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60歲左右的人每天早上在群里發類似早上好、一天快樂等的信息和圖片,他們是怎麼想的
60歲左右的人每天早上在群里發類似早上好、一天快樂等的信息和圖片,是因為自己太孤獨了,他們希望有人能陪他聊天,互相交談。作為青少年,他們應該尊重老人,關心老人,照顧老人,以身作則,讓老人感受到社會和家庭對他們個人感情的溫暖。
因此,60歲左右的人每天都會發表「早上好」和「快樂」這兩個詞,這也表明老年人願意選擇積極的生活。也有自己的老朋友,在他們年老的時候,他們應該和這些老朋友快樂地度過每一個未知的明天。
❷ 喜歡在群里發公眾號的人性格
脾氣愛好,不唐突。喜歡在群里發公眾號的人通常為中年老人,其脾氣愛好,不唐突,性格外向,愛交朋友,很好相處。
❸ 如何看待那些在景區擠在一起拍攝的中老年人
謝邀!
酷妹兒是一個旅行愛好者,也是一個攝影愛好者,對於擠在景區拍照的中老年人,是真心的一個詞:欽佩!
因為自己也是喜歡拍照,看到「長槍短炮」的人,自然心生親近之感,最少是有共同愛好,有共同語言。
有時候不免覥著臉套近乎,也存著「偷師」的念頭,經常就攝影的話題,聊起來,也結識了一些「攝影同道」,有中年人,也有老年人。
印象最為深刻的是一個「農民攝影師」,地道的種地的農民大爺。
有一年秋天,在北京坡峰嶺,酷妹兒去看紅葉遇到的。看他的穿著和嫻熟但別扭的拍照,甚為好奇。
嘮起來,才知道這位看上去六七十、褲腳還沾著泥巴的大爺,是才五十來歲的大叔。農忙就伺候莊稼,閑了就讓老伴在家喂雞喂鴨,他帶一條狗出去拍照。
這位大叔厲害的很,據說經常在一些報刊上發表農村題材的「作品」,有時候還有豆腐塊和「打油詩」。
這是一位對藝術和文化有追求的「農民」攝影愛好者。
還有一位,是今年清明節認識的,退休不賦閑的攝影愛好者。
哪天,我在玉淵潭公園拍櫻花,下午五點左右,圍著湖邊,里三層外三層的攝影愛好者,在等著拍黃昏時的中央電視塔。
好位置就那麼多,我去的比較早,在里邊。好多端著相機的大媽就跟我商量,擠擠挪挪。
其實剛開始我去的比較早,都不知道這些人在拍什麼,只是覺得這地方角度、景色不錯而已。
有幾位大媽擠我身邊拍幾張就走了,有一位大媽可是執著,非要把三腳架放進來,極力囑咐我別碰著。
她說她閨女今天放假,外孫女兒讓女兒帶著了,平時少有時間拍照,不過她對攝影極為痴迷,裝備都是最好的。
我一看,可不是,尼康單反,D5,全畫幅,加上大鋼炮,小十萬!
等大媽按著快門一咔嚓,服了!水平非常專業,從構圖到角度,從色彩到光影,從層次到線條引導,簡潔、悅目,極有藝術感,高手!真是沒有辱沒這裝備。
這作品,絕對專業,後期都不用處理。
這是一個業余的「專業」攝影愛好者。
我沒臉在這里占「茅坑」了,擠出去,和一位收拾傢伙事的大哥邊聊邊走。
這位說他就住附近, 下班後就這攝影一個愛好,休閑,自娛自樂。
三個人,都是攝影愛好者,農民攝影師、業余的「專業」攝影愛好者、自娛自樂攝影愛好者,不管是有錢還是有閑,不管是農民還是事業有成還是退休的,都是把攝影當做一種愛好,一種追求,對藝術的追求,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很欽佩他們!
謝邀請。這個問題我來談談自己的體會感受。
我們這一群人,生在四十年代末,迎來了共和國的誕生,在紅旗下長大。
經歷了和共和國一樣的成長經歷。毛主席領導的新中國,那時是一窮二白,白手起家,百廢待興,物質匱乏。毛主席和人民一起同甘共苦。
我們就在這樣的環境下和國家一起長大。
接著遇到三年自然災害,上山下鄉……那時的生活很苦。
工作了,一月幾十元,要養家,更是捨不得亂花錢。
除了證件需要照片 進照相館。
孩子,大人很少去照相,家裡有照相機的更寥寥無幾。
隨著時代的發展,共和國的發展壯大。
我們也富裕了,同時也老了,也都是」奶奶」、」爺爺」太太」級別的人。
含飴弄孫,已完成任務。喜歡成群結隊的出去 旅遊 ,看山,看水,看花,陶冶情操。
有好的景,喜歡,嘻嘻哈哈,在一起拍照。
我們最喜歡的道具:就是五顏六色的紗巾、墨鏡。
年輕時沒穿過彩色的衣服,沒圍過鮮艷的沙巾。
老了,抓緊歲月的尾巴。
子女支持,想玩就玩,想走就走。
三五一群,欣賞大自然,了解異國風情。
不過到哪,不要丟了我們老年人的人格。要提高我們老年人的素質。
出國,不要丟掉我們中國人的優良品質。
這就是我們喜歡壓堆,擠著照相的一點體會。
這種現象很普遍,不足為奇。因為這些中老年人基本都退休或者退居二線了,這樣就閑下來了。於是不少人選擇了學習攝影和玩單反。他們的設備確實非常好,因為他們不少人幹了一輩子,總是有點積蓄,自然就會用這些錢買比較好的單反相機和中高端鏡頭。比如相當一部分中老年人攝影愛好者就專門拍攝小鳥,而打鳥的相機和鏡頭都是單反相機里的高端相機和鏡頭,價格不菲。比如佳能一隻600定鏡頭,第三代目前就得九萬二千多塊,很多人是買不起的,更不用說那些初入單反的小白了。
不管這些中老年攝影愛好者是追求藝術還是消磨時間,但是他們拍攝的內容有的確實很漂亮,主要是表現在拍攝小鳥上,其很多人的作品還是很不錯的。我們有部分人經常挖苦這些中老年攝影愛好者,甚至把「老法師」這種貶義詞不斷按在他們身上。你在嘲笑他們的時候,也許你有老了那一天,你說不定還不如他們哦。中老年人愛好攝影,這是很好的事情,比那些長年累月打麻將的大爺大媽好多了。他們聚焦在公園里拍照,那是因為有人組織的活動,總之,善待中老年人,天天嘲笑挖苦他們說明你素質一般般吧。
關於這個問題,我覺得可以從兩個年齡層來理解:其一是中年攝影愛好者,其二是老年攝影愛好者。
一、中年攝影愛好者
1、熱愛旅行,熱愛攝影
興趣愛好與年齡沒有關系,18歲的年輕人可以喜歡攝影,45歲的中年人也可以喜歡攝影,65歲的老年人照樣也可以喜歡攝影。做自己熱愛的事情,本身就是一種快樂,況且就以中年攝影愛好者來說,社交面廣,閱歷豐富,更容易在旅途或外面認識到熱愛攝影的朋友,正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一群熱愛攝影的中年朋友用鏡頭來關注身邊美好的事物(風景/人),自然能夠聚到一起。是熱愛的力量吸引到了他們聚到一起。
2、經濟寬裕,時間自由
中年攝影愛好者,就以40歲-55歲這個階段來說,大部分都事業有成,或者說工作、事業基本上已經頗具穩定,時間方面也相對自由,那麼也就願意把時間與精力拿出一部分放在興趣愛好上,也願意花大價錢去購買相對較好的攝影設備,去發展自己所喜愛的攝影藝術。
3、熱衷社交,追求藝術
現在有不少攝影交流班或學習班,會組織一群攝影愛好者聚到一起學習攝影技術,並且去實踐拍攝,那麼自然少不了要在一起學習、交流、溝通,都希望自己的攝影作品能夠更上一層樓。
二、老年攝影愛好者
1、有錢有閑
老年人多指60歲後,這個年齡段,大多已退休,自己有退休金,再加上兒女們都在工作,經濟方面可以說是基本無憂了,再加上他們中的絕大多數時間都比較充足,那麼就願意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比如旅行,或國內,或國外,在旅途中,自然希望用鏡頭來記錄美好的事物,毋庸置疑,攝影是最好的方式之一。
2、熱愛生活
與其說是打發時間,我倒覺得更像是熱愛生活。客觀講,本人喜歡旅行,經常在各大景區能看到一群老年人(其中不乏白發蒼蒼的老人)拿著各種長槍短炮(像機)拍攝美好的事物,尤其是在北京的故宮角樓、故宮、景山公園、玉淵潭公園、元大都遺址公園;上海的顧村公園,武漢的武漢大學、梅園、東湖櫻花園等地深有感觸,他們可以為了一朵花,一隻鳥,一片雲,一片葉,一個小姑娘的微笑而耐心的去記錄,用鏡頭捕捉眼前的美好。熱愛生活,我覺得是很美好的一件事情,可以讓人變得快樂,陽光,且延年益壽,何樂而不為?
3、追求藝術
不少老年攝影愛好者可能年輕時候就非常喜歡攝影,那麼到了老年,見多識廣,自然不再只是滿足於簡單的攝影,而是希望能拍出有水準的攝影作品,因此,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攝影愛好者,自然是能經常在一起切磋、交流,相互學習,共同進步,以便追求攝影藝術上的另一種層次與高度。
總之,我認為在景區聚到一起拍攝的中老年人,都是出於對生活的熱愛,且喜歡用鏡頭記錄美好事物的有心人,或消磨時光也好,或追求藝術也好,抑或其他……都是值得鼓勵與支持的,畢竟發現生活的美,除了需要用眼睛看,還得需要用心去記錄與感受。
如何看待那些在景區擠在一起拍攝的中老年人?
首先,誰不是從青年到中年到老年的呢?為什麼要特別強調中老年呢?
我們有書友,球友,棋友,各種愛好的小團體,小組織,同理,攝影也有影圈。中老年通過影友相互學習相互交流相互進步。
為什麼擠在一起,景區方便呀,不用長途遠涉,體力不濟。
為什麼擠在一起,攝影的好季節就那麼幾天,桃紅柳綠,你拍我也拍,自然人多。
為什麼擠在一起,出於安全考慮,中老年約幾個伴出門拍攝,又減少出行花費又可相互照映。
為什麼擠在一起,退休了時間充中,又有一定經濟能力。喜歡就去玩兒,自然欣賞美,拍攝美的人就多了。
這就是我關於這個問題的答案。謝謝閱讀。
為什麼大爺大媽們用單反的越來越多,分析一下,無非是這樣幾種情況:
一種是年輕的時候就愛好攝影,但是因為工作和時間所限,沒有精力去投入,退休了之後,有點錢有時間了,重新拾起年輕時候的愛好,就當是玩一玩。
一種是看到別人買了,自己也想買來裝裝樣子,最起碼從造型上看起來是專業的,然後跟著一起去拍拍鳥,拍拍美女什麼的,至少生活上顯得豐富多彩,哪怕水平一般,也能靠機器的專業一起出去混混。
一種是真的是當成專業來做,這樣的人嚴格來說就少了,絕大部分還是當成愛好,和一種興趣跟著混。
要理解大爺大媽們的這種行為,就跟廣場舞一樣,這也是退休生活之後的一種愛好,至於專業不專業,樂呵樂呵就挺好。
乘剛退休下來,身體還行,能跑的動,多玩玩轉轉,追回年輕時丟掉的青春回憶,興趣理想,就是許多中老年人聚集在 旅遊 風景區,攝影,拍視頻,交流取景,採光,構圖的一角寫照。
為豐富美化朋友圈,你分享了美景,我要比你拍出更好的圖片。也是一些中老年朋友,不願服輸,不願服老真實寫照。
當然,在這個中老年人藝術群體中,他們領的退休金,多半高於企業單位的退休人員工資,寬裕資金促使他們購買順手攝影器材。
通過老年大學的教學輔導,和網路自助的教學實驗,一些攝影愛好者,經常參加攝影大賽,屢獲大獎。從而刺激領帶其他人的效仿。不圖吃喝,任憑風吹雨曬,耐心等候美景在現,又展示出一些中老年攝影愛好者,堅韌不拔,執著追求美影。
前幾日,在南京下馬坊 旅遊 景點,巧遇六位中老年攝影愛好者,正在練習操作,掌握演繹無人機的空中攝影操作。在中老年攝影愛好者人群中,玩無人機攝影,肯定是新的流行趨勢。
「拜託,別嫌棄我們!」
說得好!我很欣賞中老年攝影愛好者,你們就是當代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感謝改革開放帶來的美好生活,做自己喜愛的事,走自己的路,不去理會他人怎麼說……
退休後的老人去景區拍攝沒什麼不好,這樣可以鍛煉身體,同時心情也愉悅。我覺得比每天打牌好,這種愛好有益身心,累了一輩子該享受一下,讓自己的一生幸福美滿。
現在在老人中間非常流行的一句話叫抱團。
在一起養老叫抱團養老。在一起 旅遊 叫抱團 旅遊 ,當然了在抱團 旅遊 中又在景區景點擠在一塊照相就叫抱團快樂。
如今五六十歲左右的老年人基本上是生活無憂,生體還行又趕上好年代更加激發了想出去走一走看一看美好的多彩世界,以經在老年人當中成為一種 時尚 。
他們不分節假日,不分冷暖,一年四季都能在各名勝景區看見他們的身影,在景點都能看見她們擁擠在一起,留下燦爛的笑臉和優美的身姿的各種造型。
這就是她們對自已多年的等待,盼望,想往的生活願望都在這擁擠抱團拍照中如願以嘗了。
祝老年人旅途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