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健康養生 > 陳凱養生說腎脾兩虛有什麼症狀

陳凱養生說腎脾兩虛有什麼症狀

發布時間:2025-02-11 05:24:17

❶ 程凱養生說:肝脾不和怎麼辦


肝脾不和是臨床當中的一個典型或者較常見的證型,很多朋友都會有胃脹、胃痛的情況,到醫院來看的時候,醫生號號脈,看看舌苔說你這屬於肝脾不和。 病人就說怎麼肝脾老不和,我肝為什麼和脾老打架呢?

要想解釋清楚肝脾不和,首先要看看兩者的五行屬性。

肝屬木,脾屬土

肝屬木,木性是調達順暢的。肝是主疏泄的,調暢人體的氣機,所以人體的氣機要正常的疏通。該升的升,該降的降,氣血才能夠正常的流通,人體的各項生理功能才能夠正常的發揮。

而脾是屬土的,脾就像食物的糧倉。食物進到胃當中來進行飲食物的消化、吸收,消化之後的營養精微物質又通過脾的轉運的能力,輸送到身體的各個地方去加以利用。所以脾是對胃進行一個管理協調的作用,對人體的整體的消化代謝吸收都是非常的有意義的。

肝和脾一屬木,一屬土,分別都和兩者的屬性非常的契合。

但是在五行當中,木克土,換句話說,就是木對土進行管制。正常情況下,肝要對脾進行管理,脾不能自己亂幹活,想幹嘛就幹嘛,得靠肝來管著。那麼肝怎麼就管著脾,肝的疏泄的能力怎麼就對脾的作用起到了一個管理作用呢?在中醫學當中,脾主升清,把好的東西升起來,胃是降濁,把不好、垃圾的東西排出去。所以過程當中就有契機的運轉了,就需要有升降。因此,肝調暢氣機就對它進行了一個管理的作用,能夠幫助或者管理脾發揮更好的升清的作用,以及脾搭配的胃,讓它更好的能夠降濁。

從現代醫學的角度上來看,也可以理解,肝主疏泄是指的哪個位置呢?就是身體的橫膈。 中醫學當中所說的肝藏血,就是肝臟解剖學當中那個肝臟的功能,但同時又主疏泄,疏泄就是調整人體的膈肌,膈一調控,人體的胸腔的壓力和腹腔的壓力自然而然就能夠達到平衡和調節,於是腹腔之內的臟器,特別是以胃腸道為主的臟器的節律就能夠正常,就能夠正常發揮它的生理的功能了。所以說橫膈是非常的重要,而肝臟器解剖學當中有多條韌帶,直接連屬於橫膈。所以中醫學當中所說的肝,既有解剖學肝臟的藏血的概念,又有對橫膈膈肌的調控的能力和作用,這就是疏泄的功能。

脾主運化,脾指的就是前腹壁,包括肌肉和肌肉附著在骨骼上的筋膜層,這一層的結構對人體的內臟的產生保護和擠壓的作用,它恰恰是附著在的肋弓的位置,和橫膈兩者交界共同附著在此。一個在內,一個在外。脾附著在肋弓之外,膈在肋弓之內,兩者交界於此,功能就聯系在一起了。

這就是通過現代醫學解剖的角度,來認識傳統醫學當中的脾的一部分概念。肝對脾是管理的作用,這一點明確了,那麼 如果肝對脾過度管理了會怎麼樣呢?

在日常生活當中,咱們大家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比如說母親對孩子什麼都管,什麼都說不行,這不行那不行,你說這孩子還能有自主能力嘛,當然就沒有了。所以管孩子都不能夠管的太嚴、太死,老師管學生也得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能動性。

所以在生理的狀態下,肝對脾就不能過度的管理,如果過度的管理了,叫肝木乘脾土。什麼時候會管的太嚴格,就是生氣的時候,肝氣郁結的時候,往往這種肝脾不和的情況出現的胃脹、胃痛、脅痛這些症狀出現的時候,往往人都會有一些情志不舒,而且時間比較長了,長期的抑鬱情志不舒。這些情況就導致了一個肝鬱的狀態,肝鬱的狀態就 乘 了脾,導致對脾的遏制。

曾經我看過一個接近八十歲的老太太,胃脹,胃疼,胃脘部滿滿的,有點不舒服,吃什麼東西都吃不下去。我搭搭她的脈,她脈有個典型的特點。左手叫心肝腎,右手叫肺脾命。按照的寸口脈的診斷方法,我發現她左手的脈非常的亢進,右手的脈很弱,沉弱無力,那麼左手脈是弦脈,而且跳的還很明顯,弦脈是肝鬱的一種典型的特徵。然後我就問她,我說您都這么大年齡了,怎麼還老生氣?這老太太說,這老頭的氣我,絮絮叨叨說了半天。

然後我就跟老太太說,我說您胃痛,胃脹就是氣出來的。您這叫肝鬱脾虛,肝木乘脾土。我說您的臟腑已經打架了,您的生活當中只要不打架,臟腑就不打架了,所以心情好一點,把老頭叫過來,我說說他,心結解開了,胃痛、胃脹了自然就會緩解。

這是一種情況,你可別以為肝脾不和,只有這一種情況,每隔兩三個病人又來了一個六十多歲女性患者,同樣胃脹,胃痛,打嗝。然後跟我講,我胃這樣的情況多年了,我說您這怎麼出現的,有人氣你沒有?摸摸脈,我說好像沒人氣你。她說是我高高興興的,家裡沒什麼事。我說,你是不是常年的脾胃功能不好?她說是,幼年開始,脾胃就比較虛寒,怕涼吃什麼東西都比較難消化,屬於脾胃虛弱的類型。

所以這時候如果把前者那老太太的舌頭,和六十多歲的女性患者的舌頭,有明顯的不同。前者舌苔厚膩,而且是燥的苔。舌頭兩側雖然是淡紅,但是紅色在兩側,這代表肝膽是一個肝陰不足,肝陽偏旺的這么一個狀態。總之,是肝鬱在側,然後中間的是脾,脾還出現轉運功能下降,痰阻的現象。而後者的舌象舌體比較胖大,舌頭比較淡白,這就是一個脾虛舌。

前面是肝鬱導致的痰阻,後者是一個脾虛。 病機不一樣,雖然都說是肝脾不和,但前者是肝鬱脾虛,後者診斷為脾虛而肝鬱。後者脾虛是本,肝鬱是輔助,換句話說,這兩者之間這孩子太弱了,顯得母親比較強勢。前者是母親太亢了,壓著這孩子管著它。現在這兩者的關系不一樣,所以在治療的過程當中採用的方法就明顯的不同。前者採用的主要是疏肝解郁的方法,化痰為輔助,而後者當然是要健脾為主,疏肝為輔。

具體到在日常生活當中,如果您是符合不同類型的話,那採用的穴位自我保健的方法也會有所不同。那麼前者當然是以疏肝為主,因此刺激的部位就在的脅肋部,別忘了脾就是腹壁附著在的肋弓位置,與肝交界。所以這個區域之內就是非常重要的疏肝解郁的部位,因此就會用你的手掌在這擦摩部位,方法叫做擦脅肋或者叫擦肋弓。

當這樣去擦的時候,你就會刺激到部位的幾個關鍵的穴位,比如說有期門穴,日月穴。期門是肝的募穴,日月是膽的募穴。再加上在它的下面,還有一個脾經的穴位叫腹哀,腹哀就是脹滿,哀就是讓它衰落下去的意思。

所以, 腹哀穴也在肋弓之上,這幾個穴位組合在一起 ,你別管是不是能猜到准確的部位,你就是把手掌往這一放,再肋弓的下緣來回擦摩,就一定會刺激到這幾個穴位。您的肝脾不和,如果是以肝鬱為主,就這樣來做。

如果您的肝脾不和,以脾胃虛弱為主,脾虛而肝鬱,那你應該怎麼做,健脾為主,去看看「最健脾的穴位」的篇章吧!

❷ 程凱養生說:敲膽經的作用 每天堅持做動作,緩解腰腿痛

說一說敲膽經的作用。 上一次講解了叩擊足少陽膽經,在大腿外側中線這一段,能夠提高髂脛束的功能,髂脛束是人體下肢大腿外側,能夠幫助人體支撐和運動的最重要的一塊肌肉。這一大塊肌肉,或者叫做一個肌肉群,它的功能,隨著年紀的增長,隨著骨質的缺失,慢慢的功能開始下降,出現腰腿痛,出現人體行走支撐障礙的一系列問題。這些功能的下降,都可以 通過叩擊足少陽膽經大腿外側中線 這一段來得以緩解。

但是這不是膽經最重要的一個功能,雖然在經絡病侯當中提到:膽足少陽之脈是主骨所生病,而且這條經脈確實和人體的肩關節,髖關節,膝關節,踝關節密切相連,看起來就是和這些關節的運動支撐靈活有關系。但足少陽膽經還隱含著對人體 健康 的另外一大功能,說少陽經少陽為轉樞的地方。

什麼叫轉樞,就像門軸一樣。門,開關關鍵是靠門的那個軸。足少陽經恰恰就是軸。在人體的一條經脈當中,如果你問我哪一條經脈,您覺得學起來理解起來,最困難的,我一定會告訴你,那就是 足少陽膽經。

為什麼這么說?別的經脈走行很直很簡單,但是膽經曲曲折折,在頭上就繞了好幾圈,然後在身體軀乾的側面曲折走行。走的都是之字形,沒有一條直線,這穴位一會兒蹦到前面,一會兒蹦到側面,一會兒蹦到後面。所以,看起來很沒有規則,也使得我們學習、理解、應用這條經脈遇到了很大的困惑。

每當我給學生講解這條經脈的時候,我都會讓他們去想像一下旗袍。女性的那個旗袍剪裁得當,穿著得體,玲瓏有致。為什麼能夠穿著這樣的漂亮,凹凸有致?關鍵就是在它該緊的地方緊,該松的地方松。所以我經常跟我的學生說,你看,那個旗袍的扣的位置,恰恰就是身體在軀乾的側面,你身體當中的一些重要的肌肉,這些肌肉都是斜著走的,這些肌肉附著在的骨骼上的那些關鍵的點,你把它標出來,那些穴位就是足少陽經的穴位,連成那條線就是足少陽膽經,而這樣的一條線,很像玲瓏有致的旗袍的縫隙。

說白了,就是身體的前面、身體的後面,軀乾的外邊包著這層肌肉,它們要想維持一定的穩定,一定是交錯接縫的。比如說腋下的前鋸肌,腹部的腹內斜肌、腹外斜肌,都是交錯斜行,就像搭扣一樣,把身體全部跟後部聯絡在一起。所以足少陽經是聯絡人體整體的前與後的關鍵所在。所以說少陽是轉樞之所。

而在整條的足少陽經當中,有一個特別關鍵的部位,部位在古代稱為叫秒,指的就是的肋骨的下方,腎的外側一個虛軟的地方。就是大家捏一捏你腰兩側皮帶在上面地方比較鬆弛,松軟的地方。

如果這個地方很收緊,緊致,那麼整體的腹部的壓力,腰部肌肉的力量都變得比較正常。如果這個地方變得鬆弛了,經常看到有一些患者往床上一躺,那肚子嘩啦一下就散在床上,看到他的腹部變得沒有力量,腹肌是鬆弛的。腹部甚至都是一字型的,整個肚子是松軟的。這樣的情況很難保證臟腑的蠕動,胃腸道的蠕動還能保持正常的節律。所以至少代謝紊亂就隨之而來,咱們不是經常有這樣一句話嗎,有錢難買老來瘦,並不是老來一定要瘦多少,關鍵老來的時候,您的腰腹還能夠保持一個良性的收縮的狀態,要想保持這樣的狀態,足少陽膽經就非常的重要。

介紹足少陽膽經最為重要的一個穴位,叫帶脈。 就是奇經八脈里的那個帶脈那兩個字。穴位是足少陽膽經,在11肋骨下方,髂骨上方軟肉之處的穴位帶脈.同時,也是唯一橫行的,奇經八脈之一的帶脈,和足少陽膽經的交會穴位,也就是說,穴位不僅可以調節足少陽膽經,還可以調節帶脈的功能。

帶脈是橫行一周的,起到約束諸經的作用,少陽經又調節人體的前與後的平衡關系。大家想像一下,縱軸橫軸,在這是不是就形成了一個十字交叉,而且不僅僅是十字交叉,在這側面的肌肉,腹內斜肌和腹外斜肌還交錯在一起,所以這里實際上是一個米字型的交錯中心力點就在這里。所以對這個部位經常的合適的刺激,就有助於調節腹壓, 有助於改善腹與腰之間的平衡關系 ,同時讓人體的上與下,前與後,內與外達到平衡,這是足少陽膽經非常重要的一個作用。

具體怎麼來做? 首先要找到十一肋端,直立吸氣,摸到肋弓,在那弓的外下方,可以摸到一個可以彈動的軟骨頭,就是第十一游離肋肋端的章門穴,是脾的募穴,從這個位置垂直向下和肚臍水平線相交,這個地方就是帶脈穴,它是足少陽膽經的穴位,同時也是帶脈和足少陽膽經的交會穴。

找不準穴位,怎麼辦?就從肚臍水平線劃過來肋弓的下緣往下范圍之內,把自己的手放在這,四隻放在後側,把你的腰側軟肉提捏起來,就做這樣的方法,連續做五到十分鍾,做著做著你就開始覺得肚子裡面開始發熱,甚至有打嗝,就叫噯氣或者排氣的現象。這都是通過這樣的一個刺激,來 調節了您的腹部的張力,腹壁的張力。 張力改變了,同時您的腰也會覺得鬆弛,也會覺得舒服起來,也就是讓您的前面的脾,後面的腎,在足少陽這樣一個中間轉樞的經脈的作用下,保持良性的平衡。

這個方法誰比較適合?就是腹部比較鬆弛,比較柔軟的人,沒有力量的人。每天堅持做三到五遍,每次五到十分鍾,一段時間後都會取得不錯的效果。

閱讀全文

與陳凱養生說腎脾兩虛有什麼症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河北農村養老金2022年是多少 瀏覽:818
養老補繳差額是什麼意思 瀏覽:497
帶娃老人怎麼獨處 瀏覽:479
孩子孝順老人的句子 瀏覽:552
湖南農村養老社保政策2015 瀏覽:136
證明父母離婚的證明怎麼寫 瀏覽:177
你們爸媽50歲還做愛嗎 瀏覽:201
父母老師期望不學習怎麼辦 瀏覽:209
60歲瘦了10斤 瀏覽:61
養老金為什麼還要參保 瀏覽:578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繳多少錢一年 瀏覽:100
老人事後百日紙怎麼寫 瀏覽:303
老人節日怎麼過 瀏覽:271
應該先孝敬父母再對老婆好 瀏覽:758
重陽節的古詩李白 瀏覽:101
河南的養老金什麼時候發放到位 瀏覽:724
免疫抗體檢查哪些部門 瀏覽:918
老年人腹泄 瀏覽:216
補交養老保險死亡怎麼算 瀏覽:549
重慶長壽石回 瀏覽: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