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老年患者用葯有哪些禁忌
老年人因身體器官衰老變化的原因,用葯有三忌。
一忌濫用葯物。人到老年,肌體免疫系統機能減退,易得病,如果服葯不遵醫囑,濫用後,會加重肝、腎等器官的負擔。
二忌劑量大。老年人的用葯原則是:量宜小,不宜大,以不超過成人量的3/4為限。同時使用兩種葯時,更要慎重。
三忌濫用抗生素。有些人把抗生素當作「萬靈葯」,有點傷風感冒或發熱,認為吃「素」能解決。但臨床觀察表明,濫用抗生素會造成二重感染(即菌群交替症),並出現嚴重後果。
㈡ 老年人用葯有哪些宜忌
1,不要隨便用葯,用葯需謹慎。大家都知道,葯是不能亂吃的,如果由於自己身體的某些症狀而胡亂吃葯的話,很可能不能治療自己的生病症狀,反而會加重病情。比如腹痛、腹瀉這類的病症首先要確認的是腸炎、腸胃炎還是胃炎等病症,如果隨意用治療腹痛腹瀉的葯,很可能起不到效果。
2,用量或者頻率需要遵照醫生囑咐。葯物葯品的用量可以按照品名上或者葯盒上的進行使用,最好使能夠有醫生的確認,比如一天幾次,一次幾顆以及飯後還是飯前,這些都必須清楚,畢竟老年人和年輕人是沒辦法比較的,恢復能力也比年輕人要差些。
3,過於依賴葯物,畢竟是葯三分毒。很多老人患有高血壓,基本上一天2次或者一天一次吃降壓片,但是這種過度依賴葯物也是不可取的,是葯三分毒,更何況如果因為過於依賴葯物等發病的時候再吃葯幾乎是不起作用的,很多病還是重在調理身體。
4,時間段用葯的種類不要多,謹防用錯葯品。老人在吃葯的時候,兒女如果可以陪同的最好是能夠陪同,不能陪同的要確保老人不會拿錯葯,你可以每天提前准備好葯這樣就不會擔心老人開錯葯品了。或者在葯瓶上做好老人能識別的記號,謹防吃錯葯或者漏吃葯。
5,葯物帶來的副作用,一旦有其他影響,要停用。
葯品能治病的同時也是會有些許的副作用,在服用葯品的時候要注意葯物的副作用是什麼,超過多少劑量或是什麼狀況容易出現都要做到心中有數。而一旦吃了葯物有了不一樣的症狀,有可能不是副作用但是有可能,那就要立刻停用,嚴重需要就醫。
㈢ 老年人不宜服用哪些葯物
老年人不宜服葯酒
有的老年人為了補養身體,把黨參、人參、五味子、枸杞子、蛤蚧、天麻、海馬等一些名貴中葯泡酒常喝,認為這樣能強身健體,延年益壽。其實,葯浸泡在酒里,雖然能把葯品某些成分浸出,但每次飲進葯酒中的有橋寬效成分還是有限的。如果葯酒飲入過量,酒精的危害要遠比葯效大許多。酒精能導致甲狀旁腺素分泌不足,進而使腸道對鈣、維生素D的吸收下降,會出現急躁、記憶力敏乎亮減退、心肌收縮無力等。
對有支氣管哮喘的老年人,更不能飲用葯酒。漂白制酒時使用的防腐劑亞硫酸類,在水中容易釋放出二氧化硫,引起哮喘發作。因此,老年人應避免服葯酒。
老年人不宜多服維生素A
美國波士頓一所大學的科學家經過研究認為,60歲以上的老年人吸收維生素A的功能降低,如果通過大量服用維生素A丸來彌補人體內維生素A的不足,這會使肝臟受到損害,並導致其他一些疾病。科學家們通過對562名60歲以上的老年人檢查,發現有一半以上的老年人服用過量的維生素A,在血液中產生了引起高血壓的有害物——維生素A醛酯。因此,科學家們建議:60歲以上的老年人不要多用維生素A,而要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A的水果和蔬菜。
老年便秘不宜用瀉葯
老年人便秘是常見病。多由於老年人腎氣虛、腎主二便功能失調,加之運動量少、蔬菜水果食用少而引起。老年人濫用瀉葯往往會產生一些副作用,如長期服用番瀉葉會引起食慾減低、胃痛不舒、四肢無力等。因為番瀉葉有較強的瀉熱通便功效,同時能增加體內鉀的排泄,機體缺少鉀會造成一系列功能紊亂,引起神經與肌肉的傳導性能變化,導致肌肉萎縮、四肢無力和反應遲鈍。
由此可見,老年人便秘時千萬不可長時間服用番瀉葉之類的瀉葯,應注意通過多活動、多食用蔬菜水果等加以防治。
老年人不宜服用減肥葯物
當一個人的體重超過標准體重20%時,頃配即為肥胖。老年人由於活動較少,飲食習慣和內分泌系統發生變化等原因,使肥胖者比例升高。據統計,60~70歲的人中肥胖者佔21%左右,老年婦女肥胖者更多一些。
肥胖者多同時患有高血壓病、冠心病、糖尿病,且伴有高脂血症、甘油和膽固醇增高症狀。這些人的血管內膜有類脂質沉著、增生、退化和凹凸不平,易造成管腔狹窄,引起臟器缺血缺氧。為了減少上述症狀,許多老年肥胖者希望通過減肥葯物(包括沖劑、茶類等),達到減肥目的。其實,這對老年人身體是不利的。
這是因為,減肥葯物的作用不外乎是進少出多,即進食少,排出多。如長期服用減肥葯,則會造成食慾減退、惡心和腹瀉等,以致引起營養不良、貧血、骨折、胃腸功能紊亂、水及電解質平衡失調。長期服用葯物減肥,還可能造成肝腎功能受損。體內葯物的積蓄,也會加重原發疾病。
因此,老年肥胖者以不服用減肥葯物為好,應通過適當控制飲食、合理搭配飲食、戒煙戒酒、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及體育活動,來達到減輕體重、增進健康的目的。
㈣ 老年人選擇中葯有哪些禁忌
中醫是國粹。不少老年人生病愛服中葯,認為其副作用較低,很多年輕人也這樣認為。很多老人都會通過吃中葯養生的習慣,是的,自古以來就有中葯養生的說法,那麼老年人在吃中葯養生的時候該注意什麼呢?
㈤ 老人吃葯十大禁忌有哪些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都聽說過這個俗語「是葯三分毒」。因為,在生活中,很多的老人們吃葯總是按照自己經驗習慣來吃,殊不知這其中隱藏著巨大的危險,錯把葯物吃成毒葯。關於老年人吃葯應該要注意的事項,作為家人一定要認真謹慎對待。我們一定要時刻注意老人吃葯的習慣,不能由著他們自己的方法來吃葯。那麼老人吃葯時應該注意哪些問題?
老人吃葯十大禁忌有哪些?
吃葯憑自己經驗
或許「久病成良醫」,或許積累了一些用葯常識,很多老年人認為服葯只要根據自己不適感覺或者醫學理論上的「指點」,就可以自己到葯店配葯。有人甚至到醫院向醫生點名開葯。其實,這種做法不妥。對於感冒之類的常見病,自我葯療未嘗不可,但自己充任醫生,任何病都憑經驗服葯,弄不好會延誤病情。因此,最好經過醫生診斷,對症下葯。
吃葯跟著廣告走
老年人非常容易被廣告忽悠,也容易聽信別人的介紹,把購買葯品、保健食品、保健器械當作身體的靈丹妙葯。我有位鄰居患白內障,在一份廣告中看到由某制葯廠生產的純中葯制劑,能夠有效逆轉白內障,就按圖索驥郵購了幾千元的所謂「妙葯」,結果兩個療程下來,沒有一點效果。後來,醫生告訴他,這種「葯」根本沒有葯品批准文號。
另一位鄰居,迷信經銷商的宣傳,天天去某家醫療器械免費體驗廳體驗,聽信能治百病的宣傳,買回昂貴的溫熱理療牀和一大堆治療高血壓的保健品,停用了降壓葯,結果導致血壓驟升,引發腦卒中。
稍有不適就用葯
有時候身體不適,並不需要葯物治療,因為這些不適是年齡增長引起的器官、組織退行性改變,一般是不可逆的,服用葯物非但起不到效果,反而容易導致葯物不良反應。所以,老年人不要因為身體稍有不適就立即服葯,即使要服葯,也要去醫院診治。
新葯貴葯即好葯
很多老年人認為,葯價越貴療效越好。實際上,葯價貴賤與療效好壞沒有必然聯系。葯價的貴賤,不是根據葯物對某一疾病的療效而定,而是根據其原料成本、工藝過程、銷售環節等因素決定的。因此,如果用老葯沒有禁忌症或者不良反應,那就可以選擇便宜的老葯。實際上,一些價格較貴的新葯面市此正鉛不久,醫生還缺少臨牀經驗,葯師缺乏用葯經驗,所以病人不能一味依靠新葯治療。
多家葯房去買葯
有老人感到掛號麻煩,就去葯房買葯,還有人喜歡到不同的葯房買葯,或選擇品種或比較價格。但是,買葯尤其是買多種葯時,最好固定到一家葯房。這樣葯師能夠注意到你所購買的葯物之間是否可能產生副作用。如果去多家葯房買葯,葯師可能因為沒看到要買的全部葯物清單,就忽視了葯物之間的相互作用。
多種葯物一起吃
張大媽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骨質疏鬆多種病,每天需要服用20多種葯。這么多的葯,有的需要飯前服,有的則需要飯後服。張大媽面對這么多的葯,為了服用方便,更重要的是不漏服,每次把需要服用的葯物裝在葯盒裡,在飯後一起服下。其實,張大媽這樣的服葯方法會造成不良後果。因為葯品混用時,一種葯品可能會對抗另一種葯品的功效。因此,有些葯物需要隔開一段時間服用。
另外,有的葯物必須在規定時間服用,如果不按照規定,葯品起不到應有的治療效果。如治療糖尿病的優降糖應飯前半小時服用,二甲雙胍應飯後服用,拜糖平應在吃第一口飯時服用。其他葯物也有飯前、飯後、空腹、睡前等服用時間的規定。
體檢之前不用葯
有些老人為了讓體檢能夠真實反映身體健康狀況,在體檢前就停止服用必須每天服用的葯品。有個王老伯患有高血壓病,在體檢那天和前一天都沒有服用降壓葯,到了體檢結束時分,他感到天旋地轉。好在一旁醫生緊急救助,叫來120急救車送往醫院,讓腦溢血的王老伯保住了性命。因此,必須每天服用的葯品,沒有醫生的囑咐,不能隨意停止服用。
不按要求清鎮去服葯
老年人有時有懼怕服葯的心理,認為用葯劑量或品種多有害健康,就自作主張減少葯品劑量或者品種,也有老人根據身體狀況時停時服。實際上,服葯有個依從性問題。有森好的葯品不能隨意減少劑量或者隨意停服,否則會降低療效或者使病情反彈。老人減少葯品劑量或者停止服葯,應該事先聽取醫生的意見。
中葯可以隨意用
一般而言,中葯副作用要比西葯小,但並不是說中葯就沒有副作用,有的中葯本身或者服用不當,副作用也很大,還有危及性命的可能。傳統醫葯從來就不否定中葯具有毒性,而且對中葯毒性的認識比較深刻。在國家葯典中,除一般無明顯毒副作用的葯物外,還把有毒的葯物按三級劃分,分別註明「小毒」、「中毒」、「大毒」,有些葯物還註明了其腎毒性、肝毒性等等。
喝酒之後用葯物
舊事新提仍有意義。1977年12月,幽默大師卓別林在參加一個盛大酒會後長眠不醒了。「兇手」是誰?經檢測,方知是酒和安眠葯。有讀者疑問:酒和安眠葯能致人死亡?還真是。盡管酒和葯是「親家」,農民也會酒泡中葯活血祛風,而且繁體字「醫」字都離不開酒,但是很多葯卻同酒不太「和睦」,有的還大唱反調。
常用的安眠葯如安眠酮、常可眠、本巴比妥等酒前酒後服用,都可引起中毒後果。精神安定劑氯丙嗪等,酒前酒後服用也會產生葯物與乙醇的毒副作用,輕者使人昏昏欲睡,重者造成血壓下降,呼吸抑制而死亡。除外,服用阿司匹林、抗心絞痛葯、降壓葯、降血糖葯、抗過敏葯及利福平等也應忌酒,以免產生胃出血、血壓過度降低或血壓驟升、腎損害、肝中毒等現象。由於酒精有一個代謝過程,所以喝酒的人應在服上述葯物前的1~2日禁酒,在停葯後3~4日內也不要飲酒。
老年人常用葯物及注意事項:
不用或少用葯物老年人除急症或有器質性病變外,應盡量少用葯物。用葯原則是應用最少葯物和最低有效劑量來治療。一般合用的葯物應控制在3~4種,否則易產生不良反應。需長期應用的葯物應從小劑量開始,根據治療反應和患者的耐受程度逐漸增加劑量。在更換或加用另一種葯物前,嘗試將已經應用的葯物加至治療劑量。聯合用葯要謹慎,在聯合用葯前,應先將每種葯物加至治療劑量。避免應用一種葯物去治療另一種葯物引起的不良反應。如能判斷是哪種葯引起的不良反應,停掉這種葯是最好的治療。盡可能減少用葯種類,如盡量用一種葯物去治療兩種或更多的疾病。要和其他醫生溝通,避免重復開葯,盡量減少用葯品種。
合理選擇葯物對腎與中樞神經系統有毒性的抗菌葯物,如鏈黴素、慶大黴素等應盡量不用,更不可聯合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應盡量不用,更不能長期大劑量使用,如必須應用須加鈣劑及維生素D。解熱鎮痛葯長期服用弊多利少,要盡量少用。噻嗪類利尿劑不宜用於糖尿病和痛風患者,因為它們易引起血糖升高和痛風發作。噻嗪類利尿劑還易引發 *** 性低血壓、電解質紊亂,用葯時應注意觀察血壓變化,不能降得太低或過快。
選擇適當的劑量初始用葯應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增加到最合適的劑量。為了避免葯物在體內蓄積中毒,可以採取減少每次給葯劑量、延長每次給葯間隔時間等辦法。
葯物治療要適度患急性疾病的老年人,病情好轉後應及時停葯,不要長期用葯。
注意葯物對老年人其他疾病的影響老年人常患有多種慢性病,如同時患有青光眼、前列腺增生、中樞神經疾患。在老年人中樞神經疾患的葯物治療中,有不少葯物具有抗膽鹼作用,如不加註意,可引起尿瀦留和青光眼惡化。
提高老年人用葯的依從性老年人理解力、記憶力差,視力不佳,聽力減退,同時應用多種葯物,特別是外形相似的葯物,常常造成服錯葯,而且用葯品種越多,依從性越差,因此醫生和患者家人都應該格外關照他們。
老人常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需同時服用多種葯物。一旦遇上感冒等「小病」,服葯的種類更多。一項臨牀研究表明,聯合用5種葯物,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2%,服用6~10種葯物,不良反應發生率為7%,超過10種,則高達24%以上。
老人吃葯注意事項:
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顯示,全球有1/7老年人不是死於自然衰老或疾病,而是不合理用葯。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的《國家葯品不良反應監測年度報告(2014年)》顯示,65歲以上老年人的不良反應報告佔19.9%。我們在臨牀上發現,很多老人因為用錯葯出現了新的健康問題。其中以下五點需要特別注意。
代謝減慢,應注意觀察副作用。 葯物大多需要通過胃腸道吸收,經過肝臟代謝和腎臟排泄。老人的各器官功能逐漸減弱,一般而言服用同樣劑量的葯物,老人對其有效成分的吸收可能減少,代謝時間延長,導致葯物在體內蓄積,增大葯物不良反應發生的風險。因此經常服葯的老人應定期監測肝腎功能等指標。
服葯種類多,要當心相互作用。 老人常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需同時服用多種葯物。一旦遇上感冒等「小病」,服葯的種類更多。一項臨牀研究表明,聯合用5種葯物,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2%,服用6~10種葯物,不良反應發生率為7%,超過10種,則高達24%以上。很多老人將需服的葯物一起吃,可能出現葯物相互作用。建議老人看病時告知醫生正在服用的所有葯物,盡量避免處方中有相互影響的葯。用葯前也可咨詢葯師。服葯種類較多時,最好不要再同時服用保健品,以免增大相互作用的風險。
記性變差,列好清單可防漏服。 老人的記憶力下降,服葯種類多,很容易漏服,影響治療效果。漏服降壓葯、降糖葯後,不僅血壓、血糖會升高,還可能促進並發症的發生和發展。建議家人幫助老人給需要服用的葯物建立一個「檔案」,列出一段時間內需要服葯的時間、種類、注意事項等,必要時通過設鬧鍾、將葯物分裝在小葯盒的方法記住服葯。萬一漏服葯物,應計算錯過的時間,多數情況下,如果漏服的時間處於兩次用葯時間一半內,可按原劑量補服,否則不必補服,後續正常服用即可。但如果服用的是降壓葯、降糖葯等慢性病葯物,建議咨詢醫生。
長期吃葯,注意定期復查,必要時調整用葯。 很多老人認為自己「遵醫囑」了,一直堅持吃葯,但由於沒有定期復查,不僅葯物的治療效果不好,還可能傷害其他器官。例如服他汀類降脂葯,需定期監測肝腎等功能;長期服降壓葯後效果不好,不僅會損傷心腦腎等靶器官,還可能出現其他並發症。如果發現用葯效果不好時,應當及時咨詢醫生,必要時調整用葯方案。
一些葯物對老人的傷害更大,應盡量避開。例如安定等安眠葯可能引起「宿醉」症狀,即意識不清、注意力不集中、走路不穩,像喝醉酒一樣。老人服安定後容易發生跌倒,引起骨折等不良後果;很多復方感冒葯含抗過敏成分撲爾敏,能緩解鼻塞、流鼻涕等症狀,但前列腺增生或便秘的老人服用含此成分的葯物,可能加重排尿、排便困難;布洛芬是常用的解熱鎮痛葯,但胃腸功能不好、患有某些心臟疾病的老人應慎用。
㈥ 老年人應慎用哪些葯
老年人使用抗菌葯物應注意什麼?
答:老年人因腎功能衰退,對葯物的耐受性降低,內尤其容是一些作用較強的葯物,極易產生毒副作用和過敏反應。抗菌葯物在人體吸收以後,多由肝臟和腎臟解毒、排泄。因此,肝腎功能不全的老人,在用這些葯時需慎重,不宜長期或大劑量應用。四環素類抗生素和磺胺類葯物長期服用會損害肝細胞,並伴有對骨髓、心臟、腎臟及皮膚的損害。鏈黴素、卡那黴素、慶大黴素使用時間稍長,能引起眩暈、耳鳴、耳聾、平衡失調,對腎臟也有影響。使用氯黴素可能引起再生障礙性貧血。紅黴素、呋喃妥因等能在肝膽內瘀積,產生中毒和過敏反應。故長期、大劑量使用這些抗菌葯物,對老年人是非常不利的。
㈦ 老人吃葯注意事項
老人吃葯注意事項
老人吃葯注意事項。隨著我國人口的老齡談尺乎化,老人占人口的比例也逐漸增多,老人用葯是非常有講究的,不然容易造成危害。我已經為大家搜集和整理好了老人吃葯注意事項的相關信息,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慎用清熱解毒葯
清熱解毒類葯物偏涼,脾胃功能較差、體質虛弱的老人如果隨意服用,可能會導致胃痛、嘔吐或腹瀉等。近年來,臨床上已經有多起老年人因服用板藍根等清熱解毒葯引起消化道黏膜出血、造血系統出現輕度障礙,甚至過敏致死等不良反應的報道,需要引起大家的注意。
2、慎用壯陽葯
老年人性功能衰退是一種正常現象,如果濫用壯陽葯物,只能起到飲鴆止渴含悉的作用,對身體極為不利。要想延緩性功能下降,可從調理飲食、適當鍛煉等方面入手。
3、慎用寒性葯物
寒性葯物對正氣的損害很大,虛寒體質的老人常有肢體畏寒、小便清長、面色發白困態等特徵,一旦因服偏涼中葯造成不適,將加重陰陽失衡狀態,對健康極為不利。
4、慎用瀉葯
老年人便秘,大多是因為身體過胖,腹部肌肉無力,腸蠕動減弱所引起的功能便秘,如果靠瀉葯導瀉,容易發生結腸痙攣,使排便更加困難。還有如服用大量或濃度過高的硫酸鎂、酚酞等溶液,可能使組織中吸收大量水分而導致脫水,老年人對水代謝尤其敏感。
老年人用葯原則和注意事項
1、 盡量減少治療葯物。 針對一種疾病,用一種葯物有效時,不必用兩種葯物,盡可能減少用葯品種數,以減少葯物相互作用。
2、 按照最適宜時間用葯, 如鐵劑最佳吸收時間為19:00,那麼中、晚餐後用葯較合理,非甾體類抗炎葯葯物宜餐後使用,以減少胃腸粘膜的損害,夜間膽固醇合成快、胃酸分泌多,睡前服用他汀類或H2阻滯劑能發揮葯物的最大作用。
3、 應盡量避免使用肝、腎毒性較大的葯物, 如氨基糖苷類抗菌葯物、磺胺類葯物、萬古黴素及第一代頭孢菌素。
4、 注意用葯劑量, 原則上老年人服葯劑量應低於成年人,並根據患者體重、肝、腎功能等情況綜合考慮給葯劑量和給葯間隔,做到給葯劑量個體化,老年人 一般應為成人劑量的1/2—3/4。
5、 避免濫用補葯, 許多老年人喜歡服用保健品,有針對性的適當進補對身體健康有一定保健作用,但要恰到好處,切忌過多,特別提醒的是老年人在就醫時一定將目前服用保健品的情況告知醫生。
6、 對某些毒性大、治療窗窄的葯物應進行血葯濃度監測,如心血管葯中的地高辛; 抗菌葯物中的萬古黴素和慶大黴素;抗癲癇葯中的苯妥英鈉及平喘葯中的氨茶鹼;按照血葯濃度監測的結果,及時遵照醫囑調整用葯劑量,防止和減少葯物不良反應或不良事件的發生。
7、 注意記錄患者用葯情況並按時隨訪。 老年人記憶力差,為避免重復用葯或漏服葯物,服葯後應及時做記錄,並按照醫生規定的日期定期到醫院隨訪。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老年人用葯己成為社會廣泛關注並日益受到重視的問題,各級醫療機構應對老年人用葯採取更加謹慎的態度,使老年人用葯安全、合理、有效,避免嚴重葯物不良事件的發生。
老年人服葯的葯動學特點
1、 吸收
老年人消化道黏膜萎縮,胃酸分泌減少,消化酶分泌減少,對口服葯物的吸收功能減弱。
2、 分布
老年人血漿蛋白隨著年齡增長而減少,一些血漿蛋白率高的葯物如華法林、安定、地高辛、吲哚美辛的蛋白結合量減少, 血中游離型葯物濃度增大,因只有游離型的葯物才具有葯理活性,葯效增強,容易引起不良反應。
3、 代謝
肝臟是葯物的主要代謝器官,老年人的肝臟質量降低 , 肝血流量減少,肝臟代謝酶的合成減少,酶的活性下降,對葯物的代謝能力降低。
4、 排泄
腎臟是重要的排泄器官,老年人腎血漿流量下降, 腎功能減退,腎臟的排泄功能下降,容易產生葯物蓄積,引起葯物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