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拜師求學的典故_拜師求學的典故有什麼
自古就有不恥下問這一說法,那麼古代有什麼拜師求學的 典故 嗎?下面由我給大家介紹拜師求學的典故吧,僅供大家參考。
拜師求學的典故:孔子拜師
《三字經》中有這樣一句話:“昔仲尼,師項橐(tuó)。”“仲尼”大家都知道是孔子,而“項橐”是燕國一少年。
有一天,項橐見到孔子時說:“聽說孔先生很有學問,特來求教。”孔子笑著說:“請講。”項橐朝孔子拱拱手問:“什麼水沒有魚?什麼火沒有煙?什麼樹沒有葉?什麼花沒有枝?”孔子聽後說:“你真是問得怪,江河湖海,什麼水都有魚;不管柴草燈燭,什麼火都有煙;至於 植物 ,沒有葉不能成樹;沒有枝也難於開花。”項橐一聽格格直笑,晃著腦袋說:“不對。井水沒有魚,螢火沒有煙,枯樹沒有葉,雪花沒有枝。”孔子嘆道:“後生可畏啊!老夫願拜你為師。”
從“孔子拜師”的 故事 中,我們應得到兩點啟示:一是學問(知識)是無止境的;二是要善於觀察、分析、積累。若只捧著現有的知識,坐而不學,將被社會淘汰。要不,孔聖人為什麼會敗在項少年手下呢?
孔子年輕的時候,就已經是遠近聞名的老師了。他總覺得自己的知識還不夠淵博,三十歲的時候,他離開家鄉曲阜,去洛陽拜大思想家老子為師。
曲阜和洛陽相距上千里,孔子風餐露宿,日夜兼程,幾個月後,終於走到了洛陽。在洛陽城外,孔子看見一駕馬車,車旁站著一位七十多位的老人,穿著長袍,頭發鬍子全白了,看上去很有學問。孔子想: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 拜訪 的老師吧!於是上前行禮, 問道 :“老人家,您就是老聃先生吧?”“你是——”老人見著位風塵撲僕僕的年輕人一眼就認出了自己,有些納悶。孔子連忙說:“學生孔丘,特地來拜見老師,請收下我這個學生。”老子說:“你就是仲尼啊,聽說你要來,我就在這兒迎候。研究學問你不比我差,為什麼還要拜我為師呢?”孔子聽了再次行禮,說:“多謝老師等候。學習是沒有止境的。您的學問淵博,跟您學習,一定會大有長進的。”
從此,孔子每天不離老師左右,隨時請教。老子也把自己的學問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
人們佩服孔子和老子的學問,也敬重他們的品行。
拜師求學的典故:齊白石拜師
那是光緒14年(公元1888年),24歲的齊白石還是個雕花木匠,叫齊純芝,人稱芝木匠 。附近有個會琴棋書畫、詩詞歌賦又喜結交朋友的秀才胡沁園先生,從芝木匠的一舉一動中看到了他天賦才氣過人,且有剛直不阿的品格,認為他是個非凡之人,若有名師栽培,定會前途無量。於是,胡沁園 決定 將他收為門生。胡問:“你願不願意讀讀書、學學畫?”芝木匠答:“願意倒是願意,只是家裡窮,年歲又大了,怕學無所成。”胡沁園說:“怕什麼!《三字經》裡面的‘蘇老泉,二十七,始發憤,讀書籍’,你正當此年齡,只要有志氣,什麼都學得好,我有意收你為徒,你可以在我家一面讀書,一面賣畫養家。”芝木匠聽了,激動萬分,立即向胡沁園深深地三鞠躬,九叩首,行了大禮。從此,純芝在胡家住下,“燒松煙以夜讀,步落月而晨吟”,潛心鑽研詩詞書畫。胡沁園是書香門第, 教育 子侄外甥和家人不得對純芝有任何怠慢、冷落的表現,並准備了15擔谷、300兩銀子,著幾個力夫送到他家,解除其後顧之憂。
胡沁園為便於純芝將來作畫題詩,給他取了幾個名字。胡沁園對為純芝授課的陳少蕃先生說:“按照老習慣,在授課前需要給純芝取個名、取個號,是不是取個璜字,斜玉旁的璜。”陳說:“好,有意思,半璧形的玉。取個什麼號呢?”“你看,瀕生如何?”“不錯,湘江之濱生,湘江之濱長。”胡沁園說:“ 畫畫 恐怕還要取個別號。純芝的家離白石鋪近,就叫白石山人吧!”從此,“齊白石”這個名字,伴隨著他輝煌的藝術生涯,傳遍了祖國大江南北,傳遍了五洲四海。
齊白石自稱在詩書畫印中其“詩第一”。齊白石很愛詩,作畫從學詩開始,從學詩中努力提高自己的 文化 素養,培養自己的 想像力 和創作力。齊白石開始攻讀唐詩,不到半年就把《唐詩三百首》基本讀完。一次,胡沁園詢問他學唐詩的情況,他對答如流,把唐詩背得滾瓜爛熟。又過了2個月,他讀了《孟子》、《春秋》,然後攻讀唐宋八大家的作品,硬是把一部164卷的《唐宋八大家文鈔》攻下來了。齊白石在胡家日夜吟詩作畫,進步神速。
一年一度的詩會到了,詩友們歡聚一堂,吟詩作賦,大家在吟誦自己的得意之作。胡沁園來到齊白石身邊悄悄地說:“你吟誦一首吧!”齊白石走上前去,深深地向大家行了鞠躬禮,然後吟誦自己的第一首詩:“盛名之下豈無慚,國色天香細品香。莫羨牡丹稱富貴,卻輸梨橘有餘甘。”真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詩友們報以熱烈掌聲。胡沁園說:“盛況難再,是不是還要瀕生畫幅畫,助助興。”齊白石答:“試試吧。”十來分鍾後,一枝傲霜鬥雪的臘梅出現在宣紙上。這是齊白石拜師後的第一幅畫,表現得是那麼有詩情、有畫意,又獲得一陣陣掌聲。有人提議胡沁園題上款以作留念。胡先生揮筆寫下七言詩:“藉池相聚難逢時,丹青揮灑抒胸臆。寄意臘梅傳春訊,定叫畫苑古今奇。”落款是“瀕生作畫,沁園題詩並書”。
齊白石全家7口,4代同堂,全靠他維持家庭生活。每當想到貧寒的家境,總是徹夜難眠。胡沁園看透了他的心事,說:“把畫學好了,還怕沒飯吃!常言道:書中自有黃金屋。你有了這支筆,什麼都可以改變。”齊白石決心按照恩師的指點,走賣畫養家之路。首先,在胡沁園的引薦下,齊白石為胡的姐夫、一位70多歲的長者雲山居士畫像。傍晚時分,一張高3尺多、寬2尺多的巨幅畫像完工了,大家稱贊他畫得傳神。此後,請齊白石畫像的越來越多了。每畫一張像,人家就送他一二兩銀子。齊白石走上了賣畫養家之路,家庭生活有了轉機。
一次,齊白石精心畫了兩幅畫:一幅是《耕牛圖》,意思是像牛一樣老老實實耕讀在硯池裡;一幅是《蘭竹園》,蘭氣飄溢,意思是虛心學習永不驕傲。他將這兩幅畫掛在室內,又寫了一個條幅,上面寫著“甑屋”兩個大字。意思是說可以吃得飽了,不像以前那樣鍋里總是空空的了,心裡也踏實了。齊白石61歲定居北京後,為了永遠不忘這段艱辛學畫生涯,他又在自己的住處布置了一間屋,取名“甑屋”,在匾額上寫著:“余未成年時喜寫字,祖母嘗太息曰:‘汝好學,惜來時走錯了人家。俗語雲:三日風,四日雨,哪見文章鍋里煮!明朝無米,吾兒奈何!’後二十年,余嘗得寫真潤金買柴米,祖母又曰:‘哪知今日鍋里煮吾兒之畫也。’匆匆餘六十一矣,猶賣畫於京華,畫屋懸畫於四壁,因名其屋為甑,其畫作為熟飯以活余年,痛祖母不能同也。”這是齊白石賣畫養家的真實寫照。
1895年,31歲的齊白石被詩友們推選為龍山詩社社長,向他求畫的也越來越多。一天,齊白石正在裱畫以便送人,開始上漿時,胡沁園來了,他看到那幅畫很滿意,覺得題詞落款也好,但總感到這幅畫中還缺點什麼,就問:“瀕生,你怎麼不落印呢?不要以為只要把畫畫好就是好作品,印在每幅畫中能起關鍵作用,中 國畫 是以詩書畫印為一體的姐妹藝術,印在藝術中也是一個門類,學問深著呢!”後來,胡沁園送給齊白石幾方壽山石,要他去陳家壠找長沙來的那位刻印的名家丁可鈞刻方印自備。齊白石把 壽山石送去時,丁可鈞愛理不理,齊白石把石頭放在刻桌上就走了。第二天他去接章, 連叫三聲“丁師傅”也不見答話,齊白石氣了,大聲叫了一下,丁才回過頭,把那方壽山石往齊白石身上一扔,說:“拿回去磨平再來。”齊白石為這方石磨磨送送已是5次了,他再也忍不住,一氣之下把石章拿了回去。晚上,他用修腳刀自刻一方印,叫“死不休”閑印章。
1914年5月22日,被齊白石稱為“半為知己半為師”的胡沁園不幸逝世。噩耗傳來,齊 白石失聲慟哭。他參照舊稿,畫了20多幅為恩師生前賞識過的畫,並親手裱好,拿到胡沁園靈前焚化,還作了14首七絕、1篇祭文和1副輓聯,表達對恩師的深切哀悼。輓聯寫道:“誘我費盡殷勤,衣缽信真傳,三絕不愁知己少;負公尤為期望,功名應無分,一生長笑折腰卑。”這既是對恩師的悼念,也是自我勉勵。
拜師求學的典故:顏真卿拜師學藝
唐代是我國 書法 藝術發展的輝煌時期,產生了許多書法大家和經典作品。盛唐的顏真卿便是唐代書法的代表人物,他的書法藝術極具創造性,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是盛唐藝術精神的集中體現,是書法史上自二王(王羲之、王獻之父子)之後的又一面革新的旗幟。
顏真卿,字清臣,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人,唐代傑出的 書法家 。曾為平原太守,人稱顏平原。安史之亂,顏抗賊有功,入京歷任吏部尚書,太子太師,封魯郡開國公,故又世稱顏魯公。蘇軾曾雲:“詩至於杜子美,文至於韓退之,畫至於吳道子,書至於顏魯公,而古今之變, 天下 之能事盡矣。”(《東坡題跋》)
為了學習書法,顏真卿起初向褚遂良學習,後來又拜在張旭門下。張旭是唐代首屈一指的大書法家,各種字體都會寫,尤其擅長 草書 。顏真卿希望在這位名師的指點下,很快學到寫字的竅門,從而一舉成名。但拜師以後,張旭卻沒有透露半點書法秘訣。他只是給顏真卿介紹了一些名家字帖,簡單地指點一下字貼的特點,讓顏真卿臨摹。有時候,他帶著顏真卿去爬山,去游水,去趕集、看戲,回家後又讓顏真卿練字,或看他揮毫疾書。
轉眼幾個月過去了,顏真卿得不到老師的書法秘訣,心裡很著急,他決定直接向老師提出要求。
一天,顏真卿壯著膽子,紅著臉說:“學生有一事相求,請老師傳授書法秘訣。”
張旭回答說:“學習書法,一要‘工學’,即勤學苦練;二要‘領悟’,即從 自然 萬象中接受啟發。這些我不是多次告訴過你了嗎?”
顏真卿聽了,以為老師不願傳授秘訣,又向前一步,施禮懇求道:“老師說的‘工學’,‘領悟’,這些道理我都知道了,我現在最需要的是老師行筆落墨的絕技秘方,請老師指教。”
張旭還是耐著性子開導顏真卿:“我是見公主與擔夫爭路而察筆法之意,見公孫大娘舞劍而得落筆神韻,除了苦練就是觀察自然,別的沒什麼訣竅。”
接著他給顏真卿講了晉代書聖王羲之教兒子王獻之練字的故事,最後嚴肅地說:“學習書法要說有什麼‘秘訣’的話,那就是勤學苦練。要記住,不下苦功的人,不會有任何成就。”
老師的教誨,使顏真卿大受啟發,他真正明白了為學之道。從此,他扎扎實實勤學苦練,潛心鑽研,從生活中領悟運筆神韻,進步很快,終成為一位大書法家,為四大書法家之首。
猜你喜歡:
1. 精選40個不可不知的歷史典故
2. 傳承至今的典故成語38個
3. 關於歷史名人的10個成語典故
4. 20個歷史典故
5. 勵志成語典故大全
2. 純芝谷的靈芝益壽真的那麼好
這個靈芝的話,沒有廣告宣傳的那麼好呀,不過的話,他對身體的話確實是有好處的,你可以適當的吃一點的
3. 傳聞以前有一位257歲的長壽老人是哪個地方的
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那位257歲的長壽老人叫做李慶元,他的故鄉在長壽回,也就是現在重慶市長壽區,因答為那裡的地理條件和氣候環境等等都非常適合動植物成長,長壽純芝谷也在那裡,就是金福陽牌破壁靈芝孢子粉膠囊的原料產地。
4. 重慶市長壽區純芝谷靈芝種植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重復慶市長壽區純芝谷制靈芝種植有限公司,現有300畝靈芝種植基地,佔地1200畝,著力打造世界最大的原生態擬野生椴木純種優質靈芝基地。重慶市長壽區純芝谷靈芝種植有限公司著力打造世界最大的原生態擬野生椴木優質純種靈芝基地,規劃建設中國長壽靈芝博物館、長壽純芝靈芝種植示範區、重慶長壽靈芝觀光園,靈芝賓館,靈芝養生餐飲,靈芝養生葯浴中心,休閑垂釣娛樂區等以長壽純芝為特色的旅遊文化產業鏈。最終形成集開發、種植、深度利用、生產、旅遊、養生、營銷為一體的第四代健康經濟產業園區。主打名牌:金福陽牌破壁靈芝孢子粉膠囊、靈芝乳酸鈣片均經過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驗證審批獲得國食健字批號。暫無
法定代表人:謝平
成立時間:2015-01-12
注冊資本:5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500221007700643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地址:重慶市長壽區雙龍鎮飛石村4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