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健康養生 > 怎麼馴服養生的人

怎麼馴服養生的人

發布時間:2024-06-14 17:13:26

⑴ 生活中很多人在注重養生,那應該怎麼養生最好

其實養生最佳的方法就是遵循自然法則:雞鳴起床,天黑入睡。保持一個好的生活作息習慣,人的精神面貌也會保持在一個持續穩定朝氣蓬勃的狀態。適度的鍛煉,冬練"三九,"提高抗寒耐寒耐受力,夏煉"三伏",提高抗高溫高熱耐受力,從而增強整體生理素質和免疫抗病能力;切忌熬夜,保證八個小時正常睡眠,如果工作不允許正常睡眠,那就等著身體出現症狀吧!

⑵ 呼吸養生保健如何訓練

呼吸是生命的本能,人人都在呼吸中度過一生。但現代醫學證實,不正確的呼吸方法,會影響機體的生理功能和損害身體的健康。倘若能及時調整呼吸方法,通過呼吸訓練,學會用正確的方式呼吸,對於防病保健和緩解病情是大有好處的。在國外的很多保健機構,都用調整並使用正確的呼吸方式來治療疾病。

1.減慢呼吸的必要性人出生後,在靜息的狀態下,用的是生理呼吸,也稱作自然呼吸法,這是一種完全不加意念支配的呼吸,健康的成人在靜息時每分鍾呼吸16~20次。此自然呼吸法用的是胸式呼吸,它主要是由肋間肌肉收縮或舒張使肋骨上舉或下降、胸廓加闊或變窄來完成的。此呼吸法的特點是自然、柔和、均勻,缺點是呼吸不夠深長。研究長壽問題的學者們,在研究時發現,長壽的禪僧在坐禪中他們的呼吸次數為每分鍾4~5次,甚至有的僅為每分鍾1~2次,真可謂是吸氣綿綿、呼氣微微,息息均勻及深長。研究學者們還發現,環境適應性較強,以長壽著稱的烏龜,每分鍾呼吸也僅有4~5次,一些長壽動物如大象、鱷魚,它們的呼吸次數也很少;而猴子,呼吸次數在每分鍾內多達32次。由此,學者們還指出減慢呼吸是健康長壽的方法之一。其理由是慢而較深長均勻的呼吸更有利於肺的充分擴張,更有利於血液充分攜帶氧,所消耗的體內能量也較少。

2.腹式呼吸的形式腹式呼吸是減慢呼吸的方法之一。腹式呼吸主要是由膈肌收縮或舒張,促使胸廓增長或短縮來完成。腹式呼吸分兩種,一種為順腹式呼吸法,吸氣時膈肌下降,腹部外凸;呼氣時膈肌上升,腹部內凹。另一種為逆腹式呼吸法,與順呼吸法相反,吸氣時膈肌上升,腹部內凹;呼氣時膈肌下降,腹部外凸。

3.腹式呼吸的作用腹式呼吸有利於胸廓的擴張,哮喘、慢性氣管炎、肺氣腫等慢性呼吸道病人,胸廓常呈桶狀畸形,正常成人胸廓的前後徑要短於左右徑,而桶狀胸廓的前後徑等於甚至大於左右徑,肺活量受到障礙,此時採用通常的胸式呼吸方式,常不能吸人足夠氧氣以滿足生理需要,倘若鍛煉用腹式呼吸,不僅能夠使肋間呼吸肌得到適當的休息,而且還可使呼吸功能得到改善。再則,腹式呼吸時,膈肌的上下運動、腹肌的外凸與內凹的活動,都會使相關的臟器組織得到有益的按摩,促進腹腔的血液循環和淋巴功能,對於減少腹部器官的淤血、協助腹主動脈輸送血液到身體末梢部分,同時又幫助腹主靜脈血液返回心臟,減輕心臟負擔。並加強了腸胃功能和消化吸收能力,使腸蠕動增強,防治便秘的發生。

有研究表明,順腹式呼吸對防治心血管和腦血管疾病療效較好,逆腹式呼吸對防治消化系統疾病療效較好。但中國古代養生家認為,逆腹式呼吸對培育元氣,打通任、督二脈,涵養精、氣、神,長壽延年,治療五勞七傷有獨到之處。中醫養生理論則認為,腹式呼吸可激活經絡系統,增強臟腑功能,對保健延年有一定作用。為此,中國道教養生理論提倡龜息。龜息也便是龜的呼吸方法,龜的呼吸方法其實是典型的腹式呼吸,因為龜的生理因素特殊,肺不能直接呼吸,要靠腹部的起伏才能帶動肺的呼吸。因此,腹式呼吸是人體的一種保健長壽的方法之一。我國傳統的氣功保健法,其要領也是以仿生龜息的腹式呼吸為主,其目的也是在靜中以調整呼吸,盡量使其變得柔細深長。

鍛煉腹式呼吸時,可見到腹部的起伏,但在訓練操作過程中,切忌故意用力挺縮肚腹。形成腹式呼吸時往往覺得整個腹部都在呼吸,有功夫的人,即不加意念的導引,也會覺得腹部在作自動的收縮起伏呼吸。因此說,肚腹的挺縮運動,是在循序漸進的訓練中自然形成的。

對於初學腹式呼吸者,每練5~10分鍾後都要改為自然呼吸法,以免呼吸肌過於疲勞,發生麻痹、憋悶等氣機逆亂等不良反應。練腹式呼吸還應留心吸氣時間要較短些,呼氣時間較長些,可按吸與呼之比為1:2或1:3進行為好。對於孕婦、腹水病人,因腹部膨脹,膈肌難以運動,故孕婦、腹水病人不宜作腹式呼吸。還有高血壓病人難以練習逆腹式呼吸,哪怕在練習順腹式呼吸時,也應做到吸氣自然,呼氣柔細深長,這樣有利於血壓的下降。

此外,不管你採用何種呼吸法,平時都應做到心平氣和、不生氣、少激動。因為生氣或激動都可使呼吸變得粗促、散亂。倘若平時沒有經過適當的運動鍛煉,就不要做劇烈的運動或重體力活動,因為沒有鍛煉的人,做過於激烈的體力負荷運動,會使心跳增速,呼吸加快,身體的生理耐受力難以承擔,而損害身體。

⑶ 怎麼改變一個人的健康觀念讓他們重視自己的健康!

一、認知到養生的重要(或者說對養生的開悟)
對養生的開悟主要是自己要認知到養生的價值,同時也要知道養生是一個過程,而不是結果,不能因為某一樣或幾樣病痛纏身去養生,更不能因為養生了一段時間病痛沒有消除而停止養生;

養生的重要可以從
A、殘酷的現實看出:
歸納如下:
1、過多的食物攝取,如暴食暴飲,貪杯現象;
2、不均衡的食物攝取,如長時期的偏食,或用於上班原因;
3、有害食物的攝取,如食物含激素、防腐劑、農葯、化肥等;
4、污染的空氣及不合格的水源,如工廠排污、汽車尾氣等;
5、食物極為豐富的今天,不了解食物的性而盲目的吃各種東西;
6、不合理工作強度及工作壓力,表現出低落、壓抑等情緒;
7、無規律作息時間及無規律飲食習慣等。

B、慢性病的橫行:
慢性病知多少
中國人一半以上的人患有各種類型的慢性病,如高血壓、糖尿病、頻繁性感冒、神經衰弱、憂鬱症、關節炎、支氣管炎、鼻炎、風濕、哮喘、失眠、習慣性便秘、痔瘡、白血球或血小板低下、慢性胃炎、肥胖、高血脂、高血粘、血管硬化、冠心病、慢性肝炎、脂肪肝、膽囊炎、各種結石等,這些慢性病嚴重危害人體健康,如果考慮到年齡增長的因素,這個數字還將增多,意味著可能每個人的一生都會有某些慢性病的折磨。

二、掌握養生的一些基本原理(認知生命、認知食物、認知環境)
掌握養生原理,就是掌握一些養生的理論知識、基礎知識,只有具備了一定的養生知識,你才可以系統的長久的堅持,你才可以形成自己的養生觀,而不是聽別人的指揮,吃這個好,服那個好;
三、遵循生命本質、順應自然環境、一生善待自己
養的是生命,生命本身的運轉規律要清楚,那就是自己的命呀,花點時間值,不管生命多麼深奧,他也是自然界的產物,必然是順應自然的生存方式,從自然界找規律的養生方式就會有神奇的效果;
以上三點,第一點是從意識上重視,第二點是具備一些養生知識,第三點是方式方法。這是否有點為難養生的人們,直接告訴方式方法或訣竅就好,干嗎弄得這么復雜,這就是今天人們養生中存在的大問題之一,急功近利想走捷徑。
這是自己的命,不從意識上徹底重視,不願去學點養護知識,能叫科學的養生觀嗎?所以懂一個養生的理,往往比養生本身更重要!
另外,科學的養生觀還應該體現在簡單上,只有簡單才會易行,所以我的養生觀是:簡單而普通,樸素且自然,簡單而不失科學,自然但遵循生命本質的養生觀!
不然,那些養生的,自然是扭曲了養生的本意,看看日常飲食中的那些中葯材,當飯吃,都是些好葯材,加上一瓶瓶的維生素,一罐罐的營養粉,就好像個個都在自己為自己治病似的,只是提前「治那些還沒有生的病」,美其名曰「治未病」。

⑷ 人為什麼要養生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又該怎麼去養生呢

《中醫大辭典》中:「養生」是研究增強體質,預防疾病,以達到延年益壽的理論和方法。出自《靈樞.本神》篇。《抱朴子內篇 .微旨》謂:「凡養生者,欲令多聞而體要,博見而善擇,修篇一事,不足賴矣。」養生內容廣泛,方法眾多,而調飲食,慎起居,適寒溫,和喜怒是代表性的養生學觀點。

《黃帝內經》第一篇中提出要做到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恬淡虛無,節欲保精。和於術數就是說運用各種修身養性之法,如呼吸,吐納,氣功等來養生。而食飲有節,起居有常就是飲食與睡眠要有節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歸,不熬夜,不吸煙,不飲酒。恬淡虛無就是思想閑靜,心無雜念。節欲保精需要注意房事不要過度。

第二篇中論述了四時生長收藏的自然規律及順應四時的養生方法。

冬三月(12.1.2月),是萬物生機閉藏的季節。在這一季節里,水面結冰,大地凍裂,所以人不要擾動陽氣,要早睡晚起,一定需等到日光出現再起床;使情志就像軍隊埋伏、就像魚鳥深藏、就像人有隱私、就像心有所獲等等一樣;還要遠離嚴寒之地,靠近溫暖之所,不要讓膚腠開啟出汗而使陽氣大量喪失。這乃是順應冬氣、養護人體閉藏機能的法則。違背這一法則,就會傷害腎氣,到了春天還會導致四肢痿弱逆冷的病症。究其原因,是由於身體的閉藏機能在冬天未能得到應有的養護、以致供給春天時煥發生機的能量少而不足的緣故。

⑸ 怎麼誇一個人喜歡養生的人

如果是喜歡養生的話,我覺得還是非常健康的,你就可以說你的身材,還有容貌保持的真好

⑹ 靜坐養生如何訓練

靜坐是古代養生家們修養身心的一種基本方法。在諸多的靜坐姿勢中,以盤腿靜坐的保健作用效果最好。盤腿靜坐的形式分為自然盤坐、單盤坐和雙盤坐。盤腿靜坐的益壽、祛病、健腦作用已被現代醫學所認識。

1.盤腿靜坐的保健作用盤腿靜坐有多種保健作用,分析如下:

1.健腦益智作用盤腿靜坐過程中,人體的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系統會發生一系列效應性改變。下丘腦是植物神經系統的高級中樞,下丘腦的活動直接影響植物神經系統所屬的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系統。在盤腿靜坐過程中,副交感神經系統的活動常常趨於生理性增強,對健腦益智有增進作用。

2.內源性阿片肽的獲得在靜坐過程中,大腦高級神經中樞會分泌出「快樂物質」——腦啡呔,腦啡呔也稱作內源性阿片肽。現已測出在靜坐中5-羥色胺的分泌是增多的。而葯理學研究認為,多種毒品的結構都有一部分與5-羥色胺的結構相近,但服用毒品所發生的5-羥色胺效應是虛假的,會導致大腦高級神經所分泌的5-羥色胺的實際減少,而引發萎靡不振、全身無力等毒副作用。而在靜坐過程中,5-羥色胺的增多是生理性的,此內源性阿片肽的保健作用十分廣泛,可營造人的好心情,可使人增強記憶,可活化腦細胞,可調整內臟功能,可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在祛病、抗衰老、延年益壽方面有獨到的作用。

3.消除精神壓力在靜坐時要排除雜念,減少慾望,保持松靜愉悅的心態,這對消除精神上的壓力和煩惱有一定的作用,給中樞神經一個體息調整的機會。

4.增強免疫系統的活力在靜坐時,內分泌系統功能得到了生理性增強,從而增強了免疫系統的活力。美國威斯康星大學健康學家對50名志願者做試驗,其中25名參與者每周5次做靜坐練習,每次靜坐約一小時;其餘25人做跳舞等其他健身運動。8周後,對參加受試人員進行大腦前緣活動狀況的電子掃描檢查,檢查發現,靜坐者的大腦左側細胞顯得特別活躍,體內抗體水平較高,而對比組人員則不如靜坐組明顯。

5.調動自身的潛能生命有一定自行康復的功能,在通常情況下,人的康復能力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並不能很好地發揮出來。從這個意義上講,盤腿靜坐能夠使生命的潛能發揮出來,起到保健祛病的作用。

6.整體調節作用盤腿靜坐不是針對局部的病患,而是對整個機體的身心狀態起到全面的、雙向的調整作用,如高血壓者可降低血壓、低血壓者可升高血壓。

7.開啟會陰穴的作用道家與密宗養生理論認為會陰穴是人體不容易開啟的「鐵門」。在雙盤腿靜坐的姿勢下,會陰穴便處於鬆弛狀態,容易開啟。會陰穴的開啟對於打通人體中脈、沖開頭頂進會穴有獨到的作用。中脈一通,百脈俱通,百穴皆開,百病不生。故稱會陰穴為「生死竅」。中醫理論認為,會陰空與性腺、腎功能關系密切,又是任督二脈的樞紐之地,會陰穴的開啟,對於自身能量的轉換有促進的作用,對保健祛病有很大的影響。

2.盤腿靜坐的姿勢盤腿靜坐的姿勢分為以下幾種:

1.自然盤坐放鬆褲腰帶,頭頂端正,下頜稍內收,兩眼微閉,口輕合,舌舔上齶,面帶微笑,含胸擾背,腰站自然伸直。兩腿交叉盤起,左壓右或右壓左均可。兩足均按放於坐具上,能夠分別壓在對側膝下。兩臂自然下垂。雙手能夠分別自然的放在大腿上,能夠手心向下,也能夠手心向上,還能夠互相輕握或結手印,置放於丹田處。

2.單盤坐單盤坐對頭部、上半身以及手臂的安放要求均同自然盤坐,只是在盤坐時將一條腿盤在另一條腿上,把盤起之腿的足搬上來,放置於被壓之腿的大腿上,左壓右或右壓左均可,但應輪換盤。此坐法只有一足與坐具相接觸。

3.雙盤坐頭、身、手臂姿勢均同自然盤,雙腿的盤法是先將左足或右足放在對側的大腿上,然後再將對側的足搬上來放在另一側的大腿上,兩足心均應朝天。這樣,雙盤坐的兩足均不接觸坐具而是置放於對側起來的大腿上。

還應說明,盤腿靜坐應准備坐墊,坐墊的後面應高出前面一二寸為好。

3.盤腿靜坐前的肢體訓練為了靜坐的穩當舒適,靜坐前需要先做如下訓練。

1.打腿端坐床上,兩腿前伸,足跟著床,然後雙手握空拳或張開,用空拳或手掌稍用力盤打大腿到小腿的上下、左右各個部位至舒適微熱。

2.俯拍湧泉端坐床上,兩腿前伸,足跟著床,上體彎腰前俯,同時兩臂前伸以兩手掌拍打著兩足心湧泉穴,然後直腰坐正為一次,反復做36次。夠不著湧泉穴者,不可勉強,盡量使腰前俯即可。

3.活腰自然盤坐在床上,兩手放在兩膝上,然後晃動上身,先順時針旋腰36次,再逆時針旋腰36次,旋腰時上體一定要放鬆做繞環運動。

4.壓腿端坐在床上,伸直左腿,然後將右腿屈膝,右腳放在左大腿上,用右手扶住右膝,左手握住右腳,然後用右手下按左膝,使之盡量接觸到床面,再上提恢復至原狀,一下一上為一次,反復做至右大腿根靈活。如法再換左腿按壓,至右腿根靈活。

5.旋腳端坐在床上,一腿伸直一腿屈,把屈腿的腳放在伸腿的膝蓋上,一手握住屈腿的腳腕,一手握住屈腿的腳尖,輕輕轉動所握之腳的踝關節,內旋外轉各36次。如法,再換另一腳做踝關節運轉。

6.上坐上述預備動作熟練後,下肢各關節都靈活了,便可試著雙盤坐。如不適應,千萬不可勉強,還需接著訓練。就健身而言學練前幾項動作對預防腿腳衰老有獨到之處。

7.下坐下坐後,不要急於下地走動,可先伸直雙腿,做大腿、小腿、膝蓋的拍打按摩活動,再做雙腳的踝關節的旋轉活動,再做腰部的隨意運動後,再下地慢慢走動。

4.靜坐的意念意念屬心理學的范疇,是人們常說的「想」。靜坐時調整意念的目的是為了人靜、為了使紊亂的大腦神經有序化。因為靜坐就是要調整、強化生命的信息,靜坐的過程就是一個發生能量、挖掘潛在能量的過程。特定的良性意念,是自身的高層次、潛在性的生命的能量,時間一長,此能量便會明顯地顯現出來。但不良的、惡性的意念,不僅達不到祛病強身的目的,還會出現靜坐偏差。

美國哈佛大學的研究表明,好的意念能增強免疫系統的作用,使兩種重要的免疫細胞增加,一種是唾液免疫球蛋白A細胞增加,另一種是T淋巴細胞增加。國外有學者說:「疾病之所以能寄生於我們的身體,危害我們的健康,主要原因就是我們的意識發生了偏差。」

5.靜坐時的意守意守也屬心理學的范疇,即人們常說的「留心力」。靜坐時的意守就是將留心力集中於身體某一特定的部位或身外的美好景物,也就是大腦意識思維的高度集中,以收到抑制雜亂無紊的思維。意守要講究穩定性,也就是時間上的持續,能持之以恆,不是今天意守這里,明天又意守那裡。意守還要講究適度性,要防止假意過濃,對意守的對象要似守非守,若即若離。在意守的過程中也可配合良性的意念,讓意守與意念在靜坐過程中相輔相成,起到良好的保健身心的作用。

靜坐中意守的部位很多,各人可依據自身的體質病情選用,下舉幾例:

1.意守印堂印堂在兩眉之間,有升陽益智的作用,低血壓及欲開發智力者宜用,高血壓者禁用。

2.意守下丹田下丹田天位於臍下三橫指處。意守下丹田保健作用最強,又最穩妥,古今養生靜坐者都提倡意守下丹田。中醫理論認為:下丹田是任脈、督脈、沖脈的經氣運行的起點,是體內元氣升降開闔的樞紐,是男子藏精、女子細胞之處所。道家養生理論認為:下丹田是性命之祖、生氣之源、元氣聚集之所。現代醫學認為:下丹田位於腹腔、盆腔交界處,是腹腔植物神經的主要神經叢、神經節所在地,它支配該區域內所有臟器、血管和內分泌系統,對全身影響極大。這都說明了意守下丹田在靜坐中的重要性。

3.意守湧泉湧泉位於腳前掌的中心處,中醫認為是腎氣之根,降氣之處,具有育陰潛陽的作用。陰虛火旺者、上實下虛者、及高血壓病患者易守此穴。但中氣下陷、低血壓病人不要意守此穴。

4.體外意守可選擇你最喜歡的、熟悉的、簡單的外界環境作意守,如:日月星辰、山河湖泊、花園草地等;其特點是容易放鬆,最適合神經衰弱,初學靜坐者選用。

6.靜坐的原則靜坐雖有益健康,但必須遵從以下幾條原則,才會起到保健祛病效應。

1.靜坐的嚴肅性坐是為了靜,只有心靜下來,才是坐的目的,倘若心靜不下來,坐也是通常的休息而已。由此說,入靜是靜坐的真諦與必需。

2.靜坐的持久性靜坐必須持之以恆,養成規律化、生活化,以形成條件反射,能更好地發揮靜坐的保健效應。

3.靜坐的特殊性靜坐起源於宗教,但宗教靜坐與養生保健靜坐有著本質上的不同。宗教靜坐有著特定的宗教思維方式,在靜坐中不僅要求深層次的人靜,還要求在入靜的基礎上人定,追求出神入化的境界,由此宗教靜坐要求坐的時間比較長。養生保健靜坐要求排除雜念以求入靜,但人靜的目的是使體內的一切物質都能發揮好的生理效應,起到養生祛病的作用,所以養生保健靜坐要因人而異坐到恰到好處便可。

7.靜坐的留心事項①必須做到因人而異、循序漸進的原則。最好在有靜坐經驗的老師指導下進行,千萬不可盲目亂來。

②靜坐的環境要安靜,空氣要新鮮,溫度要適宜。靜坐時不要受驚嚇,並留心防感冒。

③在心煩意亂時,心意過重時,勞累疲乏時,均不宜練靜坐。要待到心情相對平靜、身體歇過來之後再練靜坐。

④在靜坐中,有些人會出現幻聽、幻覺,要採取不理睬的心態,千萬不可當真,古人說:一心不動,幻象自退。

⑤靜坐必須與平時的心性修養、日常生活中的飲食起居的調理相互有機的結合,才會更好地發揮出養生保健的效應。

⑥有精神障礙的人、有精神疾病的人均不宜學練靜坐,以免發生靜坐偏差,造成不必要的心身損傷。

⑦對於入靜困難的人,在靜坐中也可默念字句或聽美妙的音樂,以排除雜念幫助入靜。

閱讀全文

與怎麼馴服養生的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9070 瀏覽:264
現代女星露點電影 瀏覽:839
日本污電影 瀏覽:683
崇明重陽節國旗下講話稿幼兒園 瀏覽:788
保險公司發退休金 瀏覽:560
山東事業幹部退休年齡 瀏覽:778
韓劇吃小孩子的一部劇叫什麼 瀏覽:667
退休工資到期不發 瀏覽:145
吉林市的養老院多少錢一個月 瀏覽:818
最長壽的獅子 瀏覽:924
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離退休人員 瀏覽:768
北京市退休工資調整2020 瀏覽:930
老人過世安葬後如何告知親友 瀏覽:802
蜘蛛俠123是哪個公司拍的 瀏覽:739
和兄弟妻子偷情韓劇 瀏覽:113
中醫養生保健專業學校有哪些 瀏覽:738
老了退休金給多少錢 瀏覽:947
視頻右上角水印ippa 瀏覽:34
網站在線觀看視頻大片 瀏覽:200
愛你媽買批麻花愛情 瀏覽: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