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之冬季養生篇
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
《黃帝內經》「冬不藏精,春必病溫」。「精神內守,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所以,冬季養生也是很重要的。俗話說得好,「冬令進補,來春打虎」。
「冬三月,此謂閉藏。」——立冬後的三個月,冬者終也,劇終、結束、終點。一年一循環,春開始、夏到高點、秋收斂、冬結束。閉:關起來,藏:把身體藏起來、把心神藏起來。
「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水結冰,地凍裂,這種條件下就不要擾動身心內的陽氣了。冬天早睡晚起跟著太陽走。有意識的閉藏,不暴露。
「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伏:彎下腰,不站著。匿:隱藏起來。私:公和私是相對的,在關愛自己的情況下才可以更好的關愛他人。冬天是整理自己,不張揚,不外露的季節。一天的冬天是晚上,是人體的自我修復時間。回味自己一年中的得失。若:好像是,意思是得失是結合自身情況看的。
「去寒就溫,無泄皮膚,」——嚴冬殘酷無情,生機很少,人需要去寒就溫。皮:身體的表皮,膚:皮下脂肪。避免皮膚外泄陽氣來去寒就溫。
「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冬天樹葉凋零,但也有松柏長青,但還是要看自己的情況。與天地之氣對抗、違背自然之道是不可取的。順應冬氣,是養精蓄銳之季,是進補之季。
「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違反冬季養藏之道,還在開泄,是在漏精。冬對應腎對應水,春對應肝對應木。傷腎則因水生木不足而肝傷而萎。冬可通過豬肉等進補腎陰。紅燒肉
② 黃帝內經四季養生口訣_黃帝內經四季養生方法
中醫養生在我們看來是多麼的平常,但是中醫養生卻有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該如何進行。下面我給大家提供黃帝內經四季養生口訣,希望對你有用!
四季養生口訣
1、四時養生小口訣
仿粗晨起一杯溫開水,舒舒服服通腸胃;
上午冰糖燉雪梨,幸福永伴不費力;
中午來碗綠豆湯,清熱解毒保健康;
清涼西瓜桌上擺,暑意立消心情棒。
2、五行相生相剋口訣
金:金旺得火,方成器皿。
金能生水,水多金沉;強金得水,方挫其鋒。
金能克木,木多金缺;木弱逢金,必為砍折。
金賴土生,土多金埋;土能生金,金多土變。
火:火旺得水,方成相濟。
火能生土,土多火晦;強火得土,方止其焰。
火能克金,金多火熄;金弱遇火,必見銷熔。
火賴木生,木多火熾;木能生火,火多木焚。
水:水旺得土,方成池沼。
水能生木,木多水縮;強水得木,方泄其勢。
水能克火,火多水干;火弱遇水,必不熄滅。
水賴金生,金多水濁;金能生水,水多金沉。
土:土旺得水,方能疏通。
土能生金,金多土變;強土得金,方制其壅。
土能克水,水多土流;水弱逢土,必為淤塞。
土賴火生,火多土焦;火能生土,土多火晦。
木:木旺得金,方成棟梁。
木能生火,火多木焚;強木得火,方化其頑。
木能克土,土多木折;土弱逢木,必為傾陷。
木賴水生,水多木漂;水能生木,木多水縮。
黃帝內經中的四季養生法
書中原文:
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卧早起,廣步於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
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卧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12,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逆之則傷心,秋為瘧,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謂容侍大慧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卧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逆之則傷肺,冬為飧泄,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為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泄面板,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
百話註解:
春天3個月,草木發芽,天地一派生機,萬物欣欣向榮。此時人們應該晚睡早起,在庭院緩步而行,披散頭發,舒展形體,使意志順應春生之氣而舒暢條達,而不要損害、克伐它。要順應春天的生養法則,違背這個法則,就要傷及肝氣,老答生長之氣不足,到夏天就會發生寒性病變。
夏季3個月,是萬物繁盛的季節。天地陰陽之氣不斷相交,植物開花結果。此時人們應該晚睡早起,適應夏天的陽光,讓精神充實飽滿,並使腠理宣通,衛氣疏泄,使人心舒暢向外,如同所喜歡的東西在外界。這是與夏季相應的保養「長氣」的道理,如果違背了這個道理,就要傷及心氣。到了秋天就容易發生瘧疾,供給秋天收養的精力就少了,冬天就會得重病。
秋天3個月,是萬物成實的季節。此時天高氣爽,西風漸起,地氣清肅明朗,此時人們應該早睡早起,聞雞起床,精神內守不急不躁,使秋天肅殺之氣得以平和,意志不外越,從而使得肺氣清平。這是與秋季相適應的保養方法,如果與之相違背,肺氣則會受傷,到了冬天就會變生腹瀉完谷不化的疾病,供給冬季閉藏的精氣就少了。
冬季3個月,是萬物潛伏的季節。此時水結成冰,地凍開裂,這時節,人們不要擾亂陽氣,要早睡晚起,早晨等待太陽升起後而起床,使精神內守伏藏而不外露,保持若有所得的心態,還要避免寒氣侵襲,保持溫暖,但不要過熱而致面板開泄出汗,以致陽氣頻繁耗傷。這是與冬氣相適應的保養藏蓄的道理,若違背這一原則,就會傷及腎氣,到了春天,就會得痿厥一類的疾病,供給春季發生的精氣也就少了。
白話翻譯出來的部分,相信大家也知道了《皇帝內經》一書中的主要內容和主張的養生觀念,身體以養為主,主張不治已病,而治未病,意思就是主張疾病的預防。也就是我們現在的說的預防大於治療的意思。
四季養生的注意事項
中醫重視人體環境
人患感冒,發燒咳嗽了要到醫院去,需要解決什麼問題呢?我們知道,到醫院查體溫也好,測血壓也好,化驗血液也好,按西醫的思路就一定要找到致病因子,即到底是什麼細菌和病毒使人患病,這恐怕是現代醫院首先要查的。從上世紀40年代到現在,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已經研究出了7000多種抗生素,但是今天在臨床上依然在使用的抗生素不過幾十種。大量的抗生素都被淘汰了,現代醫學面臨困惑。而中醫是怎麼治病的呢?中醫治病靠的是草根、樹皮,現在用的葯方大多是使用了兩千多年的方子。兩千年前的中葯方還有效,中醫解決的是人體的內在環境,是依據自然環境的變化而不斷地調整。
養生要順應四時
養生首先要順應四時,要順應春夏秋冬四季的變化,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有類似記載。中醫認為要研究四季與養生的關系,必須先要了解人生存的環境。人活在氣交之中,地氣上為雲,天氣下為雨,根據春夏秋冬的自然法則,完成生、長、壯、老、已的全過程,這是中醫學特有的一面。中醫認為人法自然,人要順應四時,如果按照四時,春溫、夏熱、秋涼、冬寒規律養生,就可以減少疾病的發生。《內經》中有一句話叫做「虛邪賊風,避之有時」,中醫把許多致病因素、異常氣候等叫做虛邪賊風,這些都會導致人生病。所以,夏天空調開得太涼,冬天暖氣燒得過熱,這些都是違背自然規律的。因為,中醫認為冬天氣血是潛藏的,如果太熱,令氣血耗散,冬不藏精,春天就要得溫病。
春溫、夏熱、秋涼、冬寒構建了自然界一切生物的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規律。中醫認為,人的氣血執行狀態和五臟是直接相關的,而五臟又對應四季。春季易肝陰不足,產生春困;到了夏季,汗出得多,容易胸悶、氣短;到了秋季,易感燥邪而乾咳、少痰;到了冬季,氣血應該潛藏於內。所以說肝、心、肺、腎這四個臟器和春夏秋冬直接相關,在人的生命過程中,要想很好地完成生、長、壯、老、已的過程,在每一年、每一季注重養生都是至關重要的。
四季進補,春宜養肝
春天時,氣血從內向外調動,此時應該注意養肝,最好吃點烏雞白鳳丸,女性以肝為先天,以血為主,烏雞白鳳丸更多地是使用在女性身上。可是春天時氣血達表,無論男女都會出現肝血不足的狀況。如果男士每天早上吃一粒烏雞白鳳丸,就會覺得不疲勞了,春困的感覺也消失了;到了夏天,天氣悶熱,陽氣不足,會出現胸悶、氣短、汗多等症狀,此時中老年朋友應該喝一點生脈飲,生脈飲裡面就三味葯,人參、麥冬、五味子,人參補氣,麥冬清肺熱,五味子收斂心氣,有助於滋養心氣;而秋天應吃點秋梨膏,梨有潤肺、止咳作用,可入肺經,它可以有助於氣血從外向內走;到了冬天時,氣血都到裡面去了,這時應注重補腎,過了更年期的女性,可用六味地黃丸來補腎。中青年女性還應補血,可吃一點阿膠、大棗、冰糖、核桃仁做成的膏。吃了這些富有營養的東西,通過在身體內的充分運化,就能達到四季養生的目的。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
中醫認為,人的氣血執行與五臟是直接相關的。春天時,氣血從里往外流,裡面的氣血相對不足。這時,很多人會有肝氣、肝血不足的情況,常常感到失眠、春困。這時,我們應注意養肝。無論男女,最好服用些烏雞白鳳丸。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方子,療效經過上百年的實踐檢驗。女性以肝為先天,養血為主,服用此葯自然不在話下。但不要以為這只是婦科聖葯,男性也會在春天存在肝血相對不足的情況。有此證之男士,可每天早上適量服用。到了夏天,人的氣血都到外面去了。天氣特別熱,汗出得特別多,你往往會感到氣短、胸悶,這是因為夏氣影響了你的心氣。我建議多喝點生脈飲人參100克,麥冬200克,五味子100克,尤其是中老年人。這是唐代名醫孫思邈提出的方葯。其中人參補氣,麥冬清肺熱,五味子收斂心氣,總體效果有助滋養心氣,抵禦暑熱。秋天則是氣血由外往裡走的季節。秋氣與肺氣相通。這時,可吃點秋梨膏精選白梨,配合其他潤肺生津的葯物,加蜂蜜、紅棗等佐料製成。梨有潤肺、止渴作用,可入肺經,有助氣血速降,幫助人們把氣血吸納回體內。冬天戶外大雪飄飄,人體氣血都藏起來了,正是補養的好時機。冬天重在補腎,男性以精氣為主,可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服用六味地黃丸、金匱腎氣丸。女性更年期前重在補血,可服用阿膠、大棗、核桃仁,用冰糖把三者做成膏劑服用;更年期後,可服用六味地黃丸。中醫稱這種養生方法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這是在身體功能正常情況下的滋補方法。若是感冒了,或患了其他病,則應先治療原發疾病。
1.黃帝內經四季養生口訣
2.黃帝內經四季養生篇
3.黃帝內經四季養生法
4.黃帝內經四季養生原文
5.黃帝內經四季養生法
6.黃帝內經四季養生吃什麼
7.黃帝內經四季養生智慧
③ 黃帝內經養生篇講的什麼
黃帝內經》,是中國醫學發展史上影響巨大的經典著作,奠定了中醫學的理論基礎,同時,它全面總結了秦、漢以前的古代養生學成就,迄今為止仍然具有重要價值和指導意義。其養生理論系統而豐富,可以分為兩個層次,一是養生的基本原則,二是養生的具體方法。
一、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二)形神合一,精神內守
(三)法於陰陽,扶正祛邪
所以,《內經》認為保養生命關鍵是維持人體陰陽平衡。許多養生方法都體現了這一原則,如勞逸結合,如飲食方面要做到飲食有節,就是節制飲食,不能過飢也不能過飽,不能過寒也不能過熱,五味要均衡,不能偏嗜,以保持五臟陰陽的平衡協調,這樣就「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因此,養生的第三個大原則就是法於陰陽、扶正祛邪,預防疾病和養生保健的關鍵是保養人體正氣,增強抵抗病邪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