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女性四季養生原則 女人不同季節如何養生保健
春季養生應以「動」為主。通過適當的勞動和運動,促進氣血周流,增強體質。早晨起床後,喝一杯鮮奶,吃一個蘋果,可助消化排毒。草莓、櫻桃、葡萄等水果也有良好的排毒功效。海帶綠豆湯則能促進體內毒素的排出。
女性應注重睡眠,以養精蓄銳。良好的睡眠有助於養心,保持情緒穩定。心胸寬廣,遇事不怒,可減少對身體的傷害。適度用腦,不斷學習,但不可過度。
春季推薦食用山葯、春筍、豌豆苗和韭菜。山葯具有健脾補胃的作用,春筍富含蛋白質和多種維生素,豌豆苗適宜高血壓、糖尿病患者,而韭菜則有益於身體健康。
夏季養生應以清淡為主。多吃清熱解毒的綠豆、健脾益氣的蓮子、安神養氣的百合、清淡爽口的銀耳等食物,對身體大有裨益。多喝水,保持身體水分平衡。避免長時間吹冷氣,開空調時溫度不要低於25攝氏度,並保持通風。
夏季還應注意適當補充營養,多吃魚類、肉類、雞蛋、牛奶、穀物、豆類等食物。新鮮水果和蔬菜也是不錯的選擇。睡前泡腳,可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疲勞。
秋季養生應以「養收」為主。早睡早起,順應自然規律,有助於保養皮膚,保持心情舒暢。避免穿衣過多,以防受涼感冒。疏肝解郁,調節內分泌,可通過泡玫瑰花茶來緩解情緒壓力。
秋季護膚應注重內外兼修。內部可食用滋陰生津的食物,如芝麻、糯米、蘿卜、蓮子、百合等。外部可使用珍珠粉加蜂蜜調成的面膜,或選用補水滋潤的護膚產品。
秋季女性服用蜂王漿有助於改善睡眠,增強體質。蜂王漿含有豐富的氨基酸、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可協調內分泌,平衡機體代謝。
冬季應合理補血,食用黑豆、發菜、金針菜、龍眼肉等食物。喝四物湯配合烏雞可達到滋補效果。大棗及枸杞也是補血佳品。
冬季女性應注意補氣,可食用紅參、烏雞等食物。香菇、紅薯、大棗、山葯、栗子等也有很好的補氣養血功效。
冬季防寒保暖,早睡早起。堅持冷水洗臉,溫水刷牙,熱水泡腳,可促進血液循環,保持皮膚健康。
冬季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避免焦慮和抑鬱。樂觀情緒有助於身心健康。
㈡ 中年女人養生要注意什麼中年女人養生有什麼好方法
女人的每一個階段都是需要進行養生的,尤其是到了中年的階段的時候,是更需要進行養生的,因為這個時期的女人的狀態是最不穩定的,所以才更加的需要去保養自己的身體的,那麼到底中年女人養生要注意什麼?中年女人養生有什麼好方法呢?
1、中年女人養生注意
人到中年萬事忙,其中是女性,上有雙親要贍養,下有孩子要撫養,雖然人到中年,事業有成,風度翩翩,美麗依然,但此時機體已進入生理衰退期,或隱藏著某種疾病,中年女性巧養生,有助於維護身心健康,保持旺盛的精力和體力。
1.自尋快樂,增強免疫:人的情緒中,只有喜是有益人體健康的一種生理活動,研究發現,歡笑時,人體的各個器官能產生協調一致的振動,使神經處於興奮狀態,通過神經調節而促進人體分泌有益於健康的激素。開懷大笑有助於使心中的郁悶情緒得到疏導,使臉、頸、背、胸闊肌、腹肌反復收縮及放鬆,呼吸功能增強,使人吸入更多的氧氣。肌肉、組織得到血氧的供應,功能得到正常發揮。
2.陶冶情操,調整心理:中年女性生活節奏加快,難以保持內心的寧靜和安怡,容易產生精神壓抑,心情緊張,甚至發生神經衰弱,而精神活動與人體生理、病理變化有密切關系。音樂能調節身心,撫慰心靈,使機體新陳代謝旺盛,各種激素的分泌保持平衡。舞蹈、繪畫、書法、賞石、集郵、剪報等,也有類似作用。
3.調節飲食,防骨疏鬆:隨著年齡的增長,骨密度降低,會出現彎腰駝背,腰腿疼痛,四肢無力等,因此,人到中年要注意調節飲食,預防骨質疏鬆,多吃含鈣及維生素D豐富的食物,如魚油、蛋黃、牛奶、瘦肉、禽類、水果等,此外,還要經常曬太陽,接受充足的陽光照射。
4.充足睡眠,適當美容:睡眠充足可解除疲勞,產生活力,還可增強免疫力和抗病力。睡眠不足時,機體抵抗力和免疫力低下,容易導致多種疾病侵襲,增強患癌症和心腦血管病的機會。人到中年,皺紋已悄悄爬上眼角,適當美容,可使你青春煥發。對於中年女性來說,充足睡眠比美容更重要。
5.注重食療,補益腎精:中醫認為,腎藏精,主骨,腎精充足,則肢體強勁,身心健康,因此,人到中年,要注意補益腎精,使身體處於旺盛的狀態,如燕窩、銀耳、百合、蓮米、芡實、黃精、蓯蓉、山葯、枸杞、元肉、大棗、核桃等,可根據自身狀況,做成湯粥等食用,既可強身健體,又有利於美容。
6.堅持運動,有益健康:要保持旺盛活力,身材勻稱,頭發亮澤,皮膚細嫩,運動是最好的辦法。運動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心肺、大腦功能,消耗多餘脂肪,加快新陳代謝,使機體得到充足的血氧供應而青春煥發,身體健康。
此外,中年婦女還要注意適當飲水,戒煙戒酒,追求新知,保持良好的心態。
2、中年女人養生方法
1、廣播體操。在音樂聲中鍛煉軀體的柔軟性,每天15—20分鍾。
2、排球運動。排球運動可以鍛煉瞬間反應力,每天鍛煉15—20分鍾。
3、1200米的步行。可以培養持久力和增強肌力。每周星期一進行一次,要求10分鍾之內走完1200米,但是對於關節炎患者、腦血管意外後遺症者以及血壓高於200毫米汞柱者不必限制時間,隨意走完1200米即可,但脈搏不要超過每分鍾100次。
4、肌肉、關節的曲伸運動。通過肌肉、關節的曲伸、扭轉,可以防止肌肉萎縮、關節僵硬、攣縮,鍛煉敏捷性和適應性。每周進行一次,每次1小時。任何方式都可以,如擴胸、伸展、轉體運動等。
5、傳球運動。需3人以上,由慢漸快地傳球,可以鍛煉對外界事物的反應能力,要求每日10—15分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