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想養生保健自學中醫該看什麼書
中醫愛好者想 養生 保健自學中醫,該看什麼書呢?張醫生給大家建議。
一、自學中醫首選大學課本。對於零基礎的人,如果只是想簡單了解下中醫,或只是對著書上學一點中醫技術, 可以看一些淺顯易懂的中醫書如《中醫快速入門》《求醫不如求己》、《教你如何快速找穴位》等,但這些書可能看完很多本,大家得到的中醫知識還是零散的,不夠系統完整。相信大部分中醫愛好者自學中醫,目的是能夠有系統的中醫理論指導自己和家人 養生 保健,對此張醫生鄭重推薦從中醫大學教材看起。而且必須要按著順序看。第一本要看的書是《中醫基礎理論》,然後第二本是《中醫診斷學》,第三本是《中葯學》,第四本是《方劑學》,第五本是《中醫內科學》,第六本是《針炙學》。大家教材寫的都是現代文,便於我們閱讀理解,大家學習完這六本書之後,對中醫的整套基本理論才算是有了比較系統完整的了解,這時回過頭來再看書店裡一抓一大把的各類中醫保健書籍,就會覺得非常簡單。此時如果大家還有餘力,可以繼續學習《中醫婦科學》《中醫兒科學》《中醫外科學》等大學教材。
二、回歸經典學習。學習完了大學的那堆中醫教材,大家已經初步能對自己和家人進行 養生 保健了,但有志於精研中醫者,想要進一步感悟中醫,提高中醫水平,還是得回歸經典學習。首選《傷寒論》,然後是《金匱要略》《黃帝內經》,《溫病條辨》之類,直接看會很難,我當時是結合中醫名家出的講義書一起看,如王洪圖教授講內經,郝萬山教授講傷寒,劉渡舟教授講傷寒等。雖然結合各種輔助教材一起學習,這一階段仍然會非常艱難,就拿傷寒論來說,要學習記住這么多晦澀難懂的文言文,幾乎沒有任何捷徑可言,所有適合大學教材的各種巧記速記的方法都不再適用,只能老老實實地從一條一條的條文背起,讀得多背得多方能記得住。這個時期建議大家也讀讀《名老中醫之路》,裡面名老中醫勤奮刻苦,嘔心瀝血的學習精神可以激勵大家度過這個艱難階段。
三、確立自己的中醫體系思想。經過第一和第二階段學習,大家可以廣泛涉獵了,會發現中醫有很多「派別」,每個「派別」側重點不同,如滋陰派重在滋陰、補土派重在調更是脾胃、扶陽派重在補陽等,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臨床實踐選擇合適的治病指導思想。我在自己這些年的臨床應用中,主要是以扶陽理論作為指導,在此推薦大家學習「火神派」鼻祖鄭欽安的《醫理真傳》《醫理圓通》,大家把這兩本書學透,可盡得扶陽派別的精髓。現代人由於工作壓力大,熬夜多,又喜開空調冷氣,陽氣虧損得厲害,所以臨床上我發現大部分患者都是陽虛體質,開的葯物大多以補陽為主, 因此我建議大家要學習鄭欽安的扶陽思想。
四、勤臨床,多總結,多交流。經過上面的階段認真學習,這時大家才真正是打下了比較好的中醫理論基礎,給自己和家人朋友 養生 保健肯定是沒問題的了(大家要注意,現在國家政策規定,沒有執業醫師資格證的人是不能開葯方的,因此有志於從事醫學行業又出到 社會 的中醫愛好者,可以通過拜師走師承考試這條路考取資格證,有了資格證才有合法的處方權),但這時想要再繼續提高水平,治大病重病,就要找機會拜師跟診學習了,畢竟得多看病人多實踐,多總結,多交流,治療水平才提高得快。
以上就是張醫生給大家自學中醫推薦的書,朋友們有什麼看法嗎?歡迎一起交流。
㈡ 哪裡能學習到中醫基礎知識呢
到哪兒能學到中醫的基礎知識呢?一是考到中醫葯大學或者中醫葯大專20到有中醫的醫院里去實習,跟著老中醫學習,三是自學成才,看書看視頻,然後再找其他人請教。
㈢ 人們在哪可以學習中醫養生知識
你可以買點《中醫基礎理論》、《中醫紅寶書》、《中醫藍寶書》,《方劑學》,《湯頭歌》等相關書籍看看,了解一下中醫。針對喜歡中醫、熱愛中醫的人,或者是因病逼迫去學習中醫的人,只要不是打算當醫生,只想學習中醫以養生保健或者自救,或者給自己身邊的親人朋友解決痛苦,建議還是先從四大經典學習,以自學為主。
學醫救人,想要學習專業的中醫知識還是去中醫學院,畢竟可以從基礎學習,一步步加深學問,以達到治病救人的目的。如果是僅是興趣,愛好,那就找一個中醫培訓班,或者給老中醫做學徒,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