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敬老養老 > 大幹養老院

大幹養老院

發布時間:2024-10-09 02:24:14

⑴ 2020年底,退休人員就要移交社區管理,究竟好不好

但從長期來看,把全體退休人員逐漸納入 社會 化管理,應該是未來的發展趨勢,那麼退休人員移交社區管理,究竟好不好呢?我們具體分析一下:

一、 社會 化管理是大趨勢

1.什麼是 社會 化管理?

簡單講,就是從單位人到 社會 人的身份轉變。

社會 化管理服務是指職工辦理退休手續後,採取管理服務工作與原企業分離,養老金實行 社會 化發放。退休人員移交城市街道和社區實行屬地管理,由社區服務組織提供相應管理的服務。

2. 社會 化管理的優勢?

首先,增強國有企業競爭力,解決國企辦 社會 弊端和解決 歷史 遺留問題,建立成本合理分擔機制,使國有企業公平參與市場競爭。

其次,能更好保障退休人員法定權益和服務需求,提高服務水平,確保退休人員共享 社會 發展成果。

二、社區管理的優勢

1.社區了解退休人員情況,便於管理。

隨著社區治理網格化的全面開展,社區對居民可以實行無縫隙管理,社區網格員對管轄區域的退休居民情況都非常了解,便於管理。

2.方便退休居民辦理有關業務。

退休居民,每年都要認證,以前要去當地社保機關辦理,現在因社區的覆蓋面小,一般城市社區3公里內就有一個社區,退休居民辦事方便。即使退休居民因為年齡大或身體不方便,社區人員也可以上門辦理業務。

3.居民對社區服務的認可度高。

城市社區已開展工作多年,又在居民家門口,社區已經承擔了大部分的 社會 工作。

例如社區黨建工作,負責社區黨員學習、黨費收繳等工作;社區民政工作,管理居民低保及困難居民 社會 救助等工作;社區老年人工作,管理社區非離退老年人救助金申報及發放等工作;社區殘疾人工作,管理轄區殘疾人的申報、受理、移交等工作;社區勞保工作,負責社區城鎮居民養老及醫療收繳等工作。

社區還同時負責大量其他各項工作,都同社區居民工作生活息息相關。例如,在這次疫情時期,社區工作更是貫徹整個防控工作始終,可以說居民生活處處離不開社區工作,因此,居民對社區的認可度較高。

三、移交中可能存在的問題

1.退休人員擔心福利待遇降低。

對此,國家有明確規定,待遇水平不降低 ,國有企業退休人員原享受的補充醫療保險等相關待遇,仍按原渠道解決,待遇水平不降低。

2.統籌外費用解決辦法。

統籌外費用,其實就是原單位發放的各類補貼、獎金和實物。按照新人新辦法老人老辦法統籌兼顧逐步消化原則,解決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統籌外費用問題。

老人老辦法,就是對目前已辦理退休的人員發放的現有統籌外費用符合有關規定可以一次性計提,按現有方式發放,也可以一次性支付 。

過渡期辦法,就是國有企業在加強對職工工資福利統一規范的基礎上,每年逐步減少新辦理退休人員的統籌外費用。過渡期原則上不超過 3 年,過渡期起始時間應不晚於 2020 年年底。

新人新辦法,就是對於過渡期滿後辦理退休的人員,按照企業所在地設區的市級以上政府有關規定應享受的待遇,由企業一次性支付,企業不再發放統籌外費用。

關於統籌外費用的處理辦法,有些類似於過渡性工資,只是計算方式和發放形式有所不同。至於下崗失業人員和靈活就業人員基本不用考慮,可忽略不計。

3.大量增加社區工作量是否適應。

如果把退休人員全部實行 社會 化管理,移交社區,會大大增加社區的工作量。

目前首先從國有企業開始,如果後期逐步對所有退休人員展開,對社區工作將是個極大的考驗。怎樣緩解社區工作壓力,從人員配備、培訓,到經費、場地的解決等,都是各級政府需要解決的問題。

國家戰略指出,中國要在2020年底全面建成小康 社會 ,而在某些具體的方面中,也在做著最後的沖刺,比如有關退休人員管理上,國家政策就指出,要在2020年底完成將退休人員移交給社區管理。那麼,退休人員移交到社區管理中到底是好還是壞呢? 對於這樣一個問題,其實只需要每個人擺正心態即可,因為對於這樣一個政策看來,不過是國家在為了實現 社會 公平而作出的戰略。很多顧慮的人會認為社區管理的服務可能不理想,但是他們不知道,與農村相比,他們的待遇是比較好的。畢竟當前農村的養老問題依然還是一個比較嚴峻的問題,很多農村外出打工後,家裡老人就成了空巢老人,加上他們的 娛樂 方式比城市人少,可以說他們的生活處境是極其孤獨的,有這么一個社區的出現起碼對於農村老人而言是非常能夠豐富自己的日常生活的。


而對於子女而言,在快節奏的 社會 當中,他們很多時候會迫不得已而離開家鄉,沒能陪伴在父母身前。這時候他們當前希望自己的父母能有更多的人流接觸,尤其是同年齡段上的,讓他們的父母置於社區管理中,不免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隨著 社會 的發展,退休老人移交社區管理終究是一個大的趨勢。 筆者的一名高中語文教師曾說過,她生下女兒並不希望她養老,而是只希望她能夠快快樂樂的度過他的人生,她與她丈夫也早已計劃好了以後年紀老時去託付給一些養老院等社區管理,一是她們認為這樣可以不給自己的子女添麻煩,二是子女有子女的世界或思想,他們也不想刻意的去融入他們的世界觀!

無疑,她們思想是非常通透的,也是一個潮流的所在。就好比廣場舞大媽,她們通常聚集在一起跳舞,無異於就是一個社區,能健身解乏的同時還不給子女添亂,何樂而不為呢?因此說將退休人員移交社區管理終歸還是利大於弊的!

一般情況下企業退休人員在企業退休後和企業就不存在任何關系了,不管是國營企業還是民營企業,自1994年退休制度改革,退休人員全部交給社保局,企業逐步和退休人員脫鉤,到2004年脫鉤結束,退休人員一旦退休就和單位再見了,領取養老金的是 社會 保障局,企業巳甩開膀子大幹自己的事業,好一點的單位設立一間退休辦,讓退休人員有一個說話的地方,大部分企業比如民管企業,退休了就退休了,不發生任何關系了,這次全面企業退休人員一刀切交由街道社區管理,由社區負責退休人員的曰常生活肯定是好事情,起碼來說退休人員做為居民其中一分子,有人管了,問題是一碗水應該端平,企業和事業退休人員應一視同仁同樣待遇,不久的將來我們也會看到事業退休人員也交社區街道一起管理,否則,待遇不同的這道坎將會永遠存在,

2020年底前,退休人員要全部移交社區管理,究竟好不好?我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因為,效益好的國有企業,長期形成了一個關愛照顧退休人員的傳統好習慣,在福利待遇上大多數還是很不錯的。如逢年過節發給慰問金、糧油米面、游園券等;組織退休人員召開座談會、開展活動、聚餐等;使退休人員既得到了實惠,又得到了心理安慰,很受退休人員歡迎。但是,今年底前納入社區管理後,這些退休人員將與原來的單位徹底脫勾,過去每年能享受到的福利就沒有了,這部分退休人員就會覺得不好。

退休後沒有享受到原單位福利待遇的退休人員,今年底前管理服務移交給社區後,會覺得退休後有個組織依靠了,今後辦事更近了,更方便了,有什麼困難找社區幫助更及時了,還可以參加社區組織退休人員開展的活動,退休生活更豐富一些。因此,這部分退休人員會覺得比原來沒有具體組織管理時要好。

根據家政策規定,要在2020年底前完成退休人員移交社區管理,這是大勢所趨,對國家、對企業、對退休人員都是一件好事。國家統一規范了退休人員的管理,理順了退休人員的管理關系;企業與退休人員管理脫勾,減輕了企業負擔,可以更好地集中財力、精力發展生產經營;退休人員社區管理,可以就近就便得到社區更好的生活、養老服務,可以說是一舉三得。

【小桐觀點】國家有規定,退休人員要移交到社區管理,部分城市已經開始實施,退休人員要保證亮點,一個是退休金的足額發放,並且跟著國家政策持續上漲,另一個是相關的醫療保險等後續保障能夠跟上,讓自己老有所依。

李叔是某國企的退休人員,在國企上班的時候工資要高於當地的一般行政單位,按照國家的規定和相關政策,李叔退休後,所有的人事關系就需要移交到當地的社區管理。

李叔退休後,工資減少,很多在職時候補助全部取消,並且根據當年的平均工資來計算退休金,另一方面李叔更關心自己的醫療、養老等保險。

李叔說自己退休後,無論是歸原單位還是社區都無所謂,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工資能夠足額發放,根據國家政策持續上漲,另一方面自己吃葯住院能夠有保證,不給兒女添麻煩,放鬆心情享受養老生活。

據報道,《北京市推進國有企業退休人員 社會 化管理工作實施方案》發布,方案規定:

針對退休人員的養老金發放、人事檔案管理、醫療保險的報銷等都移交給社區管理,盡最大努力保障退休人員的各項權益。

很多退休人員不能將自己角色轉變,認為移交到社區管理後自己的權益就不能保證了,其實這種規定不是針對某個人,所有的退休人員都按照這個標准實施。

國家不會虧待對 社會 做出貢獻的退休人員,我們要放鬆心態享受自己的退休生活,讓自己身心 健康 ,有國家和企業做後盾,活得越久享受到的待遇就越長久。

我們每個人,其實只要退休了,就已經和單位沒有關系了,我們每個人的退休養老金便轉入社保局,由其統一發放。可是如果把整個區縣退休人員都交由社保局統一管理,這也是一個很龐大的群體,在管理上也會存在諸多不便,甚至還會存在一些管理上的漏洞。如果把這些退休人員納入社區管理,則更加貼近基層,方便退休人員辦事,也方便對退休人員的管理,並能夠切實落地,監管也位更加到位。

就拿我岳母來說吧,她以前每年5月份生存認證,都會乘車一個多小時,從鄉鎮趕到社保局,對於一個將近80歲的人來說,很是不方便。一次她和別人聊天,覺得自己的養老金可能出了問題,於是她便去社保局查詢,結果來來回回跑了三天,這讓她很是疲憊勞累。後來鄉鎮社保所也可以生存認證了,這才少了去社保局的勞役之苦。

所以,如果能把退休人員納入社區管理,那對於這些退休人員來說,將會是一件令人稱道的福音,從此辦事將會方便很多,尤其是對於一些年齡較大行動不便的人來說,那更是一件大好事。

同時如果把退休人員納入社區管理,能夠對退休人員起到時時的監管,可以避免一些退休人員離逝之後,沒有及時辦理死亡注銷,退休養老金還在繼續發放,減少社保的損失。

以前網上報道某市,一位退休人員離逝已經多年,卻還在繼續發放養老金,而且已經為其發放了近20萬元。也正是有這種可能性,才使得社保後來推行生存認證,但現在依然還是可能會出現多發幾個月的養老金,如果不及時辦理!

如果一旦把這些退休人員納入社區管理之後,這種情況幾乎不可能再有了。

由於退休人員納入社區管理,可能在心理上會造成一種失落,感覺自己沒有了單位組織可依靠,沒有了組織的溫暖,缺少一種安全感!所以在心理上會產生一種抵觸,不願意離開。

當然退休人員納入社區管理,必須應該是所有退休人員,而不能僅僅是企業退休人員,否則也很容易讓人難以接受!

對單位而言,是好;對個人而言,不好。 社會 上有兩種說法:

單位而言:減少了負擔,可以大踏步的向錢看。

個人而言:傾注一生的愛,到頭來像被拋棄了。

說法歸說法,國家肯定會出台舉措的。但是,有些企業薪金分配確實不太合理。

【橙果來答】 當然是好事,移交就是對退休人員更好的服務,為他們提供方便。以前必須到企業或者社保中心辦理的事情,以後家門口的社區就辦理了,你說是不是很方便。

為什麼好咱們先看看退休人員都需要做些什麼?什麼是 社會 化管理?社區管理會提供哪些便捷?

1、辦理退休手續

辦理退休需要滿足以下條件和准備相應資料

a.退休年齡:男滿60歲,女滿55歲;

b.退休手續:只要在到達法定退休年齡的當月,就可以提交材料到所屬的社保中心申請辦理退休手續;

c.退休材料:退休申請表、身份證、戶口本、銀聯卡、個人檔案、養老保險手冊,各地規定的材料略有不同。

為了辦理退休順利,至少需要提前1-2個月來准備資料。

2、每年做退休認證

國家規定退休人員每年到當地的社保局進行一次生存認證,即證明領取養老金的老年居民還健在。

經過驗證,證明該退休人員還健在,正常發放養老金。如果個人因為自身原因,沒有及時辦理認證,就會導致養老金被暫停發放。

每年做一次退休驗證,也是為了防止有人冒領的情況,這樣能有效地減少國家的損失。

一般退休的驗證會在每年的3-5月,今年因為疫情的原因所以有些延後。

企業退休人員 社會 化管理服務內容包括企業員工在完成退休相應程序後,他們以後的管理與服務將與之前任職的公司不再存有關系,企業將不再對其的管理服務負責,而是由社區或者城市街道等集中管理服務。

企業退休人員 社會 化管理服務的內容關乎著員工生活的多個方面,其中包括 社會 福利待遇、員工檔案的轉移等服務。


1、社區福利服務

為老年群體提供的服務。主要包括老年人包戶服務、老年人收養和寄託服務、老年人文化生活服務、老 年人庇護服務、老年人綜合服務。

2、社區便民利民服務

它是針對社區居民提供的服務。主要包括家政服務、婚慶喪事服務、子女教育輔導服務等,屬於有償和無償兩種形式相結合的便民利民服務。

3、社區居民、企事業單位共建服務 。

充分利用社區和企事業單位資源,開展的服務。

就拿退休認證來說,以前必須要去社保中心,現在在家門口十幾分鍾就做了,要是行動不便,社區工作人員還能上門服務,遠親不如近鄰也是好的體現。

寫在最後, 社會 化管理目前還推出了專門的專業課程,未來服務會越來越完善,就是為退休人員的生活提供更多保障和便捷。

退休人員移交社區管理,這是件好事。

從退休起,退休人員基本上跟原單位關系就不大了。不少單位雖然還有退休辦,可是人手不多,基本上也起不到什麼作用。而且畢竟現在養老金都是由社保統籌發放,將退休人員移交到社區管理,對退休人員來說也方便了許多,起碼每年做認證不用跑那麼遠了。

而且從 社會 福利和保障方面來看,退休人口找到我國人口一個相當大的比例,能保障他們的生活和福利,讓他們過好晚年生活,也是社區的責任。

從社區的角度管理退休人員,也能夠更加全面地覆蓋到老年人口。比如說有些自行繳納社保的靈活就業人員,他們沒有工作單位,也沒有可以依靠的組織,到達退休年齡後,他們可以依託於社區,也算是有組織的人了,有可能得到更多照顧。

希望社區管理能夠成為退休人員的一個避風港和後勤部門,讓那些子女不在身邊的退休老人也能有所依,提供可以讓他們信賴的幫助和支持。

也希望社區能夠定期走訪那些年紀比較大的退休人員,解決老人可能發生的生活困難等問題,讓社區退休老人能夠真正感受到社區的溫暖。

⑵ 張謇的故事

在中國歷史上,狀元出身的宰相為數不少,可狀元出身的實業家則只有一位,那就是清朝末年提倡和奉行「實業救國」的先驅張謇。
張謇是江蘇南通市海門縣常樂鎮人。他出生在一個富裕農民家庭,祖父是文盲,父親識字也不多,但聰明的張謇自小讀書就很勤奮,據說5歲時便能一字不漏地背誦《千字文》。有一天,老師見門外有人騎白馬走過,便以「人騎白馬門前過」為題,讓學生對下聯。張謇的三哥對的是「兒牽青牛堤上行」,而張謇對的是「我踏金鰲海上來」。老師大喜過望,說他志向遠大,將來一定能大有作為。

但是張謇參加科舉考試並不順利,他16歲考中秀才,直到33歲才考中舉人;此後連續4次參加進士考試,都名落孫山。他一氣之下,把應考用具都砸了個粉碎,發誓再不參加科舉考試!

1894年春天,因為慶祝慈禧太後60大壽,清政府破例多開一次科舉考試,張謇被父親和伯父強逼著,再次應考,沒想到這一次卻得到了主考官翁同(龠禾)的賞識,中了頭名狀元,並被任命為翰林院修撰。然而這年6月,中日甲午戰爭就爆發了。張謇滿腔義憤,和翁同(龠禾)等人一起,積極主張堅決抵抗帝國主義的侵略。他一再寫奏章給皇帝,抨擊李鴻章的賣國投降主義。在斗爭正激烈的時候,張謇的父親因病去世了,按照當時禮教,他必須回到家鄉去服喪守孝3年。於是張謇匆匆離開了京城。

第二年2月,甲午戰爭以中國戰敗而告終,中國不得不與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消息傳到南通,張謇對腐敗的滿清王朝更加失望。他深深地感到,要使中國「不貧不弱」,不受外國人的欺侮,當務之急,一是要實行政治改革,以議會製取代君主制;二就是要大力發展實業,以求民富國強。他認為,一個有頭腦的知識分子,就應當正視現實,勇於投身實業,以拯國家於危難,救百姓於水火。所以,他拒絕回北京重新擔任官職,決心在家鄉開辦工廠。在給翰林院辭職書中,他明確地表示:「願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不願居八命九命可恥之官!」

當時的兩江總督張之洞,也是一位辦實業的熱心倡導者,他原先和張謇就有交往,也有在蘇州、南通兩地興辦工廠的打算。他看到張謇是新科狀元,又熱心於實業,便委派張謇在南通籌辦紗廠。這正和張謇的心意不謀而合。因為南通地區濱江臨海,交通便利,氣候適宜,無霜期長,是傳統的產棉區。這里的棉花不但產量高,而且質地潔白,纖維長,富有彈性,很早就以「沙花」而聞名天下。同時,當地農民具有紡紗織布的傳統技術,他們織的「通州大布」遠銷東北市場,深受歡迎,所以對於機器紡紗的需要量日益增長。此外,從當時的情況看,搞紡織所需資金比搞其它工業要少一些,生產周期短,能較快地獲得利益。這些有利條件再加上官方的支持,都促使張謇放手大幹一場!

1895年6月,張謇到江寧,與張之洞談妥了辦廠的事,回到南通,跟當地的豪門富戶和親朋好友一說,當即有人贊成,答應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事情漸漸有了頭緒。第二年春天,張謇把本地的花布商人沈燮均、陳維鏞、劉桂馨,上海洋行買辦郭茂芝、潘鶴琴,以及上海紳商樊時熏等人請到家裡,商量集資認股的事情。大家議定以100元為一股,並分別認定了自己負責募集的股數,成立了最初的董事會。這6個人被人們稱為紗廠初期的「通滬六董事」。當天,他們又現場勘察,選定了南通城北15里的唐家間作為廠址所在地,並且確定廠名叫「大生紗廠」。

大生紗廠的旗號一打出來,開頭也是轟轟烈烈的。大家見領頭辦廠的是個狀元,既覺得新鮮,也感到心裡踏實,所以投股的人相當踴躍。特別是唐家間一帶的農民,聽說土地可以入股,便紛紛以土地折股,省下了廠方不少購地款。張謇又仗著熟人朋友多,親自寫信到處為工廠作宣傳,也招徠不少股東。

這樣算下來,建廠所需要的資金該夠了;可是,購買機器所需要的資金,就完全沒有著落了。張謇只得再去找兩江總督。這時張之洞已經被調任兩湖總督,接任兩江總督的是劉坤一。劉坤一的態度很熱情,然而談到錢上,他卻也表示為難,先讓張謇打他的旗號去借,後來乾脆讓張謇到湖北去找張之洞。張之洞總算是積極支持張謇的,他為了在湖北辦紗廠,已經向國外購了一套機器,這時便決定,如果南通的大生紗廠廠房先完工,就把這套機器先讓給大生紗廠用。

經過幾番周折,大生紗廠的廠房總算建成了,紡織機器也運到了廠里。1899年4月14日,大生紗廠正式開工,紡出了第一縷棉紗。面對震耳欲聾的機器聲,身為總經理的張謇激動得熱淚盈眶。看熱鬧的人感到奇怪,了解內情的人卻不覺得意外。他們知道,為這紗廠,前後5年間,張謇不知吃了多少辛苦,受了多少磨難!他一個堂堂的「狀元公」,不得不東奔西走,集資籌款,看人家的冷臉,聽人家的嘲諷。直到前幾天廠里試機,還有不三不四的人在說:「紗廠煙囪高,何時才冒煙?機器雖然響,何時紡出紗?」如今煙囪冒煙了,機器出紗了,張謇能不高興得流下喜淚嗎!

董事們也都興高采烈地互相道賀。張謇便趁著這個機會,把大家召集起來,商量訂立廠規廠約的事。他說:「頭一腳雖然踢出去了,但正式生產,沒有個規矩是不行的。國有國法,家有家規,這么大個廠,沒有廠約,怎麼負責理事?這是事業成敗的關鍵!」可是這些人對於辦廠並無經驗,也不知道廠約該怎麼訂。幸虧張謇早有準備,提出了自己的方案,從總董事、分職董事、車間執事的職責,到各車間、各賬房、各棧所的管理,以及考核標准,獎罰等級,一條條說得頭頭是道。董事們聽得心悅誠服,一致決定就按張謇的辦法去做起來。為了提倡新的風氣,打破陳規陋習,張謇還規定:「工廠中凡執事人概稱『先生』,不得沿襲『老爺』舊稱。」在19世紀末的中國,張謇就能制定出這樣一套比較完整新穎的管理制度,應該說是很有見識的。這些措施的實行,對於改善企業的管理,形成企業新風氣,以及增強企業的競爭力,都產生了較好的作用。可是,誰也沒有想到,大生紗廠的機器只響了半個月,就突然停了下來。張謇急忙查問,才知道是買棉花的資金用完了,廠里不得不停工待料。管資金的董事前幾天已經向張謇反映過這個資金不夠周轉的問題,張謇因為正忙著辦紗廠的附屬學堂,希望早日培養出自己的能掌握洋機器的工人,所以把這事給忘了。他內疚地宣布,要給他自己記過一次,並且當即想辦法,一方面讓廠里把紡出的紗賣了,先買些棉花來維持生產,同時決定再次到上海去借款作為工廠的周轉金。 張謇這一次到上海,一連奔走了兩個月,卻連一分錢也沒借到。他發電報向老股東求援,同樣沒有迴音。他急得嘴上起泡,雙眼紅腫,最後連帶出來的旅費都用完了,無可奈何之際,只得在報紙上登出廣告,在四馬路賣字3天,籌集回家的路費。憑著他的狀元名聲和一手好字,慕名而來的人很是不少。回家的路費是不成問題了,但他還是久久地在黃浦江邊徘徊:空手而返,廠里急需的資金還是沒有著落啊!後來上海的朋友給他出主意,說可以先把工廠租給別人,幾年後再收回,這樣工廠還是自己的,得到的租金又可以作為流動資金。張謇不得已接受了這個辦法。可是接連來了幾個有錢的大商人,都拚命把租金往下壓,並且公然表示,只要張謇答應,他們可以給張謇個人大大的好處。張謇聽了大怒,強硬地回答:「你們把張謇當成什麼人了?難道我也是貨物,可以花錢收買的嗎!哼,你們也太小看我張謇了!」

張謇回到了南通,靠著賣紗買棉的辦法,苦苦撐持著廠里的生產。好在近幾個月里,棉紗的行情看好,售價連漲了幾次。紗廠的資金不斷擴展,不但保證了工廠的正常生產,而且還略有結余了。大生紗廠終於度過了這一次資金危機。

這一年,由於紗價大漲,大生紗廠獲利達到20多萬兩白銀。

張謇臉上的愁容終於煙消雲散。

這一天,張謇帶著紗廠出產的棉紗,到南京去看望兩江總督劉坤一。棉紗用紅綢布扎著,一共是兩束。張謇笑著說:「這是我們大生紗廠自己生產的棉紗,送給總督做個紀念。」

劉坤一接過棉紗,連聲稱贊道:「好,好,我收下!過去人們稱這種棉紗叫洋紗,織出布來叫洋布,現在我們自己也能生產了。這可全靠你的苦爭苦鬥啊,我要給你記上一大功!」 張謇說:「苦是苦一點,但這是我『自討苦吃』,怨不得別人。再說為了國計民生,雖說吃一點苦,我心裡也痛快啊!」

有一句話張謇沒有說,那就是為籌措購買棉花的資金,他的妻子連首飾都賣掉了;而辦廠這五六年來,他的家人從來沒有在廠里支用過一文小錢!

困難和挫折鍛煉著張謇的意志,也激勵著他向更加宏偉的目標前進。他想,紗廠紡紗缺不了棉花,棉花需要花錢收購,而隨著棉紗的暢銷,棉花的價格也在天天上漲,更何況日本的廠家也到這一帶來收購棉花……如果我們能有自己的棉田,不就可以不受棉花市場的牽制了嗎?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帝國主義忙於打仗,暫時放鬆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中國的民族工商業的發展進入黃金時期,張謇的事業也在這時達到了頂峰。1917年,單大生紗廠的盈利就達76萬兩白銀,1919年又賺了263萬兩白銀。到1922年張謇70歲生日時,大生集團四個紡織廠,資本達900萬兩白銀,有紗錠15.5萬枚,佔全國民族資本紗錠總數的7%。同時,在鹽、墾、牧方面,他先後開辦了20個鹽墾公司,成為東南實業界的巨人

閱讀全文

與大幹養老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濱州市二月份養老金什麼時間發放 瀏覽:561
09年重陽節生的男孩命好嗎 瀏覽:995
孝敬父母之聲有吃喝有健康 瀏覽:205
重陽節孝敬長輩的文章的標題 瀏覽:26
江陰市周庄鎮長壽最新招聘 瀏覽:939
老年人養老錢是哪個單位發的 瀏覽:334
重慶長壽到黔江 瀏覽:476
江蘇達到退休年齡工傷賠償 瀏覽:179
如何修復與父母的關系讀後感 瀏覽:910
巢湖周邊養老院一個月多少錢 瀏覽:731
老人的正常血壓應該是多少 瀏覽:883
孝順父親的經典句子 瀏覽:149
日本養老機構排名2015 瀏覽:860
劍網三重陽節任務成都 瀏覽:842
冬天長壽花是什麼肥比較好 瀏覽:926
怎麼從一頓飯知道對方父母 瀏覽:300
養老機構的遠程醫療試點 瀏覽:963
哪種玉長壽 瀏覽:654
養老保險網上怎麼給家人代繳 瀏覽:491
養老金漲幅創13年最低 瀏覽: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