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談一下自己對養老產業的認識
昨天看到朋友圈一位朋友發了條信息,看到這條信息後心裡想了很多,有欣喜有焦慮。感覺養老從業者的意識在提升,已經意識到危機感了。當初之所以說「永輝愛康,為愛努力,讓生活更美麗」這句話,我已經意識到養老這個行業不是那麼簡單,應該從生活角度來思考工作,這樣才能有長遠的發展。朋友的原話如下:「總覺得快遞公司和地產公司提供增值養老服務,無往不利。京東門店和58到家合作入戶服務,壓力好大。幹掉我們的不一定是同行!」後面朋友的評論里有這樣一句話:「要論哪類公司和職業最熟悉老人與社區,非他們莫屬。這也是很多社區驛站倒閉活不下去的原因。沒有客戶基礎,不了解客戶需求,沒有信任度。」這句話很值得用心思考。真的應該從生活的角度來思考配合國家政策服務養老產業。否則到了最後只能出局,稀里糊塗的出局。
面對養老這個行業,這個行業內不缺乏情懷,不缺乏政策,不缺乏情感,不缺乏溫度。都在探索養老的盈利模式,好多養老從業機構不盈利,工作開展不起來或者開展不順利,他們缺什麼?缺錢缺資源還是缺人?到底缺什麼?這也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我覺得最起碼不缺乏資源,不缺乏市場,不缺政策扶持,主要缺一種意識,社會意識形態認識上有偏差,導致工作中出現尷尬的局面。我不贊成這個詞「養老的盈利模式」,應該換一個詞「可持續發展的養老模式」,這樣的詞更適合當下環境。思考中凡是把資金放在第一位的思路都是幼稚的,思考中凡是把老人當消費人群的思路是不成熟的,思考中凡是忽略老人家屬的思路是錯誤的,思考中凡是把老人當病人的思路是可笑的,思考中凡是想藉助國家政策漁利的思路註定要撞牆,思考中凡是忽略社會發展談養老結局註定是失敗的。
如果把養老當做一個行業來解讀,這個行業的宗旨就是服務老年群體的生活,讓老人生活更美麗,沒有其他,僅此而已。這個行業上游是各種適老產品生產者,下游就是老人生活,中間是針對老年人的各種生活服務。有了這樣的大概認識再聚焦自己的工作,在行業中定位自己的方向,就會有發力點,不會有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感覺。估計現在好多從業機構會有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感覺,他們缺乏一種宏觀的生活認識,思路裡面商業意識太強,忽略了老人們生活的年代,忽略了老人們的故事,忽略了老人的精神世界,我們現在服務的這群老人是一代有故事的人,是伴隨著國家一起長大長老的人,他們是社會發展的見證者締造者,無論這個老人在農村還是在城市,他們身上的故事不可多得,未來這群老人會成為社會寶。在一部分人的認知中,一談到老人就是弱勢群體,就是孤寡群體,就是老弱病殘群體,這跟我們現實生活中傳遞關於老人的生活概況有直接關系,媒體報道中的側重面我們應該懂,這也是影響我們正確客觀認識老年人的一個因素,不能忽略的一個因素。在一部分人的潛意識中健康老人的生活往往被忽略,因為老人生活沒有困難,所以被忽略,這些認識都是錯誤的,如果不能客觀認識老年群體,只會徒增養老行業的壓力,只會增加生活負擔,再有力量的拳頭只會打在棉花上。
其實面對老年群體生活我還有很多話想說,養老話題描繪的是一個宏偉工程,這個工程每個人都得參與,每個人都必須經歷,無論年輕與年老,都得為這個工程添磚加瓦。從現在開始,如果一部分人意識到老人的精神價值,健康老人的價值,並把這種意識融入生活,相信生活是美麗的。最後還想說一句話,關於養老這個話題,應該側重如何延續健康老人的生活狀態,如何提高改善困難老人的生活現狀,其實老人們的要求並不高,尤其眼前的這群老人,因為他們苦過,累過,即使生活再困難也能堅持。需要我們做的就是給出力所能及且很自然的關懷與幫助,在崗位上做好自己的工作。
朋友圈那句話可以理解,當下這個大環境競爭很激烈,但是有了這樣的認識就不會認為在被打劫,而是認為好多人在幫你,幫你一起努力完善老年服務。有危機感是對的,但注意力會回到:努力做好自己。
2. 北京養老院哪家養老院好
2012年正式推出高品質養老服務品牌"椿萱茂",面向全齡老年群體,以給予長輩持續照料為己任,成為真正可以與長輩相伴一生的"可靠夥伴"。自2012年開啟養老探索以來,椿萱茂經歷了一個不斷自我升級的過程,成功實現了養老核心服務體系的構建以及高品質養老服務品牌的打造。在北京多個項目的成功運營經驗基礎之上,椿萱茂業務發展的腳步開始加速。椿萱管家作為長者社區|公寓對外的窗口,對內的紐帶,是長輩養老生活的一站式服務中心。她將帶給您體貼關心,細致周全的服務,讓養老生活更簡單。關注長輩的日常生活所需,積極與家屬溝通互動,無微不至的陪伴長輩,增添日常快樂,探索日新月異的世界,守護長輩們的美好生活。需/要問/答咨詢
3. 《夕陽無限+世界當代養老院與老年公寓設計》下載地址
已上傳附件,望採納!!
如有問題請追問或私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