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老年人群體為什麼更容易被騙
老年人群體更容易被騙的原因有缺乏關愛、「恐病」心理、貪小便宜心理、從眾心理。
一是缺乏關愛
對於60歲以上的老人而言,活到這個年紀,他們基本不再以能力和金錢來作為衡量一個人的標准,而是用感情。我覺得你對我好,我就對你加倍的好。
一些騙子正是抓住了這點,以一手「溫馨」的感情牌來填補老人們渴望關愛的內心空洞。與老人各種套近乎、噓寒問暖,給予他們關愛,甚至比對自己的親爹娘有過之而無不及,在感情牌的攻勢下,老人很快敗下陣來,上當受騙。
二是「恐病」心理
人到了一定年齡,身上的某些器官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毛病,這些毛病難免會給老年人帶來生活不便及痛苦,所以他們總是擔心小毛病會發展成為大毛病,以致影響壽命。
騙子們就抓住老年人的這一心理,展開騙局。一方面大講小病不治可能釀成大病,甚至會產生癌變,另一方面大肆放大某種葯品的療效,甚至把保健品當成能治百病的神葯,不管老年人問他們這種葯能不能治某種病,他們都一概給予肯定的回答,以此來招徠生意達到騙錢的目的。
而大多老年人對醫葯知識又了解甚少,缺乏防範意識,於是乎,一些騙子認為只要不把人「吃死」的葯,就不會出問題,就可以大膽地吹噓騙人。許多老年人花大錢買了一堆葯,有的就是平常的保健品,根本治不了病,而更慘的是,有的卻是假葯。
三是貪小便宜心理
人世間絕大部分的人都有貪小便宜的毛病,而大凡被騙,從根本上講都是因為貪小便宜。這些騙子總是先給老年人一些好處,比如,給老年人送小禮品;免費為老年人舉辦健康講座;免費為老年人體檢(有許多是假體檢,會給你檢出一大堆病來,為他們賣葯做鋪墊)。
招待老年人免費用餐;帶領老年人參觀訪問一些地方。以此拉近與老年人的感情,而後給你溫柔的一刀,向你推薦葯品保健品,那價格之貴就不用說了。由於老年人接受了他們的小恩小惠,多不好意思拒絕騙子的推銷。
四是從眾心理
有時騙子也會找些人做托,讓這些托先買他們的產品,並且要這些託大力為該產品說好話,以此來說明他們所賣的產品很受人歡迎,達到推銷的目的。
有時騙子會以非常優惠的條件向一些當地的老人推銷產品,讓這些老人先買了他們的產品,並讓他們對自己身邊的老人做宣傳。而其他的老人看到後,就會在心裡想,別人都買了,不怕受騙,我們為什麼要擔心受騙?這樣,騙子行騙就更容易了。
防止老年人上當受騙的方法
1、要勤於觀察老人的日常表現。如果通過觀察發現家裡的老人近一段時間作息時間反常,經常外出,而且不告訴你去向,就要小心了,有可能陷入別人的騙局,一定要及時溝通,不要忽視。
2、要留意家中是否經常出現小禮物。免費送給老年人一些小禮物是騙子慣用的騙術,先給點小甜頭,以博取老年人的信任,慢慢產生好感,再進一步騙取錢財。如果發現這種情況,要及時問清楚來源。
3、要多關心家裡的老人。很多時候,老年人從心裡也不願意與陌生人接觸,但是,有時是因為寂寞,缺少兒女的關愛,只能在外面尋找一些精神寄託,更有甚者,就算受騙也心甘情願。所以,要多關心老人。
2. 交通銀行現疏漏!六旬老人「被貸款」150萬,銀行是否該為此負責
我認為是要負責任的,現在有一些工作人員認為自己是所謂的“鐵飯碗”就工作馬虎,且拋皮球式的講責任劃分到客戶或者開發商的名下,他們認定哪怕自己錯了,也需要客戶被迫按照他們的的錯的方向發展。
這個事情的經過是怎麼回事呢?
銀行工作人員辦理貸款時讓老人提供房產證,然後其他所有資料包括貸款合同簽字,身份證,結婚證,工資流水等材料都通過工作人員虛假簽字幫老人貸款150萬,150萬放貸在別人賬戶,供自己使用,最後還要求老年人還清貸款。法院最後判決,老人無需還清貸款,銀行懲罰全部的責任。有的工作人員為了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務或者自己的利益,通過欺騙的手段獲取貸款,這是一種不負責任,且必須承擔法律後果的行為,對社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我個人怎麼看待這個事情呢?
首先我認為這種現在肯定不會出現在一個銀行,其他的銀行也會有同樣的現象,為了滿足個人利益,造成個人的工作任務,通過虛假簽字,提供虛假材料等各種方式來騙去銀行貸款的,銀行應該加大監管力度,建立完善的監管體系,加大對此工作人員的處罰力度,杜絕這種現象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