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老年大學 > 有關老年大學作品論文

有關老年大學作品論文

發布時間:2024-12-15 23:48:50

❶ 學到老活到老議論文800

求一篇「學到老活到老」為題的議論文,謝謝拉,字數800~900
給你一些實例吧

師曠是我國古代著名的音樂家。一天,師曠正為晉平公演奏,忽然聽到晉平公嘆氣說:「有很多東西我還不知道,可我現在已70多歲,再想學也太遲了吧!」 師曠笑著答道:「那您就趕緊點蠟燭啊。」 晉平公有些不高興:「你這話什麼意思?求知與點蠟燭有什麼關系?答非所問!你不是故意在戲弄我吧?」 師曠趕緊解釋:「我怎敢戲弄大王您啊!只是我聽人說,年少時學習,就像走在朝陽下;壯年時學習,猶如在正午的陽光下行走;老年時學習,那便是在夜間點起蠟燭小心前行。燭光雖然微弱,比不上陽光,但總比摸黑強吧。」晉平公聽了,點頭稱是。人生感悟:活到老學到老友培 知無涯,生有涯,活到老學到老。 自誕生之日起,學習就成為整個人類及其每一個個體的一項基本活動。從幼年、少年、青年、中年直至老年,學習將伴隨人的整個生活歷程並影響人一生的發展。古人說:「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沒有止境地學習,是每一個向上者必要的。人要想不斷地進步,就得活到老學到老。在學習上不能有厭足之心。 之所以提出終身學習的觀點,因為人類幾千年積累下來的知識文化,豈是只用短短幾十年的一生能學得完的呢?故先賢莊子曾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何況現代社會的知識壽命大為縮短,個人用十幾年所學習的知識,會很快過時。如果不再學習更新,馬上就進入所謂的「知識半衰期」。據統計,沖信當今世界90%的知識是近三十年產生的,知識半衰期只有五至七年。而且,人的能力就像電池一樣,會隨著時間和使用而逐漸流失。因此,人們的知識需要不斷「加油」、「充電」。 當今時代,世界在飛速發展,知識更新的速度日益加快,人們要適應變化的世界,就必須努力做到活到老、學到老,要有終身學習的態度。以老人為例,也得學會如何使用洗衣機、微波爐甚至是電腦,不然享受不了科技帶來的樂趣與便捷。 終身學習這方面,魯迅先生是榜樣,先生在臨死前一個小時還在寫文章呢!還有華人首富李嘉誠,他每天晚上看書學習,這個好習慣已堅持了幾十年。更有甚者認為,只是「活到老,學到老」還遠遠不夠,比爾·蓋茨就講過一句話:在21世紀,人們比的不是學習,而是學習的速度。在現今的企業環境里,沒有打不破的鐵飯碗。你的工作在今天可能不可或缺,可是這並不意味著明天這個職位仍然有存在的必要,所以我們必須用不斷學習來防患於未然。 世間有「知足者常樂」一說。而且,大多數人都承認,知足常樂是一種美德。的確,這是一種美德。但是,一切事物都有其存在的環境,知足常樂的道理也是如此。在物質生活上,知足者常樂。如果不知足,就永遠不會有幸福。而在事業上,在學習上,總是知足就會裹足不前。所以,在學習上,要知道精進才行。未來社會的競爭,必將會從今天的人才競爭轉向學習能力的競爭。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樹立終身學習的全新理念,並做到在學習中工作,在工作中學習。真正實現自我完善、自我超越。
求一篇「學到老活到老」為題的議論文,謝謝拉,字散告輪數800~900-網路知
給你一些實例吧 師曠是我國古代著名的音樂家。

一天,師曠正為晉平公演奏,忽然聽到晉平公嘆氣說:「有很多東西我還不知道,可我現在已70多歲,再想學也太遲了吧!」 師曠笑著答道:「那您就趕緊點蠟燭啊。」 晉平公有些不高興:「你這話什麼意思?求知與點蠟燭有什麼關系?答非所問!你不是故意在戲弄我吧?」 師曠趕緊解釋:「我怎敢戲弄大王您啊!只是我聽人說,年少時學習,就像走在朝陽下;壯年時學習,猶如在正午的陽光下行走;老年時學習,那便是在夜間點起蠟燭小心前行。

燭光雖然微弱,比不上陽光,但總比摸黑強吧。」晉平公聽了,點頭稱是。

人生感悟:活到老學到老 知無涯,生有涯,活到老學到老。 自誕生之日起,學習就成為整個人類及其每一個個體的一項基本活動。

從幼年、少年、青年、中年直至老年,學習將伴隨人的整個生活歷程並影響人一生的發展。古人說:「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沒有止境地學習,是每一個向上者必要的。人要想不斷地進步,就得活到老學到老。

在學習上不能有厭足之心。 之所以提出終身學習的觀點,因為人類幾千年積累下來的知識文化,豈是只用短短幾十年的一生能學得完的呢?故先賢莊子曾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何況現代社會的知識壽命大為縮短,個人用十幾年所學習的知識,會很快過時。如果不再學習更新,馬上就進入所謂的「知識半衰期」。

據統計,當今世界90%的知識是近三十年產生的,知識半衰期只有五至七年。而且,人的能力就像電池一樣,會隨著時間和使用而逐漸流失。

因此,人們的知識需要不斷「加油」、「充電」。 當今時代,世界在飛速發展,知識更新的速度日益加快,人們要適應變化的世界,就必須努力做到活到老、學到老,要有終身學習的態度。

以老人為例,也得學會如何使用洗衣機、微波爐甚至是電腦,不然享受不了科技帶來的樂趣與便捷。 終身學習這方面,魯迅先生是榜樣,先生在臨死前一個小時還在寫文章呢!還有華人首富李嘉誠,他每天晚上看書學習,這個好習慣已堅持了幾十年。

更有甚者認為,只是「活到老,學到老」還遠遠不夠,比爾·蓋茨就講過一句話:在21世紀,人們比的不是學習,而是學習的速度。在現今的企業環境里,沒有打不破的鐵飯碗。

你的工作在今天可能不可或缺,可是這並不意味著明天這個職位仍然有存在的必要,所以我們必須用不斷學習來防患於未然。 世間有「知足者常樂」一說。

而且,大多數人都承認,知足常樂是一種美德。的確,這是一種美德。

但是,一切事物都有其存在的環境,知足常樂的道理也是如此。在物質生活上,知足者常樂。

如果不知足,就永遠不會有幸福。而在事業上,在學習上,總是知足就會裹足不前。

所以,在學習上,要知道精進才行。未來社會的競爭,必將會從今天的人才競爭轉向學習能力的競爭。

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樹立終身學習的全新理念,並做到在學習中工作,在工作中學習。真正實現自我完善、自我超越。
終身學習為主題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議論文
現在,社會上有活到老,學到老的說法,這是我們每個人都知道的一句話.但你們知道這句話的出處嗎?活到老學到老」一語,出自古代雅典著名政治家梭倫之口,直譯為我愈老愈學到了很多的東西.梭倫早年就贏得雅典第一詩人的桂冠;在實行摧毀氏族制度的梭倫改革前後,四處游歷考察;晚年退隱在家,從事研究和著述,經常吟詠活到老學到老以自勉.這句話是著名的政治家梭倫之口.你們知道嗎,關於活到老,學到老這句話,還有幾個故事呢,這些故事的主人中有雖大名鼎鼎,但不驕傲,不停止學習還與時俱進的人,這些人中有:著名經濟學家於光遠,今年91歲的著名經濟學家於光遠活到老、學到老,86歲開始使用電腦,86歲建立了自己的網站,現在又打算當博客.不想落後於時代的於光遠,以樂觀的生活態度治學為文、安度晚年.據《北京晚報》報道,頭頂著名經濟學家桂冠的於光遠,晚年又開始攀登文學高峰,散文出手不凡,自詡21世紀文壇秀.90歲之前,於老出版了75部著作,其中包括散文集《古稀手跡》《牆外的石榴花》《我眼中的他們》《周揚和我》《我的編年故事》等.去年是於老的豐收年,有5部作品問世.晚年的於光遠每天花大量的時間坐在電腦前,除了吃飯、睡覺,他基本都在電腦上寫著、學著、玩著、快活著.他表示,不過百歲生日,要出百部著作.除了於光遠老爺爺外,還有一德國的老奶奶,她叫:約翰娜·瑪克司,她可是個響當當的人物,早在1994年,當時70高齡的她,經過長達6年的刻苦攻讀完成了學業,就以優異的成績獲得了科隆大學的教育學碩士文憑.瑪克司夫人又在年近八旬的79歲時,完成了長達200頁的博士論文,論文的題目是:如何度過晚年學習使老人永遠充滿活力,最後被科隆大學授予教育學博士學位.小城的市民們,無不對這位孜孜不倦的老人贊嘆不已,由此她還當選為該城最偉大的人.而幾年前,瑪克司夫人作為嘉賓,參加了德國著名電視主持人迪沃累克主持的一次脫口秀節目.於是全國范圍的觀眾都認識了這名戴著大框架眼鏡、說話有條不紊又頗富幽默感的老人. 瑪克司夫人退休之前長期在一家公司任職,是個活躍、開朗的女士.退休之後,不甘寂寞的她先是上了一個法語班.後來在報上看到科隆大學招收老年大學生的廣告,便勇敢地報名成為正式大學生,當時她已滿65歲.她披露,第一學期的學習讓她最難以適應.因為小時候上中學時,課程和課表都是由學校或教師制定的,而這回,一切都得自己安排.在度過最初的難關之後,她越學干勁越大,而且憑借著年輕時積累的豐富知識和打下的良好的學習基礎,成績居然在班上經常遙遙領先.平時她和年青人一樣身穿運動裝或牛仔服,還常常和同學們一起參加游戲或體育運動.她堅持每周參加一次.她在入學的第三年就學會了電腦操作,還積滿了所需要的足夠學分.不過她並不忘記時不時忙裡偷閑回家操持家務,並盡量抽空陪伴夫君進餐.同學們驚奇地發現,在她念書期間,竟然做到了學習、家庭兩不誤!著名的經濟學家於光遠和科隆大學的博士生約翰娜·瑪克司為我們豎起了一個活到老,學到老的榜樣.雖然他們是一些著名人物,但是不意味著我們這些普通人做不到!同學們,讓我們與他們一樣,做一個活到老,學到老的人吧!。
活到老學到老 作文
我爺爺今年74歲了,但他十分喜歡看書,一看書就把周圍的一切都放在一旁不管了,用他的話來說,這是「活到老學到老」。

但這「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有時也會鬧一些小笑話。那天,爸爸媽媽都出去了,奶奶也去朋友家做客,只有我和爺爺在家。

上午,我在做作業,爺爺則捧著一本書在看。做著做著,我的肚子餓了,一看鍾,都12點多了,爺爺怎麼還不做飯呢?我躡手躡腳地來到客廳,只見爺爺坐在沙發上,戴著老花鏡,專心致志地在看書,他的眼睛緊緊地盯著書本生怕漏掉什麼重要語句。

他一手捧著書,一手拿著一支鉛筆,時不時地在本子上記著些什麼。過了很長時間,才小心翼翼地往後翻了一頁,看著他專注的神情,彷彿沉浸在知識的海洋中,周圍的一切似乎都與他無關。

客廳里靜極了,靜得連一根針掉在地上都聽得見,我都能聽見自己的呼吸聲。要不是我肚子餓了,我可不忍心打破這和諧的場景:「爺爺,我肚子餓了!」我一連叫了好幾聲,爺爺才聽見。

他如夢初醒般地抬起了頭,看看牆上的鍾,若用所思地說:「這不是等你奶奶……」突然,他好像想起了什麼,「呀,她不是不回來吃飯了嗎!唉,要自己做飯了。」說罷,爺爺極不情願地放下書,站了起來,舒活舒活筋骨,然後向廚房走去,嘴裡還在嘀咕:「我這書剛看到一半……」他又想起了什麼,一拍腦袋,大叫一聲:「呀!忘買菜了。

中午只好吃方便麵了。」爺爺很快泡好了兩碗方便麵,一邊吃,一邊心滿意足地看起了書,自己那碗方便麵沒放調料也不知道。

看著爺爺這副模樣,我不禁笑了。有一次,我問爺爺:「您這么大歲數了,天天這么認真看書,累不累?學這些東西有什麼用啊?」爺爺樂呵呵地說:「孩子,我問你,爺爺能登喜馬拉雅山嗎?不能。

能周遊世界嗎?不能。只有通過書,我才能了解這個世界呀!」是啊!爺爺說得真好,這不是人們常說的「活到老學到老」。
活到老,學到老事例論據
"活到老,學到老",這是 *** 常說的一句話,也是他一生讀書學習的真實寫照。

他常說:飯可以少吃,覺可以少睡,書不可以不讀;讀書治學,一是要珍惜時間,二是要勤奮刻苦,除此以外,沒有什麼竅門和捷徑。因此,無論是在戎馬倥傯的戰爭年代,還是新中國成立後的革命和建設時期,為了求知,為了解決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實際問題, *** 孜孜不倦地從大量的書籍中汲取營養。

他總是擠時間讀書,有時白天實在忙不過來,就減少夜晚的睡眠時間來讀書。據他身邊的工作人員回憶, *** 每天的睡眠時間很少,有時讀書就像工作一樣,常常是通宵達旦。

即使每次外出, *** 也總要帶些書,或者向當地借些書來讀。
活到老,學到老的論據
根據哲學的基本原理,我們存在的這個世界是客觀的,所有意識之外的東西都是客觀的,客觀事物先於人的意識而存在。

意識是客觀事物在人腦中的反映。當然,事物是客觀的,並不代表我們人在客觀事物面前就無能為力,只能處於被動地位。

意識對客觀事物具有能動作用,也就是說,正確的意識指導我們進行實踐,從而改變事物的狀態,為我們自身服務。 也就是說,正確的實踐要有正確的意識為藍圖。

那麼我們應怎樣正確的反映客觀事物呢?答案就是學習,通過學習,我們可以獲得知識,從而擁有某一方面的技能,進而為社會作出貢獻,為自身創造條件。 我們人類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精神財富,既是精通某一方面,也需要長時間的學習,所以,活到老學到老。

從自身來講,學習也是對精神的充實,在學的過程中,我們會思考,在思考的過程中,人性會得到升華。在我們短暫的一生中,需要突顯自己的價值。

年輕時,學是為了理想,為了安定;中年時,學是為了補充,補充空洞的心靈;老年時,學則是一種意境,慢慢品味,自樂其中。 活到老學到老,平凡的一句話,是做人的大意境。
學以致用才能改變命運800字高中作文
學以致用,受益終生。

所謂,「活到老,學到老」,學會了知識要去把它運用到生活中;有所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習要用心,並落實到筆頭上;還所謂「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只要認真學習了,就成功了一半。

學以致用,受益終生。

至於「用」,「用」乃是很多方面。比如寫作文,我雖沒有華麗的辭藻,卻可以把學過的東西「用」上。

學以致用,受益終生。

居里夫人正是在「學」與「用」上取得了成功。她學習了多少知識,後來才發現了天然性放射物——鐳;她有研究了多少次,才知道鐳有一種美麗的天藍色;她有和皮埃爾·居里准備了多少年,才把這個消息公布世界?很多年!從發現鐳,到知道鐳,再到了解鐳,她付出了別人享受的時間。

學以致用,受益終生。

想必大家知道牛頓吧。在一個偶然的下午,坐在蘋果樹下看書的他,被一個蘋果砸到了頭。就是他的那一股認真的勁頭,使他研究到了地球引力。

學以致用,受益終生。讓我們「學」好,「用」好!

❷ 要寫老年人養老問題的論文!求城市老年人的養老問題的文獻資料!!

一、引言
我國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同時也是世界上老齡化人口最多的國家,社會保障和醫療保健壓力巨大。根據國際通用解釋,若65歲以上人口的比例超過總人口的7%,就是老齡化的社會;超過14%,就是老齡社會。目前,大多數發達國家都屬於老齡化的社會,如法國、美國、英國、日本等等。據統計,從65歲以上人口的比例超過總人口的7%上升到14%,法國用了114年,美國用了65年,英國用了45年,日本用了24年,而我國只用了20年,預計到2050年中國老齡化人口將會達到全國人口的三分之一。
老齡化問題產生的原因主要兩個:一為壽命延長,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醫療保健水平的提高,中國的人均壽命由1949年的35歲達到現在的75歲,翻了一番還多,反映出祖國的社會變遷,這是國富民強的象徵;二為非均衡生育,未實行計劃生育政策前,中國「一家多胎」現象嚴重,自1983年開始的計劃生育政策,減緩了中國的人口增長速度。
如何解決中國老齡化問題,基於以上兩點原因,提出不同的對策。壽命延長導致的老齡化問題不可避免,由此帶來的後果通常為養老金不足和養老保障措施不配套,只能通過延遲退休和加強養老保障措施來解決;非均衡生育帶來的老齡化問題,只能通過均衡生育來應對,根據2010年的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在過去的10年中,中國人口增加了7000多萬,但是生育率卻低於1.5,即每個負率平均生了不到1.5個小孩,遠遠低於2.1的更替生育率,這就意味著中國的下一代人會比上一代人的數量少30%,不遠的將來,中國人口將進入負增長的時期,人口老齡化問題將更加突出。
二、城市老人生活現狀
(一)家庭基本狀況
計劃生育政策實行30年來,第一二代出生的獨生子女已經進入結婚和生育的年齡,在這種背景下,「四二一」家庭模式逐漸普遍起來,即四個老人,一對夫妻和一個孩子的家庭模式。四個老人需要兩個獨生子女贍養,同時還要撫養一個孩子,加上獨生子女本身存在的嚴重依賴性,在社會飛速發展、競爭壓力劇增的今天,往往力不從心,照料不及。
另外,「空巢家庭」和鰥寡孤獨家庭逐漸增加,其原因多種多樣:(1)老年人希望獨立生活,不願離開久居的環境;(2)老人希望與子女住在一起,但由於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的不同,為避免沖突矛盾而選擇獨立生活;(3)子女工作忙、住房緊張,客觀條件不允許;(4)因子女婚嫁離開父母異地成家;(5)不願贍養父母等。
(二)經濟狀況
與農村老年人相比,城市老年人退休後基本上都有退休金,加上普遍存在的儲蓄習慣,因此經濟收入和消費水平較高。據統計,城市中85%的老人退休後的主要來源為退休金,13%的老人依靠子女的資助。由此可見,老年人的主要收入來源為退休金。但是,不同單位的退休人員在退休金待遇上有明顯差距,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待遇較企業離退休人員高很多。
(三)健康狀況與醫療需求
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城市老年人的壽命不斷延長。但是,壽命的延長不代表健康狀況的延長。目前,我國城市老年人的健康狀況堪憂,只有1/3的老人身體健康狀況較好,其餘2/3的老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疾病,所患疾病多以慢性病為主,其中較常見的為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一半的城市老人還同時患有多種以上疾病,城市老年群體的生活自理能力、身體健康狀況都不如人意。
老年人的醫療需求中遇到的最大困難是經濟因素,其次是手續繁瑣,再有是行動和交通不便。除了上述因素,不同地區的老人還有不同的困難,在城區的老人還經常面臨報銷不便,掛號難、住院難等,而郊區的老人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周圍沒有好醫院,常常無法及時就醫。調查顯示,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已經成為危害城市老人健康的最大殺手,但是有三分之一的患病老人沒有去治療,而且有四分之一的患病老人由於各種原因無法就診。因此,老年人的醫療服務呈現出個性化和多樣化的特點。
三、養老模式探析
(一)家庭養老模式
目前最適合中國國情且經濟成本最低的養老模式為家庭養老。現階段很多老人都由子女贍養,與子女吃住在一起,身體健康的老人通常還會幫襯帶帶孩子,甚至買菜、煮飯。但是還存在一部分身患疾病的老人,需要子女照顧,特別是患有半身不遂、癱瘓在床的老人,身邊不能沒有人照料,這對普通公民的經濟和生活狀況無疑是雪上加霜。
為了改善家庭養老模式的現狀,我們提出一種專業化家庭養老模式:中國城市中有40%的人群屬於低收入群體,對於這類人群,可以給予選擇提前退休去照顧自己家的老人,由政府撥出專項資金發放社會工資。這些回家照顧老人的勞動者,需要參加各種專業培訓並與社區簽訂協議,通過社區的社會工作機構定期對勞動者的家庭照料做出評估,從而給予報酬。這樣,不僅使老人得到悉心的照料,還解決了低收入群體的工作問題,一舉兩得。
(二)社區養老模式
社區養老模式是以老人的子女、親戚、朋友為核心,以社區為依託,以專業化的服務隊伍為依靠,為城市中在家居住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顧、醫療保健以及法律援助的養老模式。這種養老模式的特點是老人住在自己家裡,得到子女照顧的同時,由社區的服務機構和專業人士提供上門服務,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有利,同時還彌補了因各種原因子女無法照顧老人的缺憾,並在一定程度上節省了建設養老院的資金。 社區養老模式不同於家庭養老模式,它的實質是社區中的家庭養老模式;與機構養老模式相比,將社會機構中的養老服務引入了社區,吸收了家庭養老模式和機構養老模式的優點,是處於社會轉型期的中國面對老齡化問題提出的一種新型養老模式。
社區養老模式中主要服務群體為社工,目前我國社工的發展狀況不盡人意,原因包括:(1)我國對社工這個職業的認識不到位,沒有專門的機構對社工進行培訓,內地大多數大學都沒有社會工作會專業,而在香港和國外這個專業已經發展成熟;(2)政府對社工服務的投入不夠,導致社會工作者沒有良好的工資薪酬和福利制度,社會地位不高;(3)中國人傳統觀念嚴重,存在「家醜不可外揚」的思想,通常不願僱傭社工來解決家庭問題。
(三)機構養老模式
機構養老模式的主體是養老院、福利院、醫院以及各種康復中心,老年人通過入住養老院、福利院等養老機構,進行集中供養和居住,由專人負責照料日常生活。這種養老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子女的負擔,同時避免了因為生活習慣、價值觀念等問題引起的生活沖突。其次,在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家庭的養老風險,實現了養老資源的共濟和共享。
社區養老模式的成本很高,同時無法滿足老年人對親情交流的渴望,無法提供精神慰籍。我國的養老院大部分都是早期建立,其服務設施和專業服務水平很難跟得上社會的發展和需要,養老機構的設備條件普遍很差,專業服務人員水平不高,管理模式滯後,無法滿足標准化、規范化的管理。
四、對養老問題的一些想法
在生活方面,政府可否對老年人方法生活補助費,每月300元,獨立於養老保險之外。截止到2013年,中國有大約2億的老齡化人口,2×12×300=7200億,而我國的2013年GDP預計將達到10萬億美元,不會對我國財政造成很大負擔。
在醫療方面,政府可否對老年人開放免費醫療。雖然全民醫療到現在還不現實,但只是針對老年人的免費醫療並非不可行。
在精神需求方面,政府文化部門應經常組織針對老年人的文化活動,組織老人觀看電影、戲劇等活動,同時建設老年大學和老年娛樂活動設施。
五、結束語
在現階段,筆者認為應加強對養老問題的政府投入,以家庭養老模式和社區養老模式為主,機構養老模式為輔,使養老醫療服務專業化,資源配置合理化、社區規模體系化、管理標准化,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養老模式,更好的滿足我國對養老問題的基本需求。

❸ 老年人社會工作論文

人口老齡化是當今世界許多國家面臨的一個突出的社會問題。我國已經步入老齡社會,但是我國現階段針對老年人的社會工作方面的服務還遠遠不足。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老年人社會工作論文,供大家參考。

老年人社會工作論文範文一:老年社會工作在農村居家養老中應用的現狀

【摘要】 目的探討老年社會工作在農村居家養老中的應用現狀。方法採用調查問卷的方式了解農村老年人養老需求和生活中遇到的問題。結果我國和吉林省老齡化嚴重,許多鄉村已經推行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農民收入和居住現狀良好為居家養老創造了條件。農村養老需求多樣,無子女老人傾向居家養老。但老年社會工作的認知度低,老年社會工作在農村的開展尚處於初始階段。結論引入老年社會工作理念和方法是推進農村居家養老服務進程、提高農村居家養老服務的實效性、破解農村養老服務難題的有效途徑,老年社會工作在農村居家養老的應用有待推進。

【關鍵詞】 老年社會工作;農村居家養老

近年來,學者進行了老年社會工作在養老機構中的應用,分析了由家庭養老向社會養老過渡的趨勢,並提出建立農村養老保障體系的建議;關注並切實解決農村老年人口居家養老的問題;指出農村居家養老需要強有力的道德支持〔1〕,要加強農村的老年社會工作,提高農村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質量〔2〕。本文基於對吉林省農村居家養老狀況的調查,提出老年社會工作在農村居家養老中應用的路徑。

1資料與方法

通過文獻法收集我國和吉林省老年人口信息,了解吉林省養老服務的經驗和不足,以及開展老年社會工作的客觀條件。通過問卷調查了解農村老年人養老需求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2010年1月,課題組在吉林省農村開展了“農村居家養老需求情況”問卷調查。問卷內容圍繞對居家養老的選擇意願、養老中的需求及亟待解決的問題、有沒有接受過老年專業社會工作者的服務為核心問題展開。通過簡單隨機抽樣方式確定吉林省不同地區農村村屯為調查范圍,如農安縣三崗鄉、輝南縣撫民鎮七社、興隆山鎮杏花村、三岔河市西三家子村、榆樹縣陳家村、高家村、龍井鎮村、琿春市馬川子鄉等共計20個村。調查對象限定在60歲及以上的農村村民,以偶遇抽樣結合判斷抽樣的方式確定調查對象。調查員由社會工作專業的大學生組成。共發放問卷400份,收回357份,問卷回收率為89.25%。由於有無子女照顧對於養老的選擇差別很大,所以,將調查對象分為兩類:有子女照顧老人為子女與其同住一院之內或者在同一村裡;無子女照顧老人為子女在城裡安家的空巢老人、子女在外打工的留守老人或沒有子女的老人;分別對有子女照顧老人和無子女照顧老人調查200人。其中前者收回有效問卷160份,後者收回有效問卷164份,共計有效問卷324份,問卷回收有效率為81%。在發放和回收問卷的同時,通過訪談法,了解農村老人對老年社會工作的認知程度、老年社會工作在農村的開展情況。

2結果

2.1我國和吉林省老齡化嚴重,開展老年社會工作具備客觀條件通過文獻查詢,截止2006年6月1日,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總數為1.4657億人,其中城市老年人3 856萬,農村老年人1.080 1億;2006年末,吉林省60歲以上老齡人口321萬,占總人口近 12%,其中農村老年人口144萬〔3〕。截止2005年末,吉林省60歲及以上老年人為307.7萬,老年人中生活在農村的為134.6萬,佔全省老年人口的43.73%;在有老人的家庭戶中,有一個老年人的佔57.30%,有兩個老年人的佔42.18%。 在有老年人口的家庭戶中,老年人口與成年子女或其他親屬共同生活的家庭佔70.10%,他們的日常生活可以得到其他家庭成員的照顧。無人照顧老人戶佔29.90%,其中:單身老人戶佔8.37%,一對老年夫婦戶佔19.51%,老年人口與未成年的親屬共同生活的家庭佔1.50%〔4〕。截止2009年末,吉林省興辦農村社會福利服務中心、福利院657所,床位數4.37萬張,入住老年人2.72萬人,服務人員3 748人;全省建有農村老年活動室5 936個,總面積28.55萬平方米,平均每個活動室面積48.1平方米;吉林省老齡辦在延邊州和白城市開展農村居家養老服務大院試點工作,以村屯養老服務大院為載體,依託老年人協會為村屯老年人提供日間照料、臨時托養、文體娛樂、學習教育、衛生保健、精神慰藉等服務;在村老年協會中,建立3 065個老年文藝活動組織,3 150個老年體育健身活動組織〔5〕。琿春市馬川子鄉是吉林省農村居家養老服務大院工作的試點鄉,目前,全鄉9個村分別建立了居家養老服務大院,以各種方式開展起為老服務工作並取得了實效。吉林省將在2010年底有30%的村建成居家養老服務大院,2011年底有60%的村建成居家養老服務大院,2012年底全省所有的村都將建有居家養老服務大院〔6〕。2009年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 266元,比上年增長6.8%;農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3902.90元,增長13.4%;農村人均住房面積22.79平方米,增加0.86平方米;農村低保標准和年人均補助水平分別達到1 200元和760元,同比增長41.0%和40.7%,有效保障了農村低保對象的基本生活。48.37%的老年人主要依靠家庭其他成員供養〔7〕。由於居家養老服務是政府扶持的福利性服務,許多鄉村已經推行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即便有收費項目,費用很低。農民收入和居住狀況良好為農村居家養老創造了條件。

2.2農村養老需求多樣,無子女老人傾向居家養老問卷調查表明農村老人喜歡住在自己家裡養老,包括傳統家庭養老(這里指僅依靠子女提供幫助的養老方式)和居家養老的佔多數;選擇機構養老的很少;大多數人希望來自子女或社會的幫助(願意接受幫助指遇到困難時是否會期望得到幫助的情況),有9%左右的老人有“遇事寧願靠著不求人”的心理;無子女照顧的老人選擇居家養老的迫切。見表1。表1農村老人主要需求和養老意願

2.3老年社會工作的認知度低、老年社會工作在農村的開展尚處於初始階段通過入戶訪談,除有子女在社會工作專業學習的大學生家長的老人和少數文化程度稍高的老人知道社會工作這個新興職業外,90%以上的農村老年人不知道社會工作和老年社會工作是怎麼回事;老年社會工作的實踐體現在村委會為老人問寒問暖、提供各種幫助中,但是缺乏專業的理念和方法;目前調查所在的農村還沒有專業的老年社會工作者在農村從事精神慰藉,維權等養老服務;在介紹了老年社會工作的理念、作用和具體做法後,90%以上的老人願意接受老年社會工作者提供的服務,但是他們擔心服務費用的支出。

3討論

傳統的家庭養老和居家養老是符合農村老年人的養老意願;對於有子女照顧老人,傳統的家庭養老功能仍在延續,願意到居家養老服務場所去主要是參與娛樂活動、滿足人際溝通、消磨時間的需要;無子女照顧老人採取居家養老的方式更為迫切,其中子女在城裡安家的老人認為農村的住房相對於城市來說比較寬敞、空氣清新,老年人有自己相對獨立的空間,比起住進城裡兒女家裡那較小如“鴿籠”的房子里,他們感到憋屈、不舒服;即便老年人子女住房寬敞,他們常覺得生活習慣不同、長期住不方便;對於進養老院養老,只有經濟條件好的、老人和兒女雙方均有現代意識的,覺得去養老院是不給子女添麻煩的好的選擇,但是,又擔憂養老院的服務質量,這種擔心也是可以理解的。“黑養老院”事件的曝光,反映了“黑”養老院不善待老人,侵害老人權益的惡劣行為。這種嚴重不道德行為雖然不能代表全部,但是反映出養老服務機構需要增強社會責任感,提高職業道德〔8〕;多數老人認為去養老機構養老會丟子女的面子讓人笑話或者令兒女不高興,因為在他們眼裡養老機構都是無兒無女老人的歸宿或是那些有殘疾沒有自理能力的、兒女沒有時間照顧的老人的選擇;老人對權益保護咨詢的關注主要涉及農村醫療保險、低保政策等;無子女照顧老人在生活照料;醫療護理;排解孤獨;文化娛樂;解決留守老人代際隔閡、贍養等糾紛;權益保護咨詢;排除年老恐懼等方面的需求明顯多於有子女照顧老人;農村居家養老服務適合吉林省農村社會狀況、適應中國老年人的生活習慣和心理特徵;老年社會工作的理念是堅持以人為本,個人自決原則、賦權和發展的原則、維護人權和社會公正原則,尊重老年人情感和心理需求,助人自助,能夠被老年人接受,在解決養老中出現的問題上具有優勢和可行性;農村老人有一定的經濟承受能力並具備居家養老的居住條件,具備大力開展居家養老的客觀基礎。由於社會工作在我國發展還不完善,我國農村社會對老年社會工作的認知程度低和我國農村社會發展程度相對發達國家有一定差距的原因,專業的老年社會工作在農村尚處於起步階段也是正常的,這同時也為老年社會工作在農村的開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吉林等省已有很多為老服務實踐經驗和政府規劃,這為老年社會工作介入農村居家養老奠定了基礎;可見,老年社會工作理念的引入和方法的應用對於滿足農村養老需求,改善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質量,提高養老服務實效性,解決農村居家養老問題是必要和可行的。

3.1有針對性地開展老年個案工作老年個案工作是社會工作者在專業的價值觀指導下,運用專業的知識和技巧為老年人及其家庭提供物質或情感方面幫助和支持,以使當事人減輕壓力、解決問題和達到良好的福利狀態的服務活動;針對農村“農村留守老人”,因子女成年累月在外打工,很長時間才能回家看望老人一次,老年人會出現孤獨寂寞、對年老恐懼,渴望與人溝通的現象,老年個案工作者深刻理解老人的需求,運用會談的技巧,專注、主動傾聽老年人的心聲,使老年人心理上得到支持,並對老年人模糊不清的問題進行澄清,給老年人進行心理疏導、鼓勵老年人勇敢面對老年的身心變化,引導他們進入積極樂觀向上的生活氛圍,協助老年案主認識及接受老年,幫助老年人建立科學、健康的晚年生活方式和心理准備,積極地應對人生晚年期各種生活事件,如有的子女干涉喪偶獨居老年人再婚、家庭經濟贍養中出現糾紛等問題,工作者針對不同的個案進行區別性的工作,站在老人的角度、分析問題、提出合理建議,幫助老人解決矛盾。

3.2開展主題突出的老年小組工作

老年小組工作是指在社會工作者的協助與指導下,利用老年成員之間的互動和小組凝聚力,幫助老年組員學習他人的經驗,改變自己的行為,正確面對困難,恢復自己

老年人社會工作論文範文二:淺談養老保障的新載體——社區服務

論文關鍵詞:城市化家庭養老社區服務社會工作者

論文摘要: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養老是解決中國老齡問題的基拙和核心問題二家庭養老仍然是主要的養老形式,但在家庭養老功能逐步減弱的情況下,急需發揮社會養老的功能,其中,社區養老服務是社會養老的新載體幾本文提出社區要在政府的支持之下,拓展社區服務項目,引進社會工作者專業人員,提高社區服務質量,爭取廣泛的社會支持,建立社區服務發展指標體系,從而加強社區養老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家庭養老的不足: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表明,2000年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將達到7%,標志著我國已開始進入老齡化社會。據有關專家預測,到2050年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口將達到3.2億以卜,約占我國總人口的1/5,佔世界老年人口的1 / 4。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的發展,老年人的養老已經成了一個普遍關注的社會間題,在養老的方式上存在著各式各樣的爭議:

一、家庭養老的功能弱化.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隨著我國計劃生育的實施和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作為傳統農業文明產物的當代城市家庭養老方式正面臨著來自人口條件、家庭結構、居住方式和文化觀念等方面的挑戰,其脆弱性已開始顯現,非家庭養老方式正越來越受到關注;

(一)家庭規模縮小,核心家庭老年家庭增多,家庭功能弱化

我國計劃生育政策實施以來,尤其是城市的出生率降低,家庭結構的小型化和核心化已經是不爭的事實,生育率下降、子女減少和居住方式的代際分離還使得子女對老年父母的照料產生了許多困難。子女多意味著老年人有較多的支持來源,獨生子女現象的出現使得獨生子女父母的養老變得異乎尋常的困難

社會發展推動住宅購買人群的變化,家庭兩代分居現象逐漸增多。按照人口學家最近做出的家庭人口預測,我國老年人和成年子女共同生活的比例將逐漸降低,獨居或只與配偶居住的65歲以上老人占老人總數比例將由1990年10%迅速上升到2050年的27 %,在城市和經濟發達地區這種現象已經非常明顯

(二)現代社會人口流動速度如快,競爭日益激烈

科技時代的發展和城市工業化進程的加快使得農村的人

口越來越多地湧向城市,城市的競爭壓力也越來越大不少年輕人陷人了角色困境,他們要同時扮演好成功人士的角色、合格父母的角色和孝順子女的角色是勉為其難的。例如,工作的壓力日益沉重,還要教育兒女,使一些子女沒有精力照顧父母又如目前社會對文化知識的要求增高,青年人需要再學習來適應日益發展的社會,或者去尋找更多發展的機遇,遠離年邁的父母,使得家庭人口外流。這些都使得現有的家庭的模式受到強烈沖擊

(三)老年人平均壽命延長,患病率、傷殘率上升,自理能力下降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老年人的壽命也在不斷延長,同時年齡增長(特別是超過75歲之後),老年人口健康狀況有所惡化,患病率、傷殘率上升,自理能力下降,更多地需要日常護理、生活照料和社會服務這一切必將加大家庭的負擔,也必將導致年輕人消極拒養老人情緒的增加了各種挑戰因素的結合使傳統的家庭養老模式開始瓦解和分化,這就是子女養老和在家養老相分離的態勢,而且子女對老年父母的照料和慰藉也不像過去傳統模式下那麼密集和經常了,這是傳統家庭養老制度在現代化沖擊下的一種新的變革:

由此可見,養老間題在家庭養老所不及之下,就需要社會的力量來解決了

二、社區養老順應時代潮流,必須加強社區服務的質量

(一)社區服務的概念

社區服務是在政府倡導和扶持下,為滿足社區成員的各種需求,依託街道和委員會,為人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所提供的各種社會福利和社會服務可以在社區發展這種大趨勢之下,充分利用社會資源來發展社區服務事業和改善老年人的處境:

(二)建構社區服務養老體系

隨著城市化的發展,人口老齡化的趨勢和家庭養老功能的弱化使社區養老服務成為老年人安度幸福晚年的重要保證,社區成為城市社會化養老服務的最佳載體。發展社區養老服務體系是解決我國城市養老問題的重大戰略性選擇。社區對於老年人來說又是最重要的聚居地,所以老年人對社區的依賴性會越來越強。這種以社區為依託的服務,可以及時地給老年人以認同感和歸屬感,使他們在精神上得到慰藉,身體上得到鍛煉,在互相交流中情感得到傾訴,這也就彌補了家庭養老的不足。所以發展社區服務,促進社區建設是改善養老條件的有效途徑。

1.發揮社區功能,擴展養老服務的項目

由於家庭養老功能的弱化,社區老年人在生活方面和精神方面都不能得到良好的照顧,有的老人即使和子女住在一起,子女也沒有很充足的精力來照顧老人,相對來說老人就會傾向於對社區的依賴。 在老年人生活照料方面,可分為居家服務和家外服務。居家服務是對居住自己家中,有部分生活能力、但又不能完全自理的老年人提供的一種服務。家外服務包括托老所和敬老院。托老所這種模式既減輕了子女照顧的負擔,又沒有將老人完全隔離於“家”之外,對增進老人的身心健康是十分有意義的;敬老院,被大眾接受為直接的養老設施,應提高其分布密度,分散在社區內.這樣老年人可以不必離開所熟悉的生活環境,也便於子女、親戚探視,加強親情的交流。

在改善老年人精神狀況方面,可以採取直接和間接兩者結合的方式。

直接方式可以通過建立“聊天站”“暢談角”,讓老年人聚集在一起互相交流;間接方式可以加大娛樂設施的建設,開設“老年之家”“老年活動中心”“老年大學”等,還可以開展文體活動,舉辦春遊和夏令營活動。實現資源的有效利用,使老年人在社區內得到滿足感和成就感,轉移心中的不快。

2.在政府宏觀管理下提高社區的自身經濟能力

政府宏觀管理,就是政府通過制定有關社會福利的政策、法規和規章,並且總結、加大推廣先進經驗的宣傳,做好服務工作,解決實際問題,營造引導社區服務福利機構發展的大環境。

養老金社會化的發放使得老年人可以就近領取,形成了社區服務網路。但是政府的功能畢竟是有限的,在政府和企業不能為老年人提供更多保障的時候,社區可以發揮其有效的功能,充分利用其社會資源,通過發展社區經濟,大量吸收和安置退休人員,使退休人員在為社區創效益的同時,自己也獲得必要的勞動補償,實現雙贏。老年人工作退休之後,產生心理落差,感到自我價值喪失,會產生消極的生活態度以至不利於老年生活。而這些老年人中很多人依然有工作能力,有的文化水平很高,由此可以利用社區資源實現他們的“再就業”,這種“再就業”可以“一帶一”或“一帶多”的方式,使大家產生互動,從中找到生活的樂趣。這既是對他們自身的補貼,又能實現社會價值

3.提升社區服務人員素質,引進專業社會工作者,提高服務質量

社區老人的服務人員不僅僅要掌握照料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常識,還要了解不同年齡階段老年人的心理狀況,為此要抓好在職服務人員的職業道德、專業知識和崗位技能培訓的工作,加強專業教育和技能的培養,灌輸專業的理念,用專業社工的標准來衡量。

社區的發展是城市發展的標志之一,專業社會工作者的興起也是為了滿足社區居民的需要,社會工作者不僅僅需要基本的照料技能,更多的是要有心理咨詢的技能,並受過專門的教育和培訓,持有專業社會工作者的資格證。社會工作專業的學習(小組工作、個案工作、社區工作)除了理論知識之外,更多的是實踐的積累,結合理論與實踐更加有利於工作的開展。在社會福利社會化的道路之上,社會工作者有了一片土壤來發揮其專業的特長,實現其專業的價值,也有利於實現社區的穩定。當然,社會工作者的介入也需要社區合適的機制和模式來啟動,只有在相關政策支持之下,社會工作的有效性才可以發揮出來,因此,專業社會工作者是社區服務的執行者,社區和社會工作者是緊密相連的,引進專業的社會工作者是完善社區服務質量的有效途徑。

4.發揮社會集體意識,爭取廣泛的支持

社區服務質量的優劣在一定的意義上取決於社區的力量,社區的發展是順應市場經濟的結果,在市場經濟競爭激烈的社會中,只有發揮集體的意識,爭取社會各界的支持,攜手共進,才能走上良性化的發展道路二從政府方面來說,民政部門要發揮規劃、檢查、監督的作用,社會保險局也應該參與規劃、檢查、監督和酌情劃撥養老保險基金,以及關注養老保險受保人。從社區協調委員會方面來說,要發揮所在社區的企業、有關單位的作用,加強對社區成員的關心和支持。

❹ 老年人心理健康論文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日益龐大的老年群體對晚年幸福的理解和追求已經不僅僅停留在衣食住行等物質生活方面,他們更需要通過體育鍛煉等手段來促進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質量,增強生命活力,延年益壽,進而提升幸福指數。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

一、研究物件與方法

一研究物件

在荊門市城區內隨機抽取老年人樣本,此次調查共計240人,回收有效問卷221份。根據基本情況調查的專案具體包括:

1居住地:城市150人,農村71人;性別:女性115人,男性106人。

2婚姻:有配偶148人,喪偶73人。

3是否與子女同住:有111人,無110人。

4年齡:64以下57人,65歲~69歲之間73人,70歲~79歲之間68人,80歲以上23人。

5學歷:無47人,小學83人,初中53人,高中18人,大專9人,本科及以上11人。其中在婚姻狀況這一專案上,還有未婚與離異兩項,因為調查中這兩項人數所佔比例太少,就只保留了有配偶與喪偶兩項。

二研究方法

1.調查工具:問卷內容包括2部分。

1採用一套基本資料問卷,包括10道小題,涉及年齡、婚姻、學歷、職業、業余愛好等內容。

2SCL-90問卷。《症狀自評量表-SCL90》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心理健康測試量表之一,是當前使用最為廣泛的精神障礙和心理疾病門診檢查量表,測試者可從十個方面來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程度[1]。本測驗適用物件為16歲以上的個體。測驗目的:本測驗的目的是從感覺、情感、思維、意識、行為、生活習慣、人際關系、飲食睡眠等多種角度,評定一個人是否告掘有某種心理症狀及其嚴重程度如何。測試結果評定:該量表包括90個條目,共9個分昌岩量表,即軀體化、強迫症狀、人際關系敏感、抑鬱、焦慮、敵對、恐怖、偏執和精神病性,此外還有附加專案作為第10個因子來處理。評分方法:分為五級評分從0~4級,0=從無,1=輕度,2=中度,3=相當重,4=嚴重。

2.調查方法對荊楚理工學院參加公選課《老年心理學》各專業本科學生進行統一培訓,於2013年3~5月在荊門市城區對調查物件進行一對一的調查與指導,問卷當場收回,對於文化程度低者,由調查員現場詢問答卷並予以記錄。發放問卷240份,回收240份,整理並剔除缺失資料問卷後得到有效問卷221份,有效回收率為92.1%。

3.統計學方法採用Excel軟體建立資料庫,雙錄入方法進行資料輸入和糾錯,運用SPSS10.0軟體進行統計描述和方差分析。p<0.05時,對比組之間的差異具有顯著性意義;p<0.01時,對比組之間的差異具有非常顯著性意義[2]。

二、結果

一總分與因子分的分析

按全國常模結果[3],總分超過70分,或任一因子超過1分,可考慮篩選陽性,說明存在問題,需進一步檢查。本次調查荊門市221名老年人的總分均值達到了94分,超過70分。各因子分中有5項因子的分數均分超過1分,屬於陽性,他們是:軀體化、強迫、抑鬱、焦慮、其它,還有人際關系這項因子的均分也達到了0.96的分值,接近1。從總分與陽性因子分來看,荊門市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存在問題,與全國老年人相比較,荊門市老年人普遍存在軀體疾病,在心理層面存在一些強迫性思維或強迫性行為,還伴有抑鬱、焦慮等情緒,同時伴有睡眠、飲食等方面的困擾,人襪迅核際交往帶來的困擾也比較明顯。

二老年人各心理症狀影響因素的統計分析

1.性別、婚姻狀況、是否與子女同住對老年人心理健康差異性的影響不顯著在差異性統計分析中,性別、婚姻狀況、是否與子女同住這三個因素對老年人心理健康狀況的影響基本無差異,這些因素對老年人心理健康差異性的影響不顯著。

2.居住地、學歷、年齡、興趣的廣度四個因素對老年人心理健康差異性的影響顯著在差異性統計分析中,居住地、學歷、年齡、興趣的廣度這四個因素對心理健康狀況的影響差異是非常顯著的,與老年人軀體化、抑鬱、偏執、恐怖和敵對這些因素之間有高相關。

1不同地區老年人心理健康狀況比較。對老年人10個心理健康因子進行方差分析發現:住在城市和農村的老年人在軀體化及抑鬱兩個因子上達到了非常顯著性差異水平F軀體化=10.032,P=0.002;F抑鬱=7.503,P=0.007,p<0.01,兩項因子平均分都大於1分,屬於陽性水平。資料表明老年人都有明顯的軀體化和抑鬱問題,軀體不適,疾病多發,在心理層面上很容易產生抑鬱、無希望、無助和無能為力的感覺,而這些身體不適和心理的抑鬱感農村老年人要比城市老年人更嚴重,差異顯著。在偏執因子得分上也存在顯著差異F偏執=5.389,P=0.021,p<0.05,城市老年人在處理問題時,能比較全面地分析,比較容易接受新事物和新想法,而農村的老年人在處理問題時更易表現出片面、固執,或傾向於鑽牛角尖的狀態。

2不同學歷老年人心理健康狀況比較。對老年人的10個心理健康因子進行方差分析發現,不同學歷老年人在偏執這項因子上的得分存在顯著差異F偏執=2.548,P=0.029,p<0.05。資料表明老年人隨著學歷的提高,心理健康指數也在逐步地提高,學歷越低,心理健康問題越明顯,如無學歷老年人的心理問題最多,平均分大於1,屬於陽性,同時大專學歷的老年人在這個社會也表現出了一定的心理困擾,但並未影響其心理健康。

3不同年齡老年人心理健康狀況比較。對老年人的10個心理健康因子進行方差分析發現,不同年齡老年人在抑鬱、恐怖、偏執這三項因子上的得分存在顯著差異F抑鬱=3.500,P=0.016;F恐怖=3.837,P=0.010;F偏執=2.910,P=0.035,p<0.05。資料表明老年人的年齡段影響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年齡越大,抑鬱分數就越高,更多地表現出無望、無助和無能為力。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恐怖因子的分數也在逐漸提高,怕外出、怕去公共場所、怕人際交往、怕乘坐交通工具等,而70歲~79歲老年人的心理恐懼感在四個年齡段中是最強的,8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的恐怖因子分數相比於70歲~79歲老年人的得分有所降低,但總趨勢還是在上升見圖6。偏執因子得分在老年人中也隨年齡的增長有提高的趨勢,年齡越大的老年人越多的會表現出固執、片面。4不同興趣廣度下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狀況比較。對老年人的10個心理健康因子進行方差分析發現,因興趣廣泛度不同老年人在敵對這項因子上的得分存在顯著差異F敵對=3.262,P=0.022,p<0.05。資料表明老年人的興趣越廣泛,心理就越健康,而沒有任何興趣的老年人心理健康程度反而要高於只有單一興趣的老年人

三、討論

荊門市老年人的量表總均分為94分,超過全國常模24分,說明荊門市老年人的健康存在問題。問題主要表現為:進入老年期,很多軀體功能會有明顯的減退,而軀體功能的減退導致老年人更易受各種疾病的困擾,思維和行動也會有明顯不如年輕時的感受,此時更容易覺得自己無用,對很多事情無能為力,形成抑鬱的狀態;老年期生活中發生嚴重生活事件的概率要比其他年齡階段都高,老年人會因為恐懼疾病和死亡而產生焦慮。退休後收入減少,意識到經濟的窘迫也會使老年人產生焦慮,嚴重的焦慮會影響人的正常睡眠和飲食,進而損害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一不同地區對老年人心理狀況的影響

研究發現,不同居住地老年人的心理狀況存在差異。城市老年人在軀體化、抑鬱、偏執這三個方面的心理狀況好於農村老年人,這與以下幾個方面有關:

1與醫療水平和保健機制有關。城市的醫療服務和保健機制比較健全,醫療水平較高、看病方便、確診率高,老年人對自己的身體情況普遍了解,由此帶來的疾病困擾相比於農村老年人就少很多;而農村醫療和保健機制不健全,易導致農村老年人軀體疾病得不到有效的治療,從而增加了老年人的心理負擔。

2與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有關。城市老年人在這兩方面的生活都比較豐富,大都有較為穩定的收入,城區中的社群活動、老年大學等為老年人提供了很多豐富多彩的活動,與外界和人的交流也較多,接受的資訊多,生活水平較高;農村的老年人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明顯的要低,易導致抑鬱、偏執。

二學歷對老年人心理狀況的影響

研究發現,學歷的高低對老年人偏執心理因素的影響存在著明顯的差異。筆者所列的學歷分為6種狀態:無、小學、初中、高中、大專、本科及以上。總體上說,心理狀況中的偏執因素隨著學歷的增高而越來越低,學歷越高的老年人看問題做事情更傾向於全面綜合的分析,心理健康水平也相對較高。學歷越低,老年人思想行為越偏執,這與以下幾個原因有關:

1學歷低也即受教育程度低,不利於疾病的預防和增進健康,軀體疾病進而誘發心理困擾。

2學歷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經濟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老年人的經濟獨立能力,進而也易因此產生片面的判斷思維。

3學歷的高低直接影響人們獲取資訊資源的能力,農村老年人獲取資源的途徑很少,解決問題的方式單一,當面對問題的出現時會傾向於較為偏執。

三年齡對老年人心理狀況的影響

研究發現,年齡是影響老年人心理狀況的重要因素,隨著年齡的增長抑鬱、恐懼、偏執三個心理特徵有明顯的變化,基本上都呈上升趨勢。在剛進入老年期的老年人,上述的負性心理增加明顯,其精神活動有一定波動,以後隨年齡增加,除恐懼性在79歲之後有明顯的下降趨勢之外,波動趨勢趨於平緩。這可能與老年人逐漸適應角色和環境,對生活的要求降低滿足現狀有關。老年人軀體功能下降,患病數目和種類增多,參與社會活動的能力下降,使得他們接觸社會的機會減少,從而使老年人開始退出角色或喪失角色,這些因素很容易導致老年人產生抑鬱、恐懼、偏執等心理改變,使老年人存在一定心理健康問題。此外,老年人隨著年齡增長,其經濟狀況、社會支援和患病後得到的醫療照顧日趨下降,也是老年人心理改變的一個重要因素。四興趣對老年人心理狀況的影響研究還發現,興趣的廣泛度對老年人產生敵對情緒存在著顯著的差異,興趣越廣泛,敵對情緒就越少。到了老年階段,老年人社會角色發生變化,主體角色轉變成了依賴角色,工作角色轉變成了家庭角色,重心已經不是工作,很容易產生衰退感,而此時能順利適應這種角色轉變的老年人大都有廣泛的興趣愛好,經常參加興趣類活動可以繼續讓老年人有成就感,情緒狀態比較平和。還有一些老年人則完全回歸家庭,雖然沒有具體的興趣,但是他們大都幫子女操持家務、投身於家庭、帶兒孫,由此也能讓一些老年人順利適應老年期的角色轉化,這種傳統的中國老人的生活狀態恰恰能解釋為什麼無興趣的老年人敵對情緒反而要低於只有單一興趣愛好的老年人的原因。還有很多老年人,兒女不在身邊,興趣又很少,社會角色的轉變沒有相應的銜接,就很容易出現不適應老年生活現象,進而出現敵對情緒,影響心理健康。這就需要老年人通過多參加集體活動、廣交朋友,激發老年人的多種愛好和興趣,避免負性心理的產生。

四、結論與建議

荊門市的老年人普遍存在一些心理困擾,城市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均高於農村老年人,老年人的文化程度也是影響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同時興趣的多與少也成了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一個尺度,興趣越廣泛,心理健康狀況越佳。前文的研究結論,為有效解決老年人心理健康問題提供了依據。應該從以下幾方面開展工作:其一, *** 要加大管理力度,重視老年心理健康,強化為老年人服務,努力為老年人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在充分運用市財政建設資金的同時,出台專門針對老年人心理危機干預與社群、農村老年心理救助等特殊優惠甚至免費政策。加強老年工作人才培養,如社群心理指導師,仿照大中小學每個學校都設有專職心理健康教師的模式,在社群按一定比例配置相應數量的心理指導師,統一培訓上崗,保證專業水準,繼而保障服務質量。其二,以社群或老年服務站為依託,開展多種形式的老年心理健康服務:以教育為主的講座,以解決共性問題為主的團體咨詢,以解決具體問題為主實施心理安慰的個體咨詢等。也可開展面向更多老年人的心理熱線,建立心理危機干預中心熱線、情感護理中心等。其三,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力度,建立正確的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觀念,從社會到家庭,從子女到自身,使老年心理保健成為常態。培養積極樂觀的心態,提高主動適應能力,學會求助。不僅追求「健康老齡化」,還要追求「積極老齡化」。其四,豐富社群、農村老年人文化活動,滿足老年人高層次需求。在社群和老年服務站,開設書法、繪畫、音樂等培訓班,豐富老年生活情趣;組織老年人學習養生知識、老齡知識等;讓一些高素質的老人參與社群青少年德育教育,在與下一代互動的過程中,真正發揮社群滿足老年人的老有所學、老有所教和老有所為等需求的作用。一個社會懂得對老年人進行精神贍養,才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質量的關鍵所在。21世紀是老年人的世紀,老年人的健康,尤其是心理健康,關繫到社會的穩定。加強心理衛生工作,提高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實現健康老齡化。

範文二:我國

1研究物件與方法

1.1研究物件

採用多階段、分層、PPS抽樣方法,按經濟發展水平將山東省劃分為東部、中部、西部、三個地區作為層,每層隨機抽取三個地級市,共6個地級市,於2014年1月15日至2014年2月20日,在6個地級市中按多階段PPS抽樣方法對山東省60歲以上的居家老人和機構老人進行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1564份,回收1564份,問卷回收率100%,其中有效問卷1524份,問卷有效率97.4%。

1.2研究方法

參閱大量文獻以及相關量表的基礎上設計了省老年人生存狀況調查研究問卷,內容包括4部分:

1基本情況,包括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婚姻狀況、經濟狀況、過去從事的職業、養老方式等。

2健康狀況,包括健康自評、患慢性病情況、認知能力、日常活動能力、心理健康狀況五個維度,三十個條目。

3醫療狀況。

4入住養老機構老年人的相關問題。問卷內容由相關專家審查並進行預調查後修訂而成。由經過專門培訓的調查人員入戶或入養老機構與調查物件面對面調查,採用老年人自行填寫與訪談代填相結合的方式,保證調查結果的可靠性和真實性。

1.3資料整理與分析方法

運用Epidata3.0進行資料雙機錄入。運用SPSS20.0軟體進行資料整理和統計分析,對心理健康狀況採用描述性分析,採用t檢驗、t'檢驗、F檢驗、多重線性回歸分析等方法對影響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因素進行分析。

2結果

2.1調查老年人的基本情況

本研究調查物件共1524人,其中男性佔53%,女性佔47%,年齡最大97歲,最小60歲,平均年齡73.39±7.49歲;婚姻狀況中有無配偶比例相差不大,有配偶者佔47.8%,無配偶者佔52.2%;文化程度以未受過教育和小學為主,佔7%,高中以上學歷僅佔7.8%;居住地在農村的較多,佔70.9%;家庭經濟狀況大部分在一般以上;職業中農民所佔比重較大,為67.5%。

2.2老年人心理健康得分問卷

中老年人心理健康狀況部分涉及情緒低落,睡眠不好,孤獨等十個問題,小於1天賦分為4,1-2天賦分為3,3-4天賦分為2,大於4天賦分為1,十個問題相加得出老年人心理健康總分,滿分為40分,最低分10分,得分越高,心理健康狀況越好。得分10-19,心理健康狀況較差,20-29心理健康狀況一般,30-40心理健康狀況較好。山東省老年人心理健康得分最大值為38,最小值為12,均值為28.31,標准差4.54,55.3%的老年人得分在20-29范圍中。山東省老年人心理健康總體處於一般水平。

2.3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分析

2.3.1影響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單因素分析

將養老模式、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經濟狀況、婚姻狀況、職業、居住地、生活滿意度、患慢性病種數作為自變數,與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得分進行單因素分析,結果顯示,不同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經濟狀況、婚姻狀況、職業、居住地、生活滿意度、患慢性病種數、養老模式、健康自評的老年人心理健康得分不全相等,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2影響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多重線性回歸分析

以老年人總的心理健康得分為因變數,以養老模式、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居住地、有無配偶、職業、健康自評、生活滿意度、患慢性病種數為自變數,擬合多重線性回歸模型。各自變數均以啞變數形式納入,入選標准為0.05,剔除標准為0.1,最終進入模型的變數有年齡、性別、有無配偶、健康自評、生活滿意度、患慢性病種數,如表3所示僅列出有統計學意義的自變數,對回歸模型進行統計學檢驗,得到F=19.034,P<0.01,可見該模型有統計學意義,研究結果顯示,年齡、性別、有無配偶、健康自評、生活滿意度、患慢性病種數是影響山東省老年人心理健康狀況的主要因素。男性老年人心理健康得分要高於女性老年人;有配偶的老年人心理健康得分要高於無配偶的老年人心理健康得分;年齡越小、患慢性病種數越少、健康自評越好,生活滿意度越高,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得分越高。

3討論

大量研究顯示,我國老年人心理健康狀況受很多因素影響,如年齡、性別、受教育程度、身體健康水平、以及社會支援程度等。這與本研究的結果有相似之處。從結果中看出,山東省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總體處於中等水平,與我國老年人總體心理健康水平一致。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狀況越來越差,原因可能是老年人社會角色喪失,社會交往減少,容易引起心理情緒變化,同時高齡老人認知功能減退,智力與記憶能力下降,會引起失落、悲傷等負面情緒。男性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狀況好於女性,這可能與男女之間的個性特點有關,女性屬於社會弱勢群體,性格特點較脆弱;其次女性壽命一般長於男性,患各種慢性病和損傷的機會較多;此外,女性喪偶率也比較高,這些都是促使心理狀況在性別上形成差異的原因。有無配偶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產生重要影響,本次調查中,老年人無配偶的比例高達52.2%,無配偶老年人心理健康狀況顯著低於有配偶的老年人,這與國內外相關研究結果一致,通常配偶是老年人心理支撐與支援的重要來源,而失去配偶會對老年人產生較大的精神 *** ,帶來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生活滿意度與健康自評越好,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得分越高。生活滿意度反應主觀幸福感,健康自評是對自身健康水平的主觀感知,兩者均與個體的主觀感受有關,主觀評價越高,說明感知者的情緒越積極,心理健康狀況也就越好。患慢性病影響老年人心理健康,隨著患慢性病種數的增加,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得分越來越低。早有研究表明,軀體疾病直接影響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和心理狀態,疾病不僅對老年人造成身體上的疼痛,更對其精神與情緒產生不良影響。本研究中,山東省老年人在養老模式、經濟狀況、職業、居住地以及受教育程度的心理健康得分中存在差異,但養老模式、經濟狀況、職業、居住地以及受教育程度並不是山東省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這與相關研究的結論不一致,原因可能是山東省養老機構的發展在逐步完善;而且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序的加快,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開始選擇機構養老,入住養老機構並不完全是被迫行為,因而不會產生太大的負面情緒;同時,由於經濟文化和地域背景的差異,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也會不同。在本研究中,考慮的影響因素是有限的,除人口學基本特徵與身體健康狀況以外,社會支援程度,老年人的居住模式,體育鍛煉等因素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因而在以後的研究中還有待於更深入的研究來完善結論。在21世紀中葉以前,人口老齡化及相關的養老保障將是我國不可迴避的一個重要問題。積極關注我國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是促進健康老齡化,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方面。

4結語

因此,要積極引導老年人參加各種文體活動,促進其調節由於喪偶或者疾病等帶來的負面情緒;改善老年人的生活狀況和生活質量,提高其生活滿意度;加強老年人健康教育,重視老年人的健康保健,促進老年人身心健康與長壽

閱讀全文

與有關老年大學作品論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石家莊平安醫院體檢多少天出結果 瀏覽:424
孝順的女兒帶老父親 瀏覽:29
養生堂熟普洱什麼時候喝 瀏覽:870
中國父母如何花式催婚 瀏覽:222
不是孝敬老人的照片 瀏覽:40
義務兵退伍養老金怎麼查 瀏覽:6
寸心必報父母思上一句是什麼 瀏覽:258
怎麼可以讓自己的父母羨慕 瀏覽:450
哪個社區養老好 瀏覽:869
個人養老保險檔案 瀏覽:724
考試了想對父母說什麼 瀏覽:68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是老人 瀏覽:205
南京什麼時候加退休金 瀏覽:223
不孝之子不孝順的 瀏覽:691
70歲老人和美少女發生關系 瀏覽:313
河婆哪裡可以體檢 瀏覽:81
怎麼吃紅棗才養生 瀏覽:967
撫順退休職工喪葬費補償 瀏覽:947
內蒙企業退休職工養老金調整方案 瀏覽:692
燕達養老院價格 瀏覽: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