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啥多病的人容易長壽,沒病的反而早死
怎麼才能長壽長壽是社會各界不老的話題,百歲老人們的長壽經驗是大家渴求的「寶物」,但很可惜,目前還沒有絕對的長壽公式。從統計來看,發現一個令人費解的現象:多病的人反而長壽,而沒有病的人卻容易早死!。
其實事情的真相是:多病的人知道自己身體不好,一有點小病就住醫院跑,一方面在小病階段就把病治好了,不會拖成大病。另一方面,經常去看醫院,也有利於預防大病,及時發現身體存在的問題。所以,經常生病的人反而容易長壽。
中醫認為,虛則補之。有些上了年紀的人,常有虛證是事實,適當進補可以;但一些並無虛症的人,也跟風補啊補,反而出現煩躁,失眠、頭痛、腹脹、血壓升高等症狀。
2. 俗語「多病壽長,命硬福薄」,體弱多病反而長壽有道理嗎
你們有沒有聽過這樣一句俗語呢?這句俗語說「多病壽長,命硬福薄」,聽起來是不是感覺好像不太正確?多病的人怎麼會長壽呢?
而且,我們說一個人的命很硬,多半是說他在遭遇特別危險的情況之後,還能好好地活下來,俗話說「大難不死,必有後福」,所以命硬的人,又怎能說他「福薄」呢?
體弱多病反而長壽?命硬的人福氣少?這句俗語所表達的意思似乎有違常理,這種說法有道理嗎?
這種從古代流傳下來的俗語,通常都蘊藏著一定的道理,否則也不會流傳至今,有些看似不合理的古語,實際上都早已經過了一代代人的驗證,只不過當我們還沒有經歷體驗過的時候,就會想當然地覺得這句話似乎不太合理。
多病壽長的情況,並不少見,有些老人家看上去體弱多病,動不動就往醫院跑,很多人可能覺得這樣的老人多半命不久矣,但偏偏他就活得比其他同齡人要長很多,這樣的例子在生活中多不勝數。
為什麼經常病的人,反而比較長壽呢?我覺得這句話的本意應該是指那種「小病不斷,大病不犯」的人,其實過去的老中醫也經常說「破罐熬百年」,就是說那些與葯罐相伴的病人,葯罐子都熬破了,他還照樣活得長命百歲,為什麼呢?
因為經常小病不斷的人,會更加註意自己身體的健康變化,有些甚至把自己熬成了半個醫生,而且每次到醫院各種檢查做下來相當於定期給自己做了體檢,對於重大疾病實際上有很好的預防作用。
而那些看似健康的人很少警惕自己的健康變化,一旦生病,就病來如山倒,所以古人說「多病壽長」並非沒有道理。
當然,這也不是說想要長壽那就得多生病,我們從中汲取到的經驗應該是:在沒有病的時候要多關注身體的變化,定期做一些體檢和預防,咱們的中醫也有「治未病」的說法,所以「預防疾病」才是長壽的關鍵。
古人比較信「命」,過去有「命薄」「命硬」之說,比如「紅顏薄命」。那麼命硬的人,主要是指那種雖然經常遭受性命之憂,但總能扛過去怎麼折騰都能把命撿回來的人,出事之後往往會用「福大命大」來安慰自己。
但是古人說:命硬福薄。為什麼呢?雖然這種人自己的命很硬,但在遭受危險的時候,那些剛好和他一起的人估計就凶多吉少,而這些在他身邊的人,多半往往是他的親人,因此過去有種比較愚昧的說法認為「命硬」的人要麼克夫要麼克妻,總之會克到身邊比較親近的人。
那麼這樣一來,即便這個人自己命硬活了下來,但也依舊難逃痛苦和孤獨,這就是「命硬福薄」的由來。當然了,萬事沒有絕對,古人的說法也並非就是真理,如果你有什麼不同的看法,也歡迎留言評論,大家一起來探討交流。
3. 年輕時多病反而長壽
這個只是民間的說法,而且非常片面,不具有普遍性。沒有這種醫學理論,這種說法沒有任何的臨床依據以及大樣本數據。所以沒有任何的道理。也沒有任何的科學依據。
經常生病的人還是比較重視自己的健康狀況。不經常病的不在乎不重視,已經發現為時已晚。建議,還是多曬太陽,保證充足的睡眠。多運動,葷素搭配。保持心情舒暢。定期體檢。
點,就是經常吃葯的人,在對待疾病的態度上,會以那些不經常生病的人,要積極、樂觀一點,更能以平常心對待。而這一點在疾病治療康復的過程中,也起到了重要的意義。
其實人的價值也不在於壽命的長短,為社會作貢獻才能實現人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