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麼是三伏天灸 三伏天養生保健全攻略(6)
三伏灸是在三伏天時進行天灸治病的方法,是中醫時間醫學、針灸學與中葯外治相結合的一種療法。早在清朝初期張璐的《張氏醫通》中即有夏日「三伏」中,用白芥子塗法防止哮喘復發的記載。
三伏灸是我國傳統醫學中最具特色的伏天保健療法,與現代預防醫學有異曲同工之處。具體做法是,通過利用全年中陽氣最盛的三伏天,根據所要預防的疾病,在對應穴位貼上中葯,以達到灸治的效果。
三伏天灸哪裡最好
1.1、大橫穴
大橫穴位於肚臍旁開4寸的位置,這個穴位對於治療便泌、泄瀉、腹痛等效果非常好。
1.2、大椎穴
大椎穴位於第七頸椎棘突下,刺激這個穴位對於治療瘀血脈絡不通或血液過於粘稠而造成的面部疾病有著非常顯著的效果。
1.3、關元穴
關元穴位於臍下3寸的位置,這個穴位能夠增強腹部肌纖維的彈性、調節女性內分泌平衡、治療月經不調、帶下、不孕等症狀。
1.4、豐隆穴
豐隆穴位於小腿前外側、外踝尖上8寸、脛骨前緣外2橫指的位置,能夠治療各種炎症,比如肥胖等。
1.5、腰陽關穴
腰陽關穴位於第4腰椎棘突下,對於治療婦科月經失調、內分泌不平衡、臂部過於肥大、男性陽痿以及遺精等效果非常好。
1.6、中脘穴
中脘穴位於上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上4寸的位置,能夠增強人體消化以及吸收食物的能力,而且還能治療胃痛、胃酸以及嘔吐。
2、三伏天艾灸有哪些好處
2.1、解暑祛濕,祛寒降火
中醫講:「虛火、邪火之根是寒濕之邪,有寒必有火,有火必有寒。」這就是容易上火的朋友,容易引發炎症的根本原因。在中醫里治療各類炎症的根本方法是祛寒除濕,寒邪不祛,炎症不愈。
艾灸的純陽與天時的陽氣最旺之時,雙重陽氣注入體內,將寒濕邪排出後,人在炎熱的環境里是不悶熱,不煩躁的。
2.2、充盈元氣陽氣
元氣充足的表現就是:夏不怕熱,不喜歡吹冷風、吃冷飲之類。冬不怕寒冷,精力旺盛,耐力很強,耐痛,抗壓力、打擊力強,這也是真正意義的健康特徵。這種感覺是其他任何治療、調理、保健、補品等無法體會到的。
三伏天艾灸祛病癒病快速,在陽氣最旺的夏季艾灸,與艾火的純陽,雙重陽氣作用於人體病灶,祛除一切寒濕,打通經絡。
2.3、修心養性
夏季艾灸,人體正處於散發的時令,天時的陽氣與艾灸的純陽之氣,進入人體,那麼,風、寒、濕、暑、燥、火等邪氣被天地之雙重陽氣趕出體外,因此,血液越來越清凈,身體得以輕松,心胸逐漸開闊,病痛逐漸解除,智慧越來越多。
三伏天艾灸要注意什麼
1、艾灸前
因為艾灸時不能吹到風,艾灸前請關小門窗,房間內不可以通風。夏天也是,不可通風不可開空調。
飯後不可以馬上艾灸,飯後1小時後才可以灸,因為過飽不可以艾灸。
2、艾灸中
艾灸時不可以過飽或過飢,心情大悲大喜大怒也不可以艾灸,要保持心情平靜舒緩。
艾灸中必須多喝溫開水,便於排毒,水溫可以稍微高點。不可以喝冷開水,夏天也是。
艾灸中如果穴位表面出現濕氣,是體內寒氣通過穴位排出,體內寒氣較重,艾灸起了作用。
3、艾灸後
艾灸完半小時內,不可以用冷水洗手洗臉。艾灸完畢,全身毛細孔打開,易受寒涼。
艾灸後不可馬上洗澡。道理同上。一般情況下,我都是洗好澡後再艾灸。或者艾灸完,隔開幾小時後再洗澡。
艾灸完,如果出現疲勞乏力精神不濟,屬正常現象。此時身體在進行休整,可稍事休息,不必勞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