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老年人的智力是指什麼
所謂智力,也就是指人的聰明程度,人認識客觀事物並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可以理解為人的各種能力的總和。
智力分為兩類,液化智力和晶化智力。液化智力指比較直接依賴於生理結構,而不依賴於文化、知識的對新事物的學習能力,如近事的記憶力、思維敏捷度、知覺操作技巧的智力機能等;晶化智力主要指積累知識和經驗的後天習得的能力,如對常識、詞彙的理解能力、抽象概括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等。人的「液化智力」機能一般在成年早期達到最高峰,以後隨年老而減退;而「晶化智力」直到五六十歲也不減退,有時還有所改善,只有在七八十歲後才略有減退。因此,那種不作具體分析,籠統地斷言「年老智必衰」,某些人甚至年未老便從心理上感到「智先衰」,不僅缺乏科學根據,而且也影響「老有所學」和「老有所為」。
人的智力發展和衰退的個體差異很大。這是由於影響人的智力發展和衰退的因素是多側面、多層次的。下面主要介紹個體因素、社會和環境因素。
1個體因素包括遺傳因素與年齡因素。人的智力是由先天不變的遺傳所決定的。美國心理學家斯坦萊?霍爾說:「一兩的遺傳能勝過一噸的教育。」根據標準的智力測驗發現,就一般人而言(不包括科學家,發明家等智力優異者),人的智力在20歲以前是上升時期,以後便逐漸衰退。有人曾對7歲~92歲的832人進行智力測驗,結果表明,18歲時智力達到最高點,50歲時智力下降到15歲時的程度,80歲以後智力便急速下降。
身體條件也包括在個人因素中。老年人在學習和工作中所表現出的智力衰退,有些是由於非智力因素造成,如身體器官的老化、疾病,身體虛弱等,特別是由於老年痴呆病及腦動脈血管硬化所造成的。與健康老人相比,身體有障礙的老年人智力衰退的比例是相當大的。這里重點談一下腦和神經系統老化的問題。腦的老化及其對智力的影響,主要表現在腦重量的減輕。據科學估計,20歲以後,人每天要死掉上萬個腦神經細胞。70歲的人其腦重量只有其青年期的95%,80歲時減少到90%。有人估計,高齡者的腦重量如與腦重量最大的年齡層相比,大約減少50~150克。大腦皮層的萎縮和腦神經細胞的減少是導致老年大腦重量減輕的主要原因。隨著年齡的增長,腦組織的代謝水平,核糖核酸、蛋白質、脂肪質的含量和更新率都逐漸降低,再加上神經纖維的密度逐漸減小,神經傳導速度減緩、通路逐漸失靈,從而導致腦神經機能的衰退。因此,老年人大腦皮層興奮過程和抑制過程減弱,記憶力下降,思維的靈活性降低,對緊急狀況的應變能力減弱。
關於性別因素,無論在各個年齡階段,男女的智力都是有差異的。這一問題,尚待研究。
2社會和環境的因素。學歷、工作經驗、配偶、在社會和家庭中的地位、人際關系都是影響智力的社會因素。
探求不同的學歷究竟會給老年期智力帶來何種影響是非常困難的。因為學歷會造成職業、社會地位和社會作用的不同。從整體來說,學歷越高,也就是說,直接受教育的時間越長,由於年齡增長所造成的智力衰退的速度就越緩慢,而且,學歷所帶來的影響,在老年婦女身上反映的要比老年男性強烈。
一般認為,能繼續工作的,身心都很健康的老年人,也能維持較高的智力水平。另外,老年人過去從事何種工作,也會影響到老年人的智力。總的來看,未擔任過管理職務的普通工人及過去從事體力勞動的老年人,智力衰退的幅度就比較大。
由於老年人身心機能的下降,活動范圍往往變得狹小,與社會接觸也逐漸減少,缺乏必要的交往及信息溝通,使老年人產生孤獨感、孤立感、障礙感等,多數會成為維持智力水平的不利因素。人到了老年期,智力確實有所衰退,但並非全部衰退。到底多大程度上是生理變化,有哪些是病理變化,分曉尚待研究。
⑵ 70歲老人相當於幾歲的智力水平
70歲老人相當於10歲的智力水平。根據查詢相關資料信息顯示:50歲時下降10%,約相當於16歲時左右的智力,60歲時下降20%,約相當於12歲時的智力搏雹世,70歲時下降30%,約相當於10歲時的智力,伴有老年肆隱性痴呆症狀智商還要更低基肢。
⑶ 85歲的老人的智商相當於多少歲
人老了,思想就比較簡單一些,所謂靈活性、分析、理解能力就下降了,大約是3-5歲小孩的智力吧。
⑷ 老人結晶智力和液態智力的區別
液態智力與「晶態智力」相對,指在處理問題中過程中表現出來的主要決定於人的先天稟賦的能力,是一個人與生俱來的能力,如類比、演繹能力和形成抽象概念的能力等。液態智力發展與年齡有關,20歲後發展到頂峰,後隨年增長而降低。
晶態智力又稱「晶體智力」,是與「液態智力」相對應的概念,指後天學會的技能、語言文字能力、判斷力、聯想力、抽象邏輯思維及知識經驗等認知能力。晶態智力決定於後天的學習,與社會文化有密切聯系。
液態智力特點:
液態智力以神經生理為基礎,隨神經系統的成熟而成熟,相對不受教育文化的影響而決定於個人的稟賦。例如對關系的認識、類比、機械記憶能力、簡單推理能力等。
流體智力決定於先天察賦,那麼它自然就與腦的結構、體積、腦細胞對神經沖動的傳導速度等生理因素有關。而沿自然科學路線展開的智力心理學研究,正是以探索智力的生理機制為立足點的。
晶態智力特點:
晶態智力更多的受教育和生活經驗影響,包括了在成長過程中所學習的技能和文化,比如說去解決生活中所面對的種種困難以及從工作中所學習的技術性的技巧。
晶體智力被認為是獲得知識和發達的智力、技能兩者的結合,是由一定的社會文化決定,是長期學習的結果。例如詞彙語言的掌握程度、流利程度、常識、理解、概括、推理、比較與判斷等。
晶體智力是與言語測驗相聯系的各種智力,與社會文化關系密切,決定於後夭的教育與學習。因此,研究晶體智力將沿著社會科學這一路線展開。
⑸ 老年期人格特徵
(1)感知方面:最常見的是視力和聽力的老化。視覺分辨精細物體的能力在45歲之前有一個和緩的下降過程,45歲以後下降速度加快。老年人的言語知覺障礙,不僅由於聽覺系統對不同頻率聲音感受性降低,聽懂言語的能力也在下降;嗅覺減退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嗅神經的神經纖維數隨年齡增加而減少;同樣味覺也下降。
(2)注意方面:老年人視覺注意更容易受到無關刺激的干擾,而注意轉移的靈活性也變差。
(3)記憶方面:一般來說,記憶力從50歲開始就有所減退,70歲以後更明顯。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近記憶」衰退,對新近接觸的事物或學習的知識都忘得快。意義識記減退較少,機械記憶減退較多。
總體上說,老年人的記憶能力是隨著年齡的增加而減退的,並受教育程度的影響。
(4)思維方面:總的來說,老年人思維隨年齡增長而下降,但衰退的速度和程度存在個體差異。表現為思維局限、固化,推理能力下降等。
(5)智力方面:成人智力分為液態、晶態智力。液態智力指與知覺整合、近事記憶、思維敏捷度、注意力、反應速度等有關的能力,隨年齡增長而減退較早,老年期下降更明顯;晶態智力指與後天的知識、文化、經驗積累有關的能力,如詞彙、理解力、常識等,一般不隨年齡增長而減退,有的甚至還有所提高,直到70歲後才出現減退,且減退速度緩慢。
(6)情緒方面:由於生理老化、社會角色改變、社會交往減少以及心理機能變化等主客觀原因,老年人經常會產生消極情緒體驗和反應,如緊張害怕、孤獨寂寞、無用失落以及抑鬱焦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