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老年人常見的養生誤區有哪些
由此可見養生誤區的危害性很大,所以老年人一定要重視了,那麼老年人自己還有什麼養生誤區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老年人常見的養生誤區,希望對你有幫助。
老年人常見的養生誤區1、很多人只喜歡聽戲不喜歡唱,覺得費嗓子,其實聽不如唱,如果要達到延年益壽的效果,老人最好選擇開口唱出來。經常放聲歌唱,除了增加肺活量,一定程度上改善其心肺功能之外,還能提高認知能力,增強思維活力及記憶力。而且唱歌能有效調節情緒。
2、老年人睡眠淺少,於是很多老年人就不怎麼睡覺,要知道睡眠的好壞直接關繫到老人對疾病的抵抗力。一般情況下,60~80歲的老年人,每天最好睡足6~8小時。睡眠時間少於4小時對健康不利。此外,要重視每天的午睡,時間半小時到l小時為佳,睡前可喝一杯白開水。
3、有些老人喜歡在晨練時快跑,這並不值得提倡。因為,跑步時機體耗氧量會增加,易導致呼吸短促、機體缺氧,而大多數老人患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壓、支氣管炎等慢性疾病,很容易誘發心肌梗塞或腦血管意外。對老人來說,運動的最佳選擇是散步,同時甩甩手、拍拍肩膀、扭扭腰胯,適可而止。體質好的老人可以嘗試慢跑,但一定要做好跑前熱身和整理運動。
4、越來越多的老人喜歡通過保健品來養生,並且過度相信大補的中葯材如人參、黃芪等。實際上,不論哪種保健品都容易出現成分不明、葯不對症、應用過量等弊端。相比之下,食補從日常食物而來,雖見效緩慢,但作用溫和。對於身體狀況良好的老人來說,只需合理安排三餐,食物新鮮、多樣、均衡即可。
5、老年人患牙病多,牙齒缺損者常見,有的老人因咀嚼功能不好而長年吃粥。事實上,長期吃粥對於老年人的健康來說,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好處。首先,粥雖然是一種比較軟爛的食物,但是吃的太多,同樣不會很好消化。另外,吃粥吃的再多,也不能給身體提供足夠的營養,而長期營養不良對於老年人的傷害可是非常大的。
6、不少老人喜歡先將蔬菜焯一遍,然後就放水裡長時間煮,做成菠菜湯,白菜湯什麼的。其實這就將蔬菜中不少水溶性的維生素都給煮沒了,吃到最後就是吃了點纖維,沒有什麼營養價值。老人們最好別用爛菜湯式做法。先洗後切,急火快炒,多吃涼拌,品種多樣,顏色選深。
7、很多老年人都覺得補鈣應該補得越多才越好。事實上,如果你攝入的鈣質遠超過了身體的需要的話,那麼這些鈣質就會對健康造成威脅,甚至會引發疾病。
8、不要經常吃不加熱、或熱不透的剩飯剩菜,因為飯菜里的各種營養素都會隨著存放時間延長而逐漸損失,時間越長,損失越多。另外,剩飯菜產生亞硝胺幾率也會隨著存放時間的延長而增加,如果吃時再不熱透,還容易滋生細菌等微生物,引發胃腸問題,老年人腸胃功能比較脆弱,盡量不吃剩飯菜。
9、喜歡吃素也不能一點葷菜都不吃,也是需要適當的吃一些葷菜的。
10、有些人認為:現在工作太忙,沒有功夫養生,養生保健等到退休以後再說。人總是從健康變成亞健康,然後出現軀體的功能紊亂,再變成器質性病變,最後發生臟器損害、臟器衰竭,最終走向死亡。因此,養生應該從沒有病的時候開始,因為有了病再養生就來不及了。
11、不少貌似注重養生保健的人,一場一場聽講座、做筆記,卻從不把聽來的養生保健知識運用到生活中。養生並無靈丹妙葯,唯有真正從改變生活方式做起,從現在開始,從當下開始。比如說人人都知道要控鹽控糖控油,可現在的白領應酬多、聚餐多,鹽糖油攝入超標。怎麼辦呢?自己買菜回家做飯。
12、保健品不能當飯吃。很多人每天就把保健品當成飯吃,這對身體是有害處的。因為營養品只會對身體的某一個功能進行改善,而平時我們吃的水果、蔬菜、米飯等等才能讓我們的身體得到全面的營養。
13、很多人認為早晨空氣好,適合鍛煉。其實,太陽出來前,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較高,空氣質量較差,所以老年人晨練最好安排在太陽出來一小時後再進行。早晨冠狀動脈張力高,交感神經興奮性也較高,早晨6時至中午12時心血管病發病最高,盡量選擇下午或晚上活動為妥。
14、俗話說“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不少老人把這句古話當作健身格言,其實,飯後百步走並不科學。從醫學觀點來看,飯後,特別是吃飽飯時,老年人的心臟負荷增加,餐後運動對心血管系統有明顯的負面作用。因此老年人應該避免在飽餐後兩個小時內進行運動鍛煉。
老年人如何養生1、晨起喝水
早上起床先喝一杯溫水,因為人體經過一夜的睡眠和休息,因為排尿、呼吸等原因,水分排泄的比較多,所以,早上起來喝一壞溫水不但可以恢復身體水分還有助於腸道蠕動,可防止便秘或改善便秘。
2、適當運動
適當的運動,早上可以以伸展筋骨為主、或者慢走、太極拳、太極劍、柔力球等注意要愛護膝蓋,運動過量會導致膝蓋不可逆的損傷。見意運動時間最好控制在40分鍾左右。
3、早餐宜軟不宜硬
在早晨,人不宜進食油膩、煎炸、干硬以及刺激性大的食物,否則會勞脾傷胃,導致食滯於中,消化不良。中老年人早餐宜吃容易消化的溫熱、柔軟食物,如加些蓮子、紅棗、山葯、桂圓和苡仁等保健食品,則養生效果更佳。
4、中餐三多三少
蛋白質多些、維生素多些、纖維素多些。糖類少些、脂肪少些、食鹽更少些,總之飲食方面應做到食物多樣、谷類為主、多吃蔬菜、適量吃魚鴨、常吃豆類、每日飲奶、少吃肥肉等。
5、按時睡覺
不少老人不困不睡覺,誤以為睏倦是應該睡覺的信號,事實上睏倦是大腦相當疲勞的表現,不應該等到這時再去睡覺。養成按時就寢的好習慣,不僅可以保護大腦,還容易入睡,並能提高睡眠質量,減少失眠。
6、按時體檢
每年的健康查體中,經常發現相當多的嚴重疾病患者,如肝炎、肺結核、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癌症等。其實,許多疾病光靠自我感覺是很難早發現的,只有定期去醫院進行健康檢查,才能早期發現,從而早期治療。所以,要定期去醫院體檢。
7、按時如廁
很多人都是當便意明顯時才去廁所,甚至有便不解。這樣做對健康極為不利,大小便在體內停留過久,容易引起便秘或膀胱過度充盈而受到損害,甚至也可能引起糞便和尿內的有毒物質被人體重吸收,導致“自家中毒”。因此,應養成定時大便的習慣,尤以晨間為好。定時解大便可防治便秘,並可減少大腸癌的發病機會,對痔瘡病人也有益處。
老年人養生的禁忌1、忌運動後隨即坐躺
運動時血流加速,運動後如果隨即坐、躺,會出現血壓急劇下降,心率激增;肌肉運動會立即中止,下肢靜脈的血液不能暢快向心臟迴流,造成下肢瘀血腫脹,腦部及機體各部分因缺血導致“休克”,或產生不適感覺。運動後需有慢跑緩走漸次遞減的放鬆運動。小憩間,應隨即用柔軟毛巾擦抹身上汗水,不宜在地上隨處躺卧,避免軀體受潮寒,誘致風濕性腰痛或關節疼痛。
2、忌大量飲水
運動時排汗造成乾渴,可適量補充水分。飲量不宜過大,超量就會破壞體內水分、鹽分的代謝平衡和稀釋血液的濃度。補給水分以淡鹽水最適宜,既補了人體水分,又補充了鹽分,保持體內水鹽平衡。
3、忌即時涼浴
運動時血流量加速,毛細血管擴張,大量排汗。如即時涼浴,遇冷刺激後引起體溫驟降,機體血管突然收縮,使神經系統失調,肌肉抽筋,而且引起感冒和風濕、關節炎等疾病。
猜你感興趣:
1.老年人養生小知識
2.老人保健養生有什麼誤區
3.老年人養生保健小知識
4.老年人常用的養生保健知識
5.老年人要如何正確養生
6.老人冬季養生保健宜忌事項有哪些
7.老年人冬季養生有什麼禁忌
8.中年人養生有哪些方法
㈡ 養生切忌盲目追求,「 」偽養生」害一生,不少人踏進6個養生誤區
#健康真探社# 年齡越大越害怕衰老和死亡的到來,所以「 」養生」已經成為全民熱潮。 尤其中老年人的朋友圈,基本都是各種養生文章分享,無論內容是否存在真實性,這類人群都願意去相信和嘗試。 這從表面看是人們在盲目追求養生之道,實則,是人們對生命的敬畏。 生命只有一次,逝而不復,所以,人們總抱以僥幸心理試一試,萬一可以延緩衰老呢! 在養生之道中,既然「 」盲目追求」是一個普遍現象,那自然不少人會陷入虛幻的養生中。 但是,生命至上,我們必須承認一些不靠譜的養生知識不僅對健康起不到幫助,甚至還會帶來負面的健康影響。 常見的6個養生誤區: 一、年輕就該奮斗,養生是老年人做的事情? 年輕是賺錢的資本,所以趁著年輕很多人都為了生活拼搏和努力,長期三餐不規律、熬夜加班等等都成了生活常態。 如此卻忽略了大部分疾病並不是突然出現的,長期保持不穩定的生活規律和習慣,才是疾病最大的突破口。 所以年輕並不是你有恃無恐的理由,世界上有兩種事情是絕對無法挽回的,一是越來越大的年齡,還有一個就是健康! 從青壯年就開始養生,能有效避免中老年疾病的到來。 不良的生活習慣讓人體從健康發展為亞健康,再發展成疾病,如若從現在起就堅持規律的生活和飲食習慣,自然會減少未來疾病的發生。 二、盲目進補不可取,物極必反的道理需警惕! 很多養生者對進補都非常感興趣,盲目服用大量補身體的中葯材以及保健品,兒童和老年人更是成了家庭進補的重點對象。 但實際上兒童體質相對平和,如若過於吃滋補葯材,反而會影響正常身體發育。 而且進補要看自身體質,盲目進補絲物極必反。 三、盲目補鈣 很多人對補鈣都有盲目的偏執,特別是針對兒童和中老年人的補鈣,家屬可以說是想盡了一切辦法。 並不是所有的人都缺鈣或者是需要補鈣的,也並不是所有的鈣質都能被人體所受利用。 真正能被人體所利用的鈣質其實就是離子鈣,並且鈣質的吸收需要維生素d載體。 補充過多的鈣質,無法被骨骼完全吸收和利用,反而會在身體各臟器內堆積,特別是腎臟中,不僅會形成結晶,在補鈣過多的情況下還會形成腎結石。 所以雖說「 」鈣」對人體很重要,但盲目補鈣絕對不可取。 是否需要補鈣,先要看身體是否缺鈣。 四、不甜的水果,糖尿病患者可以吃 糖尿病比健康人群更注重飲食,因為糖尿病的治療不僅需要葯物控制,和飲食更有一定的關聯。 很多糖尿病患者會陷入不甜食物的誤區,特別是一些不甜的水果,他們會自然認為其中不包含糖分,所以就盲目食用,這是非常危險的做法。 水果含糖量與否不是靠甜度來決定的,而是和水果內的GI值有關系。 當GI值高於75時,就屬於升糖水果種類,比如火龍果就是其中一種,需要提高警惕。 五、肉是萬惡之源,養生第一步就是杜絕肉 長期吃素對身體影響頗大,某些素菜存在大量草酸,長期過量吃素食會提升患結石幾率。 而肉不僅含有脂肪,同時還存在人體所需要的高質量蛋白以及各種微量元素。 若長期保持不吃肉的習慣,就會對內分泌造成影響,尤其是女性朋友需要警惕,內分泌絮亂會影響生育能力。 六、保持睡眠很必要,所以睡的時間越長越好? 這一點觀念非常錯誤的。 成年人每天正常的睡眠其實就是六到八小時左右,老人相對要少些,兒童睡眠時間要多些。 但不管是哪個階段的人群,並非睡得越多越好。 睡眠時間過短會對神經系統以及血液循環造成影響,但如若睡眠時間過長,也會影響到體內正常運轉。 睡覺時間過長,體內營養的吸收和補充並沒有到位,而且大腦的供癢也會因睡眠變慢,導致睡醒後疲憊不堪,長期如此還會有反應遲鈍的表現。 養生是個大話題,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對身體健康越來越重視,養生也開始被大家追捧。 以上六點就是生活中最常見的養生誤區,不對的養生會害人一生,正確的養生讓人頤養生命。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㈢ 日常健康養生知識
日常健康養生知識
養生能夠為我們帶來什麼?我們為什麼要養生?其實說到底,養生的目的首先還是為了防病,防止疾病的發生可以說是養生第一要務,那麼防的是些什麼病呢?防因情緒方面導致的內傷疾病,防因飲食方面而導致的內傷疾病,防因外感而導致的外感疾病。因此養生的實際原則就是不治己病治未病。預防才是最關鍵的。
一、人要養生的原因
首先,養生是為了促進健康,已達到預防疾病、延年益壽的目的。如果您重視自己的身體健康的話,請往下看。
養生的目的是延年益壽,康健無疾。人自胎元初孕直至嬰幼、丁壯、老邁,只要一息尚存,均要養生,且養生的要求亦因其情況不同而異。
據《內經》記載,排除去世離俗、積精全神的真人和至人壽無窮期、與天地永在外(此歸於道家的幻想),世人的正常壽命應達百歲,與現代對人壽命的認識基本一致,但至今只有少數壽星可以達到。現今世界上人口平均壽命最長的國家尚不能逾80歲,可見養生確是全人類面臨的一大課題。
對於年輕人來說,養生主要在於自身,但又須父母的指導和關懷。此期特點是生長迅速,智力、體力大增,生殖力亦漸成熟,是精神與形體變化最顯著的時期。精神方面應對其和藹、關懷,指導其明事理、辨善惡,失教將導致性格孤僻、行為怪誕,甚至為害社會;身體方面倡導雜食不偏、生活自理、手腳勤快,要充分保證其成長發育的營養需要,避免發育遲緩、發育不良等;尤須注意使其參加力所能及的家務及社會公益活動,急公好義,避免因過分溺愛而養成其所求必得,從不顧及他人的惡習。
因此,養生對於我們來說十分重要,「年輕就是本錢,養生等到年老時再考慮吧!」此觀點錯誤。
二、健康養生的吃法
(一)這些食物養生滋補
①紅蘿卜有助於體內廢物的排出②菌類被稱為上帝食品,長壽食品。③西蘭花含有抗氧化劑,減緩女人體內的自由基,延緩衰老。④黃豆對於女人來說能降低血液膽固醇,保護心臟,預防乳癌骨質疏鬆的情況。
(二)食物養生法
1、適量吃紅辣椒有好處,紅辣椒含豐富維C,鐵,鈣等,可預防風寒感冒;紅辣椒的辛辣刺激感,還可減輕頭痛症狀,調整血脂。 2、飯後吃水果易肥胖,成人最好飯前吃水果(柿子等除外),兒童和脾胃虛寒體質的婦女不宜飯前吃水果,可在兩頓飯間吃。
(三)八種難吃食物養生效果佳
1、澀味食物。對預防糖尿病和高血脂有益。2、粗糙食物。可預防便秘、防止腸癌。3、苦味食物。可清熱消暑、養血益氣、補腎健脾等的功效。4、「沖」的食物。對預防癌症有幫助。5、辛辣食物。有鎮痛作用。6、酸味食物。7、「臭」的食物。可活血散寒。8、「怪香」食物。防癌。
(四)春天四種應季食物養生賽人參
1、韭菜。含蛋白質、維生素等,還含有抗生物質,具有調味、殺菌的功效。2、大棗。大棗性味甘平,尤宜於春季食用。3、山葯。營養豐富,具有健脾益氣,可防止春天肝氣旺傷脾。4、菠菜。含有豐富的維A與胡蘿卜素。
(五)9種日常食物在養生上的作用
1、番茄延緩衰老:生,熟營養不同;2、茶葉防輻射:睡眠不好胃腸差人慎用;3、姜減少色素沉澱;4、醋增強皮膚活力:過敏者低血壓慎用;5、黃豆調理雌激素:不好消化;6、米飯防止肌膚乾燥;7、菌類調節免疫系統;8、紅酒提升氣色;9、燕麥減少脂肪。
三、健康養生小知識
養生內容很簡單,不過也是貴在堅持,可按以下幾點試著做:
(一)常搓7部位可以延緩衰老①搓手:雙手對搓手背,再對搓手掌促進大腦興奮;②搓額:上下搓額頭延緩皺紋產生;③搓鼻:食指搓鼻樑兩側防感冒;④搓耳:手掌來回搓耳朵刺激穴位;⑤先順時針後逆時針搓腹部促消化防便秘;⑥手掌在腰部搓50下補腎壯腰;⑦常搓足底增強免疫。
(二)養成良好的作息規律,早睡早起,保證7—8小時睡眠,最好是在11點前上床睡覺,兩點過後睡覺等於沒有休息,睡前記得泡腳,(註:7歲前的小孩是不能用太燙的水泡腳的,不利於身體健康。)如果身體濕氣重的,可以在泡腳時一周一到兩次加入一小把艾葉。
(三)有好的生活習慣,吃飯七分飽,細嚼慢咽對胃好,也會容易有飽腹感避免多吃。晨起一杯溫開水或淡鹽水促進腸道排毒,平常多吃果蔬類,多喝白開水和茶水少喝飲料,適量飲酒少抽煙,飯後百步走,適當的運動,多走一站地少坐一分鍾車。
(四)業余時間可多聽音樂、讀書、習字、畫畫、養花、晨練等等之類,修身養性,並不要求達到某一高度,會讓人有平合心態去處事,保持好的心情去生活,煩惱就會減少。
四、養生的禁忌和注意事項
懂得攝取生命所需養分的人,飲食清淡,思慮不多,節制各種慾望,戒除喜怒無常的毛病,珍惜自己的精元。說話簡明扼要,對得失看得不是特別重,避免過度憂愁,革除心中的非分之想和一切雜念,遠離偏愛的和厭惡的東西,耳不聞污穢之聲,目不視淫穢之色,常常注意養護自己的五臟,不過多地勞神,也不做過重的體力勞動。如果思想和肉體都能夠得到平靜和安定,又怎麼會受到疾病的侵襲呢?因此懂得調養精神情志和道德修養的人,總是會在飢餓之後再吃飯,而且不會吃得太飽;乾渴之後再喝水,也不會喝得太多。人應該少食多餐,不應該一頓吃得太多,而且既不能暴飲暴食,又不能餓著不吃飯——吃得太飽會傷及肺臟,而飢餓則會傷害到元氣。如果吃得太飽,就不能馬上睡覺,這樣容易染上各種疾病。
一旦吃了熱騰騰的`食物出了滿身汗,切忌吹風,如果吹了涼風,就會出現痙攣、頭痛、眼睛干澀、嗜睡等症狀。特別是在晚上,不僅不能吃得太飽,而且睡覺的時候要特別注意讓自己不要被風吹到。
吃過飯後用溫水漱口,那麼牙齒就不會生病,也不會出現口臭的現象。身上出汗時,不要急於用扇子扇,否則容易誘發半身不遂。大小便是人之常事,不應憋忍,如果一個人經常憋忍大小便,那麼很容易造成雙膝勞損,甚至影響其經絡氣血的運行,導致由風、寒、濕等引起的肢體疼痛或麻木的病。
晚上行走,切忌大聲歌唱、大聲喊叫。
每一天最忌諱的是晚上吃得太飽;每一月最忌諱的是月底那一天喝得大醉;每一年最忌諱的是晚上出門趕遠路;人的一生,最忌諱的就是在燈火通明中行房事。每天堅持服食各種靈丹妙葯,還不如單獨睡一晚。
坐著,就要坐得端端正正,只有這樣,心境才會端正;站著,就要站得腰板筆直,只有這樣,體態才會端莊。站立的時間不應該太長,因為長時間站立會傷害人的骨骼;坐的時間也不應該太長,因為久坐對人的血液流通不利;走路的時間同樣不能太久,因為長時間的行走會傷害人的肌腱和韌帶;睡眠的時間也不應該太久,因為久睡有害於人的元氣;看東西不應該太久,因為盯著一個東西長時間地看會極大地損耗人的精神。
不要在吃飽後再去清洗頭發,這樣容易感染風寒。患紅眼病的時候,千萬不要行房事,否則人的瞳孔及眼內各組織會出現各類感染症狀。洗澡之後千萬不要吹風,因為洗澡之後皮膚毛孔、肌理空隙都會打開,一定要避免涼風趁虛而入。不應該攀登高山,跋涉艱險之地,也不應該過多地駕車騎馬,這樣會舟車勞頓,導致人的元氣錯亂、心神不寧,人的魂魄也會處於虛妄和縹緲之中。刮大風、下暴雨、寒潮入侵、暑熱難耐的時日,都應該避免外出,避免做一些不該做的事。不要用嘴吹滅蠟燭和火把,這些都不利於養護人的元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