》則稱之為「納粹」。

奧斯卡在「哥薩克」號上一直待到1941年9月。它很快就熟悉了新環境,並隨艦參加護衛貨輪通過地中海和北大西洋的行動,直至自己從前的
「同胞」發動襲擊。在西班牙海域,德國「U563」號潛艇發射魚雷,擊中了「哥薩克」號驅逐艦。英國人試圖將這艘遭到重創的軍艦拖拽到直布羅陀,但沒有成
功。艦上發生了爆炸,159名水兵被炸死,其餘人隨即離艦逃生。奧斯卡也在其中。從此,它被改名叫「不沉薩姆」。

英國皇家海軍的水兵或許認為這個名字很吉利。總之,1941年11月,薩姆在直布羅陀港被帶上了「皇家方舟」號航空母艦。在半年前投下魚雷
炸毀「俾斯麥」號戰列艦船舵的雙翼飛機正是從這艘航母上起飛的。這是對「俾斯麥」號的致命一擊——對奧斯卡則不然。此時,這只名為「不沉薩姆」的小貓的任
務是給「皇家方舟」號帶來好運。可惜事與願違。

1941年11月14日,在從馬爾他航向直布羅陀的途中,這艘航母也被德國魚雷擊中。這次英國人也試圖將其拖拽到直布羅陀,但同樣以失敗告終。「皇家方舟」號沉沒了,但由於下沉緩慢,所以水兵和薩姆都及時獲救。盡管這次沒有死人,但薩姆充當吉祥物的生涯就此結束。再沒有水兵願意帶這只貓上船了。它是個幸運兒,可它登上的軍艦都沉了。

薩姆只獲准再上一次船:在直布羅陀逗留了一段時間後,它被帶回英國,送到了北愛爾蘭貝爾法斯特的一家海員養老院。沒人知道奧斯卡或者說薩姆
的早年經歷和具體年齡。但1941年估計是它一生中最刺激也最危險的一年。這只小貓接下來又度過了14個平靜的年頭,於1955年離世。

這一切到底是真事兒還是水兵的奇談?會不會有人把好幾只小貓的經歷拼湊到了一起?今天,沒有人能給出確鑿的答案。尤其是有些人覺得,小貓在
「俾斯麥」號沉沒後獲救的那段故事不大可信。他們認為,英艦「哥薩克」號的艦長大概不會為了救一隻小貓而讓軍艦冒被德國潛艇攻擊的風險。
不過,關於小貓在英國政壇充當吉祥物的事例多有記載。也有一系列文獻證明這只叫奧斯卡或薩姆的小貓確有這番經歷。而且位於英國格林尼治的英國國家海事博物館內掛著一幅蠟筆畫,畫的題目就叫《奧斯卡,「俾斯麥」號之貓》

㈢ 康養觀察 | 上海市長寧區醫保定點養老院有哪些

隨著老齡化的加劇,上海市在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和政策保障方面始終處於全國前列。上海市長寧區作為核心區域,涌現出了多家以醫養結合、認知症照護、醫保定點為特色的養老機構。這些機構不僅為老人提供了經濟壓力較小的養老選擇,還能顯著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本篇將盤點上海市長寧區的醫保定點養老院,以供需要的讀者參考。

上海西郊協和頤養院,位於新涇鎮協和路295號,佔地約1.5萬平方米,總面積3.3萬平方米,共設825張床位。其環境布局豐富,設有多媒體活動室、書畫閱覽室、手工製作室、健身游戲中心等文化娛樂場所,以及各種老年病科室,配備完善的康復設備和醫療設備。此外,還引入了健康管理理念,融入微養智慧養老平台,提出「家庭式療養」生活理念,旨在營造溫馨快樂的家庭氛圍。頤養院擁有一支專業的醫療團隊,為每位老人提供24小時健康保障。

上海人壽堂頤養院,位於虹橋路2302號,佔地7475平方米,總面積3.8萬平方米。作為人壽堂養老服務集團的重點項目,這里集西醫療、康復護理、現代養老於一體,設有「頤養院」和「護理院」,並提供針對老年病的臨床科室服務,是上海市醫保定點醫療機構。醫療團隊由正高職稱的專家教授和護理主任組成,提供專業級24小時全方位照護服務。頤養院還擁有2000平方米的休閑活動空間,為老人打造快樂養老生活。

長寧區逸仙第三敬老院,位於安化路299號,佔地約2463平方米,總面積約1.3萬平方米。敬老院採用規范化、數字化建設理念,結合國際標准適老化設計風格,提供門診、康復、娛樂等多功能區域,讓老人享受現代化設施和貼心服務。每個房間都設有主衛浴,配備美國技術的純凈水系統、空調、中央呼叫系統、電話、網路、數字電視等,生活設施齊全。此外,院內還有多功能健身和娛樂設施,支持國內外老人在上海長期居住、短期住養或節假日臨時托養。

上海祥福頤養院,位於協和路1號(東門),成立於2010年,佔地面積8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2萬平方米。作為一家民建民營非盈利性養老機構,頤養院採用開放式格局,提供閱讀室、多功能室、多媒體室、麻將室等休閑娛樂場所。醫療室、葯房、康復室等滿足老人醫療需求。頤養院不斷提升管理能力,注重服務,為老人提供日常照護、清潔衛生、預防保健、社交娛樂、精神支持等全方位服務。

上海金福第三養老院,位於新涇鎮廣順路18號,佔地面積約6552平方米。養老院設計新穎,綠化面積充足,設有中國特色的12生肖雕塑、景觀假山、噴泉、草坪、親水平台等設施。室內房間安裝有便老設施,確保老人生活舒適。作為醫養結合先行單位,養老院還增設了上海金之福護理院,為住養老人提供便捷醫療服務。

上海神州敬老院,位於新涇鎮仙霞西路601號,毗鄰上海神州醫院,為入住老人提供安全、便捷的醫療服務。作為集養老、醫療、護老功能於一體的福利養老機構,能為生活自理及不能自理的老人提供24小時服務。

上海市長寧安馨敬老院,位於新涇鎮林泉路157號,成立於2009年3月30日。敬老院結合現代家庭理念和標准,提高養老院功能的同時,增加了老人的安全感。院內設有護理院,距離同仁醫院僅500米,醫療條件便利。

上海文傑護理院,位於茅台路616號,是集醫療、護理、康復、臨終關懷於一體的綜合性老年護理醫療機構。作為上海市醫保定點醫院,提供一級醫院的醫保待遇,設有多個臨床科室和醫技科室,配備先進的醫療設備,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醫療服務。

上海長寧萬宏悅馨養老院,位於長寧區華陽路街道長寧路250號,為60歲及以上老人提供短期護理、認知專業護理和長期生活綜合護理服務,是一個城市養老服務綜合體。

上海金福第二養老院,位於江蘇路街道愚園路1088弄22號,以強大的醫療保障能力為特色。養老院提供緊急醫療隊服務,為有特殊需要的老人提供私人醫生,確保老人順利就醫。

上海市長寧安馨第三敬老院,位於新涇鎮新涇鎮,為各類老人提供居家式的養老服務。院內設施溫馨,環境優美,每張床都設有緊急按鈕,確保老人安全。

上海長寧區逸仙程橋敬老院,位於程家橋街道哈密路2008號,為自理半自理和介護認知障礙的老人提供服務。院內醫療設備和醫療實力雄厚,設有專業的醫療團隊負責老人的健康管理。

上海法華頤養院,位於新華路街道延安西路1652弄33號,總面積2600多平方米,採用地中海風格設計。頤養院與長寧區中西醫結合醫院簽訂長期醫療合作協議,為老人提供可靠醫療保障。

上海市長寧安馨第五養老院,位於新涇鎮通協路288弄7號樓,地處商務區之間,環境清素、高雅。養老院設施齊全,結合現代家居與醫養理念,提供全天候的護理服務。

㈣ 不知不覺已經快50歲了,面對衰老的恐懼誰與我有同感啊

面對衰老的恐懼,每個人都會有。

夕陽中,許多老人自發地聚集在公園中,議論關心的話題。上海,2017

如何變老:面對衰老的人生,你會害怕嗎?

近來,許多媒體、新媒體在報道賈樟柯新片《時間去哪兒了》時,都截取了他的一句話作為標題:唯獨衰老不可醫治。盡管文章內容更多在談電影,這一標題卻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里的暗示很明確——衰老是人類最終極的疾病。

翻譯家馬振騁老師送給我們他翻譯的《蒙田隨筆》,米歇爾·德·蒙田(Michel de Montaigne)這位十六世紀的法國哲學家寫過一篇很有趣味的「論壽命」:「人在自然環境中都會遭到種種不測,使原本的期望生命嘎然中斷……壽終正寢,這是一種少見的、特殊的、非一般的死亡,不及其他死亡自然;這是排在末位的終極死亡。離我們最遠,因而也是我們最難期盼的。」這是四百多年前的生死觀,但隨著人類越來越遠離自然,活到「年老力衰」至少在較為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已經成為常態。

曾經是上海租界內最大公園的復興公園,則是這個城市最著名的法式公園,如今也成時髦老人們熱愛的去處。上海,2017

復興公園內的「長壽合唱團」無疑是一張名片,許多已經因拆遷搬去市郊居住的老人每天還會不惜穿越整個城市來參加合唱,他們有專職的伴奏和指揮,還有人負責手抄歌譜。上海,2017

復興公園的大草坪邊則是薩克斯風學習者的「領地」。上海,2017

復興公園的中央大道上,一端是練太極的老人們。上海,2017

復興公園的大道另一端,老人們成雙成對跳著交誼舞。上海,2017

事業

「退休」對於有些老人來說大概是一個生詞。今年剛步入古稀(采訪時間:2017年)的曹景行,是家喻戶曉的主持人,最近剛參與了「兩會」的報道。關於「老」,其實早在2005年時,曹景行就已經感受到了。那年夏天,他去清華大學拍攝新生軍訓,一個小女孩見到他便以「爺爺」和他打招呼。那是他第一次被人這么稱呼。盡管如此,曹景行對工作的熱情可絲毫不亞於年輕人般。2009年,在他62歲時,他向鳳凰衛視請辭,決定「單干」:網路電台評論員、電視台特約記者、學校指導專家、一年跑15個國家拍攝電視節目……這位老年「自由職業者」的活可不少!這些還不夠,每天清晨或深夜打開朋友圈,我總能看到昵稱為「老曹」的朋友正在「刷屏」。動輒50餘條甚至近百條的轉發信息,是曹老最新的試驗——「我覺得微信也可以變成頻道,也就是由我一個人主持的頻道。」每天他都會把自己認為值得看的內容集中轉發,這樣已經實踐了近兩年。據他估算,用於微信的時間每天都能有5、6小時了。當然,他是懂得使用零星時間的人。

曹景行,拍攝時70歲。主持人,上海外國語大學特聘教授。上海,2017

「我吃飯很快,我不需要太多的復雜的東西。我吃很簡單,衣著都很簡單沒什麼,生活沒什麼累贅的,其他時間都放在這個書房,這是我最大、最奢侈的東西了。」

耄耋之年的低音提琴家鄭德仁在上海音樂廳為星期廣播音樂會指揮低音提琴演奏,20世紀90年代初,和平飯店酒吧重新開始接待外賓時,他參與組建了一直老年爵士樂隊。上海,2015

同樣忙碌於前線的82歲(采訪時間:2016年)的馬振聘老師,他是我國重要的法語翻譯家。他在退休之後還曾翻譯過波伏瓦(Simone de Beauvoir)的書《人都是要死的》(Tous les hommes sont mortels),而他最為人所稱道的是作為蒙田作品的譯者。「蒙田曾說,人不活到最後一天,你就不知道自己是怎麼結束的。」大概也是因為這樣的精神支柱,馬老每天伏案,筆耕不輟。

已經92歲高齡的指揮家曹鵬(采訪時間:2017年)仍然活躍在工作前線。在女兒的支持下,他創辦上海城市交響樂團(下稱「城交」),指導非職業的音樂愛好者和孩童。「不工作時,我腦袋裡也都是音樂。」兩年前一次在杭州的演出,他第一次感到體力不支,但他竟然坐在輪椅上吊著針也要上台指揮。就在演出高潮之際,曹鵬突然激動得站了起來,一位當地攝影記者拍下了這感人的一幕。這種對事業的執著追求,恐怕很多年輕人都無法匹敵。有時,我也不禁會想,這些充滿智慧的老人,面對工作遲遲不願意停下,究竟是享受工作的樂趣,還是害怕停下的寂寞?也許兩者皆有之?

用心

「質量不讓步,作風不遷就」,這是曹鵬的人生准則。也就難怪,他所指揮的城交雖然非職業樂團,水準卻並不亞於有的專業樂團。在采訪過程中,老人們對事事的認真態度令人感動。拜訪中國建築學專家鄭時齡院士之前,當時已經71歲(采訪時間:2012年)的他已經發來關於自己的文章讓我們提前了解,他自己則事先仔細讀了采訪提綱,還把提綱都列印了出來。「答應別人的一定要做到」,這條原則在他從未變過。而就在不久前,我還在浦東民生碼頭舉辦的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的展覽上,見到鄭時齡院士正在聽兩位策展人匯報工作。那絕非「走場」,也並非為了「自拍」發朋友圈。比起很多「高效」的年輕譯者,經驗豐富的馬振聘教授每天卻只翻譯兩三頁,為了確保翻譯的准確,急不來。「我做事情要有一個恆心,每天做、每天做。」治學的嚴謹和工作的用心態度正是這樣一代代流傳下來吧。

曹鵬,拍攝時92歲。指揮家。上海,2017

「和音樂在一起,和年輕人在一起,和家人在一起,此乃吾幸福之源……我天天在勞累,天天在收獲,也天天在享受。」

時間

聯繫上著名配音演員曹雷是2017年3月份,而真正帶著相機按響她家的門鈴,已經是10月底,77歲(采訪時間:2017年)的曹雷老師日程之忙碌,非常人可以想像。盡管從上海電影譯製片廠退休,但是她還持續在為譯製片配音——雖然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人們已經習慣了觀看原版片加字幕,但二三線城市還是有人在看譯製片。除此之外,曹老師也重新回到話劇舞台,她扮演的宋慶齡可謂形神皆備。隨著朗誦的升溫,曹雷也不斷接到在舞台上朗誦的邀請,她還攜手俄羅斯鋼琴家安德烈·皮薩列夫(Andrey Pisarev)發展了一種朗誦與音樂合作的形式,從柴可夫斯基的《四季》組曲到《一夜肖邦》,曹雷在音樂會前通過朗誦的形式把中國的聽眾引導入俄羅斯的音樂世界。在最近的一次演出中,曹雷用自己在某檔電視節目中贏得的獎金為上海市盲童學校的孩子們買票,她說,這些盲童實際上是最好的聽眾。

在曹雷老師家中,她拿出日歷來,可以看到10月幾乎都填滿了,為了讓她偶爾休息一下,她的先生李德銘必須提前兩個月安排好兩人的旅行計劃,比如剛剛過去的七月,他們就在地中海的郵輪上度過了兩星期。凡是走進曹雷家的人,都首先會被玄關一面磁板所吸引,上面貼滿了世界各地名勝搜羅來的的冰箱貼,這都是他們旅行時的收獲。忙碌的日程背後,是曹雷老師對時間的珍惜。在許多媒體報道中,她被稱為「活了兩輩子」的人,20世紀80年代初,曹雷剛剛從十年浩劫中緩過來,重新回到熱愛的表演事業時,竟被查出了惡性腫瘤。接受手術和住院康復期間,曹雷努力地和病友們尋找點滴歡樂,但出院之後,她依然對生命有了緊迫感,當時單位打算照顧病退,而她卻要求調到上海電影譯制(片)廠當專職配音演員,在幕後繼續她熱愛的事業。

對於人們想像中賺夠了錢早早退休的美好願景,曹雷老師就問一句話:「退休以後干什麼呢?」——「在40多歲得了癌症時,我以為這輩子就到頭了,沒想到後面還能有一輩子。」對於現在這些「感覺是撿來的」時間,她認為必須花在真正想做並且有價值的事情上,「就像是失而復得的東西會感覺特別寶貴,這些時間也是如此,但寶貴的時間難道就用來整天躺著、想辦法吃好的嗎?——吃多了還血糖高呢。所以活著要有意思,要干點什麼,才會覺得一天沒白過。」

曹雷,拍攝時77歲。著名配音演員。上海,2017

「我是從事聲音藝術工作的,到這個年紀,只要自己做得動,(就盡量去做那些)自己想做而過去沒有機會做的事情……我覺得,活著要有意思,要干點什麼,才會覺得一天沒白過。」

曹雷老師的日歷。上海,2017

以上文字中「序」、「身體」和「時間」三部分為我撰寫,中間部分均為李君撰寫。對於這篇報道的形式,我們原本有著更高的目標——類似攝影師羅伯·霍恩斯特拉(Rob Hornstra)和作家兼電影製作人阿諾德·凡·布魯根(Arnold Van Bruggen)在2009-2013年合作完成的《索契項目:高加索地區的戰爭和旅遊地誌圖集》(The Sochi Project: An Atlas of War and Tourism in The Caucasus),不過遺憾的是,最終我們只能做到現在的樣子,其實,每個人的故事都遠遠不止寫出來的這么幾句話,希望之後還有時間沉澱,把更多有意思、有啟發的內容寫出來。

閱讀全文

與地中海養老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桂林退休人員認證網址 瀏覽:41
社保買滿15年退休工資每月發多少 瀏覽:621
為什麼好心的弟弟老是被父母罵 瀏覽:104
劍網三2015重陽節任務 瀏覽:320
父母是狗生什麼寶寶 瀏覽:788
山西省退休人員醫療就醫轉移 瀏覽:233
煮牛肉湯用什麼調料養生 瀏覽:213
青海農村養老有哪些項目 瀏覽:759
龍崗體檢多少錢一次 瀏覽:780
上海浦東三林老年大學地址 瀏覽:777
重陽節古詩小報 瀏覽:821
退休職工年檢需要拿什麼證件 瀏覽:916
退休時不同城市交社保 瀏覽:497
教育電影孝順女兒問答 瀏覽:254
韓國老年痴呆殺人電影 瀏覽:324
上海養老療養床怎麼用 瀏覽:203
鄉政府工勤人員能提前退休嗎 瀏覽:737
大學體檢都檢查什麼男 瀏覽:206
廈門收費老年公寓 瀏覽:649
小學生孝敬感恩演講 瀏覽: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