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男人健康的雷區有哪些
現在許多男性平時的工作生活壓力大,導致身心疲憊,對身體健康有不利的影響,長期下去可能會導致一些疾病的發生,平時需要注意自身的飲食和生活習慣,避免進入一些誤區,那麼男人健康的雷區有哪些?男性如何呵護健康?下面為大家介紹。
1、男性健康的雷區
1.男人最怕心血管疾病。動脈硬化在拉丁文里的意思是「男人最壞的敵人」。的確,由於女性有雌激素保護,她們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時間比男性約晚10年。而且,膽固醇慢慢沉積在心臟或大腦的血管中,一旦堵塞就會發生心臟病或中風。男人們應更努力降低自己的心腦血管疾病風險:20歲後每5年查一次膽固醇,若異常首先要戒煙,其次每天增加至少半小時活動量,並且多吃果蔬。
2.肝癌是男性十大癌症首位,每年奪走上萬條人命。肝癌沒有症狀,很難自我察覺,只能靠篩檢。有責任的男性應盡早檢查自己是否攜帶肝炎病毒,如確診,務必要定期檢查肝功能指數、做腹部超聲檢查等。如果你是大肚男,小心,脂肪肝也可能變成肝硬化,甚至肝癌,趕快減重、運動方為上策。
3.繞開肺癌。肺癌是台灣男性癌症第二大死因。當有咳嗽、咳痰帶血、胸痛、呼吸困難等症狀時再去看醫生,近八成年人已經是肺癌晚期。不抽煙可以把肺癌的發生風險降低90%,還會降低妻子患肺癌的幾率。
4.拒絕痛風。40歲之前被診斷出痛風的人,佔全部病人的1/3。越來越多高中男生都來看痛風。台灣台大醫院家庭醫生科主治醫師黃國晉說,男生為了慶祝節日或活動,暴飲暴食甚至喝酒,極易誘發該病。防痛風,要拒絕多吃動物內臟,酗酒等。酒只要一進肚,在體內代謝過程中,就會產生尿酸,讓血中尿酸升高;酒精也會妨礙尿酸排出。更要避免暴飲暴食,尿酸值忽高忽低,會加速尿酸鈉鹽的沉積,引發痛風。
5.保衛前列腺。在台灣,前列腺癌雖位居男性癌症發生率第五名、死亡率第七名,但爬升甚快,去年死亡人數936人,超越子宮頸癌。台灣男人對前列癌了解甚少,一半以上的病人發現時都是晚期。和其他許多癌症一樣,前列腺癌和生活習慣息息相關。專家建議,多吃紅色蔬果,如西紅柿、紅肉葡萄柚和西瓜等,其中富含的茄紅素可以降低前列腺癌風險。豆漿和豆腐等豆製品可抑制滋養腫瘤生長的雄性激素分泌。多喝茶,因為茶含有兒茶素,也能保護前列腺。
6.擺脫糖尿病。血糖太高會傷腎臟。台灣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研究所研究員潘文涵調查發現,19歲以上的糖友中,一半人不知道自己得病。血糖過高會傷害心臟、眼睛、神經和腎臟,拖垮男人。肥胖加上腰圍大是糖尿病的溫床,因此運動加健康飲食,是預防之道。
7.遠離抑鬱症。人們往往以為女性更易自殺,其實男性自殺死亡率是女性的2.2倍。抑鬱是男性健康的第七大殺手,抑鬱症不只是心情不好,還會影響身體健康。抑鬱症影響身心,造成不同程度的失眠、沒食慾和渾身無力,由此也會增加心臟病和糖尿病的風險。
2、男性不同時期如何養生
1、童年時期養生
男子在童年時期的養生只需要按照我們自身發育特點來進行就足夠。在男子童年時期的養生並沒有什麼太多要注意的東西。不過在童年時期,男子一定均衡各方面的營養,避免出現因挑食而出現缺乏某些維生素。影響了自身身體的生長。
應對方法:飲食調節是治療營養不良的基本措施。輕度營養不良以調節飲食為主,給以高蛋白、高熱量飲食,以小兒吃飽為度。中、重度營養不良遵循序漸進的方法,熱能由低度開始,逐漸增加飲食;食物種類也逐漸增多;增加食量以患兒的食慾和大便情況而定,進食順利者熱量可增加到每日每千克體重120~140千卡。營養不良治療後其熱量再調整到正常需要量。
2、青春期和青年男子養生
在青春期,男子第二性徵開始出現,身體迅速的長高,需要大量的營養。在這個時候多吃富含蛋白質的肉類的話有助於個體的發育,促進生殖系統成熟。青年時期的男子開始由學校步入到社會,心理壓力,適應環境的壓力,以及生存壓力開始變大。所以這個時期的男子尤其要注意自己的心理狀態的條件,讓自己處在一個充滿正能量的環境之中。
應對方法:看孩子是不是早發育可以看他的腋毛和陰毛的生長情況。可以觀察一下孩子的腋毛陰毛生長情況了,如果比較擔心,建議帶孩子去醫院查一下激素,尤其是性激素的情況,還有就是孩子的骨齡,還有就是孩子的身高,雖然一般都比家長高,但是還是和家長的身高還是有一定的相關性的。
3、中老年男子養生
中老年的男子體內的細胞開始慢慢走下坡路,身體的狀況也開始下降。這個時候養生保健主要是從延緩細胞的衰老,提高自己身體的各項機能為主。在這個時間段,男子的保健可以適當藉助一些市場的保健產品。
應對方法:中年男人無論工作多忙,家務多忙,都應該忙而有序,都應該注重飲食和作息的規律,合理利用時間,如果生活沒有規律,長期在疲勞高壓生活中度過,很容易造成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疾病。所以要保持有規律的生活才是中年男人健康的保證。
男人總是會認為自己擔負著很多的責任,所以往往為了工作和生活而放棄了對自己身體的保健事宜,但是大家要明白,只有擁有健康的身體,我們才能把我們身負的責任做到最好。
㈡ 養生大辟謠,這些謠言不能信,有哪些養生的誤區
「養生能包治百病、長生不老」,「吃了這種葯就能葯到病除,根本不用看醫生」,打著這種旗號的一定是謠言。養生作為一直熱門的話題,受到越來越多人關注。養生專家和養生館應運而生,看似很專業的專家其實也不都是可信的,養生的雷區很多,稍不留神便走進誤區。一些養生商家為了謀求利益,不惜製造謠言,一起來看。
民間的養生法層出不窮,誤區也很多,我們要知道,沒有什麼養生方法真的能讓人長生不老、沒病沒痛。生老病死本來就是世間的規律。在養生的同時,請你保持警惕。
㈢ 剛開始養生有哪些雷區
很多的人們都有著不好的壞習慣,比如說晚上睡覺之前不刷牙洗臉啊,或者是有偏食的壞習慣。這些壞的習慣往往就會造成很大的傷害,影響健康的生活。女性是一個比較特殊的人群,注意好生活習慣對人體健康有很大的幫助。有很多的養生誤區是你一定要知道的,往往一些小的習慣就會釀成很大的後果,這些養生誤區你一定要知道。
女性養生誤區你知道嗎
誤區一:飯後馬上刷牙
錯!口腔學專家最新研究認為,飯後立即刷牙有害牙齒健康。在牙冠的表面有一層琺琅質,剛吃過飯,尤其是食用了酸性食物,會使琺琅質變松軟。這個時候
刷牙容易造成琺琅質的損害。時間一長,牙齒的琺琅質就逐漸減少,容易使人患上牙齒本質過敏症,吃東西時牙齒就會出現酸、痛的症狀。因此,口腔學專家提醒,進食後最好用清水漱口,待1—2個小時後再刷牙。
誤區二:洗腸、斷食,排毒養顏
很多人明顯堅持洗腸美容,目的是讓自己的身體里沒有宿便,不蓄積毒素,避免了社交場合的尷尬,皮膚也會變得透明有光澤,比單純外用化妝品效果好。不習慣這種方法的人,可以選擇斷食的方法排毒,即一周里有一天不吃飯,只吃水果或者喝蜂蜜水,同樣可以起到排除身體毒素的作用。
錯!中醫也講排毒,除了正常的大便、小便及出汗三種排毒通路,古代人甚至還有春秋放血排毒的說法,但洗腸容易讓腸管變粗,長時間反復刺激還會使腸管麻痹,
最終導致一些人為因素疾病。斷食排毒法也要因人而異。有的人脾胃虛寒,吃水果等涼的東西胃裡會發生脹氣。如果你是超負荷工作者,到該吃飯的時候不吃,身體會出現乏力、眩暈、低血糖症狀,對健康會有影響。
誤區三:塑身內衣,不費力就能擁有好身材
聽聽電視購物欄目上,塑身內衣的導購小姐怎麼說?身體的脂肪是可以移動的……再看看最早流行塑身內衣的日本,第一批擁躉者如今已是六十歲的人了,身材還保持在三十多年前穿衣時的樣子。你說誰能抵擋這樣的誘惑?
錯!塑身內衣緊綳綳地「綁」在身上,既影響了正常的血液循環和汗液排泄,又會導致外陰潮濕,細菌繁殖。尤其是少女長期穿緊身衣,不僅會影響發育,還會誘發
乳腺增生或囊腫等疾病。所以,養生保健專家提醒:女性的腹部有許多重要臟器,如子宮、卵巢等,長時間穿束身衣會使肌肉緊綳,生理功能受到影響。束腰還可能影響下肢血液循環。如果一天有8個小時「塑身」,處在腹腔缺氧的狀態下,就會對身體造成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