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健康養生 > 什麼造就了中華文明的長壽基因

什麼造就了中華文明的長壽基因

發布時間:2023-10-17 09:27:10

A. 中國十大百歲老人的長壽秘訣有哪些

活到100歲和健康快樂活到100歲之間,有著不小的差距。近期,中國老年學學會公布了2013中國十大壽星排行榜。十位老人的平均年齡為119.2歲,來自新疆疏勒縣的維族女壽星阿麗米罕·色依提以127歲高齡穩居榜首。十大壽星中,7人健康,2人自理,只有1人不能自理。

120歲田龍玉,日食兩餐,愛爬台階。田龍玉是土家族,現在跟69歲的養女在湘西鳳凰生活。120歲的老人體態微豐,面色紅潤、頭發半黑、皮膚柔軟,沒有一點老年斑,很難想像她經歷過13次喪子之痛。外孫女告訴記者,老人起居很有規律:「一天只吃兩餐飯,每餐非常節制,只吃七分飽。早飯9點,晚飯6點,無論冬夏,晚7點准時就寢。」老人常自己下山買東西,而上下山有90多級台階,她喜歡一個人走個來回。

120歲打蘭彎,穿衣趕時髦,每天一兩酒。雲南怒江邊上的小院里,抽著旱煙的打蘭彎身穿藏青底、花彩紋的傈僳族服裝,頭戴紅豆紗冠,精心的裝扮讓記者眼前一亮。老人還美滋滋炫耀起穿衣訣竅:「黃灰土氣咱不要,穿艷倒有老來俏。」老人有個嗜好,從18歲開始,每天要喝點自家釀的玉米酒。不過,她喝酒很節制,每天一兩,遇到節日,最多二兩。

118歲堯力達西·堯勒瓦斯,從不穿短袖,講究熱養生。堯力達西住在天山腳下,他為自己總結的長壽秘訣是「熱養生」。記者見到老人時,他正坐在院里納涼。南疆近40攝氏度的高溫下,老人依舊穿著長風衣、烏靴,別人都滿頭大汗,堯力達西卻顯得無比自在,連扇子都沒用。他解釋道,新疆紫外線太強,直接照射皮膚會加快體內水分流失,相對來說,穿大衣、躲樹陰更舒適。老人說:「平時我也著長衣、系寬腰帶、穿長靴,年紀大了,注重腰部、腳部保暖,能保證長久的活力。」老人每天上午10點左右在門口曬太陽,但正午絕不出門,「熱養生,並不代表越熱越好,適度親『熱』才是正確的養生之道。」

118歲屯妮薩罕·艾力,不怕病,看得開。由於南疆地區土壤和水系中的碘含量非常低,當地人一直深受大脖子病的危害,屯妮薩罕也沒能倖免。因年齡大無法做摘除手術,小西瓜般大小的腫瘤附在她的頸部長達半個世紀之久,然而老人並不恐懼,反倒把它看成健康警鍾。「如果一得病就放棄自己,我也不會活到今天,只有不恐懼,看得開,樂觀平和,才會長壽。」老人還介紹了自己的健康妙招:「牛羊肉太燥熱,我很少吃,平時最愛喝水,這樣能排出體內毒素,減輕燥熱。」

116歲付姜氏,兒孫孝順,26年卧床照樣快樂生活。山東菏澤的付姜氏,共生育7個子女,3男2女健在,最大的已經90歲,五世同堂。26年前,不慎右腿骨折後,老人一直卧床。最初付姜氏很著急,兒女卻對她說:「我們認真照顧著,每過一年,心裡就是一種滿足,你就是全家的驕傲。」遠在寧夏的小兒子,更是申請提前退休,和妻子返鄉全職照顧母親。在兒女們精心照顧下,卧床26年的老人從未起過褥瘡,家裡的被褥衣物拆洗得非常整潔。如今,老人每天自己盤頭裝扮,和曾孫們講故事聊天。老人告訴記者:「與其悶悶不樂,不如快快樂樂地活」。

116歲黃乜依,清晨木梳頭,早晚拉耳垂。廣西巴馬是著名的長壽之鄉,黃乜依就生活於此。外孫媳婦告訴大家,老人生活簡單,飲食也很隨意,只是偏愛喝玉米粥,「每餐都喝一碗玉米粥,一天至少三碗。」行動不便後,黃乜依還開發了自己的一套養生法:清晨木梳梳頭,早晚拉扯耳垂,中午撐著小凳走一陣。幾年下來,老人越發精神,頭頂冒出新發,原本半聾的耳朵,現在反而聽得清了。在她看來,長壽離不開運動,「越是哪不好,越是鍛煉哪。我不怕病,病還要怕我咧!」

116歲付素清,倔脾氣,閑不住。四川成都的付素清是孫輩們口中的「祖宗」。「祖宗」有大家長的威嚴,最不喜歡別人說她老。「三九寒天,祖宗非得自己親手洗衣服,你要和她搶,她非得急上幾句『我不老,還能幹活呢!』」被女兒取消「下田幹活」的權利後,掃地、削紅苕、捆柴,付素清一概不放過,還「警告」家人:「不準做我的活。」重孫女說,每天還在睡夢中的時候,聽見門外唰唰的掃帚聲,就知道祖宗起床了。屋外竹林里有一大片空地,干凈整潔,付婆婆自己捆的柴垛就整整齊齊地堆在那裡。

B. 長壽主要是基因決定的還是後天決定的怎樣讓自己長壽

生活中總會有這種人出現,TA抽煙喝酒熬夜一樣不落,但是壽命還是很長,其實是因為TA體內攜帶了一種長壽基因。父母遺傳給你的基因,在一定程度上也決定你壽命的長短,良好的生活習慣,規律的健康飲食,定期的運動,在某種程度上便會抵消一些不利的遺傳因素,進而延長自己的壽命。

所以說生命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因素,我也一直說長生不老是一件復雜的生命系統工程,而且是一點一滴緩慢改變的。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同樣人的身體損壞也是一點一滴改變的,千里之堤潰於蟻穴。對於我們的身體,我們一定要愛惜,盡量不要熬夜,抽煙喝酒,保持良好的心態,祝您身體健康,生活愉快!

C. 分裂400多年的兩晉南北朝,為中國帶來了哪些長壽基因

天下之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西晉統一了三國,然而只維系了二十年的統一。晉武帝司馬炎死後不久,天下就進入了大亂。直到隋文帝再次統一中華,這段分裂動亂的歷史,已經持續了四百多年。

三省六部

總結

在這四百年的分裂里,在持續動盪中,讓各族人民對分裂和戰爭深惡痛絕,同時也加速了各民族文化的融合,從而讓中華文明此後更有凝聚力。

在衣冠南渡後,隨著大量人才的南下,加速了南方的開發和經濟文化的繁榮,這為此後中華又注入了經濟均衡發展的基因。

在門閥政治中,因為人才通道被阻斷,權力缺乏制度約束,在這些血淋淋的教訓里,催生了影響中國上千年的三省六部制和科舉制度。

正是這三大原因,讓中華文明因禍得福,變得更加的強大,生命力也變得更加的頑強。

D. 中華文明為什麼能如此長壽

人民網介紹,盡管有許多證據可以解釋中華文明長壽的原因,卻沒有人知道為什麼它比其他古代文明更為長壽。很少有學者提出這一問題,更別說試圖解答。
生態因素
我們的分析將從最直接的要素入手,由具體到抽象。有研究指出,特定的地理環境促成了中華文明的擴張和綿延,其生態因素包括三個特徵:
首先,廣闊的水網分布不僅成為了天然的交通運輸網路,更將擁有同樣文化卻散居在不同地方的人們聯系起來。
其次,廣袤的土地為承載大量人口的農耕經濟提供了保障,促使越來越多的族群和人們加入了中華文明。

後,古代中國人的聚居區(中國北部地區)氣候比較寒冷,所以這里的人們比同時期處於較溫暖地區的人們,如古埃及人、印度人和巴比倫人,需更勤奮工作。為了
抵禦寒冬,中國人需要搭建屋舍、准備衣物和柴火。中華文明即是源起於較寒冷的北方(黃河流域),之後逐漸遷徙擴展至較溫暖的南方,從長江流域到珠江兩岸。
相比之下,西方文明起始於溫暖的南方(希臘和羅馬),並逐漸向北面擴展,先到西班牙和葡萄牙,再到西歐(荷蘭、比利時、法國、英格蘭、德國等),最終到達
俄國。
文化、宗教和制度因素
一系列的文化、宗教和制度因素可以更好地解釋為何中華文明能擴展並影響其他遠離黃河流域的族群。
在這些因素中,有一個特別的因素就是,古代中國人有一種與「天」緊密聯系的世俗宗教。盡管現代中文裡的「天」在英語中翻譯成「Heaven(天堂)」,但
對於古代中國人來說,「天」是高高在上的,是仁慈與先知的化身,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掌控著宇宙中的秩序,包括統治人類社會。雖然「天」被具化為一個神,
受到人們朝拜,被稱作上帝(或上天),但它卻不是唯一的神。由此導致的結果是,中國人被灌輸了一種非排外的世界觀(正如天堂並不排斥任何人),形成了一種
兼容並蓄的文化。所以,認為「天」並不限於某一族群,這與《聖經?舊約》中基督上帝僅限於猶太人不同(直到耶穌之後,基督教才被允許流傳至異教徒)。而恰
恰這種特性使得非漢族地區的族群融入中華文明成為可能。鑒於此,加之中國沒有像西方一樣的制度化的教會組織的存在,使得中國歷史上沒有出現過宗教戰爭,這
或許也是中華文明從未間斷的原因之一。

在之後的中文用語中,「上帝」的「帝」一詞被頻繁使用,但並非特指某一位神,而是指人類社會中的最高統治者,他因受天命而享有管轄天下的權力。正如
「天」代表了一種非排他的、跨族群的秩序一樣,受天命的中國統治者(「帝」或皇帝)則不僅是漢族的領導者,也是全中國所有族群的管轄者(狄百瑞)。

一個導致中華文明不斷擴張的因素則是皇室的統治方法,通過文化吸收以及示範效應等方法,而不是通過征服和壓迫。政治上,自周朝(前1046—前256)開
始,中國統治者設立了一套分封制度來管理游牧族群。與西方不同,羅馬帝國征服歐洲後,用羅馬文化取代了希臘文明,而在中國的王朝更替中卻沒有出現這樣的文
化斷層。此外,由於中華文明的包容性,很容易使外來入侵者融入其中並在征服勝利後被「漢化」。歷史上,中原曾兩次遭到少數民族入侵,一次是忽必烈帶領的蒙
古人建立了元朝(1206—1368),另一次是滿洲人建立了清朝(1616—1911)。雖然他們逐鹿中原,取得地位,卻最終被「漢化」,用中華文明的
思想來建立自身統治的合法性。中華文明從未被蒙古或滿洲文明所取代。
正因為中華文明的兼容並蓄,才使少數民族統治者更容易包容並接受中原文化。事實上,滿洲人毫無後顧之憂地接受了漢族文化。假設來說,這就好比羅馬人吸收了希臘、埃及文明,雅利安人包容了哈拉帕(印度)文化,而不是在征服後就以自身文明取代這些文明。

樣地,在中原王朝的更替中,後者往往繼承前者的制度結構和統治文化而非推翻後重新建立。在秦(前221—前206)、漢(前206—公元220)最早的兩
個王朝時期,周朝的封建制度逐漸瓦解,取而代之的是中央集權的郡縣制度。另外,還包括度量衡。自漢代以來的政府結構,以及從周朝開始的書寫體系(包括象形
文字)歷經王朝興衰沿用至今。雖然儒學於公元前136年被定為「國教」,但一些周朝的地方文化,也能在獨尊儒術的背景下,靜靜地流傳下來。由此可見,要理
解中華文明的延續不斷,關鍵是了解其是一個不斷累積而非相互取代的過程。不難想像,我們的祖先是以大地農民的眼光觀看百川匯流融入大海的情景。
中華文明歷經滄桑而從未間斷,關鍵在於「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也使我們更加期待21世紀中國復興後主導新的世界秩序將是何等景象。
為什麼古代歐洲沒能形成大一統的國家?
另一個導致中華文明歷史悠久的因素與某些歷史發展階段的先後順序有關,這決定了中國的發展歷史與西方截然不同。有兩個方面特別值得關註:

一,中國的封建(分封)制度先於帝國專制統治。需要說明的是,這里提到的「封建制度」不同於封建主義,後者在1949年後的中國被視為落後、專制甚至是反
動的同義詞,被認為是舊中國的代名詞。為了更好理解這里提出的觀點,我們必須先解釋什麼是封建制度。與西方的封建時期相比,周朝出現的中國封建體系權力更
為集中。共主(周天子)是這一體系中的最高統治者,由他將土地分封給各個諸侯。諸侯理論上擁有自己封地上的所有東西,包括人(稱為「子民」),這些子民事
實上是各諸侯的農奴。這些世襲的封地最早是賞賜給不同部族的首領的,感謝他們在推翻商朝(約前1600—前1046)時擁護周氏的部族。由於商朝的最後一
位統治者極其殘忍無情,於是「天」便授意將王權傳給周氏以建立周朝。分封制度後來被周天子們用來統治自己的諸侯,一直延續了867年,而周朝也成為中國歷
史上最長的朝代。
至周朝末期,一些封地開始變為獨立的國家並彼此交戰,由此開始了歷史上的戰國時期(前475—前221)。其中,七個封地
演變為當時主要的國家,直到其中之一征服了六國並建立了中國歷史上首個專制王朝——秦。由於秦朝曾在英語中直譯為「Chin」,故中國的英語拼寫
China也由此而來。由秦國建立並在漢朝得到完善的行政制度一直沿用至1911年,它不僅造就了中國專制政治制度的長久,也將中華文明傳承至今。

果以羅馬帝國(前27—公元395)做類比則能更好地理解上述問題的重要性。如果橫跨亞歐大陸的羅馬帝國不是崛起於封建主義之前,而是崛起於統一各個領主
的封地之後(封建體制),那歷史又將會是怎樣的?它的命運也許會如同結束了中國封建體制的秦國一樣,使得歐洲以一個完整的國家形態延續至今,就像中國自
2300多年前秦國大一統之後一直保持著完整的帝國形態。如此,羅馬文明也很有可能至今依然存活。
第二,帝國建立和文化統一
在時間上的先後順序不同。在中國,文化統一以「儒化」或國家獨尊儒術的形式出現,使之成為所有人的行為准則,而這幾乎與帝國建立同步進行。在西方,與儒家
文化具有相當地位的則可能是基督教文化,而它的影響僅在羅馬帝國衰落、天主教會的勢力壯大後才傳播開來。在比較基督教文化與儒家文化時,我提到其「也許」
與儒家文化地位相當,因為對於教廷能否作為整個歐洲文化統一的推手這個問題尚存爭議。

由於對基督教的真正教義有不同解釋,教廷內部存在派系
斗爭,加之連年的宗教戰爭,使得教會在促進歐洲文化統一的道路上困難重重,不過,基督教距離這一目標已經十分接近。在此以基督教為例只是希望說明儒家思想
統一下的中國文化,乃是中華文明綿延不斷的又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同樣,由儒家文化衍生出的科舉制度被歷朝歷代所襲用,中國的政治結構一再得到鞏固,也避
免了中華文明因發生突變而被阻斷。

閱讀全文

與什麼造就了中華文明的長壽基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莆田公交老人卡在哪裡辦 瀏覽:768
河北內退職工退休年齡 瀏覽:405
吃飯是孝敬父母 瀏覽:837
摘抄有關孝順的名言警句 瀏覽:328
文榮醫院體檢報告多久能拿 瀏覽:758
做給老人的賀卡怎麼做 瀏覽:820
為什麼不孝順父親 瀏覽:81
花父母血汗錢怎麼用古文表達 瀏覽:764
長壽公路中間欄桿為什麼拆了 瀏覽:291
老年人拇指外翻治療 瀏覽:351
壞人長壽有什麼特點 瀏覽:550
50歲的女情人的感覺 瀏覽:336
鄭州6月養老金 瀏覽:77
泰國父母送什麼禮物好 瀏覽:63
養生壺如何預熱視頻 瀏覽:97
節日如何向父母問好 瀏覽:66
過退休年齡還沒補交社保現在交來的及不 瀏覽:77
公安聯考後多久可以體檢 瀏覽:776
未離異父母怎麼取消撫養權 瀏覽:44
偏關縣養老保險 瀏覽: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