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關於菩提山大門的資料
菩提山是長壽老八景之一,歷史上由明僧大智鑄鐵柱1根,長16米有餘,高插峰頂,燃燈於上,夜間燈光四射,遠近可見。"菩提山上有燈一盞"的詩句,迄今縣人老少皆知。重慶市長壽區(菩提山文化公園)風景區在2017年5月正式被國家旅遊局批准為國家4A級旅遊風景區。
菩提山由西山之望軍山蜿蜒至八顆鎮分水嶺,過麻柳沖岩向東南行四公里,有一山突起,海拔598米在渡舟鎮境內,距縣城5公里。巍峨壯麗,山有寨,寨有井,井水永不枯竭,味之甘。
長壽菩提山大牌坊位於菩提山文化旅遊景區入口公園大門口,高15.8米,寬25.86米,採用花崗石材,「三間四柱」造型,以長壽文化為創意內容。
牌坊中門頂牆面刻有晏濟元(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重慶國畫院名譽院長,百歲老人)絕筆書法「長壽菩提山」。正大門有兩幅楹聯,中門楹聯「一葉一菩提一山一世界古寺輝光大同夢;滿天滿般若滿地滿樂溫聖燈照徹長壽緣」是集趙朴初(原中國佛教協會會長,傑出的書法家、著名的社會活動家)的真跡。」側面楹聯「聞老祖移山暫駐,地種慧根,禪那長滋無量壽;願諸君覺路早登,景如示相,菩提善度有緣人」。
長壽區菩提山在渡舟鎮境內,距縣城5公里。其山由西山之望軍山蜿蜒至八顆鎮分水嶺,過麻柳沖岩向東南行4公里,有一山突起,海撥598米,名菩提山。此山巍峨壯麗。山頂中凹,似一盂仰置。山上築寨,寨中有廟。寨上井水永不枯竭,其味甘美。
明代正德丁卯(1507年)春二月,縣進士戴錦認為「東則日出而光臨曰晶(縣東有晶山)西則日入而光射之曰晶。晶、晶二字實天造使然,若山名菩提,無其意義,應更名為晶山。」從此,菩提山又名晶山。戴錦游罷賦詩一首,詩雲:天畔浮光結一山,山巔佳氣動江關。雲牙漱雨寒仍碧,石發梳青老未斑。策馬拂煙尋勝跡,覓龍分水滌塵顏。高名自應垂千古,豈在空門兩字間。
『貳』 長壽菩提山的介紹
菩提山是長壽老八景之一,歷史上由明僧大智鑄鐵柱1根,長16米有餘,高插峰頂,燃燈於上,夜間燈光四射,遠近可見。「巧頌菩提山上燈一盞」的詩句,迄今縣人老少皆知。
菩提山,長壽文化的聖山,因佛教禪宗祖師菩提達摩到此弘法而得名。山高598米,孤峰聳峙長壽城區,鍾鼓之聲繚繞鬧市。菩提山景區總面積約15平方公里,以秀拔蒼雄的菩提山為依託,以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為核心,以悠遠厚重的長壽文化為靈魂,打造集禪修禮佛、祝壽祈壽、休閑度假、健身養生於一體的國家5A級大型文化旅遊景區。景區中,菩提寺廟、菩提聖燈、菩提古鎮三大景點尤為引人入勝。
菩提寺廟——香祈壽福。菩提寺位於菩提山頂,是一座始建於北宋前期的千年古剎,素有「達摩道場、禪宗真脈」之稱,千百年來屢毀屢建,2014年10月復建重光。菩提寺坐西向東,佔地60餘畝,廟宇面積4500平方米,全木結構,古制建築,氣勢恢宏。寨門牌坊、山門殿、天王殿、鍾樓、鼓樓、觀音殿、地藏殿、大雄寶殿、藏經樓、祖師殿等錯落有致、交相輝映。
菩提聖燈—咐寬輪—光圓壽夢。菩提聖燈始建於明朝後期,晝夜燃燈,輝映遠近,居長壽八景之冠。2014年10月復建而成,並依循佛禮,不畏艱辛,行程萬里,從佛祖釋迦牟尼誕生地尼泊爾藍毗聖園恭請聖火,將菩提聖燈重新點燃。聖燈燈塔合體,七級浮屠塔作身,蓮花瓣形燈作頂,共高37.5米,是國內佛教寺廟唯一的聖燈景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佛教聖燈。
菩提古鎮——廣結壽緣。菩提古鎮位於菩提山腳,近年來復建開街,佔地800畝,總建築面積37萬平方米,成功創建國家4A級景區,成為市衡信級十大旅遊度假區。
『叄』 誰知道中國的菩提山在哪裡啊
菩提山位於重慶市長壽區渡舟鎮境內,處於長壽城市發展區的中心區域,陸路距重慶主城區63公里。
菩提山 是長壽老八景之一,歷史上由 明僧大智鑄鐵柱1根,長16米有餘,高插峰頂,燃燈於上,夜間燈光四射,遠近可見。「菩提山上燈一盞」的詩句,迄今縣人老少皆知。
菩提山的地理位置
菩提山位於重慶市長壽區渡舟鎮境內,處於長壽城市發展區的中心區域,陸路距重慶主城區63公里。其山由西山之望軍山蜿蜒至八顆鎮分水嶺,過麻柳沖岩向東南行4公里,有一山突起,海拔598米在渡舟鎮境內,距縣城5公里。其山由西山之望軍山蜿蜒至八顆鎮分水嶺,過麻柳沖岩向東南行4公里,有一山突起,合並598米,名菩提山。此山巍峨壯麗。山頂中凹,似一盂仰置。山上築寨,寨中有廟。寨上井水永不枯竭,其味甘美。
菩提山長壽文化城的地理位置
菩提山長壽文化城范圍包括以菩提山為中心的周邊山林谷地,總面積約14平方公里,南鄰渝宜高速公路和319國道,北靠渝巫(山)路和渝利鐵路、渝萬城際鐵路,南距長江僅約2公里,東面和南面緊鄰長壽城市發展區,西面和晏家工業園區隔山相望。
菩提山的交通
長壽區陸路距重慶主城區63公里。渝宜(昌)高速、渝萬(州)高速公路在長壽城區交匯,渝懷(化)鐵路、渝利(川)鐵路(滬蓉高速鐵路之一段)和渝萬(州)城際鐵路(待建)從城市規劃區通過。交通四通八達,基礎設施完善,是重慶主城到三峽庫區和渝東地區的必經之地,是重慶通往上海、成都和福州的交通樞紐。長壽至重慶江北機場、梁平機場的高速公路里程分別為50、100公里;渝(重慶)懷(湖南懷化)鐵路穿境而過,在境內設有客、貨及編組站;長江黃金水道長壽段長20.9公里。正在建設中的長壽港有5個港區公用碼頭,主港面有18個3000噸級的泊位,年吞吐能力可達1000萬噸。3000噸船舶可終年直達長壽。
菩提山的文化
長壽文化長壽區是全國2862個區縣中唯一以「長壽」為地名的區,長壽區地名得益於該地一個從明代流傳至今的美好傳說:「花甲兩輪半,眼觀七代孫」。這個地名和傳說反應了遠古時期長壽區曾是一個山清水秀、壽星眾多的福地,當地的長壽文化的歷史淵源十分久遠漫長。 《長壽縣志》和《蜀中廣記》等史料稱「縣有長壽山,居其下者,人多壽考,故以名縣」。而民間對長壽名縣,則有「文星拜壽星」和「常飲何石井泉水」兩則傳說,只是這些舊貌遺址已不存在,傳說與現實處於相對脫節的狀態,無法充分展示長壽輝煌的歷史。
民間老人們有個傳說,菩提老祖挑著擔子路過此地,時值正午,於是放下擔子,在黃葛樹下搖扇歇息,留戀此地景色,決定長居此地,然後雙手一揮,結果那付擔子變成了三座山;扁擔就變成了黃草山,兩個籮篼就分別變成了菩提山和皛山;
『肆』 根據頤和園的特點寫菩提山的作文
在這個寒假的時間,我回到了老家重慶長壽,在這期間,我特意去了一趟擁有『『長回壽老答八景之一』』稱號的長壽菩提山。
話不多說,我們一家人這一天就准備一起挑戰一下這座山吧;我們著公交車來到山腳下。此時陽光明媚,千里無雲;我便下意識的抬頭看向此山。不愧是有著『『菩提聖山」之稱的山,因傳說中的菩提老祖到此一游而得名。父親看到我這么渴望爬上這座山,便笑著給我介紹:看,這座山海拔大概有500米以上,峰頂有三個分水嶺,各個嶺頭高矮不一。山嶺連接之間樹木密集,蒼翠欲滴。相傳,「菩提山上一盞燈」長期在夜空中明亮異常,遠近皆知。解放前,菩提山森林覆蓋面較廣,有原始森林的風貌,植物種類繁多,飛禽走獸也不少,還建得有菩提寺。我驚訝道:這座山上居然還有寺廟?老爸露出一種高深莫測的表情,笑著對我說道:「呵,等等你自己去看嘍!」老爸說完這句話我便有些期待。
這不爬還好,一爬累一大跳:看著是只有海拔500多米,但爬起來真要
『伍』 菩提山的文化
長壽區是全國2862個區縣中唯一以「長壽」為地名的區,長壽區地名得益於該地一個從明代流傳至今的美好傳說:「花甲兩輪半,眼觀七代孫」。這個地名和傳說反應了遠古時期長壽區曾是一個山清水秀、壽星眾多的福地,當地的長壽文化的歷史淵源十分久遠漫長。 《長壽縣志》和《蜀中廣記》等史料稱「縣有長壽山,居其下者,人多壽考,故以名縣」。而民間對長壽名縣,則有「文星拜壽星」和「常飲何石井泉水」兩則傳說,只是這些舊貌遺址已不存在,傳說與現實處於相對脫節的狀態,無法充分展示長壽輝煌的歷史。
菩提山名字的由來據《長壽縣志》記載:因菩提達摩至此,故名。
明代正德丁卯(1507年)春二月,縣進士戴錦認為「東則日出而光臨曰晶(縣東有晶山)西則日入而光射之曰晶。晶、晶二字實天造使然,若山名菩提,無其意義,應更名為晶山。」從此,菩提山又名晶山。戴錦游罷賦詩一首,詩雲:
天畔浮光結一山,山巔佳氣動江關。
雲牙漱雨寒仍碧,石發梳青老未斑。
策馬拂煙尋勝跡,覓龍分水滌塵顏。
高名自應垂千古,豈在空門兩字間。
菩提山是長壽老八景之一,歷史上由 明僧大智鑄鐵柱1根,長16米有餘,高插峰頂,燃燈於上,夜間燈光四射,遠近可見。「菩提山上燈一盞」的詩句,迄今縣人老少皆知。其燈柱雖已早廢,但燈桿堡的地名猶存。聚集人氣的佛門寺院,曾經佛光普照,別有洞天。此外,還有建於宋代時期的定慧寺,遠古以來以「古寺爐煙歇,明河下五更。初回塵世夢,忽報曉鍾鳴。夜送寒山月,朝驚遠水清。欲知深省意,試聽此間聲」的美景傳遞著佛門弟子的心聲,只可惜現在已看不到它的神韻。現存的東林寺是明代仿宋建築,其結構遵循佛教傳統,寺內佛像雕塑莊重,各類裝飾細致入微,濟公和尚的傳說在此有烙印的記載,具有較高的宗教文化及文物價值,天台寺和龍泉寺也都有類似的地位。