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關愛老人的現代詩歌不超過30行
凝神美慧的雙眼
卻沒有一絲
能夠拒絕哀怨的光
心在呼籲
那個屬於太陽完整的過去
初春的專暮色正照在臉屬上
安謐泉水的涌動
它的任性何曾鏗鏘
哭泣所能到達的地方
畢竟有伊人的清香
休眠於和煦的春光
溪水流淌
搖落梅樹無盡的張狂
薄如羽蟬的相思啊
也要跟隨流浪
從這個池塘跳入另一個池塘
㈡ 關愛老人詩歌朗誦稿_試著了解老人
尊老愛幼是我們民族的美德。我們要踐行中華傳統美德。那麼關愛老人的詩歌朗誦稿有哪些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有關關愛老人詩歌朗誦稿,希望大家喜歡。
在那遙遠的地方
有一個身影
是他等待已久的了
老人靜靜的坐著
靠在榕樹下
微風吹過
千思萬思
已逝去多年
風靜靜的吹著
他憔悴的臉龐
又多了一些疲倦
那憂愁似乎又深了一分
逝去的容顏
如落葉般凋零憔悴
老人細細的傾聽著
每一時每一刻
老人默默的等待著
每一天每一年
老人在回憶
回憶著那屬於他們的季節
這里很靜很靜
靜得連呼吸都聽得見
那長吁短嘆
顯得那般的無奈
小樹林
消失了
老人正細數著屬於他們的年輪
那幅永恆的畫卷消失了
撫摸著
老人閉上眼
這里還是當初
密密麻麻的叢林
寂靜的沙灘
涼風靜靜的吹著
這里曾有一段音樂
有一段旋律
有過一段愛戀
老人漸漸沉醉在歲月的溫柔中
漸漸地逝去了這一切
那被海浪洗刷過的小石子
顯得特別的圓潤
露珠從葉子上一滴一滴往下掉
那幅畫卷終於清晰
老人靜靜的睡著了
很慈祥
他靠在那龐大的榕樹下
靜靜的
手中握著小口琴
漸漸的
沉默在溫柔的守候里
歲月
是傷感的化身
緩緩的
一代代人在更替
有人在長大
有人在老掉
時間是高效的催化劑
催人成熟
催人衰老
亘古不變的規律
無力去抗爭和改變
蹣跚
是老人的身影
他們拒絕不了歲月的力量
可是毋庸置疑
他們見證了時代的變遷
體內濃縮的是時光的精華
當之無愧
他們是社會的財富
你們要健康
長輩們
你們要快樂
也許是曾經的大江
奔流磅礴,有驚世駭俗的姿態
也許是小小的溪水
平平淡淡,翩翩而來
可是最後的歸宿
都是大海
路有平坦,也有坎坷
經歷過激流洶涌也停泊過
港灣的溫馨,還有拋錨和臨淵的那份
膽戰心驚
滄桑的旅途不會
一筆帶過
曾經的伊甸園里有
天真的蒙昧
童年的沙灘上還遺留
嬉戲的漩渦
燭火朦朧的竹樓里兩小無猜
沒有著涼,可是眼眶裡
模糊了年輕的探戈……
㈢ 有沒有關於關愛老人、尊敬老人的詩歌
牽起手,我們同一片藍天下走,
抬頭仰望星空,有你們留下的汗水和淚水.
俯首看著地,那金黃的麥子版是你們權寶貝,
就象我們,
捨不得放下,捨不得捧起.
看看身邊的爺爺奶奶,
微笑之下藏著的皺紋什麼時候又深了又多了.
想想我們可以做的還有很多,
讓一個位,撐一把傘,換一個燦爛的微笑,
天空會多一顆閃亮的星星!
㈣ 詩歌散文:關愛空巢老人
CCTV3有這么一個公益廣告—「關愛空巢老人」。每當我看到這個廣告,就會情不自禁的想起我的父母。我們兄妹4人,現在都已經成家,也都有了自己的孩子,但由於工作的原因,居住在不同的城市,只有父母住在老家,他們也就成了人們常說的「空巢老人」。
節假日的時候兄妹幾個會帶著孩子回去看望父母,給他們帶去兒孫們的關懷,如果工作繁忙,那就都沒人回老家了。每當這個時候心裡總是酸酸的,很傷感,很想哭,彷彿看到了父母渴望我們歸來的眼神。
我上次回家是在20XX年X月XX日,到如今已是一年的光景了,這么長時間沒有回去看望父母,這是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記得我上初三的時候,由於忙著中考,每天放學回家都是匆匆忙忙,顧不上跟我媽說幾句話。有一天,我放晚自習回家,看到她正在沙發上看電視,便坐在她腿上說:「媽媽,您好像好久沒抱過我了,您這當媽的太不稱職了」。我媽哈哈大笑說:「個子都比我帆模高了,還要抱啊?再過幾年就該上大學了,大學要是考得遠的話,只能是寒暑假才回來一次,到時候一學期才能見上一面嘍」。「一學期最少要5個月了,那不行,我還是隨便找個近點的大學上算了。」我一邊搖頭一邊說。我媽笑著說:「傻孩子,想上好大學,想找好工作,這點苦都吃不了,那怎麼行呢,……」。接著我媽舉了很多關凱轎數於在外求學久久不能回家的例子,雖然我現在已經記不清了,但對於一學期都不能回家的那種驚慌感覺現在還記憶猶新。我想,現在我的`父母是不是經常會有這種驚慌感覺呢,因為他們不知道我們下一次回家將是什麼時候,下盯首一次全家團聚又是什麼時候。
隨著社會老齡化程度的加深,由於子女工作、學習等原因,獨守「空巢」的老年人越來越多。雖然當今是一個信息化高度發達的時代,子女可以通過電話、網路視頻跟父母進行交流和溝通,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對他們的安慰。但這真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嗎?社會的關注能改變空巢老人的現狀嗎?每個父母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也希望他們能在人生的旅途上有所成就。但這不代表他們樂意遠離自己的子女,並不是因為他們不想影響子女的工作生活。這份苦心又有誰能真正理解呢?解鈴還需系鈴人,我們做子女的,如果能理解老人的這份心意,也許就能從根本意義上考慮自己的事業與家庭的和諧相處。如果父母已經習慣了那種生活方式,離不開生他養他的那片故土,也無法跟隨我們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那麼我們只好常回家看看,讓那個原本應該有我們的「空巢」不再空,讓那個飽含著我們往日歡笑的「空巢」繼續充滿歡笑,讓獨守「空巢」的父母不再孤獨與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