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七夕節習俗
七夕節又稱乞巧節,女兒節。最早起源於星宿崇拜,為傳統意義上的七姐誕,因為每年都在七月初七舉行,又稱七夕。後來人們加入了牛郎織女的傳說故事,七夕節開始成為愛情的象徵,成為「中國情人節」。七夕節的習俗可謂豐富多彩,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吧。
一、拜七姐
七夕除了拜七娘,家裡有小孩的還要拜床母。古人在七夕這天,會用油飯、雞酒(或麻油雞)祭祀,並焚燒「四方金」和「床母衣」,祈求床母保佑孩子健康長大。
古代沒有疫苗,醫療條件也不佳,很多孩子活不到成年,所以會有求床母保護的習俗,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女性的焦慮,為了防止床母過度寵溺孩子,這種祭祀持續時間一般較短。
如果家裡如有體弱多病的孩子,家長們還會此日將紅頭繩結七個結,戴在孩子脖子上,祈求上天保佑孩子健康長壽。
經歷史發展,七夕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美麗愛情傳說,使其成為了象徵愛情的節日,從而被認為是中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在當代更是產生了「中國情人節」的文化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