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老年大學 > 棗庄最好的老年公寓

棗庄最好的老年公寓

發布時間:2025-04-08 10:23:02

㈠ 誰知道山東鄒城市成前尚河的

城前
城前鎮位於鄒城市境內最東部,扼濟寧市東大門,東臨臨沂市,南接棗庄市,是一個雞鳴三市之地。總面積l82平方公里,下轄111個行政村,總人口8.5萬人。

歷史悠久 遠在6000多年前,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至今仍留有春秋時期的「蘭陵城」及戰國時期的「城子窩」兩處歷史文化遺址和抗戰時期的一座尼山抗日烈士紀念碑。據鎮志記載,城前鎮駐地城前村因在東漢永平十八(公元75)年為蘭陵城前(亦說在北宋立賀鄉城之前)而得名。

區位優越 城前鎮在全國地圖上有標示,是鄒東及其附近地區規模最大、交通最為便利的城鎮,是輻射周邊20多個鄉鎮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集散中心。從空間上看,城前鎮與濟寧、泰安、臨沂、棗庄四地市等距90公里,和相臨的平邑、山亭、滕州、鄒城、曲阜、泗水6個縣市等距40公里,基本上處於它們的幾何中心。城前鎮於2000年被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為鄒城市重點發展的三個省級中心鎮之一。

交通便捷 境內有棗徐(濟南棗園——徐州,又稱0九公路)、平滕(平邑一一滕州)、嵐濟(嵐山頭——濟寧)三條省道縱橫貫穿全境,並於鎮區交匯,有「六路通衢」之稱。現在,城前鎮東距京滬高速公路40公里,西距京福高速公路35公里、京滬鐵路45公里,北距日東高速公路10公里,交通更加便利
資源豐富 城前鎮氣候適宜,四季分明,雨量豐沛,光照充足。近年來堅持大搞山區綜合開發,實施山水林田路綜合治理,山區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土地效益明顯提高,逐漸成為鄒城市重要的種植畜牧基地。種植業主要以林果、花生、地瓜、蔬菜為主。建有大櫻桃、板栗、大棗、干鮮雜果四個萬畝基地和蘋果、葡萄等十二個樣板園,林果總面積達4.6萬畝,年產大櫻桃、大棗、板栗、柿子、蘋果、桃等果品2000萬公斤,產值2000多萬元。花生以魯花14和花育17為主,年產優質花生3000多萬斤;地瓜以富貴一號為主,年產優質地瓜1.25億公斤。蔬菜種植面積8000畝,蔬菜大棚200多個。其中,春蘿卜、越冬菜花和甘藍、越夏西紅柿、旱地養藕產量最大,效益最高。畜牧養殖發揮年產秸桿和飼草5000萬公斤的優勢,重點發展土笨雞、青山羊、豬、黃牛、兔等養殖和山雞蛋生產,形成專業養殖村70多個,全鎮各類畜禽存欄量達260萬頭(只),年產值2.6億元。礦產資源豐富,擁有兩條主幹河流和200多座水庫,年蓄水能力達到4000萬方。探明的主要礦藏有黃沙3000萬方,石英石l億方,石灰岩1億方,大理石3.8億方,花崗石8000萬方,電汽石覆蓋面積約10平方公里。勞動力資源豐富,全鎮擁有勞動力3萬餘人,外出務工1.5萬人,年刨勞務收入7000多萬元。若在本地務工,勞動力更為廉價,適合在本地設立勞動密集型產業。
商貿繁榮 依託資源和區位優勢,拉長產業鏈條,形成了種植、養殖、農副產品加工、礦產開發四大產業。農副產品加工業有50多家,年產值在500萬元以上的企業有:主營生豬宰殺加工的博盛食品有限公司,集土笨雞、華青雞繁育、養殖、宰殺於一體的綠禾畜禽食品有限公司,加工鹽酥花生的綠奧土特產有限公司,出產山雞蛋的喔喔噠食品有限公司,南河地瓜澱粉加工廠,優之寶花生醬有限公司等企業。其中,優之寶花生醬有限公司生產的花生醬產品填補了濟寧市花生加工的空白。礦產開發企業主要有3家:西尚河石材園、勝利嶺鐵礦廠和牛庄沙廠企業。城前鎮商業發達,建設有專業小市場6個。鎮區店鋪林立,經營種類齊全,擁有經營戶1000多家,形成了沿嵐濟路的十里商業長廊。2004年底,民營經濟實現銷售收入2.5億元,利稅3000萬元。

事業發達 城前鎮是山東省政府首批公布的鄒城市三個中心鎮之一,小城鎮建設起步早、標准高。按照新一輪城鎮建設編制規劃,水、路、電、訊等基礎設施力度逐步加大,日趨完善。鎮區東西向嵐濟、平滕、北外環三條橫向街道和南北向四條縱向街道擴建完畢,三橫四縱的道路格局已經形成,拉開了山區小城市的發展框架。服務業發展較快,從事餐飲、商品零售、服裝等個體工商戶達到1000餘家,沿嵐濟路南北兩側,以鎮區為中心形成了10華里經濟長廊。全鎮擁有中學2處、小學16處、中心幼兒園1處、民辦中小學校1處,在校生10000餘人。所有中小學校全部達縣級規范化學校標准。其中,鎮中心幼兒園和鎮中心小學分別被評為「省級示範幼兒園」和「省級規范化學校」,城前鎮是濟寧市唯一獲此殊榮的農村鄉鎮。辦學水平和辦學效益不斷提高,每年有600餘初中生升入高一級學校學習。鄒城市第二人民醫院座落在鎮區,是一所全國二級甲等醫院,曾榮獲「全國百顆星醫院」榮譽稱號,擁有職工100餘人,醫療服務水平享譽在外,在鄒東山區及周邊20多個鄉鎮有很大影響。全鎮擁有農村信用合作社兩處,郵政儲蓄兩處,全鎮農村各項存款余額達到1.4億元。

文化、體育、電信、電力設施齊全。民風淳樸,2002年被評為全國計劃生育「雙進活動先進鎮」。社會治安良好, 連年被評為濟寧市社會治安先進鎮。

環境優良 生態鎮建設成效顯著,境內植被覆蓋率達到33.6%。城前鎮風景怡人,環境優美,有兩處休閑觀光的好去處。一處是雨山,處在鎮駐地西北5公里處,海拔282米,有雨山洞、雨山林、雨山泉三大景觀。雨山洞是個溶洞,有奇形怪狀的鍾乳石。此洞能預報天氣,非常靈驗,故當地有「神仙洞出雲,大雨就來臨」農諺。雨山林是一片原始灌木叢林,林間樹種繁多,春夏墨綠,秋冬火紅,美不勝收。雨山泉從山南腳下石隙間涌流而出,汩汩有聲,水速均勻,泉水清冽甘甜。另一處是九鳳山莊。位於鎮駐地西北10公里處十八趟林場內,是新開發的游觀光休閑娛樂園。規劃建設孔孟故里孝心工程——老年公寓、粟園大酒店、孔子故里民俗文化娛樂城、植物園、動物園、垂釣中心、青少年教育基地等7個游覽區,是一處休閑娛樂的好地方。

㈡ 好加分!請描述一下滕州市西崗鎮大王莊村

村情概況
明朝永樂年間(1403~1424年),山西洪洞縣籍王氏五兄弟在嶧縣古邵白山佔山為王,在山之陽建儲糧基地,因西鄰小王莊,故名大王莊。後又有孫氏、周氏自山西洪洞遷此定居。 大王莊村位於嶧城南10公里, 東接台兒庄,西鄰206國道,南靠大運河,隸屬嶧城區古邵鎮管轄。 全村總面積117.3公頃,其中耕地面積86.7公頃,企業佔地13.3公頃。 該村地處黃淮海平原,地勢平坦,水源豐富,發展農業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境內盛產小麥、玉米及各類蔬菜。植被面積72公頃,覆蓋率60%。 2000年, 全村共有178戶,總人口760人,人口自然增長率7.2‰。現有孫、王、吳、周、李、鍾、劉、姜、徐、丁、鄭、巴、潘、岳、馬、張、田、高等18個姓氏,均為漢族。 194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5.3萬元;197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91萬元;200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560萬元,人均純收入2910元,第一、二、三產業比為4∶2∶4。 該村是全市明星強村之一,曾被棗庄市委、市政府評為「先進集體」,被棗庄市委、市政府命名為「林果園藝專業村」,被嶧城區委、區政府授予「安全文明村居」榮譽稱號。
大事記
1938年,村民孫業紅帶領12人建立了全縣第一支農民抗日隊伍。 1939年,日軍侵佔大王莊。 1939年,村民丁留加入八路軍。1945年在洛陽戰役中犧牲。 1947年9月 大王莊村的地主被打敗,逃往衛輝市。 1947年11月(農歷十月初七)大王莊解放。中國人民解放軍某團團部駐扎大王莊村。 1948年,村民李振成在本村第一個加入中國共產黨後,周永志等人又陸續加入,並成立黨支部,李振成任第一任黨支部書記。 1948年冬,大王莊鄉建立,駐地大王莊村,轄郝湖、曹胡袁等11個村,徐衍海任鄉長。 1949年,李振成組織村民成立全縣(時為蘭陵縣管轄)第一個農業生產互助組,走互助合作道路。 1953年初,大王莊成立了蘭陵縣第一個初級社。 1954年,大王莊劃歸嶧縣。 1964年,建陶盆、瓷缸廠一處,僱傭7人,為該村第一個副業項目。 1966年修建大王莊大橋,此橋是當時全市最長的、質量最高的村建橋梁。 1972年,村成立專業青年突擊隊,挖井10眼、水塘3個,栽樹成林。 1973年,成立木工組。 1975年,大王莊建起炕雞房3個,年孵小雞5萬余只。 1978年,建起蘋果園1處,佔地3.3公頃。 1980年,購買50馬力拖拉機等農業機械,建立農機大院。 1983年,建變壓室1處,安裝50千伏變壓器1台,使全村農戶通電照明。 1986年,投資40萬元修建高標准、佔地1.3公頃的大王莊學校。 1988年,投資50萬元興建印刷廠。 1994年,因地制宜建起草苫子廠和編織廠。 1997年,硬化村內道路,安裝路燈,綠化道路兩側,把大王莊村建成花園式村莊。 1999年,建成佔地18公頃的大棚葡萄科技示範園一處。中央電視台《農業天地》節目對該村的大棚葡萄科技示範園做了專題報道。 1999年,投資10萬余元建提水站兩處,每處安裝20千瓦電動機一台,提水設備一套,實現了電、站、機、渠的配套,擴大灌溉面積50多公頃。 2000年,投資17萬元重新對該村供電線路進行整改,達到農村用電一類村標准。 2000年5月,山東省副省長林書香在市委書記張傳林等陪同下視察大王莊村。
第一產業
解放前, 該村糧食畝產不足50公斤。1949年3月,李振成響應中共中央號召, 帶領全村農民成立了2個互助組。1953年初,大王莊成立了蘭陵縣第一個初級社。1958年,糧食畝產達200公斤,受到嶧縣縣委、縣政府的表彰。 1964年, 大王莊村投資2.8萬余元,投工8萬個,搬運土方20萬立方米,用4個月時間挖通了村西的四支溝,流向京杭運河,修水渠1500米,基本保障了86.7公頃耕地的澆灌用水。 1977年,村購買了一台50馬力拖拉機,2台「紅牛」(12馬力拖拉機) ,對耕作方式進行了改革,縮短了種收時間,增加了作物品種,使畝產突破了千斤大關,總產突破60萬公斤。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全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制,調動了村民的生產積極性,1983年糧食單產750公斤,比1978年增長了250公斤。 為進一步提高糧食生產經濟效益,全村不斷更新糧食品種,提高科技管理水平。於1999年投資10萬元修建提水站兩處, 保證耕地用水。每年向國家提供優質商品糧5萬公斤。2000年糧食總產達500噸。 1990年以來,全村不斷調整糧經比例,增加蔬菜瓜果種植面積,1997年大王莊村委會引進大棚葡萄栽培技術,至1999年,發展大棚葡萄18公頃,總收入達200萬元。 改革開放以來,大王莊農副業發展迅速。1990年加寬加深了原1972年專業隊挖掘的3處魚塘, 並利用四支溝蓄水池,年養魚15萬尾,總產值達30萬元。2000年春,江蘇省邳州市的呂先生在大王莊投資50萬元, 興建佔地1.3公頃的養豬廠,年產仔豬400頭,出欄宰豬200頭,年經濟收入20萬元,同時帶動了農戶的家庭養殖。2000年大王莊家庭養豬共600餘頭,僅此一項農民年增收40餘萬元。
第二產業
由於歷史和地理方面的原因,大王莊在建國後很長一段時間里第二產業發展緩慢。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黨支部抓住發展機遇,於1980年籌建了大王莊建築隊;1988年投資50萬元,建起印刷廠;1994年投資20萬元,建起草苫廠和編織廠;近年來村兩委領導班子積極尋找創業之路,在原建築隊基礎上成立了大王莊建築公司,2 000年安置50多名剩餘勞動力,實現總產值20萬元。1998年,村主任周廣同籌資4萬元,建起大王莊預制廠,生產水泥塊50萬塊,利潤達10萬元。
第三產業
1956年,辦起了第一個商店「門市部」。之後,又陸續辦起磨坊、豆腐坊、炕雞房,為村民生活提供了便利,也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村黨支部貫徹改革開放方針政策,積極宣傳,幫助村民解放思想,鼓勵從商,先後發展個體工商戶38家,其中多是從事食品加工、服裝加工、個體運輸等,年利潤五萬元以上的有10家。他們不斷開拓市場走向外域。2000年底第三產業從業人員200餘人,實現收入100萬元。
特色產業
業 1997年秋,按照上級關於農業結構調整的整體部署,針對本村地下水相對缺乏,而發展林果業相對用水較少的實際,在對省內外葡萄果品市場反復考察論證的基礎上,採取市場引導、典型示範、優質服務等措施,從壽光、泰安等地引進京秀、 86~1 1等優質高產葡萄品種,狠抓了大棚葡萄的開發,當年發展大棚葡萄面積50畝, 聘請市、區林果專家現場授課或田間技術指導,於次年5月份坐果見效,效益比較可觀。1999年,村兩委在充分徵求村民意見的基礎上,把大棚葡萄開發作為農業結構調整的重頭戲來抓,統一調整了土地,統一配套了供水、用電、道路等建設,多方籌資170餘萬元, 建起了佔地18公頃、魯南最大的大棚葡萄科技示範園區,畝棚效益1.2萬元左右,最高收入達1.6萬元。大棚葡萄成為該村的高投入、高產出、見效快、效益好的特色產業,被棗庄市委、市政府命名為果林園藝專業村。 該村與市、區主管部門和壽光、濰坊等果品開發公司聯合,擬投資興建融果品批發、果品深加工、苗木供應、信息咨詢、科技觀光於一體的大型批發市場一處。屆時,將成為魯南乃至全省最大的大棚葡萄科技示範基地。
文教科技
解放前,學齡兒童入學率只佔27%。解放後,逐步改善辦學條件,於1 956年建起了大王莊小學; 1986年又投資40萬元,對小學進行了擴建改造,從而告別了土檯子、黑屋子的歷史,達到了「六配套」標准。 1995年, 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先後有30多名學生考入大中專院校,其中研究生2人,本科生8人,大中專生21人。因地制宜,在大王莊村大橋設立了文化廣場,配備了多項文體娛樂設施,每周五播放「周末電影」,深受村民喜愛。2000年大王莊被嶧城區政府授予「安全文明村居」稱號。
人民生活
建國前,村民年人均糧食不足50公斤,人均純收入48元。1978年人均純收入280多元。 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後,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特別是引進大棚葡萄喜獲豐收後,人民生活更上一個台階,2000年人均純收入2910元,村民已全部住上了新瓦房,彩電、冰櫃等高檔家用電器進入尋常百姓家。2000年全村擁有各種機動車輛78輛,摩托車28輛,程式控制電話60餘部,彩色電視機90餘台。
村莊建設
建國前, 村民住房多以土木結構為主,人均居住面積不足3平方米。建國後,人均住房面積達12平方米。1990年後村裡實行建房統一規劃,新建起一排排瓦房和平房,並制定優惠政策,鼓勵村民拆舊房建新房,人均住房達20餘平方米。同時, 先後開通了村內17條小道3000多米,一條主幹道400多米,並逐步實現了硬化、美化和綠化,安裝了路燈,並有專職環衛人員負責管理。自1966年始建王莊大橋後,村裡多次投資修繕,1997年利用硬化道路之便把王莊大橋建成大王莊村標志性建築,並樹立「大王莊」村牌坊。
集體福利
建國以來,隨著糧食產量的提高,村隊收入的增加,村民福利逐步提高,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集體經濟的發展壯大,為村民福利的提高提供了有力的經濟保證。1996年以來,對全村60歲以上的老人免除「兩工」,對70歲以上的老人免除「三提五統」。孤寡老人被安置在「老年公寓」,所有費用由集體負擔。
組織建設
中共地方組織建設 1948年李振成加入中國共產黨,他是大王莊村第一名中共黨員,當年成立了第一屆村黨支部,李振成任書記。之後,周永志、周永海、孫守松、周連仲、李明亮、李中鑾、陳增福、姜崇才、孫華臣等人相繼擔任該村黨支部書記。2 000年全村有黨員20名。 多年來,黨支部重視加強自身建設,形成了強大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多次被上級黨組織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和「先進集體」。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 1947年大王莊村解放後,村行政組織領導農民進行土地改革,帶領群眾積極參軍參戰,發展生產支援前線,並組織20多名青壯年成立支前分隊,支援淮海戰役。1948年建立大王莊鄉,管轄11個村,徐衍海任鄉長。1953年初,劃歸蘭陵縣,成立了蘭陵縣第一個初級社。1955年,建立高級農業合作社,李振成任社長。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設立大王莊生產大隊,李奎賢任大隊長,下設5個生產小隊。1968年9月,成立大王莊村民委員會,設委員3人,周道忠任主任,下設5個村民小組。從1985年到2001年共選舉出五屆村民委員會。 1999年4月,群眾投票選舉周廣同任第五屆村民委員會主任,委員姜夫華、周長雷,並配備民兵連長、治保調解主任、婦女主任、計生專職主任各一名。
人物簡介
李振成(1925~1983) 1947年在本村第一個加入中國共產黨,黨支部成立後,任第一任黨支部書記。他組織群眾積極參加土地改革,參戰支前。1949年組織成立第一個農業生產互助組,之後成立初級社、高級社,任社長。後病故。 周永志 (1924~1991) 194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大王莊村第一屆村黨支部成員,協同李振成建立互助組,任二組組長。1958年任西沿河管理區區長,參與組建人民公社和生產大隊工作。1962年任大王莊村支部書記,領導村民興建家園。1980年任農場場長,後調任棗庄市磷肥廠黨委書記。1991年病故。 孫守龍 大王莊村民, 1965年6月出生。1999年冬在淘井時發掘出漢代文物一大宗, 價值200多萬元人民幣, 無償捐獻給市文物館, 受到省、市文物部門的表彰。《大眾日報》、山東電視台對此進行了宣傳報道。 孫華臣 1971年8月出生, 199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現任大王莊村黨支部書記。他發動全村幹部群眾捐資7萬余元,於1998年修建了長700餘米的村第一條水泥道路,並完成配套建設。 1999年帶領群眾籌資170餘萬元,建起了全市第一個大棚葡萄科技示範園區,成為全鎮乃至全區農業結構調整的排頭兵。2000年被棗庄市委、市政府授予「勞動模範」榮譽稱號。

㈢ 大專護理院校有哪些

醫學類護理學專業是培養從事臨床護理、預防保健、護理管理、護理教學和護理科研的高級專門人才的專業。



12020護理類高職院校排行榜
排名
學校名稱
星級
1 岳陽職業技術學院 5★
2 濱州職業學院 5★
3 天津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5★
4 金華職業技術學院 5★
5 江蘇醫葯職業學院 5★
6 重慶醫葯高等專科學校 5★
7 重慶三峽醫葯高等專科學校 5★
8 安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5★
9 永州職業技術學院 5★
10 泉州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5★
11 蘇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 5★
12 漯河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5★
13 聊城職業技術學院 5★
14 泰山護理職業學院 5★
15 福建衛生職業技術學院 5★
16 濰坊護理職業學院 5★
17 河南護理職業學院 5★
18 貴州護理職業技術學院 4★
19 長春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4★
20 江西衛生職業學院 4★
21 寧波衛生職業技術學院 4★
22 肇慶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4★
23 湖北職業技術學院 4★
24 深圳職業技術學院 4★
25 山東中醫葯高等專科學校 4★
26 銅仁職業技術學院 4★
27 錫林郭勒職業學院 4★
28 商丘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4★
29 廣西衛生職業技術學院 4★
30 渭南職業技術學院 4★
2最好的護理類學校介紹
岳陽職業技術學院是岳陽市人民政府主辦、湖南省教育廳進行業務管理的一所綜合性高等職業院校,2003年4月由原岳陽衛校、岳陽農校、岳陽機電學校和岳陽職工高專四校合並升格組建而成。

濱州職業學院是2001年7月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合並濱州農業學校、衛生學校、工業學校、經濟學校和濱州市農業科學研究所組建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坐落於渤海之濱的黃河三角洲中心城市—濱州市,已有60多年的辦學歷史。

㈣ 關於孝心的事跡

他們的孝心,給我們最多感動 ———山東省首屆十大孝星敬老事跡簡介

青島新聞網 2005-09-28 15:19:09

田世國換腎救母
田世國,棗庄市薛城區人。當65歲的母親劉玉環被確診為尿毒症晚期後,為延續母親生命,田世國毅然把自己的一顆腎臟移植給了母親。田世國的孝舉令天地動容,世人感泣,被央視評為2004年度「感動中國」人物之一。

2004年初,操勞大半生的母親突然查出患了尿毒症,為給母親治病,田世國花光了所有積蓄並借了一大筆錢,才使母親得以靠每星期兩次的透析來維持生命。在得知母親最好的治療方式是移植一個健康的腎臟後,田世國瞞著母親,將自己的一個腎臟移植給了老人。

常德傳「長子情懷」
常德傳,青島港集團董事局主席、總裁。作為一個國際億噸大港的領軍人物,對海港老齡工作傾注了無限深情,展現了一個黨員領導幹部對老年人的「長子情懷」。

青島港的老齡工作,常德傳總是親力親為。在家他孝敬侍奉四位老人直至去世,是有口皆碑的孝子,在海港,他尊老、敬老、助老,是有目共睹的表率。他提出了「老人好,港口好;老人安,港口安。」的理念,展現了一個充滿親情、人氣旺盛、成果共享、平安和諧的國際億噸大港的風采。

邱介梅敬老之星
邱介梅,高密市老齡辦主任。她孝敬公婆,待繼母如親娘,發動實施「愛心助老工程」,贏得了周圍群眾和社會各界的廣泛贊譽。2004年,她被評為「全國孝親敬老之星」。

邱介梅嫁到婆家後,十幾年如一日侍奉公婆。婆母因患腦血栓生活不能自理,她每天為其端屎端尿、洗被刷褥。為了照顧方便,她索性和婆母睡在一張大床上,有時一夜要起來十幾次。在婆母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的7年裡,邱介梅總是和衣而眠,直至老人去世。1993年母親去世後,為了不使父親寂寞,邱介梅又張羅著給父親找了個老伴。

李新民實業敬老
李新民,菏澤單縣人,省人大代表,現任單縣四君子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兼總經理。

李新民把孝作為立身之本。工作之餘,他精心照料生病卧床4年的老父親,為其端屎端尿,父親過世後,又傾心撫慰精神不好的母親。對待岳父母,也是有求必應,關懷備至,受到老人和鄰里交口稱贊。

作為聲名遠播的企業家,他還先後出資200多萬元,用於全市的老齡事業。每年老人節和春節,他都堅持走訪慰問鄉鎮敬老院,救助特困老人,敬老事跡在當地廣為傳頌,被譽為「敬老企業家」。把一個企業家尊老敬老的誠心奉獻給老

華殿鳳愛心天使
華殿鳳,濟南市槐蔭區富首元老年公寓經理。40多年來,先後孝敬照顧了爺爺奶奶、公公婆婆、姑婆婆等7位老人,並為6位老人養老送終。她開辦老年公寓以來,一共送走了20多位病故老人,使一些無子女老人得以善終。

華殿鳳14歲時,母親得了重病,她一邊上學,一邊照顧母親。母親去世後,她就綴學了,開始種菜種地,還要照顧患有多種疾病的奶奶和精神不太正常的爺爺,有時爺爺走失了,華殿鳳一連找上好幾天。平時,有一口好吃的,她也要留給老人。

爺爺奶奶去世後,她又將一個60多歲的姑奶奶接到家裡奉養。

張廣生真情為老
張廣生,泰安軍分區第二干休所所長。他任所長15年來,深懷敬老愛老之心,竭誠為老幹部服務,用真情為老幹部辦實事,靠創新謀求干休所全面發展,贏得了老幹部的信賴和贊譽。

幾年來,張廣生為老幹部解決了集中供暖、數字電視、熱水進戶、日常生活用品供應、飲食保障等問題,給每戶安裝了緊急呼叫器,增添了數十項服務項目。1996年,他爭取上級支持,多方籌集資金,在全軍干休所系統內率先建起了4棟宿舍樓,讓45戶老幹部首批搬進了寬敞明亮的樓房,2002年,又自籌資金690餘萬元,建起了2棟宿舍樓,使所有老幹部都

盧常峰老人之老
盧常峰,威海市環翠區望島居委會黨委書記、主任。多年來,盧常峰帶頭孝親敬老,積極為社區老年人謀福利,使社區724名老人真正實現了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樂。

盧常峰是遠近聞名的大孝子,父母都已85歲高齡。他雖然工作繁忙,但孝敬父母卻細致入微,即使是出差,也不忘打電話問候父母。母親患腦血栓,他和妻子一起為老人求醫問葯,把尿端屎。盧常峰組織一些身體健壯的退休老人組成社區街道清掃維護隊,使每位老人每年可領到6000元左右的工資。

郭慶敏轄區孝子
郭慶敏,泰安市岱廟街道辦事處黨工委書記。被群眾稱為全處老人的「孝子」,先後被市政府、市老齡委、泰山區委、區政府授予「敬老愛老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在郭慶敏的倡導下,轄區所有交通要道、臨街牆面都設置了固定的尊老、敬老標語牌,在東岳大街設立的50平方米的大型尊老標語牌,就連來泰山旅遊的國內外遊客都贊嘆不已。他倡導街道黨員和高齡老人、無子女老人、病殘老人結對活動,使這些老人始終生活在社會和組織的關愛中。

曾昭廷曾家孝賢
曾昭廷,濟寧市嘉祥縣人。是孝賢曾子第七十三代孫,在二十多年時間里,他奉養兩位病重的老人,竭心盡力撫育三個幼子,受到當地群眾的景仰和愛戴。

26年前,曾昭廷妻子因病去世。他獨自承擔起撫養三個孩子和侍奉父母的重擔。高齡的父親半身不遂,並且大小便失禁。為給父親治病,他四處求醫問葯,給老人喂水喂飯、拆洗衣被。1999年他的母親又患上了風濕性關節炎,曾昭廷從此走上了為雙親求醫治病的道路。跑遍了全省大大小小的醫院。

王富勇帶頭敬老
王富勇,禹城市房寺鎮邢店村黨支部書記。他勤勞致富,但他沒有顧及自己享樂,而是把一顆孝心傾注在村裡的老年人身上。

村裡有7名孤寡老人,自上任支書開始,王富勇就義務承擔起贍養義務,老年人的衣食住行都是他自己掏錢,沒向群眾攤派過一分一厘。他自己出錢為7位老人修建了功能齊全的老年公寓。十多年來,他先後為3位老人送終。如今,現有的4位老人依然幸福地生活在王富勇勝似兒女的關愛里。邢店村70歲以上的老人有60多人,每到逢年過節,他們都能得到王富勇送給他們的禮物。

㈤ 誰知道山東鄒城市城前鎮 尚河 這個名字的來歷還有尚河的簡介

城前
城前鎮位於鄒城市境內最東部,扼濟寧市東大門,東臨臨沂市,南接棗庄市,是一個雞鳴三市之地。總面積l82平方公里,下轄111個行政村,總人口8.5萬人。

歷史悠久 遠在6000多年前,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至今仍留有春秋時期的「蘭陵城」及戰國時期的「城子窩」兩處歷史文化遺址和抗戰時期的一座尼山抗日烈士紀念碑。據鎮志記載,城前鎮駐地城前村因在東漢永平十八(公元75)年為蘭陵城前(亦說在北宋立賀鄉城之前)而得名。

區位優越 城前鎮在全國地圖上有標示,是鄒東及其附近地區規模最大、交通最為便利的城鎮,是輻射周邊20多個鄉鎮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集散中心。從空間上看,城前鎮與濟寧、泰安、臨沂、棗庄四地市等距90公里,和相臨的平邑、山亭、滕州、鄒城、曲阜、泗水6個縣市等距40公里,基本上處於它們的幾何中心。城前鎮於2000年被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為鄒城市重點發展的三個省級中心鎮之一。

交通便捷 境內有棗徐(濟南棗園——徐州,又稱0九公路)、平滕(平邑一一滕州)、嵐濟(嵐山頭——濟寧)三條省道縱橫貫穿全境,並於鎮區交匯,有「六路通衢」之稱。現在,城前鎮東距京滬高速公路40公里,西距京福高速公路35公里、京滬鐵路45公里,北距日東高速公路10公里,交通更加便利
資源豐富 城前鎮氣候適宜,四季分明,雨量豐沛,光照充足。近年來堅持大搞山區綜合開發,實施山水林田路綜合治理,山區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土地效益明顯提高,逐漸成為鄒城市重要的種植畜牧基地。種植業主要以林果、花生、地瓜、蔬菜為主。建有大櫻桃、板栗、大棗、干鮮雜果四個萬畝基地和蘋果、葡萄等十二個樣板園,林果總面積達4.6萬畝,年產大櫻桃、大棗、板栗、柿子、蘋果、桃等果品2000萬公斤,產值2000多萬元。花生以魯花14和花育17為主,年產優質花生3000多萬斤;地瓜以富貴一號為主,年產優質地瓜1.25億公斤。蔬菜種植面積8000畝,蔬菜大棚200多個。其中,春蘿卜、越冬菜花和甘藍、越夏西紅柿、旱地養藕產量最大,效益最高。畜牧養殖發揮年產秸桿和飼草5000萬公斤的優勢,重點發展土笨雞、青山羊、豬、黃牛、兔等養殖和山雞蛋生產,形成專業養殖村70多個,全鎮各類畜禽存欄量達260萬頭(只),年產值2.6億元。礦產資源豐富,擁有兩條主幹河流和200多座水庫,年蓄水能力達到4000萬方。探明的主要礦藏有黃沙3000萬方,石英石l億方,石灰岩1億方,大理石3.8億方,花崗石8000萬方,電汽石覆蓋面積約10平方公里。勞動力資源豐富,全鎮擁有勞動力3萬餘人,外出務工1.5萬人,年刨勞務收入7000多萬元。若在本地務工,勞動力更為廉價,適合在本地設立勞動密集型產業。
商貿繁榮 依託資源和區位優勢,拉長產業鏈條,形成了種植、養殖、農副產品加工、礦產開發四大產業。農副產品加工業有50多家,年產值在500萬元以上的企業有:主營生豬宰殺加工的博盛食品有限公司,集土笨雞、華青雞繁育、養殖、宰殺於一體的綠禾畜禽食品有限公司,加工鹽酥花生的綠奧土特產有限公司,出產山雞蛋的喔喔噠食品有限公司,南河地瓜澱粉加工廠,優之寶花生醬有限公司等企業。其中,優之寶花生醬有限公司生產的花生醬產品填補了濟寧市花生加工的空白。礦產開發企業主要有3家:西尚河石材園、勝利嶺鐵礦廠和牛庄沙廠企業。城前鎮商業發達,建設有專業小市場6個。鎮區店鋪林立,經營種類齊全,擁有經營戶1000多家,形成了沿嵐濟路的十里商業長廊。2004年底,民營經濟實現銷售收入2.5億元,利稅3000萬元。

事業發達 城前鎮是山東省政府首批公布的鄒城市三個中心鎮之一,小城鎮建設起步早、標准高。按照新一輪城鎮建設編制規劃,水、路、電、訊等基礎設施力度逐步加大,日趨完善。鎮區東西向嵐濟、平滕、北外環三條橫向街道和南北向四條縱向街道擴建完畢,三橫四縱的道路格局已經形成,拉開了山區小城市的發展框架。服務業發展較快,從事餐飲、商品零售、服裝等個體工商戶達到1000餘家,沿嵐濟路南北兩側,以鎮區為中心形成了10華里經濟長廊。全鎮擁有中學2處、小學16處、中心幼兒園1處、民辦中小學校1處,在校生10000餘人。所有中小學校全部達縣級規范化學校標准。其中,鎮中心幼兒園和鎮中心小學分別被評為「省級示範幼兒園」和「省級規范化學校」,城前鎮是濟寧市唯一獲此殊榮的農村鄉鎮。辦學水平和辦學效益不斷提高,每年有600餘初中生升入高一級學校學習。鄒城市第二人民醫院座落在鎮區,是一所全國二級甲等醫院,曾榮獲「全國百顆星醫院」榮譽稱號,擁有職工100餘人,醫療服務水平享譽在外,在鄒東山區及周邊20多個鄉鎮有很大影響。全鎮擁有農村信用合作社兩處,郵政儲蓄兩處,全鎮農村各項存款余額達到1.4億元。

文化、體育、電信、電力設施齊全。民風淳樸,2002年被評為全國計劃生育「雙進活動先進鎮」。社會治安良好, 連年被評為濟寧市社會治安先進鎮。

環境優良 生態鎮建設成效顯著,境內植被覆蓋率達到33.6%。城前鎮風景怡人,環境優美,有兩處休閑觀光的好去處。一處是雨山,處在鎮駐地西北5公里處,海拔282米,有雨山洞、雨山林、雨山泉三大景觀。雨山洞是個溶洞,有奇形怪狀的鍾乳石。此洞能預報天氣,非常靈驗,故當地有「神仙洞出雲,大雨就來臨」農諺。雨山林是一片原始灌木叢林,林間樹種繁多,春夏墨綠,秋冬火紅,美不勝收。雨山泉從山南腳下石隙間涌流而出,汩汩有聲,水速均勻,泉水清冽甘甜。另一處是九鳳山莊。位於鎮駐地西北10公里處十八趟林場內,是新開發的游觀光休閑娛樂園。規劃建設孔孟故里孝心工程——老年公寓、粟園大酒店、孔子故里民俗文化娛樂城、植物園、動物園、垂釣中心、青少年教育基地等7個游覽區,是一處休閑娛樂的好地方。

閱讀全文

與棗庄最好的老年公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全民養老險包括哪些 瀏覽:428
棗陽養老金認證時間 瀏覽:36
左氧氟沙星老年人用易關節痛 瀏覽:426
老年人減肥班 瀏覽:107
揚中個人交養老保險一年多少錢 瀏覽:71
上海靜安日月星養老院 瀏覽:997
老年人壓瘡護理制度 瀏覽:639
江蘇鹽城建湖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咨詢電話 瀏覽:768
老年人血ka 瀏覽:392
體檢怎麼檢查才能預防癌症 瀏覽:429
燉什麼吃對70歲老人身體好 瀏覽:280
老年人的尿液多少為正常 瀏覽:483
50歲女人理療器 瀏覽:477
山西企業職工養老金提高 瀏覽:254
退休養老金計算實例 瀏覽:94
遼寧2014退休漲工資方案 瀏覽:309
池州市養老保險怎麼交 瀏覽:358
老年人補氣補血的中葯 瀏覽:207
新疆建設兵團養老金 瀏覽:433
如何培養老人愛國情懷 瀏覽: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