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老年人住養老中心會快樂嗎
普通的養老院,或者社區式養老、旅行式養老的新型養老形式更適合年紀不大,身體康健、硬朗、且無疾病的老年人,但是老年人隨著年紀的增大,很容易患上各種各樣的疾病,這類疾病不僅會給老年人帶來並發症,可能還會造成老人突發意外,所以一般年紀偏大,有疾病史的老年人更需要專業的醫護人員進行照護,在為這類老年人挑選養老院時,可以選擇一家有充足醫療設備、專業醫療護理人員的醫養結合養老院。
許多老年人因為中風、腦癱等各種疾病,很容易出現長期癱瘓、進食困難、大小便無法自理的情況,而武漢養老院院內護理人員皆持證上崗,不僅有專業的醫護經驗,還能幫助長期癱瘓老年人進行每日定期翻身、按摩,預防壓瘡,還有專業的護士,為鼻飼飲食老人進行胃管的護理、穿插與更換,面對大小便不能自理,或者穿戴尿袋的老人,也會幫助其更換尿管等服務,不僅避免老年人因為胃管、尿管的更換長期往返醫院,還能夠更好的照護老人。
老年人因為年紀的增大,身體各項技能的衰弱,很容易患上各種各樣的疾病,也很容易突發各種各樣的意外,所以在為老年人挑選養老院時,建議為老人挑選一家專業的醫療結合養老院。
『貳』 當你老了你願意去養老院度過餘生嗎
當我老了,我不願意去養老院度過自己的餘生,這樣的話會顯得人生很悲哀。我始終覺得一個人在他生命最後的時光里,應該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這樣的話人生才不會有太多的遺憾,太多的不甘。
如果是我的話,我會選擇自己的方式去度過自己的餘生,你永遠不知道人生的下一秒會發生什麼,所以最重要的就是把握好現在,讓人生無悔。
首先,我會去找一個寧靜的地方生活,因為這樣適合靜養。鄉下就是最好的地方,鳥語花香,每天看著夕陽西下,春去秋來的往復,生活也就是眼前的苟且。每天看著自己的兒孫陪伴在自己的身邊,和自己說說笑笑,承歡膝下也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人生最幸福的事情就是一家人圍在爐火旁,一起說著笑著,那還該是多愜意的一件事情。如果在自己生命即將走到盡頭的時候,選擇去養老院的話,也會覺得特別孤獨和傷心。
再者,我會選擇和自己的老伴去旅行,不應該將自己束縛在一個地方,那樣的話會是多麼悲哀的一件事情。世界那麼大,我想要去看看。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的地方沒有去過,很多的東西沒有嘗過,可以試著和老伴一起去享受旅行的意義,放逐自己去流浪,人生也就圓滿了。
最後,可以選擇做些事情來鍛煉自己的身體。可以去鄉下買一塊地,然後在門前種花養魚,真的是一件很浪漫的事情。夏天的時候可以和老伴一起坐在搖椅上,聽著知了清脆的聲音,晚上聽著田野里的蛙鳴聲入睡,也是一件非常曼妙的事情。
生活有的時候只要簡單就好,幸福就好,舒心就好。如果讓我選擇去養老院過活的話,我覺得人生的意義何在。人生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家人陪在身邊,一直陪伴著你。
『叄』 《當我要上養老院的時候》讀後感
【我要去養老院了┅】註:這是微信里熱傳的一篇文字,也是在網上引起眾多反響的文字。
作者是湖北省安陸市紫金路街道的一位退休作家,即將去養老院時發出的感慨。無論我們會如何養老,這文章里觀點都值得我們看看,也應該廣為轉發。
我要去養老院了,非不得已,我是不會去養老院的。但是當生活開始不再能完全自理,而兒女又工作忙碌還要照顧孫子,無暇顧及你時,這似乎成了我唯一的出路。
我要准備搬家了,搬到養老院去!
養老院條件不錯:干凈的單人房間,配有簡單實用的電器;各種娛樂設施齊全;飯菜還算可口;服務也很周到;環境也很優美;就是價格不菲。
我的退休金肯定無以支撐。但是我有自己的住房,將它賣掉,錢就不是問題了。我養老花不了,不久的將來剩下的就作為遺產,留給兒子。
兒子很理解:你的財產應該您享用,不要考慮我們。剩下的就是我要考慮做去養老院的准備了。
俗話說:破家值萬貫,指的是東西多。過日子針頭線腦什麼也少不了,箱子、櫃子、抽屜都裝滿了各種日常用品:四季的衣服,四季的床上用品,堆積如山;我喜歡收藏,郵票集了一大堆;紫砂壺也集了百十來把;還有許多珍藏的小件物品,什麼翠、核桃等小把件、掛件,還有二條小黃魚。
特別是書,整個一面牆的書櫃,裝的滿滿的。
好酒什麼茅台、五糧液,洋酒,也存了幾十瓶;還有全套的家用電器;作飯的各種器具,鍋碗瓢盆,柴米油鹽、各種調料,再把個廚房也塞的滿知橡喚滿的;還有積攢的幾十本像冊......
看著滿滿的如此一屋子東西,我發愁了!養老院只有一間屋子,一個櫃子,一張桌子,一張床,一個沙發,一個冰箱、一個洗衣機,一台電視機,一個電磁爐,一個微波爐。根本沒有存放我這些平生積攢的財富的地方。在這一瞬間,我忽然覺得,我的這些所謂財富都是多餘的,它們並不屬於我!
我只不過是看一看、玩一玩,用一用,它們實際上只屬於這個世界,每個降臨的生命,都只是看客。
故宮是誰的???皇帝認為是朕的,但是今天,它是人民的,是社會的。
我忽然明白了:搭凱
一一為什麼比爾·蓋茨要把自己身後的財產全部捐獻;為什麼馬未都宣布要把他博物館的全部藏品全部捐獻......
那是因為他們明白:這一切原本就不是他們的,他們不過是看一看,玩一玩,用一用,生帶不來,死帶不去,倒不如沽名釣譽,落得捐出做慈善。多麼明智!
我的這一屋子東西,真想捐獻,但是拿不出手。要處理現在成了個難題。子孫能接受的廖廖無幾。
我能想像:當兒孫面對我的這些苦心積壘的寶貝時會是怎樣的情景:
衣服被褥全部扔掉;幾十本珍貴的照片會全部毀掉;書被當作廢品賣掉;收集的藏品不感興趣會處理掉;紅木傢具不實用,會賤價賣掉。
正如紅樓的結尾: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真干凈!
我面對著如山的服裝,只揀了幾件愛穿的;廚房用品只留了一套鍋碗瓢盆;書挑了幾本還值得看的;紫砂壺挑了一把喝茶的;再帶上身份證、老年證、醫療卡、戶口本,當然還有銀行卡,足夠了!
這就是我的全部家當!我走了,我告別了鄰居,我在門口看了再看,我把這個家還給這個世界!
是啊!人生只能睡一張床,住一間房,再多的都是看著玩的!
人活一輩子終於明白:我們真正需要的東西並不多,不要被多餘的東西束縛住了快樂!
【此文說的都是真情實感,對於50歲以上一族,是應該好好地想想,人生最後一程的路怎麼走?放下幻想和包袱,放下那些吃不完、穿不盡、也帶不走的東西……】
物質精減,留下空間和精力給靈魂。
『肆』 很多老人去了養老院才知道:養老院其實和想像的不一樣,你怎麼看
我姐姐的婆婆,80多歲高齡,因為腦梗生活不能自理,公公去世的早,姐姐和姐夫又都上班,無人照顧,就和姐夫商量把婆婆送養老院去。
最後在咨詢了多家養老院後,選擇了一家條件比較好的養老院,價格是每個月5300多元,這在我們當地屬於比較高檔的養老院,目的就是讓婆婆在這里生活的比較好。
總結下來:
我覺得如果家庭條件允許還是請一個住家保姆比較合適,從許多個例來看,請保姆要比送養老院對老人來說要好許多,一對一的服務好過養老院那種亂哄哄的找不到人的服務。
當然請保姆,最好身邊有人陪伴,這樣也不怕保姆虐待老人,如果身邊無法有人,那就至少悄悄安裝一個攝像頭監控她,因為現在無良保姆也很多。
『伍』 《當我要上養老院的時候》讀後感
《當我要上養老院的時候》據說這篇文章是湖北省安陸市紫金路街道的一位退休作家,在即將去養老院離別之前看著一屋子東西——日用品 衣物 傢具 電器 裝飾藝術品 相冊等發出的感嘆。什麼也不能帶啊,只能拿幾件換洗的衣服帶走,想想生活幾十年積攢的滿目物品,到頭來一切的一切都得舍棄!而一切的一切又顯得如此的不重要了,想來有些東西當時只是想擁有,放在家裡看看而已。其實人生過往就是一個看客…… 既然是看客,何不做書本的看客呢?看進你頭腦里的知識可以帶走啊,那是刻在你的腦海里的記憶抹不掉的啊,走到哪裡都是屬於你自己的! 還記得上世紀防震的那個年代,家家戶戶都進入到防震棚里躲避,人們每天下班道別的時候理應說再見,可是,不知道夜裡會不會地震,明天的你我是不是已經給地震掉了,所以只能道別祝福了。那個時候人人談虎色變,惶惶不可終日,小小年紀的我在這個時候卻想到了最好的消遣辦法。看書!地震掉了,書的內容知識在我腦子里一起跟去了,沒有地震掉,知識仍然在我的腦子為我所用啊,這個時間用來看書何樂不為呢!在防震的那段時間,我安安靜靜的讀書,從來沒有擔心害怕地震了怎麼辦,父母家人這個時候也不管制我因看書而不做家務事了。那是我永遠的記憶,而現在的我已經是夕陽西下之人,但仍然喜歡閱讀,但願『』天黑『』下來我的還能盪漾在書海里,能帶著人生唯一可以帶走的文字記憶以及經歷回憶去到另一個世界。 當人生面對『』天黑『』之時,來到養老院或者醫院時,身上帶的恐怕就是醫保卡和銀行卡了。正如《紅樓夢》的結尾: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真干肢鄭凈!醫院里正好是白茫茫一片,真干凈啊! 我們為何到此時才知道一切身外之物都不重要?而為之奮斗的一生中卻沒有看破這些呢!為什麼那麼辛辛苦苦的拚命恨不得把一切美好的東西佔為己有還要山沖傳給下一代呢?大概還是民族的個性吧,有的民族他們活的瀟灑,有酒醉,有音樂舞,不需要多餘的財產,走到哪裡哪裡就是家,輕輕鬆鬆的過好每一天就是快樂,最後走了也了無遺憾! 《當我要上養老院的時候》文中有四句話:爭名奪利挺荒唐,焦慮算計天天忙,等到最後才明白,人生不過一張床。人活一輩子終於明白:我們真正需要的東西並不多,不要被多餘逗飢殲的東西束縛住快樂。 我仍然認為去做書本的看客,盪游在知識的海洋里,讓自己在夕陽之下更優雅的走向彼岸。 茜茜公主於2019年8月16日清晨
『陸』 當父母主動提出自己要去養老院,你會答應還是拒絕
當父母主動提出自己要去養老院的時候,我是會選擇拒絕。不管他們提不提出了這個建議,我都不可能會送他們去養老院。因為在我的印象中,養老院是一個非常悲慘的環境,在這里的老人往往得不到安享晚年的機會。
殘酷的做法國內絕大多數的養老院對待老人的態度都是比較惡劣的,除非給了足夠的錢,才能夠讓老人在這里有一個好一點的待遇。但是老人在這里過日子是不用愁了,但情感的需求依然存在,而這份需求是必須要自己的親人才能夠滿足的。他必須要經常性的和自己的孩子孫子們接觸才能夠獲得開心快樂的源泉。
但是這樣的養老院往往所需要的開銷也非常之高,我必須還要基於自己的現實情況來進行考慮。我每個月能不能夠負擔得起父母的養老,這是一個比較大的必須要解決的問題,我不得不去面對。
所以還是要綜合考慮現實的因素,不能因為父母說要求自己把他們送進養老院,所以我們就遵守他們的想法,於是把他們送進去,讓他們在那裡遭受欺負或者得不到安享晚年的機會。
『柒』 養老是個問題,老年人該不該去養老院
這要分情況討論。有些情況下的確送養老院更好:當子女不能時刻在身邊照顧的空巢老人,身發體生不適無人照料、還需要自己買菜做飯,做多了吃剩飯做少了麻煩,如果有阿爾茲海默症更加危險,容易發生丟失,做飯忘關火等,在家發生摔傷無人知曉,發生緊急情況無人做急救等。
由此可見,養老院並不是養老的唯一方法。晚年注重鍛煉,將生活不能自理的階段盡量往後拖延,同時注重和子女的情感交流,這樣才不至於入了養老院,還在身體和精神上陷入被動地位。
『捌』 20180620《當我要去養老院的時候》讀後感
這是一篇即將前往養老院的老人寫的文章,讀起來有些悲涼卻那麼現實,人,其實沒有什麼放不下的,那些生不帶來,死帶不走的都是身外之物,這就是最真實的我們。
生病住院的時候,每天都會上演這樣的劇情,意外及疾病帶來的死亡,每天醫院都有那麼多生離死別的場景,死亡的腳步離我們那麼遠卻那麼近,那些無以言狀的悲愴告訴我們,活著是那麼不容易。
生命的漏絕意義在於看清了這些殘酷,依然認真地對待每一天。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清清白白,離開這個世界也要坦坦盪盪,那些無法斷舍離的物品代表了自己的內心。
年初我在喜馬拉雅購買了袁春楠老師的整理課程《脫胎換骨的人生整理術》。這套課程對我是適用的,無論是心靈還是房間都做了一次大掃除,家中的物品丟棄了很多,心態也能調整好,但是在整理的過程中,也會出現無法斷舍離的時候,而且有一種瞬間打回原形的感覺。
轉眼2018年時間已經過半,還是覺得自己沒有多少進步,我做不到真正的斷舍離,有些物品明明用不上了,還是捨不得丟棄,總覺得冰箱要裝滿才有安全感,洗發水洗潔精要提前備用,衣服總覺得缺少最好的一件,過期雜志留著可能會用上,書櫥已滿還在購買。
有時把櫃子里的物品全部拿出來還是不能抉擇,留下還是放棄,結果打掃了灰塵,又放回了原位。
其實看看那位老人的文章,就應該清楚,養老院只有一間屋子,所有物帶滲品只需要精選一件,一個人真的用不了那麼多,多蠢搜脊了也是一種浪費。
斷舍離,斷是為了避免過度攝取,斷絕不需要的物品,斷是一種選擇,舍是為了避免過度堆積,舍棄多餘的廢品,離是為了和自己以外的物品構築愉快的關系,脫離對物品的執著。
《斷舍離》這本書,讓我們思考,明明已經夠了,為什麼還想要更多,對自己來說,充實到底是什麼?
我所能想到的充實是什麼呢,一個安靜的空間,很多感興趣的書籍,大方得體的衣服,一台電腦,充足的食物和水果,還有一兩個性情相投的朋友,隨時可以調整出來的好心情。
可是對於我來說,即使感覺自己已經擁有得足夠多,可是在某個瞬間依然會有一種無力的匱乏感,也許是對未來的迷茫,也許是無法握住手心的小確幸,所以放不下的終究還是放不下。
舍棄舊的不用的,才能遇見更好的,斷舍離也許不是盲目的扔扔扔,而是通過整理,知曉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從而實現外在與內心的鏈接。
《尋找小糖人》這部電影,初看時真的覺得不太明白,也看不進去,但是當內心歸於平和時,也開始理解精神的富足比物質的充實更為可貴,無論怎樣,都是快樂安詳的。
那位即將去養老院的老人,內心同樣是平和的。大概這世間沒有什麼舍不下的,來時一身空,走時也一樣,斷舍離就是告訴我們要如何活在當下,活出最美好的人生。
『玖』 當志願者去敬老院的心得體會400字
去敬老院後的心得體會
星期天的早上,我們在主教們前集合完就帶著期待,帶著激動的心情一起坐公交去友善敬老院。水泥地經過昨天大風大雨的清洗,路邊的落葉和被風吹落的殘枝還沒有被收拾干凈。沿著僻靜的小道,小道旁邊稀稀拉拉的幾間的小店,有賣早餐的,店裡還有兩三個成年人在排著隊;有賣生活用品的,店主真在拉起卷門兒;還有一戶人家穿著睡衣,手裡拿著掃把清掃面前的落葉。
到達友善敬老院,迎面而來的是2棟3層樓的,長著青苔的居民樓,外面的鐵鋁大棚下有七八張桌子。在桌子旁邊坐著今天的主角——敬愛的老人們,在他們的臉上那溝溝壑壑,凹凸不平的褶皺寫著歲月的痕跡。有一些老人們尚且還能自己扶著棍子自己走,但是有一些情況不樂觀,要坐著輪椅,被別人推著才能移動。看著老人們落寞的眼神、被歲月碾過的臉龐以及駝掉的脊背,我們的心不禁地揪緊,不管是什麼原因讓老人們在最需要親人的溫暖的,卻在這個冷清的敬老院里,都讓我們身為人子孫的後輩們感到現實的殘酷。
我們的成員到他們房間里小心翼翼的把他們攙扶出來到一樓大廳,還搬來板凳讓老人們坐好,我們給老人們表演節目,我們和老人圍坐在一起,內心是無比的溫馨感動。其實我們都知道,這些老人缺的不是物質上的資源,而是內心精神上的陪伴。他們要求的並不多,只是希望我們這些子女能夠經常去看看他們,和他們聊天讓他們感覺不再孤單。一個人的一份微弱的力量讓老人們感受到社會的溫暖也好,讓老人們感受到短暫的歡樂也罷,我們都應該堅持一直志願下去,雖然力量微弱,但是,如果我們大家一起,把力量加起來,那愛的力量就不可估量了。最後希望天下所以的老人們都能快樂,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