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贊美晚年生活的詩或者老人的詩
贊美晚年生活的詩或者老人的詩有:東晉·陶淵明《飲酒》、魏·曹操《龜雖壽 》 、唐·孟浩然《題大禹寺義公禪房》、唐·王維《夏日過青龍寺謁操禪師》 、唐·王維《終南別業》 等等。
1、東晉·陶淵明《飲酒》
結廬在人境, 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 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 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 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 欲辯已忘言。
白話釋義:
住宅蓋在人世間,清靜卻無車馬喧。問我為何能如此?心超世外地顯偏。
自顧採菊東籬下,悠然無意見南山。山間霧氣夕陽好,飛鳥結伴把巢還。
此中當自有真意,我欲辨之已忘言。
2、魏·曹操《龜雖壽 》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養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白話釋義:
神龜雖然十分長壽,但生命終究會有結束的一天;騰蛇盡管能騰雲乘霧飛行,但終究也會死亡化為土灰。
年老的千里馬雖然伏在馬槽旁,雄心壯志仍是馳騁千里;壯志凌雲的人士即便到了晚年,奮發思進的心也永不止息。
人壽命長短,不只是由上天決定;調養好身心,就定可以益壽延年。
真是幸運極了,用歌唱來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3、唐·孟浩然《題大禹寺義公禪房》
義公習禪寂,結宇依空林。戶外一峰秀,階前群壑深。
夕陽照雨足,空翠落庭陰。看取蓮花靜,方知不染心。
白話釋義:
義公在大禹寺中參禪修靜,禪房就依傍在空寂的山林。窗外見一座孤峰峭拔聳立,台階前道道山谷縱橫幽深。
雨剛停夕陽便散發出光彩,庭院里滿處都是青翠綠陰。看蓮花出污泥卻依然潔凈,才知義公一塵不染的心境。
4、唐·王維《夏日過青龍寺謁操禪師》
龍鍾一老翁 ,徐步謁禪宮。欲問義心義,遙知空病空。
山河天眼裡,世界法身中。莫怪銷炎熱,能生大地風。
白話釋義:
義心指猶豫不決之心,詩中描寫了詩人冒著炎熱天氣拜謁禪師,然後豁然體悟,原來大千世界,涼與熱無在無不在,炎熱只是心生,心靜自然涼,不執炎熱相,大地風自可驟然而起。
5、唐·王維《終南別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盡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白話釋義:
中年我已有好道之心,晚年遷家到南山腳下。興致一來我獨自漫遊,快意佳趣只有我自知。
閑情漫步到水盡之外,坐下仰望白雲的飄動。偶爾與林中老叟相遇,談笑不停忘記了歸期。
(1)寫老年人的詩擴展閱讀:
《龜雖壽》為東漢文學家、政治家曹操創作的一首四言樂府詩,此詩是組詩《步出夏門行》的第四篇。作者自比一匹上了年紀的千里馬,雖然形老體衰,屈居櫪下,但胸中仍然激盪著馳騁千里的豪情壯志,表現了其老當益壯、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充滿了對生活的真切體驗,有著一種真摯而濃烈的感情力量。
《龜雖壽》詩情與哲理交融,構思新巧,語言清峻剛健,融哲理思考、慷慨激情和藝術形象於一爐,述理、明志、抒情在具體的藝術形象中實現了完美的結合。
❷ 描寫老人的古詩
唐·杜甫《曲江》
朝回日日典春衣, 每日江頭盡醉歸。
酒債尋常行處有, 人生七十古來稀。
穿花蛺蝶深深見, 點水蜻蜓款款飛。
傳語風光共流轉, 暫時相賞莫相違。
【詩文解釋】
每天退朝歸來,都要典衣沽酒。常常到曲江邊舉杯暢飲,盡醉而歸。因賒酒太多,處處留有酒債。人生活到七十歲,自古以來就不多。蝴蝶在花叢中穿行,時隱時現。蜻蜓緩緩飛動,時而點著水面。我要對春光說,請與蝴蝶、蜻蜓一同流轉。須得片刻欣賞,莫誤時機。
❸ 描寫老年人的古詩詞
1、老年唯自適
唐
馬戴
《題鏡湖野老所居[一作秦系詩]》
2、老年如塞北
唐
王維
《酬慕容十一》
3、老年方愛粥
唐
王維
《田家》
4、老年疏世事
唐
儲光羲
《藍上茅茨期王維補闕》
5、惜君方老年
唐
岑參
《秋夕聽羅山人彈三峽流泉》
6、老年常道路
唐
杜甫
《行次古城店泛江作,不揆鄙拙,奉呈江陵幕府》
7、老年花似霧中看
唐
杜甫
《小寒食舟中作》
8、老年疏世事
唐
錢起
《藍上茅茨期王維補闕》
9、一似老年垂白
宋
程大昌
《好事近·桃柳舊根株》
10、老年花似夢中看
宋
王之道
《浪淘沙·高髻墮香鬟》
11、老年情緒為何哉
宋
韓淲
《浣溪沙》
12、老年花似霧
宋
韓淲
《謁金門·行又住》
13、老年有奇事
宋
劉克庄
《水調歌頭·老年有奇事》
14、不老年年春色
宋
無名氏
《選冠子·憔悴江山》
15、老年哭酒時
唐
孟郊
《吊盧殷》
16、去老年更幾
唐
劉駕
《下第後屏居長安,書懷寄太原從事》
17、去老年更幾
唐
李頻
《下第後屏居書懷寄張侍御》
18、老年作客殊無策
元
王冕
《偶成 其三》
19、老年樂事少關身
宋
陸游
《江上梅花》
20、老年一飽費經營
宋
陸游
《秋興》
21、人生當惜老年時
宋
陸游
《社日小飲》
22、怊悵老年塵世累
宋
王安石
《奉和景純十四丈三絕》
23、老年花似霧中看
宋
王安石
《即事五首》
24、頗類涪翁老年筆
宋
艾性夫
《酬春湖史履庸惠四皓圖》
25、白發偏工報老年
宋
蘇轍
《次韻毛君山房即事十首》
26、老年隨分做工夫
宋
蔡格
《山居十三首》
27、劉叟衣裝絳老年
宋
劉克庄
《聽蛙方君作八老詩效顰各賦一首內三題餘四十》
28、老年何所欲
宋
邵雍
《和李文思早秋五首》
29、老年軀體素溫存
宋
邵雍
《林下五吟》
30、老年新事不知佗
宋
邵雍
《暮春吟》
31、老年方自少年回
宋
邵雍
《年老逢春十三首》
32、年老年逢春春莫厭
宋
邵雍
《年老逢春十三首》
33、老年光景只如飛
宋
邵雍
《首尾吟》
34、老年返少保千秋
宋
宋太宗
《逍遙詠》
35、白發偏工報老年
宋
蘇轍
《次韻毛君山房即事十首》
36、老年不似少年忙
宋
蘇轍
《閏九月重九與父老小飲四絕》
37、老年我作西歸計
宋
蘇轍
《送周思道朝議歸守漢州三絕》
38、偶向康寧養老年
宋
席汝言
《耆英會》
39、紅粉還羞著老年
宋
虞儔
《喜雨》
40、老年生計似初年
宋
張載
《題北村六首》
❹ 描寫老年人的詩詞
你好。唐·杜甫《曲江》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頭盡醉歸.
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
傳語風光共流轉,暫時相賞莫相違.
1、老年唯自適
唐
馬戴
《題鏡湖野老所居[一作秦系詩]》
2、老年如塞北
唐
王維
《酬慕容十一》
3、老年方愛粥
唐
王維
《田家》
4、老年疏世事
唐
儲光羲
《藍上茅茨期王維補闕》
5、惜君方老年
唐
岑參
《秋夕聽羅山人彈三峽流泉》
6、老年常道路
唐
杜甫
《行次古城店泛江作,不揆鄙拙,奉呈江陵幕府》
7、老年花似霧中看
唐
杜甫
《小寒食舟中作》
8、老年疏世事
唐
錢起
《藍上茅茨期王維補闕》
9、一似老年垂白
宋
程大昌
《好事近·桃柳舊根株》
10、老年花似夢中看
宋
王之道
《浪淘沙·高髻墮香鬟》
11、老年情緒為何哉
宋
韓淲
《浣溪沙》
12、老年花似霧
宋
韓淲
《謁金門·行又住》
13、老年有奇事
宋
劉克庄
《水調歌頭·老年有奇事》
14、不老年年春色
宋
無名氏
《選冠子·憔悴江山》
15、老年哭酒時
唐
孟郊
《吊盧殷》
16、去老年更幾
唐
劉駕
《下第後屏居長安,書懷寄太原從事》
17、去老年更幾
唐
李頻
《下第後屏居書懷寄張侍御》
18、老年作客殊無策
元
王冕
《偶成 其三》
19、老年樂事少關身
宋
陸游
《江上梅花》
20、老年一飽費經營
宋
陸游
《秋興》
21、人生當惜老年時
宋
陸游
《社日小飲》
22、怊悵老年塵世累
宋
王安石
《奉和景純十四丈三絕》
23、老年花似霧中看
宋
王安石
《即事五首》
24、頗類涪翁老年筆
宋
艾性夫
《酬春湖史履庸惠四皓圖》
25、白發偏工報老年
宋
蘇轍
《次韻毛君山房即事十首》
26、老年隨分做工夫
宋
蔡格
《山居十三首》
27、劉叟衣裝絳老年
宋
劉克庄
《聽蛙方君作八老詩效顰各賦一首內三題餘四十》
28、老年何所欲
宋
邵雍
《和李文思早秋五首》
29、老年軀體素溫存
宋
邵雍
《林下五吟》
希望能幫助到你望採納
❺ 形容老年人的詩詞
杜甫在著名的《春望》中寫道:「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其實,這滿頭稀疏的白發是詩人憂愁勞心所 致。杜甫懷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偉大理想,然而卻眼睜睜看著摯愛的國家一步步沉淪,這無疑是對他最沉痛、最殘忍的打擊。春來,祖國的大好河山依 舊,只是戰亂之火卻無情地蔓延,國破家亡,哀鴻遍野,連花鳥都讓人觸目驚心。更可怕的是音信不通,家裡的親人境況如何,不得而知。當時杜甫年僅46歲,本不應該有太多的白發,因為憂愁而生白發,因為憂慮而致白發脫落,以至越來越稀疏了,幾乎連簪子都插不住了。詩人由國破家亡、戰亂分離寫到自己的衰老,通過 「搔」這一個動作,把內心的焦慮彷徨和痛苦之情,極其有力地表達出來,成功地塑造了一個白發蒼蒼,憂愁郁悶的老人形象。
蘇軾在寫《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時,不過四十歲,卻已經「塵滿面,鬢如霜」了。
「塵滿面,鬢如霜」,簡單質朴的六個字,把作者飽經 風霜、仕途失意的坎坷人生概括出來。詩人陳師道也是如此,他在《除夜對酒贈少章》一詩中感慨道:「發短愁催白,顏衰酒借紅。」說自己備受無情的現實之摧 殘,以至頭發脫落斑白,面容衰老只有依靠酒力才能顯現紅光。這里說「發短愁催白」不一定是實寫,「顏衰酒借紅」也不一定真的如此衰老。詩人此時不過三十齣 頭,本不應該有白發衰顏,只不過是藉此表達愁之深、心之苦、生活之艱辛罷了。
據記載,陳師道早年受業於曾鞏,得到器重。曾鞏推薦他作為自己的助手參與修 史,但朝廷以陳是未做官的「白衣」而拒絕。曾鞏去世後,陳師道雖先後又結識了蘇軾、張耒等人,但生活一直無著,甚至貧窮得無力養家,以至孤苦伶仃。直至宋 哲宗元祐元年(1087年),才由蘇軾薦任徐州教授。在這樣的人生遭際中,詩人怎不「發短愁催白,顏衰酒借紅」呢。
白居易的《秋雨夜眠》一詩,詩人抓住秋雨中人物的性格特徵並進行細致的描寫,成功地塑造出一個安閑的老翁形象。「涼冷三秋夜」是老翁所 處的背景,他處在這樣的環境中,顯得十分「安閑」。「安閑」二字勾畫出「老翁」喜靜厭動、恬淡寡慾的形象。「卧遲燈滅後,睡美雨聲中」兩句,寫老翁就寢的 情景,也是「安閑」的一個具體體現。「卧遲」是老年人的特性,正因為睡得晚,他才能在秋雨聲中「睡美」。燈滅之後,聞著窗外淅瀝的秋雨聲入眠,他的心中是 靜美的,連夢都是美的。睡醒之後,他仍是安閑的——「灰宿溫瓶火,香添暖被籠」,烘瓶里的燃料經夜已化為灰燼,按理說老翁應該起床了,可他還要添香,打算 繼續躺著,生動地描繪出體衰閑散的老翁形象。
末兩句「曉晴寒未起,霜葉滿階紅」以景作結,寫出老翁淡泊清凈的內心。此時,詩人白居易已六十多歲,體衰多病,官務清閑,儼然「安閑一老翁」,再加上親密的詩友元稹已經謝世,心情自然特別淡然。
曹操寫《步出夏門行·龜雖壽》這首詩時,剛擊敗袁紹父子,平定了北方烏桓,正躊躇滿志,充滿樂觀自信的情調。此時,曹操已經五十三歲 了,想到自己的人生歷程,不由得感慨道:「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作者認為神龜雖然可以活幾千年,最終仍難免一死,騰蛇雖能乘雲駕 霧,最終仍不免成為土灰。
人生也是如此,生命都是有限的,然而詩人卻唱出了「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高歌。他說,千里馬雖然形老體 衰,但胸中仍然激盪著馳騁千里的豪情。那些有志干一番事業的人,即使到了晚年,仍有一顆勃勃雄心,他對宏偉理想的追求永遠不會停息。
詩人以千里馬自比,表 達自己不應因年暮而意志消沉,而要樂觀奮發,積極進取,自強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活力。這四句,筆力遒勁,韻律沉雄,氣勢豪邁,深刻地表達了曹操老當益 壯、銳意進取的精神面貌。
蘇軾在《浣溪沙·游蘄水清泉寺》中則高唱道:「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這兩句,以反詰領起,並作回答。
人生只有一次,青春一旦逝去,就不 可能再來,正是「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然而,在蘇軾看來,人的青春雖然不可再現,但人可以老當益壯,可以有自強不息的精神,這種精神往往使人煥發出 青春的光彩,即人生可以再少,就像溪水尚可以西流一樣。
這兩句振奮人心的議論,即景取喻,以富有情韻的語言,表達出深刻的人生哲理。「休將白發唱黃雞」,再次唱出催人奮進之曲。人們慣用「白發」、「黃雞」比喻世事匆促,光景催年。而作者卻反其意而用之,希望人們不要悲嘆白發,感慨黃雞催曉,光陰易逝, 體現出蘇軾熱愛生活、曠達樂觀的性格。
❻ 描寫老人的詩
著名的《賣炭翁》
❼ 描寫老年人身體健康的詩句
壽比南山、福如東海、長壽百歲
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
松齡長歲月
皤桃捧日三千歲
鶴語寄春秋
古柏參天四十圍
願獻南山壽
年齊大衍經綸富
先開北海樽
學到知非德器純
綠琪千歲樹
杖朝步履春秋永
明月一池蓮
釣渭絲綸日月長
壽考徵宏福
閑雅鹿裘人生三樂
文明享大年
逍遙鳩杖天保九如
燕桂謝蘭年經半甲
上壽期頤庄椿不老
桑弧蓬矢志在四方
君子福履洪範斯陳
瑤池春不老
設悅遇芳辰百歲期頤剛一半
壽域日開祥
稱觴有菜子九疇福壽已雙全
王樹盈階秀
玉樹階前榮衣兢舞金萱映日榮
金萱堂上花甲初周范陳九五福
桃熟三千年賢淑七旬人經幾度七二風光現出麻姑仙草
導引三摩地應獨有三千歲月結成王母皤桃
璇閣數華年恰合蟾圓一度瑤池看桃實預期鶴
聳千春
相夫教子壺范久欽際此欣逢設悅日
積福延齡期頤預卜而今初倍及笄年
萱壽八千八旬伊始
范福九五九疇乃全
設悅溯當年喜花甲一周又半
稱觴逢此日祝萱
齡百歲有奇,、、、、如有不足之處,請原諒,
❽ 描寫老人的詩句
夕陽無限好,可惜近黃昏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滿臉塵灰煙火色,兩鬂蒼蒼十指黑。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孤舟蓑立翁,獨釣寒江雪。)
❾ 寫老人逝世的詩詞
1、來家不面母,咫尺猶千里。 磯頭灑清淚,滴滴沉江底。——明:史可回法《燕子磯口占》答
譯文:回到家鄉但沒有回家見到母親的面,雖近在眼前但如同相隔千里。站在燕子磯上灑下淚水,滴滴
落到江上。
2、忽夢吾母來,宛然度山阿。—— 元:劉宗遠《山中夢母》
譯文:恍惚間夢見去世的母親度過千山萬水又來到兒子身邊。
3、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清:納蘭性德《浣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
譯文:秋風吹冷,孤獨的情懷有誰惦念?看片片黃葉飛舞遮掩了疏窗,佇立夕陽下,往事追憶茫茫。
4、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楚:屈原《九歌·國殤》
譯文:身已死亡啊精神永不死,您的魂魄啊為鬼中英雄!
5、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泫然。——宋:陸游《沈園二首》
譯文:自身即將化為會稽山一抔泥土,仍然來此憑吊遺蹤而淚落潸然。
❿ 描寫現代老年人的一首詩
兩個老人
路旁站的兩個老人
已經挺老了
還愛爭吵
擦鞋的說天晴好
賣傘的說天雨好
於是天就有時晴了
有時下雨了
接著還吵
一個說晴的還少
一個說下的還少
於是天就連日晴朗
連日陰雨了,
後來啊,
天晴的時候
一個老人走了
天雨的時候
又一個老人也走了
因為
時光
已經把
一切都撫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