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老年痴呆可以預測了調查發現:符合這些特徵的人,更易患痴呆症
「老了最擔心什麼?」
當你向中老年人提出這個問題,他們的回答也許不是「不能長命百歲」,不是「沒有子孫滿堂」,很可能是「無法自己照顧自己」。
只要能自理就好,這是多少老人的晚年心願 ,可當老年痴呆越來越高發,許多人的心願只能落空了。
近期,國際權威期刊《柳葉刀》子刊《柳葉刀-公共衛生》發布了中國專刊,聚焦國內的老齡化趨勢所導致的 健康 問題。其中,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內科賈建平 帶領的團隊,對國內60歲以上老年人的 輕度認知障礙 以及危險因素做了全面系統的研究。
這項研究在2015年3月~2018年12月期間展開,涉及12個省市96個地點,選取了46011名60歲以上的老人。經過詳細的統計,國內的阿爾茨海默症、血管性痴呆症、其他失智症、輕度認知障礙的患病率很高。
具體來看,國內60歲以上的群體中,阿爾茨海默症患病率3.9%,血管性痴呆症患病率1.6%,其他失智症為0.5%,這意味著國內60歲以上的群體中,三種病的患者分別達到983萬、392萬和132萬。
從地域分布上看,西部地區的患病率最高,為7.5%。北部地區是6.3%,南部地區是4.7%。此外,60歲以上的群體中 輕度認知障礙的患病率是15.5%,人數約為3877萬人。
從性別上看, 女性的發病率高於男性 。從發病因素看, 年齡、遺傳家族史 是不可改變的風險因素, 吸煙、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 等疾病因素是可改變的風險因素。此外,農村、受教育程度低、喪偶、離異、獨居等因素也是導致發病的原因。
另一方面,多數患者沒有得到診斷和治療,缺乏專業護理。在2766名失智症患者及其家屬中,1974人沒有看病, 只有14.4%的患者服用了膽鹼酯酶抑制劑、促進大腦 健康 的葯物 。65.1%的家屬有「老人健忘很正常」的觀念,19.7%因經濟困難未就診,覺得丟人而不想看病的佔到了15.2%。
在護理方面, 83.9%的患者由配偶照顧 ,10.7%的患者由子女照顧,5.4%的患者由保姆或護工照顧。 高達75.31%的護理者不知道什麼是失智症,也不清楚清楚治療方式是什麼。
認知障礙疾病不是馬上出現的,而是有一個病變的過程。 了解這個過程,對於預防和干預老年人患病非常有幫助 ,比如阿爾茨海默症,從最初發病到完全喪失記憶,中間要經過七個過程。
第一個階段是大腦內神經元開始死亡 ,由於死亡數量不多,因此不會妨礙老人的正常思維和生活,而且這個階段也難以檢測,甚至不知道是從何時開始的。
第二個階段是症狀的初始期 ,患者會出現輕微健忘或者做錯事情,而且症狀會持續並加重。
第三個階段是健忘的集中爆發期 ,患者會忘記剛發生的事,對以前的事卻有記憶。 這個階段也是阿爾茨海默症唯一可以進行治療的窗口期 。雖然該病不能治癒,但通過正規的治療能夠減緩病情進展,改善生存質量。
第四個階段是真正的疾病早期 。患者會轉眼忘記剛剛發生的事情,比如明明吃飯了,卻忘記自己是否吃過。雖然健忘是常態,但思維還不混亂,生活還能自理。
第五個階段是中期發病階段 。患者生活徹底不能自理,沒有時間和空間概念,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也不知道自己看到了什麼。
第六個階段是性情改變的階段 。患者不但喪失一些基礎概念,性情也會變得喜怒無常,正常思維已經喪失。
第七個階段是疾病的終章 。患者此時什麼概念都沒有了,雖然能看到能聽到,但什麼也不懂。患者彷彿與外界隔絕,只剩下一些生理功能,認知和思維徹底消失。
2017年,《柳葉刀》雜志下屬的柳葉刀委員會,針對痴呆症列出了9種潛在但 可以改變 的風險因素,包括: 教育水平較低、高血壓、聽力障礙、吸煙、肥胖、抑鬱症、缺乏運動、糖尿病和 社會 接觸少 。在今年最新的論文中,根據此前的風險因素,又增加了三種,分別是: 過度飲酒、創傷性腦損傷、空氣污染。
全球28名痴呆症領域的權威專家的審查意見是,在個體身上, 重點針對這12種可改變的風險因素,或許可以預防以及減緩40%的患者發病。 參與專家之一,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David Ames表示,對大眾而言, 確實可以改變一些習慣來進行預防 。
1. 戒煙 ,戒煙的同時要戒酒或限量飲酒;
2.40歲後,要將血壓控制在合理的水平,收縮壓需要長期保持在 130mmHg以下 ;
3.在生活中,要避免可能導致 頭部受傷 的活動;
4.如果出現了聽力下降,要選擇使用助聽器來 降低聽力損失 ;
5.任何年齡段都要保持合理 健康 的飲食,要堅持 體育 運動『
6.要經常性地 進行社交 ,中晚年時積極生活;
7.中年過後 避免肥胖和糖尿病 。
即便是老年群體,通過改善一些生活方式,也可以減緩甚至預防痴呆,這件事任何時候都不算太早,也不會太晚。行動起來吧!
#清風計劃##39 健康 超能團#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❷ 老年性痴呆症的簡介
老齡化趨勢讓老年性痴呆患者數量增多 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老人變得年輕而又充滿了活力。但是請不要忘記:在不久的將來,我國將進入老齡社會。同時伴隨著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老年痴呆症的發病率在逐年增高。
調查發現:我國北方患老年痴呆的平均年齡為75、76歲,患血管性痴呆的年齡多在68歲左右。65歲以上人群中患重度老年痴呆的比率達5%以上,而到80歲,此比率就上升到15-20%。
老年痴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下降,他們不認識配偶、子女,穿衣、吃飯、大小便均不能自理;有的還有幻聽幻覺,給自己和周圍的人帶來無盡的痛苦和煩惱。老年痴呆病人的平均生存期為5.5年,老年痴呆症繼心血管病、腦血管病和癌症之後,成了老人健康的「第四大殺手」。
痴呆已不是老年人的「專利」 四五十歲就痴呆的人,數量也在逐年增加。不只是老年人,50歲的女兒陪同80歲老母親看病,竟然雙雙被診為老年痴呆;47歲婦女丟三落四,同樣是老年痴呆惹的禍……這些都在顯示,患老年痴呆的年齡在提前。老年痴呆逐步呈現年輕化趨勢,血管性因素在發病中所起的作用也日益突出。
事實上,老年痴呆在中年就開始有症狀和反應,如果不提早發現和治療,等發展嚴重了就無法治癒了。 痴呆早已不是老年人的「專利」了。專家說,早期的痴呆能治好,可要真等到六七十歲時就無法治療了。
最初徵兆從失憶開始
盡管最常見的老年性痴呆還沒有找到原因,但是所有的痴呆都是有徵兆可循的,而最初的徵兆就是失憶。人入中年,看看你最近是不是特別愛忘事?如果只是偶爾忘了但事後能慢慢回憶起來,這都是正常現象。但如果經常忘事,且有些事刻意去記還會忘,事後還想不起來,甚至影響了工作和生活,最好到醫院做個檢查。
伴隨著「失憶」,還有一些很明顯的徵兆,你不妨給自己做個下面的自我測試。 一旦感覺不對,千萬別不當事,或怕別人笑話,早期徵兆是可以治好的,別等到確診了再治。
❸ 萬億市場陷造假疑雲,「老年痴呆」研究一夜歸零,這是為什麼
關於阿爾茨海默病也就是老年痴呆的研究,一直有著非常大的熱度。最近根據有關信息及研究發現在人體中並沒有發現關於老年痴呆的病因並且也沒有這樣的元素證明老年痴呆,因此往年關於老年痴呆的研究一夜歸零,萬億市場陷造假疑雲是一個非常值得大家關注的事情。這與很多老年人都息息相關,同時也讓大家對這些科學研究以及論文保持著懷疑和不信任的態度,這么板上釘釘的事情都有疑問也還有漏洞是非常奇怪的事情。
而研究這個AD葯物的市場非常龐大,很多人都在瘋狂的投資研發相應的葯物。現在卻發現AD毫無根據,也讓這龐大的市場陷入了迷茫的狀態。廣大學者在錯誤的方向上行走了這么久,投資了這么多的時間和金錢,卻發現在一開始就走錯了道路,也是一個難以接受的事情。
❹ 萬億「老年痴呆」市場陷入造價疑雲,事實真相究竟如何
阿爾茲海默症又稱老年痴呆,俗稱失智。這個疾病多發於老人,發病患者間歇式失智,失智時會忘記最近發生的事情,甚至連最親的人也不認識。這個疾病是世界性難題,科學家一直在研究如何干預這樣的疾病,但是一直沒有研發出明顯改變症狀的方法。目前全球有5000萬患者,是第七大死因。同時患者還有年輕化的趨勢。
阿爾茲海默症是多發於老人,老人本身身體各器官都在逐漸老化,各項技能都在逐漸的削弱甚至最後連生命都要消失,所以,這樣的疾病想要克服確實困難,但願科學家盡心竭力,認真細致,不在走彎路。
❺ 世界老年痴呆日的發展現狀
更令人擔憂的是,絕大部分患者就診不及時或根本不到醫院診治,生活質量低下,這一現象應引起社會、家庭的關注。調查顯示,中國輕度痴呆症患者的就診率為14%,中度痴呆症患者的就診率為25%,重度痴呆症患者的就診率為34%。47%的痴呆症老人照料者認為,病人的狀況是自然衰老的結果。
眾所周知,美國前總統里根因患老年性痴呆而死亡。但你或許並不知道,隨著人均壽命的不斷增長,預計到2015年,一對夫妻贍養的4位80歲以上老人中,可能就有一位是老年性痴呆患者。國際老年痴呆協會中國委員會副主席、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研究員盛樹力今天告訴記者,此病集身體、精神、神經和社會於一身的特點,給患者及家屬帶來了巨大的痛苦。目前我國關於老年痴呆的基礎性研究十分薄弱,引發出的相關問題令人擔憂。 美國、日本以及歐洲一些國家十分重視老年性痴呆的基礎性研究,僅美國就有29個專業研究中心,2005年其研究經費達11.6億美元,歐洲此項的經費投入也達1億歐元,但我國目前沒有一家專門從事此病的研究機構,專項的研究經費更是少之又少,既沒有規模性的、穩定的研究隊伍和長遠的研究與防治規劃,也沒有可供科研人員交流的專業期刊。
老年痴呆復雜的發病機理,導致人們對其知曉率低。調查顯示,有半數以上的痴呆病人親屬認為,老年性痴呆只是自然衰老的結果,而不認為是一種疾病。特別是在發病率很高的農村,接受治療的人很少,而採取早期防治,恰恰是世界公認的延緩老年性痴呆發病的有力措施。阻礙這些患者治療的因素中,除了沒有正確判斷病情外,高額的治療費用是帶給家庭的主要負擔。在中國,一個老年性痴呆病人一個月僅葯費的支出就達900元,在美、歐國家每個病人每年的費用高達1萬多美金。目前,在中國此類葯物沒有列入醫保目錄,但是在一些商業保險公司的重大疾病保險中目前已經有老年性痴呆保障。目前沒有商業保障的家庭,如果有痴呆病人的家庭將陷入難以想像的困境中。
❻ 什麼是老年痴呆症
據統計;老年性痴呆發病率升高,一般是在70歲以後。60~69歲發病率為2%,70~74歲為26%,75~79歲為61%;80~84歲為137%,85歲以後約為278%,即大約每4個人中就有1人以上患這種病。
長期以來,醫學界一直認為,老年性痴呆是由於老年人腦都血循環障礙所引起,是人衰老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現象。1906年,德國神經科專家阿爾茨海默發現了一個奇特的病例:病人為女性,年齡雖只有50歲,卻有嚴重的痴呆症狀——記憶力喪失、不辨方向、常有幻覺。病人死後,阿爾茨海默解剖了她的屍體,發現大腦中有不少纏結成塊狀的神經纖維,也就是他所稱的「神經纖維纏結」。阿爾茨海默所發現的這類病例就被命名為「阿爾茨海默病」。在將近50年的時間里,阿爾茨海默病一直被認為是一種十分罕見的疾病,主要發生於40~50歲的中年人之中,因此它又被稱之為「早老性痴呆」。20世紀60年代末,藉助於電子顯微鏡,研究人員在老年痴呆病人的腦組織中發現了同樣的神經纖維纏結,醫學界才弄清楚阿爾茨海默病既不是「早老性」的,也不罕見。因此,有些人也把老年性痴呆通稱為阿爾茨海默病。但近期文獻報告,特里發現臨床上診斷為老年性痴呆的死者中有30~40%經屍檢並未發現阿爾茨海默病的典型病變。日本的村上元孝等人將老年性痴呆分為腦血管障礙性痴呆和腦萎縮變性痴呆,而將阿爾茨海默病歸為與老年期痴呆相類似的腦變性疾病。
記憶力衰退是最常見的早期症狀。患者記不住人名,常常是剛介紹之後,又重新問起對方的名字。很簡單的事也記不住,有時出了門,又不知為什麼外出。發展下去以至保持功能也發生障礙,即過去的記憶難以再現,忘記自己的出生地,甚至連朝夕相處的親人都無法辨認。語言也失去了流暢性,常好哪噥一些詞義不明、前言不搭後語的話。不能正確地進行運算,就像1+3這樣簡單的算題,有時會答成100。記憶力的衰退影響到工作,影響到社交活動與日常生活時,往往這是一種危險的不祥之兆。
此外,還有些病人因看不下去書而抱怨自己眼睛出了毛病,想到廚房拿杯牛奶,卻不知怎麼身不由己地走進了卧室,有些病人在做機械性動作時,如梳頭,也感到力不從心,動作不協調,這就是所謂的「失用症」。波士頓馬薩諸塞綜合醫院的約翰·克勞頓博士指出:早期症狀表現形式的不同主要在於大腦受損害部位的不同。
早期症狀出現之後,病人就會日漸痴呆。首先是判斷力失常。在隆冬時節病人卻要穿起盛夏的服裝,這是一種比較典型的表現。病人在淋浴時,可能會把冷水開關與熱水開關弄混,自己燙傷自己。有時會把農葯誤認為啤酒喝下去。病情進一步惡化,病人就會隨地大小便,不知該到哪裡上廁所,不知自己的家在哪裡,弄不清現在是什麼季節,甚至想不起自己的老伴到底是誰。部分病人可能變得易激動,怕見生人。有些還進行偷竊、亂打人,在公共場所裸露陰部,玩弄自己的大小便。病情發展到這種地步,病人就需要全天護理。
到晚期,有的病人幾乎完全喪失說話和行動能力,終日卧床不起,面部、臂部、腿部肌肉、皮膚抽縮。在臨死前的陣痛中,有的病人全身捲曲如胎兒狀。病情發展的快慢主要取決於最初發病的速度,發病快,病情惡化得也快,發病慢,惡化則也慢。導致病人最後的直接死因常常是肺炎(食物被吸進肺而引起的肺炎)。
老年性痴呆除了智能衰退,還伴有意志減退和主動性降低,以及各種精神症狀,呈現夜間譫妄症狀為多(在夜間發作的一時性意識障礙,呈現錯覺、幻覺、錯亂等)。還經常可見憂郁、徘徊、多疑、焦躁不安等狀態。據調查,痴呆伴有精神症狀的比例如下:
夜間譫妄242%憂郁狀態121%幻覺妄想148%徘徊111%多疑101%弄火39%不安焦躁99%不潔行為22%攻擊行為44%自殺企圖11%痴呆老人多見於腦卒中(即腦出血,俗稱中風)後遺症,繼之是高血壓。日本東京都調查認為,痴呆老人中有腦卒中後遺症的佔45%,高血壓的佔34%,半身不遂的佔30%,還有嗜睡、或者忽睡忽起的佔60%多,大小便失禁的佔4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