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健康養生 > 古代說人如何養生

古代說人如何養生

發布時間:2024-05-29 10:28:03

『壹』 揭秘古代文人養生七法

逸游法

北宋著名文學家蘇東坡說過:“江山風月,本無常主,閑者便是主人。”利用節假日外出遊覽,投身於大自然,探幽覽勝,能令人心曠神怡,疲憊、郁悶盡置身外。

臥遊法

在年高體弱無力外出的情況下,將自己喜愛的山水畫貼於居室四壁,足不出戶,卧而賞之。元朝名畫家倪瓚在《促顧贄見訪》詩中稱之為“一畦杞菊為供具,滿壁江山作臥遊”。

閑賞法

布置好自己的庭院,在庭院里栽花種草、飼鳥養魚,使環境清雅,能調節生活節奏,陶冶性情。明代詩人、戲曲家高濂曾著《燕閉清賞箋》,把鑒賞清玩作為文人養生的`一項重要內容。

沐浴法

宋代文人沈存中說過:“衣服勤洗浣,以香沾之,身數沐浴……則神安道勝也。”《禮記·內則》也提出“五日則湯清浴,三日具沐”的要求。

散步法

南朝齊梁時思想家、醫學家陶泓景就說過“飽食,不用坐與卧,欲得行步務作以散之。”散步時須徐步緩行,老弱者不妨執杖相助。

靜坐法

北宋著名文學家蘇東坡十分推崇靜坐養生法,他曾在儋縣建一“息軒”,並題曰:“無事此靜坐,一日是兩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

睡眠法

南宋詩人陸游晚間讀書,一般不過晚10點。他說,睡眠是消除精神疲勞的最佳方法,文人經常熬夜思維能力下降,於身體健康無益。

『貳』 中國古人是怎麼樣運動養生的

古人的運動養生觀以華佗最具代表性。華佗是東漢著名的醫學家,字元化,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他在醫術上卓有成就,而「曉養性之術,年且百歲而有壯容」他所以能長壽、健康,精神飽滿,是與他本人重視運動健身分不開的。他在繼承導引理論和自己實踐的基礎上,根據人的生理和醫學原理,闡明了運動在養生中的重要作用。他認為,人要防病祛病,必須增加體內的營養物質,常使身體運動。促進血液循環,以達到健身防病的目的。

據《三國志·華佗傳》記載:他曾對弟子吳普說:「人體欲得勞動,但不當使極爾。動搖則谷氣得消,血脈流通,病不得生,譬猶戶樞不朽是也。是以古之仙者為導引之事,熊頸鴟顧,引挽腰體,動諸關節,以求難老。」

他的這種符合科學原理的導引養生理論,是我國醫學史上的創見,也是我國古代正確的體育運動的思想基礎。

華佗的「動以養生,動以祛病」的觀點和主張,是他導引理論中的精髓和核心。他在長期的運動實踐中,潛心研究和總結前人導引的經驗,在廣泛吸取各家導引式經驗的基礎上,創編了仿虎、鹿、熊、猿、鳥五種動物形態的五禽戲導引保健操。從內容上看,五禽戲中的五種動物形態動作各有特點,各有其效。例如,五禽戲中的虎戲模仿虎的勇猛剛威,以增長氣力;鹿戲模仿鹿的賓士反顧,以靈活腰腿;熊戲模仿熊的倒卧翻滾,以暢通血脈;猿戲模仿猿的攀援跳躍,以靈敏身軀;鳥戲模仿鳥的展翅高飛,以悅心情。從五禽戲鍛煉動作來看,大部分動作是俯伏在地上進行的,運動量較大,雖然形式上是一套以健身防病為主兼有醫療作用的保健體操,但華佗說「起作一禽之戲,沾濡汗出」,這說明他並不一定要求人們做完全套動作,而要求鍛煉者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有選擇地去做適宜自己的鍛煉內容。據說華佗的弟子吳普由於堅持不懈地練習五禽戲,年到90仍耳聰目明,牙齒完整。

『叄』 「古人與養生」先輩們的8種方法我們可以借鑒

我國古代名人中,無論是思想家、文學家、教育家、還是醫葯學家,活至六、七十歲,甚至八、九十歲者,不乏其人。他們在自己的生活、經歷、實踐中,摸索出了許多的 養生 方法,時至今日對我們後人而言,依然不失為一些良好的借鑒。

睡眠法:

南宋著名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陸游,享年85歲,一生為後世留下九千餘首詩篇,其 養生 方法便是注重睡眠,他在晚間讀書時,一般以二更鼓盡(晚上10點左右)為最晚限度。

睡眠是生命的需要,是消除生理疲勞和精神疲勞的最好方法。經常熬夜,不但會引發免疫功能失調、記憶力減退、反應遲鈍、健忘以及頭暈、頭痛等症狀,嚴重時還可能導致高血壓或者猝死。

靜坐法:

「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著名文學家蘇軾非常推崇以靜坐的方法來 養生 。他曾在廣東儋縣建「一息軒」,並題詩:「無事此靜坐,一日似兩日;若活七十年,便是百四十。」

靜坐法要求坐姿端正、兩目微閉、凝神靜氣、意守丹田。每次靜坐時間可在十五分鍾至半小時左右,是人們在持續用腦過程後一種良好的休息方法。

散步法:

南朝梁時著名醫學家、 養生 學家、文學家陶弘景曾說過:「飽食不用坐與卧,欲得行步務作以散之。」散步時應徐步緩行,年老體弱者還不妨帶一根拐杖,必要時可駐足歇息。

散步是一種最簡單、經濟、有效,適合人類防治疾病、健身 養生 的好方法,也是人們最為熟知的運動方式,對骨質疏鬆症、頸腰椎病、肥胖症、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中風後遺症、神經衰弱、抑鬱症、便秘、免疫力低下等疾病、還有著輔助治療的作用。

沐浴法:

北宋政治家、科學家沈括曾說過:「衣服勤洗浣,以香沾之,身數沐原…則神安道勝也。」《禮記·內則》也提出「三日具沐,五日具員的要求。

經常沐浴,不但可以去除皮膚表面的污垢、各種分泌物和皮屑,還能改善皮膚和肌肉的血液循環,起到消除疲勞、健美肌膚的功效。

閑賞法:

明代著名戲曲作家、 養生 學家高濂曾著《遵生八箋》,而八箋其一的《燕閑清賞箋》便是將鑒賞清玩作為文人 養生 的一項重要內容。

看書、作文之餘,在園中栽花種草,飼鳥養魚,清新的空氣和幽雅的環境能陶冶人的情趣,還能使生活節奏得到有效的協調。

吟詩法:

陸游詩雲:「兒扶一老侯溪邊,來告頭風久未痊;不用更求芎芷輩,吾詩讀罷自醒然。」

吟誦一首好的詩詞,不僅能給人們的聽覺器官帶來美的享受,而且還能通過人的思想感情,產生很大的心理效應,或盪滌肺腑,或勵志省身,或悅性怡情,或寧神忘痛,對人的身心 健康 非常有益。

逸游法:

東坡先生有雲:「江山風月,本無常主,閑者便是主人。」

中華大地山河秀麗、地域遼闊,古人早就有「春日踏青遠足,秋日登高望遠」之說。將自己投身於自然,攬勝獵奇,陶醉於名山大川、江河湖海之中,能令人心曠神怡,疲憊、愁郁便自然消失了。

臥遊法:

元末著名詩人、畫家倪瓚在《顧仲贄見訪》中寫到:「一畦札菊為供具,滿壁江山作臥遊。」觀賞者在欣賞中回味游山水時的情景,從而將病痛漸漸遺忘。

人一旦年老體弱,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感覺便表現出來了,此時的他,可能再也無力外出逸游名山大川,但是,如果將眾多的山水美景畫卷掛在居室四壁,盡管足不出戶,亦可卧而賞之。

⊙文章內容僅供臨床思路參考,非中醫專業人員請勿試葯。

『肆』 古代養生秘訣

古代的宮廷秘方用於帝王皇妃。以前千金難求的秘方在現代中尋常人家也能使用。下面就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古代的時候的養生秘訣,供大家參考。

中國古代養生秘訣有哪些

1、足浴養生法

“足浴”即用熱水泡腳。祖國醫學的經絡理論認為,五臟六腑自足三陰經(脾、肝、腎)始,踝部以下有66個穴位。在中醫看來,熱水泡腳如同用艾條灸這些穴位一樣,有推動血運、溫煦臟腑、健身防病的功效。現代醫學測定,人腳的溫度保持在28~33℃時感到最舒服。老年人動脈硬化,供給腳的血量減少,比年輕人怕冷,腳底受寒發涼,會使機體抵抗力下降,罹患疾病。因此,經常保持又足溫暖,每天晚上用熱水泡腳,可使全身血脈流通,有利於身心健康。其具體做法是;“足浴”要求熱水泡腳時間長些,必須感到全身熱乎乎,額頭有汗感。水溫最她保持在60~70℃之間,開始時水溫可在40~50℃左右,連泡連加些熱水。熱水漫過踝關節為宜,“足浴”一年四季均可進行,但以冬季為最好。

2、靜坐養生法

早在戰國時期,莊子就主張要摒棄私慾,在靜中養生。明朝的王陽明繼承、發揚了這一學說,創建了靜坐術。文學巨匠郭沫若年輕時疾病纏身,痛苦不堪,後來練習靜坐,頑疾消除,一直活到86歲。現代醫學研究表明,靜坐時人的耗氧量顯著下降,心臟負荷減輕,腦血流量增加,人的身心得到充分休息,大腦功能得到積極調整,從而大大提高了人的身體素質,使人耳聰目明健康起來。靜坐養生的具體做法是:

①姿勢:頭自然正直,忌僵硬,鼻正對肚臍,眼微閉,唇略合,牙不咬,舌舐上齶,寬衣松帶,腰背放鬆,肩肘下沉,但不用力;身宜平直,脊椎要正,背勿靠它物,胸部可略前傾;手心向下,自然地輕放在靠近小腹的大腿根部;兩腳平行著地與肩同寬,座位以屈膝九十度為宜。

②呼吸:吸長而緩,呼短而促,行之不經意之間,靜坐特別講究運氣,要求自然、不用力、摒雜念、意在丹田。

③時間:清晨和臨睡前較好。地點不論,每次靜坐30分鍾

3、摩腹養生法

唐代名醫孫思邈“常以手摩腹”作為養生之道。宋代詩人陸游也常作“摩腹功”。他們都成了古代聞名的長壽者。現代醫學證明,摩腹不僅可以調節胃腸道的蠕動功能,而且還能加強胃腸道的血液循環,防止胃腸消化功能失調。摩腹可按照下面的順序進行:

①以兩手的食指、中指、無名指按劍突下(即心窩部),先左後右順摩圓各轉21圈。

②三指由劍突下再向下順摩,邊摩邊移,摩至恥骨聯合處為止,往復21次。

③由恥骨聯合處向兩邊分摩而上,邊摩邊移,摩至劍突下為止。

④以臍為中心,用右手掌向左繞摩21圈,再以左手掌向右繞摩21圈。這里要注意的是,摩腹宜在飯前或睡前進行。手法以柔軟舒緩為宜,體位可採取坐式或仰卧式,應凝神靜心,排除雜念。另外,消化道疾病出血或炎症期間,不宜摩腹。

4、摩腰養生法

中醫認為,腰為腎之府。腰部又有帶脈通過,按摩腰部能補腎益氣,強腰健骨,聰耳明目,不僅能治療泌尿生殖系統疾病,而且可以預防腰痛、疏通血氣,延年益壽。按摩腰部方法很多,這里介紹三種:

①兩手拇指按於肋弓下緣,其餘四指放於後腰處,先順時針揉按32次,再逆時針揉按32次;然後兩手掌自後腰部至尾骨端,上下反復斜擦32次。

②兩手握拳,以拳眼對兩側腰部,上下搓動約40次,動作要快速有力。

③自然站立,全身放鬆,雙手半握拳或手指平伸均可,然後腰部自然而然地左右轉動,隨著轉腰動作,上肢也跟著甩動。當腰向右轉動時,帶動左上肢的手掌向右腹部拍打。同時右上肢及手背向左腰部拍打,如此反復轉動,手掌或拳有意識地拍打腰部、腹部,每側拍打200次。

5、暖腎養生法

南宋大詩人陸游詩曰:“人生若要常無事,兩顆梨須手自煨。”這里的“兩顆梨”即睾丸。睾丸古稱“腎囊”,故古人稱此功偉兜腎囊功”,又名“鐵襠功”。現代醫學認為,對睾丸的按摩可增加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睾丸內分泌功能。雄性激素除了增強雄性功能之外,還有增強蛋白質合成的作用,可使人體魄健康,精力充沛。具體做法是:

①兩手搓熱,左手兜腎囊,右手小指側放在小腹陰毛處,兩手齊用力向上擦兜睾丸、陰莖等100次左右;易手同樣再擦兜100次左右。初練時,用力要輕。次數可達幾百次,視個人情況而定。

②兩手搓熱,然後來回適當用力搓揉睾丸、陰莖等100餘次。

③兩手掌夾持睾丸和陰莖用力向上、下各拉3~5次。

④用手指揉搓睾丸,兩手交替進行,然後揉小腹數十次。練習此功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①循序漸進,練後以無痛感和無不適為度。

②練功時最好同時堅持長跑、打拳或游泳等體育活動。

③陰部要常洗,兩手要保持潔凈,以免引起炎症。

④如有不適,停練並延醫診治。

⑤此功宜早、晚在床上被窩內進行。

⑥要節制性生活。

⑦陽痿、早泄者和年老體弱者適於練此功。未婚青年禁練。

6、揉耳養生法

祖國醫學認為,耳為腎之外竅。腎通過經絡系統直接影響全身各個臟器的功能,從而對人的整體健康起促進作用。因此,歷代醫學家創造了多種形式的耳朵保健功:

①用左手向上牽拉左側耳朵,右手向上牽拉右側耳朵,各十數下,或雙手相交各牽拉對側耳朵,即能使耳朵氣血暢通。

②以兩手掌掩住雙耳,並用手指叩擊頭部24下,以聽到耳內有隆隆之聲即可。此法又叫“擊天鼓”。

③用雙手分別按、揉、摩兩耳廓,然後分別牽拉引動兩耳廓,直到耳廓微紅發熱為止。

7、浴面養生法

歷代養生家十分強調“面宜多擦”。《孫真人衛生歌》說:“飛欲不能修昆侖,雙手揩摩常在面。”現代醫學認為,擦面能改善血液循環,增強面膚彈性,減少皺紋,滋潤臉色,延緩衰老,可防治感冒,頭痛腦脹,迎風流淚,牙痛鼻塞,面癱淌涎。具體做法是:兩手搓熱,掌心緊貼前額,稍用力從上往下擦到下頜,往返約20次;再用兩手大拇指指背,輕輕由上往下擦鼻兩側20次左右,以擦至面部紅潤微熱為度。同時,配合揉點印堂、迎香穴。每日至少做兩遍,方能生效。面部患有瘡癤未愈時忌用。

8、抓頭養生法

『伍』 怎樣理解古代人長壽養生之道,重視人與自然的和諧

古代人長壽的養生之道的話,和他們的作息時間和他們的那個食物,都是有著這個息息相關的關系的。

學會生存——魯濱遜漂流記有感
在這次讀書活動中,我讀的是《魯濱遜漂流記》。它告訴我的道理就是四個字——學會生存。
別小看了這四個字,它卻告訴我了很多。
魯濱遜由於一次偶然,被沖到了一座孤島上。可他並沒有喪失對生的希望,又重新站了起來。在孤島上安居樂業,並有了自己的「子民」:一群貓,忠實的老狗,溫順的綿羊,「波兒」(鸚鵡),聰明的星期五······
雖然有許許多多的困難,可他沒有向命運低頭。編出了籃子,燒出了瓦罐,做出了香噴噴的麵包,曬出了葡萄乾,拿到了烏龜蛋,喝到了甘蔗汁,用羊油做出了燈、乳酪,吃到了鳥肉,抽到了煙斗,最終與星期五等人一起奪取了大船,殺死了海盜,回到了文明世界。過程驚心動魄,使人有無限遐想。
而生活中我們同學有的卻不是這樣,遇到困難變得急躁起來。現在的孩子各個都是「小皇帝」、「小公主」了。應該加強自主能力,不能什麼事都靠爸爸媽媽幫你。我們應該學習魯濱遜,面對困難和挫折從不低頭,依然有樂觀向上的精神。
陽光總在風雨後,讓我們戰勝困難,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乘風破浪!

現在人生活壓力過大,生活作息不規律不健康,這個是不能住的這個重要原因之一。

『陸』 鍙や漢鍋ュ悍鍏葷敓鐨勪織璇

1銆佸忎笉鐫$煶錛岀嬩笉鐫℃澘銆

2銆佹槬涓嶉湶鑴愶紝鍐涓嶈挋澶淬

3銆佺櫧澶╁氬姩錛屽滈噷灝戞ⅵ銆

4銆佺潯鍓嶆礂鑴氾紝鑳滃悆琛ヨ嵂銆

5銆佹櫄涓婂紑紿楋紝涓瑙夐兘棣欍

6銆佽椽鍑夊け鐩栵紝涓嶇棶鎵嶆銆

7銆佹棭鐫℃棭璧鳳紝鎬$炵埥姘旓紱璐鎴胯椽鐫★紝娣葷棶鍑忓瞾銆

8銆佸滈噷紓ㄧ墮錛岃倸閲岃櫕鐖銆

9銆佷竴澶╁悆涓澶寸尓錛屼笉濡傚簥涓婃墦鍛煎櫆銆

10銆佷笁澶╁悆涓鍙緹婏紝涓嶅傛礂鑴氬啀涓婂簥銆

『柒』 中國古代的養生術有哪些

養生學家,歷代皆有。既見於醫家,亦見於文、史、哲諸學者中,可謂名賢輩出,養生傳統幾千年,形成諸多學派,異彩紛呈。

精神養生

主張以安靜調養人體的精神思維活動為主要途徑來保養生命、益壽延年。靜思始倡於老子、莊子,提出「清靜無為」的學說。《黃帝內經》繼老、庄之後,第一次從醫學角度提出精神保養可以防病,並主張依據四時之氣的特點來調養精神。

主張精神養生的學派認為,神是生命活動的主宰,神靜則抗衰延年。人的思、慮、智、志、急、魂等,均由神所主。主張神氣清靜內守,不宜躁動妄耗;強調清心寡慾,抑目靜耳,調攝神志,順應四時,常練靜功,以保持神氣清靜,促進健康。

動形養生

主張以運動形體來保養生命。《呂氏春秋》率先提倡動形養生,認為經常運動身體,可以強身健體,延年益壽。東漢名醫華佗模仿虎、鹿、熊、猿、鳥的動作,創編了「五禽戲」體操,作為人們練身強體手段。唐代名醫孫思邈及王煮等人也主張人要經常進行適度的運動。

調氣養生

主張調養真氣來延年益壽。《黃帝內經》提倡調攝真氣以治病延年。持此主張的學派認為,氣是生命的根本和動力,氣充滿全身,無處不到,具有治邪防病的功效。氣,貴在運行不息、升降有常。調節氣機升降,維持其正常功能,足以強身健體。調養元氣的方法包括慎起居、順四時、戒過勞、防過逸。調飲食和五味、調七情、省言語、習吐納、行導引等方面。通過調養其氣,以達健康長壽。

固精養生

主張通過固攝陰精,使之充盈內守,以達到養生。據截,最早提出固精思想的是管仲。《黃帝內經》也非常重視精對生命的作用,認為精是人始生的基礎,生命活動的根本,人體壽夭的關鍵,主張養生關鍵在於節欲保精。陰精貴在充盈固秘,則人體得養,精力旺盛,強健長壽。固精的前題是收心正心。因此,這一學派強調節情慾以防陰精妄耗,倡導晚婚、節欲、調七情等,以保養陰精,益壽延年。

食養養生

主張飲食調養,補益精氣,糾正服腑陰陽之偏,以達到調治疾病、延年益壽之目的。《黃帝內經》提出:「謹和五味」、「食飲有節」等飲食調養原則。唐代名醫孫思邀是這個黨派的一代宗師,其主導思想是節制飲食,以食療痛,養老益壽。飲食宜清、淡、軟、簡,忌膩、厚、生冷。

『捌』 中國古代文人都是如何養生的

宋代詩人蘇東坡把梳頭作為養生之道,詩曰:「羽蟲見月爭翾翻,我亦散發虛明軒。千梳冷快肌骨醒,風露氣入霜蓬根。」詩人在皎潔的月光下,站在空曠的軒閣之中,散開長發,頻頻梳理,將自己梳發健身的情景表現得淋漓盡致。
陸游睡覺前經常用熱水洗腳,他在《劍南詩稿》中詩中寫道:「老人不復事農桑,點數雞豚亦未忘。洗腳上床真一快,稚孫漸長解燒湯。」又如曾國藩,他不論多忙,每天念念不忘的是以熱水泡腳。對此,民國時候的張樹元在《養生詩歌序》中說:「文正(曾國藩)之取法先代者有二事:一曰起早,二曰勤洗腳。」洗腳按摩能促進各相關臟腑氣血運動,加速全身血液循環,起到強健身體延年益壽的作用。
古人講究養生,強調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保證充分的睡眠。睡眠是對大腦神經細胞的保護,也是肌體休息最好的方式之一。一首古詩曰:花竹幽窗午夢長,此中與世暫相忘。華山處士如容見,不覓仙方覓睡方。睡眠實際上是調整大腦皮層張弛的過程,也是調整心境的好方法。睡眠安適,則元氣倍增。
南宋理學家朱熹崇尚樸素簡單的飲食。傳朱熹某日到女婿家,女婿和女兒招待他的只是一鍋蔥湯及半鍋麥飯,於是女婿一再向岳父大人表示歉意。朱熹反倒即興吟詩一首:「蔥湯麥飯兩相宜,蔥補丹田麥療飢,莫謂此中滋味薄,前村還有未炊時。」因此,養身還得養成良好的飲食與衛生習慣,要防止因貪美食而傷胃,不過多攝入精細食品和高脂肪,注重營養適度。
老年人要始終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和心理健康,人老並不可怕,怕的是心老。杜甫的「落日心猶壯,秋風病欲蘇。古來存老馬,不必取長途!」詩句充分說明人老了只要有雄心壯志又好像回到了意氣風發的青壯年時代。
養生更需養性,古人特別提倡氣量宏大,以保健康頤養天年。清代學者閻敬格有首《不氣歌》:「他人氣我我不氣,我本無心他來氣。倘若生病中他計,氣下病來無人替。請來醫生將病治,反說氣病治非易。氣之危害太可懼,誠恐因氣命要去。我今嘗過氣中味,不氣不氣真不氣。」如人人都能將《不氣歌》作為養生座右銘,何愁不祛病延年?

閱讀全文

與古代說人如何養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現在興義老人基本工資是多少 瀏覽:764
老人手指酸痛怎麼揉 瀏覽:283
黑龍江2018企業退休漲工資文件 瀏覽:6
不偏心的父母有多少 瀏覽:857
濰柴退休職工退休金 瀏覽:188
80歲膽囊摘除 瀏覽:442
2016年南京退休職工喪葬費 瀏覽:150
70歲老太太突然來月經 瀏覽:12
長壽花苞不開怎麼回事 瀏覽:878
退休員工醫保還到社保局交嗎 瀏覽:396
消防隨軍養老保險怎麼轉出 瀏覽:755
孝順父母的人物有哪些 瀏覽:312
父母屬兔生什麼生肖的孩子好 瀏覽:25
老人夠多少歲可以領養老金 瀏覽:14
養老產業股票哪個好 瀏覽:831
遼寧退休人員社保卡密碼忘記 瀏覽:667
非常孝順女 瀏覽:257
貴陽修文縣養老保險 瀏覽:325
缺少父母的愛如何改變自己 瀏覽:649
大學生當兵體檢合格後多久錄取 瀏覽: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