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社工要是去老人院或者孤兒院實習的話,能為他們做些什麼呢要具體的方案。
只要拿出真誠的心、愉快的工作心情、不厭其煩的工作態度可以搞好此份工作,這份工作很偉大。
方案:
1、通過交流或者幫助他們解決問題,讓自己認識、熟悉他們,也讓他們認識、熟悉你。
2、了解他們的需求,只要是對他們身體無害的,能夠盡量滿足的就盡量滿足。
3、不要隨意答應他們什麼事情,一旦答應就要辦到。得到他們的信任,以後工作也好開展,遇到什麼煩心事人家也會對你說,你也可以想辦法幫人家解決。
4、讓他們也了解你,彼此之間就沒有約束。
5、積極主動重點的幫助那些孤獨和心理有創傷的人,如果改變了這些人會覺得很有成就感,而且對自己也是一種鼓勵。
② 老人在入住養老院初期,社工有哪些需要做的
社工需要做的是幫助檢查老人住的房子,衛生,飲食。及老人的身體狀況怎麼樣,是否需要人來照顧。後續費用怎麼結算等等。
③ 高中文憑的我,很想進入社工行業,不知能否進入敬老院或養老院做相關的工作,在學習經驗的同時自考助理社
可以的。高中文憑考助理社工師需要6年的社會工作經驗。
④ 13年本科畢業,非社工專業,從事社區工作七年,一直在民政局的下屬單位敬老院工作,能報社會工作師中級
不能,本科畢業社工專業的需要三年工作經驗,其他專業相應增加年限,或者社會工作碩士畢業一年,你現在可以考初級,因為我就是這個專業本科畢業的。
⑤ 如何破除制約敬老院發展的環境因素
康樂街道敬老院社會工作介入方案
機構養老是解決中國老年人養老問題的傳統方法,敬老院作為養老機構之一,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敬老院作用發揮的過程中,社會工作特有的價值理念和工作方法可以為其提供專業的支持。基於這一前提,江西財經大學人文學院赴萬載實習小組的機構養老實習分隊深入康樂街道敬老院,在前期調查的基礎上,針對存在的問題,結合社會工作的理念和專業方法,設計了康樂街道敬老院社會工作介入方案。本方案分為四個部分,第一是敬老院的基本情況,第二是敬老院存在的問題,第三是社會工作的介入,第四是具體的方案設計。
一、敬老院基本情況
(一)機構簡介(敬老院平面見第2頁圖1)
1.辦院歷史。康樂街道敬老院建院於1993年9月份,原坐落於萬載縣康樂鎮荷花塘,後因發展的需要,於2007年12月1日搬遷至康樂鎮福星村四組,已有15年辦院歷史。
2.地理方位。康樂街道敬老院正面向陽,正門接320國道,兩側有居民住戶,背面有樹林、竹林和居民住戶。背面和兩側已建有圍牆,正面圍牆待建中。
3.基本設施。整個敬老院佔地33畝,包括建築地、菜園、果園、魚塘、豬圈和綠化帶等。其中建築樓有七棟,包括四棟老年宿舍樓、一棟辦公樓、一食堂和一棟在建的三層老年公寓(將用於發展盈利性養老服務)。每棟老年宿舍樓分有兩層,一層有五套,每套四個單人房、一個公共客廳和兩個公共衛生間。每個房間配有一張床、一個床頭櫃、一張靠背凳及一個多功能衣櫃(暫時的情況)。
4.老人概況。院內現有64位老人,男女比例為42:22,年齡在40—90歲之間。60歲以下者皆為殘疾人,其中殘疾與孤老的比例為11:53。在院老人中,進院時間最長的達15年,最短的則半年。在院老人的整體身體健康狀況一般,2個患有較嚴重的疾病,其他大部分都患有不同程度的疾病,少部分老人為身體健康。在院的大部分老人
320國道 正門
圖1 敬老院平面圖
一年四季逢年過節會有親人(直系或旁系)前來看望或接回去過節,少部分老人沒有親人或有親人但常年也沒人來看望,這部分老人的情感特別孤獨。老人們的日常活動一般是房前走廊上坐坐、和其他老人聊聊天以及在院里閑逛,有少部分老人喜歡經常上街,這會對老人的人身安全造成一定的隱患。院內尚缺乏娛樂設施,老人在院內幾乎沒什麼娛樂活動,其中有兩位老人偶爾會拉二胡,部分人會打牌和打麻將,除此以外現階段院內老人無其他娛樂活動。
5.服務人員。院內現共有服務人員五名,分別為院長、副院長、報賬員、勤務工和炊事員。院長和副院長負責院里日常管理活動,如早晚檢查在院人數、督促老人的個人衛生和房間衛生等;報賬員負責管理院里資金運轉、財務上報和發放老人每月零用錢等;勤務工協助管理院里的日常事務、打掃衛生及負責給院里買菜;炊事員負責院里老人和服務人員的膳食管理等事務。
(二)社會效益
康樂街道敬老院是江西省鄉鎮敬老院中的第二大敬老院,在萬載縣具有一定的知名度。雖然現在院內設施不夠健全,但整體上能滿足老人們的基本需求,解決了康樂鎮部分老人的衣食住行難的問題,使老人們能夠在這安享晚年,也減輕了部分困難家庭的經濟負擔。
康樂街道敬老院建立了五保服務中心,為全鎮五保對象服務,不僅使在院老人安度晚年,也使散居五保對象的生活得到了切實的保障。院內已開始著手發展院辦經濟,將逐步改善院內居住條件,逐步提高在院供養人員的生活水平,並使院辦經濟的收入成為基層民政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為了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康樂街道敬老院將接收社會老人自費入院供養,向著老齡事業社會化方向邁出新的步伐。
總之,康樂街道敬老院從辦院以來,已經產生了較大的社會效益,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因老齡化而給萬載縣帶來的社會問題,為萬載縣和諧社會的構建做出了很大貢獻。
二、現存問題
康樂街道敬老院雖已經產生較大的社會效益,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在院老人的生活需求,但也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和問題,其中包括基礎設施建設、環境衛生、生產經營、老人的生活狀態、社會工作服務等方面的問題,具體如下:
(一)基礎設施建設
由於主體工程竣工不久,配套設施需進一步完善。
1.正面圍牆尚未建成,造成院內管理上的嚴重不便;老人自由出入敬老院,加上正門前有320國道,來往車輛多,給老人們造成很大的安全隱患;圍牆沒有建成,外人也可以自由進入敬老院,也給院內財產安全造成很大隱患;
2.院內尚沒有小賣部、醫務室等設施。老人身體欠佳,加之距離縣城較遠且上街不安全,沒有小賣部使得老人們的日常生活用品無法購買;建院時間較短,目前尚未設置醫務室,也沒有配備專職的醫護人員,院內老人一旦患病不便醫治,平常也無法給老人提供例行的體檢服務;
3.院內尚沒有規范的晾曬衣被的場所,給老人們生活造成了一定的不便;
4.院內建築缺乏消防設施,存在一定安全隱患。
5.院內尚無綠化地帶和老人健身娛樂場所。
(二)環境衛生
院內缺乏明確的衛生管理制度,老人房間里有不同程度的異味,地面不幹凈,個別房內有蜘蛛;個別老人衛生很差,影響其他老人的生活;公共區域衛生無專門的衛生小組管理;院內打掃衛生隨意,沒有定期的衛生打掃制度和負責人。
(三)生產經營
院內有菜園、果園、魚塘和豬圈等,但生產經營分配不夠明確,個別身強力壯的老人的生產積極性不夠,生產效益不夠高。
(四)老人的生活狀態
1.個別老人缺乏精神動力和生活積極性,精神狀態不佳,過一天算一天,生活沒目標沒追求;
2.院內沒有可供老人娛樂的活動和設施,部分老人感到精神空虛;
3.少數老人認為在院里生活接受政府的救助,感覺自己是受人可憐和同情的對象,雖對政府有很大的感恩,但心裡存在一種壓抑之情,心理上有很大矛盾;
4.部分老人之間關系不夠融洽,個別老人之間會經常吵架甚至打架,破壞了院內老人的和諧氛圍;
5.個別老人對敬老院沒有很強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希望回家居住。
(五)社會工作服務
雖然院辦公樓配有社工室,但卻沒有專職的社工人員和社會工作制度及社會工作方案。個別服務人員雖接受過社會工作專業培訓,但卻並沒有完全掌握社會工作服務的理念精神和工作技巧,尚未將社會工作的"助人自助"和服務為人的理念融入到工作當中,更沒有定期開展一些活動來提高老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
除了以上問題,敬老院還存在服務人員工資偏低及老人每月零用錢偏少等問題。這些都成為敬老院工作進一步發展的障礙,需要加以解決。而社會工作的理念和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這些問題,社會工作者利用自身的專業優勢介入敬老院,通過開展老年社會工作,將社會工作的理念和方法融入院內服務人員的工作,使院里的管理工作更具人性化,老人的能力得到提升。
三、社會工作的介入
老年社會工作是指運用社會工作的專業知識,以老年人及其相關人員和系統為工作對象,幫助老年人特別是處境困難的老年人,改善社會功能,提高生活質量,使老年人有更好的社會適應和福祉。康樂街道敬老院內的老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或生理上的問題,院內服務人員在日常的服務中也存在不少問題。這就迫切需要老年社會工作的介入,來解決老年人問題及協助和提升服務人員的服務水平,使院內達到一種和諧共進的氛圍,使老年人能夠安度晚年、延年益壽。
老年社會工作的理論主要包括:社會撤離理論、符號互動理論、社會交換理論、連續性理論和活動理論等。在老年個案工作中需要堅持的原則包括:從價值觀上尊敬並接受老人、建立相互信賴的關系、有耐心、多鼓勵、讓老年案主自我選擇、自我決定以及個別化的原則等。技巧主要有懷舊與生命回顧。懷舊是老人回顧他們過去生活中最重要、最難忘的事件或時刻,從回顧中讓老人重新體驗快樂、成就、尊嚴等多種有利身心健康的情緒,幫助老人找回自尊和榮耀。而生命回顧是指通過生動緬懷過去一生成功和失敗的經歷,讓老人重建完整的自我。鼓勵老人將整個人生的經歷盡可能詳盡的傾訴出來,以達到內省的目的。與懷舊不同的是,它是對整個人生的回顧。因此,它更系統詳細,也更能讓老人面對自己的人生境遇,體味人生的價值和意義。
老年社會工作的工作技巧主要有以下技巧:
1.溝通:這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方面是與老人的溝通,另一方面是與院方服務人員的溝通。與老人的溝通主要分為兩個階段,一是小組開展前的個案階段,與老人談心,進行傾聽,建立情感;二是活動進行中,不斷徵得老人們的回應,並在每次活動結束後,詢問他們的意見,以便及時調整與完善活動。與院方的溝通則一直要貫穿整個實習過程的始終,不斷聽取他們的意見與建議,使我們開展的活動不斷完善。除此之外,還要促進小組成員間的溝通,即老人與老人和老人與院方的溝通。
2.同理:在每次活動方案設計後,我們都將會親身將所設計的活動體驗一下,以觀察其效果,體會老人們在活動中可能出現的感受,這也是同理心的一種表現形式。除了自身體驗老人的感受外,我們也力求讓服務人員能有所體驗
3.觀察:工作人員要能夠靈敏、細致的觀察和判斷每個人所面臨的環境和需要解決的問題,以便得以確定適合的小組目標和解決問題的方案。由於老年群體的特殊性,觀察在小組工作中顯得尤為重要,包括觀察老人的身體適應狀況、對活動的參與情況、老人的情緒狀態等各方面。
4.其他技巧:建立關系的技巧,組織和介入的技巧、運用社會資源的技巧、評估技巧等等。
在敬老院開展老年社會工作,其對象是共同生活在一起的老人及敬老院里的服務人員,他們彼此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形成了一個案主群體,其中包括:
1.院內老年人。他們是敬老院的主體和服務對象,更是老年社會工作的主要對象。老年人自己、老年人與老年人之間的關系以及老年人與服務人員的關系都是敬老院社會工作的重點。這三部分的關系處理和協調好了,老年人在院里生活就會比較開心快樂,產生幸福感,同時對院形成較強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使敬老院變成老人溫暖而幸福的家,從而實現構建和諧敬老院的目標。
2.院內服務人員。院內服務人員的服務水平是老人在院內生活幸福與否的關鍵。院內服務人員的服務理念和技巧直接關繫到在院老人的日常生活和幸福感,也是構建和諧敬老院的關鍵。
「助人自助」是社會工作的一個重要理念,它是指在社會工作中,社工應用專業技巧和方法,利用一切資源,從而使案主能夠認識自身的問題,並在社工的引導下自己來解決自身所存在的問題。這里案主即是康樂街道敬老院的案主群體——老年人和服務人員,社會工作者利用院內和院外等一切可利用的資源,來引導建立和完善院內管理制度,幫助解決院內現存的問題,提高院內老人生活質量,使老人對敬老院形成較強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使敬老院真正變成老人幸福的家。
根據敬老院的現狀及問題,社會工作可以具體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介入:
1.物質層面。協助院里制定院內經濟發展方案,合理發展院辦經濟,增加院內收入,提高院內老人生活質量。院內目前有豬圈、魚塘、菜園和果園等可發展的經濟,還有大片尚未開發的空地。制定合理方案,在院內因地制宜地發展各種經濟,使院內經濟循環發展,自給自足,解決院內經濟問題。
2.精神文化層面。通過完善院內各項制度和適時給老人開展一些精神文化方面的活動,調動老人積極性。通過活動讓老人不再無聊孤獨寂寞,讓他們再次認識和發現自己的價值,使他們重燃對生活的激情和信心,增強對院內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提升老人的幸福感和滿意度。具體如下:(1)個案輔導。對院內個別老人進行個案輔導,運用專業的個案工作方法對院里的個別老人進行心理和生活技能上的輔導,化解其心理矛盾和問題,提高其生活能力,使老人有健康的心理和快樂的心情及提高老人自身的自信心,增強其對院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構建老人的和諧家園。(2)團康活動。在院內舉辦一些團體活動,如:講故事說笑話比賽、個人才藝表演及各種游戲活動,使老人之間的關系得到改善,增加院內服務人員和老人的交流和了解,增進相互之間的信任和理解,增強老人對院的認同感和歸屬感,讓老人真正感受到政府的關愛和溫暖,使敬老院變成老人和諧而溫暖的家。
3.制度層面。完善院內管理。制定和懸掛、張貼院名守則和財務管理制度等;明確院務管理委員會、護理服務組等;實行院務公開登記制度,設院務公開欄、院務一覽表等。
四、具體方案設計
第一部分:敬老院院辦經濟發展方案
康樂街道敬老院遷至新院時間不到一年,院內設施尚不健全,老人生活水平不高,各項工作舉步維艱。為擺脫這一困境,院里可以走自我發展之路,大力發展院辦經濟,提高院內經濟收入,完善院內設施,逐步改善老人物質生活水平。
(一)經濟可行性
1.院內目前有豬圈、魚塘、菜園和果園等可發展的經濟,還有大片尚未開發的空地。4間豬圈,現有豬12頭。0.4畝魚塘,目前有草魚、鯽魚等。菜園5畝,上半年可種植辣椒、茄子、苦瓜、豆角、紅薯等;下半年可種植大蒜、白菜、胡蘿卜等。果園4畝,目前種有楊梅、桔子等果樹。
2.有足夠的勞動力。院內身強力壯者12人,平常有3人參加勞動工作,其餘9人暫處於閑置勞動力,只要改善勞動激勵機制,完全可以充分調動他們的勞動積極性,參加勞動,幫助院里發展經濟。
(二)現存問題和解決方法
1.院內很多硬體設施尚未建成,如:院內尚沒有雞鴨圈,院辦經濟受到一定的制約。可以在院老年宿舍樓第四棟後面圈一塊空地養鴨,與魚塘連在一起,這樣即可以養魚又可以養鴨;在院後小門旁建一個雞圈進行養雞。
2.院辦經濟缺乏資金的投入,豬、雞、鴨的圈養需要一定量的資金投入,但目前由於資金的缺乏,尚未養雞鴨;豬圈有4間但只有利用了3間養了12頭豬,豬圈尚未得到充分利用。前期需要政府增加資金投資,完善院內各項硬體設施,使院內經濟走上正軌;後期則投資少,收益大。如此,使敬老院走上自力更生、自給自足的經濟發展道路後,將會提高院內老人的生活質量,同時也將減輕政府的財政負擔。
3.院內資源有待於進一步開發。可以利用各種糞便、蔬菜葉子以及稻草,在院食堂後面建一個沼氣池,開發利用沼氣燃燒和供電,一方面減少了院內用電和燃料開支,另一方面也節省了資源、保護了環境。
4.良性循環經濟尚未建立。由於遷至新院,院內很多設施尚不健全,所以養殖和種植之間的互補規律和食物鏈規律尚未展現出來,循環經濟還沒有得到發展。院內要盡快健全各種經濟發展設施,如雞鴨圈、沼氣池等,利用生物之間的食物鏈,發展循環經濟,如下圖:.
(a)池塘中可養草魚、鯉魚。敬老院菜地中有相應的魚草,還可以利用一小塊空地來種植魚草,這樣就可以滿足草魚的食物需求;鯉魚則可食用草魚糞便和豬糞等。
(b)豬可食用院內所剩飯菜、蔬菜梗子、紅薯藤條、菜葉子等,另外可以購買一定量的飼料麥皮補貼,麥皮市場價格0.8元/斤,投入較小。
(c)雞和鴨所需食物為院內所剩飯菜,另外需要一定量的小麥皮和米糠補貼。米糠市場價0.5—0.6元/斤,投入也較小。
(d)所種植蔬菜給人提供食物,人所剩飯菜可以給雞鴨狗和豬提供食物。
(e)雞、鴨、豬糞便經過發酵後給菜園和果園提供肥料及給鯉魚提供食物。蔬菜葉子給豬提供食物。雞鴨給人提供食物,提高老人營養。種植魚草給草魚提供食物,草魚糞便為鯉魚提供食物。各種糞便等匯入沼氣池,產生沼氣,利用沼氣解決院內燃料和供電問題。如此,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經濟。
第二部分:精神文化建設方案
為解決院內老人的問題,老人精神文化建設是非常重要的方面。針對這一目標,可以從文化宣傳和活動開展兩個方面進行。
一、文化宣傳
1.制定院民詳細檔案錄,包括性別、出生年月日、入院時間、身體和精神狀況、親屬關系、特長和興趣愛好等。比較全面地掌握院民的各種情況和老人的興趣愛好,有利於更加科學合理地為每一位老人服務。
2.在院內主幹道旁設立一個3米長、2米寬的院民文化宣傳欄,分配老人進行宣傳工作,宣傳院里老人的生活軼事及一些老年科學文化知識等。考慮到大部分老人不識字,所以宣傳欄以圖畫宣傳為主,文字宣傳為輔。
3.在活動室設立一個活動園地展板,張貼一些老人的活動照片和生活照,並將老人的照片製成相冊保存下來。
二、活動開展
1.「跨越年輪」心理輔導。對院里個別老人進行心理輔導,通過與其談心聊天,了解其心理矛盾和問題,進而運用專業社工方法和理念幫助化解其心理矛盾和問題,增強其對院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構建和諧敬老院。
2.清潔家園。2008年8月2日星期六由江西財經大學05社工班和社會學班同學和院里老人一起進行衛生大掃除,清潔老人家園,幫助老人構建一個衛生健康的和諧大家園。詳細活動方案見附錄1。
3.「夕陽無限美」小組活動。為達到增強老人對敬老院的認同感和歸屬感等目標,我們策劃了「夕陽無限美」小組活動,詳細活動方案見附錄2。
第三部分 組織與制度建設方案
1.完善服務人員的組織建設,運用社會工作的專業理論與方法,轉變服務理念,提高服務質量。
2.成立勞動生產小組,明確勞動分工,建立勞動激勵機制,提高勞動效率。
3.制定和懸掛、張貼下列規章制度:院民守則、財務管理制度、院民互助制度、服務人員「雙評雙掛」制度、工作學習制度、危病救助制度、五好評比制度、文體活動制度、外出請銷假制度、服務人員值班制度、衛生管理制度、衛生評比制度等;
4.明確院務管理委員會、護理服務組、膳食管理組、生產經營組、環境衛生組、安全保衛組、財務管理職責任務,並做到標榜公示;明確院長、護理員、醫務人員、炊事員、會計、出納員、保管員的崗位職責;實行院務公開登記制度,接受院民監督。設立院務公開欄,對衛生評比、院民一覽表、服務人員值班表、文體活動安排表、每周食譜安排表按時進行公示,並記錄在案。
5.建立激勵機制。建立一個有效的激勵機制,調動身體健康老人的勞動積極性,提高生產效率。可以從物質和精神兩個方面對參加勞動的老人進行獎勵。具體如下:
(a)物質獎勵。適當提高老人的勞動報酬,如老人利用敬老院提供的菜種和菜地種植,將收獲的蔬菜賣給院食堂時,提高老人所獲報酬的分配比例,從現在的5:5提高至6:4,以此激勵老人,調動他們的勞動積極性,從而促進院內經濟發展。
(b)精神獎勵。每月進行一次勞動評比,按勞動天數計算,記錄每天各個老人的勞動天數。每月月底進行一次匯總,給予前三名頒發月勞動積極榮譽獎狀;每半年進行一次大匯總,給予前三名頒發最佳勞動獎,並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
6.活動制度化。將院里一些活動進行制度化,具體如下:
(a)每天定時進行老年廣播體操,鍛煉老人身體;
(b)適時組織老人開展一些娛樂活動,如紅歌比賽、舞蹈賽、集體欣賞電影戲劇等,並給表現優秀的老人頒發獎狀。
⑥ 老年人拒絕到公辦的福利院去 假如你是社工 你會怎麼做
老年人聚集去公辦的福利院,假如你是社工,你會怎麼做?那麼就盡量勸說唄,因為她一個人在家確實不是很安全
⑦ 關於去敬老院實踐的社會實踐報告
十周感談
——武漢市社會福利院實習報告 02031003
(一)實習情況綜述
2004年3月5日至5月21 日,在武漢市社會福利院康復區開展了為期十周的社會實踐活動。
我們選擇武漢市社會福利院,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以前作義工時,我與這群因為上天自己的失誤而先天殘疾的孩子聯系在一起建立了友好的關系。2002年10月我隨「社會工作者協會」到武漢市社會福利院,第一次見到他們。他們或為跛腳、或為侏儒、或為智障,有的臉上有大面積覆蓋性紅斑、有的有嚴重的皮膚病,和我們一樣高貴的靈魂就這樣被包裹在扭曲殘疾的軀殼里,浸泡在渾濁的神經里。生命以這種形式出現,督促我們去珍惜自己的健全。至少,我們該把在空虛和抱怨中虛擲的時間,分給他們一些。
另外,我們了解到他們的實際困難:即其中十位年齡在13——18歲不等,文化水平在小學三五年級之間的殘障少年(智力正常),無人授課、無處求學;同時,他們在自我認知、文化知識、社會生活技能等方面存在欠缺。 針對這一情況,我們制定了總體實習計劃:先聯系我校附小彭英校長,動員小學生捐課 本、習題集、工具書、課外讀物等一百餘本。
然後,以作義務老師的方式,,與他們順利地建立專業關系。工作方法上,我們一行九人平均分成三個小組,分別於周五、六、日前去實習;以小組活動與個案工作結合、輔導與管理相配合的方式。我們的目的是:運用社會工作的價值方法和技巧,使青少年偏差行為得以糾正,在協助他們形成正確自我認知的基礎上學會學習、學會交往;最終學會自我管理,即他們自覺、自動和自主改變自己的行為。
(二) 交流中的感觸
第一:滿足的心
剛去的時候,康復區宛若一張被定格的照片:房屋、假山、路邊的行道木,溶為一體似地一動不動。干凈的庭院內無人走動,走道兩邊的長椅上零零散散地坐著一些人——他們都保持著固定的姿勢:翹腿的、低頭的、打瞌睡等等,相互之間沒有任何交流
我們剛一進門,他們立即都站起來,同時幾乎把眼睛和嘴張到最大,表現出喜出望外的神態。然後紛紛跑開了——不是跑向我們,而是邊跑邊向屋裡沒有出來的人大喊,然後一起站在屋檐下看著我們。
我們主動走上前和他們聊天、發書、作游戲,氣氛很快活躍起來了。他們送了我們一串串漂亮的紙鶴和紙心。走的時候,我把東西放在所長的辦公室里,忘記拿出來了。我很為難地對小魚(一個15歲的女孩,坐在人群中她可以瞬間抓住人們的視線。沉默淤積的憂郁氣質,絲毫掩蓋不了骨子裡的寧靜與自信;清秀的臉始終舒展著淺笑,真誠而不招搖.;只是,走動的時候原本平整的路變地不平了)說:「這樣好吧,一會你幫我把東西拿出來,下次來我再帶回去好嗎?」
同伴也應和著說:「算了,算了,下次再說吧,我們還要趕時間。」 小魚說:「不能算的,不能算的,話時會笑的眼睛在聲音沉寂的一剎那歸於憂郁,深邃的眸子在我和同伴之間游移。她舒展的眉頭始終漾著的笑意,也被緊張俘虜了。
似乎如果我們不回去拿的話,她就會哭。一直不喜歡說話的女孩櫻,一直搖著我的手,並且目光掃向一個工作人員(辦公室鑰匙在她那),然後再定定地盯著我。後來她陪我要來鑰匙的時候,圍著我們的幾個少年,臉上都露出了如釋重負的輕松笑容。 回來的時候,心情很沉重。害怕他們靠著我們,我們轉身離開他們跌倒在地的傷痛,害怕我們沒有能力教會他們如何自立。
二, 驛動的心
由於對「人生發展的階段」了解欠缺,我們就下意識里把他們定位為脆弱的「兒童」。
首次去的時候,我專門買了一本《幼兒折紙》在宿舍里學折紙技術;同伴專門補習了童話,試圖用「賣火柴的小女孩」對之進行熏陶,企圖用「小二郎」對之進行感染,從而拉近距離。而那天,他們的折紙技術令我乖乖地當起了小學生;我們的故事卻令他們乏味,他們甚至沒有表現出最起碼的好奇——鼓勵我們把故事講下去。
有的趴著睡覺,有的哈欠連連,問到他們是否故事,他們只是不置可否地笑。顯然,他們還不習慣撒謊。更有甚者,而後來愛說話的孩子也總是若有所思地點頭、搖頭回答我們的問話,後來他們乾脆用啞語進行交流。
直到看到看到小姑娘在高校某男生走後,冒雨跑到大門口傻傻站立的表情;看到小男孩與「外來小女孩」(福利院有老人公寓,這些小孩一般是老人們的孫輩,周末的時候來看望他們)搭訕時的調皮;聽到午飯後,小女孩在宿舍里打著、鬧著、叫喊著「XX是XX的」,當然,說的是我們都知道的名字。我們明白了自己犯了多麼可笑的錯誤——他們是進入青春期的少年,而不是兒童!於是,我們開始毫不避諱地聊偶像劇,講校園里的事。
如果下肢不殘的話,小昕是一個漂亮的小女孩。她在意識到自己漂亮的同時,也意識到自己的殘疾,這令早熟的她極其敏感切且有一種破壞傾向。一次,某公司的人給他們帶了好多食物,每人還有幾枝康乃馨,幾個小孩接過之後就把它們丟在一邊。而小昕則把花瓣一個一個撕下來,一枝接一枝。我把其餘的幾枝也拿給她,後來她笑著撕完了。當我問到她以後想干什麼的時候,她一副無所謂的神態對我說:「嫁人唄!」
課外時間,我們讓他們帶我們逛整個福利院、陪他們打籃球、在他們宿舍瞎侃等等。我們努力以這種方式營造一種大家庭的氛圍,讓他們在相互了解與溝通中學會交往、學會生活。
第三,溫柔的心——我省下肉來喂貓
男孩小蘇——一個養貓的男孩。開始去的時候,他也把我們看成參觀的人了,非常不配合。每次都是把他硬拖到課堂上,後來他明白我們工作性質後,還經常介紹書讓我們帶回去看,比如漫畫版水滸傳、黑色幽默、科幻故事等;天熱的時候,他一邊拿著我的水杯找有水的熱水壺,一邊說「灌滿了,路上喝。」;更有甚者,他還送小貓給我們。
那是幸福的貓——一隻母貓和四隻小貓的毛永遠都是干凈整齊。而且,小蘇還把自己伙食里的肉挑出來喂貓;門口一直掛著小干魚,小蘇說那是托別人買的(他們每個月可是只有10塊錢的生活費啊,一日三餐免費)。當然我們沒有要,我們還是不自信自己可以養活一隻小貓。實習結束那天,我們看見一群人圍著一隻受傷的鳥,才發現另外一個秘密:老貓幾乎每天早上都會抓到鳥,其他人說它玩了一會就把它吃掉,S沒有否認。我想那隻被眾人圍著的鳥應該不會被吃掉吧!
第四:堅強的心
1:病痛的時候我想到了死
小羊是一個很懂事,甚至有一點早熟地孩子,她患有嚴重的皮膚病,粗短的直發絲毫掩蓋不了頭頂的瘡疤,大片的紅點點從臉臉一直覆蓋到後背,許多紅點上隱約有白色的膿包。
她很有音樂天賦,一次某高校的學生看她們的時候,她一首歌唱過之後教室里有短暫的沉靜。那是在咀嚼傷悲、是在醞釀眼淚。後來,在一個同學在帶動下,我們歡呼雀躍地笑了,淚水才沒有流出。
但是她一直悶悶不樂,在我們再三地詢問下她流下了委屈的眼淚。原因是她怕疼,她的皮膚病要用激光治療。她說:「每次我一進去他們就按住我,我就哭,我怕啊!」 後來她說自己曾經都想過死,因為生活沒有意思。女孩!一個外表「醜陋」而歌聲甜美的女孩,想到了死!
實習快要結束的時候,我們在閑談的時候也會去揭她的「傷疤」。
「你臉上的傷是什麼時候長的?」
「是因為小的時候,父母把我扔進一個比較臟的地方」語氣平靜地像是在講述別人的事。
「哦,」我們准備給她一個發泄怨氣的機會然後心理疏導「那你是不是很怨他們啊?」
「開始的時候是的,」說著她把頭轉向一邊,「不過現在我想他們肯定也有自己的苦衷。」
從她的眼神和語氣里我知道,她的話像外交辭令而不是肺腑之言。一個14歲的女孩要合理化社會的不公平待遇,要給父母這樣的寬容?!實質上這種寬容是一種更深層的自我壓抑,那是多少次疑問、多少次期盼、多少次無奈之後而無奈地自我解脫呢?許多時候最難過的是,明明白白地掌握了一種理論,可是用在自己身上又接受不了,在她身上我看到了這種尷尬。
2,我討厭他們打亂了課堂
小魚是一個上勁的女孩,她抓緊一切時間學習。一個周六我們正上課的時候,某高校的學生前來參觀,我們就動員他們去和大學生玩,許多人都矜持地坐著不動。當我宣布下課的時候,一直溫順的小魚居然憋紅了臉重重地收拾文具,然後悻悻地走開。原因是下午兩點,她和老人公寓的老爺爺(院方幫忙聯系的)約好了去練書法,下午不能上課了,而那些不速之客又打亂了上午的學習安排。
小魚還經常去老年大學那邊練電子琴,剛學兩個星期,書法已經相當不錯了。後來她主動申請外出上學,現在在武漢某電腦外語學校上學。走之前她給我看《聖經故事》,封面寫著「何XX送給XX釗,X年X月X日」;下面還有圖畫——一把刀、一個箭頭指向一條魚、一個新日期。她說那是別人送給小釗的,小釗去那個電腦學校上學,就轉送給她了。小釗是刀,她是魚,她還說她看完的時候也會送給其他人的。
3,拒領工資
每次開飯的時候,都會有一個一襲白衣、五官端莊、20歲左右的女孩為他們打飯。我一直以為她是工作人員,後來才知道她是從那個電腦學校學成回來的。她向我們講述了這么一件事。一次她去一家飯店應聘,因為沒有把自己的缺點暴露出來,她得到了那份工作。可第二天老闆把她辭了,說:「這樣的人,我不能要!」然後讓會計給她一天的工資。她拒絕了那一天的工資,因為老闆傷害了她的自尊。
我們一直不知道她的缺點在哪,後來她去洗手的時候我們才發現她沒有左手,但是看她為孩子們打飯時的嫻熟與麻利,我們相信她完全可以勝任那份工作,然而老闆在乎的不是這個。
註:每次有人來的時候,小魚和小蘇都是大家的重點關心對象。某部隊女兵集體認「小魚」作妹妹,即節假日接她過去;小蘇是院里重點培養對象。因此他們就比較優秀。
(三)案主的問題
在十周的實習中,我把他們的問題主要歸納為以下三點:
1:身體的缺陷、社會知識和情感教育的先天不足,使他們產生很深的自卑感,這是他們產生性格障礙的主要原因。
院方對他們的總體評價是:懶惰、沒有上進心、自私、不會與人交往、不會關心人等等。這些為一個成人定性的詞語,卻用在孩子身上。環境在不能為他們提供應有的愛、自由和關懷的情況下,絲毫沒有降低對他們的苛刻要求。的確,他們都表現出了不同程度的自我封閉性和對外界的防備心理,這造成他們不會交往、不會關心他人。這是因為在生活中他們很少受到來自道德、寬容、勵志等方面的關懷和教育。
有一個女孩櫻:清瘦、嬌小、總是面含微笑。每次,她會指著我們身上蚊蟲叮咬處、結疤的傷口等溫柔地比劃一番;走路時,她喜歡拽著我的手貼著我走;我們坐下來時,她就站在身後給我們辮上各種可愛的發辮,然後幸福地笑。只是,去了幾周我們從來沒有聽過她說一句話。
有一天,我們在她們宿舍玩了好久之後,我對她說:「你給我辮辮子好嗎」她重重點頭,然後要往我身後走,我拉住了她:「不要點頭,告訴姐姐,說『好』好嗎?」
她遲疑地張了一下嘴,還是羞澀的點頭。
「不能說『好』嗎?」我假裝生氣地嗔怪她。
「好——」那個字拉了好長的音,聲音如被卡了的磁帶一樣,時高時低地在空中打顫。她不喜歡在生人面前說話,是因為聲帶的缺陷。後來她還是怯生生到不敢開口,經過幾次強化訓練,我們可以順暢地開玩笑。
顯性的自卑,是不想在外人面前暴露自己的生理缺陷;隱性的自卑,來源於沒有爸爸、媽媽、沒有正常孩子該有的一切。
2:對外界的嚮往與缺乏「自我認知」之間的矛盾
他們需要自由的空間,讓生命沿著自己的紋路延伸。因為青少年期,是自我觀形成的重要時期,這定他們以後會成為什麼樣的人。他們都希望走出福利院,然而當我們問他們今天想干什麼時,竟然都說「沒想過」和「不知道」。他們的理由是,院里領導不讓他們瞎想,想也沒有用。
除了院方的管制,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除了電視報紙,他們沒有機會接觸外面的世界。教他們寫短文時,我讓他們描述一下淋雨的感覺,他們都在搖頭。「有過這 種體會嗎?」「沒有。」「看過雨嗎?」仍是搖頭。對於自然現象都生疏若此,何況社會?
我告訴他們你怎麼想,你不說別人永遠不會知道,更加管不了。如果不想的話,即使現在就把你們放出去,又能幹什麼呢?我們給他們一個星期的時間大膽設想,下一周去的時候,我們要知道答案,這是作業。我們發現他們的理想也是繽紛美麗的,比如唱歌、畫畫、學古箏、廚師等。我們通過這種方式,幫助他們逐步樹立自我意識,至少讓他們明白他們是獨立的人。
3:「半隔離」狀態的生存狀態,使他們處於「心理無依」的狀態。
他們每人都有用作業本自製的通訊錄讓我們填,上面有:姓名、地址、電話三欄。他們會說出一些陌生的名字,問我們是否認識,那些都是曾經去看望過他們的大學生。女孩小昕,經常讓我們帶信給我們學校的一個女生,還會把別人送給她漂亮的風鈴轉送給那個姐姐。後來我們問她:「你是不是很喜歡XX姐姐啊,怎麼每次都問她啊?」她說:「是啊,因為我寫了好多信,只有XX姐姐給我回信了。」
只要有電話響起,教室里就會出活躍起來。離電話最近的人跑慢一點,大家就高呼:「XX,快,快啊!誰的電話?」電話接通的時候,他們都自覺地保持安靜,是誰的電話,誰就在大家羨慕的目光里幸福接聽。談話的內容大家共享的,原來他們的快樂來地那麼簡單!
(四)開展殘疾少年社會工作的構想
目前,我們的社會缺少足夠的空間和寬容去接納殘疾人。我們的同情和憐憫,從某種程度上隱含著排斥——似乎他們生來就是被同情的,而不是參與創造和分享 「正常社會」的一分子。這種成長環境就如脆弱的玻璃器皿,稍微的外力就會使之支離破碎,個人的才智也會在廢墟中老化。要想在短期內根除社會偏見是不可能的。那麼,當務之急就是要他們正視自己「身體殘疾」的事實、樹立「意志不殘」的信念,以客觀平和的心態迎接異樣的目光、適應環境。
社會連結理論認為:當一個人感受到社會道德和社會秩序對他的重要性,了解到社會上多數人對他的期望時,他就與社會有了一種連結。同時,要想讓他們在這種情況下適應環境,需要有強大的後盾,使他們與社會發生連結。家的教育就是愛與責任的傳遞,在實習的過程中,我們以家的形式,賦予生命一種頑強的自我修復功能在廢墟中挺立。
1\童話——安置心靈之家的「宅基」
小時侯,童話的缺席是一輩子都彌補不了的。它扼殺了孩子沒有負擔的期望,也關閉了孩子用自己的眼光觀察世界、用一己的思維來創造世界的窗口,那樣的童年往往殘疾。以後的補償最多是借屍還魂式的徒勞,終不得精髓。因此,開始的時候,我們鼓勵他們回憶自己聽過的童話故事。我們也挑合適的童話故事對他們進行教育。
2.一個有組織的群體,分工明確地一幫一或一幫幾——小屋的基本「架構」
生活在公共環境中,心靈的的慰藉就缺少私有源泉;人們通過某種擁有,認識到自己的價值,家的可貴之處在於它是孩子獨有的私有財產。我們根據文化程度,把他們分成3個小組,每周五、六、日,分別去三個人,一人負責一個小組,為他們上課、解答問題等。當其中個體有問題時,我們就進行單獨談話。
我們經常問他們一些漂亮飾物和照片的來歷,他們就自豪地介紹照片中的自己,幸福地回憶與哥哥姐姐們在一起的經歷。爽朗的笑聲溶解為燦爛面孔的旁白,那種神態馳騁球場的體育健兒拿著獎杯奔向球迷。這時他們會感到有人是專門為他們而去的。
3.贊美和鼓勵——進入小屋的「門」
如果說可愛的贊美字眼對一個人的人生是重要的,那麼在一個人的人生之始尤為重要。我們對他們的生活自理能力、漂亮發辮、條理清晰的作文、敏捷的思維等進行贊美,以此逐步樹立起他們的自信。當我們要求他們寫日記、保持安靜、不打架時往往以獎勵為借口,每每都會收到很好的效果。當每次許諾之後,我們都在同學中收集適合的衣物帶過去。
4.以寬容和教育做保證的自由犯錯的空間——小屋的「床」
成長意味著犯錯,成長渴求著自由與寬容。因此,他們需要一種力量來正確地引導他們,幫助他們去嫁接一些、舍棄一些,而不是生硬地切割。
有的時候,他們會把分給小夥伴的食物拒為己有、把作業做的亂七八糟、把同伴打的哇哇大哭、其中一些人看不起那些有智力障礙的人。開始的時候,我們對這些很反感,可是自己在這個年齡段做錯事後,還蠻橫地摔門而去,而每次媽媽都會默默地做好我喜歡的飯菜等著我迷途知返啊。一個人犯一次錯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別人一次也不肯原諒他。理請自己的頭緒以後,我通過「換位思考」的方法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值的慶幸的是他們很聽話。有了床之後,即使屋子沒有建好也可暫作休息。
5.任意喊出需要與失望的自由——小屋的「窗」
如果說童話給了孩子們自由幻想的空間,那麼我們該為小屋裝上這么一扇窗——任其任意喊出自己的需要與失望。他們有權利在現實生活中爭取童話喚醒的夢想;即使我們滿足不了那些要求,孩子也可以在被拒絕的空間里慢慢融入現實。
6集體的監督與安排——小屋的「公安」
自發的助人活動很難長期堅持,因為自覺性的養成,離不開初始階段集體的監督與鼓勵。我們該有這么一種集體存在,它就是保障小屋安全的「公安」。而專業社會工作者的誕生,使這種可能成為現實。周末和節假日,經常有高校學生、社會慈善人士去參觀,如果能夠有效地利用志願者,使志願活動成系統、成規模,將會受益無窮。
(五)實習的意義
由於實踐經驗的不足和理論知識的欠缺,「實習」解決問題的功能沒有充分體現出來。突出體現的是「實習」作為「第二課堂」的教育功能,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在專業認同方面:
與案主的正式接觸中,我們認識到專業工作與一般助人活動的實質區別,從而對自己的專業有了客觀全面的認識。一般助人活動的隨意性,決定了它缺乏嚴密的組織性、前後相繼的系統性、解決問題的徹底性,它是一種插入式的人文關懷。
對於「義工」來說,志願活動疏導了自己助人的意願,滿足自己了解弱勢群體生活狀態的需要。對於受助者來說,他們享受了一種探望式的關懷。活動結束之後,便各自回到原有的生存狀態中,對改變他們的弱勢群體地位沒有本質的作用。
如果說「志願活動」是可以隨便排列的卡通畫面,那麼「社會工作」就是設計動畫片;如果「義工」過年的時候送給小白兔成筐蘿卜,「社工」既要送給他們蘿卜籽,還要教會他們種蘿卜的技術;如果說「志願活動」傳達了社會對弱勢群體進行人文關懷的信號,表達了社會接納他們的至誠意願,那麼,「社會工作」要做的是把這種美好的意願落到實處。
對於社會工作者來說,社會工作是一種滲透,是一種要為案主的未來長久的幸福負責的系統工程。它「助人自助」的工作理念和對案主生存狀態的神入,從一開始就決定社會工作沒有輕松和真正的開心可言——在案主的問題解決以前。
第二,對自己的再認識:
幼時被父母遺棄。有人說,看一個人的人品如何,看他對窮人的態度即可;我認為,從一個社會對生活不能自理者的態度中,也可以瞥見其文明程度。一個健全的社會,該為一切成員提供健全靈魂的空間,提供維護生命尊嚴的條件。體會到這一切的時候,我明白了作為社會工作專業學生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第三:在專業技能方面的成長
實習的過程中,我們積累了關於殘疾人生理、心理、社會需求的第一手材料。他們幼時被武漢市兒童福利院收養,長到12歲時分別被領養、寄養、資助繼續求學等。而其餘的,就暫時滯留在武漢市社會福利院。一年前,他們的老師辭職。他們就過著這種生活:白天吃飯、看電視、作衛生,晚上睡覺。第二天早上醒來,開始同樣的循環。這只是讓單調的生活,以相同的模式復制到不同的日子裡而已。
被遺棄的日子裡,福利院為他們提供了細數生命尊嚴的空間。在成長的過程中,封閉式的管教本身就意味著排斥與壓抑。從本質上說,這是對他們尊嚴的一種漠視。
與他們的交往過程中,我們學會了用一個社會工作者的身份,設身處地地考慮他們的處境;以社工的視角理解他們的問題。
我們在試圖
第四,關於專業價值與專業技能之間關系的思考——價值是靈魂,技能是主導
在專業技能不足的時候,我們體會到了「愛」的威力——它是一個「緩沖坡」。當他們把生活中的問題暴露在我們面前時,許多時候我們難以理解、難以正確分析。在合理的方案拿出來以前,我們給予的是毫不遲疑的付出真誠的愛、無理由的理解和有目的的安慰。
社會工作對象的特殊性,決定了其價值重於技能。只重技能而輕專業價值觀的形成,顯然是捨本逐末、事倍功沒;只重價值而忽略技能,只能傷了「愛心」又無功而返。我們應該讓 「關愛的心」成為一種本能,本能意味著瞬間作出真實的反映,它省去了在不同態度之間反復權衡的徘徊。這不只是道德需要、不是空中樓閣的說教、而是價值和技能相融的便捷途徑。
(六)實習的不足之處和建議
初次實習時,工作安排上有許多不成熟和不合理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四點:
1,價值觀的影響遠大於專業技能的應用,理論知識的缺乏使我們的工作先天不足
2,朋友間的關懷大於專業關系的作用,
3, 「隨機應變」式的介入取代了有計劃、有組織的工作安排。
4,實習中遇到的問題不能有效地反映、解決
⑧ 假如你是某社區老人福利院的一位社會工作者,你被安排跟一些要把家中85歲以上
你說的假如你是某個社區老人福利院的一位社會工作者,你被安排跟一些要把家中85歲以上的老人安排在一起還是怎麼樣呢?我覺得這種情況有一點不妥當的吧。85歲了,還是讓他們的子孫陪在他們身邊比較好一點呢。
⑨ 我是社工,家裡老人可以不進養老院嗎
你有社工證書,跟你家裡老人是否可以不去養老院沒有關系。因為老人是否去養老院由老人自己專決定。如果屬老人沒有人護理,那麼自己家裡人一起來商議,不僅僅是有沒有護理能力和技能,還要看有沒有時間,經濟上是否有保障,因為你畢竟還要工作,你也需要養活自己,你不可能大部分時間照顧外婆。
所以比你的問題更加現實的問題,是如何安排照顧外婆,你能安排多少時間,家裡在經濟上如何安排。
⑩ 某養老院的護士小李向社會工作者傾訴,稱由於最近護理工作任務重,壓力大,導致自己的狀態很不好,
小李:你好!作為養老院的一名護士,護理工作任務重,壓力大,思想包袱重,的確很為你的健康擔心。我想:你平時應多出去散散心,聽聽音樂,陪父母聊聊天,學會轉移注意力。平時護理時,把那些老人當做自己的親人,這樣你服務時心情會好些。白衣天使很神聖,和諧敬老你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