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們怎麼才能活的長壽點
有一種東西,我們人人都有,那就是壽命。有一件事,我們人人都得面對,那就是我們都會死;生命只是從出生到死亡之間的一小段時間。 就個人而言,我們都把年齡看作是從年輕到年老的一個過程——年輕時充滿希望,生氣勃勃;年老時憂郁多病,體力衰竭。就人的本性而言,我們對自己的年齡總是感到不滿,總希望成為另一種年齡的人。然而,事實是,如果我們安心於自己的年齡,那麼不同的年齡都是很有意義的。如果年輕時就想成為有閱歷、有智慧的老年人,或者年老時仍拚命想保住青春活力,那就會出嚴重問題。我們會因此而忽視現在——我們現在的年齡——甚至會把它白白地荒廢掉。 對於一種有益的生活來說,渴望未來和緬懷過去是兩大敵人。對大多數社會成功人士的一項專題研究表明,這些人大多破壞了傳統的年齡法則。他們想做什麼就做什麼,根本就沒有考慮年齡限制。不管他們的成功是早是晚,也不管他們的壽命是長是短,反正他們使我們看到,他們的生活宗旨就是「快速喬食生活」,決不拖延一分鍾,也決不考慮時間是不是太晚。 然而,和疼痛一樣,年齡也是一種保護機制,只是我們對此不知感恩罷了。就如疼痛警告身體有危險,年齡也同樣如此,它保護物種,使其免於僵化的危險。因為從基因的角度看,我們的身體僅僅是它的暫留之地,或者說,經常需要遷移的臨時居所。通過世代相傳,不死的基因就有可能形成這樣或者那樣的不同組合。這就是說,我們的基因始終都在適應變化著的環境需要,並隨時准備形成新的組合,而當條件改變時,其中的有些組合還會優於其他組合。 看來,基因要保持必要的可變性,要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延續下去,唯一的途徑就是為細胞更新的有效性設置時間限制。我們在逐漸變老的過程中,全身的細胞一直在自我更新;這種更新如果始終能超級有效地重建我們的身體,我們就不會變老。確實,從理論上講,沒有任何理由說我們不能永遠活著(除了意外事故)。 其實,關於死和不死一點也不神秘。簡單地說就是,從生物學上講,個體會死比個體不死更為有效。因而我們的細胞一開始就具有內在過時性;一種為了有效地自我更新而預設的衰亡機制。我們到了老年身體會萎縮,而且會百病纏身,原因就在於此。這在我們看來當然不是最好的方式。更好的方式是基因若能以某種方式設計,從而使我們的身體長久保持年輕,直到最後,在一瞬間毀滅。遺憾的是,我們不得不慢慢地變老,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圓滿地度過生命的每一個階段。 迄今為止,還沒有人找到一種能阻止細胞老化和衰亡的方法,盡管有許多人在努力,有人甚至還宣稱找到了,而且還開了價格昂貴的基因診所。毫無疑問,總有一天,有人會找到這種方法的,從而造出人們期待已久的、能使人長生不老的靈丹妙葯。這么說和神秘主義毫不相干——這只是個科技問題。 當然,這會產生噩夢般的人口過剩問題。相比之下,現在的人口問題會顯得微不足道。到那時,生兒育女將被視為滔天大罪。我們將再次面對一項令人暈眩的挑戰;我們這一物種將再次為自己的機巧付出高昂代價。不過,在尋找這種方法的同時,人們也以極大的興趣在研究我們的年齡問題,以及要在這顆行星上繼續生存下去,我們該做什麼——或者說,不該做什麼。 這里有兩種相互矛盾的信息。第一種信息是,每一種年齡都有其典型特徵。作為人類成員,我們從出生到死亡,年復一年,幾乎全都以某種可預知的方式行事。作為生物有機體,我們不可避免地都要經歷基本相同的年齡段和衰老過程。在這方面,我們都非常相像。 第二種信息與此相矛盾。雖然每一種年齡都有典型的行為方式,但總會出現例外——有些人會違背年齡模式,即在他們從幼兒期到老年期的生活過程中,過早或者過晚地出現某一年齡的行為方式。有些兒童早熟得令人吃驚,他們小小年紀就已老氣橫秋;有些成年人則天真活潑,身心兩方面都和他們的年齡不相稱。上述兩種信息的含義很清楚:年齡法則是存在的,但也是可以違背的。那些屬於例外的人往往無視年齡法則,他們會在9歲時寫交響曲,90歲時私奔。 導致例外的原因也很清楚。就那些早熟的兒童而言,除了他們的大腦發育較好,看來還有父母方面的原因——他們的父母幾乎全都對他們很溺愛,在他們很小的時候就花了大量時間來訓練他們。就那些甚至到了老年期仍像兒童一樣活潑的成年人而言,他們幾乎全都對生活的某一方面抱有執著的熟情和樂觀的態度。隱退和「坐看落日」是個可靠的殺手。 這么說來,當然也就要說到有沒有辦法來延長人的壽命了。根據對數百個長壽者的生平研究,有一些特性看來是和這些人的健康、長壽有關的。其中,有的是一目瞭然的,有的則不然。下面這些,可以說是有利於長壽的主要因素: 如果你很幸運,正好出生在一個長壽家族中,那麼你也很可能會活得很長久。反之,如果你的遠祖和近親太多健康狀況不佳,其中有許多人因心臟病、糖尿病、癌症或者中風而早早地死了,那麼你活到高齡的可能性也不會太大。 有些人生來就比較好動,比較活躍,有些人則比較好靜,比較懶怠。一般說來,只要不是出於焦慮而緊張地活動,好動對健康是有益的。每天都按常規進行體力活動的人,肯定要比整天懶洋洋地躺著或者坐著的人健康得多,也活得更長久。顯然,在那些特別長壽的人中間,有許多人是興致勃勃的散步者。至於散步和種種花草之類的活動為什麼會如此明顯地有利於長壽,這是有特殊原因。因為這類活動屬於「非緊張型」全身運動。相比之下,那些進行較高強度鍛煉的人,如天天蹦跳或者跑步的人,就有意無意地會擔心自己的健康。如果這種鍛煉太過分,結果會適得其反——當然,如果是年輕力壯的運動員,那另當別論。年輕的職業運動員還來不及關心自己的健康,他們首先要關心的是自己的比賽成績。然而,有不少既不年輕又非職業運動員的人,卻也在那裡做這類高強度鍛煉,目的是想以此獲得強壯的體魄。可悲的是,他們的想法和做法全錯了,因為強壯不等於健康,和長壽更是毫不相干。重要的是,我們的身體鍛煉——不是運動員的體能訓練—一應該是低強度的,而最為重要的是;還要有樂趣。散散步或者種種花草,這類純粹的娛樂活動即使天天做也不會叫人厭煩,這才稱得上具有「保健功能」。 接下來的一點是,平靜的心態有利於長壽。那些整日匆匆忙忙、焦躁不安的人,在這方面是極為不利的。要知道,憤怒和憂慮是殯儀館老闆的好朋友,而心平氣和的人,幾乎總能比他的那個怒氣沖沖或者憂心忡忡的鄰居多活幾年。所以,那些發現自己的生活總是為憤怒、憂慮或者恐懼所驅使的人,應該趕快尋找其他「僱主」。 平靜、放鬆的心態和消沉、懶散的性格是兩碼事,分清這兩者的區別很重要。放鬆不等於沒有熱情,也不等於一個人對自己所做的事情失去了興趣。實際上,一個人要想活得長久,對生活的熱情和對理想的追求是很重要的因素。這並不是說人是不能退休的,一退休就什麼都完了,而是說,一旦沒有了職業,要馬上用某種活動——某種同樣有吸引力的興趣愛好——來替代它,以此為你的生活提供新目標和新刺激。唉聲嘆氣、得過且過是消極因素;樂觀才會長壽。 人有許多致命的弱點需要克服,其中之一就是懷舊。總想著「過去的好時光」,總抱怨現在的世界多麼糟糕,總指責年輕人多麼無能,實際上是想提早為自己舉行葬禮的一種信號。較之於那些生活在現在而嚮往著未來的人,這種生懷舊病的人成為長壽者的可能性要小得多。 成功是延年益壽的良葯。獲得相當程度的成功甚至可以抵消某些足以使人折壽的不利因素,如肥胖和酗酒。不過,重要的是獲得成功後不能有心理負擔,不能讓自己長期處於緊張狀態。還有,成功與否要用自己的尺度衡量。一個牧羊人也照樣可以覺得自己很成功,就像獲得了諾貝爾獎。成功不一定要有名氣;即便是有名氣的人,也不能為名氣所困。 長壽的人似乎更關心自己做了什麼,而不是自己是什麼。他們都活得很超脫,而不會以自我為中心。受制於自身的性格。自我中心的虛榮對他們來說是完全陌生的東西。他們或許會為自己的工作、自己的發現或者創意而感到自豪,但從不覺得他們自己有什麼了不起。 在個人習慣方面,長壽者大凡都奉行中庸之道。他們並沒有極端的飲食限制。確實,人是雜食動物,混合食譜顯然有利於長壽。盡管我們常看到長壽的素食者,但他們的長壽其實並不是因為他們素食。一般認為,粗茶淡飯是有益於養生的,但美食家們或許會爭辯說,生活的質量比清苦地在世上多活幾年更為重要。還有對於煙酒,長壽者中也幾乎沒有人斷然拒絕。有許多長壽者是既吸煙又喝酒的——只是適量而已。如果你聽到宣傳說吸煙和肺癌有聯系,你一定會以為吸煙的人肯定都是短命鬼,但事實並非如此。對此的解釋是,這和一個人的癌症易感性有關。有人天生易患癌症,若再吸煙的話,那顯然是在冒極大的風險。但有人天生就有抗癌基因,這些人即便吞雲吐霧一百年也不必擔心自己會生肺癌。問題是,我們並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抗癌基因攜帶者,而按現有的醫學水平,也無法在這方面做出鑒定。所以,吸煙至今仍是一場用壽命做賭資的豪賭。不過,為公正起見,這里仍需指出,就具有抗癌基因的人來說,吸煙或許是一種很有效的鎮靜方式,而保持平靜的心態,就如前面所說,是可以延長壽命的。 大多數長壽的人都很懂得自律。粗看起來,這似乎和心態平靜、隨遇而安的人壽命長的說法是相對立的,其實這里一點也不矛盾。自律並不意味著自說白話、自以為是,或者自我虐待。自律的意思是。一個人自行安排他的或者她的生活,並有規則地每天都做某些事。有人因為每天散步一英里而活得很長壽,是因為他把這件事看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天天都這么做。有人則不然,一連六天不出門,第七天心裡覺得愧疚。又一下子走了七英里——這樣不懂自律,即使走得再多,也無助於長壽。 幽默、甚至有點淘氣,覺得生活是滑稽可笑的,是對抗衰老的有力武器。長壽總伴隨著「做做怪相眨眨眼」。一臉嚴肅的清教徒和一本正經的人是活不長的,他們很快就會讓位,而他們的那些愛開玩笑的同齡人卻會留在世上,並久久地歡笑。 對生死問題,採取駝鳥式的把頭鑽進沙里的迴避方式是無濟於事的。最好的辦法是接受這一事實——有生必有死,壽命再長,也終有一死;然後。活在現在,實實在在地活著。懷舊和消沉永遠是妨礙人充實而愉快地活在這個世界上的兩大敵人. 最後。只要看看有史以來最長壽的人即法國的讓娜·卡爾曼夫人的情況,上述許多觀點便可得到證實。在讓娜·卡爾曼夫人121歲生日時,有人問她長壽的秘密,她微笑著回答說:「我一直很平靜。」她在100歲時還騎自行車。她最喜歡吃的菜餚是炸土豆和燉肥肉,也喜歡吃巧克力和糖果。在她117歲時,有人建議她戒酒戒煙,但她毫不理會。她生於1875年,死於1997年,一生從未生過一天病。真不知道,那些鼓吹「自我節制」的健康專家如何解釋她的長壽,因為她幾乎違背了他們所有的戒律。她在臨終時還有力地揮了揮手,說了幾句很幽默的話,真是直到最後還和他們開了個玩笑。
② 有的人能長壽,有的人卻活不到那麼大年紀呢,長壽的人有什麼特徵呢
真正能長壽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不是單一的。中醫養生方法,扶正氣 ,平陰陽,調臟腹,就是人類長壽最好的辦法。
遇事從不恐懼的人長壽恐傷腎,腎上腺分泌激素會死免疫力下降80%,即血液里看不到了免疫物質,一半癌症患者不是死於癌症本身,而是被嚇死的。尤其面對疾病和死亡,恐懼疾病,恐懼死亡的人會死得更快。
什麼事物都要從本質上有一個深刻了解,多讀書,多學習,提高自身的文化知識水平,有很好的應對各方面挑戰的能力,心胸豁達,眼界開闊,性格爽朗。遇事看得開,拿得起,放得下。
結語一個人的長壽,其實就是看他的身體健康狀況。而一個好的身體必定是與心態、運動、飲食是分不開的。所以要想長壽就一定要保持一個樂觀的心態,沒事也去溜達溜達,鍛煉一下身體。當然也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嘴,不要貪吃對健康不利的食物。
③ 吃葯、打針、玩換血,為了追求長生不老富豪們有多瘋狂
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他們不敢做的,只要聽到能夠長生不老,哪怕是把別人的命奉獻出去他們也在所不惜,甚至為了獲得長生不老犧牲無辜的生命,總之,很殘忍很沒人性。
最後:還追求長生不老,秦始皇這么厲害的人都沒找到,這幫人覺得自己兜里有點兒臭錢了就可以找得到了?做夢去吧!
④ 怎樣長壽
心理共性
在很多長壽老人的調查報告中,非常重視心理活動的特點。長壽老人的確有一些健康的心理共性。例如,長壽老人多有堅強的意志,適應環境的能力較強,對信念與事業的追求多忠誠和執著,一般均有較高尚的道德情操。
「仁者壽」是有一定道理的,長壽老人的思維邏輯較一般老年人敏捷、合理、情感豐富、情緒穩定、心情愉快、知足常樂、愛好較廣泛、生活內容充實。長壽老人的性格更溫和、恬靜、心胸開闊人際關系好、社會交往多……,如此種種,可以反映出長壽老人一部分健康的心理特點。其實,每一位長壽老人的心理特性並不可能一樣,如擇其益者為之,可益於長壽。
生活環境
老年人的生活環境是影響長壽的一個因素,其影響作用的程度各不一樣。世界各地的長壽老人有很多,他們的生活環境不盡相同。繁華的大城市有老壽星,偏僻的山村,長壽老人也不少,身居寒冷的北方,生活在暑熱的南方,均有高齡老人。然而,某些生活環境下的長壽者就比較多,至於有益於老人長壽的生活環境,還是有共識的。
一般地說,生活環境無污染、無噪音、空氣新鮮的綠色天地較為理想,氣溫變化不大,寒冷的環境較暑熱的地區好,陽光明媚,水流清清,有適宜的生活、居住條件及活動場所,良好的左鄰右舍,這樣的生活環境,長壽老人一定會多。
飲食習慣
全世界的人飲食習慣很不一致。一般地說,西方人肉食多,東方人素食為主,不同的民族,飲食習慣也有很大差異,不同的宗教信仰飲食習慣的差異就更大了,世界各地的不同民族、不同宗教的長壽老人都有可觀的數量。不良的飲食習慣肯定不利於健康,更談不上長壽了。通常認為,不暴飲暴食、不偏食、不挑食、不吃零食,講究飲食衛生,適度飲酒、飲茶,都是很好的習慣,無疑對於健康長壽有利。
生活方式
長壽老人的生活方式有一定的特殊性。大量的統計資料顯示,他們的生活方式大都很有規律性,工作、勞動、休息時間的安排有序,勞作適量,休息適度,生活內容充實,興趣愛好廣泛,注意個人及環境衛生。長壽老人的生活方式簡單而內容豐富,科學而符合個性特點。
長壽之道飲膳在行
長壽之道,飲膳在行。酸鹼平衡,偏鹼為良。四黃駐顏,八寶壽長。
黃豆富鍺豐鈣黃豆含有十四種人體必需微量元素,是「元素的寶庫」,還含有「有機鍺」,鍺可治療糖尿病、高血壓、中風、神經衰弱、關節炎,及具有抗癌的功效。
胡蘿卜提高免疫胡蘿卜令你的細胞中心充滿β—胡蘿卜素,表現出治療癌症、心臟病、白內障和免疫系統障礙的強大功能。胡蘿卜含硒、鋅、銅、鐵、錳、鎂、鈣,可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症,並減輕其發生和發展。
山芋強健肝腎山芋含有硒、鋅,為長壽食品,含大量的膠原和粘液蛋白,對臟器有保健滋補作用。
南瓜降糖保心南瓜含有鎂,鎂對心臟特別有好處。南瓜含鉻,人如果沒有足夠的鉻,過多的胰島素和葡萄糖會在你的血液中堆積,將你置於糖尿病、心臟病和其它早衰病症的威脅之中。
小麥養心益腎全麥粉或麥片含鉻、錳、鋅、硒豐富。常吃全麥粉或麥片使人「精力充沛,神清氣爽」麥麩為高膳食纖維,對高脂血症、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症、冠狀動脈疾病、結腸癌、痔瘡、老年慢性便秘,有防治作用。
諸豆延年含核酸豐富的食品,首先是豆類,如黃豆、綠豆、扁豆、黑豆、豇豆、蠶豆、紅豆及豆製品等稱為八寶,核酸是生命的源泉,人體衰老就是由核酸變質引起的。
玉米抗氧化之王玉米含有的谷胱甘肽,是一種神奇的抗氧化物,血液中谷胱甘肽含量高,就預示著你的健康和長壽。對於高齡老人,如果身體中谷胱甘肽的水平較高,會使得他們較快地從疾病的困境脫身,迅速康復,並顯得「精力充沛」。
粟滋腎安眠粟含硒、鋅、銅、鐵,為長壽穀物,它含有高品質的蛋白質。
花生益壽吃花生主可以降低人體血管中的膽固醇,它含有維生素A、B1、B2、E及卵磷脂、膽鹼、無機鹽類,花生營養可與雞蛋、牛奶、肉類相媲美;它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兒茶素,有抗衰老的功效,所以人們稱花生為「長生果」。
(摘自《安徽科技報》)
積善積德亦積壽
心理學家研究表明:施善者多健康長壽,而那些經常做壞事的人,既要算計別人,又要防止別人暗算,終日惶惶不安,導致身體功能失調,免疫力下降,發病率和死亡率都遠遠高於施善者。人們常說,損人利己者必折壽,是「短命鬼」,這並非因果推論、因果報應,而是損人利己者失去了良好的心理狀態的緣故。就事理來說,多行不義必自斃;就生命來說,多行不義自傷身。這是有科學道理的。
老是自然規律,誰也無法抗拒。長壽的秘訣往往取決於正確的人生觀,取決於良好的生活態度。一個人要想長壽,必須具有良好的心理狀態。而樂善好施,即多做好事,看起來是平凡的,微不足道的,其實是身心健康的表現。美國心理學家夏爾夫·馬丁把孤獨稱為隨時都可引爆喪身的「定時炸彈」。做好事是一種必須與他人發生聯系、接觸的活動,做好事後孤獨感自然就會消失,有助於緩解或克服負面情緒的影響,心態平衡,利於身體健康。
人類生活方式是群體性的,既合作又競爭。樂善好施是積德,其實質是視他人為朋友,與人為善,樂於奉獻,急人所難,濟人之困,竭誠相助,在助人的過程中,自己的心田會涌進欣慰的快感,還會堅信自己活在世上於人有益的價值,進而增強人生的自信心。這樣的心理狀態是平衡的,因而也是健康的。持有這種心態的人是長壽的。正像古人總結得那樣,「養生先養德」,「善為福壽之本」。這其中的哲理是值得人們深思的。
樂善好施乃是積德,這有利於講文明、樹新風,有利於講道德、崇高尚。若從醫療與健身的角度看,樂善好施,謁誠為人,也是在積壽啊!
(摘自《楊子晚報》)
百歲老人話長壽
104歲壽星吳圖南說:"我從9歲開始練太極拳。"
103歲壽星謝肇說:"每天早晨起床做手腳按摩可健身。"
103歲壽星馮阿鳳說:"我長壽秘訣是早早起、勤梳洗。每天梳頭半小時。"
107歲壽星黃雙鳳說:"我這一百多歲是大山給的。青山綠水育人壽。"
104歲壽星章金女說:"順乎自然即養生。"
117歲壽量阿吾拉說:"我喜歡吃瓜果。"
日本112歲壽星白濱若說:"我喜歡吃豆腐。"
百歲壽星郭惟一說:"我喜歡音樂,音樂是生命的火花。"
百歲棋王謝俠遜說:"嗜棋者長壽。"
111歲壽星蘇局仙說:"練書畫能強身延壽。"
116歲壽星讓·卡爾邁說:"釣魚有益於身心健康。"
105歲壽星張門氏說:"我的長壽秘訣是喝茶。"
109歲壽星李本善說:"我愛好讀書,寓養生保健於讀書之中。"
長壽八秘訣
1、要「和平」,不要「戰爭」。經常吵架和帶有敵意的夫婦,其血壓和心跳速度要比和睦夫婦雙方的免疫系統被抑制長達24個小時。 相反,美滿的婚姻能起到保護健康的作用。
2、成人也應打預防針。專家認為,成年人如果沒有注射過麻疹、流行性腮炎和風疹等方面的預防針,他們就有可能患上此類所謂的「兒童疾病」。
3、要有良好的家庭、人際關系。
4、睡眠時間不能省。專家指出,一天睡7-9小時對健康極為有利。睡眠時間同長壽也有關。美國加州衛生局的一項調查發現,每晚睡6小時以下的人,有高出70%的機會比睡7-8小時的人早死。
5、注意身體發出的各種信息。人的身體會通過疼痛等,甚至通過大腦的微弱的直覺發出一些健康方面的信息。必須對此加以重視,不能大意。
6、熱愛自己的工作。沒有工作滿足感會引起許多疾病,如頭痛、感冒、消化不良、支氣管炎和肺炎等。
7、養成多吃鮮水果蔬菜,植物油和不去麩糧食,少吃肉類和動物脂肪的所謂「地中海型的飲食習慣」。專家認為,這種飲食習慣能在很大程度上防止心臟病、癌症等惡性疾病的發生。
8、要有精神支柱。
怎樣才能保持健康和長壽?一般人認為,除了遺傳因素外,避開諸如吸煙、酗酒和高膽固醇食物一類危險因素也是非常重要的。然而,許多科學家近來認為這還遠遠不夠;人們還必須培養有利於健康和長壽的人格特點和衛生習慣。以下便是國外科學家們通過最新研究所發現的,要求人們在健康長壽方面盡量做到的八件事:
1、要「和平」,不要「戰爭」。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最近的一項對新婚的夫
婦的調查發現,經常吵架和帶有敵意的夫婦,其血壓和心跳速度要比和睦夫婦雙方的免疫系統被抑制長達24個小時。
相反,美滿的婚姻能起到保護健康的作用。以色列最近的一項對10000名
男性的調查發現,如果妻子對丈夫是富於愛心和體貼入微的,丈夫即使患了嚴重的心臟病,胸痛的發生率也要低得多。
專家們還認為,適度的性生活對健康大有益處。美國人類性活動高級研究所的麥克伊爾凡納所長最近指出,性生活能激活人體的免疫系統,能提高人的疼痛閥。他認為性生活是天然的鎮痛劑和心理壓力緩解劑。在日前的一項對55000人的研究中,麥克伊爾凡納發現,在性方面活躍的人比性冷淡的人的焦慮和敵意都要少些,身體也更為健康。他認為,性生活可能是最理想的預防和治療措施。
2、成人也應打預防針。專家認為,成年人如果沒有注射過麻疹、流行性腮炎
和風疹等方面的預防針,他們就有可能患上此類所謂的「兒童疾病」。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的內科學博士加德納認為,應該像兒童接種疫苗那樣重視成人的疫苗接種。在美國,據會計,每年有50000-70000成年人死於流感、肺炎、乙肝並發症等一些本來打一劑預防針就能避免的疾病。據統計,在一些西文國家,流感預防苗可以有年輕人身上減少70%-90%的發病率,並大大降低老年人因流感而發生的住院和死亡機會。
美國公共衛生部門目前已要求65歲以上或心臟和肺部有問題以及免疫功能遭
到損壞的人注射肺炎疫苗。據統計,這可以減少60%的發病率。在美國,每年有20-30萬人感染上乙肝。由於有1/3的乙肝個案感染原因不明,該部門要求人人注射乙肝疫苗。
3、要有良好的家庭、人際關系。研究發現,健康長壽的人往往都會有一些親
密的朋友,並且也很關心他人。研究還發現,良好的家庭、人際關系能使孕婦更容易順產,使人的免疫功能增強,使吸煙者更容易戒煙,使健身計劃更容易被堅持下去,甚至能幫助戰勝癌症。美國斯坦福大學醫學院的一項調查發調查,晚斯乳腺癌患者如果每星期都參加一些與治療有關的小組活動,她們的生存期要比單純接受治療的同樣患者長兩倍。
美國一位健康問題專家索貝爾博士指出,缺乏社會支持,對健康的危害與吸煙和不運動不相上下。美國加州的一項調查發現,與他人的聯系越少,就越容易死於心臟病、腦動脈硬化和癌症等疾病。
專家認為,缺少朋友,可有用幫助他人來彌補。美國最近一項對3300名志
願者的研究發現,樂於助人的人在身心兩方面都要比其他人健康。
4、睡眠時間不能省。專家指出,一天睡7-9小時對健康極為有利。他們認
為,睡眠不足,不僅使人感到疲倦,而且也容易使人消極地看待人生。
睡眠時間同長壽也有關。美國加州衛生局的一項調查發現,每晚睡6小時以下
的人,有高出70%的機會比睡7-8小時的人早死。還有研究發現,深沉的睡眠對人的免疫系統發揮作用很有益處。
5、注意身體發出的各種信息。人的身體會通過疼痛等,甚至通過大腦的微弱
的直覺發出一些健康方面的信息。必須對此加以重視,不能大意。一項研究發現,密切注視自己的身體的各種「信號」的人,比對自己的健康毫不在乎的人要少生病。
6、熱愛自己的工作。沒有工作滿足感會引起許多疾病,如頭痛、感冒、消化
不良、支氣管炎和肺炎等。一項調查發現,從事了10年自己不滿意的工作的人,患結腸癌和直腸癌的機會,要比熱愛自己工作的人高出5倍。然而,並不是什麼人都能隨心所欲地更換工作的。碰到這種情況怎麼辦?美國芝加哥大學心理學家克西
科贊米哈伊爾指出,令人滿意的工作須具有多樣性和挑戰性的特點,往往不在於工作本身,而在於從事這項工作的人對其的主觀看法。因此,要善於找出自己工作中令人滿足的一面,並且在無法交換工作的情況下,將自己的對工作的消極態度轉變為積極態度。
7、養成多吃鮮水果蔬菜,植物油和不去麩糧食,少吃肉類和動物脂肪的所謂
「地中海型的飲食習慣」。專家認為,這種飲食習慣能在很大程度上防止心臟病、癌症等惡性疾病的發生。
8、要有精神支柱。在西方社會,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宗教信仰與健康有
密切的關系。近來有22個調查顯示,常去教堂的人不易患其些疾病,其中包括中風、心臟病、肺結核和其些癌症。科學家目前還不知道其中的確切原因。他們估計,宗教信仰可能有助於人們形成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提供了更多的社會支持,更容易緩解人們的心理壓力。他們還猜測,希望和樂觀的情緒可能有助於免疫功能的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