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健康養生 > 如何看待中葯養生

如何看待中葯養生

發布時間:2024-05-25 10:46:59

Ⅰ 淺談中醫養生知識大學生論文範文(2)

中醫養生論文篇3
淺論中醫養生保健

【摘 要】科學運用中醫來調養身體,可以減少疾病,精力充沛,保持健康。本文對中醫養生進行了研究和討論。中醫養生保健貴在養德,重在有規律的運動,保持心理健康,合理飲食,平衡的飲食;注重起居保健養生,遵循自然規律和人體自身的節奏,建立合理的健康的生活方式,有益於健康。

【關鍵詞】中醫養生;貴在養德;合理飲食;遵循規律;有益健康

隨著國民經濟的飛速發展,人民物質生活和品味的提高,從而對養生保健和預防越來越關注。養生,顧名思義,就是保養生命和調養身體的意思。中醫認為養,就是保養,調養和補養的意思;生就是生命,生存和生長的意思。中醫養生就是在中醫理論知識的引導下,運用科學的方法調節身體,使身體不受疾病的困擾,同時增進健康達到延年益壽的效果。中醫養生是遵循傳統中醫理論,對人體科學悉心照料後保持健康成長,中醫養生對人體的健康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堅持中醫養生,可以使我們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不僅如此,還可以減少疾病,讓我們精力充沛,可以更好的投入到學習和工作中去。因此,我們應該對中醫養生進行學習和探究。

1 中醫養生保健貴在養德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美德一直是我們修身律己的法寶之一。中醫養生最寶貴的也是養德。古代醫書中早就指出,預防疾病,增強體質和頤養生命的主要條件是要注重精神方面的保養。不僅如此,道家學術理論也認為養生保健的關鍵是德育方面。所以,不管是古代醫書還是道家理論,他們對中醫養生保健的論述都有一個相同點就是美德。縱觀歷史,只有擁有美德的人,他們大多數是身體健康,延年益壽的。

2 中醫養生關鍵在於運動

俗話說“生命在於運動”。中醫理論下的運動養生是人們經過很長時間的實踐 活動總結 出來的智慧結晶和寶貴 經驗 。運動可以促進人體血液循環,相當於葯用價值;運動可以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提高免疫力。只有物流暢通人體的血液才將促進代謝,發揮衛生保健的作用,加強身體健康,從而達到增強體質延年益壽的目的。因此,我們在平時應該堅持鍛煉,要適時適量的運動,尤其是弱勢群體,更應該堅持鍛煉,適量的鍛煉不僅能預防和治療疾病,而且還能強壯骨骼關節,改善消化,增強我們的意志力。運動的形式要根據自己的情況,結合自身素質特點,對運動的形式、運動模式有一個合理的選擇,如散步、慢跑、 體操 、騎自行車、 廣場舞 等。

3 要保持情感和心理健康

人的健康和情緒的波動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愉悅的心情,良好的精神風貌可以增強身體抵抗和預防疾病的能力;相反,抑鬱的情緒,和極端的心理波動會在某種程度上損傷人的健康。由中醫養生原理我們學習到,人的喜、怒、悲、憂、恐等極端的情緒波動直接影響身體上與他們相對應器官的健康。因此,中醫的這些情緒和健康的觀點多年來在國內外引起了極大關注。在我們的周圍,有很多的因為極端悲憤而一病不起的事例,所以中醫早就總結出“百病生於氣”的說法。我們要想身體健康,延年益壽,最重要的就是要調節自己的情緒波動和心理健康,遇事要平心靜氣的去分析,而不是極端的不良情緒,這樣一來,必定會有一個健健康康的身體。

4 合理搭配飲食有益於健康

中醫飲食養生是根據傳統的中醫理論,人類飲食的調整基於科學營養、衛生、飲食禁忌,合理平衡攝入的食物,科學的方法加上傳統的中醫理論,用科學的方法進行調節,從而達到增強體質,延年益壽的效果。如果不合理搭配食物,有可能會出現營養不良的後果。所以要想讓機體有強大的抵禦和預防疾病的能力,必須嚴格的搭配飲食。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這充分的說明了吃的重要性,在平時的飲食中,不僅要吃飽更要吃好,這樣機體才會吸收到所需的營養。中醫飲食養生有兩個方面的作用:

4.1 合理飲食既強身又防病

科學合理的搭配飲食,可以讓機體得到充足的所需要的營養,這時就需要我們了解不同食物提供何種不同的營養成分。科學的搭配飲食不僅能夠增強體質,而且還能預防疾病。如喝綠豆湯可以預防中暑;用蔥白生薑可以預防傷風感冒等,都是通過飲食來預防疾病的案例。

4.2 合理飲食既益壽又防衰

中醫認為抗衰防老和延年益壽的關鍵是科學的飲食。醫書中曾記載“精氣足則胃氣盛,腎氣充則體健神旺”所以,我們在選擇食物使要有的放矢。在日常生活中,切記不可暴飲暴食或者挑食,偏食,這樣一來會導致機體營養不良。飲食要有所節制,要定時定量,合理的飲食對身體大有好處。

5 注重起居保健養生

中醫養生理論認為:養生保健、延年益壽的關鍵環節是有規律、有節奏的生活起居。我們的生命也是一種有規律的物質形式,他也在有節奏的運動著,同時也遵循著自然之道。所以,我們的起居是否有規律將直接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每個人的生活環境都大致不同,身體的結構也略有差異,因此,我們要因人制宜,合理科學的安排自己的起居生活。

總之,中醫養生是遵循傳統中醫理論,注重養德,注重精神方面的保養,享受生活,促進身體健康和精神愉悅。注重有規律的運動,堅持鍛煉,預防和治療疾病,強壯骨骼關節,改善消化,增強意志力,促進身體健康長壽。保持精神、情感以及心理健康,增強人體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增強身體抵禦疾病的能力,從而預防疾病,增進健康。要合理飲食,平衡的飲食,科學營養,避免不當飲食、營養不良或營養過剩影響健康。合理搭配飲食既強身又防病,合理搭配飲食既益壽又防衰。注重起居保健養生,要養成有規律、有節奏的生活起居。遵循自然規律和人體自身的節奏,建立合理的生活方式,建立一個合適的生活環境,安排健康的生活方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參考文獻

[1]王大海.漫談合理飲食[M].北京:中國健康衛生出版社,2010.

[2]史考利.運用中醫理論保養生命的研究[J].健康 教育 ,2010(11).

[3]郭芙德.淺談飲食對人體的滋養作用[J].健康大視野,2009(07).
中醫養生論文篇4
淺談《中醫養生學》 教學方法

0 引言

當今社會,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工作節奏不斷加快,處於亞健康狀態的人越來越多,因此養生康復保健越來越受到醫學界乃至全社會的重視,各種養生保健場館猶如雨後春筍般出現。這也引起了越南 留學 生的關注和興趣,要求將《中醫養生學》納入其人才培養方案。這無疑為中醫養生保健在越南的發展帶來了機遇。中醫養生學內容豐富,既有古代哲學的思想精髓,又有現代科學思想;既有中醫基礎理論,又有極其豐富的養生技術及疾病的預防康復手段。這對於沒有中醫基礎的越南留學生來說,接受起來比較困難。

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既能調動起越南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能適當彌補其中醫基礎不足的缺點,使學生系統地學好養生知識就顯得尤為重要。

1 精彩開篇,引發熱情

“良好的開始就成功了一半”,因此,用精彩的開篇來引發學生的興趣就顯得極其重要。若一開篇就講諸如中醫養生學的概念等會讓學生覺得索然無味,毫無學習興趣。相反,用十幾分鍾給他們講中國古今的長壽名人的 故事 ,現代人的養生誤區及生活中的陋習等讓學生認識到中醫養生學跟他們的生活密切相關,自然地引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在以後的每次課開始的幾分鍾,都盡可能的多舉相關實例,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比如,在講針灸養生時,舉艾灸足三里延年益壽的故事;又如,在講睡眠養生時,舉紅樓夢中劉姥姥在大觀園中,被眾姑娘們戲弄,每天給好吃好喝就是不讓其好好睡覺,結果劉姥姥跪地求睡覺的故事,教師在講“求饒”的時候,適當配上誇張、戲劇化的表情及動作,定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之後接著引用一位生理學家剝奪狗睡眠的實驗,解剖後,發現狗的中樞神系統發生了顯著的形態學變化,從而引出睡眠養生的重要性。

2 精選內容,專題授課

根據越南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實際,精選講學內容,將中醫養生方法技術篇中精神養生、食葯養生、經絡養生、運動養生、娛樂養生作為重點教學內容,以“專題講座”方式授課。授課內容有針對性,實用性。

3 夯實基礎,溫故知新

中醫養生是在中醫基礎理論的指導下的發揮,要運用好中醫養生知識必須要有扎實的中醫理論基礎,這正是越南留學生的短板。如何彌補這一短板,對上課老師來說也是一種極大的挑戰。教師必須在上課的時候准確的、言簡意賅的補充相應中醫基礎。比如,在講針灸、按摩保健章節時,先回顧一些重要的養生保健穴如足三里、關元、氣海、腎俞等,再講保健方法。在講精神養生時,教師須先介紹中醫理論中“七情”的概念和相關臟腑關系以及七情如何導致疾病等,然後再接著講精神致病。如此便可達到事半功倍之效。

4 恰當舉例,激發興趣

在授課過程中恰當舉例,可幫助學生理解中醫養生精髓。以精神養生為例,講到情志致病時,可舉《儒林外史》中范進因中舉而發失心瘋癲狂,如此為“喜傷心”,後其最懼怕之岳父給了他一巴掌,反而將其治癒,此為“怒勝喜”。這是典型的情志過激導致疾病和利用情志治療疾病的病例。憤怒傷人可講《三國演義》中諸葛亮三氣周瑜,周瑜暴怒之下口吐鮮血而死。悲傷人可舉《紅樓夢》中林黛玉多愁善感,常常傷心哭泣,最後傷肺咳血而死等。又如,三國時期一太守因思慮過重致病,華佗診之,收重禮不施治反而咒罵太守,太守大怒後其病自愈,此為以怒勝思等等。以這些案例強調情志與疾病的重要因果關系,突出精神養生的重要性。

5 實踐教學,動手操作

中醫養生學是一門技術實踐課程,教學中要突出實踐教學。比如,在食葯養生章節,可以讓學生親自製作葯膳,自己選擇搭配食材,體驗製作過程。運動養生章節,可以增加傳統養生體育教育,如 太極拳 、八段錦、五禽戲等,使其掌握導引、行氣運動的本領。在娛樂養生章節,如在介紹音樂養生時,我們可以在課堂上播放音樂,如《春江花月夜》、《梁祝》、《二泉映月》、《第三交響曲》等,使之在現場能切身體會到音樂在消除病人心理障礙上特有的心理、生理功效。在介紹舞蹈養生時,播放中國好舞蹈、舞林大會、中美舞林大會等電視視頻,讓學生認識並欣賞古典舞、 現代舞 、群舞、獨舞等舞蹈,讓學生們在課堂上有更加深刻的視覺感受。

6 結束語

以上教學方法針對根據各個不同教學內容進行設計,在引起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前提下,夯實中醫基礎、突出實踐,以期取得良好教學效果。

猜你喜歡:

1. 中醫養生相關論文範文

2. 中醫養生論文範文

3. 淺談中醫美容論文範文

4. 關於養生的心得體會範文

5. 1000字中醫養生論文該怎麼寫

Ⅱ 對於中醫健康養生,你是怎麼理解的

對於中醫健康養生,你是怎麼理解的?

醫理療養生,可以起到輔助作用,暫時性的緩解身體狀況,在中醫養生過程中更多的是提醒患者注意生活習慣,飲食習慣,達到標本兼治的作用,最好的葯房是廚房,最好的醫生是自己中醫、草葯醫、推拿、按摩、拍打、拔罐、針灸等中國傳統調理治病方法,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看貌似簡單隨意,實則醫道醫理深奧淵博,講究醫者功力深厚、辯證精準,還要熟悉經絡。

中醫養生的優勢

中醫葯在治療疾病的優點在於防病於未然,治未病!比如癌症,在癌症沒有發病之前,高明的中醫先生,可以通過望聞問切的特殊診斷方法,診斷出蛛絲馬跡,對於癌前的體征狀況,用適當的治療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甚至預防疾病的發生!

中醫葯一個獨特的地方是虛則補之,實則瀉之!尤其是虛則補之!人體受之父母,稟賦條件好的,屬於先天因素好!稟賦不足的,就需要用先天不足後天養的方法,來糾正病因!可是這是現代醫學不能辦到的!人參大補元氣!黃芪補肺氣聖葯!靈芝提高免疫,抑制腫瘤!鹿茸補腎壯陽!肉蓯蓉補腎填精!熟地黃滋陰補腎,養血潤腸!等等!都是其他醫學根本無法比擬的。

Ⅲ 對中醫養生,你有什麼看法

中醫葯在治療疾病的優點在於防病於未然,治未病!比如癌症,在癌症沒有發病之前,高明的中醫先生,可以通過望聞問切的特殊診斷方法,診斷出蛛絲馬跡中醫理療本人也有體會還是有效果的不能說是一無是處吧。中醫按摩推拿在上古時期就有記在了比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血氣形志篇)等等只不過z現在我們沒有完全掌握好學習好。


中醫養生前景光明,社會在發展,人類在進步,隨著時代的步伐,人們對中醫養生有新的認識,覺得沒有化學成分,副作用不大,人人能夠理解和接受。中醫理論的形成與發展,是客現的,是唯物的,辯證的,統一的,形於陰陽,發展於五行,即肝、脾、肺、腎、心,相生相剋,與自然的陰和陽,金、木、水、火、土,互通共融。

Ⅳ 中醫養生的五個觀點,你知道哪些

中醫養生的五個觀點,你知道哪些?

自然觀天人合一 人體只有適應自然規律才能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 「如果違背的話,就會成為災禍的根源,如果違背的話,就不會生病,就得到了道路」。 有時採用春季養生、夏季養長、秋季養收、冬季養藏、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方法,在自然道路上,滋養自然生活,取得人與自然的整體統一。防治觀聖人不治病,不治病,不治病,不治亂,不治亂。 丈夫病已為後葯,亂已為後治,如渴打井、斗鑄錐為時不晚」。 提出了未病預防的思想。 「虛邪賊風,有時會避開; 淡淡虛無,真氣從中冒出; 精神內守、病安是絕對沒有的」。 強調外避六淫之邪,內避精神刺激和情志變動,達到防止未病先發的目的。

Ⅳ 中醫養生的認識

樓主你好! 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 中醫養生,就是指通過各種方法頤養生命、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從而達到延年益壽的一種醫事活動。

中醫養生重在整體性和系統性,目的是提前預防疾病,治未病。

中醫理論的著名代表作品是《黃帝內經》。

中醫養生來自古代精華醫學,當代中醫水平有所下降,而古代中醫值得後人繼續開發和研究。

簡述 所謂 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長之意;所謂養,即保養、調養、補養之意。

總之,養生就是保養生命的意思。

以傳統中醫理論為指導,遵循陰陽五行生化收藏之變化規律,對人體進行科學調養,保持生命健康活力。

精神養生是指通過怡養心神,調攝情志、調劑生活等方法,從而達到保養身體、減少疾病、增進健康、延年益壽的目的。

中國傳統養生強調對人與自然的關系,認為人應順應自然環境、四時氣候的變化,主動調整自我,保持與自然界的平衡以避免外邪的入侵。

《周易》雲「一陰一陽之謂道」;「法象莫大乎天地,變通莫大乎四時」。

(《易·系辭上》)《老子》雲「道法自然。

」就是中醫養生的基本要求。

中醫養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養生是以培養生機、預防疾病、爭取健康長壽為目的。

中醫養生有食養、葯養、針灸、 *** 、氣功等豐富多樣的養生技術。

古人認為養生之法莫如養性,養性之法莫如養精;精充可以化氣,氣盛可以全神;神全則陰陽平和,臟腑協調,氣血暢達,從而保證身體的健康和強壯。

所以精、氣、神的保養是最重要的內容,為人體養生之根本。

中醫學把人身最重要的物質與功能活動概括為精、氣、神,認為這是生命之根本,是維持人體整個生命活動的三大要素。

早在兩三千年前,《周易》、《黃帝內經》、《老子》裡面已經有一套很完整的養生原理,就像一個永遠也挖不完的寶庫,值得我們再三探索。

中醫的養生觀包括天人合一、陰陽平衡、身心合一三大法寶。

編輯本段歷史古代中醫 中國歷史上有裂拿"神農嘗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的傳說,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在與自然和疾病作斗爭的過程中發現葯物、積累經驗的艱苦過程,也是中葯起源於生產勞動的真實寫照。

早在夏商周時期(約公元前22世紀末--前256年),中國就已出現葯酒及湯液。

西周(約公元前11世紀--前771年)的《詩經》是中國現存文獻中最早記載有葯物的書籍。

現存最早的中醫理論典籍《內經》提出了"寒者熱之,熱者寒之","五味所入","五臟苦欲補瀉"等學說,為中葯基本理論奠定了基礎。

現存最早的葯學專著《神農本草經》是秦漢時期(公元前221--公元220年)眾多醫學家搜集、總結了先秦以來豐富葯學資料而成書的。

本書載葯365種,至今尚為臨床所慣用。

它的問世,標志著中葯學的初步確立。

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甲骨文中,中國已經有關於醫療衛生告運以及十多種疾病的記載。

周代已經使用望、聞、問、切等診病方法和葯物、針灸、手術等治療方法。

秦漢時期,形成了《黃帝內經》這樣具有系統理論的著作。

此書是現存最早的一部中醫理論性經典著作。

張仲景所著的《傷寒雜病論》,專門論述了多種雜病的辨證診斷、治療原則,為後世的臨床醫學奠定了發展的基礎。

漢代外科學已具有較高水平。

據《三國志》肆友搭記載,名醫華佗已開始使用全身麻醉劑"麻沸散"進行各種外科手術。

從魏晉南北朝(公元220--589年)到隋唐五代(公元581--960年),脈診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晉代名醫王叔和所著的《脈經》歸納了24種脈象。

該書不僅對中國醫學有很大影響,而且還傳到了國外。

這一時期醫學各科的專科化已趨成熟。

針灸專著有《針灸甲乙經》;《抱朴子》和《肘後方》是煉丹的代表著作;制葯方面有《雷公炮炙論》;外科有《劉涓子鬼遺方》;《諸病源候論》是病因專著,《顱囟經》是兒科專著;《新修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葯典;眼科專著有《銀海精微》等等。

另外,唐代還有孫思邈的《千金要方》和王燾的《外台秘要》等大型方書。

唐代(公元618--907年)經濟繁榮,促進了中葯學的發展。

唐 *** 率先完成了世界第一部葯典性本草--《唐本草》的編修工作。

全書載葯850種,還增加了葯物圖譜,進一步完善了中葯學的規模格局。

在宋代(公元960---1279年)醫學教育中,針灸教學有了重大改革。

王惟一著有《銅人腧穴針灸圖經》,後來,他又設計製造等身大針灸銅人兩具,教學時供學生實習操作。

這一創舉,對後世針灸的發展影響很大。

明代(公元1368--1644年)時,有一批醫學家提出把傷寒、溫病和溫疫等病區分開。

到了清代,溫病學說達到成熟階段,出現了《溫熱論》等專著。

從明代開始,西方醫學傳入中國,一批醫學家們主張"中西醫匯通",成為當代中西醫結合的先聲。

到了明代(公元1368---1644年),醫葯學家李時珍歷時27年,完成了中葯學巨著《本草綱目》,全書載葯1892種,成為中國本草史上最偉大的集成之作。

現代中醫 1、西方醫學進入 1568年澳門區主教卡內羅在澳門創辦了中國境內的第一所西醫教會醫院,從此西醫來華就未曾間斷,但那時他們的主要活動只是在澳門、廣州一帶,而且大多是傳教士醫生,主要工作是傳教,行醫是接近民眾獲得良好印象的傳教輔助方式。

現代醫學進入中國時,奎寧等一些中國原來沒有的葯物豐富了治病手段。

但是,當時西方西學是相對落後的。

那是西方西學也自覺地把自己的醫術作為針對中醫病症所進行的補充治療。

他們所使用的漢文概念大都直接取自中醫學。

如感冒、傷風等。

晚清進士唐容川,認為中醫比西醫高明,但西醫也有所長,「西醫初出,未盡周詳;中醫沿訛,率多差謬」,所以應該「不存疆域異同之見,但求折中歸於一是」,這是他著名的《中西匯通醫經精義》的基本主張。

甲午戰爭之後,中醫丁福保和海歸西醫顏福慶創辦的兩個醫學團體「中國醫學會」和「中華醫學會」。

那時,醫學會內部並不強分中西門戶,因為醫學會的宗旨是博採各種醫理,改良醫學。

丁福保主持的中國醫學會其章程中明確說:「研究中西醫葯學,交換知識,振興醫學。

」引進西醫的目的依然體現了改良主義的主張。

也就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2、現在醫學的沖擊 辛亥革命後,再次重新制定政策,1912年,北洋 *** 在新頒布的學制及各類學校條例中,只提倡醫學專門學校,這針對的只是西醫,因為只有西醫有專科學校,而中醫是師徒傳習的。

因為條例中完全沒有涉及中醫,各地中醫以為,「是可忍,孰不可忍」。

揚州中西醫學研究會創始人袁桂生首先公開批評北洋 *** 的醫學教育政策,並指責清末民初兩次制訂學制都以日本體制為藍本,日本早在明治維新就已推行廢除中醫的政策,不列中醫的意圖無非是效法日本。

這就是近代醫史上的「教育系統漏列中醫案」。

此後,廢除中醫與捍衛中醫的問題一直存在至今。

可見,現代醫學沖擊中醫行為開始於政治家的治國方略。

在此背後,是西醫學不斷吸收現代科學成果,逐步發展成為現代醫學科學。

3、中西醫結合 新中國成立後, *** 主席提出中西醫結合的指示。

這從表面上看,依然是政治下的醫學發展。

背後的原因是,中醫學在現代醫學的不斷沖擊下,並沒有真正失去市場。

中醫學對眾多疾病的治療效果,成為其存在的療效基礎。

中醫學完整的體系,符合中國人的思維模式,這成為中醫學存在的文化基礎,或者說因為中醫文化的存在。

目前的中西醫結合,更主要的是表現在臨床上中西醫技術的同時獨立使用。

因此,聶文濤先生認為,這更多的是技術層面的結合,還為實現理論上的結合。

4、中醫現代化 改革開放以來,中醫界眾多科技工作者都在嘗試用現代科學來理解中醫學。

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院的院士們為此進行了長期的努力。

影響了一代學者。

比如上個世紀末,本世紀初,1996年,清華學界對中醫氣本質,經絡實質,陰陽,五行,藏象,中醫哲學觀等都有了新的全面整體創造性的認識和解說。

如,鄧宇等發現的:氣是流動著的『信息-能量-物質』的混合統一體;分形分維的經絡解剖結構;數理陰陽;中醫分形集:分形陰陽集-陰陽集的分形分維數,五行分形集-五行集的分維數;分形藏象五系統-暨心系統、肝系統、脾系統、肺系統、腎系統;中醫三個哲學觀-新提出的第三哲學觀:相似觀-分形論等。

編輯本段理論基礎 中醫具有深度的養生思想。

其一,天人合一的養生觀。

中醫認為,天地是個大宇宙,人身是個小宇宙,天人是相通的,人無時無刻不受天地的影響,就像魚在水中,水就是魚的全部,水的變化,一定會影響到魚,同樣的,天地的所有變化都會影響到人。

所以中醫養生強調天人一體,養生的方法隨著四時的氣候變化,寒熱溫涼,做適當的調整。

其二,陰陽平衡的健康觀。

陰陽平衡的人就是最健康的人,養生的目標就是求得身心陰陽的平衡。

什麼是陰呢?陰就是構成身體的物質基礎。

什麼是陽呢?陽就是能量,陰陽是相對的,凡是向上的、往外的、活動的、發熱的、都屬於陽;凡是向下的、往裡的、發冷的、都屬於陰。

身體所以會生病是因為陰陽失去平衡,造成陽過盛或陰過盛,陰虛或陽虛,只要設法使太過的一方減少,太少的一方增加,使陰陽再次恢復原來的平衡,疾病自然就會消失於無形了。

所以,中醫養生高度強調陰陽平衡,健康一生。

其三,身心合一的整體觀。

中醫養生注重的是身心兩方面,不但注意有形身體的鍛煉保養,更注意心靈的修煉調養,身體會影響心理,心理也會影響身體,兩者是一體的兩面,缺一不可。

養生的目的就是為了延長生命、預防衰老和擁有健康。

《黃帝內經》在開篇《上古天真論》首起問題就是關系功能衰退和壽命的問題:「余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今時之人,年半百而動作皆衰者,時世異耶?人將失之耶?」《神農本草經》則不斷提出「不老」的概念。

聶文濤在《求索神農智慧》一書中指出:中醫學和中葯學的發展不是依靠偶然的經驗積累,而是大量先哲為追求更高健康水平所進行的探索。

《道德經》上曾經講到,那些善於養生的人們懂得如何避免身心受到傷害。

他們知道如何通過正確的飲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疾病的侵害,從而獲得健康,也會比一般人的生命更長久。

當人們能夠遠離病痛,自然就能延緩衰老,延長壽命。

編輯本段因素 首先,中醫養生貴在養德,這是健康和長壽的最重要條件。

中醫養生歷來重視精神衛生,早在兩千多年前的醫書《黃帝內經》中所言"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就明確提出養生應注重精神方面的保養。

道家也強調人應該善良,忠誠、富於愛心、友好、仁慈、同情心以及願意幫助他人的美德。

這些美德不但有益於自身更有益於社會。

而那些可以擁有這些美德的人則會更能體會到生活中的愉快,享有健康的身心。

養生的第二個關鍵因素就是進行有規律的運動。

生病的人需要運動,沒有生病的人也需要通過運動從而得以預防。

在運動的同時,達到強身健體,增強意志、促進消化循環,增強免疫力的目的。

第三點就是要保持精神、情感、以及心理上的健康。

養生要求我們要培養健康的精神,穩定的情緒,這樣才能避免精神極端、心理波動,和情感不穩定。

根據中醫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 肺、恐傷腎的觀點,進一步說明情緒,精神心理保健是人體健康的一個重要環節,一切對人體不利因素的影響中,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就是不良的情緒。

人的精神狀態正常,機體適應環境的能力以及抵抗疾病的能力就會增強,從而可以起到防病的作用。

健康、平衡的飲食也是養生的必備因素。

數千年以來,健康的食物,平衡膳食一直被認定是達到長壽的關鍵因素,不合理的飲食習慣責備認為是使健康出現問題的根源。

預防疾病也是養生的重要一環。

通過有規律的鍛煉,正確使用葯物,適當的進行食補,以及其他的有益於健康的活動,每個人都可達到強身健體,延緩衰老之目的。

希望我能夠幫到你! 呵呵~

Ⅵ 談談中醫養生心得

大家都知道中醫養生的幫助是非常大的,很多外國朋友都會來中國學習中醫養生。我整理了中醫養生 學習心得 體會 範文 ,希望對你有幫助。

中醫養生心得篇一

俗話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有了好身體才能全身心得投入學習,生活,工作中去。想要有個好身體平時要加強鍛煉,找些適合自己的體育項目去鍛煉。天氣好了可以進行室外運動,但是一到了冬天,天氣變冷,人們就不願意出門活動,但能進行一些室內活動。而對於我們在校學生而言,宿舍的條件有限,也不適於做些體育活動來強身健體。以至於到了冬天,體質差的同學飽受感冒,發燒,頭痛的困擾。但是通過中醫上保健與養生的學習,讓我對保健養生有了一個初步認識,通過一些小的 方法 就能改善身體狀況,令我收益匪淺!

首先我們要明白保健與養生的要點:行動,堅持,觀察,適合自己。話說心動不如行動,行動是第一步。一個人好的身體是與平時自己的生活習慣緊密相連的。通過學習讓我了解了一些常用的保健技巧和養生理念,也對中華傳統的中醫養生之道有了粗淺的認識,更加佩服古人的聰明智慧的結晶。以後我們在面對一些常見的、較小的身體疾病問題時,不僅僅是只有吃葯打針才可以解決,還可以通過很多傳統養生保健方法來治療。比如按摩一些保健穴位,拔罐,食療等傳統中醫方法,不僅副作用小,而且只要長期堅持,有些疾病就能緩解,甚至達到治癒的效果。養生的這種特性,在使身體更加健康的同時,還陶冶著心性。

說起保健養生應從四季養生開始。因為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大自然一年中運動變化的規律。中醫認為“人與天地相應”,人體必須順應自然四季變化的規律,保持機體與自然的平衡,才能順利安康的度過一年四季。冬季天寒雪冰,大地龜裂,生機潛伏,陽氣內藏,是萬物 收藏 的時令,在五行中屬水,與人體的腎和膀胱有密切的關系。冬季養生我們也應該注意一些問題:一、要有充足睡眠,睡眠時注意防寒保暖,免受寒冷風的侵襲,引發感冒、呼吸系統等疾病。二、保暖,保養好人體陽氣。三、陽光充足時做輕松的運動,應避免劇烈運動使皮膚開泄出汗而耗傷身體的陽氣。四、可以進行一些運動。在運動鍛煉前做好充分准備活動,以防運動損傷。而且盡可能室內活動,如:瑜珈、跳繩、踢毽、撞背,金雞獨立等活動。在鍛煉後做些放鬆活動,如:調息,即深呼吸,洗個熱水澡等。五、冬三月,腎氣旺。飲食之味應該減少鹹味食品,以防助長腎氣,適當增加苦味食品,使心氣得到補養,可避免腎水旺而克傷心火。多吃一些時令水果和蔬菜。春季陽氣初生,抵抗力弱,最怕風邪侵襲,而此季多風,因此要避風邪,注意身體保暖,不要隨意驟減衣服,防止受涼。而夏季養生,人體在夏季心火旺盛,而腎水虛弱,雖自覺大熱喜冷貪涼,但應有節制。飲食上注意慎、戒油膩和粘膩食物,少食苦味食品,增食辛味食品,以養肺臟,勿過飽,勿暴食冷飲和冷凍瓜果。秋季養生,秋三月,肺氣旺,飲食應減少辛味食品,適當增加酸味食品,使肝氣得到補陽,避免肺旺而克傷肝木。四季養生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除了四季養生之道外,還有許多保健知識也值得大家學習和實踐,長期堅持,對身體大有益處。

還有一些每日一練的小方法也值得我們去學習並堅持去做。不僅起到保健作用,還能改善身體的不適的狀況。如:深呼吸(腹式呼吸、調息、冥想)閉目、緩慢吸氣,吸氣入腹,腹部鼓,停止,緩慢將氣呼出,腹部內收。重復進行。金雞獨立,單腳立地,另一腳抬起,雙手下垂,閉目。盡量保持站立的時間。叩齒,上下牙齒互扣,口腔會產生唾液,緩慢將唾液咽下。按壓勞宮穴:治手心出汗,心跳過速、失眠,補養心臟且補養速度極快。搓腰:用手掌在腰部上下來回搓,增強腎臟功能,疏通帶脈,防治腰酸、腰疼,尿頻、夜尿多等。搓耳朵:“腎主藏精,開竅於耳”“耳是腎的外部表現”。提拉,下拉,外拉,推上下耳根。拍手治百病:每日拍手200-1000次,激活身體各部分,促進血液循環。最好拍手後將手放到熱水盆泡,泡一會,再加熱水,直到全身變熱為止。敲頭部:用10根手指肚或手握空拳輕輕敲打頭部一遍,從前發際到後發際。促進頭部血液循環,防止脫發、白發、頭發油等,敲膽經目的主要在刺激膽經,強迫膽汁的分泌,提升人體的吸收能力,提供人體造血系統所需的充足材料。

我通過以上的保健方法也起到一些作用。比如深呼吸。晚上有時候睡不著,可以閉眼躺在床上,用腹式呼吸、調息,冥思,堅持做確實可以有助於睡眠。其次搓耳朵。雖然每次練習完之後耳朵又紅又熱,但是時間久了,很少出現耳朵嗡嗡的響,而且耳朵周圍皮膚變得有光澤。下面敲頭部:用10根手指肚或手握空拳輕輕敲打頭部一遍,敲完之後順便手指頭按摩一下頭皮,梳理一下頭發,時間久了確實達到明顯的效果。現在在洗頭時候頭發掉的比以前少了,而且頭發的發質也好多了,出油少了。敲膽經至今還在進行,一般是吃完飯回宿舍之後,坐在床邊開始練習,但是至今還沒有特別明顯的感受。還有就是在睡前揉揉小腹,有助於腸胃的活動,這個效果也不是很明顯。還有按壓勞宮穴,這是做的次數最多,感覺效果最明顯的,能夠回復精神。總之這些小方法都在嘗試,做完之後確實能起到一定效果。總之只有堅持下來才能感受到身體的變化,盡量在閑暇時間去做做這些保健方法,我相信時間久了必定能產生明顯的效果。

我從中醫的養生與保健中學到許多。現在社會的壓力很大,人們往往忽視了自己的健康,出現未老先衰等各種現象,使得一些保健養生理念才引起得到更多人的關注。但願通過我小小的心得,能夠有更多的人去了解中醫養生並去實踐,體會養生帶來的美妙感受。

中醫養生心得篇二

我非常相信佛家講的因果,有好的因就有好的果

反之;如果我們顛倒看人生,人就不會太浮躁,也不會出現這多的健康問題!!!!當洪水沖潰了堤壩,再好的水利工程師也不能立刻堵住決口;當導火線已經燒進炸彈的內部,再好的排爆專家也無法制止爆炸;得了無可挽回的絕症,再好的醫生也擋不住死神的雙手。.其實,所謂無可挽回的絕症,就是病邪長期積累後的總爆發。

《黃帝外經》是一部與《黃帝內經》緊密聯系的中醫典籍,據說久已失傳,但書中玄妙精深的養生之道——“顛倒之術”一直在民間廣泛流傳。其精髓就是:人如果不知道“顛倒之術”,就很容易未老先衰,而懂得運用“顛倒之術”的人,就可“精固神全,形體不弊,老而不衰”。

佛家也有一個“顛倒眾生”的說法。它認為:凡人其實是活在一種顛倒狀態之中的,活在當下卻本末倒置、因果顛倒,並未認清生命的本質。因此,人們總是向外求,越求越放不下,越求心越累,越累病越多。

放眼望去,我們最怕的是疾病、衰老和死亡!

正值青春歲月,我們“年少不知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等到人過中年,望一眼前方,太陽已悄然西斜,肅殺之氣依稀可聞,我們又會感嘆青春的可貴、時間的流逝,卻只能無奈地說“天涼好個秋”!

健康的時光是可以這樣肆意揮霍的嗎?“40歲之前拿命換錢,40歲之後拿錢換命”,這話前半句或許是可以實現的,但後半句就不是那麼回事了。如果真的能夠“拿錢換命”,那許多得了重病的名人和富豪就不會那麼早離開人世了。因為他們並不缺錢 ,也完全有條件停下手裡的工作全力配合治療。但事實是,他們最終還是沒能挽留住生命。

當洪水沖潰了堤壩,再好的水利工程師也不能立刻堵住決口;當導火線已經燒進炸彈的內部,再好的排爆專家也無法制止爆炸;得了無可挽回的絕症,再好的醫生也擋不住死神的雙手。所謂無可挽回的絕症,其實就是病邪長期積累後的總爆發。

洪水過後,我們還有機會亡羊補牢,整修水利。但是,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失去了,就再也沒有了。

可是,我們為什麼要允許病邪積累到足以摧毀生命的程度呢?我們為什麼要把僅有一次的生命像押寶一樣押在所謂的奇跡上,指望“神醫”來起死回生呢?這難道不是對生命認知的嚴重顛倒嗎?

況且,干一番事業並不一定要以透支健康、危及生命為代價。身手矯健、頭腦清晰、身心合一地生活,只會讓你的工作效率更高,事業幹得更好。

截肢的人最懂得奔跑的快樂,盲人最渴望燈火的光明,聾啞者最嚮往音樂的美妙。有人說,人生就是這樣,總是失去了才知道珍貴。但我要告誡大家,人生不該是這樣的,我們還可以選擇在擁有時去珍惜。這樣,即便不得已而失去,我們也會胸懷坦盪。

有多少人去認真思考過《道德經》里“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事物盛壯之時,往往意味著衰敗的開始)這句 名言 呢?如果從“顛倒之術”的角度看這個問題,我們是否該在健康的時候就開始預防疾病呢?

“在別人貪婪的時候恐懼,在別人恐懼的時候貪婪。”股神巴菲特可能從未讀過《道德經》和《黃帝外經》,但天下的道理都是一樣的,“顛倒之術”就隱藏在他這句名言里,說法不同,道理殊途同歸。

有呼就有吸,有陰就有晴,有花開就有花謝,有月圓就有月缺。這道理誰都懂,可輪到我們自己卻變成了:得到了就不能失去,佔有了就不能放手。一旦失去了,放手了,我們就會痛苦,就會煩惱,就會抱怨。

古人說:“濃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異非至人,至人只是常。”

↓↓↓ 下頁更多"中醫養生心得" ↓↓↓

Ⅶ 淺談中葯養生保健論文範文

中葯養生療法,就是是中葯學寶庫中的一塊燦爛艷麗的瑰寶,又是養生學寶庫中的一顆光輝奪目的明珠。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淺談中葯養生論文,供大家參考。

中葯養生論文篇一:《淺談中葯養生》
摘 要:綜觀古今,中葯養生療法,源遠流長,即是中葯學寶庫中的一塊燦爛艷麗的瑰寶,又是養生學寶庫中的一顆光耀奪目的明珠。 文章 詳細的談到了中葯養生的概念以及意義和作用,更重點談及了中葯與食療、中葯與葯酒、中葯與膏方等。 總結 了養生的重要性。

關鍵字: 中葯與食療;膏方;葯酒;中葯與養生

1中葯養生的意義和作用

提高人類的壽限起到積極的作用小而言之,有利於身心健康,益壽延年;利於陶冶情操,修養身心。大而言之,有利於群體健康,社會和諧。並且,它的意義還因人而異:對於健康人群,讓他們防範於未然;對於亞健康者,讓他們防微杜漸;對於患病之人,讓他們祛病康復;對於不治之症者,讓他們帶病延年。中葯養生無疑會對促進我們民族的健康、延緩衰老[1]。

2中葯葯性的簡介

中葯的葯性,是指中葯所具有的寒、熱、溫、涼四種性質。實際上中葯還有平性,也就是說中葯的性質可以分為寒、涼、平、溫、熱五種特性。中葯的性質主要是根據葯物作用於人體的治療效應概括而來,根據疾病的寒熱性質相對而言[2,3]。中葯不同葯性的作用:(1)寒涼性質的中葯,具有清熱、瀉火、解毒、涼血、養陰或補陰等作用,主要用於熱證或機能亢進的疾病。(2)溫性的中葯,具有散寒、溫里、化濕、行氣、補陽等作用,主要用於寒症或機能減退的癥候。(3)平性中葯,葯性平和,多為滋補葯,用於體質衰弱,用寒涼或溫熱性質中葯所不能適應者[2]。

3養生,從腳做起

泡腳的時候添加葯劑能起到輔助作用:鹽泡:溫水中加入兩大匙鹽巴,鹽有消炎殺菌、通便、瀉火的效果。爬山累了,腳腫腳脹加鹽泡腳很好。姜泡:溫水中加入幾塊打扁的老薑生薑,姜有散寒、除濕、活血的作用,治療感冒效果好。酒泡:溫水中加入一瓶米酒,或用其他酒類,可促進血液循環。檸檬泡:溫水中加入兩片檸檬,可順氣提神,預防感冒。醋泡:溫水中加入3大匙的白醋,可中和體內的酸,滋潤皮膚。艾草泡:溫水加入適量艾草葉或者艾茸,艾草有痛經活血的效果,治療痛經,治療怕冷,經濟實惠效果好。

3.1中葯與食療

3.1.1解毒四傑--木耳、綠豆、蜂蜜、豬血

這些是功效顯著且最為廉價的解毒食物。木耳因生長在背陰潮濕的環境中,中醫認為有補氣活血、涼血滋潤的作用,能夠消除血液中的熱毒。此外,木耳、豬血因具有很強的滑腸作用,經常食用可將腸道內的大部分毒素帶出體外。綠豆味甘性寒,有清熱解毒、利尿和消暑止渴的作用。蜂蜜生食性涼能清熱,熟食性溫可補中氣,味道甜柔且具潤腸、解毒、止痛等功能。印度民間把蜂蜜看成"使人愉快和保持青春的良葯" [4]。

3.1.2排毒小卒--日常蔬菜

在我們常食的蔬菜中,也不乏解毒功臣者,如西紅柿甘酸微寒,可清熱解毒、生津止渴、涼血活血;冬瓜甘淡微寒,清熱解毒、利尿消腫、化痰止渴作用明顯;絲瓜甘平性寒,有清熱涼血、解毒活血作用;黃瓜、竹筍能清熱利尿;芹菜可清熱利水、涼血清肝熱,具有降血壓之功效;胡蘿卜可與重金屬汞結合將其排出體外;大蒜可使體內鉛的濃度下降;蘑菇可清潔血液;紅薯、芋頭、土豆等具有清潔腸道的作用。

3.2中葯中的茶

中醫認為,茶葉味甘苦,性微寒,能緩解多種毒素。茶葉中含有一種豐富活性物質茶多酚,具有解毒作用[5]。茶多酚作為一種天然抗氧化劑,可清除活性氧自由基;其對重金屬離子沉澱或還原,可作為生物鹼中毒的解毒劑。另外,茶多酚能提高機體的抗氧化能力,降低血脂,緩解血液高凝狀態,增強細胞彈性,防止血栓形成,緩解或延緩動脈粥樣硬化和高血壓的發生。

3.3中葯與葯酒

3.3.1葯酒的功能

現在中葯調節越來越提上日程人們也越來越把自身保健養生作為主流,不在乎其他。而葯酒也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主流,少量的飲用堅持每天都在飲用提高身體質量調整身心健康是越來越重要了。而人體是極其復雜的有機體,主要包括五臟六腑、氣、血、經絡等。

葯酒的配伍嚴格遵從佛家及中醫傳統理論,兼溫、補、和、清、下五個部分,雙向調節人體內部功能,使身體達到自然平衡狀態,起到治療和保健雙重功效蟲草(冬蟲夏草)是不可多得的名貴葯材,它具有調節免疫系統、肝臟功能、心臟功能、提高細胞能量、直接抗腫瘤作用,抗疲勞等功能[5,6]。

人參具有大補元氣、復脈固脫、補脾益肺生津、安神等功效。可全面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改善器官的血循環。紅景天生長於青藏高寒地帶終年積雪的向陽坡上。清熱解毒,治咽喉痛,肺痛,理氣,治咽喉痛,肺痛;有補腎、養心、安神、調經活血、明目之效用。加快腦梗塞病灶的恢復,對緩解頭痛,解除疲勞, 增強 記憶力 等也有顯著功效。

3.3.2保健酒

保健酒已有數千年的歷史,是中國醫葯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的歷代醫葯著作中幾乎無一例外地有葯酒治疾健身的記載。今天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從中葯浸酒的傳統工藝的基礎上已發展到利用萃取、浸提和生物工程等現代化手段,提取中葯中的有效成份製成高含量的功能葯酒。當人們的保健意識日趨增強,一些葯物成為食用保健品時,保健酒這一新名詞便開始走紅。

酒與葯的結合產生了全新的酒品--保健酒[6]。保健酒主要特點是在釀造過程中加入了葯材,主要以養生健體為主,有保健強身的作用,其用葯講究配伍,根據其功能可分為補氣、補血、滋陰、補陽和氣血雙補等類型。

3.4中葯與膏方

3.4.1膏方意義何在

膏方又名膏劑,俗稱"膏滋葯",具有滋補、治療和預防疾病的效用,屬於中醫里丸、散、膏、丹、酒、露、湯、錠八種劑型之一。它是將中葯飲片經多次煎煮,濾汁去渣,加熱濃縮,再加入某些輔料,如冰糖或蜂蜜、阿膠或其他膠類等收膏而製成的一種比較稠厚的半流質或半固體的制劑,具有滋補強身,緩衰老,治病糾偏的作用。

只有用好葯,配好方,才能熬出好膏方,祛病養生保健康[7]。一般阿膠、人參、鹿茸並稱膏方"君葯"的三大上品,最為中醫保養所推崇,據不完全統計,與阿膠有關的中醫葯方有3200種之多,其功能性可見一斑。阿膠味甘性平,入肺、肝、腎經,不但是滋陰補血之上品,而且可以保持膏劑的稠厚度,是收膏必備之葯。所以對於熬制膏方,阿膠的正宗性和地道性也很重要。《本草綱目》明確記載,"阿膠,出東阿,故名阿膠。" 其正宗性可見一斑。山東東阿縣的地下水是製作阿膠必不可少的原料,同時也是為什麼東阿產的阿膠最獨特,最道地之所在。

3.4.2用膏方不同禁忌不同

飲食禁忌:膏方進補時,宜忌生冷、油膩辛辣、不易消化以及有較強刺激性食物,以免妨礙脾胃消化功能,影響膏劑的吸收。在服用膏方期間如發生感冒、發熱、咳嗽、嘔吐、腹瀉或其他急性疾病時應暫停服用,先治療急性疾病。中葯膏方是我國傳統醫學的精華,因其療效確切、服用方便、針對性強等優勢而日益受到市民的青睞。現在在老年人群中,中葯膏方已成趨勢,在青少年人群中也開始嶄露頭角,相信,不久的將來,膏方這一傳統的中醫葯 文化 將會被更多的人所接受。

4結語

現在,經濟發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人們越來越注重延年益壽的各種 方法 。而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日益感到有繁重的壓力,處於亞健康的人也變得越來越多。於是,有著幾千年歷史文化底蘊的中醫養生開始起到了作用,而膏方作為一種有效養生的方法,受到老百姓更加地關注與推崇。總而言之,人們在養生的過程中要講科學,講理性,要知道"最好的醫生是自己",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比任何進補都重要[7]。

參考文獻:

〔1〕毛德西主編.老中醫話說中葯養生.北京市:華夏出版社,2009.12.

〔2〕胡龍才等編著.中葯養生.南京市: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92.01

〔3〕折改梅主編.趣話中葯養生經.2008.09

〔4〕中葯養生堂編著.中葯滋補養生堂.北京市: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2011.01.

〔5〕張尚國著.自我養生百事通.北京市: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2010.05.

〔6〕嚴英.四季房事 養生之道[J].家庭科技,1999,(第5期)

〔7〕養生之道[J].開心老年,2012,(第6期)
中葯養生論文篇二:《中葯養生方劑水提取物抗氧化能力測定》
摘要:試驗採用羅丹明B作顯色劑測定了古代養生方劑中常見的紅棗、當歸、黃芩、五味子等4種中葯水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結果表明,這些中葯水提取物對·OH都具有較強的清除作用,呈量效關系,其中紅棗的清除能力最強。據此評價其水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大小順序為:紅棗>當歸>黃芩>五味子。

關鍵詞:中葯養生方劑;水提取物;·OH;抗氧化能力

在中國古代,人們都很重視養生,出現了很多養生中葯方劑。這些方劑可以調節人體機體狀態,增進健康,延緩衰老。中醫認為,人體健康長壽很重要的條件是先天稟賦強盛,後天營養充足。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機體生命活動需要的營養,都要靠脾胃供給[1]。正因為如此,眾多的養生方劑中護脾養胃類的中葯使用較多,本研究採用分光光度法測定了常見的4種護脾養胃中葯養生方劑水提取物對羥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據此評價其抗氧化能力,操作簡便,測定快速。

1 材料與方法

1.1 儀器與試劑

儀器:TU-1800PC型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北京普析公司);PXS-270型精密離子計(上海精密儀器公司);HH-1型恆溫水浴鍋(上海比朗儀器公司)。

試劑:H2O2(分析純);羅丹明B(分析純);FeSO4·7H2O(分析純);鄰苯二甲酸氫鉀(分析純);鹽酸(分析純);去離子水。

樣品:紅棗、當歸、黃芩、五味子均購於中葯房。

1.2 試驗方法

樣品抗氧化能力的測定以H2O2和FeSO2·7H2O體系產生的·OH為檢測對象,通過在554 nm處檢測捕獲劑羅丹明B的吸光度進行評價。由於·OH氧化能力強,可以快速地使羅丹明B標准溶液吸光度降低為A0,通過試驗證明其降低的程度與·OH的含量有一定量效關系,因此可以通過這種降低程度實現對·OH的測定。中葯的水提取物可以有效清除體系產生的·OH,加入這些水提取物於羅丹明B體系中,使體系溶液吸光度下降的程度降低,其吸光度為AS,羅丹明B標准溶液吸光度為A,則清除率D按以下公式計算:

D=(AS-A0)/(A-A0)×100%[2]

從清除率的計算結果大小即可評價其抗氧化能力。

1.3 ·OH生成量的測定

准確移取羅丹明B標准溶液7.00 mL(2×10-4 mol/L)和鄰苯二甲酸氫鉀-HCl溶液10.0 mL(pH 2.5)2份於兩支50 mL容量瓶中,向其中一容量瓶再加入FeSO4標准溶液5.0 mL(5×10-3 mol/L)和H2O2標准溶液5.0 mL(2×10-2 mol/L),另一容量瓶不加,以去離子水定容至50 mL,靜置5 min待反應充分後,在554 nm處分別測定這兩種溶液的吸光度A0和A,間接測定體系中的·OH。

1.4 樣品的測定

1.4.1 樣品的提取 取4種中葯樣品若干,經過烘乾粉碎後,分別准確稱取1.00 g於4個錐形瓶中,各加去離子水100 mL,用文火煮沸40 min後,趁熱過濾,濾液轉移至250 mL容量瓶中,並將濾渣用熱水沖洗3次,與濾液合並,待溶液冷卻後以去離子水定容[3]。

1.4.2 樣品測定 將提取好的樣品溶液進行適當稀釋測定即:紅棗(0.10 g/L)、當歸(0.20 g/L)、黃芩(0.40 g/L)、五味子(0.40 g/L)。在測定·OH生成量體系中分別加入稀釋後的樣品溶液各0.20、0.50 、1.00、2.00 mL,在554 nm處測定其吸光度。

2 結果與分析

2.1 最佳檢測波長的確定

分別測定羅丹明B溶液和羅丹明B-Fe2+-2H2O2體系溶液的紫外可見吸收光譜圖,結果發現兩個光譜圖的最大吸收波長均出現在554 nm處,而且羅丹明B-Fe2+-2H2O2體系的譜圖中的吸光度比羅丹明B溶液體系小,說明由Fe2+和H2O2作用產生的·OH與羅丹明B發生氧化反應,導致吸光度下降,因此在554 nm處即可對·OH進行測定。

2.2 酸度的選擇

用配製好的緩沖溶液調節羅丹明B-Fe2+-2H2O2體系的pH分別為2.0、2.5、3.0、4.0、5.0。

測定在不同pH環境下體系的ΔA,結果發現在pH=2.5時ΔA值最大,確定試驗在pH 2.5條件下進行效果最佳。

2.3 FeSO4加入量的選擇

在其他測定條件不變情況下分別加入1.0、2.0、3.0、4.0、5.0 mL的FeSO4標准溶液(5×10-3 mol/L),隨著體積的增加,體系ΔA值也不斷增大,但加入FeSO4體積達到5.0 mL時,ΔA的值趨於穩定。故本試驗中FeSO4溶液最佳用量為5.0 mL。

2.4 H2O2加入量的選擇

在最佳其他條件下,考察了H2O2加入量對檢測結果的影響,試驗表明當H2O2加入量達到5.00 mL後,繼續再增大加入體積,體系ΔA值基本不變,因此試驗採用H2O2溶液最佳加入量為5.00 mL。

2.5 羅丹明B加入量的選擇

在以上最佳條件下分別加入不同體積的羅丹明B溶液,根據試驗確定的檢測方法測定空白參比溶液和·OH反應體系的吸光度。結果表明,ΔA值隨羅丹明B用量的增大而增大,但當羅丹明B用量超過7.00 mL時,空白參比溶液的吸光度太大,超出正常讀數范圍,影響檢測結果,因此選擇羅丹明B最佳用量為7.00 mL。

2.6 試劑加入順序試驗

由於·OH存在時間非常短,試驗中各種試劑加入的先後順序對測定結果有很大的影響,因此必須考慮加入試劑的順序。在該方法中羅丹明B是作為顯色劑來測定體系產生的·OH,試驗中必須保證

·OH能與顯色劑羅丹明B充分發生反應,所以顯色劑羅丹明B的加入應該先於·OH產生之前加入,因此試驗最後一步再加入H2O2以產生羥基自由基。

2.7 檢測時間確定

在上面所選定的最佳條件下對體系吸光度進行測定,每隔1 min讀一次數值,觀察測定結果與時間的變化情況。試驗結果表明,在1~5 min內,體系的吸光度迅速下降,在5~10 min范圍內,吸光度基本無變化即反應完全,所以選擇最佳的反應時間為5 min。

2.8 測定結果

在試驗所確定的最佳試驗條件下分別測定了古代養生方劑中常見4種中葯水提取物對·OH的清除能力,其測定結果見表1。由表1可以看出,紅棗、當歸、黃芩、五味子水提取物對·OH清除作用均呈量效關系,有較強的抗氧化能力,其中紅棗提取物的清除能力表現為最強,當歸、黃芩次之,五味子最弱,據此評價了其抗氧化能力。

3 結論

本試驗以Fenton反應產生·OH,並與顯色劑羅丹明B發生反應,使其吸光度降低。養生方劑中常見4種中葯水提取物可以清除體系產生的·OH,使體系吸光度下降程度減弱,減弱程度與樣品抗氧化能力有關。試驗測定結果表明,4種中葯水提取物對·OH都具有較強的清除作用,而且所有樣品提取物清除率均隨其濃度的增大而增大呈現一定量效關系,具有很好的抗氧化能力,其中紅棗抗氧化能力最強。本試驗選取了常用古代養生方劑中常見4種中葯,得到了其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大小順序,對養生方劑的養生機理的解釋有一定的幫助。該試驗方法評價樣品抗氧化能力,操作簡便,測定快速,對尋找和篩選天然抗氧化劑資源很有實際意義。

參考文獻:

[1] 張苗海.未病與漢方研究[J].國外醫學(中醫中葯分冊),2005, 26(4):207-211.

[2] 王征帆.11種中草葯水提物抗氧化活性研究[J].應用化工,2011,40(9):1563-1568.

[3] 張愛梅,劉妮娜.羅丹明B-Mn2+-H2O2體系同步熒光分光光度法測定中葯的抗氧化活性[J].理化檢驗-化學分冊,2007,43(4):280-282.
中葯養生論文篇三:《淺談中葯養生保健及市場前景》
中國的中醫葯食療養生理論及實踐已有500年的歷史,為中華民族的繁衍昌盛及人民的健康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早已傳播海外也是世界人民的福祉,更是全人類的寶貴遺產。

我國傳統的養生保健方法就有中葯養生保健方法類。中葯葯食養生保健方法適用於所有的老年人,包括正常體質的老年人和疾病體質的老年人。在疾病體質的老年人中,可根據不同體質採取不同的中葯養生保健方法,首先要辨明是虛證實證還是虛實夾雜、誠虛實夾雜是指老年人既有虛證性疾病又有實證性疾病,虛證體質的老年人要應用補益類中葯,實證體質的老年人要應用清瀉類中葯,而虛實夾雜體質的老年人則需要根據具體情況採用虛補實瀉的方法。根據老年人的體質情況而靈活地應用中葯葯食養生保健方法,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科學研究發現了一些食物對人體能起到保健作用的功效成分(或稱功能因子),如黃酮、多糖、皂類,功能性油脂搪食纖維等等。我國在1995年修詞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首次確立了保健食品在國家的 法律地位。衛生部根據這一法規頒布的《保健食品管理辦法》中對我國保健食品所作的定義是:“保健食品系指表明具有特定功能的食品,即適宜於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調節機體功能,不以 治療疾病為目的的食品”。保健食品是一種特殊類型的食品,它具有的特殊功能,能調節人體的生理功能,增強健康,預防疾病,適用於年老體弱、病後康復及特定需要的亞健康人群。

經常服一些補益中葯、營養葯或保健品,可以達到“有病治病,無病強身”的目的。中醫葯食療養生它是隨著人們 經濟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溫飽問題解決後,對食品功能的一種新的需求。各國紛紛採用“食物保健”來替代“葯物保健”,主張“吃出健康”來。所以促進了保健食品的研究、開發,並形成了商品和新興產業。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保健食品產業,在全國異軍突起,迅速發展。它大部分以葯、食用兩用的中葯為主體原料組成,其品種之多,市場之大,已獲得社會各界的關注。

隨著科學的發展以及人們的需求的不斷增加,除維生素和礦物質是保健食品的常用原料外,中葯、植物葯在保健食品中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我國現在生產的保健食品中70%以上是以中葯原料為基礎。中華民族有著幾千年葯食同源和食療、食養的文化傳統,在歷代的醫著和民間的“食譜”、“茶譜”中均有大量使用中葯或食物作為養生保健的記載,例如兩千年前的《神農本草經》載有中葯365種,其中上品120種為君葯,“主養命,以應天、無毒、久服不傷人”,大多具有滋補強壯的作用。又如宋代《夢梁錄茶肆》中記載了許多保健飲品,如縮脾飲,由砂仁、蘋果、鳥梅、目草、扁豆、葛根組成,是一種健脾解暑的好飲料。國家衛生部曾頒布三批共87種葯食兩用的中葯材可用於製作保健食品。2002年又發布了《進一步規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公布了既是葯品又是食品的物品91個,可用於保健食品的中葯114個,以及保健食品禁用的中葯61個。

除了我國,目本、韓國及東南亞國家廣泛使用中葯類的物品養生保健外,近年來在歐、關國家也廣泛地將中葯及植物葯用於保健食品、化妝品及食品添加劑中,其中用得最多的有銀杏葉、人參、大蒜、連翹、綠茶、紫錐菊、蘆薈、越橘等。隨著“人類回歸 自然”思潮的普及和21世紀醫療模式的轉變,用中葯、植物等天然產物開發保健食品將會有快速的發展。

中葯養生保健發展前景廣闊,市場潛力巨大。無論在國際還是在國內,保健食品產業的發展都有廣闊的市場和良好的前景。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人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對保健食品的消費能力將不斷增強;生活節奏的加快和環境污染等健康的影響,使人們對健康投資的意識也目益增強,健康成為人們永不滿足的追求;過去醫葯發展的著眼點是患有各種疾病的病人,而現在開始注意亞健康人群,特別是隨著年齡結構的變化,和亞健康人群的增多,對保健食品的需求目益上升。WTO的一項全球性調查表明,真正健康的人佔5%,患有疾病的人佔20%,亞健康人群佔75%,保健食品正適合這一廣大人群的需要;醫療模式的轉變,提倡防禦、保健、康復與葯物治療相結合,對疾病由治療為主轉變為以預防為主,也必將大大地促進保健食品產業的發展;“回歸自然”的熱潮,對以中葯、植物葯等天然原料生產的保健食品目益受到青睞;國家也採取 措施 在政策上支持和鼓勵保健食品的開發。

現在 中國處於亞健康狀態人群已超過7億,佔全國總人口的60-70%,中國中年人是亞健康的高發人群,保健食品正適合這一廣大人群的需要,而現在中國保健食品的人均消費僅為關國的十七分之一,目本的十一分之一。隨著我國蓬勃 發展的 經濟和巨大的市場潛力必將為保健食品帶來巨大的商機。許多有識之士指出,保健食品將成為21世紀的黃金產業,它愈來愈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爭相投資研究、開發、生產和貿易保健食品。

我國保健品市場在加快中葯 現代化科技產業發展的同時,必須重視開發以中葯為主體原料的保建食品的開發。充分發揮貴州中葯資源的優勢,以市場為導向,依靠高新技術,持續創新,重點培養名牌產品,提高規模效益和競爭能力,發展具有貴州特色的保健食品,開拓國際、國內市場,以促進全省中葯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建設和經濟的發展。

閱讀全文

與如何看待中葯養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山東退休工人養老金調整 瀏覽:676
企業工作四十年可提前退休 瀏覽:59
怎麼尊敬父母孝順父母 瀏覽:96
西安市碑林區養老院服務項目有哪些 瀏覽:509
60多歲的老人沒力怎麼回事 瀏覽:504
杭州市退休職工門診部 瀏覽:260
閔行一家人敬老院對老人怎樣 瀏覽:139
老年大學送戲下鄉演出 瀏覽:462
外資養老院嗎 瀏覽:203
劍河養老金多少 瀏覽:715
表現孝敬父母背景的音樂 瀏覽:271
退休人員返聘協議不續簽 瀏覽:484
做體檢多久後才可以備孕 瀏覽:853
養老保險退休金是多少錢 瀏覽:941
老年人有氧健身操 瀏覽:661
老年人崴腳怎麼治療 瀏覽:888
個體養老保險演算法 瀏覽:310
社區居委會退休年齡 瀏覽:688
2017年企業退休工資怎麼漲 瀏覽:426
在職職工死亡後養老保險 瀏覽: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