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哪些中葯的養生效果最佳
《神農本草經》根據毒性大小將中草葯分為上、中、下三品。中醫總結了十種中葯的養生效果最佳。上品葯養命可常服;中品葯養性、補虛、控制疾病;下品葯有毒、消除疾病,不可久服。
在120種上品葯中,以下十種效果最佳。人參,「久服輕身延年」,具有安神益智、生津固脫、調補五臟的作用。但吃人參要因人而異。野山參補力較大,適合病情較為嚴重的人;紅參偏溫,多用於陽氣虛弱的人;生曬參則適用於氣陰不足的人。人參切薄片含在嘴裡、代茶飲、泡酒喝、製作菜餚時燉服等都可以,每天用量不宜超過3克。
黃芪,「補氣聖葯」。它除了能改善氣短心悸、倦怠食少等氣虛症狀外,還對中氣下陷所致的內臟下垂以及瘡瘍久潰不愈有良好療效。黃芪可以用開水沖泡或水煎代茶飲,也可熬粥或在煮燉雞鵝時放一些,增加滋補作用。
甘草,有「堅筋骨,長肌肉」的效果。此外,止咳更是它世界公認的葯理作用。甘草可煎湯內服,也可煎水外用,洗漬或研末敷。
山葯,《神農本草經》說它「久服耳目聰明,輕身不飢延年」,能平補益肺、脾、腎等臟腑。吃蒸山葯、山葯粥,四季皆宜。
薏苡仁,能健脾止瀉,利水滲濕,除痹。薏苡仁煮酒、釀酒,能祛風濕、強筋骨、健脾胃,適用於肢體困痛、腰背酸痛的人。薏苡仁與粳米煮粥,常吃能利腸胃。但口乾咽燥、大便干結的陰虛之人不宜食用。
菊花,「久服利血氣,輕身耐老延年。」菊花茶、菊花粥能疏散風熱、清肝明目,是方便有效的養生方法。能改善頭痛眩暈、目赤腫痛等症狀,高血壓、冠心病患者及視疲勞者可常服。
枸杞子,「久服堅筋骨。」久服枸杞酒或燉湯時放上十幾粒,能緩解老人因肝腎不足引起的視物不清、口乾舌燥、腰膝酸軟等症狀。枸杞要常吃,不可一次大量食用。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吃20克左右比較合適,治療用可增至30克。直接嚼服枸杞子對營養成分的吸收會更充分,但服用量要減半。
阿膠,滋陰潤燥、補血養血、益氣止血、化痰清肺。可取6克阿膠和兩小勺蜂蜜,用熱水烊化,常服能潤腸通便,對老年血虛、津液虧耗者,可養血生津,延緩衰老。
茯苓,作為滋補品,蒸制饅頭、包子時,在麵粉中加入茯苓粉,混勻蒸熟;或將茯苓粉與蜂蜜以2∶5比例沖水喝;做湯、泡酒,都能發揮茯苓健脾補中、利水滲濕、寧心安神的功效。
龜板,是烏龜的腹甲。它能滋陰潛陽、益腎強固、養心補心。知道這些中葯的養生效果後,人們將其製作為龜板膠以方便食用,服用時可用開水或黃酒沖化。但脾胃寒濕阻滯者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