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建設養老機構及扶持政策問答
一、青島市養老機構基本情況怎樣?
答:截止2014年底,青島市登記養老機構175家,床位3.13萬張。到2015年底,機構養老床位數將達到3.81萬張。
二、辦養老機構需要什麼條件?
答:1、舉辦者是依法成立的組織或者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
2、有符合相關規范的名稱、住所、機構章程和管理制度;
3、有符合養老機構相關規范和技術標准,符合國家環境保護、消防安全、衛生防疫等要求的基本生活用房、設施設備和活動場地;
4、有與開展服務相適應的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和服務人員;
5、有與服務內容和規模相適應的資金;
6、床位數在10張以上;
7、法律、法規、規章規定的其他條件。
三、辦養老機構要提交什麼材料?
答:1、設立申請書;
2、申請人、擬任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資格證明文件;
3、符合登記規定的機構名稱、章程和管理制度;
4、建設單位的竣工驗收合格證明,衛生防疫、環境保護部門的驗收報告或者審查意見,以及公安消防部門出具的建設工程消防設計審核、消防驗收合格意見,或者消防備案憑證;
5、服務場所的自有產權證明或者5年以上房屋租賃合同、出租方的房屋產權證明;
6、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服務人員的名單、身份證明文件和健康狀況證明;
7、資金來源證明文件、驗資證明和資產評估報告;
8、依照法律、法規、規章規定,需要提供的其他材料。
四、到哪裡去辦養老機構登記?
答:養老機構的登記,由所在地的區、市民政局(工商局)辦理。
青島市政府投資建設的養老機構登記,由青島市民政局辦理。
涉港澳台或外資的獨資、合資、合作養老機構的登記,由山東省商務廳、工商局、民政廳負責辦理。
五、養老機構設施建設有什麼要求和標准?
答:1、養老機構設置應當符合本市的布局規劃,選擇人口相對密集的居民區且交通方便、空氣清新的衛生區域,禁止在污染區和危險區內設置。
2、養老機構所在環境安靜、安全、清潔,室外活動場所不低於150平方米,公共區域有明顯標志,方便識別。
3、養老機構建設用地包括建築、綠化、室外活動、停車和衣物晾曬等用地。房屋建築密度不應大於30%,容積率不宜大於0.8。新建養老機構綠地率應達到40%以上,改擴建養老機構綠地率達30%以上,人均擁有綠地面積不小於1.5平方米。
4、每床平均建築面積不低於30平方米。500張床位以上的養老機構,宜分點設置。
5、養老機構應當建有居室、食堂、衛生間、浴室、洗衣房、活動室、醫務室、辦公室等基本設施和室外活動場所;建有符合國家規定的消防設施、排污設施;配備必要的水、電、供暖、降溫及安全設施設備;宜配備供電不低於24小時的不間斷應急電源;公共場所應建有衛生設施,安裝可供老人使用的通訊設備及緊急呼叫設備。
6、養老機構的無障礙設施應當適合老年人的生理特點和生活需求。養老機構應當設符合老年人體能心態特徵的緩坡樓梯。三層樓及以下建築應設坡道。過廳應具備輪椅、擔架迴旋條件。廳室、過道、樓梯踏步面應平整防滑無障礙,界限鮮明。
7、養老機構各類設施設備要符合國家相關規定,及時維修保養、更新改造,保證其始終處於正常狀態。
六、建養老機構在土地使用方面有什麼規定?
答:對非營利性老年人社會福利設施,經民政部門審核確認後,按照《劃撥用地目錄》依法劃撥用地。對其他養老服務建設項目用地,按照項目具體建設用途和有關政策規定,以土地有償使用方式供地,並在地價方面給予適當優惠。支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利用村級建設留用地興辦養老服務設施;工業企業因不適應城市功能定位退出的土地,在符合城市規劃的前提下,要優先用於發展養老服務業;城鄉規劃確定的養老服務設施用地,非經法定程序不得改變用途;養老服務設施因城市建設需要依法拆遷時,要優先安排同等面積的回遷或易地建設用地。嚴禁改變養老設施建設用地用途、容積率等土地使用條件,變相搞房地產開發。
七、對非營利性養老機構有什麼優惠政策?
答:我市對公辦、民辦非營利養老機構實行統一的補助標准。一是建設補助。對新建非營利普惠性養老機構,每張床位補助12000元,分三年補助到位;對改建養老機構,每張床位補助6000元,分兩年補助到位;二是運營補助。對收住本市戶籍老人的養老機構,自理老人按照每人每月200元、失能半失能老人每人每月300元的標准給予養老機構運營補助。三是保險補助。對為入住青島戶籍老年人購買意外傷害責任保險的非營利普惠性養老機構,每人年保費額不低於150元的,政府每人每年給予120元補助。
稅費優惠。對養老院類的養老服務機構提供的養老服務,免徵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各類養老服務機構免繳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有線(數字)電視建設費(入網費)、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設費;減半繳納有線(數字)電視終端用戶收視維護費;用電、用水、用暖、燃氣等執行居民價格,使用固定電話、寬頻互聯網費用執行家庭住宅價格。
對符合條件的非營利性養老服務機構的收入,免徵企業所得稅;對其自用房產、土地,免徵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養老院佔用耕地的,免徵耕地佔用稅。非營利性養老服務機構免繳征地管理費、水土保持設施補償費、水利建設基金、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在達標排放污染物並經環保部門核準的情況下免繳排污費,適當減免環境監測服務費。對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等社會力量通過公益性的社會團體、基金會或者區、市以上政府及其部門,向非營利性的養老服務機構和組織的捐贈,在計算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時按規定標准予以稅前扣除。
八、營利性養老機構都享受哪些優惠政策?
答:土地保障方面。對非營利性老年人社會福利設施之外的其他養老服務建設項目用地,按照項目具體建設用途和有關政策規定,以土地有償使用方式供地,並在地價方面給予適當優惠。
稅費優惠方面。對養老院類的養老服務機構提供的養老服務,免徵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各類養老服務機構免繳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有線(數字)電視建設費(入網費),減半繳納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設費、有線(數字)電視終端用戶收視維護費;用電、用水、用暖、燃氣等執行居民價格,使用固定電話、寬頻互聯網費用執行家庭住宅價格。
對經工商部門登記的養老服務組織和機構,還可按規定享受國家對中小企業、小型微利企業和家庭服務業等其他相應的稅費優惠政策。
九、養老機構的管理人員、護理員按什麼標准配備?
答:養老機構應當做到人員配備合理。行政管理人員不超過全院職工人數的10%;醫、葯、護、技人員不低於全院職工數的 15%。護理員與自理老人的比例為1:10;與半自理老人的比例為1:6;與不能自理老人的比例為1:4。
十、養老機構收費多少政府管不管?有什麼收費項目?
答:為進一步發揮市場在養老服務業發展中的調節作用,由養老服務機構根據市場需求自主制定價格。政府通過規范市場價格行為,促進各類養老服務機構公平競爭、有序發展。
養老機構的基本養老服務收費主要包括床位費、護理費、伙食費,冬夏季有空調費或取暖費。
十一、政府對建設養老機構有無總體規劃?
答:市民政局通過購買服務形式,委託有關單位編制了《青島市養老設施布局規劃(2014-2020)》。將於2015年市政府研究通過後發布實施。
十二、養老機構接收老人必須簽協議嗎?合同有範本嗎?
答:養老機構在接收老人入住前,應當與老人、家屬或相關第三方簽訂服務合同,依法確立合同各方的權利和義務,維護養老機構和老年人的合法要求和權益,保證合同順利進行。
養老機構採用青島市養老服務協會制定的《青島市養老服務機構入住協議書》範本。
十三、養老機構要配建醫療機構嗎?按什麼標准配置?
答:規模較大的500張床位以上的養老機構,應內設護理院,有條件的可以申請設置康復醫院等醫療機構,經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或衛生部門審查,符合條件的納入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或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定點范圍;規模較小的養老機構,應通過依託當地醫院,採取合作方式引進醫療服務機構,也可以通過設立衛生所、醫務室等方式,為老年人提供專業的醫療服務。
對城鄉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托老所)、農村養老互助幸福院,應通過與周邊醫院、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合作開展醫療服務。
養老機構設立醫療機構,按照衛生計生部門的有關標准配置。
十四、養老機構怎樣申請長期護理保險政策?
答:依法登記的養老機構,按照衛生計生部門要求設立醫療機構。然後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申請長期護理保險定點機構資格。獲得定點機構資格的醫養結合養老機構,收住的符合條件的失能老人可以享受長期護理保險政策。
⑵ 養老機構策劃的具體流程。
開業,是指從事生產經營活動之前應事先准備和落實的各項具體事項,由於不同養老機構經營管理模式不同,經營規模和投入的人力、財力、物力有別,因此,事先准備的程度因人而異。
但按照現行辦事流程和規則,主要涉及以下幾方面內容:選定經營場所、籌措投資資金、場所裝潢裝飾、招聘員工、申請注冊、辦理稅務登記、辦理開戶手續、其他事項,諸如員工培訓、管理規章、行業審批等。
一、選定經營場所
無論是規劃新建,還是舊房改造,養老機構的經營場地選址屬於綜合考量的結果,既包括土地營運成本,又包括租金價格,同時,還涉及周圍環境分布狀況以及國家和地區綜合規劃要求。
在此,為了協助創業者了解和掌控投資方向,我們僅就涉及養老服務對象所關心的層面提供一些選擇經營場所應該注意的事項。
1.基地選址應該注重交通方便,臨近城市醫療點,這樣有助於依託社會醫療資源;
2.環境配置應該以綠色環境為主題,遠離雜訊和污染源,讓老年親近自然、享受自然;
3.用地規模宜考慮遠期發展,且地形地貌平整,不宜有過大、過多的高差,便於年老體弱者行動;
4.主要出入口宜設在城市次要道路上,道路設計應簡潔流暢,方便救護車、消防車及輪椅通行;
5.主要道路應有足夠的夜間照明設施,並有明顯的交通標志;
6.嚴禁將養老機構設置在《市環境保護條例》和市環境保護部門認定的污染區、危險區以內的區域;
7.禁止利用危房、簡易房設置養老機構,房、簡易房的鑒定,按照市建設行政部門的規定。
?
二、籌措投資資金
籌措資金是成功開業的基礎和前提,無論選擇何種方式或者規模,在正確估算的前提下,必須事先准備足夠的投資資金,有關具體的投資金額因人而異,無法具體評估,就資金來源而言,籌措資金的渠道主要有以下幾種:
1.自有資金:即個人所擁有的可變現資產
2.銀行借款:即向銀行提出融資計劃
3.合資經營:即聯合其他人員共同投資,風險和利益共擔
4.綜合野猛融資:即在投入自由資金的前提下,即向銀行貸款同時夥同他人合資經營
三、場所裝潢裝飾
基於養老機構經營對象的特殊性,養老機構的裝潢裝飾應盡量體現溫馨、方便、愜意,在保證監護系統、應急系統、照明系統、衛生系統等安全配置的前提下,具體的要求建議如下:
1.基調:由於養老機構屬於關懷性住宅或公寓,人員流動並不頻繁,但對環境設施的便利性要求非常高,其次,周圍環境的布置應力求自然韻味;
2.牆面:外牆面盡量體現現代元素,要融合整潔、大氣、寬闊的設計風格;
3.色調:房間內以自然採光為主,輔以照明用燈,不必講究現代燈光感覺,以體現自然的韻味,內牆面盡量點綴一些山水畫,不可使用廣告圖案來裝飾;
4.其他:有關坡度、間距、布局等要素
?
四、招聘員工
按照《市養老機構管理和服務基本標准(暫行)》條例規定,養老機構人員除了服務技能要求外,對服務人員與服務對象之間的比例關系有一定限制。
有關究竟配置多少服務人員以及員工如何適應經營者的經營和管理理念,創業者可在結合相關指導政策的基礎上,依據服務宗旨和經營風格,進行針對性篩選和甄如攜別。配置比例和技能要求如下:
(一)比例要求
1.護理員與住養老人的比例為:
(1)護理員與一級老人比例1:2.5至3.5;
(2)護理員與二級老人比例1:3.5至5;
(3)護理員與三級老人比例1:5至10;
(4)護理員與專護老人比例1:1.5至2.5。
註:一級老人指不能自理老人、二級老人指可半自理老人、三級老人指可自理老人、專護老人指完全不能自理和癱瘓老人。
2.行政管理人員占職工總數10%以下;
3.城市養老機構和有條件的農村養老機構主要領導應具備相關專業大專以上學歷,並接受社會工作類專業知識的培訓;
4.養老機構內各專業工作人員,應當持有相關部門頒發的職業資格證書,護理員應當接受崗前培訓合格,由市民政局發給《市護理員執業證書》後,持證上崗;
5.城市養老機構和有條件的農村養老機構配備一名以上的社工、康復師等專業人員;
6.城市養老機構和有條件的農村養老機構專職廚師不少於一名;
7.各養老機構有專(兼)職營養士(師)。
(二)基本技能要求
1.管理員
(1)編制長中短期工作計劃;
(2)定期統計資料;
(3)撰寫年度總結和評估報告;
(渣脊伏4)分析經營和管理問題,積極諫言並採取的相應對策;
(5)制定工作人員、管理機構和決策機構的職責說明、工作流程及組織機構圖解;
(6)制定工作人員選拔、培訓、使用、管理、獎懲的相關制度;
(7)組織管理老人物質生活、文化娛樂、保健康復、醫療衛生等工作;
(8)創建並實施有序的生活、娛樂、康復、醫療等活動;
(9)根據住養老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護理等級規范,督導護理員實行分級護理和分類管理;
(10)建立完整的入院老人檔案資料和資料庫,包括入院協議書、申請書、健康檢查資料、身份證、戶口簿復印件、老人照片及聯系人等與老人有關的所有資料
(11)接受並接待社會咨詢,及時處理各種投訴;
(12)及時處置照明、報警、取暖、降溫、通訊、生活設備、排污等設施出現的問題,保證其隨時處於正常狀態;
(13)維護並保持院容院貌整潔、室內外環境干凈舒適,綠化布置合理,四季常綠。
2.護工
(1)清潔居室衛生,整齊擺放室內物品,桌面、門窗、地面及牆壁無積灰,定期消毒,每周大掃除一次;
(2)供應開水,並提供洗澡用水和膳食,代為傳呼電話、郵遞信件、代購物品、代辦儲蓄,存放保管貴重物品等;
(3)在設有電視機、報紙雜志、書刊的老年人閱覽室協助老年人娛樂;
(4)督促老人按時起床、休息、參加院內組織的各項群體性活動;
(5)保持老人服裝得體、干凈;
(6)酌情開窗通風,保持室內外空氣流通、無異味;
(7)為行走不便的老人配備臨時使用的拐杖、輪椅車和其它輔助器具等;
(8)24小時值班並巡視居室,發現異常,及時處理,做好交接班工作;
?
3.醫師暨康復師
(1)每天組織能起床活動的老人開展群體康復,對卧床老人開展個體康復,並定時進行康復評估;
(2)為老人建立身體健康檔案。保健病史(無醫務室的養老機構作老人院程記錄)原則每月一次,特殊情況隨時記。對入住病區的患病老人按完整病歷(大病史)書寫,並按衛生部門要求定期進行病史質量評比;
(3)定期查房,每周一至二次,做到護理、治療到床頭;
(4)入院前做到每位老人進行體檢,入院後每年體檢一次;
(7)醫務人員確保各項治療措施的落實,嚴禁醫療事故。
4.廚師暨營養師
(1)每周有食譜,一周食譜不重樣,葷素、干稀搭配合理;注意飯菜的保溫;一日三餐適(2)根據老人需要,製作軟食、流質及特殊飲食,尊重少數民族習慣,根據需要分灶供應;
(3)飲食符合衛生要求,嚴防食物中毒,每天對葷、素食品進行留樣,並保留24小時;
5.心理咨詢師
(1)建立老人與老人、老人與工作人員之間的相互交流的氛圍,讓每位能開口說話的老人每天開口說話半小時以上,工作人員定期與老人談心,並做好談話周記(在個案記錄中體現)。及時掌握每個老人的情緒變化,對普遍性問題和極端的個人問題,集體研究解決辦法,保持老人最佳的心理狀態;
(2)每周組織老人開展一次有益於身心健康的各種娛樂活動和各類興趣小組,豐富老人精神文化生活;
(3)每年至少二次組織大型的為老人送溫暖、送歡樂活動,消除老人的心理障礙。幫助老人建立新的社會關系,努力營造大家庭色彩,基本滿足老人社會交往和社會情感的需要。
?
五、申請注冊
注冊的目的在於取得工商營業執照,成立合法生產經營企業,創業者可就近前往區縣所轄工商行政管理局申請辦理注冊手續。
工商行政管理局申領注冊登記手續
申請從事個體工商業經營的個人,應當持所在地戶籍證明及其他有關證明,向戶籍所在地的工商行政管理所提出申請。對符合登記條件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將發給《申請登記表》,
申請人填寫完《申請登記表》後,將《申請登記表》送交發表的工商行政管理所,工商行政管理所將有關文件報送區縣級工商行政管理局審查,申請者獲得營業執照後,即成為個體合法工商戶,就可以開始營業。
申請個體工商戶獨資企業開業登記,除須具備相應的經營能力與條件,以及本人提出書面申請外(工商管理部門提供申請表格),還應提供相關證明:
1.身份證明:申請人應提供本人身份證
2.經營場地證明:
(1)租房協議書或產權證明
(2)進入各類市場內經營的需經市場管理辦公室蓋章批准
(3)利用公共空地、路邊弄口等公用部位作經營場地的應提供市政、城管、土地管理等有關職能部門的批准件或許可證
3.其他證明材料
(1)投資人簽署的個人獨資企業設立登記申請書
(2)企業名稱預先核准通知書
(3)申請人身份證原件和復印件
(4)職業狀況承諾書
4.從事國家專項規定的行業或經營范圍,應提交有關部門的審批件。
六、辦理工商稅務登記
個體工商戶成功獲得工商營業執照以後,自領取營業執照之日起30天內,持有關證件、資料,在工商注冊或單位所在的區縣(地區)地方稅務局納稅服務所申報辦理開業稅務登記。辦理稅務登記手續及須提供的材料如下:
1.營業執照或有關主管部門批准開業的證明;
2.有關合同、章程、協議書;
3.銀行開戶許可證;
4.法人或負責人居民身份證;
5.單位公章和財務專用章;
6.房屋產權證書或租房協議;
7.技術監督局頒發的全國統一代碼證書;
8.稅務機關要求提供的其他證件、資料。
七、辦理銀行開戶手續
個體工商戶在領取營業執照並刻制公章之後,即可到銀行辦理開戶手續,開立銀行結算賬戶。根據中國人民銀行關於結算賬戶管理的有關規定,每個法人僅可開立一個基本帳戶,用以提取現金及日常結算支付等,並可根據經營業務的需要,再開立其他的一般帳戶。
(一)開立賬戶需要准備的資料
1.營業執照副本及其復印件;
2.組織機構代碼證的副本及其復印件;
3.法定代表人身份證復印件;
4.留存印鑒非法定代表人的,需要簽署相應的授權書;
5.公章、財務專用章及預留人名章;
6.經辦人身份證復印件(通常工商銀行需要);
7.法人的稅務登記證(含國稅及地稅)副本的復印件(通常招商銀行需要);
8.房屋租賃協議(一般基本戶開戶行需要);
9.其他需要的證明文件。
(二)辦理支票領購手續
1.經辦人的照片;
2.經辦人的身份證復印件(通常工商銀行需要);
3.設置開立帳戶的密碼(通常工商銀行需要)。
(三)購領支票
1.支票購領本(要經辦人照片,身份證復印件)
2.開戶許可證(工商銀行)
3.預留銀行印鑒,當時填寫手續費和工本費的單子。
⑶ 對敬老院的意見和建議
一、加快推進養老服務機構建設
我市現有60歲以上老人16萬左右,而目前義烏已建成的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和居家養老服務站所能服務的對象在4萬名左右,規模養老機構大約有十餘所,因此所能提供的養老服務與需求相比還有很大的缺口,遠遠不能滿足日益嚴重的老齡化需求。我們在養老院建設上應在政府引導下盡早謀劃、盡快推進、盡力完善,要具有超前意識,從長遠發展出發,通過系統規劃、合理布局、統籌發展。在全市范圍內進行養老服務需求評估,對評估結果進行養老服務需求分區分級,根據各區域需求特點建設相適應的養老院,同時為社會資本運營或開辦的養老服務機構給予稅費減免扶持,提供各項行政事業性收費減免政策,讓養老服務機構用電、用水、用氣、用熱享受特殊價格。促進公辦、公建民營、社會辦養老服務機構互為補充、協同發展,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特色鮮明的養老服務機構體系。
二、加大居家養老服務扶持力度
在加大養老機構建設力度的同時,還有許多老人因支付能力和支付意願比較低,而無法進入養老機構享受服高亮務。目前我市除了在政府組織下已建成的近700個各類居家養老服務機構,還有許多自發形成的村內食堂、村內老年活動中心等,通過多種方式來盡可能提升廣大老人的幸福感。但是,這些自發形成的居家養老服務模式,多是靠村集體經濟或者社會捐贈來維系的,規范性、可持續性、可復制性都較低。因此,應加大對這些自發形成養老服務的扶持、補助和監管,確保這些養老服務能夠得到健康、規范、持續發展。
三、加速推動醫養結合養老服務發展
由於老年人身體較弱、抵抗力較差,當需要就醫時極為不便。而且老年人群體中存在許多慢性病患者、失能失智患者,所以在日常照護之外對醫療資源的需求也較為突出。對此,相關部門應不斷推出鼓勵醫養結合養老服務模式發展的政策,在政策和資金上給予支持,鼓勵二級以上綜合醫療機構開展醫養結合的新模式,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不斷滿足老人慢病防治、養生保健、飲食起居、臨床診療、康復護理等全方位需求。大力支持有實力、有意願參與社會養老服務的醫療機構開辦養老服務機構,充分發揮醫療機構的技術優勢,最大限度地實現「醫」與「養」的深度融合,醫院可以在養老服務機構設立全科醫生或老年病醫生,隨時為老年人開通綠色通道,並根據老年人健康狀況進行照料指導或安排護士進行專業護理。真正建設成集醫療、康復、養老、護理等功能於一體的醫養結合服務體系,實現人人享有基本健康養老服務,努力滿足老年人日益增長的多層次、多樣化的健康養老服務需求。
四、深入踐行「三服務」理念
一是在醫療保障上,衛生部門應該加大對醫養結合型養老服務發展的扶持力度,鼓勵和支持具備條件的養老機構開辦老年康復醫院,並經評估後納入醫保定點,為老年人提供更便捷的慢病防治、病後康復、健康理療等服務;二是在醫養服務型養老機構業務審批過程中,民政、衛健、醫保等部門應進行聯合辦理,實現流程簡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秉承「最多跑一次」理念,完善相應辦理流程;三是在特殊照護服務上,殘聯等組織應大力發揮自身作用,深入各養老服務機構培訓、開設特殊老人服務項目,在殘障老人關懷、康復指導等方面為老人和養老服務機塵悄構提供幫助。
民政局答復:
截至目前,義烏市共有戶籍人口84.9萬人,其中60周歲以上老年人16.9萬人,約占總人口20%。目前,全市共有養老機構15家(其中民建民營養老機構2家,敬老院3家),養老床位6818張,每千名老人擁有機構養老床位40.9張;建成示範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9家,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站)464家,助餐、配送餐城鄉覆蓋率95%,惠及全市老年人5.5萬餘人。
一、養老服務體系基本情況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養老服務工作,累計投入11.7億元用於支持和推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現已基本建成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
(一)超前規劃,養老機構建設省內一流。2015年,我市怡樂新村養老服務中心作為省內單體規模最大的養老機構通過公開招投標,正式實現公建民營,委託專業養老服務機構運營管理。2016年,我市將「養老機構改造」工作列入年度民生實事,根據「9643」養老服務格局,保障4%老人入住機構的需求,全面啟動鎮街敬老院改造升級,以三星級標准,新建城西、稠江、後宅、赤岸、上溪、佛堂、義亭、廿三里、大陳9家功能完善、設施一流的鎮街級養老服務中心。對外引入湖戚兄寬南普親、南京瑞海博等專業團隊,本土稠州醫院積極投身養老機構運營。我市率先在全省實現養老機構全面社會化。目前全市養老機構入住老人2000餘人,入住率約30%。
落實各項養老服務業的稅收優惠政策,對養老機構提供的養護服務免徵營業稅,對各類非營利性養老機構自用房產、土地免徵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對非營利性養老機構建設免徵有關行政事業性收費,對營利性養老機構建設減半徵收有關行政事業性收費。各類養老機構免繳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有線(數字)電視建設費(入網費),減半繳納有線(數字)電視終端用戶收視維護費,用電、用水、燃氣按居民生活類價格執行,使用固定電話、寬頻互聯網費用執行家庭住宅價格;向城市污水集中處理設施排放達標污水、按規定繳納污水處理費的,不再徵收污水排污費。
(二)示範引領,構建「1+14+N」社區養老服務網。現已建成投用示範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9家並實現社會化運營,在鎮街新建的養老服務中心高標准、創新式嵌入建設示範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為周邊村居提供配送餐、助浴助潔、家庭支持、短期托養、康復器具租賃等服務。北苑、城西、稠江、上溪、後宅、蘇溪等示範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現已為92個村居提供配送餐服務。各示範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充分發揮家庭支持功能,為400餘人提供護理技能培訓。
加快推進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站)全覆蓋,目前已建成464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通過村居自建老年食堂、示範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配送餐、優勢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配送餐、中央食堂配送餐等形式,為全市2萬余名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務。根據《關於開展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全覆蓋工作的通知》(義政辦發〔2017〕83號),經驗收合格,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由市財政根據建設方式給予資金補助,其中改擴建的給予5-8萬元/個的資金補助,用房新建的給予10-15萬元/個的資金補助。各鎮街對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站)建設給予相應的配套支持。根據實際就餐人數,按照4萬/年、6萬/年、8萬/年、10萬/年的標准給予運行補助。符合條件的無償服務對象免費就餐,伙食經費(按每餐6元的標准)由市財政保障,低償服務對象由市財政每人每餐補助2元,鎮街配套補助。為提高居家養老服務站運行效益,2019年,我市出台《關於全面提升居家養老服務質量的若干意見》(義政辦發〔2019〕78號),居家養老服務站的運行補助從1.2萬/年提高至3萬/年或4萬/年。我局養老服務指導中心定期會同市場監管等部門,對照料中心運行情況進行聯合檢查,確保照料中心安全有序運行。
(三)購買服務,實行多層級養老服務補貼。堅持保障基本和適度普惠相結合、統籌兼顧與分類實施相結合的原則,在金華地區率先實施居家養老服務補貼制度,政府統一為部分特殊困難群體購買居家養老服務。委託6家養老服務機構,為全市低保低邊家庭失能等級達到1-3級的60周歲以上居家老人,70周歲以上獨居、孤寡的困難居家老人,90周歲以上高齡居家老人,每月提供4個工時或8個工時上門居家養老服務。目前已完成服務工單2萬單。養老服務補貼與長護險有效銜接,根據居家上門護理、養老機構護理、醫療機構護理,按照不同標准政府給予支付。為60戶生活困難老人開展家庭適老化改造,內容包括居家通道、卧室、衛浴等細節調整改造,提高居家養老的安全度和舒適度。
(四)醫養結合,醫療水平顯著提升。全市養老機構通過內設醫院、醫務室、衛生室、就近與當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簽約等多種形式,全面實現醫養結合,養老機構內醫療水平不斷提升。在怡樂新村養老服務中心內設佰仁老年康復醫院,並納入醫保定點,設置床位200張。鴻佰洲養老服務中心內設如賓老年醫院,設置床位50張。城西、赤岸養老服務中心依託本地稠州醫院資源,有效實現醫養結合。全市老年人實現家庭簽約醫生全覆蓋,社區衛生院定期到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為老年人提供基礎醫療服務。
二、下一步工作舉措
(一)加強養老機構建設,實現機構養老服務再上新台階。全面落實養老機構備案制,堅持寬進嚴管,做好新建養老機構備案登記工作。嚴格按照養老機構管理考核辦法,對各養老機構實施考核機制,通過正面激勵和負面懲戒相結合的方式,明確行業規范,指導、管理和監督。提高入住養老機構「一站式」辦理平台知曉率和使用率,全面實現機構信息公開透明,申請入住高效便捷。推進養老機構養老文化建設,注重服務細節,提升服務質量,打造一批有特色、有品牌、有社會效應的公建民營養老機構,參與全國等級評定,在全省樹立機構養老的義烏標桿。
(二)完善居家養老設施,實現居家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2020年底,各鎮街示範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站)實現全覆蓋,城鄉助餐、配送餐服務實現全覆蓋,上門居家養老服務實現全覆蓋,全面提升我市居家養老服務標准化、社會化、專業化水平。探索在稠城街道實行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站)全面委託社會力量運行。全面統籌醫養結合、老年電大、鎮街老年大學等行政資源進駐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點)。加快構建社區、社工、社會組織有機協調的三社聯動為老服務機制。
(三)深化醫養有機結合,實現醫療+智慧便捷化服務。鼓勵和支持醫療機構內設養老床位,全市簽約醫療機構,為養老機構內老人提供就診綠色通道,方便老人特殊情況及時就醫。加強養老機構內佰仁老年康復醫院、如賓老年醫院、醫務室等醫療機構的管理,為機構內老人提供安全、規范、專業的醫療服務。鼓勵和支持養老機構利用智慧床墊、智能檢測設備等現代技術產品,全面掌握老人身體各項機能指標,提供針對性、個性化的服務,實現服務智能化、科學化。在各鎮街示範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試點推廣遠程醫療會診,邀請專業醫生通過互聯網,線上為老人提供醫療服務。
⑷ 十四五養老服務規劃基本思路
法律分析: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完善養老服務體系,推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協同發展,健全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大力發展普惠型養老服務,支持家庭承擔養老功能,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完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網路,推進公共設施適老化改造,推動專業機構服務向社區延伸,整合利用存量資源發展社區嵌入式養老。強化對失能、部分失能特困老年人的兜底保障,積極發展農村互助幸福院等互助性養老。深化公辦養老機構改革,提升服務能力和水平,完善公建民營管理機制,支持培訓療養資源轉型發展養老,加強對護理型民辦養老機構的政策扶持,開展普惠養老城企聯動專項行動。加強老年健康服務,深入推進醫養康養結合。加大養老護理型人才培養力度,擴大養老機構護理型床位供給,養老機構護理型床位佔比提高到55%,更好滿足高齡失能失智老年人護理服務需求。逐步提升老年人福利水平,完善經濟困難高齡失能老年人補貼制度和特殊困難失能留守老年人探訪關愛制度。健全養老服務綜合監管制度。構建養老、孝老、敬老的社會環境,強化老年人權益保障。綜合考慮人均預期壽命提高、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快、受教育年限增加、勞動力結構變化等因素,按照小步調整、彈性實施、分類推進、統籌兼顧等原則,逐步延遲法定退休年齡,促進人力資源充分利用。發展銀發經濟,開發適老化技術和產品,培育智慧養老等新業態。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第四十五章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
第三節完善養老服務體系
推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協同發展,健全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大力發展普惠型養老服務,支持家庭承擔養老功能,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完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網路,推進公共設施適老化改造,推動專業機構服務向社區延伸,整合利用存量資源發展社區嵌入式養老。強化對失能、部分失能特困老年人的兜底保障,積極發展農村互助幸福院等互助性養老。深化公辦養老機構改革,提升服務能力和水平,完善公建民營管理機制,支持培訓療養資源轉型發展養老,加強對護理型民辦養老機構的政策扶持,開展普惠養老城企聯動專項行動。加強老年健康服務,深入推進醫養康養結合。加大養老護理型人才培養力度,擴大養老機構護理型床位供給,養老機構護理型床位佔比提高到55%,更好滿足高齡失能失智老年人護理服務需求。逐步提升老年人福利水平,完善經濟困難高齡失能老年人補貼制度和特殊困難失能留守老年人探訪關愛制度。健全養老服務綜合監管制度。構建養老、孝老、敬老的社會環境,強化老年人權益保障。綜合考慮人均預期壽命提高、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快、受教育年限增加、勞動力結構變化等因素,按照小步調整、彈性實施、分類推進、統籌兼顧等原則,逐步延遲法定退休年齡,促進人力資源充分利用。發展銀發經濟,開發適老化技術和產品,培育智慧養老等新業態。
⑸ 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調研報告
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調研報告範文
為進一步深入把握我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的建設情況,助推和提高養老社會化程度,促進昆明經濟社會和諧發展,社法委於20**年4-6月間對我市不同類型、各具代表性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服務體系的建設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
一、我市老年人口和養老服務機構現狀及工作成效
(一)我市老年人口的基本狀況
按照國際標准,一地區60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例達到10%,或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達到7%即為進入老齡化社會的標志。我國於1999年進入老齡化社會,至2012年底全國老年人口達1.94億,佔全國總人口的14.9%。我市1991年有老年人口36.25萬,占總人口比例的10.09%,標志著我市進入老齡化社會;截至2012年底,我市戶籍老年人口達87.264萬,佔全市戶籍人口的16.06%,較1991年增長了1.41倍,年平均增長率為7.32%。目前我市有空巢老人23萬,占老年人口總數的26.36%;失能老人19萬,占老年人口總數的21.77%。在全國31個省會城市中我市老齡化程度排第9位,在雲南16個州(市)中排第1位,是人口老齡化較為嚴重的城市,具有高齡化、空巢化的特點,需要照料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數量劇增。
(二)我市養老服務機構現狀
我市目前具有一定規模的老年人活動中心4所,各類養老服務機構119所,總計擁有床位數1.6萬張,每千名老人擁有床位18張,已建成投入運營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72個,市級層面成立了XX市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協會、XX市養老產業協會,全市95%的城市社區和85%的農村社區(村)均成立了老年人協會。
(三)我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的建設情況及成效
1 、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建設情況
根據省、市《老齡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相關要求,我市於2012年啟動了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的建設工作,當年省下達我市建設任務為60個,2013年為80個,到目前為止已有72個建成並投入使用。
——建設方式及規模。 我市因建蓋較早的城市老舊小區難以找到800平米的場地,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採取新建、改擴建、租賃場地整合資源等方式進行建設,有的中心功能較為齊全,有的採取多點建設彌補或達到功能相對齊全。
—— 服務內容。 目前根據我市不同社區老年人的需求,在個別「中心」四項基本服務已得到拓展,如XX區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示範點在深入調查的基礎上,增加了情感關懷、養老機構外展、小家庭結對等服務。
—— 服務對象及方式 。服務對象為本轄區內60周歲以上老年人,具體根據老年人的實際情況分為無償、低償和有償服務,無償服務的對象為具有本轄區戶籍的城市「三無」和農村「五保」老年人;低償服務對象為具有本轄區戶籍老年群體中的高齡老年人、特殊群體的老年人;有償服務對象為有經濟來源並有服務需求的老年人。
2. 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運營情況
我市積極探索不同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運營方式,按管理主體和經費來源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五類。 一是 由政府全額負擔運營經費的,如XX區長壽路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成立於2008年,與社區居委會辦公用房合用,結合「4050」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工作招聘工作人員,成立至今已為12.9萬人次提供服務,每年投入65萬元用於政府購買服務。 二是 由集體經濟承擔運營經費的,如XX區中營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成立於2012年3月,新建小區預留用地建蓋,每天為150餘位老人提供用餐服務、為80餘人提供康體娛樂活動。 三是 社會力量興辦、民營經濟補貼。XX區916社區養老示範基地,成立於2011年4月,由愛心企業家免費提供場地,成立至今已為3.6萬人次提供服務,愛心企業每年提供運營經費120萬元。 四是 大型工礦社區,由單位與社區共建的,如XX市新村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成立於2011年,與社區居委會辦公用房合用,與單位離退休人員工作相結合,成立至今已為3萬人次提供服務,至今投入運營經費70萬元用於政府購買服務。 五是 市婦聯探索的「三工」協作參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模式,即市由婦女工作者、社會工作者和義務工作者三者結合,由市婦聯組織牽頭,引入南鑫家政服務公司提供社會工作者服務,招募志願者參與,共同為社區居家養老提供服務和幫助。
3. 取得的工作成效
我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至今經歷了3個階段:第一階段是2000年的「星光計劃」,即2000之後的2-3年,通過發行福利彩票籌集的福利金,約40-50億元用於資助城市社區的老年人福利服務設施、活動場所和農村鄉鎮敬老院的建設;第二階段是2007年的「163」計劃,即給予每個社區5萬元啟動資金,建立「1個」老年服務中心,針對社區內的特困老人、殘疾老人、高齡老人、獨居老人和患病老人,開展溫情、援助、醫療、教育、康樂和維權「6項」服務,實行領導、標准和標識「3個」統一;第三階段是當前開展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建設,即建立健全縣(市)區、鄉鎮(街道)和社區(村)三級服務網路,城市街道和社區基本實現居家養老服務網路全覆蓋,80%以上的城市社區和20%以上的農村社區建立包括養老服務在內的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和站點。
目前已逐步探索出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資源為依託,社會力量參與的新路子,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在西南地區處於中上水平。通過實地走訪與了解,截止2013年3月,我市72個建成投入運營的「中心」,獲得省、市、區三級財政撥付建設補助資金累計達4900萬元(具體補助標准見表五),其中申請省級財政補助2300多萬元、市級財政配套投入1600多萬元、縣(市)區級財政配套投入1000萬元左右,為近萬人次老年人提供了服務。
二、我市目前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發展不平衡。一是各縣(市)區之間呈現不均衡發展。二是各社區之間發展不平衡。
(二)缺乏市級層面的政策支撐,各職能部門之間難以形成合力。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的建設涉及規劃、土地、住建、專業人員培訓、政府購買服務、志願者服務管理等多方面工作,需要多個職能部門的協同推進。
(三)工作開展過程中「三難」問題突出。一是「中心」用房選址難是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主要制約因素。二是各級配套資金落實有困難。三是運營難是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面臨的突出問題。
(四)服務項目有待擴充,充分發「中心」養老服務功能揮。由於「中心」的建設工作尚處於起步階段,與「中心」建設的基本功能要求還有較大差距。另外,一些「中心」由於缺乏宣傳,雖然具有較為齊備的設施和配置,但呈現出服務量不飽和的狀況,「中心」難以真正發揮養老服務的功能。
(五)社區功能不健全,社區內資源整合利用率不高。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的建設支撐在社區、根基在社區、服務對象在社區,需要社區內每一個組織、每一個家庭的參與協作,需要整合社區內各種資源,納入整個社區的發展建設統一規劃之中。但調研中了解到,許多現有社區資源還處於「分離」狀態。 一是 社區內的基層組織未能實現有效聯動。 二是 「中心」與小區物管沒能實現信息、資源共享。 三是 社區內公共單位、組織擁有的資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社會力量引入不夠。
(六)「中心」責任主體要不夠明確,助老服務隊伍建設有待加強。 一是 「中心」責任主體不夠明確。 二是 助老服務隊伍力量薄弱,專業養老護理員緊缺。
三、對策和建議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 國際上一般都是在人均gdp達到10000美元以後才進入老齡化社會,而中國在3000美元的時候就已進入了老齡化社會,「未富先老」對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社會結構的調整帶來巨大的沖擊和挑戰。XX市作為省會中心城市,各級黨委、政府要充分認識到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的建設對構建和諧社會、建設幸福美好新昆明的重要意義,是我市在全省率先實現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是實現我市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要切實增強做好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緊迫性和責任感,結合社會管理工作創新,建立「政府投入主導化、投資主體多元化、服務對象公眾化、運行機制市場化、服務隊伍專業化」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工作大格局;要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作為重要的民生工程,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納入績效考核體系;要通過政策扶持、資金投入、搭建平台、培育機構、典型示範、服務監管等途徑,切實加強我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領導。
(二)加快制定有利於推動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政策措施。一是 按照新修訂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抓緊對《XX市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進行修訂,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的建設寫入地方性法規條例中。 二是 制定完善城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中長期發展規劃,根據我市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老年人口分布和老年人的需求,科學謀劃、高位統籌,做頂層設計。 三是 市政府要加快出台《關於加快推進XX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實施意見》,要認真總結試點經驗,深入調研,摸清情況,學習借鑒省內外的先進經驗和做法,明確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的建設指導思想、目標任務與階段性要求,以及各職能單位的具體職責,進一步規范「中心」的建設、運營,通過建立長效性的運行、管理、保障機制,逐步完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政策措施。
(三)建立健全我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體制機制。一是 強化市、(縣)區兩級老齡部門養老行業主管部門的責任,負責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行業管理和業務指導;強化縣(市)區、街道(鄉鎮)兩級政府為「中心」建設的主體責任,負責具體承建「中心」項目;強化街道(鄉鎮)、社區屬地管理主體的責任,在「中心」項目建成後,交由社區、社會組織及企業等管理運營,由街道(鄉鎮)、社區負責日常監管。形成「條抓塊管、條塊結合、以塊為主、非營利性組織負責「中心」營運」的居家養老服務體系的管理體制。 二是 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打破行業界限,放開社會化養老服務市場,採取公建民營、民辦公助、政府購買服務、小額貼息貸款等多種形式,引導和培育社會力量參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的建設,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鼓勵具有一定資質的、專業性較強的非營利性機構,尤其是社會工作機構進入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可學習上海模式,建立公益招投標平台,設立養老服務專項,通過市場化的引入激發行業的活力,實現運行機制市場化。 三是 建立健全政府購買服務的工作機制,制定「普惠+特惠」的政策,優先向需求最迫切的老年特殊群體提供服務,將城市「三無」老人、農村「五保」老人、80歲以上獨居、空巢、失能、半失能的高齡老年人列為政府購買服務的對象,為其提供無償或低償服務;通過市場運作,不斷拓展服務內容、創新服務方式,為具有服務需求和一定經濟能力的低齡老人提供有償服務,逐步實現服務對象的公眾化。 四是 建立健全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的經費保障機制。老齡工作是關繫到千家萬戶的民生工程,且養老產業屬於微利或無利行業,建議政府通過財政撥付、政策傾斜、稅收減免等形式給予一定的扶持,要,對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的「助老員」工資、日間照料床位、老年飯桌、場地租賃等方面給予補貼扶持。
(四)進一步完善社區功能,夯實居家養老的硬體基礎。一是 將「中心」建設納入社區配套服務設施統一規劃建設,作為「和諧社區」建設不可或缺的內容進行考核。 二是 加強社區硬體基礎設施建設,將「中心」建設用地納入新建小區的建設規劃,在開發時預留小區總面積的5%或8%,作為養老設施用地,規劃、土地、住建、民政等部門要在立項、規劃、用地、工程許可、小區命名等各個審批環節嚴格把關,形成政策合力;加大對老舊小區硬體設施的修繕和改造,充分利用有限空間,以改擴建的方式逐步加強「中心」硬體建設。 三是 加強對社區資源的整合利用,社區「兩委」應重視和支持「中心」建設,加強老齡、民政、衛生、工青婦等基層組織的協調配合,充分依靠和挖掘社區內公共單位的力量,調動小區物管的積極性,共同參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工作。
(五)加強隊伍建設,建設一支專兼結合、以專為主的社區養老服務隊伍。一是 進一步理順老齡工作管理體制,整合老齡辦與市委老乾局的資源,以適應老齡化進程不斷加快對老齡工作提出的新挑戰和新要求。 二是 與「4050」人員再就業工作相結合,參照社管綜治「協管員」的方式,在每一個「中心」設立2-3個「助老員」的公益崗位。 三是 加強養老服務人員的培訓,與勞動就業部門配合,定期對專職人員進行康復、護理、心理學等具有較強針對性的培訓,實行「助老員」持證上崗和定期星級評定,提高養老服務隊伍的專業化水平。 四是 注重發揮「養老服務志願者」隊伍的作用,開展「以老養老」、「銀行式儲蓄養老」,調動志願者的積極性,特別是一些低齡老年志願者的參與積極性。
(六)加大宣傳力度,引領社會化養老新風尚。 社區居家養老在全社會的認知度和認同度還有待進一步提高,要以新修訂的《老年法》普法學習宣傳為契機,將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上升為國家的一項長期戰略任務加強宣傳,發揮輿論引導和推動作用,強化「家家都有老人、人人都會老」的意識,形成全社會關心、關注養老服務事業的濃厚氛圍。發揮好新聞媒體的作用,通過開展各類活動,集中宣傳開展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的背景、內涵和意義,通過對「中心」養老服務實際效果的提升和宣傳,釋放敬老、愛老、養老的社會「正能量」,以提高社會關注度;要針對老年人做好細致的宣傳講解工作,逐步改變老年人傳統的生活觀念、消費觀念和養老觀念,接受這一新型的養老方式,引領社會化養老的新風尚。
;⑹ 關於養老問題的社區工作計劃
下面是工作計劃欄目我精心為大家整理的關於養老問題的社區工作計劃,歡迎閱讀。
隨著人口老齡化迅速發展,養老問題日益突出。**年底我市60周歲以上老年人口約**萬人,佔全市總人口的13.9%。為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嚴峻挑戰,滿足日益增長的社會養老服務需求,發揮養老服務業在推動經濟發展、促進就業、改善民生中的重要作用,根據《**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推進養老服務業發展的意見》和《**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吉林省老齡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的通知》,結合我市實際,特製定本規劃。
一、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總體目標
(一)指導思想。
按照“政府主導、政策扶持、社會參與、市場推動”的總體思路,進一步加大政府投入,強化政策引導,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力量,全面推進養老服務業發展,建立與我市人口老齡化進程相適應、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協調、統籌城鄉的適度普惠型養老服務體系,使老年人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嚴。
(二)基本原則。
1.堅持政府主導與社會參與相結合。認真履行規劃指導、政策扶持、監督管理等職責,積極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逐步建立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發展模式和運行機制。
2.堅持因地制宜與統籌發展相結合。立足實際,科學制訂養老服務體系發展規劃,整合各類資源,優化空間布局,統籌城鄉養老事業全面科學發展。
3.堅持突出重點與適度普惠相結合。在重點保障低收入的高齡、獨居、失能等困難老年人服務需求的基礎上,不斷擴大為老服務范圍,推動養老服務業由補缺型向適度普惠型轉變。
4.堅持居家養老與社會養老相結合。充分發揮家庭和社區功能,著力鞏固家庭養老地位,促進代際和諧。多舉措大力發展社會養老,探索並實行具有蛟河特色的養老模式。
(三)總體目標。
到2015年底,中心城區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網路實現全覆蓋,80%以上的鄉鎮和60%以上農村社區建立養老服務設施和站點。全面推進中心城區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和農村養老大院建設,日間照料服務基本覆蓋中心城區社區和60%以上的農村社區,完善城鄉社會福利中心建設,扶持發展民辦養老機構,達到每千名老人擁有床位30張。到2015年12月底全市擁有養老床位數2000張,基本建立起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服務為依託、機構養老為支撐,布局合理、規模適度、功能完善、覆蓋城鄉的適度普惠型養老服務體系。
二、主要任務
(一)鞏固和發展居家養老服務。
1.建立健全居家養老服務網路。到2015年底,建立覆蓋中心城區、鄉鎮街區和社區 (村)三級居家養老服務網路,中心城區街道和社區實現居家養老服務網路全覆蓋;80%以上的鄉鎮街區和60%以上的農村社區建立養老服務設施和站點。加快居家養老服務信息管理平台建設,全面掌握老年人及家庭成員的基本情況、健康狀況和服務需求等信息,推進信息平台與居家養老服務實體的有效連接,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及時、便捷的服務。
2.大力完善居家養老服務保障體系。引導吸收社會各種服務資源和經濟實體進入養老服務領域,有效聚合功能區域內的服務資源,重點開展生活照料、家政服務、醫療康復、精神慰藉、法律援助等居家養老服務,形成體現居家養老特點、需求與服務對接、各類服務資源配置相對完整的居家養老服務保障體系,使居家老年人遇到的實際困難能夠得到有效解決,生活和醫療服務得到基本保障。
3.加強特殊群體的居家養老服務。針對高齡、獨居、失能等特殊老年群體的特點和需求,採取低償和有償服務的方式,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家庭陪護、基本生活照料、特殊護理、緊急援助等服務。同時,進一步引入市場機制,拓展服務領域和服務內容,探索建立特殊養老群體分級分類服務辦法,滿足其多樣性的服務需求。
4.探索老年宜居社區建設。不斷改善老年人基本居住條件,實物配租應優先面向已經登記為廉租住房保障對象的老年人家庭。在老年人集中居住的城區住宅開發建設中,要充分考慮老年人居住、上下樓和出行等方面的需求。同時,結合城鎮化建設和商品住宅開發,探索建設一批規模適度、功能齊全、滿足老年人集中居住的老年宜居社區。
(二)推進城鄉社區養老服務。
1.推進城鎮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建設。在每個城鎮社區建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以養老服務站為載體,全面掌握老年人服務信息,整合服務資源,組織為老服務活動,對有特殊困難的老年人提供政策保障和幫助,形成全方位、多樣化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品牌。
2.推動農村居家養老服務大院建設。結合農村社區建設,依託建制村或有條件的自然屯建設居家養老服務大院,為農村老年人提供必要的室內外活動場所,組織開展適合老年人特點的文文體活動,採取政府購買服務、結對幫扶、鄰里守望等方式,推進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服務,提高農村居家養老服務水平。
為進一步推進錦江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的深入開展,切實解決好生活不便、“空巢”老人的生活問題,努力構建和諧社區,根據上級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本社區實際,特製定本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滿足轄區廣大老年人日益增長的物質和精神文化需求為目標,以保障老人群體中的高齡老人(70周歲以上)和特殊群體老人(包括分散供養的“三無”老人、低保老人、重點優撫老人)為重點,堅持“黨政主導、社會參與、全民關懷”的老齡工作方針,以居家為基礎,以社區為依託,以建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為抓手,積極構建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網路體系,扎實有序推進居家養老服務工作,促進養老服務體系的不斷完善,為推動和諧社會建設做出貢獻。
二、目標任務
20xx年錦江社區建立了居家養老服務站,為社區老年人提供不少於5項的居家養老服務,初步形成當地政府實行購買服務、專門機構提供優惠服務、志願者隊伍提供無償志願服務的工作格局。
三、基本服務規范
(一)服務對象。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對象為居住在轄區內的60周歲以上老年人。根據老人的不同情況,分別提供無償服務、低償服務、有償服務和志願服務。
1、無償服務對象。主要應包括年滿70周歲、生活不能自理且在市區無子女照顧的低保老人、重點優撫對象、“三無”老人、革命“五老人員”以及百歲老人等。
2、低償服務對象。主要應包括以下老年人:
①生活不能自理的“空巢”老人(指子女不在本市區居住生活的老年人);
②未享受民政各種救助的80周歲以上“空巢”老人;
③有一定經濟來源但生活仍很困難的老年人。
3、有償服務對象。有經濟能力,需要日托、送餐或上門照料等服務的老年人,以自費的形式購買服務。
4、志願服務對象。社區內所有老年人,重點是“空巢”老人、高齡、病殘老人,由志願者上門開展服務。
(二)服務內容。以老年人的生活需求為重點,提供助餐、助潔、助浴、助醫、助行、助急等服務;同時,兼顧老年人的多種需求,提供文化娛樂、學習教育、聊天、法律維權、代購代辦等服務。對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可採取專人上門包戶的方式提供服務。
1、安全保障服務。通過建立相應的聯系制度,充分發揮社區工作者和志願者的作用,通過定期打電話、走訪、探視等形式,加強對“空巢”老人等的幫扶聯系。在社區老年人生病期間經常看望、關注,敲敲門、打打電話。同時建立相應的應急救助機制,在老年人遇到意外情況時,能得到及時、快捷、有效的救助和幫助。
2、生活照料服務。主要為老年人提供日間托老、購物、配餐、送餐、陪護等特殊照料的服務和打掃衛生、做飯菜、洗衣物、家電維修、管道疏通等一般家政服務。
3、醫療保健服務。主要為老年人提供疾病防治(測血壓、量體溫等)、陪同看病、康復護理、心理衛生、臨終關懷、健康教育、建立健康檔案、開設家庭病床等服務。
4、文化娛樂服務。主要為老年人提供學習和活動場所、體育健身設施和組織健身團隊,組織引導老年人參加學習培訓、書法繪畫、知識講座、圖書閱覽等服務;積極引導老年人參與各類文體活動。
5、精神慰藉服務。主要為老年人提供鄰里交流、聊天談心、心理咨詢,有苦悶矛盾時進行勸解等服務。
6、法律維權服務。主要為老年人提供法律咨詢、法律援助、司法維權及維護老年人財產、贍養、婚姻等合法權益的服務。
7、其它方面的服務。主要是根據老年人不同年齡及不同生活狀況提供與之相適應的其它各類服務。有條件的地方可設立應急救助服務熱線或結合家政服務熱線等開展為老服務。
(三)服務方式。結合實際採取不同的服務方式,根據老年人的需求情況和經濟條件,按照提供居家養老服務主體的不同,提供相應不同的服務。
1、政府購買服務方式。政府通過向特殊困難老年群體發放助老服務券等形式,持券老年人憑券自主選擇由社區助老服務員、家政服務公司等提供的居家養老服務項目。
2、社會組織服務方式。創造條件,成立居家養老服務的專業性社會組織、團體或機構,同時鼓勵有關單位、社會團體、中介組織等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居家養老服務,積極發揮其為老年人服務的作用。
3、志願者服務方式。鼓勵和支持社區內、外的志願者隊伍為居家老年人提供多種形式的養老服務。倡導低齡健康老年人組成志願者隊伍,為高齡、“空巢”、病殘老人提供服務。
4、鄰里互幫互助方式。積極倡導鄰里間開展互幫互助,採取鄰里結對、親屬結對、黨員結對等,按照就近、自願原則,建立相對固定的結對服務關系。
我精心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