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生日長壽面條的做法
中國民間漢人歷來有過生日吃長壽面的習俗[1],據說與漢武帝有關。長壽面的主要成分是高筋麵粉,配以各種調料,代表著人們對未來的美好祝願。
面是「面對面就是面對面」的意思,所以人們用長面來祝福長壽。漸漸地,這種做法演變成了生日(節日)吃面條的習慣,被稱為「長壽面」。①將高濃度麵粉倒入盆中,加鹽攪拌均勻,加水揉成面團,揉至堅實柔軟,揉30分鍾使其堅實。②將紮好的面條放在案板上,搓成粗細均勻的條狀(略細),然後放入油鍋,直到調和好的面條做好。
③將煮好的面條直接拉到開水鍋中,煮熟撈出放入碗中。
④在煮沸的骨湯里加鹽、雞精、胡椒粉和湯,倒入面條中,然後將煮熟的鵪鶉蛋、聖女果、菜心、燉蘑菇放在面條上,做成一定的形狀。最後撒上榨菜丁。
⑵ 長壽面的做法
我國稱得上是一個比較講究風俗的國家,過生日時除了吃蛋糕,最重要的是要吃一碗長壽面,寓意健康長壽,平平安安。那麼先來看看吧。
一
高筋粉、清水、鵪鶉蛋、聖女果、尤菜心、香菇、榨菜丁、骨湯各適量,油、鹽、雞精、胡椒粉、湯皇各少許。
步驟:
1:將高精粉倒入盆內加鹽攪拌均勻,加水調和成面團,和硬扎喊尺軟,餳30分鍾。:
2:將餳好的面放在案上,搓成粗細均勻長條稍細鄭並,然後盤入油盤內,直至將和好的面盤完。
3:將盤好的面直接甩拉進開水鍋內,煮熟撈入碗中。
4:把滾燙的骨湯加入鹽、雞精、胡椒粉、湯皇調好味,倒入面內,面上再擺上熟鵪鶉蛋、聖女果、尤菜心、煨好的香菇呈一定的造型,最後撒上榨菜丁即可。
製作面條的方法大致有三種:
拉抻法:將經過充分熟化的面團反復拉抻成為面條。這種方法多為手工操作,經驗性強,對麵粉質量和熟化要求相當嚴格。許多名產面條,如龍須面、空心面等都屬此類。
擀壓法:將面團先反復擀壓或碾壓成片,然後鍘條。一般大宗市售機制新鮮切面屬於這一類,再加上晾乾或烘乾、切斷、包裝等環節則成為掛面將溼面條掛在竹桿上乾燥而得名。面團熟化程度和面條乾燥條件是影響掛面質量的重要生產因素。
擠壓法:將面團放在壓模中加壓,面團從模孔中擠出成條。這種面條又特稱作「餄餎」,口感硬實。用摻小麥的粗糧粉或全部粗糧粉製作面條時常用這種方法。有機器壓制,也有小規模的手工壓制。陝北地區延安市使用的面條擠壓機壓力較大,面條在擠壓過程中溫度升高,成品可達到半熟狀態,所製成的粗糧面條具有彈性。
長壽面比較講究的做法就是這樣啦,當然還有更講究的家庭,他們所做的長壽面的工序還要比這個復雜哦。不過很多家庭會選擇比較簡單的長壽面做法,因為也就是圖一個好兆頭,方便的做法也是不錯的。
長壽面做法二
主料:紫莧菜一把,麵粉230g
輔料:鹽3g
夢幻步驟:
1. 紫莧菜洗凈瀝干水份,鍋里燒開喊滲跡水,不要太多,把莧菜放入,稍微一燙即可關火。這時鍋里的水已經是洋紅色,但顏色稍淺,晾涼後可以直接取水100g和面。或者,撈出紫莧菜,放入少許冷水中,擠干紫莧菜,這時擠出的水顏色非常深,取此水做出的面條更好看。
2. 100g紫莧菜汁加230g麵粉,加鹽3g也可以不加,徹底揉勻成很硬的面團。放入保鮮袋中餳至少30分鍾,或者1小時,中間可以取出再揉一次。
3. 餳好後的面團直接擀成厚度低於2mm的麵皮,如圖摺疊切面即可。擀麵皮和摺疊時都需撒乾麵粉防止粘連。若面板不夠大,需要在擀麵前把面團分成兩塊,分別操作。擀麵條大面板最好了,我用的40*60cm的竹板,此分量的面團還是分了兩份操作。
4. 擀好的面條抖開,加少許乾麵粉或者玉米粉防粘連。燒開水下入面條後煮兩個開鍋就好了。若不直接吃,可以分成幾份裝入袋中直接冷凍。
吃長壽面的好處
1、面條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質,是維生素和礦物質的主要來源,含有維持神經平衡的必需維生素B1、B2、B3、B8和B9,同時,還有鈣、鐵、磷、鎂、鉀和銅等人體必需的物質,因此吃面條能使人長壽,故有「長壽面」之說。
2、吃面條能使人更加清醒,注意力集中,因為它能緩慢地、有規律地向大腦輸送葡萄糖。
3、面條是運動員的最佳食品,它能為運動員肌肉的工作提供必需的葡萄糖。
4、有抑制食慾的特點,因為面條在胃中的消化比較慢,使長時間有飽脹感,不易飢餓。
5、能夠分解脂肪,因為面條不含脂肪,可使胰島素保持在正常、穩定的水平,進而保持血糖的長期穩
⑶ 簡單的生日面條怎麼做
買把長壽面,一碗水。水煎後把面放進去,煮麵五分鍾左右,放調料,再煮麵一分鍾,放食鹽,然後打撈,盛好後,往碗里放蔥花,香油,香菜。雞蛋是煮好的剝掉皮的,放到碗里和面一起。面條是長壽,雞蛋是圓滿。做法簡單,象徵簡簡單單,材料平常,象徵平平淡淡。真愛一生,牽手一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