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崔寨鎮的遺址
風鈴寺位於青寧寺村北500米。青寧寺村原名風鈴寺村,因該村一座大寺而得名。整個寺院共有廟產120畝,寺院佔地20多畝。該寺鼎盛時,有和尚數十人。該寺座北朝南,北大殿磚石結構,青磚到頂,斜山轉角琉璃瓦,屋脊排列著各種吉祥獸雕塑,飛檐挑角,殿前房檐自西向東系著幾十個水杯般大小的銅鈴鐺,風一吹,鈴鐺叮咚作響。北大殿高約七八米,台階拾級而上。沖大殿門里,如來佛泥塑巨像矗立,兩旁塑有四大天王、哼哈二將等多尊佛像。殿內雕梁畫柱,一派肅穆氣氛。東廊房內塑有十帝閻君等泥像,西廊房內有木雕南海觀音菩薩、碧霞元君等像。寺內東南角有鍾樓一間,內懸吊千斤鐵鍾一口。正月二十七日如來生日逢廟會,四面八方商賈雲集,人山人海,熱鬧非凡。是風鈴寺香火最旺之日。
風鈴寺建於何時無考。但當地廣泛流傳著「唐建寺」(風鈴寺)宋建廟(娘娘廟)的說法。娘娘廟位於風鈴寺村南。據說風鈴寺從建寺開始,寺院主持已歷40代。風鈴寺院中原有一古跡,即唐朝開國元勛尉遲敬德的兵器「打王鞭」。這青石模擬的這打王鞭,半截插在地中,三尺有盈露於地表。把柄上有「尉遲恭」字樣。清光緒年間風鈴寺曾大修一次。寺院120畝地產變賣一空,僅修起了一座空殿。此後日漸衰敗,和尚銳減,佛事凋敝。抗戰爆發後被拆除,磚石木料用於建立青寧寺小學。 隨著濟南市新一輪城建規劃的出台,「北跨」漸成濟陽發展的東風。作為最靠近市區的崔寨鎮,該如何面對?崔寨鎮黨委敏銳地感到,新的發展機遇已經到來。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在短短兩年時間里,崔寨人牢牢抓住機遇不放,憑著一股「拓荒牛」的精神,闖出了經濟振興的一片新天地。 大手筆繪就新藍圖:規劃適度超前,基礎設施領先。在城鎮建設上,該鎮重視規劃工作,聘請濟南測繪研究院有關技術員測繪出全鎮現狀布局,邀請省魯建城市規劃設計院對三環兩側及三環以南的范圍進行了規劃,確保了規劃科學合理,操作性強,項目落地有的放矢。
為了實現與市區的積極「對接」,該鎮首先在城鎮建設上主動出擊,在概念性規劃拿出來之後,加快了城鎮開發建設的步伐。自去年下半年開始,新規劃了總長度42公里的10條鎮級框架路,拉起崔寨片區大開發的宏偉框架,小城鎮建設呈現成方連片的合理開發布局。
大項目築就增長極:看重招商引資,引來源頭活水。堅持「一站式」、「代理制」服務制度,落實各項優惠政策,對重大投資項目,組建招商引資專門班子,實行全過程服務、無縫隙服務,使客商切實感受到「投資崔寨,成功更快」。
實際利用資金3.6億多元。前10個月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3.88億元,銷售收入8.82億元,利稅1.16億元。提前完成了全年的各項經濟指標。煤礦片區企業採取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對煤炭資源進行綜合利用。即在產煤的同時,利用煤矸石、粉煤灰發電、制磚,打造煤炭產業鏈條;把流出的污水處理成農業和工業用水,實現水的循環利用,進而形成集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於一體的無污染、花園式旅遊型企業。資6300萬元的泰山中大機械、投資6500萬元的濟南良達綠源、投資7300萬元的液壓機械製造等項目,是與煤礦配套的附屬企業,目前正在緊張建設,整個煤礦片區的總投資將突破10億元,年銷售收入可達8億元,年利稅3億元,可安置勞動力4000人以上。煤礦的開發建設,將成為崔寨鎮最大的經濟增長極。
讓崔寨鎮領導應接不暇的是,很多外地客商看到了崔寨的發展後勁,紛紛到崔寨鎮聯系投資合作事宜。其中工業項目4個,物流項目3個,開發項目7個,服務項目2個,預計總投資93900萬元。
一下子在崔寨鎮征地1000畝,要建設可容納15000名學生的高等院校,該校不僅是濟陽縣第一所高等院校,而且也將是規模最大的學校。
大氣魄激發新活力:服務重點項目,打造時尚崔寨。青銀線濟南繞城高速公路北段(含黃河三橋)建設項目是國家級項目,在崔寨鎮境內戰線長7.6公里。投資10億多元的黃河三橋,是亞洲最大的單塔斜拉公路特大橋,建成後將成為濟南北部的標志性建築。220國道是我縣境內最重要的交通要道,是我縣的經濟中樞,在崔寨境內近14公里,是崔寨鎮的南北交通大動脈。煤礦是我縣第一座礦井,是一座現代化的資源型企業,對今後我縣經濟發展的拉動將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邢渡乾渠是黃河上的大型水利工程,擔負著向濟陽、商河兩縣輸送農業用水的艱巨任務,防滲渠的建成將使大面積農田實現自流灌溉……一個個振奮人心的大項目大工程紛紛落戶崔寨,讓崔寨人看到了發展的後勁,看到了濟陽的希望,當然,崔寨人尤其是鎮上的機關幹部,流過血汗、流過淚水,有時一個星期不能回家一次,有時一個晝夜不能合一下眼。崔寨鎮黨委書記任道勝曾經感慨:我們今天就是在這里種樹,後人乘涼時未必記得我們,但幾年後十幾年後,我們再來到崔寨,看到自己曾經奮斗的地方的變化,我們會欣慰的,會自豪的!
按說,項目自有施工隊來干,崔寨鎮黨委政府在他們遇到麻煩的時候出面協調一下就是了。但崔寨鎮卻把對這些重點項目的協調服務看作自己份內的是,放到了服務全縣建設的高度去做,鎮領導給予高度重視。黃河三橋及北三環工程在該鎮境內佔地2223畝,涉及到史塢、蔡馬、鄧官、孫大、崔寨、前街6個村。為了讓惠及全縣全市的民心工程得以順利施工,他們成立了專門的指揮部,黨委書記親自上陣,帶領機關幹部和村幹部,挨家挨戶做群眾的思想工作,真正把實事辦好,把好事辦實。高速公路項目近2萬株樹株的清理、44529平方米的大棚拆遷、25戶居民10000餘平方米的房屋拆遷工作,220國道拓寬項目80多戶房屋拆遷和40多處的大棚等臨時性建築的拆遷工作,邢渡乾渠渠首改道工程上千畝廢棄地和新佔耕地的置換,極大的工作量讓鎮機關幹部付出了太多的汗水,「五一」長假,崔寨鎮的幹部竟整整加了7天的班。當他們將3000多萬元的補償款全部發放到戶的時候,他們才知道自己已經練就了面對農村復雜形勢的真本領,大家都為自己的工作感到欣慰,每一項艱巨任務完成後,他們的臉上都會露出會心的微笑。
辛勤的汗水換來了工程的如期建設和順利施工,崔寨鎮的協調服務工作也得到了省市縣項目辦領導的高度評價。當前,我縣境內的工程段是北三環全線中進展最快的,03合同段和B合同段橋樁澆築已完成大半。吉林交建、中鐵十四局施工隊及當地6個有關村莊,在每個季度工作中均被評為先進單位。崔寨鎮的協調服務工作為施工隊提供了安全、舒適的施工環境,工程進展十分迅速。 作為國家級創建文明村鎮工作先進鎮,崔寨鎮黨委認識到,讓先進文化在農村紮根,關鍵是以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為抓手,突出農村特點,突出時代特色,用先進文化改造鄉村文化,提升民俗文化,引導群眾文化。兩年來,鎮黨委把精神文明創建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擺上重要位置,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連片創建,整體推進,不斷充實建設內容,創新活動載體,使全鎮的精神文明建設不斷躍上新台階。美生活環境,擦亮文明窗口。化崔寨鎮是連續三年的濟南市文明單位,還是省級平安建設先進單位、省級先進基層黨組織,眾多的光環使崔寨鎮精神文明建設站在了一個更高的起點上。怎樣才能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鎮黨委把點子打在了環境建設上,提出了「傳承先進文化,營造現代風格,彰顯區域特色,建設最佳人居」的新思路。2004年,全鎮以「文明一條街」為載體,掀起了環境建設新高潮。尤其是原來一些較富裕的村,村級路已開始老化,同時,前街、崔寨、太平、解營、鄭家5個村正在進行村莊規劃。結合今冬這次全縣宅基地清理清查工作,崔寨鎮各村的村莊規劃工作將全面鋪開。鎮級框架路中的經二路長10公里,是崔寨鎮境內220線以外又一條南北交通動脈,也是崔寨鎮的一個看點。該鎮一開始就把眼光放得很遠,建設紅線留到了70米,兩側各完成了50米的速生林綠化帶,為將道路建成高標准文明路打好了基礎。邢渡乾渠兩側的萬畝豐產林,是崔寨鎮的又一看點,這里曾是濟南的北部沙源,曾是寸草不生的沙丘,短短幾年的時間,鎮黨委政府帶領全鎮人民戰天斗地,在這里營造了蔥蔥鬱郁的豐產林,使這里成了濟南北部的一處「天然氧吧」。即將開工的崔寨住宅小區,首期工程68棟樓房,可容納1500戶,環境優美的崔寨鎮將成為我縣開發區之後又一個高水平居住區。為提升鎮村環境水準,鎮黨委按照「綠化、美化、凈化、亮化」的標准,深入開展創建文明村鎮活動。兩年來,全鎮已投入700多萬元,完善駐地排水渠道、硬化綠化道路、安裝路燈、幫助村裡完善「文明一條街」建設,使鎮容村貌煥然一新。走在崔寨鎮的馬路邊,勞動在田間地頭或施工現場,人們普遍感到,崔寨鎮變化太大了,太快了,崔寨變綠了,變美了,變亮了。
夯實文化陣地,搭建文明平台。建設文化強鎮,實現口袋腦袋一起富,是崔寨鎮的一條寶貴經驗。在文明村鎮建設過程中,鎮黨委提出了「四位一體」的新思路,以「兩室一場一校」為重點,兩年來投資50多萬元,大力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全鎮共有文化活動室18個,文體活動場所22處。青寧村辦公室經常將大彩電搬到大街上,播放科技電影、農村文化小戲,人們紛紛從家裡跑出來看「公家的電視」,大家覺得有趣且有益。鎮村幹部在宣傳黨的富民政策、法律知識、科技文化的同時,文明新風也吹進了家家戶戶。讓群眾教育有課堂、交流有地方、活動有去處、娛樂有場所,已成為崔寨鎮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成為農民群眾的「精神家園」。截止目前,全鎮已有65個村建立了遠程教育教室,很多村的電腦實現了寬頻上網,義和村張富林已經在網上銷售瓜菜好幾年了,真的成了「種啥先試驗,網上找婆家」。
激活創建主體,提升文明素質。群眾是精神文明創建的主體,只有深入群眾、融入百姓,精神文明建設才能有足夠的發展後勁、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強大的生命力。正是基於這樣的認識,鎮黨委把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作為民心工程來抓,讓群眾唱主角,當主力,做主人,使群眾在活動中實現了自我教育、自我約束、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改造、自我發展。全鎮廣泛開展了「十星級文明戶」創建活動,孫大村、前街村等先進村採取年終總評、動態管理的方法,年終由村幹部公布文明戶名單,還發獎品,照相留檔案。評星活動激發了廣大農民學習先進、爭做先進的巨大熱情,不少村出現了「小孩門前數星星,婦女串門議星星,田間地頭談星星,男女老少爭星星」的創建熱潮。全鎮新增「十星級文明戶」200多戶。同時,鎮黨委從群眾需要出發,大力實施現代農民教育工程,積極開展好村民、好媳婦、好家庭、好能手等「四好」評比活動,涌現出了孫修樞等模範家庭、解方軍等種菜能手等一大批先進典型,柳編能手張德蘭、養豬能手牛傳龍的先進事跡還上了中央電視台。豐富多彩的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切實滿足了群眾求知、求樂、求富的願望,改善了村風民風。團結和睦、互幫互助的多了;打牌的少了,學習實用技術的多了;閑游亂串的少了,上市打工的多了。 群眾辦不了的事,他們千方百計去辦,讓群眾的掌聲響起來。兩年來,崔寨鎮黨委堅持以人為本的公共投入取向,對群眾關注的、自身力量難以解決的大事進行了認真梳理,納入到全鎮工作的重大議事日程,掀起了為群眾辦大事、辦實事的熱潮。2004年,全鎮鎮村兩級投入100多萬元,在村村通公路、村村通自來水、村村通有線電視這「三通」工程上為群眾提供了熱心幫助,截止目前,65個村通了公路、38個村通了自來水、54個村通了有線電視,農民群眾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引導幫助鄭家村率先建起了村集體祠堂,今後村裡不再規劃墓地,節省了寶貴的土地資源。投資120多萬元用於學校硬體建設,為鎮中學、中心小學等修建了操場、實驗樓等。為敬老院擴建了20多間辦公室和宿舍,讓老人有了規范的娛樂場所。投資翻修了崔寨村大街,遷移了農貿市場。在一個個「民心工程」的竣工儀式上,在群眾得到實惠的一個個瞬間,群眾發自內心的熱烈掌聲一次次在崔寨鎮的各個角落響起。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獎、銀獎,不如老百姓的誇獎,群眾用自己的掌聲為崔寨鎮黨政班子執政為民的實績作了最高的評價。 群眾增加收入的事,他們全神貫注去辦,讓群眾的腰包鼓起來。崔寨鎮黨委書記任道勝講:「讓群眾富起來的能力,是基層黨委最大的執政能力」。針對全鎮實際情況,鎮黨委扎扎實實地開展了以群眾致富為目標的「錢袋工程」。一是讓土地收益增上來。崔寨鎮地少人多,土裡刨食的老辦法,滿足不了農民增收的需要。為此,鎮黨委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上大做文章,讓農民在「基地加市場」的規模經營模式中牽住了增收的牛鼻子。該鎮生產的大棚西芹、西紅柿已經佔到了濟南最大的蔬菜批發市場七里堡市場的「半壁江山」。牛家村的養豬、谷廟村的柳編、鄭家村的板條加工都已遠近聞名,全鎮蔬菜大棚超過了10000個,養殖專業戶達到360多戶,個體工商戶超過800戶。二是讓農民負擔減下來。鎮黨委以農村稅費改革為契機,在全部減免農業稅的基礎上,認真做好糧食直補和良種推廣工作。有的村免掉了農民全部種地費用,代為群眾交納了水費。三是讓富餘勞力轉出來。鎮村建立了農民工檔案,有針對性地幫助農民工提供外出務工信息;組織農民工進行技能培訓,實施「農民培訓、政府買單」的政策,鼓勵農民在二、三產業領域賺錢。在南部幾個管區的農村,形成了「婦女在家種菜,男人上市打工」的流行致富模式,使80%的富餘勞力實現了「農」轉「工」。四是把困難群眾帶起來。一方面,鎮黨委高度重視低保工作,採取動態救助、動態管理方針,建立健全低保檔案,實行跟蹤管理,做到了應保盡保。另一方面,結合黨員先進性教育,積極開展「三個一」、「三到家、三促進」主題實踐活動,採取「一幫一」、「多幫一」等形式,對貧困黨員、特困家庭進行結對幫扶。
第二批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開展以來,全鎮機關黨員幹部共下訪聯系困難群眾130多戶,捐款捐物價值超過萬元,幫助群眾解決問題130個,辦實事好事65件,提供致富信息近200條,幫助發展項目15個,參與黨員達500多人次。70歲的王志純於1995年退休以後,回到老家濟陽鎮閆家村。近年來,身患腦血栓的老王,行動十分不便,家庭經濟困難。鎮黨委了解到這一情況後,為老王送去了2000元的救助金,為老王解決燃眉之急。張仙村的趙積臣考上了中國石油大學,但家庭貧困,難以支付上學費用,鎮政府送去了500元慰問金,通過宣傳報道為其家庭籌集了2萬余元的社會捐款,聯系學校免去了他的學費,並幫助他獲得了國家級獎學金。
在崔寨鎮,還涌現出了派出所長王興軍、敬老院長張清富、優秀教師趙元鋒等一大批先進典型。邱窪村黨支部書記邱學田無私向村民傳授香瓜一年多茬種植技術,解家村共產黨員解方軍免費為村民提供菜苗,黨員幹部為群眾做好事的例子不勝枚舉。
群眾安居樂業的事,他們一心一意去辦,讓群眾的心放下來。在發展實踐中,崔寨鎮黨委深深感到,發展是硬道理,穩定也是硬道理。基層平安建設搞不好,就會影響黨的執政環境,就會阻礙發展進程。為給全鎮人民創造一個安定祥和的生活環境,鎮黨委緊緊圍繞中心工作,實施平安建設工程,全鎮堅持「打防結合,預防為主」的方針,以專業力量為主力,大力開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積極開展平安創建活動,強化治安防範措施,村村成立了治安巡邏隊,80%以上的村級巡邏隊實行了「治安承包」。今年以來,崔寨鎮矛盾調處中心進村入戶,查民情,解民憂,共調解各類糾紛78件,調處率100%,調處成功率90%以上,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農民安心發展生產,村裡村外和諧友善。該鎮還在每個管區辦公室成立了警務聯系點,每天都有聯防隊員與管區幹部共同值班。這些警務聯系點成為打擊犯罪、群防聯控的「遙控器」。現在,全鎮社會治安形勢明顯好轉,人民群眾的安全感普遍增強。
崔寨人傑地靈,區位優勢、交通優勢、資源優勢、傳統優勢已經讓崔寨成為全縣關注的焦點;這是一塊投資的熱土,百舸爭流,千帆競發;這是一片幸福的家園,到處欣欣向榮,群眾安居樂業。當歷史的車輪即將駛進2006年的時刻,一個更加宏偉的畫卷展現在全鎮人民面前:建設工業強鎮,實現稅收超千萬元,打造濟南北跨「橋頭堡」,爭創全縣經濟第一鎮!奮斗沒有止境,崔寨鎮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㈡ 描寫老人的好詞好句好段 快點告訴我!
2我的爺爺是個農民,我很喜歡丫在他的身邊,數他額頭上像小溪似的皺紋,更喜歡他那乾裂、粗糙得像松樹皮一樣的手在我光滑的腦袋上撫摸。平時爺爺沉默寡言,只知道幹活。他勤勞、朴實,種了一輩子地。嚴寒酷暑,風里雨里,他總是天下亮就起來幹活,太陽落了才帶著滿身泥土回來。爺爺辛辛苦苦養大了5個孩子。打我記事起,難得聽他說上幾句話,就是高興時,遇到我這個最小的孫子只是笑笑。
3我的爺爺——是一位畫家,他四方的臉,滿頭是銀發,雖然沒有白鬍掛頷的風度,卻有那種鶴發童顏的相貌。他呀,一談起畫,總是那麼津津有味,還情不自禁地用手比劃著。他說的那些詞我聽不大懂,或登門求教的畫家們都說,爺爺說的跟他所作的畫一樣高超。
4由於多年的操勞,爺爺的手背粗糙得像老松樹皮,裂開了一道道口子,手心上磨出了幾個厚厚的老繭;流水般的歲月無情地在他那絳紫色的臉上刻下了一道道深深的皺紋,他那原來是烏黑烏黑的頭發和山羊鬍子也變成了灰白色,只有那雙眼睛依舊是那麼有神,盡管眼角布滿了密密的魚尾紋……我想念爺爺。
5、爺爺長著一副古銅色的臉孔,一雙銅鈴般的眼睛,尖尖的下巴上,飄著一縷山羊鬍須。他高高的個兒,寬寬的肩,別看他已年過古稀,可說起話來,聲音像洪鍾一樣雄渾有力;走起路來「蹬、蹬、蹬」他,連小夥子也追不上呢。
6、吉老秤已經五十幾歲,可是身體硬實得像一座石碑;從口外剛趕來的兒馬蛋子,一噘子踢到他的胸脯上,就像被跳蚤彈了一下。他的手藝高超,遠近馳名,卻只能混個半飢不飽;用他的話說,一輩子沒吃撐著過。他脾氣暴,不娶家小,不信鬼神,只好喝烈酒聞鼻煙;喝醉了就睡覺,扯起鼾聲像打雷,打起噴嚏像放炮。
7、爺爺退休已有兩年了,瘦瘦巴巴的身架,一臉的魚網紋。頭頂上灰白的頭發,好像戴著一頂小氈帽。笑起來下巴頦高高地翹起,因為嘴裡沒有幾顆牙了,嘴唇深深地癟了進去。
8、老頭子渾身沒有多少肉,乾瘦得像老了的魚鷹。可是那曬得干黑的臉,短短的花白鬍子卻特別精神,那一對深陷的眼睛特別明亮。很少見到這樣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
9、一位神采奕奕的胖老頭聽見狗叫,從屋裡出來。他年紀六十上下,一頭淺褐色的頭發保養得很好,只是鬍子已經花白。這就是勃洛耶爾教授。
10、我的奶奶今天的穿戴與平時大不相同:頭戴絨線帽,身穿一件嶄新的黑呢子大衣和一條混紡呢褲子,腳上穿著一雙油亮亮的平底皮鞋。她手拄拐杖,滿臉洋溢著喜氣,手裡拿著一張的紅紙,出了門。
11、我的外公六十多歲了,兩 斑白,頭頂中間光禿禿的,像個小球場,周圍是稀稀的幾根頭發,臉龐圓圓的,整天笑眯眯的,肚子挺得高高的,像個彌佛。他整天離不開一隻小茶壺,走路的時候捧著,看報的時候摸著,就連睡覺的時候也要把茶壺放在頭邊,好像怕人偷走似的。
12、我的外公矮矮的個子,平時總愛穿一件深藍色的衣服。他那飽經風霜的臉上,積蓄了他幾十年的風風雨雨。外公雖然是六十八歲的人了,可是總也捨不得離開他那寶貝的工作崗位——眼鏡廠。舅舅、外婆三番五次地做他的思想工作,讓他退休,可外公總是一個勁地搖頭。
13、我的外公是個地地道道的莊稼老漢。古銅色的臉上,深深地刻著一道道皺紋;兩只小蒲扇似的大手,長滿了老繭。雖說外公今年已六十多歲了,可干起莊稼活來,居然還敢跟年輕人從個高低。
14、還是我剛上一年級的時候,我家來了個陌生的老頭。他瘦高瘦高的個頭,額頭和臉上的皺紋像刀刻的一樣,鼻樑上架著一副又黃又小的破舊眼鏡,身上穿著一件罩住腳跟的黑色棉大衣。大衣好像從來沒洗過,變得油亮油亮的了。看到他,我就想起了電影上那些小店小鋪里的管帳先生。我躲在爸爸的身後偷偷地瞅著他。爸爸和他說著話,像突然想起了什麼似的,一把將我拉到「管帳先生」的跟前,滿臉笑著要我稱那位「管帳先生」「師爺」。我壯著膽子輕輕叫了聲「師爺」,又趕忙躲到爸爸的身後去。
15、我的奶奶已經是七十多歲的人了。頭上布滿了銀發,抬頭紋和眼角紋都很重。她平時總穿著一件藍色的上衣、黑色的褲子。奶奶的頭發是自然捲曲的,看上去中真美;慈祥的眼睛總是笑眯眯的,說起話來又清脆又好聽。
16、我的奶奶年已七旬,一頭的短發像罩一了一層白霜,一雙大眼睛已經深深地陷了下去,嘴裡的牙也已經快脫光,一雙粗糙的手爬滿了一條條蚯蚓似的血管,那飽經風霜的臉上刻滿了皺紋,像是記載著她70年來的千辛萬苦。
17、我們的語文老師是一個小老頭,戴著一副深度近視鏡,走起路來一步一晃,慢悠悠的,就像是在醞釀一篇大作,加上平時說話滿嘴「之乎者也」,以及那幽默詼諧的語言,倒真有點老夫子的味道。別看他這樣,但上課真有兩下子。
18、劉奶奶在我的印象中總是乾乾凈凈的,走到她身邊總會聞到一股股淡淡的皂香。她的頭發總是梳得那樣好,沒有一絲亂發。她不但自己干凈,而且家裡的一切都被她收拾得一塵不染。兒子、兒媳婦和孫子的衣服從來都是她洗,他們總是穿得板板正正。我去她家沒見她閑著過。
19、肖伯伯是我們區二輕局的離休幹部。他中等身材,身體很硬朗。和藹可親的臉上,有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夏天,上穿白襯衣,下穿一條西裝短褲,顯得樸素大方。肖伯伯雖然年過六旬,但還是那麼青春煥發,好像在他那強健的體內,蘊藏著用不完的勁兒。別人都說,退休後無聊,他卻是生命不息,奮斗不止,是追求盆景藝術的強者,是酷愛生活的典範。
20、外祖父是一位年過六旬的白發老人。在他那高高的顴骨上架著一副老花鏡,堆滿皺紋的臉上總是掛著慈祥的微笑。外祖父從十幾歲起就從事修鞋工作。他長年勞作,左手的大拇指已經彎曲變形了。
21、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氣。雖然刺得鼻孔生疼,但空氣很清新,使人感到格外清爽舒服。這時我看見一位滿面紅光的老大爺,他雖然滿頭銀發,鬍子斑白,卻顯得精神抖擻,他像年輕小夥子一樣,利落地跳入冰水之中,揮動著那有力的雙臂,飛快地向前游去,在他身後擴散出一圈圈發亮的水紋。他遊了幾個來回以後,只見他用兩手在冰岸上一撐,就輕松地跳上了冰岸,大顆的水珠從兩頰流下來,鬍子和眉毛上沾著晶瑩的水滴。一陣寒風吹來,我又打了個冷戰,老人卻抹了把臉上的水,又躍入冰水中。
22、他年逾六旬,軍帽下露出了花白的鬢發,在帽徽領章的襯托下,顯出一種不言而喻的身份。雖然公共汽車上喧鬧擁擠,但他依然挺直身坐著,兩只手放在膝蓋上,保持著軍人特有的一種風度。在他的眼皮下藏著一雙炭火似的光點,在默默地燃燒著……
23、今天是星期日,我剛從書店出來,迎面走來了一個50上下,背著大小兩個包的瘦老倌。他頭戴草帽,黧黑的兩頰深陷進去,滿臉深深的皺紋和衣服皺褶連成一片。那是一件洗得發白的舊上衣,並且紐扣沒有一個是相同的。我把眼光移到他的腳上,呀,怎麼連鞋也不穿,光著兩只像醬豆腐般的顏色的腳丫子,還直跺著腳哩 !哈,是個鄉巴佬!
24、我家住胡同口,有一個公用知來水龍頭,看水龍頭是一位老大爺。他矮墩墩的身材,胖乎乎的面孔,紅茶色發亮的額頭下面,兩條彎彎的眉毛,一雙細長的眼睛,那面相就像一尊彌勒佛。
25、我不由自主地來到麥田前。一位老農正在割麥子。他中等個兒,臉色黑黝黝的,他直起身來,用毛巾擦著汗,望著面前這豐碩的果實,他臉上露出了豐收的喜悅。是啊,嚴寒的冬日積肥備耕,溫馨的春日搶時播種,酷熱的盛夏揮汗鋤草……這一切還不是個盼著秋日的收獲嗎?
26、白發蒼蒼的鄰居張奶奶拄著拐杖,臉上笑得像一朵綻開的菊花。她眯起眼睛翻來覆去地看著玉雲姐那張錄取通知書,好像手裡捧的不是錄取通知書,而是一件稀罕的寶物。
張奶奶拉著玉雲姐的手,用昏花的眼睛把她從頭望到腳,又從腳望到頭。望著望著,她那眼裡的淚水便順著皺紋的溝道,,一串一串地落下來。
27、瞧這位老奶奶,她坐在桌子的最右端,頭上蒙著一塊白頭巾,身上穿著的夾襖已經打滿了補丁。她微低著頭,兩手熟練地纏著紗布。你雖然看不見她的眼睛,但從她那神情專注的臉上,可以看出她彷彿正在聆聽著什麼。
28、我的奶奶今年八十三歲了,她個兒不高,頭上全是白發,臉上布滿了皺紋,牙齒全落光了。她的背有些駝,小腳只有3寸長,但走起路來還很有精神。
29、他頭上裹著白毛巾,身上披著老羊皮襖 ,腰裡別著煙袋 ,活像童話里的老仙翁。
30、每天放學時,走進宿舍小廣場,我總能看到王凶爺在那間小板房前忙碌著。王爺爺個兒不高,背有點駝,滿頭銀發,鬍子、眉毛都花白了。他常穿一身褪了色的藍色工作服,看上去七十多了,可還是挺精神的。
31、李大爺個子不高,頭發花白,飽 風霜的臉上,刻滿了歲月留下的皺紋。那雙溫和的眼睛總是閃爍著慈祥的光芒。李大爺是個老軍人,在戰斗中左腿負過傷,所以走路地有點兒跛,可是這一點兒也不影響他為大家服務。
32、他是個矮小結實的老頭兒,走起路來一抽一抽的,像個孩子玩的穿線木偶。柔軟褐色的頭發稀拉拉地蓋在頭上,他的前額特別大,簡直和面部不太相稱。臉盤的輪廓也很怪,因為所有的牙齒全部脫落了。眼睛裡閃耀著智慧的光芒,又敏銳,又細致,使你幾乎覺得他有妖法。
33、我校附近有個敬老院,聽說在那兒的爺爺奶奶雖然無依無靠,但他們生活是很好很好。百聞不如一見,今天,我們去敬老院一起歡度節日,才知所說的都是直的。
那些老人們聽說我們小朋友來看望他們並為他們表演節目,人人臉上泛起了紅光,精心地梳妝打扮起來。你瞧那位爺爺已換上了一身筆挺的西裝,顯得精神多了,走起路來也輕盈了不少!
34、離我不遠的花園邊上,蹲著一個老農民,他那飽經風霜的臉上,布滿了深深的皺紋,兩只小小的眼睛有點渾濁,他的手,有小薄扇那麼大,每一根指頭都粗得好像彎不過來了,皮膚皺巴巴的,有點兒像樹皮。
35、對岸渡口,有幾個人正從提上走下河灘來,一位胖胖的老太太,提著一根手杖,鍵步走在前頭。夕陽灑在她的滿頭銀發上,顯得神采奕奕。
36、那是一位年過半百的老人,一張飽經風霜的臉,兩只深陷的眼睛,深邃明亮,看上去很有神;頭發很卻很整齊。他穿著一身整潔的中山裝,靜靜地坐在椅子上,沒有別人注意他,他也不注意別人,只是面對烈士陵園,凝視著那巍峨的人民英雄紀念碑
㈢ 宋朝的社會福利怎麼樣,當時的老百姓能享受什麼福利
如今,我們幾乎人人都有一張“社會保障卡”,有了這張卡,我們可以享受報銷醫療費用、領取失業保險、退休養老金等等各項福利政策。當然了,這些都是國家給我們公民的福利,那麼,古人生病了怎麼辦?古人怎麼養老?封建王朝會給平民們這些福利嗎?
我們以宋朝為例,看看如果我們擁有一張宋朝人的“社保卡”能夠享受哪些國家給的福利?之所以選擇宋朝,是因為在宋朝以前朝代的福利制喚哪度,都只是零零散散,而且內容較為單一,直到宋朝,社會保障的內容才變得全面而且高效。
宋朝“社保卡”功能一:公費醫療
1、平價葯店
在宋朝設有官營葯店:醫葯局,葯品的價格低於市場價,並且有時還免費向貧困人口發葯,除此之外,宋朝國家財政部門每年撥給數近十萬貫的醫療財政補貼。讓大部分的平民都能夠吃得起葯。
這些做法在《夢粱錄》中有記載:
民有疾病,州府置施葯局於戒子橋西,委官監督,依方修制刃散咀,來者診視,詳其病源,給葯醫治,朝家撥錢一十萬貫下局,令帥府多方措置,行以賞罰,課督醫員,月以其數上於州家,備申朝省。
———《夢粱錄》
2、扶貧醫院
在古代由於生產力低下,且“土地兼並”嚴重,很多平民在天災之年出現家破人亡、流離失所、重疾無醫的現象,這些平民無法支付高昂的醫療費用,面臨著失去生命的危險,鑒於這種情況,宋朝成立“安濟訪”。
其實第一個發起濟貧醫院的是我們熟知的蘇軾,當年他在杭州當知府的時候,自己出錢資助開設了一家病訪,取名“安樂”,後改為“安濟”,並且委託給僧人管理。安濟訪不到三年時間就救治了一千多病人。
到宋徽宗年間,“安濟訪”制度得到推廣,國家頒布了安濟法:要求只要城寨達到一千戶,都要設計安濟訪,沒錢治病的貧困人家都可以到這兒治病,並且醫院還針對傳染性疾病設有類似當代的“隔離病房”,對病人進行隔離治療。
《清平樂》宋仁宗劇照
問題一:福利病
根據記載,宋朝的部分發達地區的福利制度已經覆蓋到這種“扭曲”的程度:部分州縣的福利機構中心不僅為救濟對象提供生活必需品,還提供肉食等稀缺品,更有甚者還為他們提供保姆負責日常起居……哪個窮苦人家會請保姆?這已經不是福利機構了,已經成了變相的享受收留所。以至於當時的很多人都想著法進到福利機構。
在這樣的制度之下,不可避免的就產生了懶人,這些人整天無所事事的賴在福利機構不走,很多人田也不種了,還想讓國家分配媳婦兒……
當時的這些現象,與現在歐洲發達國家正在經歷的福利病,有很大的相似之處,而且跟當下我們的扶貧政策執行過程中遇到的懶漢現象也是類似的。
問題二:財政壓力
宋仁宗時期,慶歷新政失敗後,宋朝積貧積弱、三冗問題已經到了無可復加的地步,國家財政一度非常緊張,直到宋神宗才得以緩解。隨著宋朝福利制度的不斷完善,國家面臨的開支也是越來越大,可是這么大的財政支出從哪裡來呢?
一是國家財政撥款,當然了這是最基本的來源;二是貴族、地主贊助,宋朝經常通過減少宮廷開支、皇親國戚的日常開支來支持福利政策;三是利息收入,上文我們講到宋朝對平民百姓是有低息貸款的,每年國庫都會收到一部分的利息收入…
看似五花八門的收入來源,也抵擋不住龐大的福利體系支出壓力,宋朝經常通過加征稅收的方式來緩解財政壓力,看著是發放了福利,但其實“羊毛出在羊身上”。
當時的百姓有個諺語:“朝廷不養健兒,只養乞兒。不管活人,喜歡死人。”
可以看出,過度的福利指出已經讓宋朝力不從心。
問題三:形式主義色彩濃重
宋朝的福利制度充滿著皇恩浩盪的影子,他的實施無不表現出對百姓進行道德教化,讓他們感恩朝廷的想法。很多貴族的施捨,也都是為了在封建社會得到一個樂善好施的美名,很少有人是真正想要幫助百姓解決問題。
因此,在政策實施過程中,他們往往會救助那些社會上大家都知曉的貧困人,而不會去深入調查真正貧困的人們,救助了那些都知曉的貧困人,就會給朝廷留下一個好口碑。這樣大家才會誇朝廷好。甚至,發生了有的為了得到福利資金,部分心懷不軌的人與官員串通,假裝貧困人群騙取資金的腐敗現象。
啟示
以銅為鑒,可正衣冠;以古為鑒,可知興替;以人為鑒,可明得失。朕嘗保此三鑒,內防己過。今魏徵逝,一鑒亡矣。——《舊唐書》
對我們來說也是一樣的,要看到宋朝福利制度的優點來彌補當下福利政策的不足,也要從弊端中引以為戒。
啟示一:
在保障政府社保的同時,完善社會社保,讓企業進入社會保障領域,發揮市場的調和作用,減少資金壓力。
啟示二:
做好監督,對社保資金的使用要完善監督體制,防止發生腐敗。防止發生挪用扶貧資金、偽造貧困戶等騙取國家資金的問題。
啟示三:
要扶貧,更要扶志,堅決杜絕一味地給予,防止發生懶漢現象的發生,“授人以漁不如授人以漁”,要教會他如何脫貧,而不是一味地給錢、給物。
最後,要堅決避免走宋朝“形式主義”的道路,要把福利制度落到實處,要用最少的資金發揮最大的效益。
結尾
本文僅僅只對宋朝的部分福利制度進行了闡述,實際上擁有宋朝的社保卡,還可以享受其他很多的社會福利,例如:助學、撫恤等。
盡管宋朝的社會保障制度具有一定的缺點和弊端,但是在千年之前就能達到現在的福利水平,而且制度全面、實施到位,可以說是十分不易。這同時可以說明,我們國家從很早就開始重視國家人民的生活幸福指數,也說明我們的福利制度早在宋朝就已經遠遠領先別的國家。世界上又有哪個國家在當時能夠達到這樣的福利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