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健康養生 > 人如何做到四季養生

人如何做到四季養生

發布時間:2023-10-20 23:25:40

1. 一年四季養生方法女人養生的方法

四季飲食養生的原則和方法:

一、春季飲食養生

1、春季飲食養生的原則 主食中選擇高熱量的食物,保證充足的優質蛋白質和維生素。早春時期,為冬春交換之時,適宜進食偏於溫熱的食物,並注意補充足夠的蛋白質,飲食中除米、面、雜糧之外,還可增加一些豆類、花生、乳製品等。

2、春季中期,天氣驟冷驟熱,變化較大,在氣溫較高時可增加青菜的食量,減少肉類的食用。春季晚期,為春夏交換之時,氣溫偏熱,適宜進食清淡的食物,並注意補充足夠的維生素。中醫還認為春季為肝氣旺盛之時,不宜多食酸味以使肝氣過盛而損害脾胃,所以應少食酸味食品。

二、夏季飲食養生

1、夏季飲食養生的原則 飲食以清淡為主,保證充足的維生素和無機鹽,適量補充蛋白質。夏季炎熱而出汗較多,體內丟失的水分多,脾胃消化功能較差,多進稀食是重要的飲食養生方法,因此應當多食粥、喝湯。夏季陽氣旺盛,活動較多,身體消耗大,應當注意補充營養物質,如優質的蛋白質,如魚、瘦肉、蛋、奶和豆類等;充足的維生素,如西紅柿、青椒、冬瓜、西瓜、楊梅、甜瓜、桃、李子、梨等新鮮蔬果。

2、夏季還要攝入足夠的水分和無機鹽,特別要注意多飲水及補充鉀,豆類或豆製品、香菇、水果、蔬菜等都是鉀的很好來源。要多吃些清熱利濕的食物,如西瓜、苦瓜、桃、烏梅、葛根、西紅柿、黃瓜、綠豆等。解暑的飲料中以茶水為最佳,特別是綠茶,具有消暑解渴、清熱瀉火的作用。

三、秋季飲食養生

1、秋季飲食養生的原則 飲食葷素搭配,多食清涼多汁的蔬菜、水果,適量地補充蛋白質和無機鹽。秋季前期較溫燥,飲食養生方法要以清熱滋潤為主,應堅持二粥一湯的飲食方法,即早晚食粥,午餐喝湯,但粥湯的配料有所不同。煮粥時可以加些切碎的梨塊,具有生津止渴、滋陰潤燥、止咳化痰的作用;或者加些百合,具有潤肺止咳、養心安神的作用;加入用水發好的銀耳,亦有滋陰潤肺、養胃強身的作用。

2、羹湯類則以西紅柿雞蛋湯為佳,蛋白質及維生素豐富並且有利於消化吸收。秋季後期較涼燥,飲食養生方法要以祛寒滋潤為主,並適當地增加蛋白質和熱量較高的食物。除了梨粥、百合粥、銀耳粥外,還可增加瘦肉粥以補充蛋白質的消耗,並可食用栗子粥、桂花蓮子粥、龍眼肉粥、紅棗粥等。應多食一些溫性蔬果,如南瓜、蔥、姜、香菜、桃、杏、大棗、荔枝、烏梅等。

四、冬季飲食養生

1、冬季飲食養生的原則 適量地進食高熱量的飲食以補充熱量的消耗;增加溫熱性食物以增強機體的禦寒能力;補充足夠的維生素和礦物質。

2、冬季養生的原則是要避寒就暖,斂陽護陰,以收藏為本,是一年四季當中進補的最佳時節。中醫認為,冬季應多食用一些偏於溫熱的食物,特別是能夠溫補腎陽的飲食,以增強機體的禦寒能力。

(1)人如何做到四季養生擴展閱讀

女生如何正確的養生

1、要保證充足的睡眠

身體和器官都是需要一定休息的,所以每天要保證充足的睡眠,做到早睡早起,這樣才能夠及時的解除身體的疲勞,讓身體變得更加的有活力,減少了生病的幾率。

2、要培養自己的興趣

現在的生活節奏快,很多女性受到生活和工作上的壓力,讓他們內心不能得到一定的平靜,經常性的處於緊張狀態就會提前進入衰老期。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應該多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聽聽歌曲或者學習書法,讓自己能夠平靜下來,同時也可以陶冶情操。

溫馨提示

女性朋友平時應該養成正確的養生方法,保證充足的睡眠,合理的搭配飲食,避免情緒的波動,坦然的面對一切,不能有太多的心理負擔。

2. 四季如何養生

春屬木,與肝相應。酸味入肝,且具收斂之性,不利於陽氣的生發和肝氣的疏泄,足以影響脾胃的適化功能。故宜食辛甘發散之品。
應適當吃些春筍、香椿、菠菜、柳芽、薺菜、蔥、姜、蒜、韭菜、芥菜等偏於溫補的蔬菜和野菜,不能一味食用人參等溫熱補品,以免春季氣溫逐漸上升,加重身體內熱,損傷到人體正氣;應少食黃瓜、冬瓜、茄子、綠豆等性涼食物。同時注意攝取足量的維生素,以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少食酸性食物,以免傷及脾胃。
夏季飲食:一宜補氣
可適當選擇一些滋陰補氣的食物,如胡蘿卜、菠菜、桂圓、荔枝、花生、番茄等。多食,雜糧,蔬果以寒其體,但生冷瓜果當適可而止,不可過食,以免過於寒涼,損傷脾胃。夏季心氣旺盛,易傷人氣陰,在這個季節里,應以補氣養陰、清署熱為主,如冬瓜、西瓜、蓮藕、鴨肉等,不宜多食溫補、滋膩厚味之品。
二宜清淡
夏季暑熱,人的脾胃消化功能相對較弱,應適當吃些清熱解毒的食物,蔬菜類如茼蒿、芹菜、小白菜、香菜、苦瓜、竹筍、黃瓜、冬瓜等;魚類如青魚、鯽魚、鰱魚等,這些食物能起到清熱解署、消除疲勞的作用,對中署和腸道疾病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秋季飲食潤燥:
秋季氣候的特點是乾燥,燥是秋令主氣。中醫認為肺是嬌臟,喜潤惡燥,然而燥邪最易犯肺,傷津耗液,使人發生鼻乾咽燥、聲啞乾咳、大便干結等所謂的「秋燥症」。
秋季宜多吃生津增液的食物,如芝麻、梨、藕、香蕉、蘋果、銀耳、百合、柿子、橄欖以及鴨肉、豬肺、龜、鱉、蜂蜜、蔬菜等以潤燥養肺,凡辛熱麻辣、煎烤熏炸等食物,宜少吃或不吃。
冬季飲食:一宜滋補
冬季飲食養生的基本原則是要順應體內陽氣的潛藏,斂陽護陰。可適當選用羊肉、狗肉、蝦、韭菜、桂圓、木耳、栗子、核桃、甲魚等食物;多吃些薯類,如甘薯、馬鈴薯等;蔬菜類如大白菜、圓白菜、白蘿卜、黃豆芽、綠豆芽、油菜等

3. 四季養生有什麼方法 四季養生方法

《黃帝內經》中說「春天養生,夏天養長,秋天養收,冬天養藏」,指出養生與自然變化有著密切的關系。只有順應自然物候的更替和變化,才能真正做到合理養生、益壽延年。

1、春季養生

(1)春季養生應遵循養陽防風的原則。春季,人體陽氣順應自然,向上向外疏發,因此要注意保衛體內的陽氣,凡有損陽氣的情況都應避免。

(2)春季養心肝:玫瑰花烤羊心

材料:鮮玫瑰花50克(或干品15克),羊心50克,食鹽5克。

做法:將鮮玫瑰花放入小鍋內,加入食鹽,煎煮10分鍾,待冷備用。羊心洗凈,切成長5厘米、寬3厘米、厚約1厘米的小塊,穿在燒簽上,邊烤邊蘸玫瑰鹽水,反復在明火上烤炙,烤熟即可。

2、夏季養生

(1)夏季養生重在精神調攝,保持愉快而穩定的情緒,切忌大悲大喜,以免以熱助熱,火上加油。心靜人自涼,可達到養生的目的。

(2)夏季養生粥:黑米薏仁蓮子粥

黑米50克,糯米100克,薏仁10克,蓮子20克,冰糖、米酒各少許。將薏仁洗凈,加水浸泡一晚,再加入黑米、糯米、蓮子文火熬煮,至黏稠軟爛時將冰糖、米酒倒入其中攪拌均勻即可。黑米有「黑珍珠」和「世界米中之王」美譽,薏仁葯食皆宜,蓮子有養心安神、滋補元氣功效。多飲此粥可滋陰養心、溫脾補腎,滋補而不上火,是不可多得的粥中極品。

3、秋季養生

(1)秋季養生貴在養陰防燥。秋季陽氣漸收,陰氣生長,故保養體內陰氣成為首要任務,而養陰的關鍵在於防燥,這一原則應具體貫徹到生活的各個方面。

(2)秋季養心安神:秋分節氣的養生要注重對肺脾腎三臟養護。適當選用一些中草葯煎服也很有效。黨參、芡實、白術、蒼術、茯苓能補脾祛濕止瀉。芡實可防病延年。蓮子補脾止瀉,益腎固精,固澀止帶,養心安神。蓮子和人參黃芪大棗茯苓同用,可補脾益氣。蓮子、芡實、酸棗仁、五味子有益腎氣,寧心安神治失眠。百合性偏涼,胃腸功能差者應少吃。

4、冬季養生

(1)中醫認為冬季是匿藏精氣的時節,冬令進補以立冬後至立春前這段期間最為適宜。冬季養生主要指通過飲食、睡眠、運動、葯物等手段,達到保養精氣、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目的。

(2)冬季保溫防寒:冬季氣溫低下,皮膚裸露部位極易凍傷,如手部、頭部、頸部等。其它如腳部也易受凍,因而應注意這些部位的防寒保溫,可圍圍巾,戴手套、耳套,穿棉鞋等保暖,還可隨時摩擦雙手和耳朵,適時墊腳、鍛煉。忌穿潮濕的衣服、鞋襪,同時,手臉洗後要揩乾後才可外出。

(3)冬季養生建議:不要常用熱水洗臉,或洗後用冷水再沖一遍(一天洗臉不超過二次),以減少水分的揮發。

(4)不要用鹼性強的清潔用品,這會破壞保濕成分的成膜性。要經常按摩面部皮膚,促進血液循環,增加皮脂分泌。一周做1~2次面膜,用天然植物成分的軟膜、硬膜或臘膜.

(5)不要用撕拉式面膜或硬膜。護膚品以保濕類為主,搽潤膚露之前最好能給皮膚以充足的水分。多喝開水,多吃水果、蔬菜、牛奶、肉皮、銀耳、香菇、南瓜等食物。定量吃些雞、魚、豬肝、牛油等含脂類食物,以補充體內水分及營養,促進油脂分泌。

4. 四季養生的要點

【四季養生的要點】
人體四季如何養生?中醫觀點是天人合一,如《內經》上說,人體要順天時,即順五運六氣的變化,其秘決關鍵是順應四時陰陽之氣的變化,人體才能長久地保持健康;因此,人體養生一定要注意從春季開始。【春季】人體新陳代謝最為活躍的時期,常言道「百草回生,百病易發」,特別要注意起居勞作、精神調攝,關鍵是順應春天陽氣生發、萬物萌生的特點,使自己的精神、情志、氣血也能像春天的氣候那樣舒展暢達、生機勃發。春天氣溫適中,濕度也適合睡眠,加上春天比冬天夜短,故有春困,能「春眠不覺曉」。在春季,起居宜早睡早起,保持每天有充足睡眠;午飯半小時後應適當小憩,一般以半小時或四十分鍾為宜;房間注意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清新;堅持鍛煉身體,根據自己年齡、體質,選擇慢跑、散步、保健操等適當的鍛煉項目。春季養生秘決在注意保持體內的陽氣。中醫認為,養陽重在養肝。春季保肝十分重要,飲食做到均衡,多吃新鮮蔬菜,少吃酸、辣及油炸、烤、煎食品,勤喝水、少飲酒。平時調理好情緒,每天保持有個好心情。春季飲食,要點是以平補為原則。早春仍有冬日余寒,要順應春升之氣,多吃些溫補陽氣的食物,如韭菜、大蒜、洋蔥、魔芋、大頭菜、香菜、生薑、蔥等。晚春暴熱襲人,易引起體內郁熱而生肝火,致體內津液外泄,可適當配些清解里熱、滋養肝臟、潤肝明目的食物,如蕎麥、薺菜、菠菜、芹菜、萵筍、茄子、黃瓜、蘑菇等。在春季上市的新鮮水果,大多味酸,因不宜春日多食。若需解里熱,以吃甘涼的香蕉、生梨、甘蔗或乾果柿餅之類為好。【夏季】暑氣傷身 適度運動食清淡 重在清心夏季應以清淡爽口,又能刺激食慾的飲食為主,具有清熱去暑功效的食物有茄子、鮮藕、綠豆芽、絲瓜、黃瓜、冬瓜、西瓜、西紅柿等。夏季西瓜、西紅柿多食,可生津止渴。老人應少吃油膩食物,體弱者應避免食用冷飲及生冷瓜果,以免引起消化功能障礙。中醫認為,通過飲食調配,既可補充人體因大量出汗而導致的營養損失,又能有效避免腸道疾病的發生,同時還益於調節體溫、消除疲勞。夏季睡眠養生,要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虛的規律。《黃帝內經》中說:「夏三月……夜卧早起,無厭於日」,意指夏季要早點起床,以順應陽氣的充盈;晚些入睡,以順應陰氣的不足。夏季多陽光,但不要厭惡日長天熱,仍要適當運動。【秋季】舊病易發,調和陰陽宜養津,重在潤肺秋天從立秋開始,歷經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等諸節氣,其中的秋分為季節氣候的轉變環節。秋季氣候處於「陽消陰長」的過渡階段。立秋至處暑,天氣以濕氣並重為特點,故有「秋老虎」之說。白露過後雨水漸少,天氣乾燥,晝熱夜涼,氣候寒熱多變,容易傷風感冒,許多舊病也易復發,故被稱為「多事之秋」。秋分之後,由於雨水漸少,秋燥便成了中秋到晚秋的主要氣候。此季容易耗損津液,發生口乾舌燥、咽喉疼痛、肺熱咳嗽等。因此,秋日宜吃清熱生津、養陰潤肺的食物,如泥鰍、芝麻、核桃、百合、糯米、蜂蜜、牛奶、花生、鮮山葯、梨、紅棗、蓮子等清補柔潤之品。秋季養生應注重一個「和」字,包括對精神意志、飲食起居等方面進行的調攝。中醫認為,人體的生理活動要與自然環境的變化相適應,因此秋季養生應注重一個「和」字,包括對精神意志、飲食起居等方面進行的調攝。此外,秋季要注意順應氣候變化,適時增減衣服。中醫醫書記載,「蓋晨起食粥,推陳出新,利膈養胃,生津液,令人一日清爽,所補不小。」建議根據自身實際選擇不同的粥食用,如百合紅棗糯米粥滋陰養胃,扁豆粥健脾和中,生薑粥禦寒止嘔,胡桃粥潤肺防燥,菊花粥明目養神,山楂粥化痰消食,山葯粥健脾固腸,甘菊枸杞粥滋補肝腎。【冬季】寒氣襲人 斂陰護陽活氣血 重在補腎從立冬開始,經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直至立春前一天是冬季。冬季 「寒」, 寒氣襲人,是氣候變化的特點。人體新陳代謝變緩,雖說可以保存體力,但也降低人體抵抗疾病的能力。有關統計數據表明,世界上大多數地區的死亡率,都以冬季為最高,此季也是心腦血管病、呼吸道疾病的高發時段。中醫認為,「冬者,天地閉藏」,即是說冬季萬物閉藏,自然界陰盛陽衰,各種動植物都潛藏陽氣,以待來春。因此,冬季養生應注重斂陰護陽:盡量早睡晚起,保持較長的休息時間,使意志安靜,人體潛伏的陽氣不受干擾;堅持適當鍛煉,但要注意做好充分的准備活動,鍛煉後要及時擦乾汗液;注意背部保暖,背部是「陽中之陽」,風寒等極易通過人體背部侵入而引發疾病,老人、兒童及體弱者尤其應注意避寒就暖。冬季是進補的好季節,進補要順應自然,注意養陽。根據中醫「虛則補之,寒則溫之」的原則,冬季要多吃溫、熱性質的食物,提高機體的耐寒力。狗肉、羊肉是老人冬季滋補佳品,此外每天晨起服人參酒一小杯,可防風、禦寒、活血。將牛肉切小塊,加黃酒、蔥、姜用砂鍋燉爛,食肉喝湯,可益氣止渴、滋養脾胃。

5. 春夏秋冬的四季養生之道法則

養生是一個長久的工作,春夏秋冬的養生 方法 也各不相同,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整理的春夏秋冬的四季養生之道,歡迎大家閱讀。

春夏秋冬的四季養生之道
春夏養陽

春夏怎麼養陽呢?春天主生發,氣生發而陽光開始明媚,萬物復甦。《黃帝內經》就告訴我們"無厭於日",就是不要討厭陽光,這個時候要夜卧早起,去曬太陽,讓我們抒發肝氣,讓我們的生機和氣機隨著春氣來運轉,這就叫做四氣調神。所以,春天養生的重點是怎麼樣把你的肝氣和五臟氣與春氣來合拍、來協調。

春季養生以升發疏暢為特點,我們要注意使體內的陽氣漸旺起來。春天的氣候促使人血液循環加快,與肝臟的生理機能相關,若肝臟失常,就會出現一系列病症,因而春天宜養肝的道理就在於此。

夏天的時候,萬物茂盛,陽氣旺盛,這個時候就要充分的利用生機來保養我們的身體,來維護我們的生命。夏天重在養心,要多一吃點苦的東西,因為苦入心,對清我們的心火、對清我們的熱都很有好處。夏天我們還要多吃一點清暑利濕的東西,比如西瓜、綠豆湯等。關於肉,我們就多吃一點性寒的、性涼的,比如鴨子肉,而應該少吃一點雞肉等性溫的東西。另外,我們盡量要吃夏天成熟的食品,比如夏天成熟的瓜果和蔬菜。這樣吃東西對我們的心和脾胃都很有好處。

夏天的最後三十天,是養脾的時候,脾主運化,在這個時候我們要養化,就是要把東西煮熟了再吃。而且這個時候,大地要進入到成熟的階段了,穀子在灌漿了,瓜果差不多也快熟了。這個時候是我們養脾健脾效果最好的時候。

夏季天氣下降,地氣上升,天地之氣相交,人們的情緒應該保持愉快,使氣機宣暢,精神外向。如果違背了這個道理,就會損心傷氣。還有夏季宜大量出汗,又有"汗為心之液"一說,所以心氣也最易耗傷。

秋冬養陰

秋天的時候是"入地戶"的時候,我們常說 春分 開始"開天門", 秋分 開始則"入地戶"。入地戶時,萬物要開始 收藏 ,我們人體也要養收。天地經過了春夏以後,似乎也累了。萬物該長的已經熟了,果子、莊稼都收藏了,這個時候呢,人也應該轉為休息了,這叫作"收"。

秋天主要要養肺。肺經過了夏熱的燥,到這時就要多吃潤的東西,比如梨、藕、杏仁、貝母、百合這些東西,來養我們的肺、潤我們的肺,收斂我們的肺氣。

秋天濕度下降,是容易感冒的季節。秋天天氣乾燥,"燥"易傷肺,使氣宣發的功能受影響。從而引起乾咳少痰等症。所以要"無外其志,使肺氣清"就是秋養肺的理論依據。

到了冬天以後,就主藏了。這個時候萬物都閉藏,動物去冬眠了,花也凋謝了,樹葉也落光了,那麼人呢,人的身體也該休息了。冬天最重要的養生就是養藏,藏什麼呢?藏精,藏好了精則來年不會生病,所以說"冬不藏精,春必病瘟"。曾經有一個患者來找我看病,他老感冒,到春天我就不停地感冒。我說你冬天幹嘛了,他說這個冬天他一直在出差,累得一塌糊塗。其實這就是他在冬天沒有藏精補養身體而造成的後果。我告訴他現在補一補吧,趕快來個"春眠不覺曉",通過睡眠保養好精氣。
春夏秋冬的四季養生法則
時令養生法

時令養生法的精髓在下按照一年四季陰陽的變化規律和特點,凋節人體各部分的機能,從而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比如順應春夏生長之陽氣盛而養陽,順應秋冬收藏之陰氣盛的特點而養陰,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存夏養陽,秋冬養陰”,這是在時令養生的基礎上形成的重要養生原則。

春季養生法則

春季的三個月,是萬物復甦的季節,自然界生機勃發,故稱凡為發陳在自然界呈現出一種新牛的狀態,萬物欣欣向榮。在此時,人們應該晚睡早起,起床後到庭院里敗步,披散開頭發,穿著寬敞的衣物,不要使身體受到拘束,以便使精神隨著春天萬物的生發而舒暢活潑,充滿生機,這是適應春季的養生法則及方法。

夏季養生法則

夏季的三個月,萬物生長華麗茂盛,故稱其為蕃秀。天地陰陽之氣相互交通,植物開花結果。當此之時,人們應當晚睡早起,切莫厭惡白天過長,保持心情舒暢,使精神之花更加秀麗,使陽氣宣洩通暢,對外界事物有濃厚興趣,這是適應夏季養生的法則及方法。

秋季養生法則

秋季的三個月,自然界呈現出一派豐收而平定的景象。秋風勁疾,秋高氣爽,景物淸明。在這個季節里,人們可效仿雞的生活規律,早睡早起,促使精神情志安寧,以緩和秋季初涼的傷伐,收斂精神情志而不使其外散,使秋氣平定,肺氣清肅這就是與秋季相適應的,可以保養人體“收”氣的方法與原則。

冬季養生法則

冬季的三個月,是生機潛伏、萬物蟄藏的季節,自然界中的陽氣深藏而叨寒之氣很盛。風寒凜冽,水結成冰,大地凍裂,在此時,人們應當早睡晚起,必待太陽升起時起床,使精神情志安寧而不妄動,如同潛伏起來一樣,離開寒冷氣候的刺激,盡量保持溫暖,不要過多地出汗,損傷正氣,這是適應冬季“藏”氣特點的養生方法和原則。

《黃帝內經》認為,天地是按照四季陰陽消長的規律運轉不息的,我們養生也必須按照這個規律適時調節。違反了這一規律,必將導致體內的陰陽失調,使身體致病。
春夏秋冬四季養生的注意事項
中醫重視人體環境

人患感冒,發燒咳嗽了要到醫院去,需要解決什麼問題呢?我們知道,到醫院查體溫也好,測血壓也好,化驗血液也好,按西醫的思路就一定要找到致病因子,即到底是什麼細菌和病毒使人患病,這恐怕是現代醫院首先要查的。從上世紀40年代到現在,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已經研究出了7000多種抗生素,但是今天在臨床上依然在使用的抗生素不過幾十種。大量的抗生素都被淘汰了,現代醫學面臨困惑。而中醫是怎麼治病的呢?中醫治病靠的是草根、樹皮,現在用的葯方大多是使用了兩千多年的方子。兩千年前的中葯方還有效,中醫解決的是人體的內在環境,是依據自然環境的變化而不斷地調整。

養生要順應四時

養生首先要順應四時,要順應春夏秋冬四季的變化,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有類似記載。中醫認為要研究四季與養生的關系,必須先要了解人生存的環境。人活在氣交之中,地氣上為雲,天氣下為雨,根據春夏秋冬的自然法則,完成生、長、壯、老、已的全過程,這是中醫學特有的一面。中醫認為人法自然,人要順應四時,如果按照四時,春溫、夏熱、秋涼、冬寒規律養生,就可以減少疾病的發生。《內經》中有一句話叫做“虛邪賊風,避之有時”,中醫把許多致病因素、異常氣候等叫做虛邪賊風,這些都會導致人生病。所以,夏天空調開得太涼,冬天暖氣燒得過熱,這些都是違背自然規律的。因為,中醫認為冬天氣血是潛藏的,如果太熱,令氣血耗散,冬不藏精,春天就要得溫病。

春溫、夏熱、秋涼、冬寒構建了自然界一切生物的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規律。中醫認為,人的氣血運行狀態和五臟是直接相關的,而五臟又對應四季。春季易肝陰不足,產生春困;到了夏季,汗出得多,容易胸悶、氣短;到了秋季,易感燥邪而乾咳、少痰;到了冬季,氣血應該潛藏於內。所以說肝、心、肺、腎這四個臟器和春夏秋冬直接相關,在人的生命過程中,要想很好地完成生、長、壯、老、已的過程,在每一年、每一季注重養生都是至關重要的。

四季進補,春宜養肝

春天時,氣血從內向外調動,此時應該注意養肝,最好吃點烏雞白鳳丸,女性以肝為先天,以血為主,烏雞白鳳丸更多地是使用在女性身上。可是春天時氣血達表,無論男女都會出現肝血不足的狀況。如果男士每天早上吃一粒烏雞白鳳丸,就會覺得不疲勞了,春困的感覺也消失了;到了夏天,天氣悶熱,陽氣不足,會出現胸悶、氣短、汗多等症狀,此時中老年朋友應該喝一點生脈飲,生脈飲裡面就三味葯,人參、麥冬、五味子,人參補氣,麥冬清肺熱,五味子收斂心氣,有助於滋養心氣;而秋天應吃點秋梨膏,梨有潤肺、止咳作用,可入肺經,它可以有助於氣血從外向內走;到了冬天時,氣血都到裡面去了,這時應注重補腎,過了更年期的女性,可用六味地黃丸來補腎。中青年女性還應補血,可吃一點阿膠、大棗、冰糖、核桃仁做成的膏。吃了這些富有營養的東西,通過在身體內的充分運化,就能達到四季養生的目的。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

中醫認為,人的氣血運行與五臟是直接相關的。春天時,氣血從里往外流,裡面的氣血相對不足。這時,很多人會有肝氣、肝血不足的情況,常常感到失眠、春困。這時,我們應注意養肝。無論男女,最好服用些烏雞白鳳丸。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方子,療效經過上百年的實踐檢驗。女性以肝為先天,養血為主,服用此葯自然不在話下。但不要以為這只是婦科聖葯,男性也會在春天存在肝血相對不足的情況。有此證之男士,可每天早上適量服用。到了夏天,人的氣血都到外面去了。天氣特別熱,汗出得特別多,你往往會感到氣短、胸悶,這是因為夏氣影響了你的心氣。我建議多喝點生脈飲(人參100克,麥冬200克,五味子100克),尤其是中老年人。這是唐代名醫孫思邈提出的方葯。其中人參補氣,麥冬清肺熱,五味子收斂心氣,總體效果有助滋養心氣,抵禦暑熱。秋天則是氣血由外往裡走的季節。秋氣與肺氣相通。這時,可吃點秋梨膏(精選白梨,配合其他潤肺生津的葯物,加蜂蜜、紅棗等佐料製成)。梨有潤肺、止渴作用,可入肺經,有助氣血速降,幫助人們把氣血吸納回體內。冬天戶外 大雪 飄飄,人體氣血都藏起來了,正是補養的好時機。冬天重在補腎,男性以精氣為主,可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服用六味地黃丸、金匱腎氣丸。女性更年期前重在補血,可服用阿膠、大棗、核桃仁,用冰糖把三者做成膏劑服用;更年期後,可服用六味地黃丸。中醫稱這種養生方法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這是在身體功能正常情況下的滋補方法。若是感冒了,或患了其他病,則應先治療原發疾病。

春夏秋冬養生相關 文章 :

1. 中醫養生春夏秋冬

2. 春夏秋冬的四季養生之道

3. 淺談四季養生

4. 春夏秋冬養生之道常在

5. 四季養生的好處

6. 四季養生食譜

7. 四季養生飲食食譜

6. 四季養生的原則

「順」:養生跟著季節走。古人認為,人身體的變化與四季輪回是一致的,因此飲食起居、衣食住行必須與季節相適宜。

「靜」:讓心安靜下來。現代人喜歡生活得熱熱鬧鬧,每天時間都安排得滿滿的,生怕孤獨和寂寞。其實,這種浮躁的生活對健康極為不利。

「修」:修身行善煩惱少。平時積德行善、豁達大度的人,往往能和這個世界和諧相處,能減少很多煩惱,心情愉悅。可見,修身養性,寬以待人,淡泊名利,對別人好,自己收獲的將是健康、快樂和長壽。

「調」:多做深長呼吸。人難免會遭遇營養失衡、過度勞累、病邪襲來等諸多不良因素,這時候就要用到「調」字了。

「補」:有補有瀉最健康。古人推崇用滋補葯物調理陰陽、臟腑、氣血,原則有三,一是先辨證,二是食補為先,三是補、瀉結合。

(6)人如何做到四季養生擴展閱讀

養生時間點

1、飯後半小時:刷牙。提醒各位讀者,飯後立即刷牙有害牙齒健康。因為牙冠表面有一層琺琅質,剛吃過飯尤其是食用了酸性食物後,琺琅質變得松軟,此時立即刷牙會對其造成損害。

時間一長,牙齒的琺琅質逐漸減少,易患上牙本質過敏症,吃東西時出現酸痛症狀。因此,建議老人飯後先用清水漱口,半小時後再刷牙,防止齲齒。

2、飯後1小時:走路。飯後散步可促進胃腸蠕動,改善呼吸系統,促進血液循環,但要休息1小時左右再去散步。散步前先做簡單熱身,如搓搓手腳、舉舉胳膊、伸展筋骨等。

散步姿勢也很重要,要抬頭挺胸,避免壓迫胸部,影響心臟功能,也不要邁大步或走得太急太快。注意足跟先著地,雙臂隨步行節奏有力地前後交替擺動。不要走崎嶇道路或羊腸小道,也不要背著手或倒走。散步時間最好別超過1小時。

3、晚上9點:泡腳。晚上泡腳,身體熱量增加後,體內血管會擴張,有利於活血,促進血液循環。老人記得別拿塑料桶泡腳,最好選較深的木桶,更易保溫。水溫不宜過熱或過涼,一般在40~45攝氏度為佳。要將水完全淹沒腳背,時間也不宜過久,因為老人泡久了容易出汗、心慌,20~25分鍾就可以了。泡腳結束後,配合足底按摩更有養生效果。

4、睡前90分鍾:洗澡。這樣到臨睡時,體溫剛好降至最適宜睡眠的溫度。建議洗澡前喝150毫升左右的溫水,能防止老人血液黏稠度升高。洗澡時間控制在15分鍾內,否則可能造成毛細血管擴張、腦組織缺氧缺血、心絞痛等。洗澡水溫最好在40攝氏度左右。

7. 四季養生的四大原則是什麼

古人注重養生:“智者之養生,必須四時而適應寒暑”。強調聰明的人,要要適應四季的變化,就能減少疾病的發生。保持健康身體。這對我們現代人就提出了一個很好地建議。下面我就告訴你四季養生的四大原則。

四季養生一、春。

1.春季,萬物復甦,您仔細感覺,一定會感覺到,自己也有一個特別舒展的感覺。這個季節,首先不建議睡懶覺,適合早起,去大自然戶外活動。保持氣血調暢,精神愉悅。哪怕,您就是到戶外伸伸懶腰,都能體會到特別舒服。驅趕走冬季的郁悶。

2.春季養生要點。適合早睡早起。老年人也可以“聞雞起舞”,但是,在床上停留一下,對您有好處的,起床後,一杯涼開水或溫開水,這是第一要務。可以補充夜間失去的水分,稀釋血液。這樣,就可以開始一天的活動了。是不是感覺不一樣,青青的草地、藍藍的天,流淌的河水,喜歡踏青的人們,已經來了。

四季養生二、夏。

1.夏季酷熱,要以避暑為主。當然,晨起的活動很重要的,特別建議早5點到7點的活動。配以清淡的飲食。現代中醫認為,夏季,不要飲冰水,特別是老年人更要注意,不要貪圖一時嘴痛快,引病上身。這就是得不償失了。

2.夏季養生要點。避開中午毒辣的太陽,不建議中午運動,中午是全天氣溫最高的時候,不要迷信“防曬霜”,這個東西,在真正的陽光照射下,不會起任何作用的。還可以堅持晚飯後遛彎,這是老年人最理想的選擇。年輕人,也可以選擇室內項目運動,等待中午的高溫過去以後,就可以照常運動了。

四季養生三、秋。

秋為暑末,為豐收季節。人在這個季節里,會有很強的力氣,所以,秋季到了,要順應季節,早晚很涼爽,注意增加衣服。因為剛剛走過炎熱的夏,千萬不要在當夏天過。早晚運動,要適當加些衣服。防止感冒。

四季養生四、冬。

冬季寒冷,忙碌了一年的人們,還是有些疲倦的,這個季節的養生也是關鍵的,為了在冬季養生,我把問題分開說。一、適當進補,在吃的問題上,可以適當增加一些肉、蛋、奶,也可以吃些螃蟹、大蝦等海產品。二、自己也會說:這一個正月,我長了10斤秤。這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春節,給我們帶來的快樂和幸福,春節期間,忘記了所有養生之道,不但在自家吃,還會到親戚朋友家吃,就這樣,吃來吃去,你就變胖了。

所以,冬季養生要點就是,堅持適量運動,把吃下去的東西,多餘的脂肪代謝出去。

閱讀全文

與人如何做到四季養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肇東退休人員醫保 瀏覽:130
敬父母茶的杯子准備多少 瀏覽:990
老人家庭急救箱 瀏覽:63
仙桃職工退休年令 瀏覽:873
養老院監護人的權利和義務 瀏覽:133
旅居養老服務有哪些 瀏覽:19
老人腳腫用什麼中葯洗才能消腫 瀏覽:178
事業單位離退休人員的工資怎麼發 瀏覽:10
如何解開父母的思想 瀏覽:119
中老年人怎麼練習頸椎 瀏覽:51
重陽節陪老人逛嶗山 瀏覽:146
老人如何挑土狗 瀏覽:585
老年人買保險的年齡 瀏覽:460
養老金轉一毛錢什麼意思啊 瀏覽:490
軍人轉業養老保險年限怎麼算 瀏覽:514
健康長壽的詩 瀏覽:690
醫院體檢哪些環節最無用 瀏覽:854
退休人員社保卡啟用時間 瀏覽:512
老人養生常吃的蔬菜有哪些 瀏覽:400
老人一天多少個蘋果 瀏覽: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