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膏方調理小常識
1.中醫膏方如何養生保健
延續已久,今又盛行膏方具有補虛和治病兩大功用。
由於膏方的主要組成部分是人參、黃芪、當歸、阿膠等滋補葯,所以膏方的主要作用是益氣補血、強筋壯骨。膏方中的對症葯是為患有慢性疾病的人而設,具有治療作用。
膏滋方進補起源於宋代,盛行發展於明清兩代。 《清太醫院配方》和《慈禧光緒醫方選議》均收錄了很多著名的抗衰老滋補膏方。
據史料記載,慈禧太後平時所用的膏方就有30餘種,如保健抗衰老的菊花延齡膏、補益的扶元和中膏、治眼病的明目延齡膏、治咳嗽的潤肺和肝膏、治脾胃病的理脾調中化濕膏、治療肝病的清熱養肝和絡膏等。 據介紹,目前膏方主要在白領階層中使用,他們喜歡中醫葯但又因快節奏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膏方便成為他們日常保健的必備佳品,有下列症狀者更是膏方使用的人群:1。
身體虛弱經常感冒但又無慢性疾病者2。 工作壓力過大,精神、體力消耗過多,精力和睡眠質量下降,難以自我恢復者3。
曾患慢性病但已經恢復或雖未治癒但相對穩定者4。大病後、手術後、出血後處於恢復階段者,包括化療、放療及手術後的腫瘤患者。
辨證使用 作用穩定膏方是我國古代流傳下來的中葯劑型中的一種,是傳統醫學的精華。 膏方是在辨證的基礎上,根據病人的體質和病情等情況進行處方,通過調整人體的氣血陰陽,達到扶正祛邪、療疾延衰的目的。
古人將服用膏滋方保健稱為進補,可分為平補、調補、清補、溫補、峻補五大類。平補葯性平和,無寒熱之偏,可以補氣養血,調整陰陽,適合應用於平時保養或一般的體質虛弱者 調補用於消化吸收功能減弱,即脾胃虛弱者,稍有不慎即胃痛腹瀉 清補則補中兼清,適用於體虛而有內熱者,或見於熱性病後期體質虛弱者 溫補用於平素陽虛之人 峻補又稱急補,主要用於體質極虛之時,如大出血、大病後、婦女產後等。
人們在長期實踐中發現的有效抗衰中葯如人參、枸杞、首烏、靈芝、黃芪、五味子、鹿茸、刺五加、黃精、阿膠等都能根據情況選擇入方,形成個體化的抗衰老膏方。同時膏方具有有效成分含量較高、作用穩定持久、體積小、便於攜帶、服用方便等優點。
對於老年保健延衰、慢性病調理十分適宜,自古就是防病保健的首選劑型。千百年來,形成了許多有效的延衰膏滋方,著名的有首烏延壽膏、參鹿補膏、二仙膏、葆真膏、八仙長壽膏、長生神芝膏、調元百補膏、菊花延齡膏等,對於老年人虛證及慢性病具有調理預防作用的膏滋方更是不勝枚舉。
順應自然 貴在堅持膏滋葯的服用貴在堅持,並掌握一定的時機。一般認為,宜在冬季服用膏滋方。
因為選擇冬令時節進補,更適合於人體的生長規律。諺語常說,「冬令進補,來春打虎」,冬三月是「生機潛伏,陽氣內藏」的季節,因此,選擇冬令進補符合自然規律,也是祖國醫學天人相應觀的具體應用。
從現代醫學角度來看,因為冬天氣溫低,熱量耗散多,胃腸道功能相對較其他季節強,生理機能的旺盛團改有利於營養物質的吸收和利用 冬季人體在經歷了春、夏、秋三季的消耗,臟腑的陰陽氣血有所偏衰,此時如能適時進補,既可以及時補充人體的氣血津液,抵禦嚴寒的侵襲,又可使來年少生病或不生病,從而達到事半功倍之效。 從尊重傳統和群體傾向等實際出發,冬季進行調治也較易被接受。
膏滋方雖好,但也有禁忌,服膏方期間應忌煙酒,不宜喝咖啡、可樂等含有咖啡因的飲料,忌生冷滑膩之品,少食油膩、海鮮 膏方中含有人參應忌食蘿卜、萊菔子、紅茶、綠茶 如含何首烏的膏方要忌豬血、羊血及鐵劑 膏方不能與牛奶同服。 服用膏方期間塌虛判,若遇到感冒發熱、咳嗽痰多、急性腹痛、抑鬱頭痛、胃腸紊亂等情況時,應暫停服用膏方,待症狀治癒後再譽坦服用。
2.旗黃膏的十大養生功效在於膏方的的運用
中醫對於辨證施治的「病症」需要對症下葯,一人一方,然而中醫里自唐朝古代醫書中就記載「調養千人方」,中醫在調養方面,特別是女性駐顏抗衰上一直記載的是千人方,重在全面滋養,達到自我恢復和調節的作用,從而延更抗衰!記住是調養不是治病!旗黃膏的十大養生功效是呂柳蔭教授通過旗黃膏的膏方臨床應用的體會和擬定膏方處方時,注意到的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無論治病還是身體調理,高明的中醫都離不開辨證、擬方、遣葯。精於辨證,妥善處方和用葯,是擅長膏方的前提。明辨患者的陰陽、寒熱、虛實,不僅避免「虛虛實實」之敝,還應該防止膏滋性用的偏頗,長時間服膏滋才不致出現不良反應。這又是保證膏方既有效又不致產生副作用的關鍵。
2、一般的膏滋應用,基本上都在疾病基本祛除之後。疾病正於發作之際,或病氣病邪尚重之者,暫時不提倡服用膏方。
3、滋補之劑容易滯氣,脾胃功能不好的,或是濕濁之氣很重的(客觀指征就是舌苔比較厚膩的)人,應該先予扶脾健胃化濁之「開路方」服用之後,在濕濁已化,脾氣漸復之時服用為妥。
4、一般來說,兒童病患不宜服用膏滋。因為小孩屬「稚陽之體」,氣血充盈,生長旺盛;調補之膏滋葯常伴用血肉有情之品,不免含有激素之類,對正常發育不利。但也不是兒童絕對不能應用膏滋,比如先天不足,後天失養,虛弱羸瘦之人,在沒有感染性疾病的情況下,家長要求擬制膏方的,也是可以考慮應用的。只是選處葯物的品種和劑量,以及製成膏方的數量,都應該小其量為宜。
5、在膏滋調理的同時,更宜注意攝生調養。膏滋之用在於保健治病,而保健強身更在於日常調攝。正如我省近代著名醫家葉熙春老先生所強調的,所用膏滋調理的同時,尚須注意攝生,如注意精神調節,包含膳食調養和勞逸有度,「俾能葯養兩到,庶克有濟」。
3.中醫養生滋補膏方怎麼熬制
第一步:膏方的配置
膏方配置,可以找中醫進行四診辨證後,針對個人不同的體制,而開出不同的滋補葯品。現在的人基本上都是陽虛居多,所以多以鹿茸、附子、乾薑、人參、肉桂、菟絲子、黃芪等助陽補氣葯。加當歸、熟地、大棗、阿膠、川芎、芍葯等補血葯。
具體的要有醫生根據個人的情況進行對證下葯。
第二步:浸泡
把葯放入不銹鋼的鍋子里或砂鍋里,加水。第一次的水量要足夠多,因為要浸泡時間長,所以如果水少了,浸泡時間長的話,水都被葯材吸收了,還要二次添水。要盡量不要二次添水。網上有些浸泡時間有12~24小時的說法,為了盡量把葯性熬制出來,所以浸泡的時間一定要保證12小時以上。這個和我們平時自己煎葯不同,一般的葯我們都建議煎之前浸泡30分鍾至1個小時。而滋補葯的浸泡時間是要一定要長一些的。 這個要注意一下。浸泡過程中,要隔段時間進行翻動一下葯材,盡量浸泡均勻。
第三步:煎葯
把浸泡好的葯放到爐子上進行煎,先用大火把葯煮開至沸騰,後調小火,保持水的沸騰即可。頭一煎的時間可以煎3個小時,煎好後,把水倒到一個干凈的容器里,繼續煎二煎和三煎。二煎和三煎的時間就不用那麼長的時間了,可以保持2個小時即可。(一些貴重的葯材要另包,打粉後備用。不入煎劑里煎煮)
第四步:收膏
這步很關鍵,把三煎的水合在一起,小火慢慢進行熬制,待水變稠後,這時可以把一些貴重的葯材粉放入,比如鹿茸、蟲草、阿膠等。然後放入冰糖、蜂蜜等繼續熬制,把水熬製成很稠的濃汁即可。
保存:
膏方一般是在冬季進行熬制的,如果天氣很冷的話,可以不用放在冰箱了,如果南方天氣暖和的話,一定要放在冰箱里保存。
當然,傳統的膏方熬制很多講究。比如:
膏方熬制有三道工序:首先是配料。通常是經過老中醫的全面診斷處定的膏方,先採用湯劑處方診治服用一段時間,確定有效後,再擬定膏方劑量。
然後是浸泡。將配製葯物和勻後,放入特定器皿加冷水浸泡12小時左右,以保證葯物中的有效成份煎出來。
最後是煎葯。將泡製好的中葯配料放入一口大銅鍋,加火熬制,先用大火將葯液煮沸,再用小火煎煮,保持微沸;煎煮時應及時攪拌,並去除浮於表面的泡沫,以免葯液溢出,煮至2小時左右,過濾取出葯液。葯渣續加冷水再煎,第二次加水量一般以淹沒葯料為准,如法煎煮三次再合並葯液,沉澱後再用四層紗布過濾3次,盡量減少葯液中的雜質。
兩個小時後,老葯工將煎出的葯液再放在小火上煎煮蒸發濃縮。同時用特製的大竹筷不斷地攪動葯液,防止焦化,逐漸形成稠膏狀。然後在稠膏狀的葯液中加入阿膠、龜板膠、鹿角膠等膠劑和適量蜂蜜或冰糖,用小火煎熬並不斷用筷子攪拌和勻。「收膏嘍!」隨著老葯工一聲悠長的吆喝聲,用百年傳統古法熬制的膏方正式出鍋了。
『貳』 在電視上看到的廣告,有一個叫做紅桃k的肝腎膏不知道效果怎麼樣,有用過的嘛 謝謝
紅桃K肝腎膏作用是滋補肝腎,效果是不錯的,產品也是有國葯准字的,品質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