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廣東立秋過後仍似夏,此時養生可以吃這些食物
立秋過後,暑未盡而秋已至,雖過立秋節氣,然而嶺南大部分地區,潮濕、悶熱卻不減夏季。在這夏秋過渡之時,天氣也最易發生變化,今日如盛夏,明日如清秋的情況不在少數。
那麼,在這夏秋之交,如何保養我們的 健康 呢?現在就推薦幾款 養生 膳食給大家。
暑濕盛時,濕氣彌漫,人體脾胃功能相對減弱,此時飲食上應以健脾、清熱、利濕為主,宜清淡不宜油膩,而湯、羹、飲因為便於消化,不會對腸胃造成負擔,又能養胃健脾,最適合夏季腸胃不適、不欲飲食的人群了。
養生 葯膳
三豆湯
原料: 綠豆、赤小豆、黑豆各20克,紅糖適量。
做法:
1、將三豆洗凈,清水浸泡1個小時;
2、將三豆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用大火燒滾後轉小火慢煮1個小時;
3、待豆子開花後放入紅糖繼續煮5分鍾即可,放涼後連湯帶豆一起食用。
功效: 不僅能清熱祛暑、解乏、消痱子,還能健脾利濕,中醫稱之為「長夏滅火器」。
注意: 對於消化功能特別弱的人,可在三豆中加入適量大米,熬成清粥食用,也能清熱健脾。
黃芪三皮飲
材料: 黃芪、冬瓜皮、茯苓皮各30克,生薑皮10克,大棗5枚,白糖適量。
做法: 以上材料加水500毫升同煎,取葯液300毫升,加白糖調味。
功效: 補氣健脾、行水消腫。
注意: 外感發熱時不宜服用。
三鮮茶
材料: 鮮荷葉、鮮藿香、鮮佩蘭葉各10克。
做法: 將以上三物洗凈、切碎,用開水沖泡或稍煮代茶飲用。
功效: 三葯合用,發揮和中化濕、升清降濁的作用,適於濕氣重者飲用。
注意: 但荷葉性寒,脾胃虛寒者及月經期女性最好不要服用。
三味薏米羹
材料: 薏米、山葯、蓮子各30克,大米適量。
做法: 將以上材料洗凈,加水適量,文火熬成粥。
功效: 健脾益氣,化濕止帶。
以上食療方可以幫助您長夏無濕一身輕。下面是長夏過後真正步入秋天的 養生 食療推薦,快收藏起來吧!
秋氣盛時,人體肺氣虛弱,大部分人應對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情緒容易低落。因此,情緒方面秋天要特別注意情緒調適,做到內心寧靜、心情舒暢。起居方面最好做到早睡早起,待天氣更涼爽後建議加強 體育 鍛煉,有助於氣血運行、疏導肺氣。在飲食上要「增酸」,以增加肝臟的功能,抵禦過盛肺氣之侵入。
適合吃的食物
1、蘋果: 中醫認為,蘋果具有生津、潤肺、除煩、開胃、醒酒等功用,對消化不良、氣壅不通者,可榨汁服之。現代醫學認為,蘋果還能預防和消除疲勞,蘋果中的鉀能與體內過剩的鈉結合,並使之排出體外。食入過量鹽分時,可吃蘋果來幫助排出,所以吃蘋果或飲蘋果汁對高血壓患者有益。
2、葡萄: 性味甘、酸,鮮食酸甜適口,生津止渴,開胃消食,但脾胃虛弱者不宜多食,食多令人腹瀉。
3、山楂: 性微溫,甘,酸。中老年人服用對於軟化血管降血脂是有一定好處。山楂中含有山萜類及黃酮類等葯物成分,具有顯著的擴張血管及降壓作用,有增強心肌、抗心律不齊、調節血脂及膽固醇含量的功能。 但注意:孕婦禁食,易促進宮縮,誘發流產。
4、柚子: 中醫認為,柚子具有理氣化痰、潤肺清腸、補血健脾等功效,是秋冬季養肺和緩解感冒後咳嗽的好水果,現在很流行的蜂蜜柚子茶,就有良好的養肺祛痰作用,並能美容養顏。但柚子性寒,脾虛泄瀉的人吃了柚子會腹瀉,故身體虛寒的人不宜多吃。
養生 葯膳
百合粥
原料: 百合30克,糯米50克,冰糖適量。
做法: 先將百合剝皮去須,洗干凈後切碎,與糯米同入沙鍋,加水400毫升左右,以文火熬煮至米爛湯稠,待粥將熟時,加入冰糖攪勻,稍煮片刻即可。
功效: 每日早、晚餐溫熱服食,能潤肺止咳、養心安神。
注意: 外受風寒所致咳嗽及脾胃虛寒所致的脘腹冷痛、便溏泄瀉者,均不宜服。
蘋果沙參玉竹瘦肉湯
原料: 蘋果1個,沙參10克,玉竹10克,瘦豬肉200克,紅棗2個,姜3片,味精、精鹽各適量。
做法:
1、將沙參、玉竹稍浸泡;紅棗洗凈去核;姜切片,豬肉洗凈切成小塊,蘋果切小塊待用;
2、將所有材料下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燒開後撇去浮沫;
3、大火煮沸後,轉文火煲45分鍾左右,調入精鹽即成。
功效: 佐餐食用,適量,具有養陰、潤肺、止咳的功效。
古時也有「朝朝鹽水,晚晚蜜湯」的抗秋燥飲食良方,結合今日人們體質特點可調整為早上鹽水漱口,晚上適當喝些蜂蜜水。另外多喝豆漿,也可滋陰潤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