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健康養生 > 如何解讀黃帝內經中的夏季養生法

如何解讀黃帝內經中的夏季養生法

發布時間:2024-06-28 12:22:03

A. 《黃帝內經》養生智慧:一年之中如何養生

春天是要養「生」,夏天是要養「長」,秋天是要養「收」,冬天是要養「藏」——養的都是不同的氣。自然界必須是春、夏、秋、冬四季都有才是吉祥的。生發、生長起來到了一定的時候,必須要有收斂、收藏的階段,否則事物就不能長久,身體也一樣。在做這一步的時候,就要想著下一步該怎麼走,這就是中國文化。 《皇帝內經.四氣調神大論篇第二》(原文節選)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卧早起,廣步於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卧早起,無厭於曰,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逆之則傷心,秋為痃瘧,奉收者少,冬至重病。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卧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逆之則傷肺,冬為飧泄,奉藏者少。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 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逆其根,則伐其本,壞其真矣。故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痾疾不起,是謂得道。道者,聖人行之,愚者佩之。從陰陽則生,逆之則死;從之則治,逆之則亂。反順為逆,是謂內格。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葯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斗而鑄錐,不亦晚乎。 為什麼叫「四氣調神」?《四氣調神大論》是《黃帝內經》的第二篇。首先講一下題目,為什麼叫「四氣調神」而不叫「四季調神」?因為中國古人認為,是節氣的變化導致了四季的更替,重要的是節氣。而「節」和「氣」意思略有不同,「節」是「氣」運行的節點,和關鍵點。《四氣調神大論》篇實際上講了兩個大問題:一個是氣的問題,一個是調神的問題。 春季發陳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卧早起,廣步於庭,被發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 春季佔一年中的前三個月,包含有六個節氣,每個月分到兩個節氣,是陽氣一步步生長、壯大的階段。發陳的「陳」就是指冬天所積累、收藏的東西,這是生發的基礎。春天的生發之氣源於冬天的藏納和積累,這是個如環無端的循環運動。所以只有冬天把氣養足了,春天的生發之氣才正常。在我們人身體裡面,冬對應著腎,元氣就是從腎裡面生發出來的,是由腎精轉化的。腎精屬於陰,氣化出的元氣屬於陽,我們常說「陰陽」而不說「陽陰」就是根源於此,因為陽是以陰為物質基礎的。 春天如何養生機春天如何養生機呢?經文舉了三個例子:首先是要夜卧早起,意思是晚睡早起。春天重在生發,不能總睡覺來阻礙身體氣機的生發,所以要適當地少睡點。其次是廣步於庭,意思是在庭院裡面大踏步地活動,灑脫一些來適應促成生發。「庭」指四方的大院子,表示要有一定的規矩,不能生發得沒有約束。第三呢,就是被發緩形。「被發」意味著該生發時就不要有約束。要做類似於不把頭發紮起來而隨其披散著的事情,以此適應生發之機。「緩形」就是在形體上也不要有約束,穿著寬松的衣服。做到「夜卧早起,廣步於庭,被發緩形」這三件事情,就是為了要達到一個目的:以使志生。志是腎所藏的神,要讓腎所藏的神能表達出去,憋住了那就沒有生機了。前面講過,志向的大小來源於腎精的充足與否,所以好好保養腎精使其正常地生發變化,就能讓自己的志向變得高遠,志向高遠了就能幹成大事。經文後面還提到了夏天要「使志無怒」、秋天要「使志安寧」、冬天要「使志若伏若匿」。都在強調「志」,根本在於腎精。生而勿殺,意思是春天萬物都在生發,人體這個小天地也在生發,這個時候不能動任何殺念。比如春天的花開了,不要去折它,要是折了,現在是沒事兒,等到了秋天,就會少結一顆果實——影響是後來的。所以在春天,不要有一點殺機,在外面走的時候,你的內心要像春天一樣有欣欣向榮的那種氣機。予而勿奪,就是只有給予,絕不去剝奪。比如要讓種子長得好,就要給它經常澆水、施肥,不能去揠苗助長。賞而勿罰也是同樣的意思,感覺上都是剛從冬天蘇醒過來,如果「殺了」、「奪了」、「罰了」的話就傷了人和天地的生機。此春氣之應:這是春天之氣的對應、應象。養生之道也:春天是要養「生」,夏天是要養「長」、秋天是要養「收」、冬天是要養「藏」——養的都是不同的氣。春天是生機起來的那個氣,所以春天對應要「養生」,如果傷生機,就會導致逆之則傷肝的後果。肝木傷了就不能再生火,進入夏季就會出現問題,因為夏天屬火。出什麼問題呢?就叫夏為寒變,奉長者少。古字「奉」是兩只手捧著祭品的形象,意思是獻給、承送。獻給誰的東西少了呢?就是供給夏天「長」的氣不夠了,因為「長」是以生發為基礎的。中國文化、中醫實際上就是把世界、生命當做一個活的、運動的過程來看。我們做事業也要搞清楚,不能只想著保持生發和輸布這種狀態,這是不可能持久的。《周易》「乾卦」里說了:「見群龍無首,吉。」自然界必須是春、夏、秋、冬四季都有才是吉祥的。生發、生長起來到了一定的時候,必須要有收斂、收藏的階段,否則事務就不能長久,身體也一樣。在做這一步的時候,就要想著下一步該怎麼走,這就是中國文化。冬天藏精不夠,春天就生發不起來。拿「非典」作例子,得「非典」的那些青壯年,都是冬天沒養好,所以春天才會發病。秋天腹瀉的病人特別多,能簡單地說是昨天吃得不好所以今天才腹瀉的嗎?人能吃什麼拉什麼啊?有那麼塊嗎?絕不是「昨天」的事兒!實際上秋天拉肚子,是夏天就積累下來的問題,或者甚至是春天遺留下來的問題,要往遠了看。西醫就愛在人自身上盯著找原因,經常往爹媽身上推諉病因。說很多病都是遺傳自父母的。要中醫看,絕不是這樣的。所謂的遺傳病,就是你跟你父母的生活方式太相像了,所造成的身心狀態也相近,所以才會跟他們得一樣的病。他們是什麼情緒你從小都是耳濡目染的:他們老壓抑著你,你順從慣了,長大後還是按父母的形象找「老伴」,繼續壓制著自己,就這樣憋悶著,憋悶就容易得肝癌。你爸受你媽的壓制,你爸得了肝癌,這能說是你遺傳了你爸的肝癌基因嗎?不能那麼說!是每一個人自己的生活習慣和生活環境造成了自己的病。很多疾病,和家庭密切相關。中醫講陰陽要和諧,如果不和諧就太可怕了。所以要想男人好,一定要先女人好,女人是關鍵因子,女人是家庭的主婦嘛(男人是一家之主,男人屬陽,在外運化,他力量的源泉是陰、女人)!有一些老婆特別不好,把男人欺負得夠嗆,男人就在外面顯得特能幹,因為他在家實在是施展不開,所以就出去施展了。這種人身體肯定有病。這種類型的成功男士我見過不少,他們一般都特狂躁,而且家裡老婆肯定有子宮肌瘤。因為他老婆也會覺得情感壓抑。女人要是有子宮肌瘤這種病,一定要先反省自己的人生,這特別關鍵,還有乳腺癌病人也是。要先改變自己的習性,下一步才是去求醫問葯。不改變習性,由情緒造成的氣血淤滯還是會經常產生。有些癌症病人,知道自己是癌症了,反倒身心寧靜了,什麼負擔都不往心裡存了,去遊山玩水,心想反正明天就死,再也不過原來那樣的生活了。很長時間過去之後,居然發現癌瘤沒有了!這樣的例子很多的。在治療癌症的時候,一定要記住一點,就是要徹底改變生活方式,完全拋棄原先的生活方式,重新活一把,就只當明天就死,只有這樣才有救。癌是什麼?癌不就是氣的結聚嗎?只要把這「氣結」打開就好了。藏醫學、佛教醫學說得好,認為人體內正常的是水,病就是冰,西醫就是要把冰給切掉;中醫和藏醫則是要把冰重新化為水,使之成為人體正常的東西。解決了使水結冰的原因。冰化了不就是水嗎?我們講過一天的養生,這里是講四季的養生。一天的養生是從肝膽起始:子時是膽當令,丑時是肝當令。一年的養生也是從肝膽起始的,春天要護住肝膽的生發之氣。中醫有一句經典的話,叫做「凡十一臟取決於膽」,意思是體內是一個臟腑(所有的臟腑),全都取決於膽氣生發產生的生機。沒有這個生機,一切無從談起。拿做企業為例,最重要的是抓企業的生機、增長點,而不是說只看目前能賺多少錢。賺錢是後續的,是秋天的事(屬於收獲)。春天的養生,我們花了不少的功夫來講,因為春天是萬事萬物的開端,生命的初始,這個階段弄明白了,以後的夏、秋、冬就好理解了。 夏天一定要出汗 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卧早起,無厭於曰,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逆之則傷心,秋為痃瘧,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下面講夏天怎麼來「養長」。經文是夏三月,此謂蕃秀。「蕃秀」就是指夏天到了,自然界到處都是如同麥穗開始抽穗了的氣象。「蕃秀」詞義是茂盛,「秀」在《說文解字》里就是抽穗的形象。天地氣交,指夏至,一陰初生,陰陽之氣開始交會。夏至就像一天當中的正午時分,陰陽氣開始交接。萬物華實,「華」在古文里通通是花、花朵的意思;「實」就是果實。開花跟什麼有關呢?跟陽氣有關;結果跟什麼有關呢?果實屬陰,結果跟陰氣有關。開花是一個放散的功能,像陽一樣;結果是一個凝斂的過程,像陰一樣。陰主凝聚,陽主開散。 夏天如何養長接下來也是三個例子,來講在夏天如何「養長」。夜卧早起,夏天的氣機也重在生發、生長,所以也要晚睡早起。無厭於日,「厭」在造字之初是吃飽了不能再吃了的意思,理解為滿足,太滿足了就該討厭了,所以「不厭」就是不要討厭。「日」代表太陽、陽氣。夏天就該活躍地運動,充分的享受陽光。我們現代人很少能做到這些,比如夏天,我們都喜歡呆在空調房間避暑,這樣的話即使秋天不得病,冬天也得得病。人一年四季體內氣機的開泄,其實就指著夏天這個時期呢。人在空調房裡,身上的毛孔是關閉的,等一到外面,天氣熱了就會再打開。所以人都會有從空調房進出身體很難受的感覺。因為毛孔不斷地開合,會擾亂身體內部的氣機,會造病,會造很深的病。所謂的「空調病」就是這么得的。夏天就要「無厭於日」,該熱就熱,該出汗就出汗,該散就散,道理上就是不要抑制陽氣的生發和生長。使志無怒,意思就是,讓志向不要憋著、壓抑著。使華英成秀,「華」還是花、花朵的意思;「秀」,就是抽穗、結實的意思。就是說要讓花朵綻放,以便未來能結出果實。使氣得泄,夏天就是要讓氣能泄得出去。就像做企業,不能說只講收益不講投入,這個道理是顯而易見的。夏天就相當於你在投資,就是要不斷地向外支出。若所愛在外,這是在用打比方來說明什麼叫「使氣得泄」:就好像外面有特別讓你喜歡的東西,你不得不往外跑去追求。往外跑就是氣機往外泄,就是讓你的生活活躍而富有動感。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夏天是養長的時候,要遵守自然界和人身的生長之道。逆之則傷心,意思是如果沒有保養好生長的氣機,就會傷到心。心屬火,火被傷了會導致秋為痃疾。「痃疾」就是咳嗽而且上吐下瀉。一到秋天就會有不少咳嗽病人來找我,說秋天的過敏症又犯了,整天狂咳嗽,沒完沒了地打噴嚏,鼻炎也犯了什麼的。這其實都是夏天沒養好。老呆在空調房裡,氣機不能得以疏泄,都憋住了,這樣到了秋天收斂之氣起來的時候,氣機更展不開了,那還能沒病?其實治療鼻炎就是用散法,因為鼻炎屬於肺金為病,病人自身的氣機在夏天沒有散好,那就用葯給他散,讓他別再憋著,效果會非常顯著。奉收者少,就是呈獻給秋天收斂氣機的東西就少了。夏天沒養好,秋天的氣就少,而且冬至重病,就是到了冬至那天,就會發很大的病。現在有很多人就說了,我身強體壯正當年呢,看我怎麼折騰自己也沒事嗎?那是因為還沒到時候呢!到了「冬至」,就是你自身元氣凝斂後轉而生發的時候(身體內環境的「冬至」),會發現已經沒有多少腎精可生發了。因為你夏天沒養生長之氣,到了秋天自然收獲不多,冬天能收藏的東西就沒有多少,到了冬至這天,進行來年「預算」的時候可不得「哭窮」啊!這就是「冬至重病」的道理。 秋天「與雞俱興」 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卧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逆之則傷肺,冬為飧泄,奉藏者少。 再看經文是怎麼講「養收」之道的。秋三月,此謂容平,「容」就是容納,「平」就是平和,意思是秋氣是平和而寬容的收納之氣。天氣以急,中醫認為秋對應燥氣,這里的「急」說的是燥氣的性質:肅斂、不由分說。燥氣就是收斂之氣,「燥」從火,就是用火熱之氣來凝斂。舉個例子就好理解了:北京的夏天有很長一段時間叫做「桑拿天」的,這個時期家裡的衣服、牆壁、地板都潮乎乎的,可是入秋以後呢,特明顯地就能感覺到家裡的東西全變乾燥了,這就是燥氣的作用——看不見、摸不著,但是能抽干水分留下重要的形質。地氣以明,說的是地氣一上來,就顯出乾燥的氣象,所以我們秋天經常有一個形容詞叫「秋高氣爽」。為什麼能夠秋高氣爽呢?因為燥氣屬「金」。「金」又是什麼概念呢?燥就是把一切都燥乾的意思,而燥幹了之後的東西就會很密固,就會收得特別緊,這就叫「金」,金氣就是收斂之氣。什麼叫金屬,金屬是收斂得最純粹的東西,收斂之氣最足。像金子就特別明澈,而那些水晶之類的結晶品都是非常亮的,都是指這個概念。 秋天如何養收早卧早起,天地的收斂之氣開始發揮作用了,人體就應該早睡早起。晚上10點睡覺,11點就能養肝膽之氣:不然你的肝膽是死活養不起來的。尤其嗜酒的男人,老喝酒最損肝膽,然後再夜裡不睡覺,就更加損壞,所以現代男性的肝病越來越多,都是自己的習慣在造病,別怨別人!別怨爹媽的遺傳,跟遺傳沒關系,是你自己的生活方式決定了你要得這種病的。與雞俱興,金雞報曉,早晨太陽一出來,公雞就打鳴、活躍起來了,人這個時候也應該順應自然的氣機起床開始一天的生活了。屬相中講「酉雞」。酉時為腎精當令,所以這里的「雞」代指腎精,「與雞俱興」就是人隨著腎精的生發而起。如果凌晨3點到5點人經常會醒來,這是生命處於低水平狀態的表現,因為這表示你身體的收斂之氣沒了,收不住陽氣,天還沒亮,陽氣就飄到了體表,准備應對病人一天的耗散了。使志安寧,腎藏志,順應了秋收之氣,就能使腎精不妄動。說句實在話,秋天性生活都要有所收斂。動物交媾都是春天和夏天最瘋狂,秋天和冬天就非常少見了,有些動物甚至乾脆冬眠了。動物是最遵守自然法則的,要不是因為外來傷害送命的話,絕對都是「盡其天年」的。人呢,現在成了拋開了季節性規律的動物,隨時隨地就可以耗散自己,耗散了身體就會得病。還是逃不出自然規律(俗稱「天命」)。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意思是寧神保養腎精而不妄動,以此來緩解秋天的殺罰之氣。「刑」就是行罰,就是殺氣。秋天的氣機趨向是收斂,就是不再生發了,在往回收,相當於殺生(抹殺生機),殺氣是很重的,所以自己應該順應自然,收斂心神和精氣,讓殺氣盡量平和一些。無外其志,這里又是在反復強調不要外散腎精。使肺氣清,肺對應於秋季。肺的功能是宣發和肅降,宣散氣血於五臟。肺氣清肅則功能正常。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逆之則傷肺,冬為飧泄,奉藏者少。順應秋天收斂的氣機,我們就要做好「養收」。如果悖逆了秋收之氣,就會「奉藏者少」,就是沒有多少東西去發揮收藏的功能了,因為在秋收的階段都損耗掉了。臟腑上呢,就會傷到肺,肺是人體收斂功能的代表。冬為飧泄,「飧」是個會意字,夕食,就是晚飯的意思。「飧泄」是個什麼樣的症狀?就是吃過的飯菜還沒有經過消化,就拉出去了,中醫叫「完谷不化」,說明身體的消化吸收功能都紊亂了。為什麼會「飧泄」呢?因為秋天收斂回的精血太少了,腎中就沒藏納和積累多少精氣,這樣下焦元氣不足,固攝不住水谷,所以水谷未經腐熟就下泄而出了。 冬天「無擾乎陽」 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 冬三月,此謂閉藏,冬天的氣機是向內閉藏的。水冰地坼,無擾乎陽,這是在講天地之象。水都結了冰,地都坼裂了——生機全部回收,藏的氣機發展到了極致。這個時候,絕對不能夠擾動陽氣、做把已經藏納、回收了的陽氣再抽調出來的事兒。現在有一項運動叫冬泳。冬天毛竅都是閉合的時候多,打開的時候少的,陽氣全收在內里,可是冬泳的人,就是要強行地調出陽氣來,好使自己什麼時候都能保持活力。 冬天如何養藏早卧晚起,冬天要順應收藏之性,保證充足的睡眠。必待日光,說的是一定要等到天地的陽氣出現、人身的陽氣出現(比如說自然醒),才開始活動、工作。一定要「天人合一」,不能說天地沒動呢,自己就任性地先動起來,那不是自取滅亡嗎?使志若伏若匿,「若」是好像的意思。「伏」通「浮」,就是「起來」的意思。「匿」意思是藏著。全句的理解為:就好像人的志向若有若無、捉摸不定而不凸現出來。「志」是腎所藏的神,腎精處於收藏的狀態,那「志」當然也是伏藏著的。這樣說還太簡單,下面講得特別生動:若有私意,若已有得,意思是就好像心裡懷著一個小秘密,不願意出去走,因為怕被人看出來;還像是已經得到了想要的東西,不用再耗費心機地營求了。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奪。冬天呢,身體的陽氣都潛藏於內里,所以人要保持體溫而躲避寒冷。因為呆在寒冷的地方,陽氣就不得不被從內里調動出來,用以維持體溫了。陽氣外出體表的表現是什麼?就是微微地出汗,就是「泄皮膚」。冬天穿得少人都會打寒戰,那是肌肉在小范圍地劇烈收縮來產熱。不躲避寒冷而且開泄了皮膚的話,就是違背了冬天內藏的氣機,人體的元氣就會喪失,而且喪失得很快,「亟奪」就是嘩啦一下子就泄掉了的意思。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意思是上面講到的,就是冬天「養藏」的道理。逆之則傷腎,就是如果沒有養好,傷的是五臟六腑中的腎。春為痿厥,就是到了春天,生發之氣起來的時候,由於你沒有養好腎精,就會出現肌肉痿廢這樣的病。肌肉屬於筋,而肝主筋,肝對應著春季,由於冬天的不藏,春季無法生發元氣,所以筋的功能就不正常。「痿」就是全身、手足無力,沒有勁。「厥」是什麼呢?好多女孩子冬天不好好養生,春天就會出現厥症,不是昏厥,而是手腳冰涼的「厥」。這就是由於基礎不足,元氣生發不多,只能先保證五臟的供應,四肢元氣不夠,手腳就冰涼。遇到這樣的女孩子來看病就很難辦,因為不改變生活方式,她的病就好不了。生活方式改變了,身體自然會好,可以不吃葯!我的原則就是要環保,少用葯,大家也許不太清楚,種一畝甘草會造成幾畝地的沙漠化。國外的甘草素都是要從咱們國內進口的,用著你的資源,讓你沙漠化,我自己不種植。所以能不用葯就不用,大家都學會養生就好。這就是春、夏、秋、冬的「養生」、「養長」、「養收」、「養藏」——四季養生的原則。下面幾段還是對相同的原理進行進一步的闡述,我只簡單地講一下。 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故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逆其根,則伐其本,壞其真矣。 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這是在講四時、陰陽的變化是萬物得以存在的根本,人肯定也不能例外。所以呢,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從其根。如何保養身體?這里說得最明白,就是春夏要養元氣的生發之機,秋冬要養元氣的斂藏之機。在《易道經》里,春夏養陽,就相當於乾卦#,就是「自強不息」,就是你該做什麼就做什麼;秋冬養陰呢,就相當於坤卦#,就是「厚德載物」,越厚越好,收斂得越多越好。故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逆其根,則伐其本,壞其真矣。就是說順應了四時、陰陽的規律去生活,那麼就能與自然萬物同生同在,否則就是在戕伐自己生命的本真。 故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痾疾不起,是謂得道。 《黃帝內經》又在不厭其煩地重復強調了:故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這就談到了「終始」的問題,終始就是死生。生成或者死亡的關鍵,就是要懂得「因天之序」(春夏秋冬)。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則痾疾不起,就是說,違背生命的規律肆意妄為的話,最終一定會百病叢生,什麼疑難雜症都會出現;而遵守自然規律,一定是大病小病都不會得,這樣呢,就「是謂得道」。 道者,聖人行之,愚者佩之。從陰陽則生,逆之則死;從之則治,逆之則亂。反順為逆,是謂內格。 道者,聖人行之——這句話非常有名,「行之」就是必須得遵循規律去做。按照規律去做了,就叫「得道」。愚者佩之,「佩」是通假字,通「悖」,是違背得意思。如果違背了四時陰陽的規律,那麼這個人就是愚蠢的人,只會不斷地耗散自己,導致「半百而衰」。 不治已病治未病 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葯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斗而鑄錐,不亦晚乎。 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這是中醫大夫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有人說,這是中醫預防醫學的內涵,指在沒生病之前就可以調養。而更深的意思是不治已經生病了的臟腑,而從沒生病的地方開始調治。舉個例子,比如說肝病。肝在五行中屬木,木能克土,所以肝癌要是轉移的話,通常是轉移成胃癌,因為脾胃屬土啊。再比如,人一生氣了,就會吃不下飯,對不對?怒這種情志屬於肝,所以生氣應該是傷肝的,可實際生活中往往體現的不是肝疼,而是胃痛,或者左肋這兒疼得要命,這就是肝有邪氣了,直接就往胃那兒傳。很多有胃病的男人,說句實在話,就是要麼受上司、領導的氣,要麼受老婆的氣。所以我說女同志啊,你們老公得了胃病,你們應該反省自己,是不是給他氣受了。在外面工作上他憋悶,這個可以理解,但如果他真得了胃病,就要很小心了,因為胃病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於木克土造成的,是由於生氣造成的。所以,「不治已病治未病」就是假如已經得了肝病,那肯定就知道邪氣要往脾胃這兒傳,這個時候,不要去治肝,要先固守住邪氣下一步進犯的地方,就是從脾胃開始治療。把脾胃固守住了,身體的消化吸收功能強了,元氣攢足了,反過來就能把肝氣給理順了,這樣肝病自然就好了。在這里我警告大家,生活中一定要小心,不要生氣。現代社會,很多病都是由於生氣造成的,生病能夠導致體內氣機的不暢快,生長收藏失去節律。不治已亂,治未亂,這個道理和「不治已病治未病」是一樣的。好比經營一個企業,某個部門出問題了,應該從規章制度上去改進,而不是單單去追究責任人。經典中的這些辭令,可以用在生活中的任何地方。夫病已成而後葯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斗而鑄錐,不亦晚乎。病已經形成了才求醫問葯,亂子已經引起來了才去關注治理,這都是現實中常見的情況,《黃帝內經》是怎麼批評的呢:就好像口渴了才拿起鎬頭挖井;兵臨城下了,才開始鑄造槍炮——這不是開玩笑嗎?在事情沒有發出徵兆以前就應該預想到、並採取相應的措施,不讓事情發展得無法控制。就像,如果不生氣了,就沒有了所謂的肝鬱嘛!這都是在講如何養生(生命)。要做一個君子,在別人不重用你的時候,你不抱怨,也不生氣,自己繼續積攢實力。古人為什麼那麼注重道德修養呢?為什麼要學習《大學》和《中庸》呢?實際上《大學》和《中庸》才是治病的良方!不要以為治病有奇效的才是良方,千萬不要有這種誤區。大道無形,道德修養才是讓人不得病的良方。葯物都只能是起到臨時賑災的作用。已經得了病再去求葯,就像是「渴而鑿井」一樣,已經晚了。試問東西破了,經過無論多精細的修補,還能回到原樣嗎?事物的道理都是一樣的。(本文是中華解讀《黃帝內經》第一人曲黎敏所著《黃帝內經·養生智慧》一書的節選,要全面、系統地了解中醫養生文化,請看曲黎敏教授的書)

閱讀全文

與如何解讀黃帝內經中的夏季養生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農村養老保險去哪交費 瀏覽:837
怎麼找片網站 瀏覽:284
重陽節賞菊方案 瀏覽:671
為什麼江蘇人長壽 瀏覽:491
外甥給80歲老人賀卡寫什麼好 瀏覽:46
養老金異地辦理流程 瀏覽:244
孝敬之星簡介100字 瀏覽:620
這樣才能搜到看片的網站 瀏覽:645
韓國推理 瀏覽:324
獨生子女補貼父母離異怎麼辦理 瀏覽:965
武漢市退休人員醫保卡每月多少錢 瀏覽:136
威廉富林克米勒的電影 瀏覽:451
退休首月企業還有什麼耍發 瀏覽:280
養老金單軌制什麼時候實現 瀏覽:102
廣元足浴養生會所哪裡好 瀏覽:68
愛因斯坦的父母是什麼親戚 瀏覽:784
許藝昌演過所有電影 瀏覽:783
地藏神魔電影在線觀看 瀏覽:912
四級真做電影 瀏覽:494
80歲老齡人補貼 瀏覽: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