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老人地鐵上掌摑少女惹眾怒,被兩名年輕男子拖出車廂互相毆打、後來怎麼樣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老人都是慈善的,和藹的,值得尊敬的。但是現在一些老人常常做出一些令人難以理解的事情,比如說有些人好心攙扶倒地老人,結果反而被老人訛,也有老人霸座,還有一些老人動手打人,有網友曾經調侃說,感覺現在的「壞」老人比以前多了,是老人變壞了還是壞人變老了?
2. 過路老人連踹兩腳雕像,現在老人的素質為何如此低
我們都說要做文明人,辦文明事。每個人的脾氣性格不一樣,但是都要遵守道德規范。有些人的做法和行為不但令人費解,而且還會引起人們的不齒。就像這個網友問的這個事,過路老人連踹兩腳雕像,那雕像好好的在那放著又沒有妨礙你走路,為什要踹它呢?有些老人的素質為何如此低?一些不文明的行為確實該受到指責,提高文明素質不容忽視。
對於少數素質不高的老人,應該用恰當的方式加強文明宣傳,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做法是不妥的。平時多關心老人的生活,讓他們內心得到關愛溫暖,知道相互體諒,熱愛公共物品。美好的生活,需要大家一起共創文明。讓社會少一些不文明現象,多一些美好。
3. 武漢大媽在地鐵上搶座,還踹小伙,該如何提高中老年人素質
年輕小伙因為未讓座位而被大媽辱罵或者是毆打,這種行為屢見不鮮,而大媽覺得理所當然,覺得不愛老年人就是不對的,而有的廣場舞大媽更是霸佔的一些年輕人的籃球場地,讓想打籃球的人無處可打。
我覺得這些都需要一些社會的條條例例,來幫助這類自以為是的老年人提高一下自身素質,而兒女的家庭教育也非常重要,雖然兒女都是老人們撫養出來的,但是老人們也有做的不對的地方,也需要兒女站出來指正,並不只是一味的縱容他們,雖然中華美德講究尊老愛幼,但並不能放縱損人利己的行為。
也應該頒布一些相應的法律法規,提高老年人的道德水準,讓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根弦,時刻警醒自己,這樣做才是比較正確。
4. 大媽帶兩大包泡泡桿乘車被踹下車,稱涉事者已被抓獲,大家是如何看待的呢
據大媽的兒子文字描述,事情的起因是,老人家賣泡泡桿討生活使用老年卡免費乘車,司機看了老年卡不舒服,就找大媽的泡泡桿麻煩,為討生活一擔也只能二三十元,老年卡免費沒有買車票。如果說公交車人很多,大媽還非要帶大包大包東西上來,乘客口頭指責幾下也不算啥。但是這輛公交車這么多空位,座位也有空的,人家東西再多也沒放座位上不給乘客坐。
倘使有人作惡有人能站出來說算了,有司機站出來說不要,這車也是一個正常的車。到了人類社會有了衍生意義。
這個「弱」可能是身份地位不如自己的人可能是力量體征不如自己的人,可能是收入人脈不如
自己的人,可能是頭腦學識不如自己的人正常人可以用道德倫理進行約束,維持著社會秩序和彼此的體面。
動物和人渣卻不能。
新聞里還是有兒子的老人,能在網上發聲、維權,獲得關注。
如果是無依無靠的孤寡老人,情況會更糟。
從這個角度來看,這個新聞用來催婚催育,最適合不過了。 無依無靠無尊嚴有兒有女享晚年。 XX部宣 對待弱勢群體的態度,能體現一個社會的傳統文化和一個人的道德水平。
改良社會風氣,提高國民素質,任重道遠啊。
可以沒有文化,但要有人性;可以沒有見識,但要有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