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健康養生 > 中國文化都有哪些養生之道

中國文化都有哪些養生之道

發布時間:2024-10-18 02:33:54

⑴ 如何理解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養生思想

中國傳統養生思想的根源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國傳統養生文化是根植於中國傳統文化母體而衍生發展成的,只有對中國傳統文化有一個比較深入的了解,才能更全面地學習與研究傳統養生文化。

中國文化是指產生於歷史、積淀於人們的普通心理中,並根植於人們的思想觀念、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向之中,成為中華民族共同的、具有穩定結構的潛質文化。

中國文化是多元復合體的綜合型文化,其基本精神之一的人文主義強調以人為本,重視人與自然、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強調「萬物與吾一體」的整體和諧,它具有重自然技藝的傾向和整體直觀的直覺思維,缺乏嚴密的分析思維傳統和形象邏輯系統。

正是構建在這種中國母體文化之上,中國傳統養生學才形成了獨特的傳統養生思想體系。

⑵ 中國傳統飲食文化中的養生之道

中國傳統的養生之道,是由儒、釋、道三家思想,所表現出來的一種生活方式。
【春秋繁露】說:「仁人之所以多壽者,外無貪而內清凈,心和平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養其身。型凱」可見在養生上的基本內容,就是和人氣血、調人性情。
中國從宋代興起以怡養性情為主的心靈活動,以香、茶、花、書四道為代表,就是傳統養生之道中最重要的休閑文化。

簡單的說,書道最注重形式、技法和內在美學素養的發舒,其目的並不是為寫上一手漂亮的毛筆字,而是通過寫字的工具和形式,訓練去掌控個人內在心靈的節奏感,在不落俗套的原則下,寫出一手有視覺創意的好字。
書法所關心的不是字形是否好看,而是看能否表現出清新雅緻的風格。
書法之道追求的是由線條、結構、行氣、九宮等內容,在一個兩度空間中,所構成的一種視覺美感,古人稱之謂布白,也就是安排、創造新空間價值的意思。

花道在作法上,是在三度空間中,用獨特的風格來創造一種情境,所以不但對花材和花器的安排、選擇上要有所創意,並在組合上,通過光和影的作用,使所在的環境,產生不同的、新的、獨特的價值。
所以花道最重空間的創意,甚至在過程中不一定要有花,且最忌俗艷,因此花道並不等同於插花和花藝。

茶道之學,除了營造獨特境界的基礎之外,還要在茶座間用茶的過程和技巧,要想沏出好茶來,光靠死功夫的手法是不行的,這就不但要對使用器具、茶的種類和對品茶方式的理解有關,以及茶與哲學、美學和文學之素養等等有關,其內容又比花道更加復雜,若只會賣茶、泡茶、倒茶,即使花樣再多,不過也是個服侍別人

而香道在宋代則是在學習上最困難,在花費上最昂貴,在修為上又最深奧的養生活動。在學習上之所以困難,指的是不但要先具備書、花、香三道的基礎,且對香葯學也要略知一二,才可以配香。
掌握香道入門的{香、火、爐、灰、碳、}這行香五事的操控,在修為上,不但要儒、釋、道三家思想稍有涉獵,還得有點悟性,是一種適度用腦、專一心志,能暫時脫離外務煩惱,巧耐使心神舒暢的高級養生活動,因此香道也不是燒香和聞香味而已。

休閑的精髓和目的重在養生,因此在方法和心態上,一旦被道器所困,就還不如不做的好。因此如何將養生之道融入生活之中,在健康的生活中去體會人生之樂,這才是正道。
由於任何人生的大道理,一旦脫離了生活便不是真實的,因此初學之人,開始時首要學會忙裡偷閑隨時放得下來。練練毛筆字、插插花、泡泡茶、燒一炷香,試試閑情逸致的樂趣,待心靈卜寬喚趣味有所感觸、有所需求,再自然而然往道中而去,心性就會由小變大,世界外物便會相對漸漸的顯得渺小了,這便是養性。
因此香道在養生之中,也可以由不同層次的活動來實現這個道理。偶爾用香湯來沐浴,同時學習品香之法,這些都是香道生活中,不同形式的休閑養生之道。

⑶ 健康養生包括哪些方面

在傳統文化裡面,養生包括四個方面:養性情、養睡眠、養居處、養房事。我們必須按照這四個方面去做,才能夠使生命長生。

健康養生,它包含的內容十分的廣泛,首先我們對於健康的定義是身體和心理上兩個都要是健康的。對於養生,在詞典當中它是這樣定義的,其原指道家通過各種方法來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一種醫事活動。

在現代意義上的養生指的是根據人的生命過程規律,主動進行物質與精神的身心養護活動。所以根據健康養生的定義,我們就能知道,只要是有利於我們身心健康的行為或活動都屬於健康養生的范疇。

⑷ 中華傳統的養身學派有哪些

在博大精深的中華養生文化中,呈現出各種學派,這些學派對中華養生學說與文化的形成與發展,從不同的方面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彰顯出中華養生文化兼收並蓄,百花齊放的特色。1.順從自然的順應學派

莊子首先提出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順乎自然的養生觀。《內經》據此提出了「天人相應」,反復論述了適應四季自然氣候變化的四季養生法,強調「陰陽四時者,萬物之始終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苛疾不起。」因而要求人們「處天地之知,從八風之理」。

人生活在大自然中,根據四時自然的變化養生健身,防止暑、熱、風、寒、燥、濕對身體的傷害是很重要的。

除了順應大自然的變化之外,人還應該懂得順乎社會發展的規律,安心養神,不為瑣事所爭,不為冗雜煩惱。「未事不可先迎,遇事不可過憂,既事不可留住,聽其自來,應以自然,任其自去。」做到「有事即應,如照鏡物,過後便無,應事必使割藤,則心無所系。」不計較生活中非原則性的無端瑣事,怡然自樂,保持健康的心理,對於防病延年也很重要。

2.養德益精的養性學派

古人稱道德修養為養性,亦稱養德。從堯、舜起世人即把修性養神——大德與長壽聯系在一起。孔子首先提出了「仁者壽」,「大德必得其壽」的觀點。荀子提出「凡用血氣志虛,由禮則通;不由禮則勃亂。食慾衣服動靜居處,由禮則知節;不由禮則觸陷生疾……君子之能以公義勝私慾也。」孔、荀認為堯、舜、禹之所以都比較高壽,就是因為他們具有高尚的道德。堯是古代人們理想的君王,以天下為公。孟子提出了養德的具體內容:「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老子提出:去私心,去貪欲,知足之足,常足矣。《內經》分析古代百歲老人長壽的訣竅時指出:「……所以能度百歲而動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孫思邈提出:「……道德日全,不祈壽而有福,不求壽而自延,此養生之大旨也。」明?呂叔簡說:「養德尤養生之第一要也」。嵇康說:「養生有五難:名利不去為一難;喜怒不除為二難;聲色不去為三難;滋味不絕為四難;神慮精散為五難。」

《太上老君養生訣·養生真訣》說:「且夫善攝生者,要先除六害,然後可以保全性命延駐百年。何者是也?一者薄名利,二者禁聲色,三者廉貨財,四者損滋味,五者除佞妄,六者去妒忌。」六害不除,萬事纏心,神豈能靜。可見道德修養的重要性。道德修養好,即善於修性養神,具備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融匯養生之法,知其理,履其行,保持心身健康。「德高壽長」,道德修養好了,才能使機體陰陽平衡,內環境安和統一,達到延年益壽。

3.形神兼行的主動學派

《呂氏春秋》提出「流水不腐,戶樞不蠹」,生命在於運動的觀點。華佗等歷代醫家宗之創造了五禽戲、八段錦、易筋經、太極拳等運動形式。同時還提出了「人體欲得勞動,但不當使極耳」,「體欲小勞,但莫大疲」。強調運動要適度,「形與神俱」,即練形與練神同時進行。主動派並不是片面地強調單純的體育運動,事實也證明,職業運動員由於以比賽奪標為目的,往往訓練強度很大。雖然他們健壯如牛,力舉千斤,但他們未必都能獲得長壽。而在醫學及科學技術並不發達的古代,一些堅持練氣功,太極拳等養生術的人卻獲得了長壽。甚至有些人以此治癒了癌症。

適度運動是一種積極的養生防老辦法。它能使人雖到老年而心不老,充滿了理想和事業心,對生活充滿信心和情趣,「登城觀山,寓意弈棋,讀義理書,學法帖字,澆花種竹,聽琴玩鶴,焚香煎茶,益友清談,」從而活動筋骨,振奮精神,穩定健康,獲得長壽。

4.無欲則安的主靜學派

老子在《道德經》說:「清靜為天下正」,「純粹而不雜,靜一而不變,而無為,動而以天行,此養神之道也。」《內經》還說:「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是以老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主張安靜而無雜念,志閑少欲,即防止不正當的思想。

後人長期受道教、佛教的影響,提倡「修身養性」,「四大皆空」,講究「坐禪」、「入靜」,並常採用抑目靜耳的方法,目清耳靜則神氣內守而心不勞。雖然過分強調「無視無聽,抱神以靜」是消極和脫離實際的,但是,對外界不良的刺激,適當地抑眼靜耳,盡量避免接觸那些不良刺激,達到純潔清靜,精神平和無雜念,肯定對健康長壽是有益的。

孫思邈主張平日「耳無妄聽,口無妄言,身無妄動,心無妄念」,無大喜怒,無大用意,無大思慮,無歌嘯,無啼,無悲愁,無哀慟,無慶吊,無飲興。清靜無為,清心靜氣,不過多追求,不勉強做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情,以保養人體精氣,安享晚年之樂。

實際上,在明代以後的道家總結了前人的養生方法後由靜態養生轉向動靜結合。體現這一觀點的「氣功」實則是靜中有動,以意領氣周遊全身,達到運行氣血,調和陰陽,陰平陽秘,精神乃至。

更全面地說,「生命在於運動和靜養」。運動時新陳代謝增高,分解、氧化加速,可以防止脂肪過多堆積引起的肥胖,並能鍛煉增強各器官的功能。靜息時神經緊張度放鬆,呼吸、心率、血壓、體溫相應降低,新陳代謝降低,還原、合成占優勢,可儲藏能量。這種積累效應有助於修復損傷,增進健康,延長壽命。動與靜是對立而統一的,只運動無靜養,或只靜養無運動都不能保持身體的陰陽平衡。

5.健腎養氣的固精學派

傳統醫學認為腎為先天之本,主藏精,為生育之源,主骨生髓,開竅於耳。腎精充足,則精力充沛,骨骼堅實,牙齒堅固,耳目聰明,從而維持了人體的正常生命活動。年齡至「五八」40歲時腎氣衰,腎精不足,而致衰老之象迭生。故《內經》說:「天癸竭,精少,腎氣衰」,強調了腎之精氣在衰老過程中的作用。並認為早衰是由於「竭其精,耗其真,傷其神」。清代葉天士提出「若子向老,下元先虧」,這與現代人們觀察到的腰膝酸軟無力,性功能減退、牙齒脫落、聽力減退等衰老表現是一致的。

導致腎虛的原因很多:除先天的稟賦外,還與房事不節、操勞過度有關。故《素問》說:「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則「半百而衰也」。張景岳在《類經》中強調:「故善養生者,必寶其精。精盈則氣盛,氣盛則神全,神全則身健,身健則病少。神氣堅強,老當益壯,皆本乎腎精也……無搖汝精,乃可長生。」

自古以來認為「房勞無壽星」。嗜淫無度的帝王富豪雖然生活條件豐厚,吃盡了山珍海味,享盡了榮華富貴,但能享其天年,達到高壽者少。所以形成了一個強大的惜精、保精、固精學派。歷代沿用有效的防老抗衰葯物也大都是以補腎填精為主。元代養生學家王中陽還提出:「古法以男子三十而婚,女子二十而嫁。三十歲者八日一施泄,四十歲者十六日一施泄,五十歲者二十一日一施泄。」諄諄告誡人們要晚婚、節欲,才能達到體健壽延。

6.平衡膳食的食療學派

孫思邈的《養老食療》問世以後,孟詵在此基礎上寫成了《食療本草》,成為世界上最早的一部食療專著。西方營養學家只注意研究食物的營養成分,卻不太重視食物的治療作用。活到86歲高齡的慈山居土曹庭棟在《老老恆言》中強調:「以方葯治未病,不若以起居飲食調攝於未病。」他在該書中收集了防治老年病徵的葯粥100多種。

中醫葯是在千百年的生活、生產實踐中總結發展起來的,大部分中葯都是植物的根、莖、葉、花、果,或有血有肉的動物,所以有「葯、食同源」之說。許多補益中葯本身就是營養豐富的食物,例如山葯、胡桃、黑芝麻、蓮子、苡米、山楂、雪梨、牛乳、羊肝、鯽魚、豬肚、蜂蜜、亦小豆等等,數不勝數。

食養學派強調以下三方面:

一是「平衡膳食」,「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強調主副食搭配防止偏食,保證完善的營養。

二是「飲食有節」,「節食以去病」,因「飽食胃氣不展,多生疾病」,只有「負腹腹自安」,做到「早飯要好,午飯要飽,晚飯要少」,「食能以時,身必無疾」,「少吃長壽,多吃多災」。

三是「葯膳調養」,根據身體情況,選用相宜的葯物與食物一起烹調,做成既有營養又有治療作用的葯膳,既祛病又延年。

7.葯物抗衰的葯餌學派

早在秦漢之際的《神農本草經》中就記載了165種葯物可以「輕身延年」,此後歷代醫、葯學家都很重視抗衰老葯物的研究。現代已經證實確有不少葯物具有一定的增強免疫功能,延緩衰老的作用,如枸杞、首烏,黃精、人參、刺五加、核桃、海參等。後世人在《仁壽錄》中收錄了109首延年益壽方劑,其中爐火龜靈集、蟠桃祝壽丹、五加皮酒、養元粉等從補腎健脾入手,臨床上確有良好的效果。有關具體方葯將在後面介紹。

8.自幼防衰的早防老派

《內經》說:「渴而穿井,斗而鑄兵,不亦晚乎!」意思是說人到了老年才注意防老已為時太晚。元代王在《泰定養生主論》中也明確提出了自幼就要養生防衰的主張。

王充在《論衡》中提出少生少育有利於子女長壽;張華在《博物志》中還記載了懷孕時進行「胎教」,「以此產子,必賢明端正壽考。」「胎教」也是攝生保健的一種方法,胎教屬於現代優生學的范疇,不少醫學家指出,防老益壽,應從胎兒及嬰兒時期就開始。胎教及在嬰幼兒及青少年的各個生長發育階段注意營養、鍛煉、養生防病、培養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無疑與晚年的健康長壽有密切關系。

我國的許多老一輩仁人志士革命家大多在青年時期為了強身報國,有意識地鍛煉身體,磨煉意志,雖到老年仍能擔當國家的重要工作,這也說明了早年開始健身防老的重要性。

9.全面保養的正宗學派

所謂正宗學派就是主張遵循《內經》的養生之道,全面進行養生防老的正統派。《素問》說:「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忘作勞,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故能盡其天年,度百歲乃去」。明李說:「此保養之正宗也」。認為只要按照《內經》所說的飲食、起居、勞作、精神各個方面去養生,就可延年益壽。

人們遵照《內經》等所提出的養生之道養生,活到百歲的歷朝歷代並不乏人。

相傳,漢代竇公180歲,冷壽光160歲;晉代許遜136歲;唐代孫思邈101歲,甄權102歲,慧昭290歲;宋代尤時泰120歲,薛道光114歲,樂長180歲;元朝賈銘106歲;明代林春澤104歲,郭貞順125歲,龔來富138歲,冷謙150歲;清代謝啟祚102歲,牟太醫120歲,孫見龍159歲……

總之,各學派都有不少著述,都積累了不少養生經驗,但人體生長於大自然中,是一個復雜的有機體,因此養生也應是綜合而全面的。明、清以後更主張動靜結合,食葯相輔,四時起居綜合調理。明?袁昌齡說:「治身養性,務謹其細。不可以小益為不足而不修,不可以小損為無傷而不防。凡聚小所以就大,損一所以至億也。若能受之於微,成之於著者,則知道矣。」強調養生也要防微杜漸,處處、時時注意。以後諸家反復論述了「寡慾、慎動、法時、卻疾」四大原則。《養生四要》中將「節飲食、慎風寒、惜精神、戒憤怒」稱為保生四要;《醫學心悟》認為,老年人安養、延齡,應從居處、調攝、保形、節欲、按摩、氣功、葯餌等方面入手。到明代由於綜台養生學的發展與廣泛傳播、老年保健有術,特別是醫學家優先掌握了綜合養生學後身體力行,許多名醫都獲得了高壽。據《中國醫學人名志》統計,獲80歲以上高齡的醫學家有107人,其中明代就佔86人。

所以,我們應當總結,繼承前人的綜合養生之法,並廣為傳揚,使更多的人了解我國的養生經驗,獲得長壽健康。中年時期,是生命健康的轉型時期,也是科學養生的關鍵時期。走過了來生的你我,也許身心疲憊,但仍要善待自己,善待生命。也許心滿意得,但仍需注意保養,投資健康。

⑸ 想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健康養生,有什麼好辦法

養生先養心:
虛靜養神,凝神益氣
祖國養生學向來認為「神」是一切生命活動的主宰和生命存亡的根本。因此,養生的首要任務就是通過「養神」來保養和提升人的內在生命力。
追溯歷史可以發現,虛靜養神這樣一種中國養生文化的特點,首先肇端於先秦時期的老莊哲學。莊子就提出了「恬淡寂寞,虛無無為」才是「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質也」的觀點,從而得出了「純粹而不雜,靜一而不變,淡而無為,動而天行,此養生(神)之道也」(《莊子·刻意》)的結論。順著老莊哲學所開啟的這條思路,後代的養生家無不提倡「養靜為攝生首務」(清曹庭棟《養生隨筆》)。晉代著名養生家嵇康在《養生論》中集中探討了虛靜養神的要義:「清虛靜泰,少私寡慾,知名位之傷德,故忽而不營,非欲而強禁也。識厚味之害性,故棄而弗顧,非貪而後抑也。外物以累心不存,神氣以醇白獨著,曠然無憂患,寂然無思慮,又守之以一,養之以和,和理日濟,同乎大順」 。

考察中國養生文化中的「虛靜養神」學說,不難發現這樣一種現象:同一味訴諸體力消耗的運動養生方法不同,「虛靜養神」理論更注意於人的意念守情、恬淡虛無,在盡可能排除內外干擾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逼近生命活動的低耗高能狀態,以便從根本上改變人體內部組織器官的不協調狀況,達到卻病延年和發揮人體內在潛能的目的。這種理論的作用機理,中國古代哲人早就有過這方面的深刻認識。
從文化史的觀點來看,「虛靜」不但是古人追求內在生命力自我提升的一種有效手段,而且也是傳統哲學,特別是道、釋和宋明理學觀照外物、修身養性的主要方法。佛家也是在「禪性」狀態中觀照世界的。所謂「禪」,在梵語中正是沉思之意,而沉意與虛靜則具有相近的內涵,其本質都是要求人們暫時切斷感覺器官與外界的聯系,排除一切外在干擾,中止大腦中的其他意念,使意識集中到一點,從而進入一種單純、空明的狀態。佛家認為只有如此,人們才可能理解整個人生、認識宇宙的終極真理。
為什麼如此多的中國古代哲人都不約而同地傾心於「虛靜」學說呢?從文化特徵的角度來看,其原因就在於中國傳統文化在思維形式上具有偏重直覺的趨同性,而虛靜狀態正是誘發直覺思維的一個重要條件。
順乎自然,物我合一

「人與天地相參也,與日月相應也」 ——《靈樞》。闡明了自然界的一切運動變化,必然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人體生理、病理變化的觀點。

⑹ 中國傳統文化中提到的養生先養心是從哪六個方面入手

養生先養心數是千年的中醫葯發展史,記錄著無數先輩前賢對養生保健及延年益壽的豐富經驗和學術成就。縱觀歷代中醫文獻及養生專著的有關論述,中國傳統文化孕育的養生理念有著自己的獨特魅力。
天人相應
《老子》所謂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指出了人處於天地之間,其生命活動與宇宙自然密切相關。《黃帝內經》沿襲這一思想,視天人相應為養生的最高境界。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專篇討論四季養生調神的具體內容,對起卧、穿戴、飲食、情志、運動等均有明確提示,如曰「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卧早起,廣步於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其意為:春季推陳出新,萬物欣欣向榮,應之人體,適當晚卧早起,晨練散步於庭院,披散頭發,松緩形體,令情志得以暢達,其時多思生存而勿想消亡,多思給予而勿想掠奪,多思獎賞而勿想懲罰,惟有如此,才是符合春氣生發的養生之道。
動靜相宜
動者屬陽,靜者屬陰,動靜相宜,陰陽協調,是生命變化的內在依據,也是養生保健的基本理念。興奮與抑制、清醒與睡眠、運動與靜止、分化與合成等,均與陰陽動靜協調有關。誠如明代醫家張景岳《類經圖翼·醫翼》所說:「天下之萬理,出於一動一靜。」
動是絕對的,靜是相對的。論述養生動靜觀之卓有見地者,當推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太極動而生陽,動之動也;靜而生陰,動之靜也。廢然無動而靜,陰惡從生哉?一動一靜,闔辟之謂也。由闔而辟,由辟而闔,皆動也」(《思問錄·內篇》)。筆者以為,形需常動,神須恆靜,形動神靜,分而若一。
形神共養
形與神是既對立又統一的哲學觀念,也可用其對人體生命運動進行高度概括。形,即為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及氣血津液等基本物質。神,即指情志、意識、思維等精神活動以及生命運動的外部表現。
形神共養,是指養生既要注重養形,亦須強調養神,且養神先於養形,即所謂「養生先養心」。中醫學素有「得神者昌,失神者亡」之說,強調「神」的健旺暢達是身體健康的必要保證,「神」的活動失調是疾病發生的內在依據。大體而言,養生應動靜相濟,動以養形,靜以養神,動者為健,靜者為康,形神合一,盡終天年。
中醫傳統養生保健的具體內涵
養生范圍廣闊,內容眾多。就精神養生、起居養生、飲食養生、房事養生及娛樂養生等內容簡述如下。
精神養生
其是指通過主動地修德、調志、節欲等多種途徑,保全精神健康,達到形神合一的養生方法。
修德怡神
注重修德之人,行事光明磊落,性格豁達開朗,如此則情志怡然安寧,氣血和調,臟腑功能平穩,形與神俱,可得天年。大德必得其壽,孔子有「知者樂,仁者壽」之論,民間有「為人不做虧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門」之語,均應成為養生箴言。
有學者經研究認為,有道德修養的人大腦皮層的興奮與抑制相對穩定,體內的酶和一些膽鹼等活性物質分泌正常,腦中激素的釋放增多,強化神經活動,有助於延緩衰老,有利於健康長壽。修德怡神,是養生延年的重要方法,歷來受到養生家的高度重視,凡養生有道之人,均將其列為攝生首務。誠如唐代醫家孫思邈所言:「德行不克,縱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壽。」
調志攝神
人的情志活動是對外界刺激的反映,喜怒哀樂在所難免。但若情志放縱偏激,極易影響人體氣機,輕則引起功能失調,重則導致疾病發生,故而通過主動地控制和調節情志活動,避免產生反常或不良的情緒狀態,可達到寧心攝神、健康長壽的目的。
現代研究也證實,長期的精神緊張、情緒焦慮、心理壓力過重,可以直接導致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免疫功能處於抑制狀態,而容易出現精神疲乏,失眠多夢,烘熱冒汗,煩躁不寧,情志抑鬱,食慾減退,性慾冷漠,心悸怔忡,若經久不已,甚至可誘發癌症。古今養生家所倡導的情志轉移法、暗示法、開導法、節製法、疏泄法等,均為暢志舒情、愉悅心神的有效方法。但願諸君從養生保健角度出發,天天保持好心情。
人生在世,孰能無欲。但人之慾望,永無滿足,這是普通的心理狀態。要養生保健,就必須節制慾望,誠能做到「志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素問·上古天真論》)。若能如此,可謂養生修心之高人矣。
俗話說:「妄想一病,神仙難醫。」因欲壑難填,終日憂心忡忡、胡思亂想,使心神處於無休止的混亂之中,便會嚴重影響人體臟腑組織以及氣血陰陽的功能活動,而損害身心健康。《道德經》指出:「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要想清心寡慾、靜養心神,就應自覺地、盡力地做到薄名利、禁聲色、廉貨財、損滋味、除妄想、去妒忌

閱讀全文

與中國文化都有哪些養生之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老年人胃噯氣怎麼調理最有效 瀏覽:585
人大腸怎麼體檢 瀏覽:340
重慶老年人助聽器 瀏覽:977
在家怎麼和父母玩抖音 瀏覽:22
十三香養生湯怎麼熬才好喝 瀏覽:509
退休中人養老金補發 瀏覽:424
90歲老人肺癌晚期的表現 瀏覽:49
秋後長壽花什麼時侯開花 瀏覽:301
山東省事業單位退休金 瀏覽:141
哈爾濱個人養老保險在哪裡辦理流程 瀏覽:827
農民如何安置老人 瀏覽:959
交養老金問題為什麼多 瀏覽:530
退休人員報喪葬費的手續 瀏覽:35
三明市農民的養老金是多少一個月 瀏覽:52
90歲的吃飯越來越少 瀏覽:942
如何測量臂圍周徑老年人 瀏覽:741
初中校長退休工資多少錢 瀏覽:331
70歲大叔老來得子你知道存了多少錢 瀏覽:921
長壽面的面條怎麼做 瀏覽:151
70歲老人骨折住院 瀏覽: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