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敬老養老 > 養老院服務群眾案例

養老院服務群眾案例

發布時間:2024-09-28 07:37:51

1. 有老人在我養老院自己摔倒致骨折,養老院要負責任嗎

搜集來養老院盡到安全保障義務源的證據,無需承擔賠償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三十七條賓館、商場、銀行、車站、娛樂場所等公共場所的管理人或者群眾性活動的組織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因第三人的行為造成他人損害的,由第三人承擔侵權責任;管理人或者組織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的,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

2. 養老院社會實踐日記

轉眼一天又過去了,你有什麼總結呢?此時此刻我們需要寫一篇日記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養老院社會實踐日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養老院社會實踐日記1

尊老愛幼自古以來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為加強我們大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努力營造社會和諧的良好氛圍,去年寒假的社會實踐活動我選擇去了鎮里的敬老院看望並照顧那裡的孤寡老人。

在許多人眼裡,敬老院是孤寡老人棲息之所,而此刻許多子女成群的老人們也主動進去敬老院。裡面有許多老人以前都有值得驕傲和讓人敬佩的職業,如:軍人、教師、幹部等!他們選擇敬老院,有的是因為子女工作忙,家裡樓層高,沒人陪自我聊天而感覺生活寂寞;有的是因為在那裡與同齡人朝夕相處,擁有共同的興趣,相近的人生觀念和相似的人生態度,讓他們更能感受到夕陽無限好的生活樂趣。拒老人進入敬老院時辦理的手續來看,有50%的老人生活不能自理,所以才來到敬老院,在那裡有專門的人手負責照顧他們,他們的飲食都是根據老人們的需要,並且每個人每月還有必須的補助金!

每周日的午時,老人們都會聚集到敬老院內的一個禮堂里,並且有代表到台上提出在生活上遇到的困難,以及老人們的需要,且在某段時間內發放老人們的生活必須品,還將老人們所喜愛的菜列出,再投票決定本周的菜譜,在此同時,發放生活費!

老人們一看到冒著寒冷趕來看望他們的學生,立刻關心起來,拉著我的手噓寒問暖,十分關心我各方面的情景,體現出了老一輩對年輕一代殷切的期望和關懷,還有一些老人們也是高興的合不攏嘴,與我分享自我當年的「金戈鐵馬萬戶候」的戰爭歲月,還與我聊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而我也很關切地詢問了老人們的身體狀況和生活情景,並與他們聊起了家常,幫忙他們打掃衛生,很快就融入其中,老人們都感慨的說,正是國家的各種福利和黨的政策才能像今日這樣無憂無慮的安享晚年的生活,更多的老人表示同學的到來為他們平淡的生活增添了生機和樂趣,我並沒有因為寒冷的天氣而埋怨一句,取而代之的是滿腔熱情,因為這次看似普通的活動中實際上蘊涵了巨大的人性價值和人文關懷,它是一種美德,更是老人與大學生之間心與心的交流與溝通,而平時嬌生慣養的我,走出學校來到社會,走進老人,把老人當作朋友一樣聊天,聽老人們過去的事跡是如此的著迷,我還又跑到外面的小賣部給老人買東西,雖然來的時候給老人們帶來了些水果、點心,可那些是遠遠不夠的,於是,我又用我的`零花錢為老人買東西來表達我的心意,從早上到中午12點,走了部分老人的房間並且慰問了老人們,到了老人吃飯的時間,我就跟著那裡負責分飯的管理員一齊幫忙老人們進行就餐,有的老人就餐不方便,需要喂才行。這時我主動給老人喂飯,雖然笨手,但見到老人們開心的笑臉就心滿意足了。我感覺到了一家人似的其樂無窮。大多數老人在那裡過的很開心,他們有時在房間過樓下的廣場看電視或者鍛煉身體,所以,老人們在那裡能夠算是晚年安康了!

在這實踐過程中,我不僅僅為老人們做了些日常的事,也經常和他們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以此進一步增進感情。經過與老人們的聊天,使我明白了很多,明白了他們過去的經歷,明白了他們的辛勞,明白了他們對兒女的期盼,更明白了他們對我們後輩的期望…

在活動中有一位老人給我印象很深刻,我叫他陳爺爺,是名老紅軍,我來到這位老人的房間,等候在門口的阿姨去和老人說了聲,我便健步迎上去用雙手攙扶著老人,跟他做介紹:「我是一名大一的學生,今日來看看您。」年近九旬高齡的他,慈眉善目,顯得十分和藹可親。他笑著說:「好!好!」並點頭歡迎,在房間我仔細打量一番,在床的旁邊有個寫字台,上頭擺著幾個水杯,牆壁上掛著一副「毛主席萬歲,xxx萬歲」的行書字,字體顯得蒼勁有力,落款有點模糊不清了,靠近門口有一張舊的滕椅,估計老人平時常坐的,我把老人扶到椅子上坐下,聽著老人跟我講他過去的故事。當我們說起長征的事時,老人眼裡泛出了淚花你他說:「過去的長征很艱苦啊!此刻年輕人還沒有經歷過這樣艱苦的鍛煉。」老人為自我是xxx員而感到驕傲。他說:「如果沒有xxx就沒有此刻的中國,就沒有能夠讓老人安度晚年的國和家。」老人說完後,我不禁從心裡感到敬佩。當我問老人作為xxx員認為當時長征最重要的是什麼?時,使我驚訝的是:老人居然毫不猶豫的說了四條:不怕犧牲;艱苦奮斗;官兵團結;關心群眾!…就這樣和老人聊了好幾個小時!

那些曾幾何時擁有我們同樣夢想的老人們,他們也年輕過,我回家的時候和過來的時候擁有著兩種截然不一樣的心境。同樣,在敬老院里還有很多事情值得我們回憶!

養老院社會實踐日記2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就會變成完美的明天」,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努力營造社會和諧的良好氛圍,學校組織我們寒假進行社會實踐,而從小在爺爺奶奶的照顧下的我,毅然選擇去養老院幫天下子女奉獻孝心。

我們買了一大袋水果,剛一進去就看到養老院里有個很大的院子,裡面有很多鍛煉身體用的運動器械。有相當多的老人在鍛煉身體,原先我們還很拘謹,以至於不敢向他們打招呼,但他們看到我們後很興奮地向我們打招呼,漸漸地我們被這些可愛的老人用他們熱情的歡迎感染了,一齊聊起了天。在聊天的過程中我們明白這些老人在這兒住的時間長短不一,有剛來的,也有已經住了好幾年的,他們都准備在這兒養老了。之後,我們自願舉手幫忙養老院的工作人員做了一次大掃除。

隨後我們挨個看望了老人們,給老人們送去了溫暖,在即將幹完活時阿姨拉過我們,給我們講這些日漸年邁的老人,給我們講他們的思念,給我們講他們的悲痛,給我們講他們的病痛。這些都與他們的孩子,一個個出門在外,一個個以賺錢為借口的不孝子。而這些老人之所以選擇養老院,因為子女工作忙、家裡樓層高、沒人陪自我聊天,一人自說自話,在孤獨中老死;更因為在那裡與同齡人朝夕相伴,共同的興趣愛好,相近的人生觀念,讓他們更能感到夕陽無限好。而那些子女卻不曉得,待到「子欲養而親不待」之時才明白為時已晚。他們何時才會明白這些守候他們的父母期望的是每一天見到自我。

小時候,父母牽著我們的手,教你慢慢用湯匙、用筷子吃東西、教你系鞋帶、扣扣子、溜滑梯、教你穿衣服、梳頭發、擰鼻涕。從不厭煩,從不要求什麼回報,他們只是一心的期望我們好。怎樣當他們老了,我們卻厭煩他們的抱怨,厭煩他們的遲鈍了呢?曾看到過一句話:孩子!當你還很小的時候,我花了很多時間。這些和你在一齊的點點滴滴,是多麼的令我懷念不已。所以,當我想不起來,接不上話時,請給我一點時間,等我一下,讓我再想一想······正如古代先賢所提倡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要像對待自我長輩一樣,善待天下所有的老人,尊老愛幼是我們應當做的事。

午時三點左右,天開始颳起了大風,烏雲也慢慢遮住了天。老人們開始催促我們能夠回家了,天要下雨了,要晚了。其實今日天氣預報報道說多雲,而這些老人就是擔心,害怕我們淋了雨感冒,緊張我們晚了路上會有危險。他們就是這樣總是時時刻刻在為著每個人擔心著,為了出門在外的孩子擔心,為著每一個忙碌的人擔心,為著每一個善良的人擔心。因為他們都是一群善良的人,可是這個世態炎涼的社會有過擔心他們嗎,有過為他們做什麼嗎?答案似毫沒有,他們給善良的他們是冷眼觀看。

老人,是我們這個社會的弱勢群體。「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們應身肩重擔,將尊老愛幼的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發揚光大。這次社區實踐活動不僅僅提高了我們的社會實踐本事,增加了同學們的愛心,並且經過這次的活動我深刻的理解了雷鋒精神的偉大意義,大家都期望下次還有機會參加這樣的活動,把雷鋒精神繼續傳揚下去。

3. 敬老院主要事跡

敬老院主要事跡2篇

導語:敬老院,為老年人養老服務的社會福利事業組織,又稱養老院。西方國家的養老院通常由地方政府或慈善機構主辦,接收靠福利救濟或低收入的老人。

篇一:敬老院院長先進事跡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而不計個人的得失是共產黨員的本色。

**市**區**鄉敬老院59歲的**x院長就是一位這樣的黨員,她把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化作實際行動,把全部的光和熱傾注在敬老院的事業上,用自己的愛心和行動實踐著xxxx,譜寫了一曲共產黨員無私奉獻的贊歌。經過十多年的辛勤工作,她把一個破爛不堪的敬老院變成了一所市級標准化敬老院,受到領導和群眾的高度贊揚。97年她榮獲民政部等六個部委頒發的全國敬老好兒女金榜獎的金質獎章,並多次被市、區、鄉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和先進工作者,今年她又被評為市級模範黨員標兵。

91年春天,鄉領導陪著**x來敬老院交接,當時的敬老院可謂是煤無一鍬、柴無一捆,有的只是240平方米的一棟平房、一個豬舍、一台黑白電視機、一台收音機、二台破鐵車,再有的就是幾年遺留的5300餘元的外債。15位老人已經吃了4個月的苞米面粥了,並且苞米面也所剩無幾。望著這一群衣衫襤褸、骨瘦如柴的凄楚老人,她直覺得鼻子發酸,也清楚了自己的責任有多大。她對送她來的鄉長說:「既然是黨組織派我來的,就是對我的信任,我一定要干出個樣來」。第二天,她從家裡用小牛車拉著行李、衣物和家裡的50斤大米、三麻袋苞米上任了。從此她在敬老院一住就是十五年。

從這天起,她天天不拾閑,天天把自己累得診里倒在炕上就一動不想動了。她四處跑著求援。老人們看見:第二天,西太小學就來了一些高年級的學生為他們割了一垛條子碼到了院子里;第三天,西太煤礦就捐送了兩車原煤;第四天,她又到各村「化緣」,弄來了白灰、水泥、紅磚,然後和敬老院的另一個工作人員--出納員劉景君本資料權屬文秘資源網查看更多文秘資源網資料把屋子重新粉刷了一遍,把坡著的門口砌上了水泥台階;接著,她到市民政局請局長批了5000元錢,和小劉帶著兩個老人趕著借來的馬車上街了,從飯碗、盤子、筷子、水桶、洗臉盆、洗衣盆到換洗的衣襪、床上用品買了滿滿一車,浩浩盪盪地回來了,事跡材料《敬老院院長先進事跡》。那些日子,是敬老院的「年」,老人們像孩子一樣歡喜。她燒了一鍋一鍋的熱水,給老人們洗澡理發,那衣服被褥上的虱子都要拿笤帚掃……不到一個月,敬老院變了,不光清爽,連人的精神氣兒都高了。

**x太累了,一次她騎著自行車出去辦事,頭一暈,從車上栽了下去。醒過來,已躺在醫院里。看見周圍都是人,自己胳膊、腿一動都疼,就問:「我這是在哪兒?」聽說自己摔了,但沒傷著骨頭,她掙扎著要爬起來。大家忙按住她:「別動,你傷得很重。鄉長把床位都給你安排好了,你就在醫院里住幾天吧。」那可不行,敬老院這點錢我可捨不得禍害!快,送我回家!」她一到家,80歲的婆婆見她渾身是傷,便心疼得哭了,她自己反倒笑了:「沒事兒的,你不總說我是鐵打的嗎?」她只躺了三天,就一瘸一拐地到敬老院去了。**x在民政、工商稅務等部門以及慈善部門的支持下,用一個月的時間還清了全部外債。

**x琢磨,過日子不能沒有底氣,她把敬老院抵債的40畝地都要了回來,還劃拉了邊邊角角別人不種的20畝地,起早貪黑地種上了苞米、大豆、紅小豆、飯豆、綠豆、地瓜、花生、土豆、茄子、豆角,連做粘干糧的粘苞米都沒落下。老人們也都呆不住了,體格好的看見**x嘴裡嚼著干糧就往外走,也扛起鋤頭跟著。玉榮的腿糊著葯下地,誰的心不是肉長的?她考慮老人沒有水果吃不行,便帶著大家在房子周圍種上了櫻桃、杏子、李子、海棠……她又張羅著抓了豬羔、雞崽、鴨崽……糧有了,油有了,菜有了,果有了,蛋有了,肉也有了。她想等以後發展起來,再賣點,還怕敬老院日子不好過嗎?

篇二:鄉敬老院院長事跡

「有這樣的好閨女俺們知足了」

--記雞西市雞冠區紅星鄉敬老院院長紀玉榮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而不計個人的得失是共產黨員的本色。雞西市雞冠區紅星鄉敬老院59歲的紀玉榮院長就是一位這樣的黨員,她把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化作實際行動,把全部的光和熱傾注在敬老院的事業上,用自己的愛心和行動實踐著三個代表,譜寫了一曲共產黨員無私奉獻的贊歌。經過十多年的辛勤工作,她把一個破爛不堪的敬老院變成了一所市級標准化敬老院,受到領導和群眾的高度贊揚。97年她榮獲民政部等六個部委頒發的全國敬老好兒女金榜獎的金質獎章,並多次被市、區、鄉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和先進工作者,今年她又被評為市級模範黨員標兵。

91年春天,鄉領導陪著紀玉榮來敬老院交接,當時的敬老院可謂是煤無一鍬、柴無一捆,有的只是240平方米的一棟平房、一個豬舍、一台黑白電視機、一台收音機、二台破鐵車,再有的就是幾年遺留的5300餘元的外債。15位老人已經吃了4個月的苞米面粥了,並且苞米面也所剩無幾。望著這一群衣衫襤褸、骨瘦如柴的凄楚老人,她直覺得鼻子發酸,也清楚了自己的責任有多大。她對送她來的鄉長說:「既然是黨組織派我來的,就是對我的信任,我一定要干出個樣來」。第二天,她從家裡用小牛車拉著行李、衣物和家裡的50斤大米、三麻袋苞米上任了。從此她在敬老院一住就是十五年。

從這天起,她天天不拾閑,天天把自己累得診里倒在炕上就一動不想動了。她四處跑著求援。老人們看見:第二天,西太小學就來了一些高年級的學生為他們割了一垛條子碼到了院子里;第三天,西太煤礦就捐送了兩車原煤;第四天,她又到各村「化緣」,弄來了白灰、水泥、紅磚,然後和敬老院的另一個工作人員--出納員劉景君把屋子重新粉刷了一遍,把坡著的門口砌上了水泥台階;接著,她到市民政局請局長批了5000元錢,和小劉帶著兩個老人趕著借來的馬車上街了,從飯碗、盤子、筷子、水桶、洗臉盆、洗衣盆到換洗的衣襪、床上用品買了滿滿一車,浩浩盪盪地回來了。那些日子,是敬老院的「年」,老人們像孩子一樣歡喜。她燒了一鍋一鍋的熱水,給老人們洗澡理發,那衣服被褥上的虱子都要拿笤帚掃……不到一個月,敬老院變了,不光清爽,連人的精神氣兒都高了。

紀玉榮太累了,一次她騎著自行車出去辦事,頭一暈,從車上栽了下去。醒過來,已躺在醫院里。看見周圍都是人,自己胳膊、腿一動都疼,就問:「我這是在哪兒?」聽說自己摔了,但沒傷著骨頭,她掙扎著要爬起來。大家忙按住她:「別動,你傷得很重。鄉長把床位都給你安排好了,你就在醫院里住幾天吧。」那可不行,敬老院這點錢我可捨不得禍害!快,送我回家!」她一到家,80歲的婆婆見她渾身是傷,便心疼得哭了,她自己反倒笑了:「沒事兒的,你不總說我是鐵打的嗎?」她只躺了三天,就一瘸一拐地到敬老院去了。紀玉榮在民政、工商稅務等部門以及慈善部門的支持下,用一個月的時間還清了全部外債。

紀玉榮琢磨,過日子不能沒有底氣,她把敬老院抵債的40畝地都要了回來,還劃拉了邊邊角角別人不種的20畝地,起早貪黑地種上了苞米、大豆、紅小豆、飯豆、綠豆、地瓜、花生、土豆、茄子、豆角,連做粘干糧的粘苞米都沒落下。老人們也都呆不住了,體格好的看見紀玉榮嘴裡嚼著干糧就往外走,也扛起鋤頭跟著。玉榮的腿糊著葯下地,誰的心不是肉長的.?她考慮老人沒有水果吃不行,便帶著大家在房子周圍種上了櫻桃、杏子、李子、海棠……她又張羅著抓了豬羔、雞崽、鴨崽……糧有了,油有了,菜有了,果有了,蛋有了,肉也有了。她想等以後發展起來,再賣點,還怕敬老院日子不好過嗎?

面對這些無兒無女的老人,紀玉榮把愛傾注在這些孤寡老人身上,凡是到敬老院來的老人年齡都較大,身體多病又無兒女照顧。她總是把這些老人當做自己的親人來對待。如今老人講究過大壽,這些無兒無女的老人也很羨慕別人過生日,她就把老人們的生日寫在紙上貼在辦公室的牆上。每當有老人過生日,她都精心准備,買來生日蛋糕,做上十多個可口的菜餚和大家一起為老人祝壽,讓老人享受天倫之樂。到過敬老院的人都能注意到,院長的住屋和病號間挨著,這是她為了方便照顧老人。提起這事,老人的心裡都暖暖的。79歲的老退伍軍人孫忠鈴患前列腺炎多年,嚴重時小便非常困難,非常痛苦,她看在眼裡,急在心上。她一面買一些治療的葯物,同時她多方打聽偏方,當聽說用熱水洗小便能把尿引下來,她打消了一切顧慮,親自打來熱水,為老人熱敷,直到排出尿為止。老人臨終前說:「閨女,苦了你了,沒有你,我活不了這些年哪……」81歲的院民王鎮江突然患腦血栓,因年歲已高,醫院已無回天之力,白天派專人看護,晚上她親自守護在老人身傍同睡一炕,為老人打針、喂葯、喂飯、洗澡擦身,端屎端尿。在王鎮江老人臨終之際,她把老人身上的衣服一件件脫下來,又一件件把裝老衣服給老人穿上。出殯的時候又是她給老人燒紙、扔「紙錢」。太陽村的孤寡老人王玉珍患半身不遂,生活不能自理,在最後病危的8天8夜裡是她一人守在身邊,陪伴老人走過最後的幾天,老人死後,她又親自為老人燒了紙,扛了「欞頭帆」。做為共產黨員她深知這樣做沒有用,但是給了全體老人一個很好的安慰。她在敬老院12年,送起了18位老人,其中有10位是癱瘓病人,在她看來,老人都是爹和娘。

她上有80多歲的父母和婆婆,下有兒子、兒媳,還有知疼知熱的老伴。按說她該是家裡的主力,然而家卻一點兒也借不上她的力。96年夏天,她80歲的婆婆因雨天不慎滑倒,躺在炕上兩個多月沒起來,是丈夫和兒子輪班護理。她只是偶爾回家看看,可總是匆匆忙忙。難怪婆婆說她回家住店了。97年兒子因工腿摔成了骨折,家裡人知道她忙,沒有靠訴她。十天後她兒子出事了才知道,當她趕到醫院時,她抱住兒子哭了,「媽媽沒把你照顧好,你生媽媽的氣嗎?」兒子一邊哭,一連搖頭:「媽能來看看我,我就知足了……」,兒子知道媽媽心裡惦記著敬老院的老人和癱在床上的病人,主動勸媽媽回去,紀玉榮含著眼淚離開了兒子。

98年春節,新婚的兒媳前來和她商量,要接她回家過個團圓年,她何償不想一家人團聚在一起,但她不能。因為她怕老人們有失落感、怕他們不注意冷熱感冒了、怕他們不小心弄出火來,除夕夜,她帶著老人們放過鞭炮,獨自一人久久地站在山坡上,望著自家的方向。

15年來,她所有的節日都是在敬老院陪老人們過的。雖然自己家離敬老院只有幾里路,但是她只能抽空回家看一眼就走,沒在家裡住過一宿。她的孫女如今已經8歲了,到現在還不知道奶奶是不是自己家裡人。在紀玉榮母親病危的半個月里,正趕上院里一位老人也有重病,她沒能好好照顧母親一天,也沒能陪母親住過一宿,至今她想起這事還背地偷偷落淚,做為一名普通的農村婦女,做為一名普通的共產黨員,她把本屬於自己的幸福讓給了老人們,把本該屬於自己的快樂送給老人們,為了讓老人健康長壽,她利用自己掌握的醫學知識,為老人打針、喂葯;為了改善衛生條件,她建起了浴室,使老人們能夠定期洗上熱水澡;為了老人的幸福,她人瘦了,頭白了。如今的敬老院里,彩電、冰櫃、洗衣機、電風扇、電飯鍋一應俱全,倉房裡吃的、穿的、用的,一摞摞、一袋袋、一桶桶、一壇壇,可是自己家裡的日子卻過窮了。

默默的十五年,紀玉榮蒼老了,但是敬老院卻鮮花成片、果樹成蔭、榆柳成行、老人歡笑。站在寬敞的水泥平台上,眼前是青綠一片的莊稼,好一派美麗的田園風光。老人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紀院長不是親人、勝似親人,有這樣的好閨女,俺們知足了」。

;

4. 魯頂 易發養老院 好人好事有好報

魯頂,南京易發房地產開發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南京市鼓樓區第十六屆人大代表,南京市鼓樓區第九屆政協委員,2009年榮獲「江蘇省商譽最佳民營企業家」稱號,2009年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接受國家領導人頒發的「建國60周年創新人物」及「建國60周年特殊奉獻人物」雙項榮譽證書。

魯頂,是一個對社會主義和諧事業有貢獻的人。

為國分憂:克服重重困難,在沒有什麼經濟利益的經濟適用房建設項目上敢於擔當,14個月就建設完成了下關區易盛家園646套的經濟適用房項目,百折不饒地幫助入住業主辦理房產兩證;近日,又承擔了下關區近4000套的大廟村保障性用房建設。

為民解難:在眾多房地產企業面對寸土寸金的土地效益面前,魯頂斷然忘卻謀利之舉,出土地籌資金,在戴家巷7號建設開發了室內綠色農副品大市場,一改該地區農貿露天市場的臟、亂、差現象,惡臭得到徹底根治,得到了時任省、市、區委三級黨委書記的視察、表彰,號召向全市同行業進行經驗推廣。

崇孝尚德:十六屆鼓樓區人大政府工作報告中,在區領導明確提出「擴大居家養老服務網」覆蓋面,增加養老服務供給,大力推進養老事業體系建設的鼓舞下,又是魯頂,在政府只有政策沒有資金投入的情況下,自籌資金2000萬元日以繼夜,規范施工,精心打造全國一流養老院。其目的簡單感人:其一,讓能入住養老院的老人在更舒適、更安全、更溫馨地環境里度過晚年生活;其二,把該院建設成為全國一流養老院可以吸引更多的同行參觀、學習和交流,把南京市鼓樓區易發紅日養老院的先進理念推廣出去,盡可能地改變參觀經營者的辦院思路,讓各地的老人們也能感受到和南京鼓樓區易發紅日養老院一樣的和諧環境。

可是,就有那麼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心懷鬼胎,沒有達到他們的利益目的,就四處投訴污衊魯頂,並指望藉助新聞媒體來搞垮已建成的易發紅日養老院。功是否大於過,不是幾個別有用心的人就能為己私利來達到黑白不分的境地,建設養老院沒有錯,錯就錯在魯頂太過於迫求盡善盡美,為了讓更多的老人們住在寬大、舒適、安全的養老院,只好變更了一些當初設備置放的地點,造成了目前部分配套用房建築物無合法手續。面對新聞媒體的負面報道,面對不了解真相的群眾,魯頂黯然神傷,可他做出一個英明的決定,不管遇到多大困難,也要堅定地把易發紅日養老院辦下去,讓南京市的老人們有個老有所居、老有所養的好去處。

這就是魯頂。

5. 老人「抱團養老」,15年後捐樓,背後的原因為何

老人「抱團養老」,15年後捐樓,背後的原因老人們希望這棟樓繼續為「葛隆人」服務

我們想把葛隆村132號樓捐贈給村裡,讓它繼續為『葛隆人』服務。」上海市嘉定區外岡鎮葛隆村有這么一群「酷」老人:上世紀九十年代末,他們眾籌購買了一棟樓「抱團」養老十五年,如今他們毅然決定把這幢滿載記憶的「慈舟養老院」捐出去。

日子一天天過去,老人們年紀越來越大,葛隆村的養老設施也越來越完善,許多老人開始選擇請護工居家養老或是進入正規養老院。2015年,「慈舟養老院」正式迎來「退休」,「慈舟養老院」發起人浦逸敏最終也搬進了上海市嘉定雙善養老院,安安心心地享受國家發展的福利。

近期,得知葛隆村正在進行美麗鄉村建設,浦逸敏找到當年籌資的老夥伴們,決定把「慈舟養老院」無償捐給村裡。她說,買樓時出錢的人很多,留給誰都不合適。現在老人們不住在那裡了,捐給村裡讓它繼續服務群眾是最好的選擇

(5)養老院服務群眾案例擴展閱讀

抱團養老的發起

93歲的浦逸敏是「慈舟養老院」的發起人。上世紀九十年代末,鎮里、村裡的公共養老設施還處於籌建階段,年過古稀的浦逸敏突發奇想:能否將興趣相投的朋友們聚到一起,大夥兒互相照顧,「抱團養老」呢?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朋友們,大家紛紛響應,決定湊錢買棟樓建個「互助養老院」。

不久,浦逸敏相中了一棟因搬遷而閑置下來的原農村信用合作社舊址。這幢兩層小樓共有六間房,200多平方米的面積足夠老人們日常起居,相關負責人答應5萬元人民幣即可轉讓。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末,面對這筆「天文數字」浦逸敏決定發起眾籌。

消息傳開後,大家紛紛支持。有的人並沒想要住進樓里,也慷慨解囊,捐款出力。最終,有兩百多人參與了眾籌,捐款金額從幾元人民幣到幾千元人民幣不等。成功買下樓後,她們將其取名為「慈舟養老院」。

6. 有關敬老院社會實踐報告3000字

摘要: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不斷加深,老年人口在不斷增加,空巢老人的比例和規模也正日益擴大。隨著打工潮的流行,農民工的逐漸增多,農村空巢老人的數量更是快速增長著。「出門一把鎖,進門一盞燈」已成為空巢老人的真實寫照。空巢老人問題已不僅是個人家庭問題,而是全社會的痛。農村空巢老人大多都年邁多病,再加上長期沒有子女的照顧,他們大都孤獨抑鬱。本文根據走訪慰問農村空巢老人的形式對農村空巢老人現狀進行調研分析,旨在了解農村空巢老人困難和需求,呼籲社會多關心、關愛農村空巢老人。

關鍵字:農村空巢老人;現狀;志願服務

前言: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迅速發展,人們的生活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隨著中國經濟持續不斷的發展,也涌現出一大批農民工遠離家鄉到異地打工,這就造成了農村青年勞動力的大量流失。農村「空巢老人」家庭越來越多,而這部分年老體弱的「空巢老人」大都成了家中的主要勞力,田地需要他們耕種、飼養家禽、看管留守兒童等等繁重的擔子全部撂在老人的肩上,老人們實在不堪重負,生活健康狀況令人擔憂。家庭養老是農村老年人的普遍養老方式,一旦家庭「空巢化」,家庭的養老功能往往就會弱化。由於長期得不到子女的照顧關心,很多年邁多病的老人生活都非常孤苦。從小在農村長大的我,見證著很多空巢老人在孤獨抑鬱中去世。因此,在這個暑假來臨之前我和同學們計劃一起走訪農村空巢老人,用我們的真情溫暖、關心、關愛他們。

在老齡化過程中,老年空巢家庭增長非常快。在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中,「獨居空巢家庭」佔比達到了16.40%,而「夫妻空巢家庭」佔比也達到了15.37%。二者合計達到31.77%。這就是說,中國現在至少有31.77%的有老年人生活的家庭,屬於空巢家庭。在從2000年到2010年這10年中,空巢家庭的佔比上升了8.94%。農村空巢老人更是占據空巢老人家庭總數的絕大部分。中國要更快更好的發展,養老問題是重點要解決的,尤其是農村空巢老人問題。本次農村空巢老人生活狀況調研旨在了解農村看巢老人生活經濟狀況,陪老人聊天解悶,給老人家講述新中國、中國夢,讓他們感受到國家人們對他們的關愛。作為一名在校大學生我們有義務進一步落實黨的群眾路線,走進基層,服務群眾,為黨和國家服務。

正文

1、調研對象和方法

本次調研選取濟寧魚台縣魚城鎮胡閣村村民作為本次調研的調研對象,調研方法採取走訪問卷調查相結合的方式。問卷涉及基本狀況、經濟狀況、日常生活、醫療健康、心理狀況等。

2、調研結果及問題分析

本次農村空巢老人調研活動,共做問卷150份,其中包括中青年問卷112份,老人問卷38分。第一份問卷數據整理顯示:了解空巢老人的村民僅僅只有20.5%,主要經濟來源中通過自己耕田種地的佔58%,子女支付的佔27%。56.3%的村民認為老人生活有保障,多數人表示對老人生活不擔憂。64.3%的村民認為老人的健康狀況還可以,22.3%的村民認為老人體弱多病,同時大多數人表示老人生病時一般只進行簡單治療,只有大病大災的時候才去醫院治療。46.4%的村民認為老人不能和子女一起生活的原因是家庭成員關系,一般解釋為孩子結婚後就與父母分家各自生活,40%的村民認為是經濟原因導致老人與子女不能一起生活。在所調查的村民中只有17%的村民贊成將老人送到養老院在生活。

第二份調查問卷主要針對老年人生活現狀。調查的板書老人表示生活有保障,多數老人希望和子女一起生活,同時也有老人不願意和子女生活在一起怕拖累子女。在了解空巢老人為何不能和子女生活在一起時,有多數老人都說子女在外地工作太忙,也有些因為交通不便,同時也有些老人是因為和子女關系處理不好而你在一起生活。在調查老人經濟來源時,老人大多表示自己通過耕田種地可以維持自己的日常生活,還有政府發放的最低生活保障金。但要幫子女照顧孩子的老人表示經濟是最大的問題。在調查老人們受教育程度時,多數人都不識字或者只認識簡單的一些字,由於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很貧窮落後,那個時代絕大多數孩子都沒機會上學,所以很多老人都不識字。老人普遍反映生活中最大問題就是看病就醫問題,雖然有新醫療能幫老人解決一些負擔,但是由於年齡大,腿腳不方便,自己不會用電話,手機等,健康成了大問題。問及養老問題時,多數老人表示願意自己居住,不願意給孩子增添麻煩。

通過對問卷調查及走訪的結果,大致總結出以下幾點問題:

1、本應安詳晚年現實卻是辛勞每一天

人老了經濟來源就少了,沒有固定的收入,生活開始變得拮據。村民尹廷德老人今年79歲,有5個子女,孫子有10人,一家老小22人,子孫們不是外出務工就是異地求學,家裡就剩下夫妻倆。談到尹廷德老人兒孫滿堂時,老人說:「兒女長大了就分家,各自生活去了,不管是平時,還是過年過節,除了我就是她,除了她就是我」。老人子女雖多,但生活並不富裕,子孫們一年忙到頭,有的僅夠子女讀書,有的連修房負債還未還清。雖然年老體邁,腿腳不靈便,但還承包著4畝多田地,養四頭豬,幾乎沒有清閑日子,每天晚上還要料理家務,自己養活自己。

2、生活寂寞,最盼過年團聚

人老了怕孤獨,農村老人過慣了苦日子,物質要求並不高,在能滿足溫飽的條件下,老人渴望的往往是子女的親情而不在乎子女的錢物。尤其是子女外出務工將小孩接去一同生活後,連最後一點精神寄託也化為「肥皂泡」。特別是獨居老人,有話沒處說,有苦沒處訴,精神抑鬱。過著「出門一把鎖,進門一盞燈」的寂廖生活。毛天祥夫婦倆已年過七旬,其兒子一家3口人全部外出務工,除了繁重的家務之外,最令老人煩惱的莫過於寂寞,白天偶爾還串串門,同鄰居拉拉家常,還算充實,一到晚上就寂寞了。家裡雖然衛星電視接收器、電視、音響等家用電器一應俱全,但由於自己沒有文化,加之眼睛又不好,家用電器幾乎成了擺設。為此,通常晚飯過後就上床休息,由於年歲過大,睡眠又不好,半夜三四點就醒了,日子難熬。他最盼望的是過年,兒女們都回來,一大家人其樂融融,那才是他想的天倫之樂。但正月過後,子女一個個外出務工,家中依然的冷清。

3、精神壓力大教育子孫傷腦筋

教育孩子,這本是年輕父母的事,可是,由於子女大多在外務工維持生活,孫子輩的讀書、教育這項任務全部落到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的身上。尹朝平老人無奈的告訴我們:「我兩個兒子都出去打工,放下兩個孫子在家讀小學,要管吃、管住,教育孫子不但責任大,而且極為操心,今天不是孫子生病,明天就是孫女鬧別扭,孩子性格孤避,不聽話,又不爭氣,時不時還給你惹禍上身,再加上我們沒文化,無法輔導讀書,怕影響娃娃終身。教育不好又怕兒女埋怨,真是心煩」。

4、生活無照料安全隱患多

由於子女不在身邊,最怕的就是生病,在家中生了病,沒有年輕人替請醫生,卧病在床,身邊無子女照顧,端茶送水的人都沒有,生活極為不便和困難,孤獨無靠。隨著空巢老年人身體肌能減退,有的記憶力下降,行動不便,甚至身患疾病(殘疾),常因日常生活行為導致安全隱患;加之農村空巢老年人文化,生活環境因素,專門針對老年人的犯罪,包括人身傷害、搶劫、詐騙等違法犯罪行為。如:某些保健品到農村的推銷,導致不少老年人上當受騙事件時有發生。

5、有病不求醫醫療無保障

由於空巢老人面臨子女不在身邊無人照顧的情況,再加上年邁經常生病,行動不便給老人們就醫帶來很大麻煩,再加上經濟困難,很多老人生病都是採用簡單治療甚至能忍則忍,由此可見農村空巢老人的醫療保障很脆弱。

8月17日,我們計劃到當地敬老院進行志願服務活動。早上八點,我們到達敬老院,敬老院院長對我們表示了熱烈的歡迎。院長帶我們參觀了敬老院並詳細介紹了敬老院的規模、構成等等。敬老院主要接收65歲以上的三無老人,本著自願與推薦的原則,老人與敬老院簽訂協議。敬老院現有老人40多人,其中90歲以上2人,80歲以上8人,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有7人,盲人1人,聾啞人2人。敬老院為每位老人房間配置電視、暖氣、電扇等基本設施,敬老院各項條件正在逐步改善,老年人活動中心正在建設。老人的一日三餐由食堂定時供應,食堂每逢過節會為老人加餐,大家圍坐一起吃水餃。敬老院每年為老人提供冬夏衣服各一套,每月給老人30元零花錢。敬老院的日常工作包括每天早晚的檢查(房間、衛生、健康),打掃衛生,及時處理老人遇到的問題,工作十分繁瑣。在對院長的采訪過程中,我們深切感受到院長和工作人員對老人的關愛無微不至,敬老院工作十分繁瑣,大家毫無怨言,時刻為老人著想。當我們問及院長工作感觸時,院長對我們說:「老年人問題十分繁瑣,要照顧到大家的方方面面,十分不容易,當遇到問題時,要敢於擔當,不迴避,問題越早解決越好。要熱心為大家服務,老年人工作不好做,我願與他們同吃同住同生活,心連心。」

采訪完院長,我們去參觀了食堂,正直食堂人員中午做飯,於是大家一起幫忙做午飯,中午食堂為老人做雞湯,我們三個人幫著洗菜,擇菜,兩個人幫著做飯。接近中午十二點,我們去老人房間叫老人吃飯,對走路不方便的老人我們把飯菜送到老人房間,在食堂我們幫助工作人員派飯,為不方便的老人提供服務,把飯菜送到餐桌上,敬老院中的老人們對我們很是熱情,大多數老爺爺老奶奶對我們都是滿臉堆笑。吃過飯,他們主動邀請我們中的一些人陪他們打撲克、下象棋等等,同學們也主動的融入老人們中去,陪他們聊天打牌。我們和一個老人扯起了家常,我們談了談他的身體狀況,聊了聊這里的生活,以及這里其他老人們的生活習慣等等。其中一位同學還很熱心的幫老人把電視機的聲音調大(主要是因為那個電視的按鍵出了問題老人不會調)。和一位奶奶的聊天中了解到,她今年82歲,無兒無女,沒來敬老院之前,自己一人在家的時候經常是一天只吃一頓飯,在家也沒有日常娛樂活動。來到敬老院後,生活條件得到了極大地改善,在這里生活的很幸福,老年生活也不再孤單。整個下午,敬老院的氣氛其樂融融,大家已經融成了一家人。

7. 「15 分鍾養老服務圈」能讓老年人老有所養嗎

15分鍾養老服務圈能讓老年人老有所養。
第一,社會重視,國家關注。要大力加強居家和社區的養老服務的供給,我們要建設15分鍾養老服務圈,我們計劃在「十四五」期間,每年打造1000個全國示範性的老年友好社區,在老年人出行、就醫、消費和娛樂等方面,全方位提供支持,而且要全面落實老年人照顧服務的項目,讓老年人真正得到實惠。
第二,措施得當。在城中心黃金地段,群眾如何幸福養老?貴陽市雲岩區毓秀路街道黨工委以公建民營的方式,打造養老服務中心。記者在現場看到,養老服務中心內環境整潔,活動室、閱讀室、休息室、餐廳布置得溫馨舒適。該中心的居家養老服務還拓展了助醫、助養、助浴、助潔、助行、助樂、助急等「七助」上門服務,托老服務方式則可對老年人實行臨時托養,為短時無法照顧家中老人的年輕人解除燃眉之急。與此同時,辦事處還充分利用轄區貴州中醫大第二附屬醫院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療優勢,為養老中心老人開通了體檢及就醫的「綠色通道」。
第三,踐行15分鍾養老服務圈力度很大。
據悉,貴州正探索由縣區級民政部門牽頭,會同住建、自然資源、發改等部門,建設由「縣區綜合性護理型養老機構—街道嵌入式護理型養老機構—社區養老服務站」和「縣級中心敬老院—鄉鎮區域性養老院—村級農村幸福院」組成的城鄉養老設施網路,真正做到讓老年人老有所養。

閱讀全文

與養老院服務群眾案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山西企業退休工人調資 瀏覽:395
使勁讀才孝順 瀏覽:447
國內農村養老現狀 瀏覽:845
同住父母不願意出生活費怎麼辦 瀏覽:649
老人百天燒什麼東西 瀏覽:547
入職體檢表需要帶什麼材料 瀏覽:137
不生孩子如何說服父母 瀏覽:814
女性養生送什麼 瀏覽:103
太原晉源區中心敬老院 瀏覽:186
學校選調父母簡歷什麼意思 瀏覽:99
南昌老年大學2015年招生 瀏覽:799
補鎂長壽 瀏覽:854
幼兒體檢在哪個單位 瀏覽:476
36備孕做什麼身體檢查 瀏覽:928
國外養老機構理論 瀏覽:514
養老院服務群眾案例 瀏覽:312
父母的愛像什麼一樣無私 瀏覽:468
雍正孝順康熙 瀏覽:991
瑞安老年大學招生 瀏覽:503
哪些證書退休後可增加養老金 瀏覽: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