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健康養生 > 艾灸養生項目在哪裡

艾灸養生項目在哪裡

發布時間:2024-12-04 14:01:52

① 艾灸溫補養生

艾灸作為一種外治 方法 ,能起到溫經通絡、活血化瘀、散寒除濕、補益氣血的作用.那麼艾灸怎麼溫補養生呢,接下來,我就和大家分享艾灸溫補養生方法,希望對各位有幫助!

艾灸溫補養生方法

關元、命門、中脘、足三里是人體四大養生要穴。利 用純陽艾火長期溫灸四大養生要穴,能夠潤養五臟六腑,四肢百骸。

關元穴

又名丹田,任脈之穴,在臍下三寸處。關元穴是人體重要補穴之一。

主治:月經不調、閉經、痛經、崩漏帶下、產後出血等婦科常見病;腹脹腹痛、腹瀉痢疾,脫肛便秘等胃腸系統疾病;疝氣、浮腫、虛勞損傷、四肢厥冷等;陽痿早泄、夢遺滑精等泌尿生殖系統疾病。

命門穴

又名精宮,督脈之穴,在第二腰椎之下與臍相對,其氣與腎通,是生命之根本,是維護生命的門戶。

主治:五勞七傷、虛損腰痛、尿頻、遺尿、陽,痿、早泄及各種虛寒病症。

中脘穴

又名太倉,任脈之穴,在臍上四寸。具有調胃和中、補虛益氣、健脾化濕之功效。

主治:胃脘痛、惡心嘔吐、呃逆、反胃、腹脹、腹瀉、潰瘍病、胃下垂、淺表性胃炎、胃痙攣、消化不良、腸炎、胃神經官能症等胃腸病症,虛勞百損,四肢乏力等癥候。

足三里穴

在外膝眼下三寸一橫指處。具有補益脾胃、調和氣血、扶正培元、祛邪防病的功效,是養生保健的第一要穴。

主治:胃痛、腹脹腸鳴、嘔吐、便秘、腹瀉、水腫、神經疾病、急慢性乳腺炎等。

艾灸溫補養生方法的功效

1)消除疲勞,改善睡眠

現代人,由於生活節奏加快,來自於社會、家庭等各方面的壓力加大,更由於種種污染而影響身心,出現郁悶、心煩、急躁易怒、 記憶力 減退、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多夢、口臭、容易疲勞等;男性容易出現陽痿、早泄、前列腺炎;女性容易出現乳腺增生、月經不調等。如今這些現代病的出現,體現出一個"累"字,實際上,中醫認為這些都是氣血不足或經脈不暢造成的。

艾灸能夠消除疲勞,改善睡眠。

人在運動後,常常會出現肌肉酸痛,疲勞等症狀,這是因為運動中出現了大量乳酸,而艾灸可以快速地減少乳酸的積累,緩解疲勞的產生。艾灸還能夠促進頸項部和頭部的氣血運行,可以改善由於氣血不能上達造成的失眠、健忘。通過實驗,治療疲勞,改善睡眠主要用在三個穴位上:大椎穴、關元穴、足三里穴。用艾灸治療疲勞已經在運動員身上進行了嘗試,效果出奇的好,能讓運動能力得到明顯加強。與其他療法相比艾灸更方便。

2)養顏潤膚,纖體塑身

人類在20—22歲體內激素分泌水平達到青春顛峰期,之後體內激素的分泌量每10年以15%的速度的下降,女性尤為顯著,激素的減少會使皮膚出現暗淡無光、色素長斑、粗糙缺乏彈性、衰老鬆弛下垂等。

祖國醫學認為皮膚疾患主要與肺有關。肺主皮毛,肺又為嬌臟,很容易感受外邪,一旦肺的功能受到影響,則人的皮膚和毛發都會受到傷害。養顏美容必須要調理肺臟,只有肺的生理功能正常,才能達到從根本上改善皮膚損美性疾患。艾灸有兩千多年歷史,是天然和綠色的養生方法。燃燒後的艾葉發出芳香氣味,經鼻吸入,通暢氣管,泌潤心肺,其揮發出來的精油直接作用於表皮,辛溫走竄滲透肌肉深層,使氣機通調,激發人體正氣。通過艾炙,引邪外出,提高健康的功能,加快體內氣血運行,促進體內垃圾和毒素的排出。艾灸有針對性地施於有損面部容顏的人體經絡特定穴位,還能緩解某些劣質化妝品的副作用,排出鉛或一氧化碳廢氣,維持皮膚的保水、保濕功能,達到調理肌膚養護肌膚的目的,讓人感到由內到外的健康和自然美。

據現代生物分析,艾草含有側柏酮、多種醇、膽鹼,蒿澱粉等多種成份,艾草的根、莖、葉全身都是寶,對皮膚美白、補濕、抗老化、皺紋、改善青春痘、預防酪氨酸酶氧化、預防肌膚敏感等有良好調理功效。

3)消除冷感,改善性功能

艾葉能祛寒、除濕、通經絡。人體的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皮膚肌肉需要依靠氣血的溫煦、濡潤、滋養以維持生機。現代人普遍寒濕重,所以艾葉就成了治病不可缺少的幫手。用艾灸祛除虛寒毒素,進行的全身養護,預防和改善人體內部隱患,達到治標先治本,標本同治的目的。

通過中醫艾灸對人體產生溫經通脈的作用,達到男、女性生殖器官的養護,激發男性和女性自主雌、雄激素分泌水平,從而達到以下功效:

1 養護卵巢,改善由於雌性激素分泌減少而引起的痛經,月經不調,性冷淡,皮膚粗糙,失眠,記憶力減退,更年期綜合症等。

2 子宮附件調養,改善由於婦科炎症,如盆腔炎,宮頸炎,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移位等造成的下腹墜脹,宮寒不孕及性功能下降。

3 乳腺的養護,預防和調治乳腺增生、乳腺炎及乳腺腫瘤等。

4 改善和調節男性性功能,如遺精、陽痿、不育及前列腺疾患等。

4)提高免疫力,防止衰老

灸療能提高機體免疫力,增強機體代償能力,從而強壯人體正氣。取穴施灸時,艾燃燒產生的紅外線可激發人體穴位內生物分子的氫鍵,產生受激共振效應,同時激發人的經絡感傳現象,促進經氣運行,產生循經感傳,為正常細胞、免疫活細胞及能量缺乏的病態細胞輸送活化能,同時藉助於反饋調節機制,糾正病理狀態下能量代謝的紊亂狀態,調控人體的免疫力,抑制人體內細胞的衰老。經過對大量的對比研究,艾灸的調理效果比較明顯,尤其在對人體的免疫力、抗疲勞、抗衰老以及人體機能的綜合調理等方面。

艾灸溫補養生相關 文章 :

1. 艾灸經絡養生的方法

2. 自學艾灸養生

3. 艾灸養生有什麼作用

4. 人體穴位艾灸養生

5. 艾灸養生腎俞穴

6. 冬季艾灸養生小常識有哪些

② 媧涢槼鏈鍑哄悕鐨勮壘鐏擱

鑹劇紭鍫傝壘鐏稿吇鐢熼嗐傝壘緙樺爞鑹劇伕鍏葷敓棣嗘槸媧涢槼鍞涓涓瀹朵笓闂ㄤ粠浜嬭壘鐏哥殑鍏葷敓棣嗭紝涓撴敞浜庤壘鐏哥殑鍙戝睍鎺ㄥ箍錛屽紑灞曞悇縐嶈壘鐏擱」鐩銆傚寘鎷鑹劇伕銆侀浄鐏鐏搞佺伀榫欑伕銆佸ぉ鐏哥瓑銆

③ 人體穴位艾灸養生

艾灸是我國中醫里的一種特殊療法之一,同時穴位是我們中醫治療疾病的關鍵,所以艾灸與穴位的結合會產生很好的保健養生的功效。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人體穴位艾灸養生的 方法 ,希望對你有用!

8個艾灸養生的穴位

1.灸神闕穴

神闕(肚臍)屬任脈經.又名臍中。艾灸神闕穴,有溫補元氣,健運脾胃,固脫復甦之功效。現代研究發現,艾灸實驗性關節炎大白鼠的神闕穴,其炎症區壞死程度及細胞浸潤明顯減輕,隔鹽灸正常小白鼠的神闕穴,其殺傷細胞活性,在24小時內迅速升高,72小時至120小時復原,若間日連續灸,則活性升高可維持更長的時間。

神闕穴多採用隔鹽灸,還有一種叫做神闕灸臍法的保健灸法,其法是,先以生五靈脂24克、生青鹽15克、乳香3克、沒葯3克、夜明砂6克(微炒)、木通9克、干蔥頭6克、麝香少許,研成細末備用(以上諸葯在中葯店有售)。施灸時取麵粉適量,用水調和作圈置於臍周。取葯末6克,另用槐樹皮剪成圓幣形,將臍上的葯末蓋好,每歲一壯,灸治一次換一次葯末,每月可灸1次,午時灸為宜,多用於身體虛弱者,並可強健脾胃功能,預防疾病。

灸神闕還能治泄瀉、便血及病後大便不通。據《竇材灸法》載:“腸癖下血,久不止,此飲食冷物,損大腸氣也,灸神闕穴三百壯;虛勞人及病後大艾灸神闕穴,對泄瀉、繞臍腹痛、脫肛、中風脫證、角弓反張、產後尿瀦留、慢性腹瀉、皮膚瘙癢、蕁麻疹有效好的防治作用。

2.灸氣海穴

氣海屬任脈,位於腹部正中線,臍下1.5寸。灸氣海有延年益壽、養生保健的作用。據們《舊唐書》卷一百六十五載,柳公度年八十餘,步履輕便,當有人問其養生之術時,他說:“吾初無術,但未嘗以元氣作喜怒,氣海常溫耳。”灸氣海能生發和培補元氣,滋榮百脈,益腎固精,保健強身,解除疲勞等。據《竇材灸法》記載:“上消病,日飲水三至五升,及心肺壅熱,又吃冷物,傷肺腎之氣……春灸氣海,秋灸關元三百壯,口生津液。”認為灸氣海能預防治療糖尿病。日本代田文志(現代日本針灸學家)認為用艾灸氣海可預防闌尾炎,可以灸20~3O壯。

現代研究認為:艾灸氣海穴可防治下腹部疼痛、大便不通、泄痢不止,遺尿、遺精、陽 痿、滑精,閉經、崩漏、帶下、子宮脫垂,中風脫證、脘腹脹痛、氣喘、疝氣,失眠、神經衰弱、腸炎等。

3.灸關元穴

關元屬任脈,位於腹部正中線,臍下3寸。該穴為小腸之“募穴”,足三陰經、任脈之會,一身元氣之所在。別名“丹田”。《難經·六十六難》集注中楊玄操說:“丹田者,人之根本也,精神之所藏,五氣之根元,太子之府也。”中醫學認為,關元其部位為真陽所居、化生精氣之處。艾灸關元能使清陽上升,濁陰下降,元陽溫暖,血液充盈,能培腎固本,補氣回陽,通調沖任、理氣活血。艾灸關元,能治積冷,男子疝氣,夢遺淋濁,女子瘕聚,經產帶下,諸虛百損。現代研究發現:艾灸關元可使血液動力學改變,對心肌具有正變力性作用,從而使得每博指數(SI)和左心室搏做功指數(LVSWI)穩定增加。艾灸關元還可改變動脈血氧運輸量,有增加利用氧的作用,能增加機體代償能力,防止缺氧加重和延緩休克的發展。艾灸關元可防治遺尿、尿頻,隆閉、少腹脹痛,脫肛、疝氣、遺精,白濁、早泄,月經不調、經閉、痛經、崩漏、惡露不盡、不孕,中風脫證、虛勞贏瘦等。

4.灸大椎穴

大椎穴屬督脈,在第7頸椎與第1胸椎之間,大椎穴又名百勞穴,是督脈、手足三陽經、陽維脈之會,有“諸陽之會”和“陽脈之海”之稱。此穴有解表、疏風、散寒,溫陽、通陽、清心、寧神、健腦、消除疲勞、增強體質、強壯全身的作用,現代研究發現艾灸大椎穴,可增加淋巴細胞的數量,提高淋巴細胞的轉化率和E一玫瑰花環形成率,具有提高機體細胞免疫的功能。艾灸此穴,可用於老年人項背畏寒,用腦過度引起的疲勞、頭脹、頭暈,伏案或低頭過度引起的項強不適、頸椎病,血管緊張性頭痛等。

大椎穴還有明顯的退熱作用,艾灸大椎穴,能防治感冒、氣管炎、肺炎等上呼吸道感染,還可用於肺氣腫、哮喘的防治。

5.灸中脘穴

中脘穴屬任脈,位於腹部正中線,臍上4寸。中脘穴有調胃補氣、化濕和中、降逆止嘔的作用。《甲乙經》載:“胃脹者腹滿胃脘痛,鼻聞焦臭妨於食,大便難,中脘主之,亦取章門。”又載:“傷憂思氣積,中脘主之。”《玉龍歌》說:“黃疽四肢無力,中脘、足三里。”實驗觀察發現,艾灸小白鼠“中脘”穴,能增加單核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艾灸中脘穴後能使胃的蠕動增強,幽門立即開放,胃下緣輕度提高,空腸黏膜皺襞增深、腸動力增強。艾灸中院有利於提高脾胃功能,促進消化吸收和增強人的抵抗力,對於胃脘脹痛、嘔吐、呢逆、吞酸、食慾不振等有較好療效。

6.灸身柱穴

身柱穴屬督脈,在項後第三胸椎與第四胸椎之間。身柱有理肺氣,補虛損,解療毒,寧神志的功效。

灸身柱能溫補元陽,調和氣血,促進青少年的生長發育,現代研究認為,灸身柱可以調節人的神經系統,可以防止神經衰弱,失眠症,頭痛的發作,可以防止疲勞,促進肌體體力的恢復。灸身柱對小兒的胃腸道疾病,如消化不良,吐乳,泄瀉,食慾不振等有防治作用。此外,對精神萎靡、夜哭,呼吸系統的哮喘、氣管炎、百日咳、感冒、肺炎等都有防治作用。《養生一言草》載:小兒每月灸身柱、天樞,可保無病。

7.灸三陰交穴

三陰交屬足太陰脾經,位於小腿內側,內踝高點上3寸脛骨內後緣。三陰交是足三陰經(脾經、腎經、肝經)的交會穴,對肝、脾、腎三臟的疾病有防治作用,具有健脾和胃化濕,疏肝益腎,調經血,主生殖的功能。中醫學文獻記載,三陰交能主脾胃虛弱,心腹脹滿,不思飲食,痹痛身重,四肢不舉,腹脹腸鳴,溏泄,小便不利,疝氣,夢遺失精,臍下痛不可忍,漏血不止,月水不止等。《甲乙經》載:足下熱脛痛,不能久立,濕痹不能行,三陰交主之。《外台秘要》集驗:灸丈夫夢泄法,灸足內踝上名三陰交二七壯。

現代醫學認為灸三陰交可以防治夜尿增多,小便不利,膀胱炎,急、慢性腎炎,睾丸炎,遺精,遺尿,月經不調,經閉崩漏,產後血暈。艾灸三陰交對神經系統的失眠、神經衰弱、心悸,心腦血管方面的冠心病、高血壓,消化系統的脾胃虛弱、腸鳴腹脹、泄瀉、消化不良、腹痛、便血、便秘等都有防治作用。

8.灸足三里穴

足三里屬足陽明胃經.位於小腿的前外側,在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足三里是胃經的主要穴位.具有調理脾胃.健運脾陽,溫中散寒,補中益氣,調和氣血.宣通氣機,導氣下行,補虛強身的作用。《甲乙經》載:“五臟六腑之脹,皆取三里,三里者,脹之要穴。”《外台科要》載:凡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令人氣上眼暗,所以三里下氣也。《醫說》羹:若要安.三里莫要干。《針灸大成》載:中風預防灸,若有中風先兆時“便宜急企三里絕骨四處,各三壯”,“春交夏時,夏交秋時.俱宜灸.常令二足(足二里)有灸瘡為妙。《江間式心身鍛煉法》載:“無病長壽法.每月必有十日灸足三里穴,壽至二百餘歲。”現代研究認為艾灸足三里穴.能調節高血壓病初期患者的中樞神經系統.具有降血壓的作用.能使纖維蛋白降解產物下降,可以改善血液出黏滯度.並有擴張血管,降低血液凝聚的作用,可以預防腦血管意外的發生。艾灸足三里,還能增強消化吸收能力,改善銅、鋅代謝.減少動脈硬化和冠心病的發生。

艾灸足三里,對消化系統的胃腸功能低下、食慾不振,消化吸收不良、急慢性胃炎、口腔及胃潰瘍、胃下垂、腹瀉、便秘,對心腦血管系統的高血壓、低血壓、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心絞痛、腦血管意外,對呼吸系統的感冒、肺結核,對泌尿生殖系統的尿頻遺尿、小便不通、遺精,早泄等也均有防治作用。艾灸足三里還能增強體力,解除疲勞,調節神經,有較強的延緩衰老的作用,是養生保健的重要方法。

艾灸養生的方法

1、足三里穴艾灸祛濕

足三里穴是位於外膝的下3寸、脛骨外側一橫指左右的位置,艾灸10-15分鍾即可,需堅持一段時間,很快可以看到祛濕的效果。

2、豐隆穴艾灸祛濕

豐隆穴位於小腿外側的中點,肌肉較為鼓起的位置,針對這個穴位祛濕,效果較佳。每日艾灸15分鍾可以有效健脾祛濕。

3、解溪穴艾灸祛濕

解溪穴位於腳背、踝關節活動的凹點。這個穴位是全身祛痰祛濕的穴位,對於解除下肢的水腫有較好的效果。每日對解溪穴艾灸15分鍾,堅持一段時間,能夠很好祛濕。

4、三元穴艾灸祛濕

關元穴位於臍下3寸的位置,屬於養生保健的穴位。長期對關元穴施灸或者艾灸有助於調理氣血、補腎固精。每日可以艾灸10-15分鍾,能夠幫助祛濕。

5、中脘穴艾灸祛濕

中脘穴位於腹部正中線,臍上4寸的位置上。每天艾灸10-15分鍾,能有效緩解胃部不適的症狀,同時有助於祛濕。

6、谷穴艾灸祛濕

合谷穴是大腸經的總開關,有“顏面合谷收”的說法,當面部皮膚有紅血絲時,可艾灸合谷穴,有很好的緩解效果。

合谷穴具有升清降濁、宣通氣血的功能,但體質較差者不宜給予強刺激,孕婦更要禁忌。

取穴:一手的拇指第一個關節橫紋正對另一手的虎口邊,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處。

手法:艾灸距離穴位3-5厘米,灸至穴位暖和、微微發紅即可,10次為一療程。每次艾灸10-15分鍾,每天一次。

7、池穴艾灸祛濕

曲池穴為手陽明大腸經之合穴,意為脈氣自四肢末端至此,最為盛大,猶如水流合入大海。曲池穴具有祛除風濕,調理氣血的功效、可改善手麻、胸中煩滿,改善周邊血液循環。

取穴:屈肘時肘橫紋外側端。手法:用艾條灸每天1次,每次10分鍾。

8、白穴艾灸祛濕

脾經的重要穴位。和消化密切相關的兩條經脈,足陽明胃經和足太陰脾經分別循行和相交於足大趾內側端隱白穴。

取穴:在足大趾末節內側,距趾甲角0.1寸。手法:艾條灸5-20分鍾。

挑選艾條的方法

1、看外觀

好的艾條中的艾絨是土黃色的,非常柔軟細膩;而普通的艾條的艾絨是偏青色的,看上去非常粗糙。

2、聞味道

高質量的艾條的味道是溫和的,聞起來清香舒服,而普通的艾條聞起來很刺鼻,非常不舒服。

3、艾灸感覺

用好的艾條灸,皮膚感覺很溫暖,溫熱的感覺慢慢滲入皮膚,較為舒服;而差的艾條就會有燒灼感,感覺刺痛。並且,好的艾條燃燒的時間偏長。

4、不要選無煙艾條

無煙艾條在碳化的過程中已經加入化學粘合劑,已經失去艾的葯性,不能起到祛濕的作用。

④ 保健養生一般都是艾灸什麼穴位

1、保健心臟的內關穴。內關穴有寧心、安神、理氣、止痛的作用。
2、補血養肝的血海穴。血海穴能夠祛瘀、出血、促進新血的生成。
3、補肺益腎的列缺穴。列缺穴可祛風散寒、補肺益腎,對耳鳴、眼睛干澀也有很好的調節作用。
4、天樞穴。可促進胃腸動力,改善便秘、腹瀉等症狀。
5、防止失眠的神門穴。神門穴有很好的安神助眠作用,另外對心慌失眠,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6、散熱去痛的尺澤穴。尺澤穴對於咳嗽、氣喘、胸部脹痛等病症,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7、舒緩腰背的委中穴。委中穴是治療腰背疼痛的重要穴位,對下肢疾病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8、長壽保健的足三里穴。用艾草熏蒸足三里穴可以明顯的提升人體的抵抗力。
9、補益肝腎的陽陵泉穴。陽陵泉穴能疏通肝膽,補益肝氣、舒暢氣機,治療肝腎虧虛等問題。

閱讀全文

與艾灸養生項目在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道家養生吃什麼柏葉 瀏覽:654
居家養老平台是哪個 瀏覽:731
華為入職體檢復查需要等多久 瀏覽:17
40歲心率80正常嗎 瀏覽:652
北京退休社保繳納年限6 瀏覽:123
重陽節少兒朗誦 瀏覽:983
中學生該如何孝敬父母 瀏覽:186
換駕照本體檢都查哪些項目 瀏覽:474
天津老人體檢哪裡好 瀏覽:777
有宮頸炎公務員體檢怎麼辦 瀏覽:810
我們女王90歲 瀏覽:46
2020廣州企業退休工資計算器 瀏覽:442
四川正處退休有多少養老金 瀏覽:415
中山戶口退休金 瀏覽:646
天津市退休金認證手續 瀏覽:246
阜寧退休工資打卡時間 瀏覽:503
重慶長壽小孩一歲半打什麼疫苗 瀏覽:109
45歲三班倒怎麼養生 瀏覽:974
長壽面為什麼只能放一個雞蛋 瀏覽:992
關於養老保險一 瀏覽: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