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老人躺久了,身上破皮怎麼辦
這是褥瘡的前兆。
建議:
定期幫他(她)翻身
採用褥瘡墊
定期更換床單,冬季每兩周一次
如果不見好,請到醫院檢查。
『貳』 全身癱瘓在床的老人皮膚腐爛了怎麼辦
褥瘡,長期血液不循環照成,多翻動,中葯活血,破皮的地方用雙氧水或紅葯水之類消毒,之後用消炎葯,雲南白葯粉之類的撒上去促進傷口癒合,重點在無菌,所有接觸傷口的東西要無菌或能殺菌,送醫院看看
『叄』 老人家腳爛了一定要截肢嗎
老爛腿是主要是由於下肢靜脈血管壓力升高,導致血流的動力學改變,血液堵塞出現靜脈炎,使得血流緩慢,阻滯,淤積,血管壁增厚,內膜增生,管腔變窄、血栓形成,造成局部組織缺血,缺氧和壞死,受外傷破皮潰爛而形成潰爛。鑒於很多老爛腿患者都了解老爛腿的危害,沒有及時治療,給自己帶來巨大的痛苦
『肆』 老人的腳指丫爛了怎麼辦
這是癬菌感染引起的腳癬,俗稱香港腳,是發生於足跖部、趾間皮膚的皮膚癬菌感染,有時可延及到足跟及足背,但僅發生於足背者稱體癬。
本病多發於中、青年人,兒童少見,男性一般多於女性。由於病原菌的不同,患者的衛生狀況和體質的差異,其臨床表現也各異。常見有以下四種類型:
1、汗皰型。初發為多數散在厚型小水皰,破裂後形成環狀鱗屑,亦可形成多環狀鱗屑,可逐漸擴延成片,皮膚逐漸增厚,自覺瘙癢。
2、趾間型。好發於第3、4或4、5趾間,表現為少量鱗屑,自覺奇癢。病人常不自覺的搔抓,有時鱗屑不顯著,僅感瘙癢,稱為無症狀型,但常為帶菌者。因搔抓易引起繼發細菌感染,局部形成糜爛,濕潤有滲液。
3、鱗屑角化型。表現為足跖、足跟及足側緣有局限性不整形嗜紅色鱗屑性斑片,表面角化明顯,粗糙乾燥,境界清晰或不清晰。冬季症狀較重,易致皸裂。夏季常可出現少數丘疹或小皰。病程慢性,時久皮膚可增厚,趾甲易被累,此型多由紅色毛癬菌引起,病情頑固,難以治癒。
4、濕潤糜爛型。此型多繼發於趾間型或汗皰型,多由過度搔抓,常繼發細菌感染,局部炎性明顯,浸漬糜爛,有明顯滲出,自覺癢痛,夏季多見。
治療方法:
1、局部葯物治療,根據臨床不同病型表現,分別對症治療:
(1)對汗皰型或有輕度浸漬糜爛,有少量分泌物者,可於每天早晚用1∶6000或1∶4000高錳酸鉀溶液或3%醋酸鉛溶液浸泡或濕敷,每次20~30min(水皰可在無菌處理下刺破),浸泡後用消毒布巾拭乾。然後選用以下葯劑外塗,如苯甲酸/水楊酸/碘/碘化鉀/薄荷腦 (復方苯甲酸酊)、Castellan塗劑、5%魚石脂、3%水楊酸、10%硫磺泥膏,或市售成葯,如2%克霉唑霜、特比萘芬霜、聯苯苄唑霜等(任選一種),慎用刺激性強葯劑。
(2)對滲液較多的糜爛型可選用上述的高錳酸鉀溶液或用達里波液浸泡或濕敷,有繼發細菌感染者可酌加0.1% 依沙吖啶(利凡諾),滲出停止,糜爛面減輕後可參用上述汗皰型泥膏,半量懷氏酊或市售的抗真菌霜劑。
(3)對趾間型可參照汗皰型治療。
(4)對鱗屑角化型由於患病病程長,治療需要耐心。開始採用抗真菌作用和剝脫作用較強的酊劑(需滲透力強些)如復方土槿皮酊或全量的苯甲酸/水楊酸/碘/碘化鉀/薄荷腦(復方苯甲酸酊),也可用10%~30%醋酸浸泡雙足,每次20~30min。待角化過度明顯減輕後,改用作用相對較弱的軟膏外搽,如半量的復方苯甲酸軟膏或10%~20%的尿素軟膏等,以鞏固療效和恢復正常的皮膚屏障功能。
(5)火焦砂是炙熱的岩漿作用於沙土的特殊地質條件下形成。形成溫度3000多度,因而非常恩乾燥,不含揮發成份,並且含有深部岩漿中帶來的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火焦砂能使腳癬真菌的菌毛,鞭毛萎縮,使其失去活動力和吸附力。是菌體脫水干癟處於『昏迷』休眠而失去致病力。從人體組織細胞上自然脫落。同時,火焦砂所含有的有益微量元素對皮膚組織有加快修復的作用。火焦砂使用方便,不燒腳,無刺激,不復發,不損傷皮膚。確實不錯。
2、系統葯物治療。對於局部治療療效不佳或皮損范圍較廣泛者,可短期口服抗真菌葯物如伊曲康唑、氟康唑、特比奈芬等配合治療,一般1~2周即可。
『伍』 老人腿上抓破皮為啥一年多了傷口還長不好、而且傷口越爛越大、求幫助
老人的體抗力不如年輕人,血液循環也不太好,傷口難癒合,而且老人容易患糖尿回病,糖尿病的話傷口答癒合比較慢,看你說這個情況比較嚴重,建議你帶老人家去正規醫院看看吧,早治療早癒合早康復啊是吧,祝老人家早日康復
『陸』 老人腳螺絲骨那一直破皮不好該怎麼辦
這種情況一般是局部的循環不好引起的癒合很慢。如果沒有全身的病變如糖尿病,下肢的靜脈曲張靜脈炎應該是不會引起炎症感染及其他並發症的。建議盡量換葯保持清潔,休息時抬高下肢改善循環。如果創面有滲出分泌物可以用凡士林隨便包紮保護。
『柒』 老年人身體破皮怎麼辦求解!天熱由於長時間卧床腰背臀多處破皮.
首先應該更換體位:
正常人即使每天較長時間卧床也不會發生褥瘡,卧床病人之所以容易發生褥瘡,與病人長時間沒有改變體位密切相關。
對於癱瘓或床上活動困難的病人,要制定具體的翻身計劃以定時翻身。一般來說,白天每兩小時幫病人翻身一次,夜間不超過三小時翻身一次,翻身動作要輕,避免拖、拉、推的動作。
褥瘡多發生在缺乏脂肪組織保護、無肌肉包裹或肌層較薄的骨隆突處及受壓部位,所以每次翻身均應檢查受壓的骨突部,以便及時了解皮膚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卧位姿勢不同,受壓點相應有所不同。仰卧位時以枕骨粗隆(後腦勺處)、肩胛部(背部)、肘、骶尾部(臀部)、足跟等受壓為主,側卧位則以耳部、肩部、肘部、髖部、膝關節的內外側、內外踝(俗稱足眼)受壓為主,我們要根據不同的卧位著重檢查不同的受壓點,以確定有無皮膚損傷。有條件的家庭,可幫病人鋪上專門的氣墊床,這可減輕病人局部的受壓情況,預防褥瘡。
第二是保持皮膚清潔和乾燥:
防止皮膚受到污物的刺激,如有大小便污染時,必須隨時進行清洗和更換尿墊,以保護皮膚免受刺激。床鋪要經常保持清潔乾燥,平整無碎屑,被服污染要及時更換。
第三是局部按摩:
對於受壓的骨突部位,在翻身時應給予一定的按摩,尤其是發現受壓皮膚出現硬結時,要在減壓的同時給予50%酒精局部按摩。
按摩時不要用手指,要用手掌的大、小魚際肌(即拇指和小指下方的兩塊肌肉),注意不要和按摩處的皮膚產生摩擦力和剪切力,每個部位每次按摩3~5分鍾。如果皮膚已經破損,發生潰瘍感染,這時最好不要擅自處理,應請社區醫護人員上門協助護理,以防感染進一步擴散。
許多卧床病人不是死於他本身患有的疾病,而是死於並發的褥瘡感染,因而對長期卧床的病人來說,褥瘡是個躲在疾病背後、必須日夜防範的殺手。只有做到以上幾點,才可能減少卧床病人的褥瘡發生機會。
以上就是關於長期卧床病人預防褥瘡的三個方面的介紹,褥瘡雖然比較難以治癒,但並不是不治之症,一定要樹立信心,積極面對,只有堅持治療,才能取得很好的治療效果,盡量避免最嚴重的結果出現。
將此篇文章設為精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